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春水煎茶

[梁羽生版本] (录入)【增订版】名联观止(求校对)

[复制链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处疑问:
他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七,折合新历为四月十六日

农历二月初七,到不了公历四月十六吧?春节最晚也就是公历二月底啊。
怀疑应该是三月初七,求有万年历的人考证。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207

回帖

1万

积分

积分
10106
声望
7797 声
银两
213271 两
回帖
2207
精华
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0-8-10
发表于 2013-7-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过二月底的春节,印象中,春节最晚二月十号左右。
这里可能是农历闰二月,但好像闰得不恰当。
很有可能是梁老的记载错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1楼(萍踪侠影) 的帖子

txt里是三月初七,农历三月初七是公历四月十六还是有可能的。
我怀疑是这个增订版的书印错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八 讽慈禧太后联

  看了电影《垂帘听政》,想起一副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生于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农历十月初十,是她七十岁生日。她的“七十万寿”当然非同小可,各省文武官员都在忙于为她祝寿备办礼物。上海《苏报》在那天刊出一副给她“赠庆”兼“攞景”(广东俗语)的寿联,联云:
  
  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兆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
  
  “颐和”即颐和园。“北海”是清皇帝园林,即今日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古长安”即今西安,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入北京,慈禧逃到西安避难。她五十岁那年(一八八四年)发生中法之战,冯子材打败法军,但清政府却与法国签订和约,把安南(古称交趾)割让给法国。她六十岁那年(一八九四年),日清之战(即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把台湾割给日本。她七十岁那年(一九〇四年)日俄之战在中国土地进行,俄国战败,与日本订立《朴次茅斯条约》,其中一项是将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下联所说即此三事,它把“万寿无疆”的套语颠倒一字,变为“疆无”,讽刺深刻。此联据说是章太炎写的,但也有说是清末民初的名记者林白水写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九 垂帘廿余年 年年割地

  电影《垂帘听政》大体是根据史实的,一八六一年,咸丰帝死,其子载淳(同治)即位,叶赫那拉氏被尊为太后,徽号“慈禧”,她与恭亲王奕?定计杀死载垣、端华、肃顺,自此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到她死的那年(一九〇八年),掌握了中国的政权四十多年。
  
  “慈禧”其实只是一个简称,她的“徽号”可多哩,在她死的时候,“徽号”共有十六个字(“徽号”是臣子“恭上”的,逐年增加),“全称”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几乎一切好字眼都用上了。在她死后,有人给她写了一副“挽联”,讽刺深刻,联云:
  
  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在她死后三年,清政府就被推翻了。清帝(溥仪)的《退位诏》是用“奉隆裕皇太后懿旨”的名义发表的,“隆裕”是光绪的皇后,“诏”中有“名句”云:“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隆裕死后,也有人给她写了一副挽联:
  
  教揖让以化干戈,非母也不谅一只;
  诏共和而安宗社,知我者其惟天乎!
  
  联语似是给她说好话,实也只是“解嘲”而已。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〇 非母也不谅人只

  一位读者觉得,挽隆裕太后一联中“非母也不谅人只”这句有点“费解”,并说“若能整副对联也谈一谈更好”。现遵命办理。
  
  “只”是古汉语的“语助词”,一般用于表示决定或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字。“非母也不谅人只”出于《诗经·鄘风·柏舟》篇的“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余冠英在《诗经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出版)中将它译为:
  
  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溥仪是奉隆裕太后的“懿旨”下《退位诏》的,退位的理由是因太后觉察“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因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副对联,上联是用溥仪的口气,是隆裕教他“揖让以化干戈”的,“非母也不谅人只”是赞颂这位母后能够体察人民倾向共和的心理(就算有这位母后,也体察不到人民的心理啊)。下联则是用隆裕太后的口气,点出她要溥仪下《退位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安宗社”,亦即仍是为了一姓尊荣。民国给清室的退位条件是非常优厚的,退位后仍可保持皇帝尊号,还给清室每年四百万两的经费。但不久改为新币四百万元,已是打了七折。及溥仪被驱逐出宫,则不给一文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一 肾囊 潘复 林白水

  林白水是清末民初的名记者,福州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初名獬,后改名万里,字少泉。四十岁后用“白水”做笔名,“白水”的知名度日益增高,以后他就以“白水”为专名了。他是在一九二六年八月被军阀张宗昌杀害的。其事经过,可说赋得“惨趣”二字。
  
  那年八月六日,他写了一篇题为《官僚之运气》的文章,刊在北京《社会日报》,其中有段文字说:“某君者,人皆号之为某军阀之肾囊,因其终日系在某军阀之裤下,亦步亦趋,不离晷刻,有类于肾囊之累赘,终日悬于腿间也。”“某军阀”指张宗昌,“某君”指张的幕僚潘复,后来做过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潘号称张的“智囊”,林白水以“肾囊”来影视“智囊”,而张宗昌又有“长腿”的绰号,因此,此文一出,读者无不大笑。但这可就激怒潘复了,当天他就唆使张宗昌捕林,第二天就把他杀了。
  
  在他之前,还有一位《京报》记者邵飘萍也是被张宗昌杀害的,死的那天是同年四月二十六日,距离林白水的死难不到一百天。张宗昌在一百天之内连杀两位名报人,激起新闻界的义愤,于是不顾一切,为他们两人开了个联合追悼会,会场悬一联云:
  
  一样飘萍身世;
  千秋白水文章。
  
  这副对联把他们两人的名字嵌进去,致哀悼之意,不敢直斥军阀,只以惋惜口吻出之,那是格于时势之故。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二 袁寒云挽林白水联

  袁寒云(即袁世凯的第二子袁克文)与林白水友谊甚深,为他之死写了两副挽联。其一云:
  
  君虽死而犹生,人间历历,剽烈女弱姬,奇文名砚;
  谁能免于今世,天下荒荒,遍瘟疫盗贼,饥溺刀兵。
  
  林白水遇害时,有二妾和一女儿随侍在京。他的女儿叫林慰君,当时只有十四岁,曾服铅粉图自尽,后送医院救治,得不死。林慰君后来留学美国,成为知名的女作家,为她父亲写了一本《林白水传》,一九六九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列入“传记文学丛书”出版。上联的“烈女”即指她。“名砚”指林白水生前最喜爱的一方名为“生春红”的墨砚。
  
  其二云:
  
  多言致祸尤,犯忌杀身,遥思德祖;
  有女称贞烈,捐生殉父,继美曹娥。
  
  “德祖”指三国时代的著名文人杨修,杨修因识破曹操所云“鸡肋”的用意,被曹所杀。袁寒云将林白水比杨修,盖因他们都是“多言致祸”也。“曹娥”是东汉烈女,其父溺死,捞不到尸体,她亦投江。据说过了五天,父女两人的尸体相抱同时出现。“捐生殉父,继美曹娥”云云,亦即上述林慰君服毒一事。不过林慰君获救得不死,并非已经“殉父”而亡。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三 林步随挽林白水联

  在挽林白水的许多对联中,以名报人林步随的一副最为“敢言”,但也只是借用典故,点出这是冤狱,不敢直斥军阀(当时的北京还是在张宗昌势力之下,联语敢于点出这是冤狱,已经难得了)。联如下:
  
  笔有阳秋,文字真成孙盛祸;
  狱无佐证,士民争讼陆机冤。
  
  “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因讳“春”作“阳”。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笔有阳秋”即是说林白水抨击军阀的文章乃是“春秋之笔”也。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吃了败仗,孙盛作了一部《晋阳秋》,对他大加嘲讽,因此被下狱。上联将林白水比作孙盛,两人都因文字罹祸。下联则是将林白水与陆机相比。陆机的祖父就是三国时吴国的名将陆逊,陆机出身名门,少年得志,和弟弟陆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年间,官至平原内史。其后晋室骨肉相残(史称“八王之乱”),成都王司马颖讨长沙王司马乂,任陆机为后将军兼河北大都督,兵败被谗,为颖所杀。林白水之死是由张宗昌下令给北京宪兵司令王琦将他逮捕,以“通敌(指北伐军)有证”四字判他死刑的。联语说“狱无佐证”,其实亦即驳这个“判词”。陆、林之冤狱,虽事隔一千六百余年,却如出一辙。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四 宋湘巧对

  宋湘是清代乾嘉年间广东嘉应州(今梅县)的著名才子。有关他的文才敏捷的故事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他以巧对作弄名流的。据说他幼时家贫,曾替人看牛,后来中了进士,但当时一些名流,因他出身贫贱,还是看不起他。在某一次的文酒会中,有人就特地出一联首难他:
  
  北雁南飞,遍地凤凰难下足;
  
  意即将他比作“北雁”,将在座名流比作“凤凰”也。宋湘看了,不露声色,随手取一纸片,写后搓成一团,以茶碟覆盖,不辞而行。众人以为他对不通,老羞成怒,纷纷笑他徒有虚名。有一人说,且看他写什么,于是揭开茶碟,众人低头铺平纸团,只见纸片上写的是:
  
  东龙西跃,满江鱼鳖尽低头!
  
  此一下联,不但属对工整,且正是眼前情景。众名流想难宋湘,不料反被宋湘奚落了。
  
  还有一个据说是出于宋湘之手的巧对,有人与宋湘同行,见路上有一瘦汉担柴,因出一联首请他对:
  
  柴重人轻,轻担重;
  
  宋湘笑道:“你我现在做什么?”同伴道;“做什么,在行路呀!”宋湘道;“对了,这不正好就可以作对吗?”于是说出下联:
  
  路长脚短,短量长。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 因联惧祸不当官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是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进士。曾以编修典试四川、贵州,并历任永昌令、云南曲靖知府、湖北督粮道等官职。官做得不算大,也不算小。但对他而言,与他的德、才、资却似乎不大相称(他不但有才名,做地方官时亦颇有政声。例如他做曲靖知府,因曲靖地属边区,交通不便,棉布赖内地供应,他到任后,教所属广值木棉,从事纺织,人称“宋公布”)。
  
  大凡有才子之称的文人,总会有一些传说附会其身。民间流传的那些宋湘巧对,未必全都可靠,传说也有各种不同“版本”,但我于对联有趣就谈,也就不多作考证了。
  
  宋湘在官场或许可说不甚得意,但他有一联却是曾经“御赏”,出尽风头的。这一联载于台湾出版的《广东文献》(第三卷第三期),可就不是“传说”了。谈联之前,先说本事。宋湘做湖北督粮道时,适值嘉庆帝万寿。宋湘是清官,无宝可献,遂献一联。联云:
  
  顺穆康贤,雍和乾乐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直隆恩庆万年。
  
  文中分嵌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的年号,在宋湘本是“应制”之作,嘉庆见了,却是“龙心”大悦,将它悬挂在金銮殿的蟠龙柱上。
  
  后来据说宋湘一想,“千古”二字有点欠妥,而且把皇帝的年号分割,亦足招谤。为怕惹祸,遂告病回乡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六 千秋怀抱三杯酒

  说老实话,宋湘给嘉庆帝祝寿那副对联,只是拍皇帝马屁而已,纵然在嵌字方面颇具巧思,也不能算是佳作的。我倒是很欣赏他题潮州城楼的一副短联:
  
  城收万景近;
  天放一山来。
  
  寥寥十字,而气象雄阔,我未到过潮州,此联是转录的。不知今尚在否?
  
  还有一副题云南大观楼的对联,也是宋湘作品。但却不是他亲自题的,说来有一段“古”。
  
  大观楼建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年),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回民起义爆发,大观楼毁于战火。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云南提督马如龙重建大观楼,他在宋湘诗作中找出两句:
  
  千秋怀抱三杯酒;
  万里云山一水楼。
  
  题上自己的名字,作为大观楼底层的楹联。后来被人揭发,传为笑话(宋湘是嘉庆四年进士,马重建大观楼时,他早已死了),不过,此联却传下来,论者认为此七字联句堪与孙髯翁所题的一百八十字长联比美。
  
  宋湘晚年受惠州知府伊秉绶聘为丰湖书院山长,在惠州题咏甚多。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七 江南名士尽低头

  谈了宋湘那副戏弄名流的巧对,想起清末民初的一位大名士王壬秋(一八三三——一九一六,名闿运,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曾国藩幕客。入民国后,袁世凯曾聘他为国史馆馆长)。他也有以妙联折服江南名士的趣事,与此相类,宋联故事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是否属实,难以稽考;王联则是著名的对联掌故,近代诸家联话,均有记载;因并录之,并略加注释。
  
  王壬秋有个姓魏的同乡在南京做官,某年,王游南京,住在他家;听他说金陵名士每多自负,看不起外省文人。王遂为他题一联悬于客厅。联云: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濂溪”即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周是湖南道州人。湘水(洞庭湖)流入长江是地理事实,故“湘水余波”云云,虽有自炫之意,亦难反驳;壬秋题联后,魏遍邀南京名士为他介绍(其时王还只是个出道未久的举人)。众名士见王联,都做声不得。此事过后不久,南京新建关庙竣工,安神典礼,请魏主祭,壬秋又即席挥毫,替魏题一联云: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联语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关关羽的故事,大煞“江南名士”气焰。王的才名遂亦因此联传开了。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九,一三〇两回两次出现溥仪的退位诏书,其中一二九回写作:拂兆民之好恶;一三〇回写作:拂兆人之好恶

经核查,应为“民”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八 王壬秋的两副名联

  王壬秋还有一副很出名的对联,是和“江南名士”有关的。他在成大名之后,某年又游南京,写了一副题莫愁湖的对联:
  
  莫轻他北地胭脂,看画舫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时桃李又芳菲。
  
  不知“江南名士”是否因为记着以前那段“梁子”,睹联哗然,说他侮辱江南女性,请藩司(一省民政长官)桂香亭出头,要他非改不可。其时他已老于世故,遂卖藩司的面子,把“无颜色”改为“生颜色”;“青山依旧”改为“青山无恙”;“又芳菲”改为“斗芳菲”。最关键的那个“无”字改为“生”字,意义恰好相反。其实用“无”字乃文学上的对比手法,如此方显出莫愁之美,改为“生”字,点金成铁矣。
  
  王壬秋还有一副嘲讽“民国总统”的对联,更加出名,但这联也有“是非”,流传人口的并非原联,而是给别人添上“尾巴”的,原联是: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其时南北分立,王此联是有感而发的,后来上海某小报给它加上“尾巴”,上联加的是“何分南北”四字,下联加的是“不是东西”四字。其实原联已包含有这个意思,无需画蛇添足。不过,话说回来,加上“尾巴”,对一般人而言,更加“易懂”,是亦有助其流传之功的。但亦有否认并非“尾巴”之说。据李肖聃《星庐笔记》云:“予于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见王湘绮于国史馆,问:‘俗传“民犹是也……”一联果先生作乎?’曰:‘是。’又问:‘人言下有“何分南北,不是东西”二句,信乎?’曰:‘总统是我年侄,我写他不是东西,不为犯法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九 拟周妈挽王壬秋联

  王壬秋是和袁世凯同一年(一九一六年)死的,享寿八十二岁,逝世前曾有自挽联云: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
  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这里不想替他做“历史评价”,单就学术方面来说,他是颇有贡献的,他是清末的文学家,也是经学家。经学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著述除《经子笺注》外,还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等等。此联的上联是他在“做学问”方面作一交代,下联则似乎是和他平生的一件大事有关。据说他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曾劝曾国藩背清自立,曾国藩不听,“纵横计不就”云云,当是指此。
  
  他的妻子是先他去世的。他有一个佣妇叫周妈,丧偶后,他与周妈形影不离,俨如夫妇。他平生喜欢写谐谵联语,“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在他死后,有好事者拟周妈口气挽以联云:
  
  忽然归,忽然去,忽然向清,忽然亲袁,恨你一事无成,空有文章惊四海;
  是君妻,是君妾,是君执役,是君良友,叹我孤棺未盖,凭谁纸笔论千秋。
  
  此联虽然是开死人玩笑,但也颇能概括他的一生。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〇 只怕周公来问礼

  王壬秋去世后,上海某报刊出一副谐谑联挽他,用的也是他和佣妇周妈的故事。联云:
  
  继姜斋后,为百世师,贤士竟如何,只怕周公来问礼;
  登湘绮楼,望七星濑,佳人犹宛在,不随王子去求仙。
  
  “姜斋”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的别号,他晚年隐居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衡阳东洲建有纪念他的船山书院。王壬秋晚年曾在该书院讲学,这是“继姜斋后,为百世师”的“本事”。周妈是王壬秋乡人,家住湘潭七里铺,该地有急流险滩,“濑”即水流湍急之处。“王子”指王子乔(一说名晋),是神话人物,据说他能吹笙引凤,在嵩山修炼三十多年,向世人挥手告别,升天而去。王壬秋又号“湘绮”,他的诗集、文集,都是冠以“湘绮楼”之名的。
  
  湘绮曾眷一妓,名叫“得仙”,赠以集句联云:
  
  佳人难再得;
  王子求仙去。
  
  联中“佳人犹宛在,不随王子去求仙”,即用此一本事。
  
  后来有人将原联修改,“继姜斋后”改为“讲船山学”;“贤士竟如何”改为“名士自风流”;“佳人犹宛在”改为“美人今宛在”;“七星濑”改为“七星铺”,这个“版本”比原联还更流行。我以为“讲船山学”是改得比“继姜斋后”好,因“后”字对“楼”字欠工也。但其他字句则改得不及原联。
  
  上海某报的挽王壬秋联,虽然谐谑,但用的字句还是相当含蓄的。把相应的对句“贤士竟如何;佳人犹宛在”改为“名士自风流;美人今宛在”,似嫌太过“直白”了。把“七星濑”改为“七星铺”看似无关宏旨,其实也是有失原作的“神韵”的。“濑”是水流湍急处,接下面那句“佳人犹宛在”是有“出处”的,《诗经·秦风》(秦风即秦国的民歌)有《蒹葭》篇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把“七星濑”改为“七星铺”,虽然是完全用周妈住处的地名,但却没有“水”了。这么一来,王壬秋“登湘绮楼,望七星铺”就望不见“宛在水中央”的“佳人”了。
  
  沾上王壬秋的光的小人物,还有一个在衡阳东洲船山书院当校役的陈八。从东洲出城,是要渡河的,王壬秋在书院讲学,往返均由陈八操舟迎送。壬秋逝后,小舟双楫,均存学校图书馆陈列。后来陈八也病死了。该校教员祝炳熊挽以联云:
  
  扁舟白发话兴亡,伤心湘绮楼空,赢得东洲双桨在;
  邻舍青灯惊黯淡,怅望夕阳渡渺,恍疑夜雨一蓑归。
  
  情文并茂,意境极佳,堪称佳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一 后死微嫌迟五年

  谈了两副挽王壬秋的谐谑联,也该谈几副“正经”的挽联了,王壬秋的同乡叶德辉(清光绪十八年,即一八九二年进士)挽联云:
  
  先生本自有千古;
  后死微嫌迟五年。
  
  王壬秋死于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七月,袁世凯比他早死两月。此联是讥讽他不该为袁所用的。袁氏称帝,壬秋曾列名劝进(说是别人假借他的名义,并未征求他的同意的),为其平生一大污点,但叶此联“嫌”他不死在“民国”成立之前,亦嫌有“遗老”气味。
  
  吴熙挽联云:
  
  文章不能与气数相争,时际未流,大名高寿皆为累;
  人物总看轻宋唐以下,学成别派,霸才雄笔固无伦。
  
  壬秋诗文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尝谓“诗自唐以下不足观,人物亦如此”,朝代次序是唐宋,此联用“宋唐”是为了平仄对仗的关系。
  
  王壬秋门人杨度的挽联云:
  
  旷代圣贤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壬秋晚年喜老庄、涉佛乘,自诩“逍遥通世法”。壬秋尝劝曾国藩“自立”,杨度亦尝劝袁世凯称帝,师徒都是有志于“帝王学”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二 章士钊 王世昭

  有位署名“不明人”的读者来信质问:“你在《大公报》写稿,为何谈及的右派文人比左派还多?”我在“开档”之时就曾说过,我写的名为“联趣”,以“趣”为主。作者是“左”是“右”,不在考虑之列。我以为不论何人何事都可以写,问题只是怎样写而已。我的原则只有两条,一不歪曲事实,二不颠倒是非。若然有错,那也只是限于学识的无心之失。发现错误,必定改正。

  但由于“不明人”这一问,倒令我想起两副谈及“文人”“左右”的名联,这两副名联都是在五十年代见之于香港报刊的。其一是:

  章士钊,王世昭,姓不同,名不同,韵相同,音相同,同是文人分左右;
  仇硕父,易实甫,时难并,地难并,诗能并,词能并,并为才子别明清。

  章士钊、王世昭都是近代著名文人,无需介绍。章已谢世,王则今仍在台湾。易实甫名顺鼎,是光绪举人,官至广东钦廉道,是近代一位大诗人。这副对联,论技巧,一流;论史实,则还有点问题,问题出在“仇硕父”身上。联中的“仇硕父”当是指明代画家仇英,江苏太仓人。易实甫则是湖南汉寿人。一明一清,一在江苏,一在湖南。故曰:“时难并,地难并。”但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写成“仇硕父”是不对的。

  “硕父”其实是易顺鼎的字。易顺鼎字中实、实甫,亦作硕父,又号哭庵,即是一人而有三个“别字”,三个“别字”之中以字“实甫”最为人知。说来有趣,仇英也有一个别字叫做“实甫”,但仇英的字(“实父”或“实甫”),都不及他的号“十洲”通行。因此上述那联中的“仇硕父,易实甫”若要符合原定规格的话,应改为“仇实甫,易硕父”才对,不过由于易实甫是近代大诗人。现代读者知道“易实甫”这个名字的比知道“仇实甫”这个名字的多得多,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该联作者遂张冠李戴,把易实甫的另一个“别字”“硕父”安在仇十洲的头上了。

  仇十洲是明代大画家,擅人物,尤长仕女,与沈周、文徵明、唐寅(伯虎)并称“明四家”。在“明四家”中,文徵明与唐伯虎都是诗名与画名并重,沈周的诗名虽较逊,但亦能诗。《中国历代诗选》中就选有他的一首《咏蚕》。但仇十洲却并不以诗词名世,即使他能作诗填词,恐怕也还不能说他与易实甫“诗能并,词能并”的。不过说他们是“并为才子别明清”则没说错,仇十洲是工匠出身,曾客于收藏家项元汴处,仿古代名迹颇多。他斟酌古人名笔,白描、设色,形容妍妙,有“周昉复起,亦未能过”之评。他的天才的确是惊人的。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三 姓左不左 名左不左

  另一副谈及“文人”“左右”的名联是:

  左舜生姓左不左,易君左名左不左,二君胡适,其于右任乎?
  梅兰芳伶梅之梅,陈玉梅影梅之梅,双玉徐来,是言菊朋也!

  左舜生是青年党的党魁之一,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曾参加过一九四八年国民党的“行宪国大”,出任农林部部长。易君左是近代诗人,他的父亲就是刚刚谈过的易实甫,他原名易家钺,二十年代初期,曾任上海中国公学教职兼泰东书局编辑,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共事,著有诗歌兼小说集《西子湖边》,文名甚盛。解放后来港,一九五一年曾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港人知者颇多。他已于一九七二年三月病逝台北。胡适、于右任是大名人,无需介绍了。

  下联谈及的都是艺人,梅兰芳无需介绍了,陈玉梅是和胡蝶同辈分的电影名星,早年的名气亦与胡蝶相当,不过她息影得早,后期的名气就比不上胡蝶了。徐来亦是老一辈的影星,有标准美人之称。息影后嫁给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文革”期间病逝北京。言菊朋是著名京剧老生,言慧珠是他的女儿。

  这一联嵌入八个人名,胡适、徐来、于右任、言菊朋的名字尤其用得灵活,堪称妙绝。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08:55 , Processed in 0.0703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