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水煎茶

[梁羽生版本] (录入)【增订版】名联观止(求校对)

[复制链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〇〇五 是祖冲之还是胡适之

   刘子钦先生在谈到他构思“胡”“孙”一联时说:“‘适’对‘行’、‘之’对‘者’还差不多,就是‘胡’与‘孙’不相对,最后没有办法,与胡适之开了一个玩笑,‘胡孙’就是猴子的别称,作为对偶,勉强应付。”看来原作者的意见倒是和我相同(我认为“孙”对“胡”,“欠工”,程度上还不及“不相对”)。不过,评联是见仁见智的,不同的意见,可以何宝星先生的《是祖冲之还是胡适之》一文作为代表(刊于一九八五年七月二日《郑州晚报》,副题是“读梁羽生一文有感”)。文章结尾说:“不知梁羽生以为如何?”我觉得讨论一下也很有意思(我一向是主张在学术上应提倡百家争鸣的),因此虽无高见,也就遵命在报上作答吧。由于我这个专栏篇幅有限,所以对何先生的大文稍加删节,但其主要内容则是完全保留的。

     我说“用‘胡适之’来对‘孙行者’,是不算工整的……对得最好的是‘祖冲之’。‘祖’‘孙’相对,天造地设”。何先生引用了我的话之后说:“……梁羽生先生对当年陈寅恪先生拟定国文科试题的经过情况恐未尽了然,其实,陈先生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目的就是要应试者对以‘胡适之’。”

   何先生的文章大部分是谈陈寅恪先生当年出题的经过和命题的用意,与谈对联本身的比例大概是八比二。他说:

   “这是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的事情。当时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休假出国,由刘叔雅先生代理系主任。刘请陈寅恪代拟试题。恰陈先生已定于次日赴北戴河休养,遂匆匆草就普通作文题《梦游清华园记》,另出对子题《孙行者》。”
   “为什么要出这个对子呢?据陈寅恪先生后来解释,是受了苏东坡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的启示。‘韩卢’为犬名(出处略),‘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陈先生说:‘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寅恪所以以“孙行者”为对子之题者,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盖猢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此不过一时故作狡狯耳。又正反合之说,当时唯冯友兰君一人能通解者。”’

   套用“红学”的术语说,出题的经过和命题的用意,等等,都是属于“外学”范围,虽有助于对这副对联的了解,但评论一副对联的是否工整,则必须看对联本身。何况陈寅恪先生这段话可能还有“隐喻”呢。我在介绍何先生的大文之后,再试试提出我的看法。

   我认为对“孙行者”,对得最好的是“祖冲之”。“祖”“孙”相对,天造地设。何宝星先生则认为以“胡适之”对“孙行者”,才是天造地设的佳对。下面是他的《是祖冲之还是胡适之》一文的最后三段文字:

   “至于梁羽生先生所说‘孙’对‘胡’欠工整,大概是因为梁先生不知陈寅恪原意在‘猢狲’,正如‘卢’对‘韩’原意在‘韩卢’也。
   若论平仄,有道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若以‘祖冲之’对‘孙行者’,则第二字均为平声,不合韵律,而‘胡适之’的‘适’字恰为仄声,何‘不工’之有?
   因此,笔者以为,‘孙行者’对以‘胡适之’,实为天造地设的佳对,其所以至今脍炙人口,并不仅因为胡适之是当时全国皆知的名人。无论是‘祖冲之’或者‘王引之’从意义音韵上讲都不及也,不知梁羽生先生以为如何?”

   在这三段文字中,真正“评联”的部分只是第二段的七十多个字。而且也只仅是谈“韵律”方面。至于第一段所谈的陈寅恪“原意”,则是不能作为依据评论“工”与“不工”的。这是属于意义方面,“工”与“不工”则主要是属于“技术性”的。而在韵律方面,我也不能同意何先生的见解。下面我将答复何先生的问题,并尽我可能,提出对“胡”“孙”一联比较全面的看法。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〇〇六  “胡”“孙”一联何处不工

   何宝星先生问:以“孙行者”对“胡适之”,“何‘不工’之有”?我答案是:有,而且不只一处。

   评联可以见仁见智,但“工”与“不工”,则是有一定标准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对联就是要讲究对仗。主要两点:在音韵方面说,要平仄相对;在词性方面说,要同一类词才能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合乎标准,就是“工”;不合标准,就是“欠工”。

   依何先生所提的次序,先谈“韵律”。

   以“胡适之”对“孙行者”,第一个字“胡”“孙”都是平声。何先生说:“若论平仄,有道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若以‘祖冲之,对‘孙行者’,则第二字均为平声,不合韵律,而胡适之的‘适’字恰为仄声。”一般来说,“一三五”是可以“不论”的,但亦非绝对正确,在后文我将再谈,现在先讨论第二个字的读音。

   “行者”的“行”字,似乎不是读平声的。考“行者”,佛家语,指修佛行道的人(《释氏要览》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行者”即修行者也。这个“行”字和“修行”“德行”的“行”字一样,是“核孟”切,敬韵,音“幸”,仄声。凡动词“行为”之“行”,用作名词,都是读仄声的。这在一般辞书中都有说明,无须引录专书的。

   “行者”的“行”字,如果读平声(“何彭”切,庚韵,音“衡”,今读如“形”)的话,那就是正在行走着的人,“行者”变成“行人”了。“行者”是可以当作“行人”解的,但显然“孙行者”的“行者”,不是作这个解释的。

   为了便于对照,我把有关联语并列,将它们的平仄声注明:

孙行者(平仄仄)
胡适之(平仄平)
祖冲之(仄平平)

   从上表可见,以“胡适之”对“孙行者”,有两个字不合平仄,以“祖冲之”对“孙行者”,则每一个字都合平仄。这是“胡”“孙”一联的欠工之处。

   其次说到词性问题,“孙行者”的“孙”字是名词,与之相对的必须是名词才算合格。“胡”字若当作“胡人”解释或一种礼器(按:胡簋,古礼器名,夏曰胡)解释,则属名词,但“胡适之”的“胡”是不能作这个解释的。“胡适之”用白话文来解释,即“你往哪里去”,主词“你”省略。所以“胡适之”的“胡”,不能当作名词。

   或云:“胡孙”即“猢狲”,猴子之别称也,“猢狲”当然是名词。但即使如此解释,“胡”“孙”相对,也还是欠工的。

   以“胡孙”谐音“猢狲”,在对联艺术上称为谐音借对。不过,谐音借对,其谐音文字亦须对得工整,方为上乘。以下面一副著名的谐音联为例:

   两艇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此联作者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陈洽,他八岁时和父亲在河边散步,父出句,洽对。清代褚人获著的《坚瓠集》收录此联。流传民间数百年。在这副著名的谐音联中,“橹速”、“帆快”、“笛清”、“箫和”谐音“鲁肃”、“樊哙”、“狄青”、“萧何”。技法是部分的两边各自成对格。“橹”“帆”、“笛”“箫”是同类名词;“速”“快”、“清”“和”是同类形容词。但作为“猢狲”谐音的“胡孙”,则不是同类词。而“工对”的条件之一,就是在词性方面必须是同类词(请参看王力著的《诗词格律》谈“对仗”那一节)。

   又,“猢狲”是个复合词,即必须“猢狲”合称才是猴子,单独一个“猢”字,单独一个“狲”字,都是无意义的。所以即使以“猢”对“狲”,严格来说,亦是不合对联格律。因“猢狲”拆开,则无词性可言。

   顺便一提,“一三五不论”亦非绝对正确,如“孤平”的犯忌就是。详见王力的《诗词格律》一书,这里不赘述了。一般而言,长联的平仄对仗可以稍为放宽,因有“拗救”余地,短联就要严谨一些。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〇〇七 不工亦可胜工

    上面我说“胡孙”一联的不工之处,只是“纯技术性”的分析,必须作个补充说明,即“不工”并非等于“不佳”,甚至“不工”亦可胜“工”。

    在对联文学中,有个非常出名的例子,孙髯翁写了昆明大观楼长联,阮元认为他“不工”,给他改作。就个别字句说,阮元的改作是“较工”,但就整体来说,则忽略了长联应有的气势,而原作的韵味亦尽失了。所以我说好有一比,阮元的改作如规行矩步的三家村学究,孙髯翁原作则如洒脱不羁的风流名士也。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黛玉之口论诗,说:“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又说:“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辞害意’。”曹雪芹论的是律诗,亦可移用到对联文学方面。

    不过,“不工”胜“工”,毕竟是非常少见的例子,所以不能据此而就提倡不必讲究格律。

    对仗工整与否是评联的一个甚为重要的标准,但不是“绝对”标准。另外还要看整体的含义。“胡”“孙”一联,当然是很有意义的。这且留待谈到陈寅恪命题用意时再说吧。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到这里
感想:1.梁老是大话痨
2.其实他本人是喜欢胡适之这个对法的,能带来多少话题啊但是表面上还要坚持它“不工”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207

回帖

1万

积分

积分
10106
声望
7797 声
银两
213271 两
回帖
2207
精华
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0-8-10
发表于 2013-6-1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3楼(春水煎茶) 的帖子

这里,“胡适之”不是个靶子吗?梁坚持其“不工”不是表面,是实质,也为他的话痨提供了便门。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〇〇八 正格与变格

        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对联有“正格”,也有“变格”。而“变格”多见于俗称的“怪联”。例如何淡如有一副怪联:
              有酒不妨邀月饮;
              无钱那得食云吞。

        广东语“云吞”是“馄饨”的谐音,可说也是属于谐音借对一类。而“馄饨”亦是复合词,拆开来单独一个“馄”字、一个“饨”字是无意义的。这点和“猢狲”类似。不过第一,它并非以复合词拆开来“自己对自己”;第二,作为谐音字的“云吞”和“月饮”相对,“云”“月”是同一类名词;“吞”“饮”是同一类动词,对得非常工整。与“胡”“孙”的不属于同一类词不同。

        又如佚名的一副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无情对是只讲究单独的字面对得工整的,可以不必理会在原来句子中的词性。此联中的“果”和“干”在原句中当然不是名词,但让它“独立”,则可以当作名词了(“干”即古代的盾),无情对音、义都可以“独立”的。这与“适之”“冲之”可对“行者”相类。所以“行者”的“行”虽然不作“步行”解,但我说“‘行’对‘适’,‘者’对‘之’,可以”,其理在此。不过,我虽然欣赏“怪联”,但仍是认为应以“正格”为主。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〇〇九 卢行者是谁

    何先生说:“至于梁羽生先生所说‘孙’对‘胡’欠工整,大概是因为梁先生不知陈寅恪原意在‘猢狲’,正如‘卢’对‘韩’原意在‘韩卢’也。”据陈寅恪解释,他出题是受了苏东坡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一联的启示,因此说陈寅恪原意在“猢狲”是不错的,而“韩卢”与“胡孙”有类似的地方也是不错的(顺带一提,苏诗是“卢行者”,何先生的引文,“卢”字作“庐”字,恐系手抄之误)。

    但“原意”是一回事,对联的本身是否工整又是一回事,“胡”“孙”一联的欠工之处已见上述,现在再谈“韩卢”与“胡孙”的相类与不相类的地方。

     相类的是:“韩卢”是犬名,“胡孙”谐音“猢狲”,则是猴子的别称。不相类的是:“猢狲”拆开无意义,而“韩”“卢”则是各自有其意义的。而且若论对仗,“卢行者”对“韩退之”也比“孙”“胡”一联工整得多。

    “韩退之”即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人所共知。“卢行者”是呢?知者就恐较少了。卢行者即禅宗的六祖慧能(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韩退之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宗师,卢行者是禅宗的南宗开创者,因此两人的“身份”是相等的。

    “韩”是姓,也是古国 ,战国七雄之一。“卢”是姓,也是古代南方的部族名,称“卢戎”,这个部族在春秋时曾建庐戎国(国名的“庐”与部族名的“卢”同音),后为楚所灭,称“庐邑”(在今湖北襄阳西南)。所以“卢”和“韩”是同一类名。至于“行”与“退”,“者”与“之”之属于同类词,已见何先生所引的陈寅恪的解释,不赘。“卢行者”对“韩退之”,每一个字都工整,而“韩”“卢”合起来又是犬名(战国时韩国有只善跑的黑狗,典出《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所以陈寅恪说:“此联可称极对仗文学之能事。”

    陈寅恪的解释已经说得清楚,他出对子题是受了苏东坡诗句的启示,而其“实欲应试者以‘胡适之’对‘孙行者’”,即因“韩卢”与“猢狲”有类似之处(一为犬名,一为猿猴)。但所说的类似并非是指“胡”“孙”一联,也和“韩”“卢”那联一样,是“可称极对仗文学之能事”。盖首先发现可用“胡适之”来对“孙行者”,开一开胡适之玩笑的是陈寅恪。以陈寅恪的为学作风,他是不会这样自赞的。陈寅恪是大学者,但尝自称“论诗我亦弹词体”(见《论<再生缘>篇末附诗》,其谦下有如是者。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红字,书上P12写的是 “卢行者”是难呢?
难应该是谁,已在文中改过来。

下面的名辞,前文都是用的名词,但这里貌似也可以不改,保留书上原文。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〇 怪联不怪

我在写“联趣”这个专栏之前,早就曾经在《大公报》谈过“胡”“孙”一联。一九五六年我和百剑堂主、金庸三人合写一个名叫“三剑楼随笔”的专栏,写了三个多月,后结集成书(香港文宗出版社出版),其中一篇《闲话怪联》就是我写的。我在文中说,以胡适之去对善变的齐天大圣,那确是“妙不可酱油”(香港俚语,含有妙得难以形容之意);但论字面的工整,却不如对以“祖冲之”。记得文章发表后,曾有一位有学问的朋友对我说:“这是史学加陈寅恪出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子题,‘孙’‘胡’一联,众口交誉,你怎么可以列为‘怪联’?”他的责难,是他对怪联观念与我不同之故。我说的“怪联”,包含两方面,一是它本身的“趣怪”;一是别出心裁,不依“正格”。绝非说“怪联”就是“低一级”的,例如我对何淡如的怪联就评价很高。

怪联常有讽刺意味,当年我写那篇《闲话怪联》,起因就源于香港当时正流行一种“怪联”——以一句香港俚语对一句古人诗词,如“水紧一声齐走鬼;风飘万点正愁人”、“徒令上将挥神笔;惯见霸王搭电车”,等等,不但有趣,且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我很欣赏。就这个意义说,怪联有其更高的“层面”——有值得讽刺的事物,然后发而为怪联,怪联实不怪也。

“胡”“孙”一联亦可作如是观,以“胡适之”对“孙行者”,可目为讽刺胡适之如齐天大圣之“善变”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一 开胡适之的玩笑

我那位有学问的朋友未见过陈寅恪,有一件事他可能尚未知道。陈寅恪先生是大史学家,但为人却是很风趣的,并无他想象那样“道貌岸然”的味道,如以联语来开“名人”的玩笑,就是一个例子。

一九四九年,陈寅恪先生在岭南大学讲学时,我曾请冼玉清教授为我引见,陈先生在听我陈述了有关“胡”“孙”一联的意见后,微笑说:“你肯读书,也有见解。论字面是‘祖冲之’较工稳,我取此联(指‘胡’‘孙’联),是和胡适之开开玩笑。”事后,冼教授也和我开玩笑道:“寅老夸奖了你,你别得意。他言下之意,好像说你欠缺幽默呢。”冼教授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因她对寅老介绍我时,说我是简又文的学生(其实我在大一时曾选修寅老学生金应煕开的《中国通史》,论辈分,我应属寅老的徒孙辈)。简又文除了是太平天国史专家外,并以“大华烈士”笔名提倡幽默著名。

但我对寅老的话,却另有理解,他提出“字面”问题,是不是说在“意义”方面,我对“胡”“孙”一联尚未了解得透彻呢?我当时对此联的理解,还只是止于讽刺胡适之如齐天大圣之“善变”这一层次。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二 明暗双重古典

海外一位学者,在谈论陈寅恪晚年的一些诗作时,曾提出“暗码系统”之说。其意云:陈先生的诗有如暗码,解开一重还有一重,解到哪一重,就要看你的功力了。我对该学者之论陈寅恪的诗,大部分不能同意。“暗码”之说,恐怕也不是很恰当,不过这个比喻倒是很新鲜的。寅老的诗,常有古典与今典的结合,而运用古典,又常具有明暗双重古典。

“胡孙”谐音“猢狲”,以及用“胡”“孙”一联是具有讽刺胡适之意味,等等,我虽然早已知道(见我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五日答复读者陈毓雷的《“胡”“孙”一对的幽默》一文),但却确实尚未知道陈先生出这个对子题是受了苏东坡诗句的启示。我觉得何宝星先生引用的那段陈寅恪先生的解释,似乎还可以作更深入的探讨,例如苏东坡那两句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有何“隐喻”?在古典之中,是否尚有今典?这两句诗与胡适之有何关联?而所谓“正反合”之说又是什么意思?陈先生又因何而说“当时唯冯友兰君一人能通解”呢?这些,陈先生没有明言,但都是很有趣味的问题。

我于义宁之学未窥藩篱,更遑论“师门心法”,但亦不妨试用寅老在《柳如是别传》中笺注钱谦益诗的方法,试作“通解”。邯郸学步,就正于硕学通儒。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主题

1446

回帖

1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8761
声望
7464 声
银两
89120 两
回帖
1446
精华
4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7-1-3
最后登录
2024-11-20
QQ
发表于 2013-6-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貌岸然”的味道后面有逗号。
梁书初次连载顺序口诀:
虎莽七塞江白踪,川花还魄帝联弓。
唐河钗狂九慧剑,凤骨瀚鸣游雷电。
牧广三绝惊传烽,尘幻天骄一剑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三 前生恐是卢行者

苏东坡诗联:“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先说古典,苏东坡诗的特色之一就是受禅宗的影响颇深。以他咏庐山诗的名句为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谓唯有离开庐山,才能看到庐山之全貌真相。暗喻人要除去无明,消除主客的对立性,始能明澈宇宙人生之究竟。再举他另外一首咏庐山诗的两句:“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静身。”那就更加是“直接”受《六祖坛经》的影响了。“广长舌相”是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相,在此处用来比喻佛法的无所不在,意谓山谷流出的水声都是佛的说法,不只是有情说法,更可应用到无情说法。而“清静身”则是“清静法身”的简略。佛有三身,“清静法身”是其中之一。见《六祖坛经&#8226;机缘品第七》解释:“三身者,清静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明了苏东坡受禅宗影响之深,就可知他因何认为“前身恐是卢行者”了。

苏东坡愿意自比卢行者,可知卢行者是他心仪的人,而另一个他所崇拜(心仪当然亦含有崇拜成分,但心仪和崇拜还是有分别的)的人则是韩愈。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四 后学过呼韩退之

苏东坡是很崇拜韩愈的,从他赞欧阳修为“今之韩愈也”,可以得到证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商务印书馆出版胡云翼著的《宋诗研究》中有关“苏轼文艺的来源”那一节)。苏东坡之心仪卢行者(六祖慧能),主要恐怕还是在于他超脱的行径和哲理,以及为佛学开一新境界的观察问题的方法。而对韩愈的崇拜,则主要是在于韩愈之能“文起八代之衰”。

不过,韩愈虽然谏迎佛骨,但据陈寅恪先生的论证,他也是深受六祖这一派新禅宗之影响的(这且留待谈到“正反合”之说时再谈)。苏东坡崇拜韩愈,料想他也可能发现了这一点。故所以他的诗联以“卢行者”与“韩退之”作对,除了前述的两人“身份”相埒之外,恐怕还有这一意义在。

“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可以看做是苏东坡的“自我评定”。“过呼”者即名过于实也。其意谓,我的前生恐怕是卢行者吧,我只敢比作卢行者;“后学”(指年轻一辈的读书人)将我比作韩退之,我就不敢当了。

这两句诗给陈寅恪的“启示”,依我看,恐怕不止于“韩卢”与“猢狲”相类那样简单。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五 六祖法偈 半通不通

个人看法,要懂得陈寅恪的“原意”,恐怕还得把古典与今典结合来看。

一九三二年,陈寅恪写了一篇可称为“石破天惊”的论文《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载那年六月出版的《清华学报》七卷二期。

六祖传法偈即人所熟知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诗(按:六祖传法偈有多种“版本”,此为最流行的一种,敦煌本坛经则作两偈。有兴趣的读者请参看上述陈寅恪的论文。敦煌本的字句与流行本略有分别,意义则是相同的)。

陈寅恪认为六祖的传法偈:一,比喻不适当。“考印度禅学,其观身之法,往往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以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而菩提树则“为永久坚实之宝树,决不能取以比喻变灭无常之肉身,致反乎重心神而轻肉身之教义。”二,意义不完备。“细释经文,其意在身心对举。言身则如树,分析皆空,心则如镜,光明普照。今偈文关于心之一方面,即已将比喻及其本体作用叙述详参,词显而意赅。身之一方面,仅言及比喻。无论其取比不伦,即使比拟适当,亦缺少继续之下文,是仅得文意之一半。”故其结论认为,六祖的传法偈,只是“半通之文”,“其关于身之一半,以文法及文意言,俱不可通。”但我说此事,与胡适之又有何关系呢?这就要涉及另一今典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六 胡适与卢行者的联想

胡适于一九一七年到北大开《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当时印发讲义,后来正式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但卷下则一直没写出来,论者以为他是不懂佛学之故。胡适此书,有大捧之者,亦有大贬之者(对胡著的褒贬,详见冯友兰近著《三松堂自序》第五章《三十年代》一节)。“权威性”的意见,可以金岳霖说的为代表。金说他读胡适此书,“有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见金岳霖为冯友兰著的《中国哲学史》所作的审查报告。据冯说,金的原稿作“美国商人”。发表时,冯征得金的同意,删去了“商”字)。

胡适在“五四”之后得享大名。一是由于他提倡白话文;一是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出版(评价高下是另一问题,他总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创始者)。

陈寅恪在评六祖(卢行者)传法偈为“半通之文”后,慨叹说:“然古今传诵,以为绝妙好词,更无有疑之者,岂不异哉!”然则他因“卢行者”而想到“胡适之”,恐亦不无这种慨叹在内吧!

若说我这个猜想是“附会”,则从“后学过呼韩退之”一句,当可更明显地看到陈寅恪的“原意”是含有对胡适的评价在内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七 正反合之说

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宗师,胡适因提倡白话文运动,在“五四”时期,也曾被许多年轻人奉为领袖文坛的宗师。“后学过呼韩退之”是苏东坡的自谦语,但对胡适而言,“后学”奉他为宗师,恐亦是“过呼”的。而在寅老眼中,胡适的《尝试集》,等等,恐亦不过等同六祖的传法偈耳。但若只解到这个层面,是还未能“通解”寅老何以说“又正反合之说,当时唯冯友兰君一人能通解者”的。

陈寅恪认为韩愈的“道统”说,表面虽受《孟子》启发,“实际上乃因禅宗教外别传之说所造成”,故叹曰:“禅学于退之之影响亦大矣哉!”(见《论韩愈》一文)韩愈合禅学与儒学而创其本身的学说,同时又有谏迎佛骨之举,此即为正反合的例子也。寅老评六祖之传法偈,而又赞六祖所创之新禅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吾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是亦具有正反合之义也。

胡适只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而冯友兰在三十年代则有《中国哲学史》两卷著述,是继胡适那半部的“大纲”之后,比较完整、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史的著作,至今仍为学术界所重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八 对胡适应有全面评价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于一九三一年出版,下册于一九三四年出版。上册出版时,清华大学把它列为“清华大学丛书”,先请专家审查,主要的审查人就是陈寅恪和金岳霖。冯友兰在引录了陈、金两人的审查报告后说:“无论什么事物,都是后来居上。这是因为后来者可以先来者为鉴,从其中取得经验教训。无论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近代化的工作中,胡适的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陈寅恪的正反合之说,当时唯冯友兰一人能解,其意恐怕不仅是因为冯著的“后来居上”,而是因为冯友兰对胡适有较为全面的评价。我觉得对胡适之的提倡白话文,亦当作如是观。尽管胡适之的那些“白话诗”,在今人看来,是很幼稚的。

不知不觉,对有关“胡”“孙”一联的文字,已写了十多篇了。只怕读者也生厌了。不过,我之所以作此“吃力不讨好”的事,乃是想用这个例子,说明对联字数虽少(此联只有六字),但若认真研究与其有关的内学与外学,则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我尝说对联文学大部分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这个例子也可作说明。最后引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一首,虽是论诗,亦可移作我论此联的感想或自嘲也:“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录完这部分了,我整个人都
太能扯了,果然对联是梁老真爱……

除了〇〇一外,以上都是增订版多出来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2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〇一九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陈寅恪以学问渊博著名,为人却是很风趣的。一九二六年,他做清华国学研究导师的时候,对学生说:“我有一联,赠给你们。”联云: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
  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南海圣人”指康有为。康是广东南海人,以继承孔子之学自任,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等,因而有“康圣人”之称。研究导师之一的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另一导师王国维则做过宣统皇帝溥仪的师傅。所以陈寅恪说梁启超的学生是康有为的再传弟子,是大清皇帝的同学。
  陈寅恪在做大学问之余,似乎也相当喜欢对联这个“小玩意”(“小玩意”语出梁启超,他曾有集词句联数百副,题为《苦痛中的小玩意儿》)抗战期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时常要“跑警报”(躲避日机空袭),因而了一副对联: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入土”者,躲入防空洞也。“见机而作”,“入土为安”,都是普通成语,但其运用之妙,却令人叹服。
  陈寅恪不但曾用对联来“幽”学生的“默”,且曾用对联来“幽”大学校长的“默”。他有一副赠罗家伦的嵌名联:

  不通家法,科学玄学;
  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罗家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有学生写了一副打油诗在校报发表,嘲讽他道:

  一身猪狗熊,两眼官势钱;
  三才吹拍骗,四维礼义廉。

  其人如此,陈寅恪用嵌名联讽他不学无术,是有来由的。  
    陈寅恪擅作谐趣联,但最能代表他在对联语言方面功力的,则是他挽王国维的一联:

  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余剩水残山,留与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契文奇宇,谬承遗命倍伤神。

  “累臣”是从“湘累”一词变出来的,指屈原。典出《汉书&#8226;杨雄传》:“钦吊楚之湘累。”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王国维是在一九二七年北伐军入北京之日投水死的,故陈寅恪将他比作屈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05:22 , Processed in 0.0732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