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水煎茶

[梁羽生版本] (录入)【增订版】名联观止(求校对)

[复制链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二 天下无如吃饭难
     
  清咸同间,有名王兆鸾者于广州越秀山下,自垦场圃,畜鱼莳蔬,不出市区者近二十年。自题门联云:
  
          晓烟贴地鱼盈浦;
          空水沿篱韭出畦。
     
  此联有如一幅写“农家乐”的图画,亦可作菜圃联看。
     
  彭玉麟驻军吴城时,见一农圃有玉樟树,高可十寻,为题联云:
  
          霜痕万古玉樟树;
          春色满园油菜花。
     
  此联亦是纯属白描,联中有画。
     
  饭堂联则以《楹联丛话》收录的两副最出名,其一为清时某相国所撰:
  
          放开肚皮吃饭;
          立定脚跟做人。
     
  《楹联丛话》记云:“或议上句不雅,徐野客曰:‘彼长寂寂之小人,震雷常在匕箸间,岂能放开肚皮吃饭乎?’”
  
  其二云:
          世间惟有读书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随园诗话》载薛起凤(清乾隆进士)有一诗联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只改了上句,下句则完全一样。“读书好”似比“修行好”较佳。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三 戴鸿慈的劝归联
          
  三藩市谭彼岸先生来函,送给我一份有关对联文学的珍贵资料——清末名臣戴鸿慈的劝归联并序。戴鸿慈是广东南海佛山人,光绪二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他的劝归联(共十二副之多)并序刊于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十月十三日旧金山大埠的《华西申报》。“劝归”者,劝华侨归国也。原来当时正是美国掀起排华高潮的时候,许多华侨流落街头,《华西申报》亦有报道,故戴鸿慈有此劝归联之作也。不过戴鸿慈当时并非在美国,而是在佛山原籍(按:光绪五年,戴任山东学政。寻丁父忧,至光绪十年,始服阕复出任官),可能是他知道乡亲侨胞在美国的惨况(美国侨胞,广东人甚多),故写成劝归联托人带到旧金山交《华西申报》发表,也可能是《华西申报》的主事特地请他写的。
        
  这份资料,是谭彼岸先生在加拿大的亚东图书馆发现,并复印一份寄给我的。读后,我觉得戴鸿慈的劝归联非但可以作为研究美国华侨史的文献,对联本身亦有其特色,因此准备只略去语意重复的几联,其他都介绍给读者。为了便于分类,不依原来的排列次序(戴鸿慈的劝归联之一)。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四 带得归来正系钱
     
  戴鸿慈劝归联的特色之一,是以广东话入联,即其序言中所谓“辑方言之谱,代写离愁;当座右之铭,不辞苦口。”如:
  
          (一)忽触思无涯,问谁能念孤零,替分愁苦除非镜;
                既言财有路,劝你不拘多少,带得归来正系钱。
          (二)事父母,畜妻儿,当思家计非轻,半刻凭谁担得起;
                赌番摊,嫖妓女,勿谓洋飘常惯,一时变鬼去难回。
          (三)这一条路远八千,岂堪久住番邦,候补此方土地;
                有几何人生七十,若不早还故里,依靠哪个乡亲?
     
  “财路”“正系”“番摊”“有几何”等都是广东话,“变鬼”则有双关意义。序言中有一段话,说的就是上面这几联的意思。“当夫门前立马,郊外歌骊。酒尽一樽,钗分半股。冀博缠腰之计,遑谋聚首之欢。遂乃孑尔遄征,飘然索处。边关月落,听啼鸟兮声酸;驿堠风多,盼飞鸿兮信杳。惜客中之送客,恨归梦之非归。即或异地胭脂,暂成良配;他乡缟纻,可订知交。然而芳草王孙,寥落秋风之况;桃花潭水,睽违旧雨之情。水带离声,山含别绪。以此言乐,益足增悲而已。”(戴鸿慈的劝归联之二)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五 几番抱影错疑夫
     
  劝归联特色之二,是对流落异国的侨胞,动以父母妻儿之情,尤其是替闺中少妇“代写离愁”,更是堪称文情并茂。如:
  
          (一)寄言异域游人,岁久忘归,万贯缠腰空想尔;
                顷念深闺绣妇,夜寒思寐,几番抱影错疑夫。
          (二)隔开银汉两边,昔日仙缘,都系一年能会聚;
                哪怕金山万里,昨宵妾梦,居然半夜可回来。
          (三)记得出门时,别母而行,见你奋争先耳;
                望虚旋里日,停妻未聚,劝君试想回头。
          (四)妾描月下双眉,几经花落花开,何曾上鬓?
                君在天涯一角,试睇潮来潮去,尚有回头。
          
  读了上面数联,可以参看序言中如下的一段:
          
  “至若望切倚闾,心盟花石。问高堂之啜菽,谁奉旨甘;叹少妇之飞蓬,久辞膏沐。沾罗裙兮何极,搅镜奁兮独伤。况复襁褓犹虚,瓦璋未卜。倘长江渺渺,空归楚子之魂;将荒冢累累,遂馁若敖之鬼,此固读江文通之赋,亟欲回车;登王仲宣之楼,每思返棹者矣。”(戴鸿慈的劝归联之三)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六 若无水脚可移挪
          
  从戴鸿慈的一副劝归联,我们还可以约略知道当时在美国的华侨人数和归国的比例。其联云:
  
              奚止十万众出洋,纵使富或有人,到底终天抱恨;
              至多五六成返里,与其魂羁异域,无如早日回头。
          
  最后一联,也是用广东话写的:
  
              不停企上山头,两脚双翘,知否爹娘长盼望?
              莫话归无水脚,三头几载,尽于朋友可移挪。
          
  “水脚”即“路费”之意。若没有钱,向朋友借路费也得回乡,戴鸿慈向华侨“劝归”亦堪称是苦口婆心了。序言的最后一段:“所望秣驹远客,跨鹤征人,速整归鞭,勿羁旅舍。人行老矣,送别亭休向栖迟;子盍归来,安乐窝自成完整。”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七月,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戴鸿慈也是其中之一(其他四人为戴泽、绍英、徐世昌、端方),在北京车站被革命党人吴樾投掷炸弹,只戴泽、绍英受微伤,戴鸿慈没事。事后,徐世昌、绍英不敢去了,清廷改派尚其亨和李盛铎补缺,五大臣乘专舰自日本往美国转赴欧洲。亦即戴鸿慈在写了劝归联之后二十一年,方始曾到美国一游。五大臣于次年七月返国,由慈禧太后召见数次,他们力陈宪政的好处,后来清廷所颁的“预备立宪上谕”,就是由于他们的进言(戴鸿慈的劝归联之四)。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七 贺梁章钜七十寿联
     
  我不大喜欢祝寿联,因这是送给生者的“人情”(与挽联不同),阿谀之辞,自属难免。挽联有时虽亦失之捧得过分,但“死别”究竟是最能触动感情的事,故挽联容易写出佳句;寿联大都属于应酬之作,感情是难以那么投入的。任何文学作品,感情一假,就不足观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寿联庸作虽然占了绝大多数,佳作也还是有的。例如以前谈过的那副康有为祝吴佩孚五十寿联,虽亦不免贻人以“甘为吴佩孚傍友”之讥,但其于时、地、人均切,且颇饶文采,故仍可目为佳联。现在我准备选择一些较有特色,不落俗套(即使是拍马屁,也要拍得不落俗)的寿联谈谈。
     
  《楹联丛话》作者梁章钜七十寿辰时,其乡人王叔兰寿以联云: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
          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考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
          富如诗集,累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此联上比写梁章钜的仕路历程,下比写他平生著述,虽然也有“拍马屁”性质,但因都是根据事实,故并不觉得肉麻。联中缕述的梁氏平生著述,系《浪迹丛谈》(随笔)、《称谓录》(考证)、《制艺丛话》(选学)、《楹联丛话》(联话)、《藤花吟馆诗钞》(诗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八 俞曲园寿友三联
          
  一般而言,祝寿联多属应酬之作,但俞樾(曲园)有三副赠与朋友的寿联,则以写情胜。其一为寿许乃钊七十生辰联:
  
             前词苑,后封疆,频年养望湖山,绿野优游,共推老福;
             内儒书,外释典,每夕纵谈名理,青灯滋味,还似儿时。
          
  许乃钊,号信臣,钱塘人,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进士,是俞曲园的科名前辈,官至江苏巡抚。俞曲园亦系进士出身,道光三十年(一八五〇年)翰林院编修,曾与许乃钊同事。“每夕纵谈名理”,记当时事也。
          
  寿沈兰舫五十生辰联:
  
              共学东湖,同客西湖,坐对腊灯怀旧雨;
              五年迟我,一日先我,互斟春酒祝长生。
          
  俞曲园长沈兰舫五岁,生辰则后一日,俞先后主讲东湖、西湖书院,沈俱从游。
          
  寿吴云(退楼)七十生辰联:
  
              合千古之寿寿公,永保用,永保昌,左鼎右彝,
              坐两垒轩,居然三代上;
              以十年之长长我,六十耆,七十老,望衡对宇,
              隔一条巷,有此二闲人。
     
  吴云好金石,所藏多三代上物,号其轩为“两垒轩”,俞卜居吴下时,与吴为近邻。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九 本地风光入寿联
     
  有一类寿翁是父以子贵的,其本人无足述,因此祝寿者多从其子着笔。这类寿联,佳作更少。比较好的有范当世贺沙元炳的父亲六十生辰一联。
     
  先谈有关人物。范当世(一八五四——一九〇五)字肯堂,近代文学家,江苏通州(今南通)人,与弟钟、铠齐名,称“通州三范”。有《范伯子诗文集》传世,通州范家是文学世家。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人,诗文在当时亦颇有名,与范当世为至交。论文名他虽不及范当世,但科名则过之,他是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进士,范则只是贡生。沙父六十生辰,范寿以联云:
  
          夙与贤郎相期,欲其道继胡先生,名过冒公子;
          来为长者致祝,惟有寿之狼山石,酌以东海波。
     
  “胡先生”指北宋学者胡瑗(九九三——一〇五九),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堡,学者尊称他为“安定先生”。他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开宋代理学先河。“冒公子”指如皋冒辟疆,名襄,号巢民,“明末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人为侯朝宗、陈贞慧、方以智)。其诗文清丽,是著名的才子,有《巢民诗集》《文集》。明亡,隐居不仕。“狼山”,在南通县。此联上比说人物,下比说山川,人、地均切。就地取材,堪称是以本地风光入寿联的代表作。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〇 张之洞寿联被弹
          
  张之洞做湖广总督十多年(一八八九——一九〇一),在位时推行新政,罗致的科技人才颇多。有个名叫邹代钧(字沅帆,湖南新化人)的,其家世传舆地之学,他秉承家学,益加钻研,后来又得有机会随曾纪泽出使英、法等国,习西方的测绘技术,归而创“亚兴舆图局”于武昌。张之洞甚看重他。某年,其母寿辰,张之洞贺以联云:
  
              儿似此朝郦善长;
              寿齐南岳魏夫人。
          
  郦道元(四六六——五二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他撰的《水经注》一书,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南岳魏夫人”则是个神话人物,传系春秋时晋魏舒女,好神仙之术,得异人传授,后“托剑化形”而去,用旧武侠小说的术语,那就是成了“剑仙”了。不仅成仙,而且成神,被当地百姓奉为“南岳魏夫人”。
          
  此联以郦道元比邹沅帆,本来非常贴切,但有人弹曰:“郦道元,字善长的那个‘长’字,取‘善善从长’之义,应读平声。‘长’‘人’都是平声字,张之洞搞错平仄了。”不过,对联变格有借字、借声的一格,如“桂楫”对“荷戈”,字面能对,但音义均不能对(“荷戈”的“荷”读去声),故曰借字借声。据此,张联还是讲得通的。又有人弹他的下联比拟不伦,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二四回 P757——他乡缟纻
书上是简体绞丝旁一个宁字,查繁体字绞丝旁一个宁字即是纻字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一 月华双照画眉痕
          
  说到清末民初提倡新学的人,番禺潘兰史也应算一个。他早年游历欧洲,著有《说剑堂集》,世人推为新学先河。晚年隐居沪滨,以诗画寄兴。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二月,他在上海做六十大寿,上海《申报·自由谈》(副刊名)主笔陈蝶仙(名寿同,笔名天虚我生)寿以联云:
  
          傲骨比黄花,正秋来景物多佳,
          笑看说剑堂前,珠树三株供指使;
          诗情寄红豆,便老去风流犹昨,
          艳说剪淞阁上,月华双照画眉痕。
     
  “说剑堂”“剪淞阁”为潘家的两座建筑名,“月华双照画眉痕”指潘氏的两个姬人月子、眉子。
     
  以潘兰史的“风流韵事”入联的,还有长沙刘闼青一联:
  
          樊川有佳人,初三月上双修福;
          放翁真健者,六十年中万首诗。
     
  “樊川”指唐代诗人杜牧,他的文集名《樊川文集》。杜牧的诗颇多以纵酒狎妓为题材者,不过此处所说的“樊川有佳人”,当非指潘兰史亦喜欢狎妓,而是说他和杜牧一样,有佳人赏识。“放翁”即宋代大诗人陆游,他一生留有九千多首诗歌。胡君复评此联云:“‘月上’‘年中’属对隽永,是联于兰史身份甚切合,以其姬人字月子也。”(按:此联上比“樊川”或作“樊榭”。清人厉鹗,号樊榭,为著名宋派诗人,著有《樊榭山房诗集》。“榭”仄声,对“放翁”更佳。且樊榭的姬人之名为“月上”,郁达夫有小说《碧浪湖》叙樊榭、月上的事)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二 朱彊村 寿潘联 香港词
     
  潘兰史六十生辰时,海上名士,赠联甚多。为人称道者尚有名词人朱孝臧(一八五七——一九三一,名祖谋,字古微,号彊村)一联:
  
              长寿杯深,醉里笑扶花下立;
              探春腔稳,笛中谁奏鹤南飞。
          
  此联系集宋人词句而成,对仗工巧自然,“笛中谁奏鹤南飞”句切潘兰史以广东番禺(南方)人在上海做寓公、做寿的“本事”。
          
  朱彊村,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二甲一名进士,官至礼部侍郎。一九〇四年出任广东学政,与总督不和,称病弃官。那年秋天,他曾到香港小住。填词多首,以“香港秋眺”(调寄《夜飞鹊》)一首最为词家赞赏,录如下,以见他的风格:“沧波放愁地,游棹轻回,风叶乱点行杯。惊秋客枕。酒醒后,登临倦眼重开。蛮烟荡无霁,飐天香花木,海气楼台。冰夷漫舞,唤痴龙直视蓬莱。多少红桑如拱,筹笔问何年,真割珠崖?不信秋江睡稳,掣鲸身手,终古徘徊。大旗落日,照千山劫墨成灰。又西风鹤唳,惊笳夜引,百折涛来。”朱平生词作,经晚岁删定为《彊村语业》二卷,入《彊村遗书》中。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三 诗功喜与年增健
          
  吴恭亨的《对联话》收有一副贺潘兰史的六十寿联,作者何诗孙(何绍基之孙,亦善书),联云:
  
          诗功喜与年增健;
          人寿欣逢月正圆。
          
  吴恭亨给此联的评语只有两字:“亦佳。”依我看此联是不及上述那几副的。不过,潘兰史早年提倡新学,晚岁则以诗画自娱,“诗功喜与年增健”云云,亦是事实。
          
  当时的上海总商会主席名冯培熹(字少山,广东中山人),也有贺潘兰史的六十寿辰联云:
  
          后潘河阳千余年,竟身隐老;
          如白太傅六十岁,为耳顺吟。
     
  “潘河阳”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岳曾为河阳令;“白太傅”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太傅是辅导太子的官。此联以潘岳、白居易拟潘兰史,稍嫌溢美,但以“竟身隐老”(以隐逸终老的意思,读法是上二下二)来对“为耳顺吟”(六十称耳顺,读法是上一下三),“身隐”拆出来对“耳顺”,却是可称变格的巧对。
     
  吴恭亨有贺友人朱莲溪夫妇五十生日联云:
  
          偕老恰三万六千日;
          知非及两四十九年。
     
  联语平平,但其巧处在朱某夫妇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四 切地切姓的寿联
     
  祝寿联有讲究切地、切姓者,如单镇之贺陆润庠的“双寿”(夫妻一同做生日)联即是一例。陆润庠,字凤石,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状元,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官至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他拜相后恰逢七十寿辰,和妻子一同做寿,一时名流纷纷致送贺联,他曾辑成《双庆寿言》一册。但我认为值得介绍的只有单镇一联,其他都是拍马屁拍得过分肉麻的。单镇,亦吴县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进士。其联云:
  
          福寿偕徐长洲、潘吴县鼎足而三,
          数江左耆英,此日更后来居上;
          仕学合唐内相、宋象山炉冶为一,
          溯平原华胄,惟公能兼综众长。
          
  “徐长洲”指徐陶樟,昆山人,长洲(苏州旧属县名)籍,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状元;“潘吴县”指潘世恩,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状元。清代,长洲、元和、吴县并为苏州府治;民国并入吴县。徐、潘和陆润庠都是状元,籍贯又同属苏州府治,故上比为切地。下比的“唐内相”指唐代的陆贽,德宗时,为翰林学士,甚见亲任,时号内相;“宋象山”即宋代的陆九渊,他讲学于象山(在今江西贵溪县),人称“象山先生”。下比为切姓。但陆润庠做的是“双寿”,此联未及其夫人,乃是缺点。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五 易实甫寿如夫人联
          
  一般而言,寿联多是送给长辈的,至少也是平辈,但亦有例外。现在就谈几副比较“特别”的寿联。
          
  易顺鼎(字实甫,即名诗人易君左之父)有寿如夫人联云:
  
              佳人才子总情痴,女爱男欢,愿生女皆佳人,生男皆才子;
              花好月圆无量寿,天长地久,看地下花常好,天上月常圆。
          
  古人云“娶妾取色”,如夫人在丈夫眼中,十九是“佳人”,无足为怪;但自称“才子”则较少见。不过易实甫十五岁中举,乡人誉为神童,素有才名,“才子”之称亦是当之无愧。
          
  樊增祥(近代文学家,号樊山,光绪进士,清末曾任护理两江总督)在其子五十寿辰时,赐以联云: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数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身临大邑”者,盖其子正任某县县令也。吴恭亨评此联云:“奇创恣肆,空前之作。”
     
  樊增祥曾师事李慈铭,能诗,好作艳体,喜为叠韵、巧对,近于游戏。又能词和骈文,有《樊山全集》。一九三一年逝世,高寿八十七岁。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六 曾琦祝蒋寿联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蒋介石在洛阳过五十生辰,曾琦(字慕韩,四川隆昌人,青年党领袖)给他送了一副对联。“解联”之前,先说本事。那年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尤其以张学良(其时在西安)的东北军高呼要“打回老家去”,给蒋的压力最大。蒋在洛阳本是筹划“剿匪军事”的(“匪”指共产党。详情可参看《陈布雷回忆录》有关那一年的记事),但因迫于形势,在洛阳曾发号召全国团结对外的谈话。曾琦就是在这个题目上做文章的。联云:
  
          还我河山,敢因蜀洛怀私见;
          期君耄耋,直迈曾胡立大勋。
     
  上联有“古典”也有“今典”。“古典”的“蜀洛”指宋代苏东坡与程颐的党争。宋代因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旧党的领袖为司马光,苏东坡和程颐本来都是属于旧党的,但在哲宗元祐元年(一〇八六年)九月司马光去世后,旧党又分裂成三党,党的名称,以领袖的籍贯而定,即苏东坡(四川眉山人)的蜀党、程颐(河南洛阳人)的洛党和刘挚(河北东光人)的朔党。“今典”则如上述,因曾琦是四川人,而蒋介石当时“驻节”洛阳,故曾琦把他和蒋的不同党派,比拟为宋之“蜀洛”。比喻虽然有点牵强,也还说得通。
     
  蒋介石最崇拜的古人是曾国藩,他给蒋经国的“庭训”之一就是要他读《曾文正公家书》(见蒋经国《我所受的庭训》一文)。下比的“曾胡”即曾国藩和胡林翼。
  
  这个下比更有可议之处。因曾、胡所立的“大勋”是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亦即这个“功勋”是在打内战方面的。曾琦是为了响应蒋介石“团结对外”的号召作此寿联的。上比的“还我河山,敢因蜀洛怀私见”亦已说明了这个题旨了;但下联又鼓励他在打内战方面“立大勋”,岂非自相矛盾?不过亦有论者认为,这正是曾琦“善体蒋意”之处。蒋的“团结对外”是言不由衷的。
          
  蒋介石五十生辰过后不到一个半月就发生“西安事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蒋介石在张、杨兵谏之下,被迫接受抗日条件。其后在抗战初期,是曾有过一段“团结对外”的局面的。
          
  曾琦在抗战期间,曾与汪伪政权有勾搭,但抗战胜利后,仍得蒋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委员”,受命时赋诗云:“亡命江湖廿四秋,朝堂初入泪交流。头颅自抚经千劫,面目人惊带百忧。岂有爰居耽鲁乐,未应渔网冒沙鸥。图南旧蓄鹍鹏志,会向烟波万里游。”论者认为他虽把自己打扮成“亡命江湖”的“志士”,而带泪入朝堂,此泪却是“感激涕零”之泪。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七 丁文江寿胡适联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〇年)十二月,胡适四十生辰,丁文江以白话文作祝寿联赠之:
  
              凭咱这点切实工夫,不怕二三人是少数;
              看你一团孩子脾气,谁说四十岁为中年?
           
  丁文江(一八八七——一九三六),近代著名地质学家,江苏泰兴人。早岁留学日、英等国,返国后曾多次进行地质与矿产的调查,著有《扬子江芜湖以下的地质》等报告二十余种。晚年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他曾与胡适一起,提倡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赛先生”指科学(Science)。“不怕二三人是少数”是胡适的“名言”。
     
  胡适也提倡“传记文学”,本来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四十岁的人还是“不适宜”写自传的,但他一过了四十岁生日,就写了一本名叫《四十自述》的书。自言“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不幸得很,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下笔”,因此他就自己写了。
     
  一九六〇年胡适过七十生辰时,曾用顾炎武的诗句作为自寿联。联云:“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从此一诗联,可见他的晚年心境。他是一九六二年在台北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任上逝世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八 郑板桥自寿联
     
  自寿联可直抒胸臆,故易见真性情。例如郑板桥的六十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
          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
          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
          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
          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郑板桥,名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江苏兴化人,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得罪豪绅,托病弃官,寄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有独特风俗,人称“三绝”。前面曾经谈过的一副对联:“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就是他在辞官之日,别人给他的题赠。他有一首寄弟的四言诗云:“学诗不成,去而学写。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万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免谒当途,乞求官舍,座有清风,门无车马。”此诗和他的自寿联一样,都是很能够表现出他的真性情的。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里这样评论他:“他的文艺,正如他的生活一样,奔放自由,处处表现一个真实。他固无古典文人的典丽气,也无袁枚式的名士气,他只是一个天真的浪漫主义者。”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九 易大厂集宋词联
          
  近代词人易孺有集宋词的六十自寿联:
  
              此心到处悠然,搜揽胸中万卷;
              居士先生老矣,愿教人寿百年。
          
  此联依次集张于湖的《西江月》、秦少游的《满庭芳》、苏东坡的《满庭芳》、杨补之的《惜黄花慢》词句。既以抒怀,兼以自寿,集句浑成,堪称集句联中工整、自然的佳构。“此心到处悠然”在张于湖原词中的上一句为“世路如今已惯”,易孺用此句领起全联,固为题旨所在,亦不无自慨平生遭际的意味也。限于篇幅,在此只能略述他的平生。
          
  易孺(一八七四——一九四一),号大厂,以号行。广东鹤山人,早岁肄业广雅书院,为广东名儒陈澧再传弟子,中年留学日本。工诗、词、书、画,尤精篆刻,历任北京高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与萧友梅合作的新体乐歌,盛行于民初,晚岁穷愁潦倒,抗战期间(一九四一年)卒于上海。南京沦陷时他有《满江红》之作,颇为词坛称道,并录如下,以见其风格:“一叶舆图,惨换了几分颜色。谁忍问、二陵风雨,六朝城阙,雨粟哭从仓颉后,散花妙近维摩侧。咽不成鬲指念奴娇,声声歇。尘根断,无生灭;山河在,难言说!剩仓皇辞庙,报君以血。蜀道鹃魂环佩雨,胡沙马背琵琶月。莽乾坤今日竟如何?同倾缺。”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四〇 已无翰苑称前辈
     
  李鸿章(一八二三——一九〇一)六十生辰时,自题一联云:
  
          已无翰苑称前辈;
          犹有慈亲唤小名。
     
  清时,翰林称先入馆者为“前辈”,入阁则尊称“中堂”。李鸿章是道光二十七年(一八四七年)进士,那年他二十五岁。到了他六十岁的时候,他的翰苑前辈皆已殂谢。下比则是借用袁枚六十自寿的诗句。李鸿章的母亲也姓李(按:李鸿章先世本姓许,因育于舅家李氏,遂改姓李。故其父娶妻不以同姓为嫌),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做八十大寿时,有一寿联云:“八座太夫人,多福多寿;一堂名将相,难弟难兄。”“难弟难兄”指李鸿章和他的哥哥李瀚章。李鸿章六十生辰时,其母八十三岁,仍健在。
     
  王壬秋有一副著名的自嘲联:“愧无齿录称前辈;犹有牙科步后尘。”上比即是脱胎于李鸿章的“已无翰苑称前辈”的。“齿录”是科举时代相当于“同学录”的名册,王壬秋只是举人,他的翰林是“重宴鹿鸣”时“钦赐”的,其时(光绪三十四年)科举早已废了,“齿录”当然亦已没有了。不过,虽无科举出身的翰林,仍有洋翰林。留学生回国,经考试后,成绩好的,则授以翰林院编修出身,因此“有学牙科者,亦及第为进士,授知县职,当时腾为笑柄”(见朱德裳《三十年闻见录》)。“齿录”对“牙科”妙绝。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17:47 , Processed in 0.0761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