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水煎茶

[梁羽生版本] (录入)【增订版】名联观止(求校对)

[复制链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六 陈寅恪预挽妻联
          
  史学家陈寅恪与其妻唐筼于一九六九年先后逝世,先数年,陈已有预挽妻联(注)云:
  
              涕泣对牛衣,卌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挽妻中亦有自挽成分。“卌载都成肠断史”“废残难豹隐”等语,均系夫子自伤之词也。“卌”音戏,粤语读如“泻”,即四十之意。陈夫人唐筼是清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一九二八年和陈寅恪结婚,“卌载”言其约数,实数是四十二载。陈夫人亦工诗文,章士钊曾有《和寅恪六七初度,谢晓莹置酒之作》云:“天然写手存闺阁,好醉佳人锦瑟旁。”晓莹是唐筼的字。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写有一篇题为《卌载都成肠断史》的文章,此联亦是见于此文的。节录一段,作为联语的注解。“尽管他已经是双目失明、右腿跌折、卧病在床的七十多岁老人,仍然免不掉要作七次‘交代’,几乎被抬去挨批挨斗……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他竟被列为‘特殊对象’,家中屡遭抄劫,不仅财物荡然,书籍亦散失迨尽。工资及少量存款被‘冻结’,以致需要喝一些牛奶以维持病体都要写‘申请书’,请求支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还要‘不胜感激之至’。”
          
  陈寅恪以“残废”之躯,“文革”期间仍难避免斗争,“废残难豹隐”一语,沉痛之极!
          
  注:此联首见于陈寅恪之侄陈封雄写的《卌载都成肠断史》。我据此为文,大约在一九八五年间刊于香港《大公报》,原题为《陈寅恪代妻拟挽联》,实误。一九九三年,清华大学出版《陈寅恪诗集》(附唐筼诗存),证实为陈寅恪预挽其妻之联。有编者注云:“此联可能预作于一九六七年前后。”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七 休向生妻谈死妇
          
  妇女作的自挽联较少,《楹联续话》卷三载有林氏妇自挽联云:
  
              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鸾占,
              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儿随父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
              须知养母即是亲娘。
          
  上联是对丈夫说的,下联是对儿子说的,可谓一字一泪。又前人联话载有清人欧阳巽妻的自挽联,与上述一联大同小异,写得更浅白,并录如下: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
              他年弦续房中,休向生妻谈死妇;
              子依严父哀哉,小孩儿终当有母,
              异日欢承膝下,须知继母即亲娘。
          
  某氏妇产下婴儿,满月方过,即告病危,撰自挽联云:
  
              七八载夫妇,胡遽分离,看良人踽踽堪哀,想这心肠丢不去;
              四九天婴儿,谁为哺乳,听此日呱呱而泣,可怜骨肉竟何依?
          
  又有因自己没生儿女,觉愧对丈夫,劝他早续弦的,其自挽联云:
  
              十年为妇妇无成,恨事翁不逮,事姑不终,
              辜负有情郎,痛深鳏泪;
              一语告君君必记,叹梦熊未卜,梦蛇未协,
              毋恋薄命女,缓续鸾胶。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八 盖棺犹是女儿身
     
  封建时代,女子每有未过门即殉夫者,被称为“烈女”,其实正是“礼教吃人”的一例也。而亦常有好事者代烈女作自挽联,此种在今人眼光看来极不合情理之事,见之于联亦不妨录其一二,以见旧社会的一种现象。清人陈淡然为某“烈女”拟自挽联云:
  
          东海中衔石以来,可怜暗里魂销,
          恨未能三日入厨,常把羹汤供二老;
          北山下张罗未歇,既是今生命薄,
          倒不如一刀两断,好留脸面见亡夫。
     
  吴熙(劭之)亦曾为某一为未婚夫“殉节”的“烈女”写过一副挽联:
  
          梦里人,生勿见;眼中泪,死勿枯;
          黄土莫埋情,午夜鸳鸯华表月;
          心上事,天为怜;身后名,地为载;
          白梅堪作伴,千秋冰雪墓门花。
     
  联中之“华表”指设在“烈女”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多为石造。“殉节”不值得提倡,但就联论联,此联倒是写得甚富文采,不愧出自有“近代挽联之圣”之称的吴熙手笔。
     
  有一佚名的挽“烈女”联云:
  
          同穴未谋夫子面;
          盖棺犹是女儿身。
          
  此联倒是“写真”之作。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九 风飘柳絮更堪悲
          
  “同穴未谋夫子面;盖棺犹是女儿身。”这是从女方着笔的;另有一副佚名的挽未婚妻联,则是从男方着笔的,联意亦颇相似。联云:
  
              尔何人,我何人,无端六礼相成,惹出这番烦恼;
              生不见,死不见,倘若三生有幸,愿图来世因缘。
          
  在旧礼教(从一而终)的熏陶下,似乎女子对未婚夫的感情更为强烈。清人笔记记载,有个叫吴梅贞的女子,她的未婚夫叫张玉书,幼有神童之称,已订期成婚,张突在婚前暴卒。吴梅贞赴夫家抱灵位行婚礼,悬自撰的挽联云:
  
              谁教君早岁成名,奇遭天妒,修凤楼之未毕,随鹤驾而即归,
          回思去后韶华,真如梦幻,从今日怀人牖下,三钟酒,两钟酒,直
          欲招月下魂问个甘心,天乎!吾辈甚无辜,竟若此文字埋君,听
          幽谷猿啼,雨打梨花同溅泪;
              可叹我芳年待字,酷受娘怜,桃欲咏乎宜家,梅尚迟于迨吉,
          讵料暗中消息,频种愁根,到昨宵叩首灵前,千种情,万种情,纵
          不见阿郎面总是结发,娘呵,女儿是何命,似这番因缘误我,看画
          梁燕舞,风飘柳絮更堪悲!
          
  封建社会的“守节”不值得提倡,但就联论联,这副对联倒是写得极有感情,对仗亦颇工整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〇 知卿必死语沉哀
     
  悼亡联重在一个“情”字,感情真挚,自成佳作,如下面一联(本事为夫客居异地,闻妻噩耗):
  
          如此艰辛,知卿必死,所恨者,夫妻十六载,
          眉皱未舒,顿教夜榻风凄,梦里时惊儿觅母;
          几经飘泊,于我何堪,今已矣,云水数千程,
          归期难卜,从此秋砧月冷,天涯应叹客无衣。
     
  普通挽联常埋怨苍天何忍,令伊人早死;此联则直言“知卿必死”,盖因“如此艰辛”也,其悲痛又深一层。“秋砧月冷”句出李白诗:“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此联作者为清人郑畹生。
     
  前人诗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故贫士挽妻之联,亦特别辛酸。《楹联丛话》载清人饶心耕挽妻联云:
  
          本八字安排,以致累卿贫到老;
          作一番打算,自然先我死为佳。
     
  家道贫寒,“早死早著”,做的亦是“反面文章”。
     
  又一老学究屡试不第,妻抑郁而死,老学究撰挽联云:
  
          苦我半生,可怜举案荆妻,先归天上;
          祝卿再世,不遇登科夫婿,莫到人间。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一 我欲乘风归去
          
  自挽联每有作愤世语者,如谢伯英联云:
  
              丝竹即东山,任老夫大白高浮,小红低唱;
              英雄本无赖,看几辈烂羊作尉,屠狗封侯。
          
  “东山丝竹”是晋代风流宰相谢安的故事,切作者之姓。东汉初刘玄时,滥封官爵,长安有歌谣云:“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近代文人方传庄自挽联云:
  
              山水有清音,歌于斯、哭于斯,未免风烟黯淡;
              椒姜是本性,知我者、罪我者,任凭月旦批评。
          
  自挽联多姿多彩,但谈得太多,恐怕读者也会生厌了,就此告一段落吧。最后补录两副作旷达语的佚名联。其一云:
  
              非儒非佛非仙,廿四番花信,关心天上传呼,我欲乘风归去;
              是梦是真是幻,七十载春光,弹指人间游戏,谁能系日长留?
          
  另一联云:
  
              问谁弗想大年,祷无灵,祝无灵,医药更无灵,
              一口气不来,别下了老母娇妻幼儿稚女;
              是人都有此日,生为幻,死为幻,皮肉皆为幻,
              百般心怎用,讲什么恩潭怨海利锁名缰。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二 吴熙挽友联
     
  因吴熙的挽联写得好,故他的朋友每有人以联传的,如杨漱腴、王麓坡便是例子。杨、王在当时虽亦小有名气,但若非死后得赖吴熙的挽联以传,他们的名字恐怕早已湮没无闻,怎会为后世所知?
     
  他们三人都是湘潭秀才,左宗棠做两江总督时,他们又同为左的幕客;余暇常作冶游,文酒风流,倾动白下。三人中尤以麓坡最为狂放,不知何事忤左,被左宗棠“奏褫其衿”(革掉他的秀才),吴、杨力争不得,遂与麓坡一同离开左幕。杨漱腴以家贫亲老,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秋归里,病卒。吴熙挽以联云:
  
          谁拔君抑塞磊落之奇才,奔走迫饥寒,
          无限伤怀,游子衣裳慈母线;
          竟与我生死别离唯一瞬,江山挥涕泪,
          不堪回首,板桥烟柳木兰舟。
     
  又联云:
  
          负元龙豪气,子固奇才,行路数万里,下笔数千言,
          傲骨依然,海上归来曾一见;
          忆建业论交,长沙对酒,出门必共车,入室必同席,
          知心何往,灵前哭奠诉初衷。
     
  二联均在熔炼典实名句以叙故人行状之外,兼述彼此交情,乃“正宗”的挽联写法。第一联更切实事,尤佳。
     
  再说王麓坡。麓坡原名瑛,是王湘绮的侄儿。他被左宗棠奏革秀才后,狂放如故。后来他虽然于光绪十一年乡试第一,重拾科名,但当权者都怕了他的“狂生气”,不敢用他。他郁郁不得志,终客死天津。吴熙挽以联云:
  
            江南红豆最相思,才调重乌衣,曾偕王俭居莲幕;
            枕上黄粱都是梦,秀名艳蟾窟,较胜吴刚斫桂枝。
          
  “乌衣巷”为南北朝首席豪门王家的居处,“才调重乌衣”,切王麓坡的姓。王俭,南朝齐人,即豪门王氏子弟,佐齐高帝即位,历任侍中、尚书令、镇军等职。“莲幕”是幕僚的代称,“曾偕王俭居莲幕”是吴熙自述曾与他同为左宗棠幕客事。下联则是说及王麓坡在科场的得失。“蟾窟”即“蟾宫”,旧称乡试中式为“蟾宫折桂”。
        
  吴熙还有个交情颇深的朋友叫黎佑生,他的父亲是曾任江苏巡抚的黎培敬。此人大概因为父亲是大官,而自己又颇有才学,目空一世,人缘极差。他逝世时,吴熙挽以联云:
  
              名公之子亦卿才,锋锐不可当,湖海难容豪士气;
              举世忌君唯我爱,善交原有道,泉台应谅故人心。
          
  读此联如见死者其人。“亦卿才”云云,则因黎佑生曾官至光禄寺署正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三 续谈吴熙挽友联
          
  读者“仰熙”君来函,说读了我日前所写的《吴熙挽友联》,非常欣赏,问我是否可以“斩多四两”?好,既然是读者有命,那就“斩多四两”——再挑吴熙的四副挽友联谈谈吧(注:我知道“斩多四两”是广东俗话,“四两”不过是约数,表示“加多一点点”的意思。我把它当成实数,算是回报读者的一个“小幽默”吧)。
          
  吴熙有个朋友,叫张云涛(字尧臣),曾任凤阳知府,中年辞官归里,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十二月卒,次年正月初七(人日)出殡,吴熙挽以联云:
  
          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莼菜秋风,枌社久停张翰舫;
          春已隔年来,君今何处去?梅花人日,草堂空寄杜陵诗。
     
  《汉书》:“高祖祷丰枌榆社”,“丰”,邑名;“枌榆”,乡名,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后人因以“枌榆”作为家乡的代称。张翰,晋时吴人,入洛为官,因思吴中的莼羹、鲈脍,遂命驾归。上联用张翰典故,切死者的姓和辞官“本事”;下联“春已隔年来”云云,则因那年(光绪十九年)是腊月立春。此联对时、地、人、事都极贴切,绝对不能移作挽别人之用。
     
  吴熙挽徐实铨联云:
  
          懒到不看山,悬车致政,解组归田,我曾一棹武昌游,
          父老殷勤,争问及先生安否?
          处亦能化俗,讲席三年,瓣香千古,公有半囊诗稿在,
          后人摩抚,犹想见前辈风流。
     
  徐实铨,清末长沙人,曾在武昌为官,退休后主讲昭潭书院。“懒到不看山”是他退休时所写的得意诗句。
     
  挽雷玉春联云:
  
          戎装朝见九重天,大将军节钺江淮,
          项羽台前,坐镇北门司管钥;
          猛气纵横三万里,古烈士姓名伯仲,
          张巡传里,许同南八作男儿。
     
  雷玉春,字镇初,清末武将。曾得光绪帝召见,简放徐州镇将。徐州古称彭城,项羽自号西楚霸王,都于彭城。据说曾在彭城建点将台,俗称项羽台。这是上联本事。下联“古烈士姓名伯仲”的“古烈士”,指唐代名将雷万春。雷万春与南霁云齐名,安史之乱,他们佐张巡守睢阳,城破,同殉难。南霁云排行第八,城困时曾誓曰:“南八男儿,请以死谢!”近人郁达夫有诗句云:“漫学东方耽戏谑,好呼南八是男儿。”
          
  曾国藩部下,有个叫王明山(字钜堂,湘潭人)的人,在曾国藩创办团练时,他只不过是曾的亲兵,其后隶杨岳斌部下,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积功至福建提督(一省军事长官,官阶从一品)。他是湘军将领中,最早解甲归田的人。曾国荃攻下天京(金陵,今南京),他就自请退休了。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年)卒,吴熙挽以联云:
  
              紫光有像,青史有名,叱咤变风云,灌夫骂座皆奇气;
              报国最先,归田最早,优游美第宅,王翦闲居到暮年。
          
  光绪中于北京西苑紫光阁,画功臣像于阁上,明山与其列。“灌夫骂座”的典故,我曾在谈朱野云赠龚自珍的那一联“灌夫骂座非关酒;江斅移床哪算狂”谈过,不赘。王翦是秦代名将,他因功高震主,恐招秦王之忌,告老还乡。后来秦王因替代他的大将李信攻楚失败,又起用他。王翦无法推辞,出兵那天,开一张单子,请秦王赐他许多田地、房产,又在行军途中,派人回去求秦王给他修个花园作养老用。其用意是在让秦王相信他“并无大志”
          
  吴熙的挽联有个特色,常用与死者同姓的古代名人典故,来切死者的身份。于上述四联可以见之。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四 李寿蓉联作
          
  李寿蓉字篁仙,长沙人,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进士,曾为曾国藩幕客,曾精于联语,李亦擅此道,据说曾每读他的联作,均激赏不已。论者云他所制联语,虽不及曾之博大,而清才卓越,则并不逊曾。现选谈三副。
          
  挽友人汪孝廉联:
  
          人如黄菊凋残,会中酒寒深,秋黯园林病司马;
          我亦青莲摇落,念解衣情重,春沉潭水哭汪伦。
     
  “病司马”指司马相如,他患的是消渴症,即糖尿病。唐诗有“侍臣素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的句子。下比用李白赠汪伦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挽友人杨某联:
  
          同是白头人,记十五年时,识我在岳阳楼下;
          那堪黄叶地,偕二三朋辈,吊君于贾傅祠前。
     
  切地切事,文情俱茂。但感情最丰富的则似乎还当推他的挽继室一联:
  
          千里远偕鸾凤,支撑门户,胜似丈夫,那堪柴米萦怀,
          空负卿百转柔肠,难带些须泉下去;
          十年两折鸳鸯,问讯夜台,应呼姐妹,倘使蘼芜忆旧,
          当怜我独居苦况,相邀同入梦中来。
     
  哀怨缠绵,令人不忍卒读。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五 赛金花挽刘半农联
     
  文人每好结交名妓,其交情亦不一定是限于男女私情的,如前面谈过的刘半农与赛金花就是(赛金花晚年沦落旧京,穷居陋巷,刘得知,特往造访,为其写传,并时相赒济之)。去年我写张竞生挽赛金花联时,曾有读者问及,何以不见有刘半农挽赛金花联?原因很简单,刘半农是在赛金花之前去世的。赛金花倒有一副挽刘半农联,是别人代拟的。当时我本想一谈,但因找不到该联,遂搁下来。现有友人抄寄,因补述。联云:
  
              君是帝傍星宿,下扫浊世秕糠,又腾身骑龙云陛;
              侬惭江上琵琶,还惹后人涕泪,谨拜手司马文章。
          
  下联的“司马文章”指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作此诗时官居九江郡司马,故结句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他所闻的“舟中弹琵琶者”,乃是“本长安妓女”而“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代赛金花作挽联者用此典故甚为得体。
          
  刘半农是语言学专家,一九三四年夏天,他率团到内蒙一带考察方言,被毒虫所咬,染上回归热,回到北平就去世了。他生于一八九一年,只不过活了四十四岁。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六 云山秋草念伊人
          
  挽赛金花联,尚有一副,亦可补述。作者是当时的北平文人厉南溪。联云:
  
              往事不堪提,也曾嫁婿登龙,花好月圆无限恨;
              多情难自讳,纵使归魂化蝶,风流云散有余衰。
          
  上比云云,盖因赛金花所嫁的夫婿,乃是状元洪钧也。赛随洪出使欧洲事,我已谈过,不赘。
          
  王壬秋也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挽妓联,本事是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他的友人樊增祥官陕西藩司,他应邀往游西安,眷妓名秋云者,次年再往,秋云已死,王为其觅得葬地,并作集句嵌名联挽之。联云:
  
          竟夕起相思,秋草独寻人去后;
          他乡复行役,云山况是客中过。
     
  清光绪二十六年(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京中名妓亦星散。有一妓女欲归江南故里,死于途中。吴獬与此妓为旧时相识,闻讯挽以联云:
  
          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风景忆江南,值得杜拾遗一个正是;
          琼玉山头,瑶台月下,新妆拟飞燕,难怪李谪仙两字可怜。
     
  上比的“一个正是”出杜甫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下比的“两字可怜”出李白诗句:“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七 妓女挽同行姐妹联
     
  古代名妓,论知名度之高,大约无过于苏小小了。我曾谈过几副苏小小墓联,其中一副原句是:“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茅盾将“花月”易为“风月”,格调更高。现再补录两副。
     
  其一云:
  
          灯火珠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又一云:
  
          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咽余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莺花犹是六朝春。
          
  此二联虽无“特别”之处,但亦颇饶文采。第一联作者是王成瑞,第二联作者是麓山樵客。
          
  民初有一上海名妓挽同行姐妹联云:
  
            我犹堕落人间,溷絮飘茵浑未卜,
            君已皈依净土,新愁旧恨总成空。
          
  此联当系别人代拟,虽亦不算佳构,但却能写出命运操在别人手上的妓女心态。
          
  下面一副稍为有点“特别”,是一个本来与死者并不相识,只为“凑热闹”的文人写的。联云:
  
              此情与我何干,也来哭哭;
              只为怜卿薄命,同是惺惺。
        
  此联可列入“借别人酒杯,以浇自己胸中块垒”一类,对仗稍嫌欠工。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八 黄摩西挽所欢联
          
  吴恭亨《对联话》收录有近代文人黄摩西挽所欢联,长三百三十四字,几达大观楼长联一倍。我这个小文本不宜谈长联,但因此联颇有特色(新旧名词一炉共冶),故转录以飨联友。联太长,就请恕不加注释了。
  
          鸳鸯待阙廿三年,绝艳眷惊才,问眼底乌衣马粪,龌龊儿郎,
      谁堪擎架?奈氤氲使者处,未注定正式姻缘,雾鬓风鬟,乍谢牧
      羊憔悴,绣襦甲帐,又临跨虎危疑,明月易奔,小星难赋,十斛珠
      聚作六州铁,谁实为之?例诸钟建负我,宁畏鸩鸟微言?网取西
      施赠人,原出鸱夷左计,矫情成薄幸,猛回首前尘半霎,绿叶绯桃
      钿盟都误,更累卿赍志而终:豪如牡丹王,烈如芙蓉神,痴如茶
      花女,欲界魔宫,种种悲凉历史,印遍脑筋,怎一个愁字了得;
          鹣鲽忘形五百日,感恩兼知己,较世间熨体画眉,寻常伉俪,
      尤觉绸缪。在专制社会中,算略遂自由目的,拗莲捣麝,但拼并
      命迦陵,善病工愁,忍听断肠杜宇,红霞偷嚼,绛雪无灵,七香车
      送入四禅天,嗟何及矣,从古旷代丰姿,断不双修福慧,奚况书呆
      寒乞,岂宜永占温柔,暂别卿长离,最伤心通替重看,未樱翠黛玉
      色犹生,尚向我含颦若语:始以横塘曲,继以上云乐,乱以华山
      畿,笙朝笛夜,喁喁美满名词,荡为血泪,剩几声魂兮归来。
     
  注:旧版误为黄摩西挽妓联,其实是挽他的“所欢”程稚侬。黄是民初进步文学团体“南社”社员,程则是一个遇人不淑的才女,以诗词同好,与黄结交。后程之夫家强要将她卖入妓院,程不从,逃匿,不久就死了。郑逸梅有《黄摩西挽程稚侬的长联》一文,载《对联》二·三号,详述其事。我在《大公报》写此篇文字时,该文尚未发表。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九 朱元璋赐徐达陶安门联
     
  联语中有一类“第宅联”,或用以揭示主人身份,或用以自抒怀抱,并有兼切时地者;若细分之,又有门联、书斋联、园林联,等等。其多姿多彩处,亦大可一述。
     
  先说切主人身份的。明太祖朱元璋颇喜赐功臣门联,赐徐达联云: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徐达是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人,战功彪炳,累官中书右垂相,封中山王。某年,朱元璋曾御书春联赐之云:“始予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此一夸他“功贯古今人第一;才兼文武世无双”的门联,由朱元璋赐予他,自是适当。
          
  但另一副他赐给陶安的门联,就不那么适当了。联云: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陶安,《明史》有传(《明史》卷一三六,列传第二十四),朱元璋未称帝前,先为吴王,建官制,初置翰林院,即首召安为学士;称帝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年),命安知制诰兼修国史。此为联语本事。
          
  陶安是朱元璋的翰林院首席学士,又是替朱元璋代笔的“文胆”(其情形有如陈布雷之于蒋介石,即上文之所谓“知制诰”也),他有“谋略”、善“文章”,自是不成问题。但若夸他是“谋略无双,文章第一”,则嫌过分了。因为在这两方面,还有比他更高明的人。陶安自己就曾对朱元璋说过:“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见《明史·陶安传》)“基”指刘基,即俗称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朱元璋尝比刘为诸葛亮,刘官至御史中承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后世流传的所谓能预知未来的《烧饼歌》,即好事者假托他作的。“濂”指宋濂,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他博览群籍,著作甚多,有《宋学士文集》传世。论文名,他比陶安高得多了。
          
  但何以朱元璋不把“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门联赐予刘基或宋濂呢?我们不是朱元璋,自是不能替他作答。但从他晚年的心态,却可以猜测一二。他即帝位后,颇忌功臣,刘基就是因为胡惟庸所谮,受朱元璋猜疑,忧愤而死的(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胡惟庸后来也因谋反罪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大杀功臣即以胡惟庸与蓝玉之狱为开端)。宋濂因他的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茂州,中途病死。朱元璋赐陶安门联时,刘(基)宋(濂)虽未出事,“帝眷”亦已渐衰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八〇 自夸身份的门联
     
  徐达、陶安的门联是皇帝赐的,但更多夸服主人身份的门联则是自己题的。前面曾经谈过的那个改孙髯翁大观楼长联的阮元(芸台),就有自题门联云:
  
          三朝阁老;
          九省疆臣。
     
  “三朝”指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阮元自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九月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历嘉、道两朝,故称“三朝阁老”;他又曾历任浙、赣巡抚,湖广、云贵总督等九个省份的方面大员,故称“九省疆臣”。
     
  孙家鼐自题门联云:
  
            门生天子;
            天子门生。
     
  孙家鼐是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任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师傅。状元乃是“天子门生”,而他又做过两个皇帝的师傅,故天子亦是他的门生。他具有这两重特殊身份,也难怪他自夸了。
     
  另一个清代状元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其家世比之孙家鼐更为“巴闭”,有自题门联云:
  
            父子宰相;
            叔侄状元。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曾任体仁阁大学士;他的侄儿(其兄翁同书之次子)翁曾源也是状元,出自同治年间“钦赐”,是清代唯一不经三级考试的状元。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七三回 P706 ——“斅”字书上左侧为简体的“学” (同前)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八一 黎元洪门联
          
  上述这些自夸身份的门联,除了给人一种以富贵骄人的感觉外,似并无多大意思。另一种兼切人、地的门联则较有特色,如我曾谈过的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自题在桂林环湖路寓所的门联:“种树如培佳子弟;卜居恰对好湖山。”即是一例。此联后来给人在两边各加上四个字,开他的玩笑。上联加上的是“春满梨园”,因他提倡桂剧,并曾收名伶小金凤为干女儿;下联加上的是“云生巫峡”,因他的环湖路寓所恰对象鼻山下的红灯区(称为特察里)。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报章载有黎元洪的门联云:
  
              大泽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黎元洪系“冷手执个热煎堆”而成为“革命元勋”的,民国成立后,他当选为副总统。此联也切合时地。但认真说来,还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因他不过因人成事而已,逐鹿中原者,是另有其人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八二 陆丹林红树室联
          
  第宅联以既能写出居处环境,又能切合主人身份者为“正格”。而在“切人”方面,亦往往有借此表出主人的志趣的。如我谈过的康有为自题康庄联:“全以山川为眼界;别有天地非人间。”黄季刚题其“量守庐”联:“此地宜有词仙,山鸟山花皆上客;何人重赋清景?一丘一壑也风流。”就是脍炙人口的佳例。
     
  近文人陆丹林以“红树室”为斋名,自撰一联,请徐季龙代书,联云:
  
          愿终老是乡,灯下美人襟上酒;
          问归帆何处,碧江烟雨柳堤风。
     
  陆丹林是“南社”老社员,《逸经》(解放前一本颇有名气的半月刊)主编。陆丹林的老朋友郑逸梅(年已过九十,近百龄了,近方谢世,香港《大成》杂志有他写的《人寿室忆往录》连载)有一篇《忆往录》,记述陆丹林的生平甚详。从该文得知,陆丹林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生活艰困,影响体健”,于一九七二年七月三日逝世了。死前数月,预写遗嘱,别具一格,说:“我离世后,遗体送殡仪馆,不要再换衣服,也不要整容,这是愚蠢人所做的笨事,切勿盲从,否则是糟掉物料,对死者无补,对生者有损。遗体送到殡仪馆,自行结账,定于何时火葬,不必管它。这样做得洒脱,省却许多无聊琐事。”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八三 陈散原题红树室联
     
  “红树室”的得名据郑逸梅的《忆往录》所记:“在民初,顺德有位书画家温其球,他慕其名,便托同社蔡哲夫代求一画,温慨然为绘《红树室图》,丹林从此以‘红树室’为斋名。”散原老人为撰联云:
  
          青山作屏,朝挹爽气;
          红树围屋,夜起幽吟。
  
  散原老人即晚清大诗人陈三立(近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父亲,字伯严,因曾居散原山,故以散原为号)。“朝挹爽气”是晋代王徽之的故事,王徽之做大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他到底有多少匹马,他回说:“我又不去问马,怎知道它的数目?”再问他时,他就拿手放在额上,作眺望状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散原老人用此典故,是切陆丹林的“名士派”的(按:这个故事,后人多用为名士不通世务的例子。但想来散原老人为丹林题此一联,并不是在“不通世务”方面,拿他和王徽之作比的)。
          
  康有为亦有赠陆丹林联,是集龚(定庵)诗的,联云:
  
          天地埋忧毕;
          关山拭剑行。
          
  又,据郑文所记,陆丹林所藏楹联甚丰,他最喜欢的一副是谢无量的集句联:
  
          我书意造本无法;
          此老胸中常有诗。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八四 知州的自嘲门联
          
  谈几副以“切地”为主,较为特别的门联。明代有个叫赵从谊的人做独山(在贵州省)知州,州城极荒凉,衙署尤陋,赵题州衙门联云:
  
              茅屋三间,坐由我,卧由我;
              里长一个,左是他,右是他。
          
  知州,官名,在宋代是州一级的行政长官。明代以后分两种,一种是直隶州知州,地位与宋代同;一种叫散州知州,地位已降低,实际与知县无区别,但官阶也还是“从五品”的。独山知州是散州知州这类,赵以“从五品”的知州自比为不入流的“里长”,当然是自讽语;而州署无论如何简陋,料想不至于只是“茅屋三间”。看来这副门联应属于艺术上的夸大一类。
     
  下面一副“切地”的门联则是“写实”的。清初有个隐士,叫娄胜功,他的寓所很特别,是一座搭在筏上的竹屋,当真是浮家泛宅。而他居此竹屋中,随波上下,亦悠然自得。题门联云:
  
          接天烟水横三楚;
          映水楼台别一家。
     
  又题竹屋内的客厅联云:
  
          水底有天行日月;
          座中无地着尘埃。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22:51 , Processed in 0.0722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