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风继续吹

[书话] 读书随笔

 火... [复制链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7-3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

二十年前,第一次看《欧也妮葛朗台》,今天,第二遍看完《欧也妮葛朗台》。

每次看巴尔扎克的小说,总会感叹:小说就TMD应该这么写!

也算看过好多的外国名著,作家而言,最喜欢的就是巴尔扎克。

曾经说过,感觉最好的外国小说是巴尔扎克的《幻灭》,后来看了《追忆似水年华》,觉得《追忆似水年华》要好过《幻灭》。

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写小说就是应该像巴尔扎克那样写!

傅雷称《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朴素的史诗"。

《欧也妮葛朗台》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巴尔扎克冷眼观世,以前我常说,每每读巴尔扎克,都会想到读《金瓶梅》的感受,一样的冷眼观世,常常都不给读者一丝温暖。

《欧也妮葛朗台》算是给了一丝丝的温暖,就是老葛朗台偷偷地远远看着女儿的一段描写。

如同《金瓶梅》中也给了一丝丝的温暖,就是春梅对潘金莲的情义。

毕飞宇在《小说课》中说,他喜欢心慈手狠的作家。

巴尔扎克是否算是“心慈”,目前为止,还不敢判断(要再读一些作品),手狠却是真的。

冷眼,心慈,手狠,小说家当如此,小说就该像巴尔扎克这样写。

《赠上天竺辩才师》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辩才是苏轼交往的高僧,苏轼很喜欢结交高僧,前两天读到一首诗,是他跟一大群高僧泛舟西湖。

苏迨是苏轼的次子,四岁了还不会走路,高僧辩才过来给苏迨摩了下顶,很快就"起走趁奔鹿"。

真乃神人。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
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
欲问云公觅心地,要知何处是无还。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乐事年年减,大约是指"老来厌逐红裙醉"这类吧,哈,当然,其时苏轼并不老,才三十多岁。“日日闲”,苏轼或许生来就该是闲人。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随遇而安的苏轼。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8-3 14:26 编辑

六七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四
食罢茶瓯未要深,
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
还尽平生未足心。


苏轼喜欢与佛门中人交往,常常住在寺庙。

“腹摇鼻息庭花落”,真的是惬意!

《宿九仙山》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睡在九仙山,估计苏轼不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夜了,山上的老僧熟知他的性格,深更半夜将苏轼叫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叫他起来看月亮。

真希望能有人,可以在我深夜熟睡时,叫我起来看月亮,或者看什么有趣的事物。

不过,性格而言,更大的可能,我的角色是那个叫人起来的。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诗奇瑰,让人想起李贺的一些诗。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三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中国的水向东流的多,东流水在诗文中一般代表着时间不停的流逝。

地理没学好,河水的流向是和地球自转有关?还是只和地势有关?

《临安三绝》
其一《将军树》
阿坚泽畔菰蒲节,
玄德墙头羽葆桑。
不会世间闲草木,
与人何事管兴亡。

其三《石镜》
山鸡舞破半岩云,
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
枉教明月徇佳人。


《将军树》中后两句——“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这两句中的“不会”,开始看,没有很理解什么意思。

网上搜了一下“会”字,才明白,“会”字有个意思是“理解,明白”,比如说“误会”“心领神会”。

只因平时“不会”这个词太常见了,以致于忘记了“会”字还有其它的意思。

想起来,之前我在QQ说说每天复制一首诗,有一次贴到白居易的《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有朋友留言说,为什么是“可怜”呢?

朋友是把“可怜”当成了现在常用的意思了,而“怜”字有一个意思是“爱”。

《石镜》中,后两句——“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徇佳人。”——这两句是有一个典故。

《华阳国志》中: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后王悲悼,作《臾邪歌》、《陇归之曲》。


这个典故我关注的是——“有一丈夫化为女子”——这个蜀王爱上的女人,是个男精化的。

为什么为强调是男精的变的,因为这样比女精变的更传奇。

《登玲珑山》
何年僵立两苍龙,
瘦脊盘盘尚倚空。
翠浪舞翻红罢亚,
白云穿破碧玲珑。
三休亭上工延月,
九折岩前巧贮风。
脚力尽时山更好,
莫将有限趁无穷。


我读的这个《苏轼诗集》,并没有每一句诗的详细解读,所以,有时候读不太明白,还要在网上搜搜看。

这首中的——“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岩前巧贮风。”——前一句“三休亭上工延月”,居然有人解读为:修三休亭的工期延误了好几个月。

“脚力尽时山更好,莫将有限趁无穷。”这两句颇有哲理,

《陌上花三首》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其一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其二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其三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一句是吴越王写的,之前一直以为是钱镠写的。这次读到《陌上花三首》,又搜了一下,发现还有人说是钱镠的孙子钱弘俶写的,没有定论。

不管是钱镠写的,还是钱弘俶写的,反正都是吴越王,无所谓,考据的事留给专家吧。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很动人,主要是他是写给妻子,不是写给情人,表达了想念,但又没有强迫回来,而是尊重。

苏轼写这三首诗,序里面说,吴人根据吴越王这动人的句子,改编了歌曲唱出来,苏轼听到了,觉得这乡间野曲,虽然动听,但词写的太差,太粗鄙了,大概是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写的。于是,他决定重写一遍词。

苏轼的这三首诗,其实也是平平无奇。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被苏轼当年听到的,他认为“其词鄙野”的歌词到底是什么?

可惜的是并没有流传下来,或者是我查不到。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8-9 10:36 编辑

六八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
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


喜见新橙透甲香”,这句中的“透甲香”,纠结了很久,虽然网上有人说是形容香气浓郁,可以透过盔甲。

第一次见形容香气浓,用“透甲”,所以还琢摩了好久,网上查了许久,还查到了一种叫“甲香”的香料。

甚至还纠结了一下是“透甲——香”还是“透——甲香”。

应该是前者。

《鹧鸪天》
作者:李洪
十月南闽未有霜。蕉林蔗圃郁相望。压枝橄榄浑如画,透甲香橙半弄黄。
斟录醑,泛沧浪。白沙翠竹近温汤。分明水墨山阴道,只欠冰谿雪月光。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月入秋帷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
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
不作雍容倾坐上,翻成肮脏倚门旁。
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


宋朝时,“肮脏”读kǎngzǎng,是刚直不屈的意思。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
指点云间数点红,
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
却在渔舟一叶中。

西阁珠帘卷落晖,
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
拥髻无言怨未归。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此句中,“通德”指汉朝伶元的一个叫樊通德的妾,樊通德知道赵飞燕的事迹,伶元根据她所讲的故事,写了《赵飞燕外传》。

伶元闲居时,就让樊通德给他讲赵飞燕的故事,有时讲着讲着“通德占袖,顾视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不胜其悲”。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
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
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
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小。
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
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
循时所得无几何,随手已遭忧患绕。
期君正似种宿麦,忍饥待食明年麦。


苏轼此诗送的被罢官的三人,是杜子方、陈珪、戚秉道,三人因夏沉香案被贬。

夏沉香案,《墨庄漫录》卷八有记:
{熙宁五年,杭州民裴氏妾夏沉香澣衣井旁,裴之嫡子戏,误堕井而死。其妻诉于州,必以谓沉香挤之而堕也。州委录参杜子方、司户陈珪、司理戚秉道,三易狱皆同,沉香从杖一百断放。时陈睦任本路提刑,举驳不当,劾三掾皆罢。州委秀州倅张济鞫勘,许其狱具即以才荐,竟论沉香死。故东坡《送三掾诗》云:「杀人无验终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其后睦还京师,久之未有所授。闻庙师邢生颇从仙人游,能知休咎,乃往见之,叩以来事,邢拒之弗答。而语所亲曰:「其如沉香何?」睦闻之,悚惧汗下,废食者累日。释氏所云冤怼终不免,可不戒哉!}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此诗中和张子野,即张先,就是写过“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三影”。

张先八十多岁,还纳妾,苏轼写诗调侃。

此诗可能不知名,但“一树梨花压海棠”好多人知道。

有人说"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苏轼调侃张先而写的诗中的一句,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以证这一句是苏轼写的。

也不知道是谁先说是苏轼写的。后来者不加思索,说是苏轼就苏轼了。

我虽不是专业做考据做学问的,但每看到他人引用一句诗,一段文,一件事,我所抱的态度,总是先几分怀疑,然后,再自己去查一下,看能不能找到出处,找到了第一手的出处,才算踏实。找不到,就不会完全相信。

比如上面说的夏沉香案,解读苏轼那首诗,好多都会提一下这个案子,但我只有找到在《墨庄漫录》的原文,才能踏实。

所以,苏轼并没有写过“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样的诗句。

以上几首诗,我提的全部是诗以外的东西,因为诗写的并没有多好,没什么可说的,只好记一下诗外的东西。

以下两首诗,录下来,是觉得每首各有两个比较好的句子,这两句好在哪里,说不清,只是凭感觉。

不多说,只是复制下来,以备忘。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二更饶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已遣乱蛙成两部,更邀明月作三人。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诗翁爱酒长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
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须吟喜雪。
诗成就我觅欢处,我穷正与君仿佛。
曷不走投陈孟公,有酒醉君仍饱德。
琼瑶欲尽天应惜,更遣清光续残月。
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两奇绝。
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8-12 14:18 编辑

六九

鉴于自己买书没有做记录的习惯,出现过好几次重复购买的情况。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个表格,统计了《二十四史》的购买情况,以便于清楚自己有哪几套买了,哪几套没买,而不至于重复购买。

统计的情况是,《二十四史》已购买十二套,未购买十二套。

前天,又买了四套:《宋书》《南齐书》《陈书》《魏书》。

本来不打算这么快就再买的,但是前段时间读《后汉书》,让我感觉我真有可能将《二十四史》读完。

因为《后汉书》一套十二册,我仅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读完了,而且,只在上班时的地铁上读,并没有用其它时间。上班的地铁单程45分钟。

能读这么快,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后汉书》文字易懂。

二、读过《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后,本人的文言文阅读水平有很大提升。

三、我读史书,只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只能算是通读了一遍而已。

不管怎样,反正,我就是每天45分钟,两个月时间把《后汉书》读完了。

几年前,从大上海跑到无锡,中年人换城市,换工作,而且还是改行,做的跟以前工作完全不一样,要从头开始,冷暧自知。

而且,以前上海工作时,每天走路上班即可,现在无锡,每天要骑电动车10分钟到地铁站,接着坐45分钟地铁,出了地铁再转公交40分到公司。

每天上下班很远很辛苦。

所有的事情分两面看,好事坏事相对看,这样的奔波安知非福。

上班的路程很长,恰恰因为如此,正好可以利用上,做为雷打不动的,每天的读书时间。

所以,到无锡三年,差不多是我毕业以后,读书最多的三年。

有人说,如果上班离家近,或者是即使上班路远,开车上下班,不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省下来的时间看书,不是更好。

有意思就在这里。

以前在上海,上班很近,走路即可,然而,并没有省出看书的时间。

时间,虽然是省出来的,可是,并没有充分利用来看书。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我的确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时间越多越充裕,看书越少,时间越紧张,看书越多。

大概就是少就容易珍惜,多就不容易珍惜。

就如我,周末在家,如果不出门,有时没啥事儿,躺在床上一天,时间大把,我反而不会翻一页书。

就是如此。

每天上班45分钟地铁,下班45分钟地铁,每天基本就这两个时间看书,日积月累,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公交上一般不看书,不稳,眼睛不舒服。)

而下班回家,有老婆孩子,也没时间和空间看书。现在一天看书的时间,也就是90分钟,最多两个小时。

我从一开始的不喜欢这么长的上班距离,到现在变得要感激,感激我可以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生活中,每天有雷打不动的90分钟给我看书。足够。

虽说不上班时,老婆孩子,各种杂事,但也总归多多少少有些时间,这些时间,现在,我都不用来看书。

不是不想看书,是在看手机。

虽然说我看书也算是一种爱好,甚至都可以说是嗜好了,但闲暇时间,在看书还是看手机的斗争中,最后常常是选择了看手机。

看手机不是看电子书,而是看娱乐看八卦。

也就是说,看娱乐八卦的欲望,常常打败我对看书的欲望。

许多朋友不太相信,但这的确是我的状态。

看娱乐新闻,熟知各种八卦,看各种综艺节目,基本上大多数的综艺节目都会看,甚至创造101和偶像练习生这样的都会看。

然而,熟知娱乐八卦,却从不跟人谈八卦。看很多综艺节目,却从不跟人讨论,比如看网上还有人讨论跑男和极限挑战,哪个节目比较好,哪一季比较好。

我觉得,这些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就是看着好玩而已,乐一乐就好。

每个人都很复杂甚至矛盾,我读的书差不多都可以称为“圣贤书”那一类的了,可是却又喜欢看完全不相干的娱乐八卦。

感觉还不错。平时看的书都是浓度比较高的,而娱乐八卦或许正好可以稀释一下。这样或许恰好达到我个人的一个平衡。

当然,其它时间看娱乐八卦的欲望会战胜看书的欲望,但每天地铁里90分钟只属于看书时间,什么事都要让路。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乌府先生铁作肝,霜风卷地不知寒。
犹嫌白发年前少,故点红灯雪里看。
他日卜邻先有约,待君投绂我休官。
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

"犹嫌白发年前少,故点红灯雪里看。",看个白头发,也要到雪里。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钱道人,是上面一首钱安道的弟弟,都是苏轼的朋友,钱道人在无锡的惠山出家,苏轼出差时过来看他,登山喝茶望太湖。

陆羽称惠山泉是天下第二泉。

最后两句"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讲的是孙登和阮籍的故事。

《晋书》:
{籍尝于苏门山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

这一段感觉有点像一些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一个高手觉得自己很牛,长啸一声,结果,碰到的是一个宗师,啸声不仅比你长,还比你传播的远,重要的是还比你的听起来舒服。

《古缠头曲》
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
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
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惭贫病百不足,强对黄花饮白酒。
转关护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
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
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

唐代时,缠头指的是艺人唱跳完后,观众打赏罗锦,缠在艺人头上,作为礼物。后来慢慢演化为送给妓女的财物。

苏轼对艺人说——“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世人只知道送财物,太俗,我送你一首诗吧,你就可以随我的诗一起不朽。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上宛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这首是我第三次在苏轼的诗词看到刘禹锡和他的桃树。

苏轼看来是比较喜欢刘禹锡,百度里搜苏轼刘禹锡,前几条就有苏轼抄袭刘禹锡,说不是原文抄,而是像现在流行的“洗稿”。

没仔细看,若日后有时间看刘禹锡的诗再说。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8-19 16:58 编辑

七十

在另一个谈读书的贴子中,提到过自己在2009年突然觉得自己能读懂《红楼梦》,突然能读的出好在哪里之后,自觉开始有了审美。

而且觉得审美是有门槛的,并非是你觉得美,就美了,就是审美了。

从那之后,读书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层面,感觉是很爽的,且有些得意。

得意之余,那几年,买了一些西方哲学书,以为自己有了审美,就可以挑战哲学了。

结果是,被打击的不行,几乎读不懂几行哲学,购买的一堆哲学名著,全都躺着积灰。
前两天,心血来潮,翻出了积灰的一套四本黑格尔的《美学》,隐约觉得现在应该能看懂一部分了。

庆幸的是,不像之前那样,翻几页就放弃,这次的确是能看懂不少了。

说明,这么多年,自己还是有进步的。

《美学》读了开头一百多页,读的心惊肉跳。

每次读到这种高智慧的人写的东西时,我的感受都是心惊肉跳,就是觉得他们怎么这么聪明,能说出这么高级的话,且没有废话。

这样的话,句句扎心,但是读起来心惊肉跳之余,是真的很爽!

像这种浓度超高,全是干货的书,至少我是没有办法去评论,甚至没有办法去摘录,因为每一段都好,水平不够的人,当然是没办法比作者说的更好了,又何谈评论。

《美学》仅读了100页,需要先停几天,再接着往下读,因为需要时间去消化。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两个外甥向苏轼求书,请教书法问题。苏轼说——“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法光靠拼命地练习是不够的,还是要多读点书才行。

练习是外功,读书提高修为是内功。

《退圃》
百丈休牵上濑船,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这首诗最后一句,苏轼自己加了个注,说俗说黄杨树一年长一寸,但是闰年反而会退三寸。

这个说法很奇特,我是比较怀疑。

网上说《本草纲目》中有关于此的描述:

{黄杨生诸山野中,人家多栽种之。枝叶攒簇上耸,叶似初生槐芽而青浓,不花不实,四时不凋。其性难长,俗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其木坚腻,作梳剜印最良。}

《本草纲目》说遇闰则退是不对的,只不过是闰年不长而已。

不管是说黄杨闰年退三寸,还是说闰年不长,我都是比较怀疑。

《书焦山纶长老壁》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人或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一旦人或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这几句很有意思。有人胡子很长,本来自己没觉得什么。忽然有一天有人问他,你晚上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外面,还是被子里面?这一问,完了,自己晚上睡不着了,不知道是该把胡子放在哪里了。

有点禅意。苏轼拿这个问法师,法师笑而不语。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首诗没什么特别的,写水车的。

因为有提到无锡,所以多了些留意,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一年江苏高考历史题,是以这首诗出的。

题目是《无锡道中赋水车》中的“水车”的使用:(B)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僧惠勤初罢僧职》
轩轩青田鹤,郁郁在樊笼。
既为物所縻,遂与吾辈同。
今来始谢去,万事一笑空。
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
清风入齿牙,出语如风松。
霜髭茁病骨,饥坐听午钟。
非诗能穷人,穷者诗乃工。
此语信不妄,吾闻诸醉翁。

“非诗能穷人,穷者诗乃工。”不是写诗会让人穷困,而是经历过穷困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诗。


苏轼在杭州期间乐不思蜀,写了大量的诗,太多了,有好的,也有平平无奇的,因为太多了,读的我都有点意兴阑珊,所以期间,有几天就停下来没有读他的诗。

好在,杭州期间的诗很快就要读完了,接着要到密州上任了。

期待苏轼来到我们大山东后,诗风也能如词风一样,来个转折。

且读。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一

《美学》看了不到200页。

依然心惊肉跳。

虽然心惊肉跳,但永远保持清醒。

从小到大,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我再痴迷再喜欢的事,我都不会完全地投入或沉迷,都会有几分清醒。

我喜欢看书,但即使我再喜欢的书,很认真的在看,也还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有感知,从来没有出现过,投入地看书时,旁边有人叫我听不到的情况。

这个性格,不知是好是坏。

坏处显而易见,就是不够用心,不够投入。

就像读黑格尔这样的大哲学家,写的这么高级的《美学》,我也不会完全进入他的书中,不会完全跟着他的思路去走,不会完全认为他说的都对。

所以,也就不会更深入地了解。

我在另一个贴子中,提到哲学时,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某天我看到一个公众号文章,具体讲一个什么道理记不清了,只记得作者洋洋洒洒一通之后,结尾时说,我说的这些,你不能反驳,也没办法反驳,因为我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论证的。

言下之意,就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真理,不能反驳。

我们从小接受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管是为了考试还是怎样,基本上是不可以反驳的。

回想之前自己举的这个例子,现在有不同的想法。就是,觉得一种主义是真理,无可反驳,也未见的真就不是好事。

至少这样是投入地完全地相信了一件事,并可以用于指导学习或生活。

而像我这种,不会完全相信任何一种主义,或者任何一种哲学的人,其实永远也很难找到一种指导自己的思想,也不太会有什么信仰之类的。
黑格尔被归为唯心主义,不管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还是其它主义,都无法让我相信可以完全地解释这个世界。

但不管黑格尔还是马克思,还是其他人,都在试图用他们的思想探索和解释世界。

我佩服尊敬这样的人,但却无法投入地进入他们的思想之中。

在地铁上,看《美学》看的很认真,看的心惊肉跳时,如果对面坐过来一个美女,我仍然会瞬间发现,并且不时地看上几眼。


《祭常山回小猎》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这首诗作于密州,或许是跟苏轼的转型之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写的是同一次打猎。

词的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的最后一句——“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自己尽管是一介书生,仍希望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比较诗和词,可以见出诗和词表达情感上的不同。

词似乎更直接一点儿。

从诗词来看,比较喜欢密州时的苏轼,不太喜欢杭州时的苏轼。

杭州三年,苏轼写了大量的诗词,读的我都有些意兴阑珊,以致前段时间,停了好多天没有再读。

也许,杭州这三年苏轼过的比较开心,但他的诗词让我读腻了。

好在,换了一个环境,诗词的风格多少会改变。

好多人,在一个城市生活过几年后,来到另一个新的城市,在适应新城市生活时,往往会怀念之前的城市。

苏轼也不例外,更何况之前生活的是富饶美丽的杭州。

所以,苏轼初至密州时写的许多诗词,都有一些怀念的句子。

这些怀念杭州的诗词不一一列举了,只提一首:

《寄吕穆仲寺丞》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
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


“回首西湖真一梦”,杭州的三年,如同一场梦。

从杭州到密州,仿佛从梦中回到现实。

梦与现实的对比,在苏轼初到密州的诗词中也写了不少。、

比如之前读词时提到的《蝶恋花 密州上元》: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再比如下面两首诗:

《吉祥寺赏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答陈述古二首》
其一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吉祥寺赏牡丹》是在杭州写的,其中"人老簪花不自羞",不是说苏轼自己头上戴花,是说杭州当地的一些年纪大的官吏乡绅之类的,在聚会赏花时,高兴起来,会把花戴到头上,也不觉的是不好意思的事儿,当地的风气如此。

《答陈述古二首》是在密州写的,“人老簪花却自羞”,是说,在密州,高兴起来,头上戴花会觉得不好意思。

这或许就看得出来,越是发达富裕的地方,人们对人和事的包容度就越好。

总之,杭州和密州,天上地下之别。

好在,苏轼不是一般人,尽管怀念过去,但也会慢慢适应现在,所谓随遇而安。

《和蒋夔寄茶》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
金齑玉脍饭炊雪,海螯江柱初脱泉。
临风饱食甘寝罢,一瓯花乳浮轻圆。
自从舍舟入东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马,谁记鹿角腥盘筵。
厨中蒸粟埋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
故人犹作旧眼看,谓我好尚如当年。
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
清诗两幅寄千里,紫金百饼费万钱。
吟哦烹噍两奇绝,只恐偷乞烦封缠。
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
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
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
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 。


这首诗很长,写了从杭州到密州的不同。

且看倒数第三句——“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杭州也好,密州也好,南也好,北也好,梦里也好,现实也好,都可以。

这是我喜欢的苏轼。

从天堂来到人间,苏轼的变化肉眼可见。

比如说变得比以前积极了许多,偶尔还会有“西北望,射天狼”的壮怀。

再看一首长诗:

《寄刘孝叔》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 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再且看倒数第三句——“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我想弃官跟着你归隐学习,但是,我的"俗缘未尽"。

与之前的消极有了些许的变化,现在还不是归隐的时间。

怎样的“俗缘未尽”?也许就是词里写的想要“西北望,射天狼”吧。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9-4 16:53 编辑

七二

好多天没写读书随笔了。

原因,就是因为在读《美学》。

《美学》里主要是讲艺术美,而诗,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

虽然并不能完全都懂,但难免受一些影响。

一边读《美学》,一边读苏轼诗,就会感觉,其实,以《美学》中的艺术美的标准去衡量,最近所读的苏轼的诗,并没有几首值得拿出来提一下。

所以,好多天并没有可以提的诗。

《书韩干牧马图》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将士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这两首诗,前一首是苏轼写的,写韩干画马;后一首是杜甫写的,写曹霸画马。

韩干是曹霸的学生。

杜甫诗中说——“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韩干虽然马画的不错,但是“画肉不画骨”,杜甫觉得还是“画骨”重要,大概就是指的是要重在画“神”,而非画"形"吧。

苏轼不认同杜甫的观点——“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他觉得韩干的画也是很厉害的,而且或许更难,因为“肉中画骨”是件很不易的事。

两个大文豪,对同一个画师的评价并不相同,各有见解,不同的审美。

谁高谁低,目前我评价不好,但是隐约地觉得用正在读的《美学》应该可以对二人的审美进行理论的解读和评价,只不过我才疏,暂时没有解读的水平。

再复制两首诗,一首题目很长,一首序很长: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
其一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其二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逍遥堂会宿二首》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苏轼从密州先调京城,后调徐州上任,弟弟苏辙送苏轼去徐州,兄弟二人在徐州一起呆了一百多天,然后分离,苏辙去南京。

两首诗,前一首是苏轼写的,后一首是苏辙写的。也只是列出来,不做解读。

《阳关词三首 》

《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答李公择》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三首诗写的不错。

尤其是《中秋月》,这里的月,是徐州的月。此月虽好,前面却已经写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千古绝唱。

还是我大山东密州的月更好!

苏轼在密州的诗词不多,但除了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堪称千古绝唱,还有两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和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也是传诵千年的佳作。(实际上九百多年,还没到千年。 )

再次为大山东骄傲一下!

天转凉,马上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三

《美学》四本,看完了第一本,感觉很舒服。

没办法做解读或者点评,对我现在的水平来说,每个字都是干货的书,怎么解读都是无意义。

我读所有的书,几乎都是读过马上大部分内容都会忘掉,也并不勉强去记,顺其自然,能记多少就多少。

我自己的理解,重要的并不是记住多少,而是是用书里的内容对自己的大脑和心灵进行了一番清洗,清洗的结果是会留下点儿什么,也会带走点儿什么。

具体理论我说不好,只能说一点儿,这次经过第一本《美学》的清洗,对我已后读书的影响,就是本来打算读的一些书,现在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读了。

说起看过就忘,并非是记忆力变差。

好多人说,年龄越大,记忆力越差。我虽人到中年,自觉记忆力并没有变差,甚至有可能还要变好。
一年前读杜甫,记住了他的《秋兴八首》,八首七言律诗,400多字。直到如今,我依然能随时背诵,而这一年多,并没有复习。

三年前,五年前,我的记忆力并没有这么好。

苏轼的诗读到他从密州到徐州再到湖州。

苏轼在徐州还是有些政绩的。

感觉上从徐州离任后的诗风有些变化,比之前有进步。

《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闻湖上僧舍不复往日繁丽独净慈本长老学者益盛作此诗寄之》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最后一句——“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苏轼到底是儒是道还是佛?也许无法归类,管他儒道佛,只任性逍遥。

苏轼在湖州没多久就因乌台诗案被抓去坐牢,“公以八月十八日赴狱,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狱,计一百三十日。”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这两首诗是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的"绝笔","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很是动人。

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也许会让他有许多改变,思想会改变,随之而来的诗风文风也会改变。

《苏轼诗集》全八册,第三册读完,苏轼的人生轨迹马上就要来到黄州。

我决定,暂停阅读,有一个理由跟之前读《苏轼词编年校注》一样,不想把一个大文豪一生的诗文,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就读完。慢慢来。

还有一个理由是,对于诗来讲,唐人已经几乎把好的诗写尽了,而苏轼大量的诗很难与唐诗相比,读的太多,意兴阑珊。

先暂停。

今天开始读《三国志》。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四

二十四史里,读的人数最多的大约是《三国志》吧,即使不是最多人读的,也是最多人谈论的吧。

要归功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读的第一本四大名著,第一次读,读了整整四个月,每天一回。

在没读懂《红楼梦》之前,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上学时,四大名著里,读的人最多的也是《三国演义》,好多人都读很多遍,对情节和人物烂熟于心。

还记得高中时,有同学除了对《三国演义》中的人武力排名,还有相互比谁对人物情节记的更清楚的。

我是不行。从来都是看过就忘,哪怕是一天只看一回。

对里面的人物情节,几乎都记不住。

唯一记得清楚的是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那一回看得有些激动,所以印象深刻。

很欣赏诸葛亮,以致毕业好多年了,以前课本上学的《出师表》,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

印象中,除了高中第一次看《三国演义》,也就大学时再看过一遍,是为了完成写课外阅读读后感的任务。

记得当时的读后感,写了好多页,文章主要是夸《三国演义》文笔的。

相信很多人熟悉《三国演义》,甚至熟悉《三国志》。

这次读《三国志》,我想着不写什么随笔,因为大家都太熟悉了,写出来怕是没啥意思,或者说有些见解太粗浅,惹人笑话。

还是少写一点吧。

今天读完魏书《武帝纪》,写的是曹操。

对于曹操,初中时借过同学的一本《曹操传》,记住了“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曹操用人,以才为先,德要排在才后。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一段中有写——“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用人不必一定要是“廉士”。

{魏书曰:初置卫尉官。秋八月,令曰:"昔伊挚、傅说出於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汙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奏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汙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这一段也提到了,像吴起杀妻求将母死不归,也没问题,都是可用的人才。

用人,德为先还是才为先,不同的人,不同的说法。

《武帝纪》通篇读下来,曹操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尤其是读到裴松之加的这一段:

{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曰:"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僣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於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这一段是曹操下的政令。

这篇政令,直截了当,气势不凡。

且看这几句: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我本来想着归还兵权,回到封地,安享生活。可是,不行!为什么?因为,如果交了兵权,就会被人害。

“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所以,不能交兵权。

这里说的坦率,前一句“为子孙计”是主要的,后一句怕“国家倾危”是顺带的。

我挺喜欢这样的直接坦率,因此,我一直都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不以为然,觉得不真实。

谁都是先己而后天下,这是我的理解。

接下来还有一句——"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可是,江湖何时才能“静”?

电影里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永远没有静的那一天。

所以"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就是只剩下后一句——"不可让位"。

不可让位——“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不是为贪恋位子上的荣华,而是为了"万安",为自己,为子孙的万安。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05

回帖

860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860
声望
480 声
银两
4528 两
回帖
205
精华
3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8-12-21
最后登录
2023-12-6
发表于 2019-9-1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好贴留名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9-25 13:22 编辑

七五

魏明帝曹叡算是有些能力,但后面又奢侈荒淫。

{魏略曰:是年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建翔凤於其上;又於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於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其秩石拟百官之数。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马均作司南车,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筑阊阖诸门阙外罘罳。太子舍人张茂以吴、蜀数动,诸将出征,而帝盛兴宫室,留意於玩饰,赐与无度,帑藏空竭;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乃上书谏曰:"臣伏见诏书,诸士女嫁非士者,一切录夺,以配战士,斯诚权时之宜,然非大化之善者也。臣请论之。陛下,天之子也,百姓吏民,亦陛下之子也。礼,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所以殊贵贱也。吏属君子,士为小人,今夺彼以与此,亦无以异於夺兄之妻妻弟也,於父母之恩偏矣。又诏书听得以生口年纪、颜色与妻相当者自代,故富者则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贵买生口以赎其妻;县官以配士为名而实内之掖庭,其丑恶者乃出与士。得妇者未必有欢心,而失妻者必有忧色,或穷或愁,皆不得志。夫君有天下而不得万姓之欢心者,鲜不危殆。}

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

这句中的"士",应该是指兵士。有些阵亡兵士的遗孀,已经嫁给老百姓了,明帝却下令夺回,要把她们配给其他兵士,如果有不愿意的,可以找其他女人来代替自己被夺的妻子。

这是比较恶劣了的政令。

太子舍人张茂在谏书中,指出了这政令的恶果:“又诏书听得以生口年纪、颜色与妻相当者自代,故富者则倾家尽产,贫者举假贷贳,贵买生口以赎其妻;县官以配士为名而实内之掖庭,其丑恶者乃出与士。

这种兵士优先婚配的事儿,在文帝曹丕时就有。
{后早丧兄弟,以从兄表继永后,拜奉车都尉。后外亲刘斐与他国为婚,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后姊子孟武还乡里,求小妻,后止之。遂敕诸家曰:"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宜各自慎,无为罚首。"}


曹丕郭皇后的侄子要回乡纳妾,皇后阻止了,说:"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取以为妾也。宜各自慎,无为罚首。"

战乱时代,许多事儿兵士优先,可以理解。但也真是可见古代女人毫无地位。

回到太子舍人张茂给明帝的谏书,后面有这两句——“得妇者未必有欢心,而失妻者必有忧色,或穷或愁,皆不得志。”——意思是说,夺走了别人的妻子,强配给兵士,那么,得妻者不一定能得到欢心,失妻者一定不开心。

难得张茂能说这样两句话,因为在古代,又有多少人在乎什么欢心不欢心的,女人不过是个工具罢了。

{魏书曰:后性约俭,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太祖常得名珰数具,命后自选一具,后取其中者,太祖问其故,对曰:"取其上者为贪,取其下者为伪,故取其中者。"}

曹操拿来一堆珠宝,让卞皇后选一件,卞皇后选了中等的,说选上等的是贪,选下等的是伪,所以选中等的。

唉。看史书,常常叹息。说是鼓励年轻人要多读历史,但是历史里教的多是这样的东西。

不是说所谓的中庸不好,不是说所谓的情商高不好。而是说,我有点拿不准以后该如何教自己的孩子读书。

教他这些,也许可以保护他。但是,又觉得,少年就要有少年的心性,何必学中庸?

当然,我的孩子还很小,离教他读《三国志》还早。

暂时不会跟他提到卞皇后选珠宝,然面免不了提孔融让梨。

对于很小的小孩来说,选梨选小梨,就像卞皇后说的,是“伪”了。但把大梨让给别人,又往往会得到大人的夸奖。

我的原则,选大梨不批评,选小梨不夸奖。

有点想的太多,太远。没办法,有了小孩之后,再读书时,总想着,以后对自己的小孩讲,该怎么讲。

史书里不仅多的是中庸之道明哲保身,还有多的是杀人技。

{九州春秋曰:司隶冯方女,国色也,避乱扬州,术登城见而悦之,遂纳焉,甚爱幸。诸妇害其宠,语之曰:"将军贵人有志节,当时时涕泣忧愁,必长见敬重。"冯氏以为然,后见术辄垂涕,术以有心志,益哀之。诸妇人因共绞杀,悬之厕梁,术诚以为不得志而死,乃厚加殡敛。}

这段里,袁术纳冯氏女为妾,很宠爱,其他姬妾嫉妒,想要除掉冯氏女。

于是,她们假意给冯氏女出主意,说,袁将军最喜欢有志节的人了,你如果常常在将军面前做忧愁流泪状,将军一定会认为你比其他人有志节,一定会更加敬重你。

冯氏女照做了,她们说的没错,袁术果然认为冯氏女有志节,更加怜爱她了。

然而,这不过是铺垫,杀招在后面。她们找了个机会,把冯氏女绞杀,然后,悬到梁上,做成自杀的样子。

袁术丝毫没有怀疑是他杀,认为一定是冯氏女有志节,而不得志,所以自杀。

这就是我们的史书。

{先贤行状曰:登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

这是写陈登的,这段里有“视民如伤”四个字,引起我的注意。网上解释为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自己身上的伤痛一样,或者说是对待老百姓就像对待有伤病的人。

最早的出处大约是《左传》,《孟子》里也有。

没读过《左传》,读过《孟子》,但当时没注意过这四个字。

有“视民如子”,有“视民如父母”,有“视民如伤”,到底要怎样对待“民”呢?

不必如子如父如伤,只要把人当人就行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10-15 16:02 编辑

七六

邴原这个人的传,读后比较感兴趣。

邴原的女儿早夭,恰好曹操的儿子曹冲也夭折,曹操求邴原将两个人合葬,邴原拒绝了。

{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於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

邴原家贫早孤,看到邻居有书舍,感慨而涕,老师被他感动,愿意免费教他。

这一段就是“邴原泣学”的故事。

读来颇有感触,想起了80年代末,我上小学之前,家里没钱买书,母亲常带我去新华书店蹭书读,而屡遭店员白眼甚至恶语的经历。

{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

年长一点儿,邴原开始游学,来到安丘,拜见孙崧。

孙崧说,你同乡有个郑玄,学问很大,你不去向他求学,却远游求学,何必呢?

邴原回答的很好,他说,人各有志,有人登山采玉,有人入海采珠,没有谁高谁低,志趣方向不同而已。

孙崧最后写了封推荐信给邴原,让他拿着去找人求学。邴原不愿意要什么推荐信,但难以推辞孙崧的好意,只好把书收下了。

这段有个疑问,大概查了一下,邴原是临朐人,郑玄是高密人,而孙崧在安丘。

临朐、高密、安丘都属今天的山东潍坊,地图上看,临朐矩安丘,比临朐矩高密要近。那为什么邴原从临朐到安丘求学,孙崧却说你这是舍近求远?

也许是郑玄当时并没有呆在高密?

不去考证了,没精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邴原的回答是很好的,登山入海皆是学问。

{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於家而行。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幹。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於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归以书还孙崧,解不致书之意。}

这一段是邴原断酒求学的故事。

自控能力很强的人容易成功。

邴原没有靠孙崧的推荐信,而是在学成之日把信还给了孙崧。

{自反国土,原於是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时郑玄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之士集焉。原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议,云青州有邴、郑之学。}

邴原后来在青州讲学,门徒数百。时人都认为他的学问和郑玄齐名。

挺励志的,当年邴原求学时,孙崧说,你何必舍近求远,跟郑玄学就行了。而后来,邴原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做到了和郑玄齐名。

{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

曹操请邴原辅佐曹丕。有一次,曹丕开宴会,面对一众宾客,出了个题,如果你的君和你的父都生病了,只有一丸药,只能救一个人,你是救君?还是救父?

这个题就像是老婆和老妈掉水里,你救谁一样?

问这种问题的人,脑子有病。

曹丕问了这个问题,众人有说救父的,有说救君的,邴原觉的问题太脑残,不参与讨论。

曹丕还不太识相,特意问邴原,邴原没好气地回答:救父!

邴原的事迹还有不少,这里只选了其中几点。

我很欣赏邴原。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七

{孚字子宪,钜鹿人也。兴平中,本郡人民饥困。孚为诸生,当种薤,欲以成计。有从索者,亦不与一茎,亦不自食,故时人谓能行意。后为吏。建安中,袁尚领冀州,以孚为主簿。后尚与其兄谭争斗,尚出军诣平原,留别驾审配守邺城,孚随尚行。会太祖围邺,尚还欲救邺。行未到,尚疑邺中守备少,复欲令配知外动止,与孚议所遣。孚答尚言:"今使小人往,恐不足以知外内,且恐不能自达。孚请自往。"尚问孚:"当何所得?"孚曰:"闻邺围甚坚,多人则觉,以为直当将三骑足矣。"尚从其计。孚自选温信者三人,不语所之,皆敕使具脯粮,不得持兵仗,各给快马。遂辞尚来南,所在止亭传。及到梁淇,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系著马边,自著平上帻,将三骑,投暮诣邺下。是时大将军虽有禁令,而刍牧者多。故孚因此夜到,以鼓一中,自称都督,历北围,循表而东,从东围表,又循围而南,步步呵责守围将士,随轻重行其罚。遂历太祖营前,径南过,从南围角西折,当章门,复责怒守围者,收缚之。因开其围,驰到城下,呼城上人,城上人以绳引,孚得入。配等见孚,悲喜,鼓噪称万岁。守围者以状闻,太祖笑曰:"此非徒得入也,方且复得出。"孚事讫欲得还,而顾外围必急,不可复冒。谓己使命当速反,乃阴心计,请配曰:"今城中谷少,无用老弱为也,不如驱出之以省谷也。"配从其计,乃复夜简别得数千人,皆使持白幡,从三门并出降。又使人人持火,孚乃无何将本所从作降人服,随辈夜出。时守围将士,闻城中悉降,火光照曜。但共观火,不复视围。孚出北门,遂从西北角突围得去。其明,太祖闻孚已得出,抵掌笑曰:"果如吾言也。"}

李孚是袁尚的主簿,袁尚出军平原,留审配守邺城。

曹操包围邺城,袁尚回军救城,但又没办法和城内的人沟通,李孚说,人太多不行,给我三个人。
李孚就带着这三个人,装成是曹军巡视的都督,一路走一路呵斥甚至责罚曹军的岗哨,还大胆地经过曹操大营,来到城门前,把守卫绑了起来。

来到城下,叫城上的人用绳子把几个人拉进去了。

曹操知道了,笑了,说这家伙有本事,他一定会想办法再出城的。

李孚出城的办法是,把城中的老弱赶出城,三个城门一起出,人人手持火把,李孚几个人趁机混出包围。

天亮后,曹操知道李孚又成功的出城去了,又笑了:果然不出我所料。

李孚是个人才。

{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於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

曹操打吕布时,臧霸帮过吕布,后来吕布被曹操灭了,臧霸跟了曹操,曹操割了青州和徐州给臧霸。

曹操打败了袁谭,臧霸祝贺,说要把子弟及手下将士的家属弄到邺城,其实就是给曹操做人质,让他放心的意思。

曹操说,我知道诸位一片忠心,用不着这样啊!不过,以前萧何遣子弟入侍,刘邦没有拒绝,耿纯烧了祖宅,带着棺材跟着刘秀,刘秀也没有阻拦。我又怎能拂你们的意呢?

{初,淯外祖父赵安为同县李寿所杀,淯舅兄弟三人同时病死,寿家喜。淯母娥自伤父雠不报,乃帏车袖剑,白日刺寿於都亭前,讫,徐诣县,颜色不变,曰:"父雠己报,请受戮。"禄福长尹嘉解印绶纵娥,娥不肯去,遂强载还家。会赦得免,州郡叹贵,刊石表闾。}

这一段,是赵娥为父报仇的事,在读《后汉书》时提到过,《三国志》里也有一段记录。

之前我在随笔里说赵娥报仇的故事,可以请王家卫拍个电影。

《后汉书》及《三国志》正文中对赵娥的记录并不多,而在《三国志》的注文中,有一段比较详细的记录。

{【皇甫谧列女传曰:酒泉烈女庞娥亲者,表氏庞子夏之妻,禄福赵君安之女也。君安为同县李寿所杀,娥亲有男弟三人,皆欲报仇,寿深以为备。会遭灾疫,三人皆死。寿闻大喜,请会宗族,共相庆贺,云:"赵氏强壮已尽,唯有女弱,何足复忧!"防备懈弛。娥亲子淯出行,闻寿此言,还以启娥亲。娥亲既素有报仇之心,及闻寿言,感激愈深,怆然陨涕曰:"李寿,汝莫喜也,终不活汝!戴履天地,为吾门户,吾三子之羞也。焉知娥亲不手刃杀汝,而自侥幸邪?"阴巿名刀,挟长持短,昼夜哀酸,志在杀寿。寿为人凶豪,闻娥亲之言,更乘马带刀,乡人皆畏惮之。比邻有徐氏妇,忧娥亲不能制,恐逆见中害,每谏止之,曰:"李寿,男子也,凶恶有素,加今备卫在身。赵虽有猛烈之志,而强弱不敌。邂逅不制,则为重受祸於寿,绝灭门户,痛辱不轻也。愿详举动,为门户之计。"娥亲曰:"父母之仇,不同天地共日月者也。李寿不死,娥亲视息世间,活复何求!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於人哉!若以卿心况我,则李寿不可得杀;论我之心,寿必为我所杀明矣。"夜数磨砺所持刀讫,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家人及邻里咸共笑之。娥亲谓左右曰:"卿等笑我,直以我女弱不能杀寿故也。要当以寿颈血污此刀刃,令汝辈见之。"遂弃家事,乘鹿车伺寿。至光和二年二月上旬,以白日清时,於都亭之前,与寿相遇,便下车扣寿马,叱之。寿惊愕,回马欲走。娥亲奋刀斫之,并伤其马。马惊,寿挤道边沟中。娥亲寻复就地斫之,探中树兰,折所持刀。寿被创未死,娥亲因前欲取寿所佩刀杀寿,寿护刀瞋目大呼,跳梁而起。娥亲乃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樁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遂拔其刀以截寿头,持诣都亭,归罪有司,徐步诣狱,辞颜不变。时禄福长汉阳尹嘉不忍论娥亲,即解印绶去官,弛法纵之。娥亲曰:"仇塞身死,妾之明分也。治狱制刑,君之常典也。何敢贪生以枉官法?"乡人闻之,倾城奔往,观者如堵焉,莫不为之悲喜慷慨嗟叹也。守尉不敢公纵,阴语使去,以便宜自匿。娥亲抗声大言曰:"枉法逃死,非妾本心。今仇人已雪,死则妾分,乞得归法以全国体。虽复万死,於娥亲毕足,不敢贪生为明廷负也。"尉故不听所执,娥亲复言曰:"匹妇虽微,犹知宪制。杀人之罪,法所不纵。今既犯之,义无可逃。乞就刑戮,陨身朝巿,肃明王法,娥亲之愿也。"辞气愈厉,面无惧色。尉知其难夺,强载还家。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并共表上,称其烈义,刊石立碑,显其门闾。太常弘农张奂贵尚所履,以束帛二十端礼之。海内闻之者,莫不改容赞善,高大其义。故黄门侍郎安定梁宽追述娥亲,为其作传。玄晏先生以为父母之仇,不与共天地,盖男子之所为也。而娥亲以女弱之微,念父辱之酷痛,感仇党之凶言,奋剑仇颈,人马俱摧,塞亡父之怨魂,雪三弟之永恨,近古已来,未之有也。诗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娥亲之谓也。}

三段记录中,都有提到县长尹嘉:
《后汉书》: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绶欲与俱亡。娥不肯去。
《三国志》正文:禄福长尹嘉解印绶纵娥,娥不肯去,遂强载还家。
《三国志》注:尉知其难夺,强载还家。

《后汉书》中,说县长尹嘉要弃官和赵娥一起逃亡,这一行为引人遐想,所以我之前说,可以拍成电影。

《三国志》中,说的是“强载还家”,强行用车把赵娥拉回家,这个应该是理解成回赵娥自己的家吧?不会是回县长家吧?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八

{鲍出字文才,京兆新丰人也。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出与老母兄弟五人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须臾,出从后到,知母为贼所略,欲追贼。兄弟皆云:"贼众,当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贼贯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

鲍出,少年时开始游侠,兄弟五人和老母亲一起生活,家贫,五兄弟出去找吃的,回家后,发现母亲已被贼人掳走,其它兄弟四个害怕贼多,不敢追,鲍出独自一个人去追。

{贼望见出,乃共布列待之。出到,回从一头斫贼四五人。贼走,复合聚围出,出跳越围斫之,又杀十馀人。时贼分布,驱出母前去。贼连击出,不胜,乃走与前辈合。出复追击之,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出遂复奋击贼。贼问出曰:"卿欲何得?"出责数贼,指其母以示之,贼乃解还出母。}

鲍出追上贼人,啥也没说,一口气杀了四五个人。

贼人一看不对,先跑了,后来又纠集更多人围着鲍出,鲍出又杀了十几个。

贼人又跑了,鲍出继续追,追到看到了母亲,又是一顿暴击。

贼人受不了了,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读到这儿,感觉很有意思,鲍出紧追不舍,杀了那么多贼人,居然都没有跟贼人说自己是要救母亲。

反正就是一顿砍杀!
贼人扛不住了,才想起来问。鲍出也才说是要救母亲。

鲍出也是有个性。

{比舍妪独不解,遥望出求哀。出复斫贼,贼谓出曰:"已还卿母,何为不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贼复解还之。出得母还,遂相扶侍,客南阳。}

贼人将鲍出的母亲放了,但是,事情还没完。

同时被绑的邻居向鲍出求救,鲍出还是没说话,对着贼人又是一顿砍杀。

想象一下,当时的贼人估计已经崩溃,打又打不过,要什么又不说!

贼人说,已经把母亲还给你了,你还要怎样?

鲍出这才说,那个人是我嫂子。

贼人把那人也放了,才算完。

遇到鲍出这性格的人,贼人也是……

{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属。时毛玠、崔琰并以忠清幹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检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

这一段是说,曹操手下的毛玠、崔琰选人用人,先看重是否崇尚节俭。

和洽不认同,说了一段他的观点。

很有道理,用人在于能力是否能配上职位,而不是用节俭与否来衡量。

“贵处中庸”、“务通人情”,说的挺好。

{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曹丕经常请人吃饭喝酒,喝的高兴,把甄夫人请出来,和大家见个面。古人男女之妨很严,况又是太子的夫人,所以,大家都低下头,只有刘桢平视。

曹操知道这件事,很生气,差点杀了刘桢。

{质别传曰: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

曹丕跟曹操的想法不太一样。

这段记录的是,曹操死后,曹丕当了皇帝,召吴质和曹休等人聚会,有时会把郭后叫出来见他们,并且说,“卿仰谛视之”,“谛视”是仔细看的意思,你们都抬头仔细看看我的郭后。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九

{时猎法甚峻。宜阳典农刘龟窃於禁内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校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廷尉,廷尉便当考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柔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重复为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

曹叡时,打猎管的很严。刘龟私下在禁区里打兔子,被功曹张京告发。曹叡把刘龟抓起来要治罪,但是却没有提谁是告发者。

高柔上表问谁是告发者,曹叡很生气,刘龟犯禁当死,让廷尉审就是了,你何必非要问谁是告发者呢,难道我还能冤枉他?

高柔没被皇帝吓到,还是坚持,既然有被告,那么一定有原告,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凭谁的喜怒就不走法律程序了。

曹叡只好把告发者张京也带来,走法律程序。

{是时,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柔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广农为务,俭用为资。夫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畜,畜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古者,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至如荥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愍稼穑之艰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久济,莫不悦豫矣。"}

当时,在禁区打猎打头鹿都是死罪。

高柔觉得太严苛了,上书说利弊,一个观点就是鹿太多了,对庄稼有害,不仅不应该禁止,还应该放开,让大家都可以猎鹿,一则减少鹿对庄稼的危害,一则捕鹿也是一个创收方式,何乐而不为。

高柔的这个奏疏是《三国志》正文里的,而注文里面,也有一篇,如下:

魏名臣奏载柔上疏曰:"臣深思陛下所以不早取此鹿者,诚欲使极蕃息,然后大取以为军国之用。然臣窃以为今鹿但有日耗,终无从得多也。何以知之?今禁地广轮且千馀里,臣下计无虑其中有虎大小六百头,狼有五百头,狐万头。使大虎一头三日食一鹿,一虎一岁百二十鹿,是为六百头虎一岁食七万二千头鹿也。使十狼日共食一鹿,是为五百头狼一岁共食万八千头鹿。鹿子始生,未能善走,使十狐一日共食一子,比至健走一月之间,是为万狐一月共食鹿子三万头也。大凡一岁所食十二万头。其雕鹗所害,臣置不计。以此推之,终无从得多,不如早取之为便也。"

这篇也是说应该放开猎鹿,是给皇帝算了一个帐。说一年下来,虎、狼、狐可以吃十二万头鹿,与其被它们吃掉,还不如让人早早猎掉。

世语曰:敞字泰雍,官至卫尉。毗女宪英,適太常泰山羊耽,外孙夏侯湛为其传曰:"宪英聪明有才鉴。初文帝与陈思王争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抱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司马宣王将诛爽,因爽出,闭城门。大将军司马鲁芝将爽府兵,犯门斩关,出城门赴爽,来呼敞俱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於事可得尔乎?'宪英曰:'天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以后事付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俱受寄讬之任,而独专权势,行以骄奢,於王室不忠,於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敞曰:'然则事就乎?'宪英曰:'得无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敞曰:'然则敞可以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不可也。且为人死,为人任,亲昵之职也,从众而已。'敞遂出。宣王果诛爽。事定之后,敞叹曰:'吾不谋於姊,几不获於义。'逮锺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从子羊祜曰:'锺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祜曰:'季母勿多言。'其后会请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见锺会之出,吾为国忧之矣。今日难至吾家,此国之大事,必不得止也。'琇固请司马文王,文王不听。宪英语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於亲,出则致节於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汝其慎之!'琇竟以全身。宪英年至七十有九,泰始五年卒。"

这段记录的是辛宪英,一个很有能力的女人。

读这一段后,网上搜辛宪英的资料,发现原来《三国演义》里面有写到过她。

而我,完完全全不记得《三国演义》里有这个人,其实大部分人物都不记得了。

{皇甫谧列女传曰:姜叙母者,天水姜伯奕之母也。建安中,马超攻冀,害凉州刺史韦康,州人凄然,莫不感愤。叙为抚夷将军,拥兵屯历。叙姑子杨阜,故为康从事,同等十馀人,皆略属超,阴相结为康报仇,未有间。会阜妻死,辞超宁归西,因过至历,候叙母,说康被害及冀中之难,相对泣良久。姜叙举室感悲,叙母曰:"咄!伯奕,韦使君遇难,岂一州之耻,亦汝之负,岂独义山哉?汝无顾我,事淹变生。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但当速发,我自为汝当之,不以馀年累汝也。"因敕叙与阜参议,许诺,分人使语乡里尹奉、赵昂及安定梁宽等,令叙先举兵叛超,超怒,必自来击叙,宽等因从后闭门。约誓以定,叙遂进兵入卤,昂、奉守祁山。超闻,果自出击叙,宽等从后闭冀门,超失据。过卤,叙守卤。超因进至历,历中见超往,以为叙军还。又传闻超以走奔汉中,故历无备。及超入历,执叙母,母怒骂超。超被骂大怒,即杀叙母及其子,烧城而去。阜等以状闻,太祖甚嘉之,手令褒扬,语如本传。臣松之案:谧称阜为叙姑子,而本传云叙为阜外兄,与今名内外为不同。}

这一段,也记录了一个女人,姜叙的母亲,激励姜叙,为韦康报仇,最后被马超所杀。

{谧又载赵昂妻曰:赵昂妻异者,故益州刺史天水赵伟璋妻,王氏女也。昂为羌道令,留异在西。会同郡梁双反,攻破西城,害异两男。异女英,年六岁,独与异在城中。异见两男已死,又恐为双所侵,引刀欲自刎,顾英而叹曰:"身死尔弃,当谁恃哉!吾闻西施蒙不絜之服,则人掩鼻,况我貌非西施乎?"乃以溷粪涅麻而被之,鲜食瘠形,自春至冬。双与州郡和,异竟以是免难。昂遣吏迎之,未至三十里,止谓英曰:"妇人无符信保傅,则不出房闱。昭姜沈流,伯姬待烧,每读其传,心壮其节。今吾遭乱不能死,将何以复见诸姑?所以偷生不死,惟怜汝耳。今官舍已近,吾去汝死矣。"遂饮毒药而绝。时適有解毒药良汤,撅口灌之,良久乃苏。建安中,昂转参军事,徙居冀。会马超攻冀,异躬著布韝,佐昂守备,又悉脱所佩环、黼黻以赏战士。及超攻急,城中饥困,刺史韦康素仁,愍吏民伤残,欲与超和。昂谏不听,归以语异,异曰:"君有争臣,大夫有专利之义;专不为非也。焉知救兵不到关陇哉?当共勉卒高勋,全节致死,不可从也。"比昂还,康与超和。超遂背约害康,又劫昂,质其嫡子月於南郑。欲要昂以为己用,然心未甚信。超妻杨闻异节行,请与宴终日。异欲信昂於超以济其谋,谓杨曰:"昔管仲入齐,立九合之功;由余適秦,穆公成霸。方今社稷初定,治乱在於得人,凉州士马,乃可与中夏争锋,不可不详也。"杨深感之,以为忠於己,遂与异重相接结。昂所以得信於超,全功免祸者,异之力也。及昂与杨阜等结谋讨超,告异曰:"吾谋如是,事必万全,当奈月何?"异厉声应曰:"忠义立於身,雪君父之大耻,丧元不足为重,况一子哉?夫项讬、颜渊,岂复百年,贵义存耳。"昂曰:"善。"遂共闭门逐超,超奔汉中,从张鲁得兵还。异复与昂保祁山,为超所围,三十日救兵到,乃解。超卒杀异子月。凡自冀城之难,至于祁山,昂出九奇,异辄参焉。}

这一段,记了一个叫王异的女人,是赵昂妻,帮助赵昂谋划打马超,为韦康报仇,不惜牺牲了一个儿子。

姜叙母、王异,也都是在《三国演义》里有提到的,我也是一个都记不得。

正史中出现的女人,大都值得抄录下来,以便以后能记住一部分,不要再像以前读《三国演义》时一样,读过就忘。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

这段时间书读的有点慢。

《美学》第二本,读起来比第一本吃力的多。

第一本,主要是宏观上说了一些美的艺术形式,好像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本,开始分类细说每一种艺术类型,说的很详细,反而不容易理解了。

这也许跟我从小到大接触的哲学类书有关。

我们接触较多的,大多是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就是说的不细,甚至于说的很玄。

比如说,给你来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西方哲学反而是会讲得很细很细,细的恨不得把每个字都要定义清楚。

然而,有意思的就在这里,玄之又玄的中国古代哲学,让人觉得很玄,但好多人仿佛却又觉得能明白。

而西方哲学讲的那么细,有时看得人实在崩溃,越解释越乱。

东西方,各有所长,能互为补充是最好的。

所以《美学》第二本,看得很辛苦,也看得很慢,但也总算看完了。

剩下第三本和第四本,暂时放一放,浓度太大,需要时间调整,以后再看。

《三国志》看得也慢,虽然只有五册,但这么久了,才刚看完第三册。

主要正文并不算多,注比较多,而且注都是小字,所以如果把其中的注换成正文一样的大字,应该是会多出几册。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以人为本”,据说最早的出处是《管子》,没看过。我看过的最早出处就是这里刘备所说。

读《三国志》到到曹操时,能感觉到曹操字里行间的人格魅力。而刘备记载的比曹操简略,刘备也没有曹操那样的文采,所以没有直观地感受到刘备的人格魅力,但从侧面也大约能推断出,刘备也是很有人格魅力的。

且不说其他,当年能说出“以人为本”这样的话,那怕是为了笼络人心,也是不简单。

{初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刘禅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里的“葛氏”是诸葛亮,我才知道,原来诸葛复姓,是来源于葛姓。

前几天,新购四套书:《周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至此,二十四史已购买二十套,还剩下四套没有购买:《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购书是会上瘾的,感受料想跟买衣服上瘾,买包上瘾的感觉差不多。

路漫漫。

比之前进步的是,质疑我买书太多,觉得我读不完的人越来越少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主题

4223

回帖

1万

积分

积分
18204
声望
11747 声
银两
205090 两
回帖
4223
精华
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7
最后登录
2024-2-12
发表于 2019-11-16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的东西放弃了?没见读电影类的书,都是些古董
横扫天下会www.taclub.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8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羽生堂主 发表于 2019-11-16 19:55
电影的东西放弃了?没见读电影类的书,都是些古董

电影已经放弃好几年了。如今都很少看电影。但也还是会关注一些新电影的新闻,看看最近都会有些什么新电影,但基本都没有去看的兴趣了。
现在不太愿意为花一两个小时在看一部电影上面。

堂主倒是一直坚持看电影,我是不行了,算是退出影迷行列了。

一直差不多都是读古董书,文学一类居多,像文学这一类的,新书新作者都不太给力,读不下去,没办法。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2692

回帖

71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159
声望
6070 声
银两
38173 两
回帖
2692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3-2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一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裕遂弃市。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尝不扑之於地也。}

刘备嘲笑张裕脸上毛多,编个段子说“诸毛绕涿居”。张裕反击,讲段子嘲笑刘备无须,说“潞涿君”。

这段子具体什么意思,不是很明确,“潞涿君”是露嘴君的谐音?

最终刘备找个理由把张裕杀了,应该主要不是因为张裕嘲笑过他,主要是乱讲话,说刘备终会失天下。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刘备要打吴国,黄权进谏说顺流而下,进易退难,陛下不宜亲征,让我打先锋吧。刘备不听,留黄权在江北防魏军,自己按原计划伐吴。

果然被黄权说中了,刘备被吴军打败,而黄权因为没办法回去,只能投降魏国。

因为黄权投魏,家人被抓起来要处理,刘备还是有胸襟的,善待黄权家人,说我当初没听黄权的话,是我负黄权,不是黄权负我。

{乃遣芝修好於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於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权与亮书曰:"丁厷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

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说和孙权连蜀抗魏。

邓芝不辱使命,孙权绝魏和蜀。

联和以后,孙权对邓芝说,如果以后天下太平了,我和贵国,二主分治,多好啊。

邓芝说,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假如以后,我们联和把魏灭了,两位君主,各自发挥,我们为臣的,各为其主,那时,战争才刚开始。

孙权说的理想化,邓芝回的理性。

外战结束之日,就是内战开始之时,历来如此。

{吴录曰:时有乌程邹他、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引兵扑讨,皆攻破之。策母吴氏曰:"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独馀一老翁,何足复惮乎?"乃舍之,馀咸族诛。策自讨虎,虎高垒坚守,使其弟舆请和。许之。舆请独与策会面约。既会,策引白刃斫席,舆体动,策笑曰:"闻卿能坐跃,剿捷不常,聊戏卿耳!"舆曰:"我见刃乃然。"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舆有勇力,虎众以其死也,甚惧。进攻破之。虎奔馀杭,投许昭於虏中。程普请击昭,策曰:"许昭有义於旧君,有诚於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臣松之案:许昭有义於旧君,谓济盛宪也,事见后注。有诚於故友,则受严白虎也。}

孙策讨伐严白虎,严白虎派弟弟严舆请和,严舆和孙策会面,谈着谈着,孙策突然拔刀砍席,严舆身体动了一下,孙策笑说,听说你非常敏捷,从坐着的姿态能一跃而起,所以刚才是试一下你。

这一试试出来,严舆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也是个无能之辈,于是,孙策一戟就干掉了严舆。

《三国志》所有的篇目都是,某某传,某某纪,只有写孙坚时,用的是《孙破虏讨逆传》,为什么单孙坚搞特殊,加了个“讨逆”?

《吴书》第三卷,里提到一个人——濮阳兴——才知道,原来濮阳不仅是个地名,还是个复姓。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333
声望
67873 声
银两
1070684 两
回帖
28936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3-26
发表于 2019-11-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水煎茶 于 2019-11-24 21:29 编辑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11-24 20:29
八十一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

讨逆是孙策,那篇是孙坚和孙策的合传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3-28 22:22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