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盟主
- 积分
- 18656
- 声望
- 6497 声
- 银两
- 40061 两
- 回帖
- 3031
- 精华
- 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9-9-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楼主 |
发表于 2019-6-1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八
之前看《苏轼词》,三本看了一本,苏轼的人生轨迹到了黄州。
这两天开始看《苏轼诗》,再以诗走一遍人生轨迹,等到赶上了词的轨迹,接着就诗词一起读。
对于名人的传记,尤其是大作家、大文豪的传记,我的兴趣不是很大,因为我觉得,读他们的传记,还不如就读他们的作品,熟悉了作品,他的人生也大概能有所了解了。
至少,我觉得要读大文豪的传记,还是要先把他的作品读过才好。
喜欢苏轼的人很多。很多年前,我喜欢过的一个女孩,十分喜欢苏轼,想看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让我逛书店时帮她留意一下。
当年,还几乎没有什么网购,买书还是在书店。我已经记不清是否帮女孩在书店买过这本《苏东坡传》,只记得,我在书店里看到过这本书,但并没有读过。
按理,喜欢的女孩,喜欢的书,再怎么样,自己也要读一下,但,我却没读。
因为,当年,我并没有读过苏轼写的多少东西,读别人写的传记,有什么意思呢?
前两天,找出《苏轼诗》来读,读了前几篇。
苏轼有记录留下来的诗,比他的词要早几年。
1057年,苏轼考完进士,回家奔母丧后,1059年,跟着苏洵苏辙带着家眷再次回京,路上写了好多诗,这些诗便是苏轼最早有记录留传下来的诗。
彼时,父子三人,应当是意气风发,因为三年前,兄弟二人刚同榜进士,名动京师。
关于1057年的科举,以及苏轼的考试名次,网上有许多种说法。
几个错误的说法:
一、苏轼省试第二。
二、苏轼进士第二,即榜眼。
这两个说法,来自于传说: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以上完全复制百度百科。
所以:
一、欧阳修主持的是礼部考试,即省试(即后来的会试,宋时叫省试),有人根据这个,说苏轼考了第二名;
二、会试后还有殿试,殿试第一名才是状元。有人不了解这是省试而不是殿试,所以附会成苏轼本来应该得状元,而仅给了个榜眼。
那么,第二个说法显然错的,第一个说法也不对?
苏辙给苏轼写的墓志铭——《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 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 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复以《春 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从这段可见,传说欧阳修省试时,把苏轼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置为第二,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只不过是策论第二,也就是说其中一科是第二,考试有好几科呢。
所以,苏辙接着又说:"复以《春 秋》对义,居第一"。另外一科考《春秋》,苏轼考了第一。
具体那时考试有几科,苏轼每一科都是第几名,我也没精力和兴趣去考证了。
反正墓志铭里,写了两科,一科第一,一科第二。其它科估计成绩没那么理想,不然,亲弟弟写文章应该会写出来吧。
因此,只能说苏轼在1057年省试考试中,策论考了第二名,省试总成绩是第几?我不清楚。
那么,苏轼殿试第几呢?
墓志铭里写了——“殿试中乙科”,也就是说,大文豪苏轼殿试只考了乙科,连甲科都没进,更不用说榜眼了。
花时间写这么多干嘛,苏轼考试第几名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感觉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一个人说错了,另外的人也不考虑,直接复制了,错了多了,也仿佛对了。
既然提到当年包括到现在都没看过的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于是,我就在网上找了来看了一下有没有写关于苏轼考进士的事。
果然有:
{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林语堂也说"在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
"几乎名列榜首"和"中乙科",差别还是很大的。
算了。我也并不是考据派,也没那么多精力和能力,以上我说的也并不一定正确。
啰嗦这么多,最主要想说的,还是开头的意思,就是,对于苏轼这种大文豪,如果感兴趣,读他的传记,不如就把他的诗文一篇篇地读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