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六
苏轼的足迹来到登州,宋朝登州辖蓬莱、黄县、牟平、文登4县,州府在蓬莱。
蓬莱阁建于1061年,苏轼1085年来到蓬莱,彼时蓬莱阁才建24年。
苏轼来蓬莱仅五天,就收到朝廷调令,调去京城任职。
收到调令,收拾上路,从到蓬莱到离开,前后只有二十天左右。
这二十天里,写了几篇诗文,比如《鳆鱼行》,是写他吃鲍鱼的;比如《登州海市》,是写他看到海市蜃楼的。
这几篇诗文并不出众。然而,有时在网上搜资料,发现好多人就喜欢吹捧名人,苏轼随便写首诗,就说成千古绝唱。
还真有文章说《登州海市》是千古绝唱。
我也很喜欢苏轼,但对作品还是要有理性判断的。《登州海市》固然不差,但不至于是千古绝唱。
苏轼只在登州二十天就离开,后来当地民众为了纪念他,给他修建了苏公祠。
前面说了,苏轼在登州的诗文并不出众,为什么当地人还要修苏公祠?
这个苏公祠,并不是因为苏轼的文章,而是因为他的政绩。
短短几天,能有多大政绩?
苏轼在登州二十天,并非就只是吃鲍鱼看海景,而应该是体察过民情的。
回京城,苏轼上了两个奏折:《乞罢登莱榷盐状》《登州召还议水军状》。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是对登州水军防务提出了一些建议。因为对军事比较外行,所以没有特意去找这个状子去看。
着重说说《乞罢登莱榷盐状》,这一篇我是找了原文看过的。
这篇奏章非常简短,但切中要害。主要的内容大概是,当时登莱一代产海盐,开始时灶户可以炼私盐来卖给当地人,后来朝廷不允许卖私盐,规定灶户炼的盐只能卖给国家,而其他人要从国家买盐。
这样,苏轼认为有几个弊病。一是,国家收灶户的盐价,比灶户直接卖给老百姓的价格要低很多,还不到三分之一,于是,好多灶户都破产失业,甚至逃亡。
二是,国家低价收灶户的盐,但老百姓从国家买盐价格却又比当初从灶户买的价格高,于是,老百姓就吃不起盐,有的人没办法,甚至只能吃饭不放盐。
三是,登莱地区不能跟江浙一带比,这边没有什么商人,也就没有人从国家收盐,那么,久而久之,库存的盐就越来越多,老百姓也买不起,过个一二年就成粪土了。
基于这些弊病,苏轼建议,把经营权还给私人灶户,维持以前的模式,国家只需要向灶户收盐税就可以。
能提出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朝廷很快就批准了苏轼的奏章。
政策下来,登莱二州各地,欢欣鼓舞,各地纷纷立碑,碑上刻苏轼的《乞罢登莱榷盐状》。
从此,登莱二州,不吃官盐,惠泽百姓。
而且,按道理,莱州不属于苏轼管,但他还是在奏章上一起提了。
所以,登州建苏公祠,是因为苏轼的政绩,而不是因为他的文章,也不是因为他的名气。
当地人言: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2014年去蓬莱玩时,也许去过苏公祠,也许没去过,记不清了。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我认为,读书和行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谁更重要。
即使当年,我真的去过了蓬莱的苏公祠,也不会有多深刻的印象,因为那时我还没有认真地读过苏轼。
今天以后,如果我再去蓬莱,再去苏公祠,一定会是不一样的感觉。
如果书读的少,出去旅游,去蓬莱阁,还是去塞纳河,又有多少区别呢?
---------------------------------------------------------------------
《乞罢登莱榷盐状 》 元丰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前知登州军州事苏轼状奏: 右臣窃闻议者谓近岁京东榷盐,既获厚利,而无甚害,以谓可行。以臣观之,盖比之河北淮浙,用盐稀少,因以为便。不知京东旧日贩盐小客,无以为生,大半去为盗贼。然非臣职事所当言者,故不敢以闻。独臣所领登州,计入海中三百里,地瘠民贫,商贾不至,所在盐货,只是居民吃用。今来既榷入官,官买价贱,比之灶户卖与百姓,三不及一,灶户失业,渐以逃亡,其害一也;居民咫尺大海,而令顿食贵盐,深山穷谷,遂至食淡,其害二也;商贾不来,盐积不散,有入无出,所在官舍皆满,至于露积,若行配卖,即与福建、江西之患无异,若不配卖,即一二年间举为粪土,坐弃官本,官吏被责,专副破家,其害三也。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决可废罢。窃闻莱州亦是元无客旅兴贩,事体与此同。 欲乞朝廷相度,不用行臣所言,只乞出自圣意,先罢登莱两州榷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盐税。其余州军,更委有司详讲利害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