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水煎茶

[梁羽生版本] (录入)【增订版】名联观止(求校对)

[复制链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〇 对联的内学外学
     
  如果认真讲究的话,广州翠园酒家那副冠军联还有一个可议之处,那就是“祝一杯”的“杯”字。“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对联除了讲究平仄对仗之外,还要讲究虚实对仗,用“祝一杯”来对“数不尽”,在字面上似稍欠工整。但总的说来,这副对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错,一两个字眼稍欠工稳,微疵而已。
     
  翠园酒家是由港澳同胞家属和新滘公社合资兴办的,以经营生猛海鲜和时蔬为主,是一家颇具特色的酒家。冠军联作者名何启光,是杂志编辑。
     
  谈起对联的评赏,我想起“红学”近年的发展有“内学”与“外学”之分,“内学”是研究《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的本身,例如人物塑造、写作技巧、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等等;“外学”则是研究与作者曹雪芹有关的一切,也有人称为“曹学”。我觉得对联也可有“内学”“外学”之分,“内学”是对联语本身的文学分析,包括对其中的典故、史实的注解,等等;“外学”包括对作者生平的研究,以及对联中涉及的人和物的研究。例如谈广州“陶陶居联”而涉及陶陶居的历史(它是百年老字号)和特色,等等。“外学”“内学”本来是有密切联系的,但须防走火入魔(“红学”近年的发展有钻入牛角尖倾向,有人评为走火入魔)。个人意见,似乎应以“内学”为主,“外学”为次。古今名联,有很多是值得进一步从文史两方面去研究它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一 韩江酒楼嵌字联
     
  潮州韩江酒楼有一联云: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韩愈有《送穷文》,并曾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与潮州有关。刘伶为魏晋间“竹林七贤”之一,嗜酒,有《酒德颂》。江淹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文人,以赋著名。王粲,三国时代魏国文人,也是以赋著名,代表作为《登楼赋》。此联把四个文人的典故作成一副对联,典故不是和潮州有关就是和酒楼有关的,把“韩江酒楼”四字,很巧妙地嵌入联语的头尾,堪称妙笔。
          
  清代文士吴谷人曾为扬州郊区某一酒肆题联,联云:
  
              座客何来,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
              主人莫问,借一管春风词笔,点染扬州。
          
  据说吴在该肆饮酒,忘带酒资,因应主人之请,题联作偿的。联语用杜牧诗意,写得颇为典雅。
          
  又泰山双宜酒楼有一楹联亦颇佳,联云: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只三间老屋,半宜秋月半宜风。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二 成都姑姑筵楹联
          
  成都有家餐馆,叫姑姑筵,是一位曾经中过进士,在清末民初两任县官(四川巫山、荥经两县)的名士黄敬临开的。这位老先生不但饱读诗书,而且擅长烹饪,因此他后来薄县官而不为,发展他的另一样专长,改行而当厨子。姑姑筵的楹联和菜肴同样有名,那些风趣的楹联,都是他自己撰的,含有自嘲味道,颇为幽默可喜。下面先举两副:
  
(一) 可怜五十年读书,还是当厨子;
                       做得廿二省味道,也要些功夫。
                (二)右手拿菜刀,左手拿锅铲,急急忙忙干起来,
                      做出些鱼翅燕窝,供给你们老爷太太;
                      前头烧柴灶,后头烧炭炉,烘烘烈烈闹一阵,
                      落得点残汤剩饭,养活我家大人娃娃。
   
  姑姑筵原在城内的包家巷,上述那副楹联,就是包家巷姑姑筵的“原始楹联”。后来营业扩张,原来的地方不够用了,于是搬到成都新西门外百花潭侧边的“马家花园”旧址,黄题联云:
  
        叹老夫无命作官,才租这大花园承包酒席;
        替买主下厨弄菜,好像那巧媳妇侍奉公婆。
   
  又联云:
  
        提起锅铲,拿起菜刀,自命为锅边镇守使;
        碗有佳肴,壶有美酒,休嫌这路隔通惠门。

  “镇守使”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置的官名,为省内个别地区的军事长官,四川有川边镇守使之设。从城内往西门外的姑姑筵,要经一个名叫“通惠”的城门。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三 黄敬临述志联
   
  黄敬临晚年曾自撰楹联云:
  
        学问不如人,才华不如人,只有煎菜熬汤,才能算我真本事;
    亲戚休笑我,朋友休笑我,安于捉刀弄铲,正是文人下梢头。
          
  此联可作他的“述志”联看。“下梢头”泛指物之末尾。最后一句,意即“正是文人好下场”也。黄敬临另有一述志诗云:“挑葱卖蒜亦人为,误入歧途万事非。从此弃官归去也,但凭薄技显余辉。”“薄技”即烹饪之技也。
          
  谈罢姑姑筵的楹联,想起一副著名的饭馆联:
  
              宰天下有如此肉;
              治大国若烹小鲜。
          
  此联作者大概也是像黄敬临那样做过官的,口气极大,其志则不似黄敬临那样甘于作“锅边镇守使”了。
          
  东京有一华侨开设的留园餐厅,有一楹联也是将“调羹”与“政事”相提并论的。联云:
  
              留守重东都,试看朔洛诸贤,多属和羹能手;
              园名擅中夏,移借扶桑一角,招邀环海英豪。
          
  东都指洛阳,原名东京,因其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也。隋大业五年(六〇九年)改称东京洛阳为东都。唐代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曾经做过隋的东都留守。“朔洛诸贤”指宋代的刘挚、程颐等人,他们分别是朔党和洛党(司马光逝世后,“旧党”分裂而成朔、洛、蜀三党)。“园名擅中夏”,盖因留园原是苏州的名园也。此联以东都借喻日本的东京,用典亦算恰当。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四 天天小有天
          
  各地著名的茶楼酒馆,往往有文人雅士题联,其中可供雅俗共赏的亦甚多。仅就所知,选录一些谈谈。
     
  上海有家闽菜馆名“小有天”,做的菜甚为精致,大书法家李瑞清最喜欢它的菜肴,几乎每天都要光顾“小有天”,并为它题一联云:
  
          道道非常道;
          天天小有天。
     
  下联的“天天小有天”是“纪实”(每天都要来“小有天”)。上联的“道道非常道”本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但用于此处,却不是谈“哲学”,而是赞美它的菜式的,意即每一道菜式都不寻常也。李瑞清别号清道人,是一九八三年四月在台北逝世的名画家张大千的书法老师。
     
  上海旧日有一家小酒家,店名“醉沤”,悬有一联云:
  
            人我皆醉;
            天地一沤。
     
  联中的“沤”指“浮沤”,“浮沤”的本义是“水上泡”,佛经有“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之语。因此凡谓世界无常,多以“浮沤”为喻。此联虽只寥寥八个字,却是写得意义深长。
        
  上海北火车站旧日有家小吃馆,馆有联云:
  
            车站未敲钟,请诸君小坐片刻,
            谈什么图利求名,且用些点心去;
            蒸笼才揭盖,就此处饱餐一顿,
            若不是价廉物美,又谁肯掉头来?
        
  这副对联,更具特色,是只能用在车站附近的食馆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五 白林苏我 春夏秋冬
          
  杭州西湖,旧日有家酒店,名“仙乐处”,悬一联云: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
              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
              冬天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上联之“白”指白居易,“林”指林和靖,“苏”指苏东坡,都是和西湖有关系的名人。把“我”和“白、林、苏”并列,来对“春、夏、秋、冬”,固然是作者的自高身份,但也写得潇洒可喜。又,此联六嵌店名“仙乐”二字,在嵌字联中也是少见的。
          
  清代文人徐星北题西湖楼外楼饭店联云:
  
              十载许勾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惟青山不老,如见古人。
          
  此联也是有“我”在内的。
          
  类此,联中虽无“我”字,但却是把“我”入联的,还有清代文人薛时雨题西湖绿杨茶社一联:
  
              桃花潭水汪伦宅;
              芳草斜阳孙楚楼。
          
  上联句出李白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下联的孙楚是晋代名士,据说他才艺卓绝,爽迈不群。李白有《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诗云:“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绿杨茶社在薛时雨所建的“薛庐”旁边,薛题此联是自比汪伦和孙楚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六 胡适题海泉居联
     
  西湖著名的楼外楼有联云:
  
          屈醒陶醉随斟酌;
          春韭秋莼入品题。
     
  “屈”指屈原,他的《渔父》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句。“陶”指陶渊明,他有《饮酒诗》二十首。“韭”和“莼”是当地著名蔬菜,尤以西湖所产的莼菜最著名。
     
  楼外楼另一联云:
  
          饮酒有何可不可;
          看山最宜楼外楼。
     
  此联完全不用典故,纯以口语写出,而妙趣横生。
     
  清代中兴名臣彭玉麟题西湖一家名叫“两宜楼”的酒家联云:
  
          水绿山青,座中人醉;
          花明柳暗,湖上春长。
     
  此联特色可说是不嵌名的嵌名联,因为上下联都含有“两宜”之意,颇堪玩味。
     
  北京大学旧址在东城区沙滩(地名),北大附近,以前有间“海泉居”饭店。胡适为它题联云:
  
              学术文章,举世咸推北大老;
              羹调烹饪,沙滩都道海泉居。
          
  联语平平,不过颇具地方特色。
          
  清代文士赵小亭题镇江酒楼联云:
  
              谁为翔渚灵妃,倒三尺金樽,杯底邀来焦岭月;
              我是倚楼旧主,仗一枝玉笛,袖边吹起大江潮。
          
  “翔渚”是回翔于江诸之意,“灵妃”乃江上仙女。“倚楼旧主”,指唐代诗人赵暇,有“长笛一声人倚楼”名句,世称“赵倚楼”,切合作者之姓。此联气象豪放,声调铿锵,堪称佳作。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七 好传韵事 珍惜流光
          
  重庆北碚澄江镇韵流茶室有联云:
  
              一瓯香茗,涤我尘襟,借问往来船,
              载多少画意诗情,好传韵事;
              万里晴空,豁人心目,欲语登临者,
              看几次朝暾夕照,珍惜流光。
          
  此联是“雁翎”格嵌名联,在上下联最后倒数第二字嵌入茶社“韵流”之名,联语也写得很有诗情画意。
           
  长沙天心阁茶社有联云:
  
                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心头无限事,齐上眉梢。
     
  此联是用鹤顶格嵌入茶社“天心”之名。上联取自西湖月老祠的名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但下联则另出机杼,别撰新辞了。联语是有“本事”的,长沙天心阁茶社开张于抗战初期,有许多流亡学生聚集长沙,常有一对对的男女学生“拍拖”来该茶社饮茶。因此有好事者题此一联。
     
  衡山红茶亭有联云:
  
          红透夕阳,好趁余晖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此联亦是鹤顶格嵌字联,该茶亭在衡山县城与南岳之间,由亭北行不远,有九龙亭,以泉水著名。上联切“景”,下联切“地”,而且写得颇具人生哲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八 南京横波茶楼联
     
  我不大喜欢用典用得太僻的联语,但南京横波茶楼有副对联,虽然用典较僻,但颇切时地,还值得一谈。
  
          泪眼生桑,如此江山奈何帝;
          眉楼话旧,无多烟月可怜人。
     
  据说此联乃清末某一佚名文士所书,亦有版本将“话旧”作“话茗”的。联中含有两个典故,需略加解释。其一是“眉楼”典故,清初有个名妓叫顾媚,字眉生,号横波,通文史,称才女,所居号“眉楼”,后来嫁给一个大官龚鼎孳(一六一五——一六七三,字孝升,《清史稿》有传)为妾。龚追求她时,可能就在她的“眉楼”上饮过花酒。南京的“横波茶楼”即“眉楼”旧址。高伯雨先生说,近代名诗人陈三立在民初的某日晚上,曾忽发傻劲,去找眉楼旧址,找不到。其时“眉楼”早已变成“横波茶楼”了。另一个“奈何帝”的典故则出自《南史·陈后主纪》:“蒋山众鸟鼓两翼以拊膺,曰:‘奈何帝,奈何帝!’”陈后主是末代皇帝,鸟声似云“奈何帝”,意思是预兆他的亡国而为他叹息。此联写于清末,乃“以古讽今”也。
          
  又南京雨花台茶社有联云: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此联出东坡《惠山谒钱道人》诗,写得颇有韵味。“小团月”是茶叶名。南京还有家“玉壶春”茶楼,有一联云:
  
              到处是楼台,恨无茅屋三间,闲来赏雨;
              偶然值亲友,犹有冰心一片,相与谈天。
          
  此联对仗工整,写得也很潇洒,惜作者不详。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九 茶店联语像民歌
          
  广州城隍庙对面,旧日有家南昌茶馆,馆有联云: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飏落花风。
          
  “茶烟”句是借用杜牧《题禅院》诗句:“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的。但把“落花风”借用来对“新涧水”,却是对得颇妙,变禅院诗为茶馆联了。又,广州北廓往日有一宝汉茶店,店有联云:
  
          商量白酒黄鸡局;
          指点青山红树家。
     
  又联云:
  
          桥东桥西好杨柳;
          山北山南闻鹧鸪。
     
  茶店在郊区,以诗入联,饶有“野趣”。
     
  湘桂路上,往日有一茶亭,名曰“留茶”,亭有嵌字联云:
  
          留坐且停车,看桥边桃浪花飞,绝似巴峡洪涛,武陵仙洞;
          茶香聊当酒,问亭外萍飘蓬聚,谁具卢仝雅兴,陆羽豪情。
     
  此联亦写得甚有文采。
     
  又福州某路旁茶店联云: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写得好像是押韵的民歌,甚为有趣。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〇 出门一拱歪之乎
     
  茶楼酒馆的对联,还有一些是久已在民间流传,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作者却难稽考的佚名联。这些联语的特色是“口语化”,完全不用典故,但却颇为有趣。这类联语,也选谈几副。
          
  据云明末张献忠屠川后,有某进士题万县一酒馆联云:
  
              生不死,命不该死,死里脱逃,吃杯酒去!
              有事忙,无事也忙,忙中偷懒,泡壶茶来!
          
  上联后来演变成下面一副知名度更高的茶馆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名”“利”一作“公”“私”。此联写众生相,语浅意深,对仗也很工整。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此联颇有“禅味”,适宜于用在路边茶店。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门一拱歪之乎。
          
  此联写酒客喝醉的情状,神态可掬。
  
              刘伶问道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借古人口吻来做问答,亦颇有趣。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此联写“酒力”之强,颇为传神。
  
              三碗搜肠觇效力;
              一杯破睡见功夫。
                 
  此联写浓茶之功力,最适宜用来题咏潮州的“功夫茶”。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一回 P510——很巧妙地嵌入联语的头尾,堪称妙笔,——结尾改为。
又泰山双宜酒楼有一楹联亦顿佳——本书未出现过“顿佳”的说法,改为多次出现的“颇佳”。

四八六回 P515——此联完全不用典故,纯以口语写出,而妙趣横生,
——结尾处,改。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一 谈“新”虽好亦不宜滥
                
  近年内地出版的“联话”一类书籍,多能古今并重,对具有新思想、新内容的“现代联语”选辑尤多。这本来是个好现象,不过却似乎有个毛病,失之过滥,甚至把不应该属于对联的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也当作对联,一并收录,这就似乎以避免为宜了。
                 
  所谓“失之过滥”就是完全不顾对联的格律,例如某书收录有这样一副“对联”:
  
                      吃水不忘掘井人;
                      幸福想念毛泽东。
                 
  此“联”只有一个“忘”字和“念”字可以对仗,其他如“吃水”“幸福”,“不”“想”,“掘井人”“毛泽东”等词,不论平仄和字面都不能对仗。上下联收尾那个字又都是平声,更是不合对联的基本规格。这两句似应列入歌谣一类。
                
  又有把廖沫沙写的一首挽邓拓的七言律诗,也当作对联的。诗确是好诗,首联(一二两句)、颔联(三四两句)、颈联(五六两句)也对得很工整(按: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但也有首联亦用对仗的),但把前四句当作一副对联的上比,后四句当作下比,就闹笑话了。廖诗附录如下:“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佞幸覆乾坤。巫咸遍地逢冤狱,上帝遥天不忍闻。海瑞罢官成惨剧,燕山吐凤发悲音。毛锥三管遭横祸,我欲招魂何处寻?”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二 律诗之“联”不同对联
          
  律诗第一二两句叫“首联”,第三四两句叫“颔联”,第五六两句叫“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尾联”,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起的名称。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和尾联则一般无需用对仗的。所以律诗之“联”和对联之“联”的意义并不相同(详细的解释及举例请参看王力的《诗词格律》)。
          
  说首联和尾联一般“无需”用对仗,亦即“也可以”用对仗。不过在可用与可不用之间,大多数作者不用罢了。首联用对仗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一首:“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尾联用对仗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由于对仗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因此在尾联用对仗的比在首联用对仗的更少。
          
  律诗中也有全部八句都用对仗的,如王维的一首应制诗:“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上面是就形式方面来说律诗之“联”与对联之“联”的分别;再就内容来说,即使在律诗中用对仗的句子,也不一定就等同于对联的。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一副对联就是一个可以“独立成篇”的文学作品。对联有许多种类,如“庆贺”“哀挽”“第宅”“胜迹”“祠庙”“题赠”“抒怀”,等等,不论用于哪一方面,都要“切题”,这也等于做文章不能“离题”一样,由于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楹柱上的,因此又称为“楹联”或“楹帖”。
          
  但律诗中的“联”就不一定有这种“独立性”了,在律诗中,不论必须对仗的颔联、颈联也好,无需对仗的首联、尾联也好,都是整体(整首诗)的一部分,因此只有那些“抽出来”亦可以独立成篇的“诗联”,才可以当作对联。我们可以杜诗为例,说明三种不同的情况。
     
  杜甫《蜀相》诗:“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中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抽出来,独立作为武侯祠的楹联。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首联,进而描写祠堂的景物联。这类诗联是不大适宜于作一般对联的。杜甫另一首《送郑十八》的七律,其中颈联“仓皇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写的只是两人间的私事,那就不能作为对联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三 孤平和一三五不论
     
  几位读者不约而同的来函问及:什么叫做“孤平”,和“一三五不论”是否可以普遍应用。这两个问题本是属于律诗方面的,严格来说,律诗之“联”,不能等同对联,但亦有“互通”之处,所以求个明白也是好的。王力在《诗词格律》谈“孤平的避忌”那一节说:“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至于“一三五不论”只能作为初学律诗者用的“口诀”,其实也并非都不论的。但此处限于篇幅,不能详谈。有兴趣的读者最好买一本王力著的《诗词格律》(中华书局出版)来看。
     
  我对于格律的看法可能比较“特别”,我认为初学的人倒必须严格讲究格律,因为这是在“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是“打”得越实越好的。但到了像曹雪芹那样“大名家”的境界,讲究的就是以“立意”为先,偶犯格律,亦不足以为病了。此亦我常说的“从有招到无招”之境也。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前提是必须“有了奇句”,如果造句平庸,而又不讲格律,那就等于广东俗话说的“未学行先学走”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四 春明外史》的回目
          
  律诗之“联”不同对联,已经详述。但在旧文学中还有一类是可以当作对联的,那就是章回小说的回目,回目讲究对仗工整,和作对联一样。回目等于一篇长文章的总题,是概括了“整回”的内容的。所以它本身就具有独立性,不似律诗中的“联”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张恨水是近代写“通俗小说”的一大名家,他的小说就是用章回体的。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很流行,尤以《啼笑姻缘》为最。不过他本人比较满意的作品则是《春明外史》和《金粉世家》(见张明明写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一书)。论回目也是这两部小说作得较好,尤其是《春明外史》的回目。例如第八十四回:
  
              爽气溢西山,恰成美眷;
              罡风变夜色,难返沉疴。
          
  第六十四回:
  
              已尽黄金,曲终人忽渺;
              莫夸白璧,夜静客何来。
          
  第八十二回:
  
              一榻禅心,天花休近我;
              三更噩梦,风雨正欺人。
     
  张恨水的回目和他的小说一样,写得都很通俗;通俗不同粗俗,他是“俗”而不伤其雅,是能够做到“雅俗共赏”的。不过由于回目是“切”那一回的,所以最好读过他的小说,才能更加领会妙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五 小说主角的自挽联
     
  《春明外史》是写寄居北京的文人杨杏园的爱情悲剧。杨的第一个恋人是青楼雏妓梨云,因病夭亡;第二个恋人是他的红粉知己才女李冬青,李亦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离开了他。收场则是杨杏园因患肺病,吐血身亡。上面说的那几个回目就是配合这些情节的。
     
  《春明外史》有男主角杨杏园病危时写的自挽联两副,其一云:
  
          事业文章,几人得就,永别不须衰,大梦醒来原是客;
          国家乡党,唯我皆违,此行终太急,高堂垂老已无儿。
     
  另一云:
  
          生不逢辰,空把文章依草木;
          死何足惜,免留身手涉沧桑。
     
  这两副对联虽然不是特别精彩(因“高堂垂老”“生不逢辰”“死何足惜”等都是套语),但也甚为切合男主角的身世和心境,说明了张恨水在写作时是很投入的。
     
  张恨水喜欢在小说中穿插诗词、联语,《春明外史》就是用女主角李冬青写的一首悼亡诗作结的,诗云:“人亡花落两凄然,草草登场只二年。身弱料难清孽债,途穷方始悟枯禅。乾坤终有同休日,天海原无不了缘。话柄从今收拾尽,江湖隐去倩谁怜?”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六 张恨水的咏史诗
          
  有人认为张恨水的回目虽然作得不错,但究嫌浅露,意境不高,若与古今名联并列,难称上乘之作。此话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恨水的回目是题通俗小说的,自然也只能以通俗为主,若以此而论其“联语之才”,则实是“才未尽也”!我觉得最能代表他这方面功力的是他在抗战前夕所作的律诗《咏史》四首。题为《咏史》,其实则是“借古喻今”,说的都是“时事”,不但在内容方面浑灏流转,寄托遥深;在对仗的技巧方面,也是极其工整自然的。律诗之“联”虽不同于对联之“联”,但在“对仗”所需的“基本功”方面,则是相同的。限于篇幅,录两首以见一斑:
  
              山河脱辐三千里,兄弟阋墙二十年。
              岂是藩篱原易撤,本来萁豆太相煎。
              江东名士浑如醉,壁上诸侯笑不前。
              犹叹药炉茶灶畔,有人高比赵屯田。
          
  张恨水写此诗时,日寇已侵占了东三省,华北亦已成立了所谓“冀察政务委员会”。但国难当头,当时的国民党政权仍力主“先安内而后攘外”,大打内战。这是“山河脱辐”“兄弟阋墙”“藩篱易撤’,“萁豆相煎”等句的本事。
          
  “江东名士浑如醉”,说的是东晋偏安江南的一段史实。“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后人有“过江名士多如鲫,唯有王敦是可儿”的诗句。盖那些名士到了江南仍然只知享乐,认为不理“俗务”,才算“高雅”。在抗战前夕,甚至在其后的抗战期间,这些类似东晋的“江东名士”也是不少的。
          
  “壁上诸侯笑不前”,典出《汉书·项籍传》。项羽抗击秦兵于巨鹿,“诸侯皆作壁上观”。此句乃是借古喻今,喻军阀割据,不肯出兵抗日。“赵屯田”指汉代名将赵充国,以屯田之策,寓兵于农,安定边疆。但诗中的“有人高比赵屯田”则是反讽语,讽当局“安内攘外”的政策的。“药炉茶灶”意指国难深重,国家已像个不能离开药炉的病人了,而当局犹屯重兵于西北以监视延安,故诗人有“犹叹药炉茶灶畔,有人高比赵屯田”之叹。
          
  张恨水另一首《咏史》诗是:
  
              争道雄才一槊横,几时曾到岳家兵?
              中原豪杰无头断,逊国君臣肯膝行。
              盗寇可怜侵卧榻,管弦犹自遍春城。
              书生漫作长沙哭,只有龙泉管不平。
          
  首联用曹操“横槊赋诗”的典故,意指虽然有人像曹操那般以“雄才”自命,但我辈小民几时才盼得“岳家兵”的到来呢?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七 花蕊宫词借喻不当
          
  李岗君认为张恨水的《咏史》诗四首,最好的是第四首。“其中二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含意极深。”我只谈一二两首,“未免有取舍失当之嫌”。我只录两首,主要固然是由于篇幅所限,但评论诗之甲乙,也还是见仁见智的。不过李君既然“点写”,我就先奉命吧。
          
  张恨水《咏史》诗第四首如下:
  
              花蕊宫词可汗颜?读来转觉泪潺潺。
              金貂尽日盈高阁,烽火连宵入汉关。
              黄左尚争明系统,幽燕频陷宋河山。
              长江天堑何须道,胡马南窥已等闲!
  
  “花蕊宫词”指五代时蜀主孟昶的花蕊夫人在宋兵破蜀、兵临城下时所赋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此诗首二句是借用“花蕊宫词”来讽刺当局要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放弃东北的。“可汗颜”云云,乃是对当局的“质问”。
          
  颔联:“金貂尽日盈高阁,烽火连宵入汉关。”“金貂”,汉制,近臣戴武冠,顶上用金珰装饰,前面插貂尾。后世就用“金貂”比喻权贵。“高阁”,借指要津。“金貂尽日盈高阁”,即满朝高官都是尸位素餐。承接首联,仍是讽刺“不抵抗政策”的。
          
  颈联“黄左尚争明系统,幽燕频陷宋河山”,则是借古喻今,用南明的亡国史实来讽“内争”的。史实是:其时力主抗清的史可法虽然是南明小朝廷福王的兵部尚书,但却没有什么权力,兵权操在几个大军阀手里。其中主要的两个,一是黄得功,一是左良玉。左良玉本来是驻守武昌的,起兵东下清君侧,要杀权臣马士英。马就调黄得功去阻挡。南明小朝廷就因忙于内争,一到清兵南下,就全无阻挡,被清所灭了。
          
  这首诗的“含意”其实和第一首一样,都是讽刺当局的重“内争”、轻“抗敌”的。不错,诗中二联所用的“金貂”“黄左”等典故,是较第一首所用的“萁豆相煎”“江东名士”较为深奥。但诗的好坏,不在于用典的是“熟”是“僻”。我倒觉得第一首的“岂是藩篱原易撤,本来萁豆太相煎。江东名士浑如醉,壁上诸侯笑不前”用典更为自然。其次,第四首的讽刺也略嫌“过分”——盖东北仍有抗敌将士,“更无一个是男儿”之谓不宜借喻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九八 鸳蝶派 洋面粉 林黛玉
          
  谈了几天张恨水,想起“鸳鸯蝴蝶派”这个名称,因张的小说亦曾被人列为“鸳蝴派”的。这里不想涉及“评价”问题,只谈它“得名”的由来。许多人以为是由小说而起,其实不是。
          
  据曾身历其事的上海老报人陈蝶仙所记,一九二〇年某日,有一班文化界人士应杨了公之邀,在小有天酒楼聚餐。当时上海有个名妓,以“林黛玉”为“艺名”,被请来陪酒。“林黛玉”爱吃洋面粉制的花卷,杨了公忽发“雅兴”,遂以“洋面粉”“林黛玉”为题,请与会者作一分咏格的诗钟(“诗钟”亦可列入对联一类,本栏曾经谈过的“举世共推和事老;大家都是过来人”就是以“李鸿章”女阴”为题的分咏格诗钟)。交卷最快也作得最好的是朱鸳雏的一联:
  
          蝴蝶粉香来海国;
          鸳鸯梦冷怨潇湘。
     
  正评联间,有新诗人刘半农(那时还叫刘半侬)来闯席,朱鸳雏说:“他是‘的、了、吗、呢’派,与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还是继续‘鸳鸯蝴蝶’下去吧。”刘半侬说:“我不懂何以民初以来,小说家爱以‘鸳蝶’等字作笔名,自从陈蝶仙开了头,有许瘦蝶、姚鹓雏、朱鸳雏、闻野鹤、周瘦鹃等人继之,总在禽鸟昆虫中打滚。”许、姚、朱、闻等都是席中人。刘又讥徐枕亚的《玉梨魂》太过“肉麻”,该名为“鸳鸯蝴蝶小说”。后来这个名称就传开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3 08:51 , Processed in 0.0732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