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风继续吹

[书话] 读书随笔

 火...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2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8-12 16:53 编辑

一四七

{时高祖于钟山造大爱敬寺,骞旧墅在寺侧,有良田八十余顷,即晋丞相王导赐田也。高祖遣主书宣旨就骞求市,欲以施寺。骞答旨云:"此田不卖;若是敕取,所不敢言。"酬对又脱略。高祖怒,遂付市评田价,以直逼还之。由是忤旨,出为吴兴太守。}

萧衍信佛,到处建寺,有一次要建寺,刚好王骞附近有地,是王骞祖上王导在晋朝时皇帝赐的地。

萧衍下旨要买王骞的地建寺,王骞回答旨圣说,这地不卖,但如果是皇帝硬要取回去,我也不敢说什么。

萧衍怒了,直接让人按市价估值,"以直逼还之"——是要王骞按市价出钱还给皇家?还是以此逼王骞出地。

做为一个皇帝,萧衍还算可以了,先是要买,被拒后,没有直接强硬征取,还是估价后再逼迫的。

{高祖阮修容,讳令嬴,本姓石,会稽余姚人也。齐始安王遥光纳焉。遥光败,入东昏宫。建康城平,高祖纳为彩女。天监七年八月,生世祖。寻拜为修容,常随世祖出蕃。
大同六年六月,薨于江州内寝,时年六十七。其年十一月,归葬江宁县通望山。谥曰宣。世祖即位,有司奏追崇为文宣太后。}

阮令嬴,先是嫁给南齐萧遥光,后萧遥光死后,又被萧宝卷选为后宫,再后来,萧衍称帝后纳入后宫,生了萧绎,也就是后来的梁世祖。

按说阮令嬴这样的经历,算是出身不好,而儿子也能当上皇帝,自己被封太后。说明当时的礼教还没有后来那么严苛。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高祖遣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太子奉敕,乃进数合。自是至葬,日进麦粥一升。高祖又敕曰:"闻汝所进过少,转就羸瘵。我比更无余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应强加饘粥,不使我恒尔悬心。"虽屡奉敕劝逼,日止一溢,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

昭明太子萧统,受到后世很多人的推崇。

这一段是写他事母至孝。母亲死了,每天不吃饭,就是哭。

父亲萧衍两度下圣旨宽慰萧统,让他要吃饭,不要把自己弄垮。

主要想说的是萧衍两次下圣旨的用语——“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我比更无余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这样的话,更亲切,更像父子之间对话,比公文要好一点儿。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我也对萧统有点兴趣,因为他爱读书,爱写文章。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


萧统有仁慈之心,经常接济京城有困难的人。所以,当他死后,京城之人比较伤心。

京师之外的人——“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这个就不见得了,写史的人夸张一点,也没什么。

{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贼手,每不屈意。初,侯景西上,携太子同行,及其败归,部伍不复整肃,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贼众,左右心腹并劝因此入北。太子曰:"家国丧败,志不图生;主上蒙尘,宁忍违离?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谓避贼。"便涕泗鸣咽,令即前进。贼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太子。}

哀太子萧大器,侯景之乱时被俘,一起乘船走,走着走着,萧大器的船落在后面了,这时,有人劝萧大器说,趁机赶快跑吧。萧大器说,国家都没了,我不能就这样走。下令追上侯景的船。

萧大器还是比较有器度的,然而,正是因为有器度,侯景比较忌惮,就先把他杀了。

如果如阿斗那般,可以多活几年。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揖;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景宗好内,妓妾至数百,穷极锦绣。性躁动,不能沈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为人嗜酒好乐,腊月于宅中,使作野虖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本以为戏,而部下多剽轻,因弄人妇女,夺人财货。高祖颇知之,景宗乃止。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曹景宗是著名的"钟离之战"的主要指挥官之一。

钟离之战暂且不谈。

只说这个曹景宗,很有个性。

曹景宗不习惯当官被各种礼仪束缚,怀念喜欢骑马打仗的生活,于是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

"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肉,甜如甘露浆。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这段话非常精彩,文笔很好。但这也许是史家写的,而非曹景宗自己就有这样文笔。

《梁书》读的过程中,感觉到行文的文笔很好,至少比刚读完的《南齐书》要高几档。

文笔好,读起来,要轻松不少。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八

东昏即位,司空徐孝嗣管朝政,欲与共事,僧珍揣不久安,竟弗往。时高祖已临雍州,僧珍固求西归,得补邔令。既至,高祖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高祖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以为止舍,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不之用。僧珍独悟其旨,亦私具橹数百张。义兵起,高祖夜召僧珍及张弘策定议,明旦乃会众发兵,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艛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果争橹,僧珍乃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萧衍起义早有预谋,提前伐了好多竹子沉到檀溪底下,收拾了好多茅草堆积起来,以备后用。

其他人都不知道萧衍弄这些干什么,只有吕僧珍看出门道。

于是,吕僧珍就私下准备了几百张橹。

等到时机成熟时,萧衍起义,这时大家才知道当时他囤积竹子茅草的作用,原来是用来造船的。

船造好了,橹却没准备够,众將都开始争橹,搞不好要打起来。这时吕僧珍把提前准备的橹拿出来,解决了橹少的问题。

看破不说破,还能针对性的做一些弥补。智商情商都优秀。

{复历西中郎中兵参军,领城局。高祖之将起义也,阐文深劝之,颖胄同焉,仍遣田祖恭私报高祖,并献银装刀,高祖报以金如意。}

这里的“银装刀”看着眼熟,是一部韩国电影的名字,没看过。大概看了下电影简介,觉得这里的银装刀跟电影里的应该不是一个意思。

韩国人也许会说银妆刀是源自他们国家。

{遂进讨合肥。先是,右军司马胡略等至合肥,久未能下,睿按行山川,曰:"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即此是也。"乃堰肥水,亲自表率,顷之,堰成水通,舟舰继至。魏初分筑东西小城夹合肥,睿先攻二城。既而魏援将扬灵胤帅军五万奄至,众惧不敌,请表益兵。睿笑曰:"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且吾求济师,彼亦征众,犹如吴益巴丘,蜀增白帝耳。'师克在和不在众',古之义也。"因与战,破之,军人少安。}

明將韦睿成名之战,合肥攻取战,初次对敌就顶住了魏军五万大军,众人都忌惮五万魏军,韦睿却笑着稳住军心,且不要援军,并打败这五万魏军。

这段已然表现了韦睿的优秀,而这只是基本操作,可怕的还在后面。

{初,肥水堰立,使军主王怀静筑城于岸守之,魏攻陷怀静城,千余人皆没。魏人乘胜至睿堤下,其势甚盛,军监潘灵祐劝睿退还巢湖,诸将又请走保三叉。睿怒曰:"宁有此邪!将军死绥,有前无却。"因令取伞扇麾幢,树之堤下,示无动志。睿素羸,每战未尝骑马,以板舆自载,督厉众军。魏兵来凿堤,睿亲与争之,魏军少却,因筑垒于堤以自固。睿起斗舰,高与合肥城等,四面临之。魏人计穷,相与悲哭。睿攻具既成,堰水又满,魏救兵无所用。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中弩死,城遂溃。俘获万余级,牛马万数,绢满十间屋,悉充军赏。睿每昼接客旅,夜算军书,三更起张灯达曙,抚循其众,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墙壁,皆应准绳。}

这一段攻城就可见韦睿有多可怕了。说可怕,是说做为韦睿的敌人会觉得他很可怕。而作为己方,一定会觉得稳的不行。

看看他,因为身体弱,不能骑马,每次指挥大军时,都坐在一个小板车上!

看这段最后一句:“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墙壁,皆应准绳。”——每到一处就搞战事基建,且所有的工事,都是合规矩按准则来的,不敷衍。

这就不是可怕了,是恐怖,跟着样的人做敌人,几乎没有胜算,只有绝望。

所以当韦睿包围合肥时,城里的魏军——“计穷,相与悲哭。”——绝望啊!

合肥既平,高祖诏众军进次东陵。东陵去魏甓城二十里,将会战,有诏班师。去贼既近,惧为所蹑,睿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殿后,魏人服睿威名,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至是迁豫州于合肥。

拿下合肥,有诏班师,为了防止魏军偷袭,韦睿亲自殿后,魏军已经被韦睿打怕了,看到他标志性的小板车缓缓行在大部队的最后,谁还敢追啊!

{五年,魏中山王元英寇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号百万,连城四十余。高祖遣征北将军曹景宗,都督众军二十万以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高祖诏睿率豫州之众会焉。睿自合肥迳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盛,多劝睿缓行。睿曰:"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魏人已堕吾腹中,卿曹勿忧也。"旬日而至邵阳。初,高祖敕景宗曰:"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景宗见睿,礼甚谨。高祖闻之,曰:"二将和,师必济矣。"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比晓而营立。元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明旦,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魏军又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魏人先于邵阳洲两岸为两桥,树栅数百步,跨淮通道。睿装大舰,使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值淮水暴长,睿即遣之,斗舰竞发,皆临敌垒。以小船载草,灌之以膏,从而焚其桥。风怒火盛,烟尘晦冥,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尽坏。而道根等皆身自搏战,军人奋勇,呼声动天地,无不一当百,魏人大溃。元英见桥绝,脱身遁去。魏军趋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所获军实牛马,不可胜纪。睿遣报昌义之,义之且悲且喜,不暇答语,但叫曰:"更生!更生!"高祖遣中书郎周舍劳于淮上,睿积所获于军门,舍观之,谓睿曰:"君此获复与熊耳山等。"以功增封七百户,进爵为侯,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这一段写的是钟离之战,此战韦睿也是主將之一,打的魏军直呼——“是何神也?

上次说的钟离之战的另一个主將曹景宗,多牛逼多有个性的一个人,谁都瞧不上,唯独对韦睿敬重有加。

七年,迁左卫将军,俄为安西长史、南郡太守,秩中二千石。会司州刺史马仙琕北伐还军,为魏人所蹑,三关扰动,诏睿督众军援焉。睿至安陆,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堑,起高楼,众颇讥其示弱。睿曰:"不然,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是时元英复追仙琕,将复邵阳之耻,闻睿至,乃退。帝亦诏罢军。

这段韦睿的表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恐怖,简直是无敌了。

下属说魏军都怕你为神了,你还建工事示弱,直接打也把他们吓跑了。

韦睿说,为將者,当勇则勇,当怯则怯。

我说他无敌,就是因为他这里的示弱,如此,他还有什么弱点?简直无敌。

这么大篇幅说韦睿,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种稳得不行的名將,就如汉朝的名將赵充国一样。

高祖方锐意释氏,天下咸从风而化;睿自以信受素薄,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余味未尽,再说几句韦睿。这段说萧衍笃信佛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下人都开始信佛。

韦睿说我就不随天下人的大流了,还是按照我原来的样子生活吧。

时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昔汉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王茂因起拜曰:"范云言是,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惜。"高祖默然。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明日,赐云、茂钱各百万。

这段是说萧衍起义成功当了皇帝后,纳了前朝皇帝的余妃,大约这个余妃很有姿色,萧衍为她无心政务。

大臣范云就劝皇帝,不能这样,皇帝不听。后来有一次范云和另一个大臣王茂一起见皇帝,范云又进言劝皇帝不要沉迷女色。王茂也帮腔。皇帝听了默然。

接着,我提这段话的重点来了,范云给了一个解决方案,把余妃赐给王茂!皇帝也同意了!

这也行?这样的处理结果是我没想到的。

{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约曰:"尚书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因病,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高祖遣上省医徐奘视约疾,还具以状闻。先此,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为隐云。}

伴君如伴虎,沈约因言得罪皇帝,又做梦梦到齐和帝割他舌头,因为当初他是促成萧衍代齐的主力之一。沈约害怕了,就请道士做法,给上天上了一本奏书,说禅代的事儿跟他无关。

沈约上赤章的事儿,在后来他又一次得罪萧衍时,萧衍把这件事挖出来一顿狂批,沈约惧病交加,死了。

死后,有司给沈约拟的谥号是“文”,萧衍说,还是改成“隐”吧。

{会南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吴兴令。淹在县三年。升明初,齐帝辅政,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俄而荆州刺史沈攸之作乱,高帝谓淹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淹对曰:"昔项强而刘弱,袁众而曹寡,羽号令诸侯,卒受一剑之辱,绍跨蹑四州,终为奔北之虏。此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哉?"帝曰:"闻此言者多矣,试为虑之。"淹曰:"公雄武有奇略,一胜也;宽容而仁恕,二胜也;贤能毕力,三胜也;民望所归,四胜也;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也。彼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搢绅不怀,四败也;悬兵数千里,而无同恶相济,五败也。故虽豺狼十万,而终为我获焉。"帝笑曰:"君谈过矣。"是时军书表记,皆使淹具草。}

江淹把萧衍一通狂吹,萧衍听了,笑道:过了,过了。

萧衍都听出来江淹对他的夸奖有点过了,有点不好意思。

然而,从此后,“军书表记,皆使淹具草。”——谁不爱听好话呢。

{朏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庄笑,因抚朏背曰:"真吾家千金。"}

"千金"在古代最初并非专指女孩,小谢朏也被称千金。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2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四九

{天监二年,为宁朔将军、南梁太守,领阜陵城戍。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傅竖眼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是时魏分兵于大小岘、东桑等,连城相持。魏将高祖珍以三千骑军其间,道根率百骑横击破之,获其鼓角军仪。于是粮运既绝,诸军乃退。迁道根辅国将军。}

冯道根也算名将。

上次说韦睿说为将者不能总是勇——"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

冯道根对这个思想做了进一步阐释——"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足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高祖以为然,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芃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高祖弗纳,发徐、扬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假绚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有众二十万。于钟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四年,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众患之。或谓江、淮多有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铁器,大则釜鬵,小则鋘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犹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高祖愍役人淹久,遣尚书右仆射袁昂、侍中谢举假节慰劳之,并加蠲复。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高祖复遣赐以衣袴。十一月,魏遣将杨大眼扬声决堰,绚命诸军撤营露次以待之。遣其子悦挑战,斩魏咸阳王府司马徐方兴,魏军小却。十二月,魏遣其尚书仆射李昙定督众军来战,绚与徐州刺史刘思祖等距之。高祖又遣右卫将军昌义之、太仆卿鱼弘文、直阁曹世宗、徐元和相次距守。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夹之以堤,并树杞柳,军人安堵,列居其上。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下。或人谓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绚然之,开湫东注。又纵反间于魏曰:"梁人所惧开湫,不畏野战。"魏人信之,果凿山深五丈,开湫北注,水日夜分流,湫犹不减。其月,魏军竟溃而归。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地。魏寿阳城戍稍徙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垄。}

这一段着实让我惊呆,说的是萧衍要攻打魏占领下的寿阳,有投降的魏人给他献了个计。

这个计让我惊呆,就是在寿阳下游浮山筑一道大坝,把淮河拦起来,让淮河水积累,然后倒灌上游的寿阳。筑起了今天还有一点遗址的浮山堰。

水淹敌城,本来算是平常的战术,但是让我惊呆的是,地图上看,这个浮山堰离寿阳有一百五十多公里,也就是说,在一百五十多公里外筑坝来淹上游的一个城。

我能不惊呆吗?

这个计划,有人敢提,居然也有人敢听敢做。即便是顺利地淹了寿阳,那这一两百公里的百姓一定是遭殃了。

{出为信武长史、江夏太守。因被代,表便道还乡。至家,割宅为寺,栖心物表。}

萧衍信佛,上行下效,梁代许多的官员有舍宅为寺的事迹。在我家附近就一个一千四百多年的寺,就是当时某官员把自己宅子献出来做了寺庙。

{天监四年,诏太尉、临川王宏率众军北讨,宏命记室丘迟私与伯之书曰: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逢明主,立功立事,开国承家,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耶?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蹶,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论功,弃瑕录用,收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非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倳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
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述。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怀黄佩紫,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异域,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僣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图,自求多福。}


这段读起来有点熟悉,尤其是最后一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印象里好像中学语文学过,又好像没学过。

网上查了一下,这封信叫《与陈伯之书》。

写江南的这四句话很好,不知为什么,想起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劝降和劝归,也许有相似的地方吧。

{出为戎昭将军、吴郡太守。所临必赤地大旱,吴人号"旱母"焉。}

萧推每到一处必大旱,时人称之为"旱母",跟今天娱乐圈的"雨神"类似,又相反。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零

{勉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数旬,乃一还宅。每还,群犬惊吠。勉叹曰:"吾忧国忘家,乃至于此。若吾亡后,亦是传中一事。"}

徐勉上班,吃住在办公室,很多天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狗都不认识他了,对着他叫。徐勉感叹说,看看,我忧国忧民,而忘了小家,以至于自家狗都不认识了。如果我死了,狗吠主人这件事,也会在史书我的传记中记上这件事。

可见官员们还挺在乎史书中怎么记载和评价自己的。

看史书,常看到有些文字对一个人的小细节记的非常详细,甚至于一些私密的小事,史家都如同亲自在现场一样,绘声绘色。

我也常想,这要么就是史家自己添油加醋,要么就是有亲密关系的人泄露出去。

现在,读到徐勉这段,我觉得还有可能性,就是当事人自己有意识的透露,比如徐勉,他说这话时,可能旁边就有送他回家的同事下属等等,他这样一说,听到的人就记下来了。

还有徐勉也可能有写日记的习惯,把这事就写进他的日记里,死后,日记公开。

总之,很多种可能。

{常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咸服其无私。}

这段也是徐勉的事迹,是“只谈风月”的出处,准确的是“止谈风月”,引申为不谈政治的说辞。

{时人间丧事,多不遵礼,朝终夕殡,相尚以速。勉上疏曰:"《礼记问丧》云:'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自顷以来,不遵斯制。送终之礼,殡以期日,润屋豪家,乃或半晷,衣衾棺椁,以速为荣,亲戚徒隶,各念休反。故属纩才毕,灰钉已具,忘狐鼠之顾步,愧燕雀之徊翔。伤情灭理,莫此为大。且人子承衾之时,志懑心绝,丧事所资,悉关他手,爱憎深浅,事实难原。如觇视或爽,存没违滥,使万有其一,怨酷已多。岂若缓其告敛之晨,申其望生之冀。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敛。如有不奉,加以纠绳。"诏可其奏。}

这里说当时有人办丧事太简单,不遵古礼,朝终夕殡。徐勉就说,古礼之所以死后三日再葬,主要是因为死者有可能没有真死,多放三天,说不定就苏醒过来了。

古代医学不发达,这种事还真有可能发生。

{郡有项羽庙,土民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处之不疑。又禁杀牛解祀,以脯代肉。}

萧琛禁止杀牛祭祀,——“以脯代肉”——用果脯代替肉来祭祀。

{鱼弘,襄阳人。身长八尺,白皙美姿容。累从征讨,常为军锋,历南谯、盱眙、竟陵太守。常语人曰:"我为郡,所谓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丈夫生世,如轻尘栖弱草,白驹之过隙。人生欢乐富贵几何时!"于是恣意酣赏,侍妾百余人,不胜金翠,服玩车马,皆穷一时之绝。迁为平西湘东王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卒官。}

鱼弘像鬼子的三光政策一样,在自己治下的郡县,实行“四尽”,大肆盘剥聚敛。

然而,就这样的官员,却没有什么坏下场,在任上终老。

可见当时社会已经不是简单的腐败了。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每将远别及行役初还,常同一室卧起,时称为"三姜"。}

韦放是名将韦睿的儿子,兄弟之间和睦相亲,每当有兄弟远别或出远门刚回来时,就常在一起睡觉。当时的人把他们兄弟比做汉朝的"三姜"。

说起“三姜”,我还记得我在读《后汉书》时提到过,见本随笔第五五,如下:

{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

姜肱是个名士。和两个弟弟关系太好,经常大被同眠,就连各自娶妻后,都还恋恋不舍,常常睡在一起……

也是醉了。


可见我当时提姜肱兄弟,是觉得有些怪怪的,然后我的言语之间也有些怪。

如果常看我这个贴子的朋友,也一定会发现,我常常会有一些阴阳怪气的文字或评论,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

我自己也感觉到有这个毛病,也许不该写一些阴阳怪气的文字。

我也曾提过,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主张要“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我很敬佩这种“温情与敬意”。

我也写过:唯其“温情与敬意”,方能从“人吃人”的历史中,发现其中激动人心之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读钱穆等大家的文字,常感慨于他们的格局。

所以,每读书读到一定的点,我常会反思自己,格局太小,读书所关注的点也大都是无关大局的小事,也常常会把政治人物先往坏里想,因而有很多阴阳怪气的言语,也就很难发现史书中的光彩。

反思归反思,实际上很难做到,性格问题有,见识学识问题也有。

{纶次钟离,景已度采石。纶乃昼夜兼道,游军入赴。济江中流,风起,人马溺者十一二。遂率宁远将军西丰公大春、新淦公大成等,步骑三万,发自京口。将军赵伯超曰:"若从黄城大道,必与贼遇,不如径路直指钟山,出其不意。"纶从之。众军奄至,贼徒大骇,分为三道攻纶,纶与战,大破之,斩首千余级。翌日,贼又来攻,相持日晚,贼稍引却,南安侯骏以数十骑驰之。贼回拒骏,骏部乱。贼因逼大军,军遂溃。纶至钟山,众裁千人,贼围之,战又败,乃奔还京口。}

萧纶与侯景大战。萧纶先是来了个奇兵,打了侯景一个措手不及。第二天,侯景重整旗鼓,再战,从早至晚,不分胜负,侯景退兵休战,萧纶一方的战将萧骏飘了,带几十个骑兵就去追侯景。

结果,侯景调头战萧骏,萧骏部卒乱了,一部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伍,甚至整个大军,因为大军那么多部伍,有些都可能不知道前方后方发生什么事了,只看到有人乱了,如果军记不严,可能会大军全乱,就像著名的淝水之战一样。

侯景一看,唉?没想到敌人乱了,这好机会可不能放过,于是把萧纶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侯景和萧纶,本来应该是持久战的双方,结果打了个速战速决。

可见军纪严明,是多么有必要。

{三年春,纶复与东扬州刺史大连等入援,至于骠骑洲。进位司空。台城陷,奔禹穴。大宝元年,纶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让州于纶,纶不受,乃上纶为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纶于是置百官,改厅事为正阳殿。数有灾怪,纶甚恶之。时元帝围河东王誉于长沙既久,内外断绝,纶闻其急,欲往救之,为军粮不继,遂止。

世祖复书,陈河东有罪,不可解围之状。纶省书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于斯!"左右闻之,莫不掩泣。于是大修器甲,将讨侯景。元帝闻其强盛,乃遣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逼纶,纶将刘龙武等降僧辩,纶军溃,遂与子踬等十余人轻舟走武昌。}


侯景之乱,国家危在旦夕,但萧氏诸王却不能一致对外,侯景作乱时,萧绎和萧誉叔侄还在内斗。

萧纶见萧誉被困,要去解救,写信给萧绎,萧绎不准萧纶救萧誉。

萧纶见到萧绎的回信,痛哭流涕,“天下之事,一至于斯”,萧氏子孙不能团结对外,他无奈。然而,这就是人性,有野心者,外敌还没有退之前,就开始考虑内部的权争了。

{时纶长史韦质、司马姜律先在于外,闻纶败,驰往迎之。于是复收散卒,屯于齐昌郡,将引魏军共攻南阳。侯景将任约闻之,使铁骑二百袭纶,纶无备,又败走定州。定州刺史田龙祖迎纶,纶以龙祖荆镇所任,惧为所执,复归齐昌。行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纶之故吏,闻纶败,开城纳之。纶乃修浚城池,收集士卒,将攻竟陵。西魏安州刺史马岫闻之,报于西魏,西魏遣大将军杨忠、仪同侯几通率众赴焉。二年二月,忠等至于汝南,纶婴城自守。会天寒大雪,忠等攻不能克,死者甚众。后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忠等执纶,纶不为屈,遂害之。投于江岸,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时年三十三。百姓怜之,为立祠庙,后世祖追谥曰携。}


萧纶这样的人,结局并不会好,死于魏军。

{弟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及侯景乞盟,确在外,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确知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携王流涕谓曰:"汝欲反邪!"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侯岂得辞?"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首赴阙。"伯超挥刃眄确曰:"我识君耳,刀岂识君?"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城。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乃使确为慰劳文。}


萧纶是个悲情人物,他的儿子萧确,比他更加悲情。

萧氏与侯景的钟山之役,萧确勇冠三军,气势很盛。

后来,侯景见不能速胜,就先和谈。

和谈后,侯景忌惮萧确在外,竟然上书让皇帝把萧确招回城,皇帝也居然真把萧确招回去。

萧确知道侯景的目的,知道侯景和谈只是权宜之计而已,于是就想不应诏,要去南边。

萧纶得知儿子要抗旨,就逼萧确让他应诏进城。

萧纶又一次哭:“你要造反吗?!”

萧确还是坚持,如果自己走了,谁还能去抵抗侯景。

萧纶大怒,要让人杀萧确。

萧确也哭了,进城见皇帝。

后来侯景果然背盟,围城,攻陷。

萧确推宫门,见皇帝萧衍:“城已破。”(你看,被我说中了吧。)

萧衍说:“还能一战吗?”

萧确说,晚了,我在外时,也不过是勉强能顶住,现在是没有可能了。

萧衍叹息,叹息也没用,没有后悔药。

萧衍却还让萧确写一篇文章出城慰劳侯景。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贼徒忿嫉,咸劝除之。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确谓使者曰:"侯景轻佻,可一夫力致,确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还启家王,愿勿以为念也。"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萧确还是听皇帝的话,出城慰劳侯景。

侯景喜欢萧确,让他常在左右。

萧确算是名将,名将按理不应该会愿意以战败的身份去慰劳敌军,也不应该会愿意侍候敌将左右。

所以,萧确做这些事是有目的,他想找机会刺杀侯景。

在侯景身边,有一次众人射飞鸢时,大家都射不中,萧确忍不住出手,应弦而落。

那些没射中的人,产生了嫉妒之心,都劝侯景将萧确除掉。侯景就将他除掉了。

或许萧确从来都是堂堂正正,不太会演戏,至少没有沉住气。

或许是他真的想表现一下,以便更加讨得侯景欢心,能更接近他一步。

然而,战将能大杀四方,宫斗权斗却不一定在行。

萧纶和萧确真是悲情的父子。

刚发完不能像钱穆那样怀着温情和敬意读史的感慨,进而写到我读到了书中的悲情,所以自觉也许是有些进步的。

继续努力。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11-13 16:04 编辑

一五一

{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高祖闻之怒,召摛加让,及见,应对明敏,辞义可观,高祖意释。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末论释教。摛商较纵横,应答如响,高祖甚加叹异,更被亲狎,宠遇日隆。领军朱异不说,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高祖谓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中大通三年,遂出为新安太守。至郡,为治清静,教民礼义,劝课农桑,期月之中,风俗便改。秩满,还为中庶子,加戎昭将军。}

中国诗歌的历史上,有一种诗歌名为“宫体诗”,源自徐摛。这里的“春坊”是指太子宫,也叫春宫。

太子宫里居然出了一种诗体,皇帝萧衍听说后很生气,召徐摛过来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有能力搞个诗体出来。

结果一见,哎呀,还不错啊,是个人才,也算名符其实了。

于是,萧衍就把徐摛留在身边,且越来越宠幸。

有人就会不高兴,有个也是有点才华的人朱异就是不高兴的人之一,他想把徐摛从皇帝身边弄走。

朱异跟皇帝说,徐摛年纪大了,又热爱大自然,在宫中也许会感到束缚,他有表达过要外放到一个郡,做个闲散的官的想法。

皇帝一听,想了想,觉得徐摛的性格好像的确会是说这些话的人,那就成人之美吧。就把徐摛外放到新安做太守了。

皇帝说,新安大好山水,“卿为我卧治此郡”。卧治,差不多是无为而治的意思,如你的愿,你就去做个闲散的官吧。

徐摛毕意是个人才,上任新安,并没有完全的无为,很快便有造福一方的政绩。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除奉朝请。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诸军应接。还,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仍率军二千,送豫章王综入镇徐州。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众二万来拒,屯据陟□。延明先遣其别将丘大千筑垒浔梁,观兵近境。庆之进薄其垒,一鼓便溃。后豫章王弃军奔魏,众皆溃散,诸将莫能制止。庆之乃斩关夜退,军士得全。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转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梁代仅50几年,怎么感觉读下来,有好多名将。

陈庆之又是一个名将。

成名战,护送王爷萧综。陈庆之率军二千,送萧综去徐州,魏军发兵两万要拦截,十倍军力差距,结果是陈庆之把魏军打的——“一鼓便溃”。真牛!

但后来,萧综不靠谱,竟然弃军投魏了,军心涣散。陈庆之没乱,连夜撤退,二千军士全身而退。

能进能退,名将也。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门曰:"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诏。"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所余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而攻之,遂大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降城中男女三万余口。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涡阳之战。魏军十万,陈庆之不惧,要战,主将不让战,说要以逸待劳。

陈庆之不服,只率二百人去打魏军,“破其前军,魏人震恐。”牛逼!

后来,梁军与魏军在涡阳打起了持久战。打了整年,大大小小上百战,军士都打疲了,梁军主将抗不住了,想班师。

陈庆之又不同意,又带人跟魏军搞。魏军建军了十三座城垒,陈庆之带人连夜偷袭,一口气攻下四个!接着,又一鼓作气,剩下九个城,也一锅端了!

除了牛逼,还有什么可说的!

{大通初,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自拔来降,求立为魏主。高祖纳之,以庆之为假节、飚勇将军,送元颢还北。颢于涣水即魏帝号,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发自铚县,进拔荥城,遂至睢阳。魏将丘大千有众七万,分筑九城以相拒。庆之攻之,自旦至申,陷其三垒,大千乃降。时魏征东将军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庶子二万人来救梁、宋,进屯考城,城四面萦水,守备严固。庆之命浮水筑垒,攻陷其城,生擒晖业,获租车七千八百辆。仍趋大梁,望旗归款。颢进庆之卫将军、徐州刺史、武都公。仍率众而西。}

睢阳之战,魏将丘大千率兵七万,筑九座城抵挡陈庆之,陈庆之一日之内攻克三城,丘大千投降。

魏军援军二万来救,结果主将被陈庆之军生擒。

这一段没说陈庆之多少兵,在下一段有说,是七千,七千干了七万加两万,还生擒主将,还能说什么。

而且,陈庆之带这七千人,是护送北魏王爷回家的。

魏的北海王元颢,因为朝中大乱,过来投降梁,请求梁帮助他作魏的皇帝。萧衍说,可以,就让陈庆之带七千人送元颢回北魏。

这七千人要送回北魏王爷,还要帮他成为皇帝,萧衍是真信任陈庆之,还是真看不起魏军。

{魏左仆射杨昱、西阿王元庆、抚军将军元显恭率御仗羽林宗子庶子众凡七万,据荥阳拒颢。兵既精强,城又险固,庆之攻未能拔。魏将元天穆大军复将至,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领胡骑五千,骑将鲁安领夏州步骑九千,援杨昱;又遣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骑一万,据虎牢。天穆、吐没儿前后继至,旗鼓相望。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骑三千背城逆战,大破之,鲁安于阵乞降,元天穆、尔朱吐没儿单骑获免。收荥阳储实,牛马谷帛不可胜计。进赴虎牢,尔朱世隆弃城走。魏主元子攸惧,奔并州。其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僚,封府库,备法驾,奉迎颢入洛阳宫,御前殿,改元大赦。颢以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魏大将军上党王元天穆、王老生、李叔仁又率众四万,攻陷大梁,分遣老生、费穆兵二万,据虎牢,刁宣、刁双入梁、宋,庆之随方掩袭,并皆降款。天穆与十余骑北渡河。高祖复赐手诏称美焉。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自发铚县至于洛阳,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睢阳搞定,一路来到荥阳。守将有兵士七万,后来,魏又断断续续派好多人来增援。用陈庆之的话说是三十万敌军。(可能是有点夸张了,但十万人应该是有的。)

梁军一看,这怎么打,我们还是回家吧。

陈庆之说,诸君莫慌,虽然七千对三十万,不用怕,就是干!

结果,荥阳城就真打下来了。把魏帝吓跑了。魏大臣也怕了,只好迎接北海王元颢入宫,即皇帝位。

没文化,除了牛逼,只能卧槽了。

魏将还有不服的,后来也都一一被陈庆之打服。

从铚县一路打到洛阳,平了三十二城,打了四十七战,无一败绩。

我已经词穷,只能用原文来赞了——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初,元子攸止单骑奔走,宫卫嫔侍无改于常。颢既得志,荒于酒色,乃日夜宴乐,不复视事。与安丰、临淮共立奸计,将背朝恩,绝宾贡之礼;直以时事未安,且资庆之之力用,外同内异,言多忌刻。庆之心知之,亦密为其计。乃说颢曰:"今远来至此,未伏尚多,若人知虚实,方更连兵,而安不忘危,须预为其策。宜启天子,更请精兵;并勒诸州,有南人没此者,悉须部送。"颢欲从之,元延明说颢曰:"陈庆之兵不出数千,已自难制;今增其众,宁肯复为用乎?权柄一去,动转听人,魏之宗社,于斯而灭。"颢由是致疑,稍成疏贰。虑庆之密启,乃表高祖曰:"河北、河南一时已定,唯尔朱荣尚敢跋扈,臣与庆之自能擒讨。今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高祖遂诏众军皆停界首。洛下南人不出一万,羌夷十倍,军副马佛念言于庆之曰:"功高不赏,震主身危,二事既有,将军岂得无虑?自古以来,废昏立明,扶危定难,鲜有得终。今将军威震中原,声动河塞,屠颢据洛,则千载一时也。"庆之不从。颢前以庆之为徐州刺史,因固求之镇。颢心惮之,遂不遣。乃曰:"主上以洛阳之地全相任委,忽闻舍此朝寄,欲往彭城,谓君遽取富贵,不为国计,手敕频仍,恐成仆责。"庆之不敢复言。}

陈庆之一路把元颢送到洛阳,扶上帝位,且留在身边,巩固政权,但毕竟只带了七千人,怕以后有风险,就请求再弄些兵来。

元颢对陈庆之还是比较信任的,要答应他的增兵请求了。

这时,有人就说了,陛下,陈庆之就这点兵,都已经这么牛了,难以控制,如果再让他增兵,那还了得,我们魏国的社稷危矣。

由此,元颢开始防着陈庆之。

功高震主。有人劝陈庆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掉元颢,占据洛阳,千载难逢,自已当皇帝。

陈庆之不同意。

{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右仆射尔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骠骑将军尔朱吐没儿、荣长史高欢、鲜卑、芮芮,勒众号百万,挟魏主元子攸来攻颢。颢据洛阳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时反叛。庆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战,伤杀甚众。荣将退,时有刘助者,善天文,乃谓荣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荣乃缚木为筏,济自硖石,与颢战于河桥,颢大败,走至临颍,遇贼被擒,洛阳陷。庆之马步数千,结阵东反,荣亲自来追,值蒿高山水洪溢,军人死散。庆之乃落须发为沙门,间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潜送出汝阴。至都,仍以功除右卫将军,封永兴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果然,七千梁军想在洛阳巩固新魏政权是难以持久的。前帝元子攸反攻洛阳,元颢顶不住。

陈庆之一看不好,带兵赶坚撤,路上遇到洪水,几千军士一时死散。

陈庆之只好一个人洛发为僧,逃回梁。

后续陈庆之也还有一些战绩,但没有之前耀眼,已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他了,就不再摘录。

陈庆之一生几无败绩,且好多都是以悬殊的兵力差距打败敌人,感觉爽剧都不敢这么拍。

网上搜陈庆之的资料,看到田中芳树写过一部小说《奔流》,背景是钟离之战,主角是陈庆之。

然而,史书中的钟离之战不是陈庆之的舞台,但小说和史实是否相符,我并不很在意。

以后有时间看看这部小说,不知道是不是爽文的格式。

前面说过,我喜欢韦睿那样的名将,单看史书中的战绩记录,如果韦睿算无敌,那陈庆之甚至可以说"超无敌"了。

但我还是更喜欢韦睿,因为陈庆之感觉都不太真实了,史书上写韦睿时,还会写一些战略战术什么的,但写陈庆之,都没怎么写他的战术什么的,基本直接写结果了,反正都是像二千人干两万,七千人干三十万这种。

不过,读史至此,发现梁代五十年,如果拍影视剧,还是有不少可拍的点。

就说拍战将,可以拍韦睿指挥若定坐个标志性小板车,可以拍白袍将军陈庆之,带领七千白袍军从南京一种杀到洛阳。

拍出来一定很好看。

前面说过,也许是《梁书》的作者文笔非常好,所以会有这么多给我印象深刻的点。

{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适亲友,号曰神童。融每言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

王融夸刘孝绰——“天下文章,若无我当归阿士。”——总觉这样夸人,其实真正目的是夸自己,就像谢灵运才高八斗的话一样。

{及孝绰为廷尉卿,携妾入官府,其母犹停私宅。洽寻为御史中丞,遣令史案其事,遂劾奏之,云:"携少妹于华省,弃老母于下宅。"高祖为隐其恶,改"妹"为"姝"。坐免官。}

这段话,我没太弄明白。

刘孝绰当官,把妾接到官府,母亲却还留在自家。有人弹劾他,奏章上写:"携少妹于华省,弃老母于下宅。"

萧衍看了,为了减轻刘孝绰的错误,动笔加了一撇,把“少妹”改为"少姝"。

不明白少妹和少姝都是指代啥。网上看了一下,果然有人跟我有一样疑问,甚至有人写论文考证。

我反正是没心思细究的,也没弄白。就这样吧。

{王爱文学士,子范偏被恩遇,尝曰:"此宗室奇才也。"使制《千字文》,其辞甚美,王命记室蔡薳注释之。}

萧子范也做过一版《千字文》,跟现在流传的周兴嗣版的也许不一样,但没有传下来,具体不清楚。

{旧制,年二十五方得释褐。时异适二十一,特敕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

释褐的意思是脱掉老百姓的衣服,穿上官衣。这段意思按以前规章制度,二十五岁才有做官资格。

{二年,复为都官尚书。侯景反,攻陷历阳,高祖问侃讨景之策。侃曰:"景反迹久见,或容豕突,宜急据采石,令邵陵王袭取寿春。景进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议者谓景未敢便逼京师,遂寝其策,令侃率千余骑顿望国门。景至新林,追侃入副宣城王都督城内诸军事。时景既卒至,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复次第。侃乃区分防拟,皆以宗室间之。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侃命斩数人,方得止。及贼逼城,众皆恟惧,侃伪称得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已至近路"。众乃少安。贼攻东掖门,纵火甚盛,侃亲自距抗,以水沃火,火灭,引弓射杀数人,贼乃退。加侍中、军师将军。有诏送金五千两,银万两,绢万匹,以赐战士,侃辞不受。部曲千余人,并私加赏赉。

贼为尖顶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贼又东西两面起土山,以临城,城中震骇,侃命为地道,潜引其土,山不能立。贼又作登城楼车,高十余丈,欲临射城内,侃曰:"车高緌虚,彼来必倒,可卧而观之,不劳设备。"及车动果倒,众皆服焉。贼既频攻不捷,乃筑长围。朱异、张绾议欲出击之,高祖以问侃,侃曰:"不可。贼多日攻城,既不能下,故立长围,欲引城中降者耳。今击之,出人若少,不足破贼,若多,则一旦失利,自相腾践,门隘桥小,必大致挫衄,此乃示弱,非骋王威也。"不从,遂使千余人出战,未及交锋,望风退走,果以争桥赴水,死者太半。}


羊侃也是名将,不仅能带兵,而且本身武艺也高强。

这两段记录的是南京保卫战,对手是侯景。

{初,侃长子躭为景所获,执来城下示侃,侃谓曰:"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幸汝早能杀之。"数日复持来,侃谓躭曰:"久以汝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因引弓射之。贼感其忠义,亦不之害也。景遣仪同傅士哲呼侃与语曰:"侯王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尚书国家大臣,宜启朝廷。"侃曰:"侯将军奔亡之后,归命国家,重镇方城,悬相任寄,何所患苦?忽致称兵?今驱乌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虏马饮淮,矢集帝室,岂有人臣而至于此?吾荷国重恩,当禀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幸谢侯王,早自为所。"士哲又曰:"侯王事君尽节,不为朝廷所知,正欲面启至尊,以除奸佞,既居戎旅,故带甲来朝,何谓作逆?"侃曰:"圣上临四海将五十年,聪明睿哲,无幽不照,有何奸佞而得在朝?欲饰其非,宁无诡说。且侯王亲举白刃,以向城阙,事君尽节,正若是邪!"士哲无以应,乃曰:"在北之日,久挹风猷,每恨平生,未获披叙,愿去戎服,得一相见。"侃为之免胄,士哲瞻望久之而去。其为北人所钦慕如此。}

侯景久攻不下,把俘虏的羊侃的儿子带到城下,威胁他,羊侃用箭射儿子:"久以汝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侯景感慨羊侃忠义,也没杀他儿子。

用儿子威胁不行,侯景又请傅士哲喊话,估计傅士哲是能言善辩的人,结果,羊侃慷慨节义,不为所动。

傅士哲也没办法,最后说道,在下久仰将军大名,恨不能与将军把酒畅谈,希望将军能卸下盔甲,让我一睹风采。

羊侃就脱下甲胄,站在城墙上,傅士哲“瞻望久之而去”。

从羊侃用箭射自己儿子,到卸甲站在南京城墙。这一段其实挺动人的。

“有诏送金五千两,银万两,绢万匹,以赐战士,侃辞不受。部曲千余人,并私加赏赉。”

最初羊侃军退敌,皇帝奖励他部下的战士,羊侃把奖励推掉了。并不是慷他人之慨,而是自己掏自己腰包奖励战士。

这段,有两点可说,一是羊侃很有钱,二是若非战乱年代,羊侃此举也许会遭祸,因为你拒绝皇帝奖励,却自己奖励兵士,有人会说你是何居心。

关于羊侃有钱,书中自有记载:

{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列,穷极奢靡。有弹筝人陆太喜,著鹿角爪长七寸。儛人张净琬,腰围一尺六寸,时人咸推能掌中儛。又有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敕赉歌人王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初赴衡州,于两艖〈舟符〉,起三间通梁水斋,饰以珠玉,加之锦缋,盛设帷屏,陈列女乐,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傍水,观者填咽。大同中,魏使阳斐,与侃在北尝同学,有诏令侃延斐同宴。宾客三百余人,器皆金玉杂宝,奏三部女乐,至夕,侍婢百余人,俱执金花烛。侃不能饮酒,而好宾客交游,终日献酬,同其醉醒。性宽厚,有器局,尝南还至涟口,置酒,有客张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孺才惭惧,自逃匿,侃慰喻使还,待之如旧。}

很惊人。有一次朋友在羊侃船中喝酒,喝醉了不小心失火,火势蔓延一口气烧了羊侃七十多艘船,都不是空船,船上金帛无数。

羊侃听说了,不以为意,继续喝酒。倒是把朋友吓的不轻,逃跑了,还是羊侃让人宽慰朋友,把朋友叫回来,待之如初。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9-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9-6 12:41 编辑

一五二

{中大通五年,迁长兼侍中,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当世以为荣。}

王承和父亲王暕,祖父王俭都做过国子祭酒的职位,国子祭酒有人说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师一词有很多解释,其中一个是可以称国子祭酒为国师。

{先是,安北将军鄱阳王范亦自合肥遣西豫州刺史裴之高与其长子嗣,帅江西之众赴京师,屯于张公洲,待上流诸军至。是时,之高遣船渡仲礼,与合军进屯王游苑。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裴之高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柳节下是州将,何须我复鞭板?"累日不决。粲乃抗言于众曰:"今者同赴国难,义在除贼,所以推柳司州者,政以久捍边疆,先为侯景所惮;且士马精锐,无出其前。若论位次,柳在粲下;语其年齿,亦少于粲,直以社稷之计,不得复论。今日形势,贵在将和;若人心不同,大事去矣。裴公朝之旧齿,年德已隆,岂应复挟私情,以沮大计。粲请为诸君解释之。"乃单舸至之高营,切让之曰:"前诸将之议,豫州意所未同,即二宫危逼,猾寇滔天,臣子当戮力同心,岂可自相矛盾!豫州必欲立异,锋镝便有所归。"之高垂泣曰:"吾荷国恩荣,自应帅先士卒,顾恨衰老,不能效命,企望柳使君共平凶逆,谓众议已从,无俟老夫耳。若必有疑,当剖心相示。"于是诸将定议,仲礼方得进军。}

前面说王承一家三代国师,这一段说的是韦粲一家三代为将,韦粲父亲韦放,祖父韦睿。

侯景之乱起,韦粲起兵护国。

当时起兵护国的还有好多路兵马,众军不能无首,韦粲推举柳仲礼为大都督。

裴之高一看,这不行,我年龄级别都比柳仲礼高,怎么能听他调遣。

韦粲一看,这不行,诸将不合,怎么跟侯景打。就到裴之高大营,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本来韦粲自己也是不论年龄还是职位都比柳仲礼高,为了国家都甘居其下,那么,裴之高也被韦粲的一番言论说的很惭愧,同意的柳仲礼做大都督。

韦粲对众将的一番慷慨陈辞,以及对裴之高的切责,让人动容。

国有危难,就需要这种人站出来。若是萧氏诸王及其它诸将能团结凝聚起来,也不至于被侯景打成那样。

{忠壮世子方等,字实相,世祖长子也。母曰徐妃。少聪敏,有俊才,善骑射,尤长巧思。性爱林泉,特好散逸。尝著论曰:"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初,徐妃以嫉妒失宠,方等意不自安。世祖闻之,又恶方等,方等益惧,故述论以申其志焉。}

萧方等,皇家子弟,文武全才,这一段文字文采不错,摘录。

{会高祖欲见诸王长子,世祖遣方等入侍,方等欣然升舟,冀免忧辱。行至繇水,值侯景乱,世祖召之,方等启曰:"昔申生不爱其死,方等岂顾其生?"世祖省书叹息,知无还意,乃配步骑一万,使援京都。贼每来攻,方等必身当矢石。宫城陷,方等归荆州,收集士马,甚得众和,世祖始叹其能。方等又劝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余里。世祖观之甚悦,入谓徐妃曰:"若更有一子如此,吾复何忧!"徐妃不答,垂泣而退。世祖忿之,因疏其秽行,榜于大阁。方等入见,益以自危。时河东王为湘州刺史,不受督府之令,方等乃乞征之,世祖许焉。拜为都督,令帅精卒二万南讨。方等临行,谓所亲曰:"吾此段出征,必死无二;死而获所,吾岂爱生。"及至麻溪,河东王率军逆战,方等击之,军败,遂溺死,时年二十二。世祖闻之,不以为戚。后追思其才,赠侍中、中军将军、扬州刺史,谥曰忠壮世子,并为招魂以哀之。}

这段值得玩味之处很多。

上一段萧方等的那段文采不错的文字,是他自述其志,也是有来由的。他的母亲徐妃因为所谓的嫉妒而失宠,因此萧方等心里也不踏实。元帝萧绎听说儿子不踏实,除了厌恶徐妃也开始厌恶儿子萧方等。

萧方等文武全才,抵抗侯景时,表现非常勇猛,元帝萧绎才开始感叹这个他厌恶的这个儿子原来是很有才能的。于是,他到内室跟徐妃说,如果我能再有一个这样的儿子就好了。

“徐妃不答,垂泣而退。”——这句怎么理解?徐妃的情感是复杂的。

萧绎一看,你这什么意思?我很高兴地跟你分享我们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儿子,你却给我来这一出。

(意思也许是本来我对你们母子是挺厌恶的,都不愿进你房间,也不愿跟你说话,现在我看儿子这么争气,对你的厌恶也略微少了一些,想跟你说几句话,聊聊我们这个儿子,可你却给我摆这样的脸色。)

所以,萧绎很生气,一气之下,把徐妃的丑行(至于什么丑行这里没说)列出来,张贴于宫殿。萧方等觐见时看到了,更加不安,于是请求带兵出征,抱着必死之心去的。

结果,二十二岁就死了,可谓悲壮。

萧绎得知儿子战死——“不以为戚”——并不伤心。

这短短的一段,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少。

这其实是一段不太复杂的情节,为什么我会说值得玩味。因为虽然我最近几年都不太看影视剧了,但之前的确是个影迷,在看书时,常常会不经意地会想,这一段如果拍成影视会怎么样,该怎么拍。

看到这一段,觉得如果拍影视剧,有值得发挥之处。

就比如这一句——“徐妃不答,垂泣而退。”,我上面写的是徐妃此时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至于怎么复杂,我表达不好。那么,如果拍影视,要一个女演员去演这几个字,我是觉得大有可发挥之处。

就这几个字,就够导演和演员一起去好好地磨一下了。

当然,我也只是瞎琢磨,我的工作和生活,离影视拍摄实在是太远,根本不可能了解制作过程。就徐妃这场戏,在影视里,也许只是一个过场,也许不会选多好的演员去演,也许不会浪费太多的时间来打磨这一段外在表演之下的内心戏。

{及荆、湘疑贰,军师失律,世祖又命僧辩及鲍泉统军讨之,分给兵粮,克日就道。时僧辨以竟陵部下犹未尽来,意欲待集,然后上顿。谓鲍泉曰:"我与君俱受命南讨,而军容若此,计将安之?"泉曰:"既禀庙算,驱率骁勇,事等沃雪,何所多虑。"僧辩曰:"不然。君之所言故是,文士之常谈耳。河东少有武干,兵刃又强,新破军师,养锐待敌,自非精兵一万,不足以制之。我竟陵甲士,数经行阵,已遣召之,不久当及。虽期日有限,犹可重申,欲与卿共入言之,望相佐也。"泉曰:"成败之举,系此一行,迟速之宜,终当仰听。"世祖性严忌,微闻其言,以为迁延不肯去,稍已含怒。及僧辩将入,谓泉曰:"我先发言,君可见系。"泉又许之。及见世祖,世祖迎问曰:"卿已办乎?何日当发?"僧辩具对,如向所言。世祖大怒,按剑厉声曰:"卿惮行邪!"因起入内。泉震怖失色,竟不敢言。须臾,遣左右数十人收僧辩。既至,谓曰:"卿拒命不行,是欲同贼,今唯有死耳。"僧辩对曰:"僧辩食禄既深,忧责实重,今日就戮,岂敢怀恨。但恨不见老母。"世祖因斫之,中其左髀,流血至地。僧辩闷绝,久之方苏。即送付廷尉,并收其子侄,并皆系之。会岳阳王军袭江陵,人情搔扰,未知其备。世祖遣左右往狱,问计于僧辩,僧辩具陈方略,登即赦为城内都督。俄而岳阳奔退,而鲍泉力不能克长沙,世祖乃命僧辩代之。数泉以十罪,遣舍人罗重欢领斋仗三百人,与僧辩俱发。既至,遣通泉云:"罗舍人被令,送王竟陵来。"泉甚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经略,贼不足平。"俄而重欢赍令书先入,僧辩从斋仗继进,泉方拂席,坐而待之。僧辩既入,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因语重欢出令,泉即下地,鏁于床侧。僧辩仍部分将帅,并力攻围,遂平湘土。}

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的大将之一。

网上对战将的讨论很多,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论武一样,要排个名出来。

我对武将排名什么的,不太感兴趣。

网上就有人说,梁代诸将,为什么王僧辩后世入了武庙,而战绩看上去比他辉煌的多的韦睿还有陈庆之都没入得了武庙?

也不知武庙入选的标准是什么。

虽然王僧辩的战绩记录没有韦和陈那么豪华,但上面这一段的记录可见王僧辩是个牛人,是个能稳得住的将才。

侯景之乱的同时,萧氏诸王内斗,萧绎和萧誉等人斗的正欢,萧绎派王僧辩和鲍泉讨伐萧誉,王僧辩要先等他的老部下集齐再发兵。但是萧绎又急着让他发兵,他就跟鲍泉商量怎么办,鲍泉说,还能怎样,说让发兵就发兵呗,等不了了。

王僧辩说不行,我还是要等我的老部下都来了再发兵,我的旧部都是些能征善战之人,我一定要等他们来。

鲍泉说,兵贵神速啊老兄。

王僧辩还是坚持。

萧绎听说了,很生气,质问王僧辩,王僧辩把跟鲍泉说的跟萧绎也说了一遍。

萧绎大怒,你这样拖延,是怕了吗,还是说你要投敌,如果你还不发兵,我只有杀你了。

王僧辩不畏死,依然坚持,说君要臣死, 臣只有死,只恨不能见老母最后一面。

萧绎应该是没有真想杀他,只是想逼王僧辩服个软,看王僧辩这样子,更加生气,拔刀就砍,王僧辩不躲,一刀砍到大腿上,王僧辩疼晕过去了。萧绎就命人把他关了起来。

后来,军情告急,萧绎只好让人到狱里问计于王僧辩,王僧辩以对敌策略答复。萧绎马上赦免王僧辩,请他都督军士,退敌。

就喜欢这样的将军,一个字——稳!

王僧辩后面的事迹就不再多说。

{初,其母吴淑媛自齐东昏宫得幸于高祖,七月而生综,宫中多疑之者。及淑媛宠衰怨望,遂陈疑似之说,故综怀之。既长,有才学,善属文。高祖御诸子以礼,朝见不甚数,综恒怨不见知。每出藩,淑媛恒随之镇。至年十五六,尚裸袒嬉戏于前,昼夜无别,内外咸有秽议。综在徐州,政刑酷暴。又有勇力,手制奔马。常微行夜出,无有期度。每高祖有敕疏至,辄忿恚形于颜色,群臣莫敢言者。恒于别室祠齐氏七庙,又微服至曲阿拜齐明帝陵。然犹无以自信,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骨,沥臂血试之。并杀一男,取其骨试之,皆有验,自此常怀异志。}

前面说陈庆之时,提到过萧综,陈庆之带二千人送萧综去徐州,路上遇到两万魏军,被陈庆之打败,可是后来,萧综居然投奔魏军了,差点害陈庆之全军覆没。

萧综为什么临阵投敌,这里便是解释了。

萧衍当年起义攻占南齐皇宫,纳了南齐皇帝的一个妃子,就是萧综的母亲。

萧综后来怀疑他是南齐的后代,他居然还想到了一个办法,要证明一下。他听人说如果用血滴在死者的骨头上,如果血渗进骨头里,就是父子关系。

于是乎,他偷偷去到南齐的皇陵里,把南齐皇帝的骨头偷出一块来,用自己的血试了一下,发现血渗进去了。但毕竟是传言,不一定是真的,于是他还有后手,就杀了另外一个无辜的人用他的骨头试了一下,没渗,于是就证实了自己的身世。也就有了后来的投敌。

《梁书》最后一篇侯景传,侯景是梁代比较关键的一个人物,暂不多说。

只说下面一段:

{初,景既平京邑,便有篡夺之志,以四方须定,且未自立;既巴陵失律,江、郢丧师,猛将外歼,雄心内沮,便欲伪僣大号,遂其奸心。}

这一段是说,当初侯景打下京城,就有想当皇帝之心,但是觉得还并没有完全平定四方,还不稳,暂时不是好时机。

然而,后来,慢慢失利,连吃败仗,就想着赶紧实现当皇帝的愿望。

这段细品,其实,前后矛盾,前面说局势未稳,不宜称帝,后面局势更加不稳,却要马上称帝。你看,按前一段,更加不稳,应该更加不宜称帝,而实际却不是这样。

这是人性,也可玩味。

至此,《梁书》读完,二十四史,8/24。

说出来有人可能不相信,就是我经常会努力克制自己读书的欲望。
热爱为什么要克制?
正因为热爱才更要克制!
就说苏轼诗词,两年前就开始读,今天还没读完,中间断续停过几次,通常还是在读到正high时,主动停下来。
因为翻看自己每次的读书笔记,都会发现,每次都会比前一次要有进步。如果每次不停下来,一口气读完,是不会有那么大的进步的。
不细说。
如果一口气用几年把二十四史读完,对现在的我来讲,并不是件难事,但是不可以这样做,要适可而止。
所以读完《梁书》后,还是纠结了一下,要不要继续读第九史。
纠结的原因是对《梁书》的作者姚思廉太有好感了,文笔很好,而《陈书》也是他写的。
今早翻出《陈书》,还好,只有两册。
那就读吧,读完再暂停。
克制欲望之路漫漫,不仅仅是在读书上,在任何热爱之事上都如此。
需要跟自己做斗争。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21

积分

入住家园

积分
21
声望
13 声
银两
94 两
回帖
8
精华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21-5-13
最后登录
2021-9-13
发表于 2021-9-1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竖排繁体看起来还是很费力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9-1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29 16:42 编辑

一五三

《陈书》看完,其书远不及《梁书》精彩,因为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人物。

可谈的点很少,总结起来也并没有多少。

{世祖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国家资用,务从俭约。常所调敛,事不获已者,必咨嗟改色,若在诸身。主者奏决,妙识真伪,下不容奸,人知自励矣。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乃敕送者必投签于阶石之上,令枪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始终梗概,若此者多焉。}

陈世祖,陈蒨,这名字也有点意思。

陈蒨算是个还可以的皇帝,晚上处理公务经常到很晚。

晚上宫里有报时的人,报时的人根据漏壶计时,到点就把相应的几更几更报到殿中,怎么报,用的是“更签”,更签我猜应该是上面写着时间的竹签。

陈蒨让往宫中传更签的人,传签时,一定要把签扔到石阶上,因为这样会有一个声音。

陈蒨就是要这个声音,意思是,即使他处理公务睡着了,这个声音可以让他惊醒。

也算是个勤政努力的皇帝。

{史臣侍中郑国公魏徵考览记书,参详故老,云:后主初即位,以始兴王叔陵之乱,被伤卧于承香阁下,时诸姬并不得进,唯张贵妃侍焉。而柳太后犹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后主沈皇后素无宠,不得侍疾,别居求贤殿。至德二年,乃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沈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廉,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杂以花药。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宠,递代以游其上。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而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惠,有神采,进止闲暇,容色端丽。每瞻视盼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常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颜色。是时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脱儿、李善度进请,后主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条疏,无所遗脱。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而后宫之家,不遵法度,有挂于理者,但求哀于贵妃,贵妃则令李、蔡先启其事,而后从容为言之。大臣有不从者,亦因而谮之,所言无不听。于是张、孔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陈书》虽然不精彩,但陈后主和张丽华的艳事,可谓声名远播。

后世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有好多写这两人的事儿。

也许是陈朝真的没有太多可值得关注的事情了,差不多就剩下这一段艳事可以传世。

我很不喜欢有些人将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罪到女人身上,好多朝代都是。

事实上,跟女人无关,或者说至少不是主要原因。

《陈书》正文中,对张丽华的记载并不多,而上面摘录的一段,则是详细的记载。

也许是嫌《陈书》编撰者姚思廉写的太略了,于是著名的魏徵——“考览记书,参详故老”——之后,写了这洋洋洒洒一大段。

后世所有陈后主和张丽华的传说,也许都起源于魏徵这段。

看到没。堂堂的魏徵,也喜欢八卦这些艳事。

{侯景平,高祖镇朱方,稜监义兴、琅邪二郡。高祖诛王僧辩,引稜与侯安都等共议,稜难之。高祖惧其泄己,乃以手巾绞稜,稜闷绝于地,因闭于别室。军发,召与同行。及僧辩平后,高祖东征杜龛等,留稜与安都居守。徐嗣徽、任约引齐寇济江,攻台城,安都与稜随方抗拒,稜昼夜巡警,绥抚士卒,未常解带。贼平,以功除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丹阳尹。永定元年,加侍中、忠武将军。寻迁中领军,侍中,将军如故。}

我常常思考,古代打仗时,两军讨论作战计划时是如何保密的。

陈霸先跟手下干将谋划诛杀王僧辩,大家都认同计划,杜稜有不同意见。陈霸先一看,这不行啊,万一他出了门不小心泄露军机怎么办。

于是,陈霸先就拿手巾把杜稜绞晕,并关了起来。

陈霸先绞晕杜稜不是想杀他,也不是排除异己,只是为了保密。因为后续陈霸先还是一样的重用杜稜。

{众性吝啬,内治产业,财帛以亿计,无所分遗。其自奉养甚薄,每于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屦。永定二年,兼起部尚书,监起太极殿。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朝士共诮其所为。众性狷急,于是忿恨,遂历诋公卿,非毁朝廷。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后因其休假还武康,遂于吴中赐死,时年五十六。}

沈众的所做所为,是吝啬鬼的行径。家里有很多钱和产业,但自己又舍不得花,穿破衣服,吃咸菜啃馒头。

同事们都看不惯他这种行为,嘲笑他。

沈众觉得同事们都孤立他,很生气,于是多次诋毁同事,非议朝廷。

皇帝一看,沈众这家伙,你自己作就算了,为什么要攻击大臣和朝廷,于是就想杀他。

但是,沈众也算有点声望——“不欲显诛”——看这词用的,“显诛”,不能“显诛”,只能“隐诛”了。

如何“隐诛”——“后因其休假还武康,遂于吴中赐死”。

{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其自居处,颇失于奢豪,庭院穿筑,极林泉之致,歌钟舞女,当世罕俦,宾客填门,轩盖不绝。及出镇郢州,乃合十馀船为大舫,于中立亭池,植荷芰,每良辰美景,宾僚并集,泛长江而置酒,亦一时之胜赏焉。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玚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又巧思过人,为起部尚书,军国器械,多所创立。有鉴识,男女婚姻,皆择素贵。及卒,尚书令江总为其志铭,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民尚书蔡徵宣敕就宅镌之。其词曰:"秋风动竹,烟水惊波。几人樵径,何处山阿?今时日月,宿昔绮罗。天长路远,地久云多。功臣未勒,此意如何。"时论以为荣。玚二十一子,咸有父风。世子让,早卒。第二子训,颇知名,历临湘令,直阁将军、高唐太守。陈亡入隋。}

孙玚也是很有钱,但跟沈众不一样,他知道怎么花钱。

会花钱,就是自己能享受,又能让别人舒服。

{性至孝,遭父忧,殆不胜丧,事所生母陈氏,尽就养之道。梁末,侯景寇乱,京邑大饥,饿死者十八九。孝克养母,饘粥不能给,妻东莞臧氏,领军将军臧盾之女也,甚有容色,孝克乃谓之曰:"今饥荒如此,供养交阙,欲嫁卿与富人,望彼此俱济,于卿意如何?"臧氏弗之许也。时有孔景行者,为侯景将,富于财,孝克密因媒者陈意,景行多从左右,逼而迎之,臧涕泣而去,所得谷帛,悉以供养。孝克又剃发为沙门,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给焉。臧氏亦深念旧恩,数私自馈饷,故不乏绝。后景行战死,臧伺孝克于途中,累日乃见,谓孝克曰:"往日之事,非为相负,今既得脱,当归供养。"孝克默然无答。于是归俗,更为夫妻。}

读史,最不喜欢的是古代的一些所谓的孝行。

徐孝克事母至孝,世逢战乱,家里没饭吃了,徐孝克就把妻子卖了,给母亲买饭吃。

真是奇葩。

奇葩的还在后面,妻子被卖了以后,还不断私下里接济徐孝克。也许是被洗脑了吧。

后来,买徐孝克妻子的人战死了,妻子又找到徐孝克,重新结为夫妻。

无语。

{高宗四十二男:柳皇后生后主,彭贵人生始兴王叔陵,曹淑华生豫章王叔英,何淑仪生长沙王叔坚、宜都王叔明,魏昭容生建安王叔卿,钱贵妃生河东王叔献,刘昭仪生新蔡王叔齐,袁昭容生晋熙王叔文、义阳王叔达、新会王叔坦,王姬生淮南王叔彪、巴山王叔雄,吴姬生始兴王叔重,徐姬生寻阳王叔俨,淳于姬生岳阳王叔慎,王修华生武昌王叔虞,韦修容生湘东王叔平,施姬生临贺王叔敖、沅陵王叔兴,曾姬生阳山王叔宣,杨姬生西阳王叔穆,申婕妤生南安王叔俭、南郡王叔澄、岳山王叔韶、太原王叔匡,袁姬生新兴王叔纯,吴姬生巴东王叔谟,刘姬生临江王叔显,秦姬生新宁王叔隆、新昌王叔荣。其皇子叔叡、叔忠、叔弘、叔毅、叔训、叔武、叔处、叔封等八人,并未及封。叔陵犯逆,别有传。三子早卒,本书无名。}

这段有什么好摘录的。

其实,就是想说陈高宗陈顼,生了四十二个儿子,真多!这应该在历史的皇帝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了。

{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常言百闻不如一见,这里是千闻不如一见。

这话是对萧摩诃说的,说他勇猛。

萧摩诃是陈朝难得的有亮点的一员猛将。

怎么个猛法,下面这一段可见。

{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众十万来援,其前队有"苍头"、"犀角"、"大力"之号,皆身长八尺,膂力绝伦,其锋甚锐。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诃曰:"愿示其形状,当为公取之。"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云胡著绛衣,桦皮装弓,两端骨弭。明彻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齐军"大力"十馀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军退走。}

千军万马中取上将之首。真猛将!

{十年,至都,加扶,给油幢车。叔陵治在东府,事务多关涉省阁,执事之司,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道路籍籍,皆言其有非常志。叔陵修饰虚名,每入朝,常于车中马上执卷读书,高声长诵,阳阳自若。归坐斋中,或自执斧斤为沐猴百戏。又好游冢墓间,遇有茔表主名可知者,辄令左右发掘,取其石志古器,并骸骨肘胫,持为玩弄,藏之库中。府内民间少妻处女,微有色貌者,并即逼纳。

十一年,丁所生母彭氏忧去职。顷之,起为中卫将军,使持节、都督、刺史如故。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及彭卒,叔陵启求于梅岭葬之,乃发故太傅谢安旧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初丧之日,伪为哀毁,自称刺血写《涅槃经》,未及十日,乃令庖厨击鲜,日进甘膳。又私召左右妻女,与之奸合,所作尤不轨,侵淫上闻。高宗谴责御史中丞王政,以不举奏免政官,又黜其典签亲事,仍加鞭捶。高宗素爱叔陵,不绳之以法,但责让而已。服阕,又为侍中、中军大将军。}


陈叔陵,差点一刀砍死哥哥陈叔宝的人。

一个荒淫无道的人。

最后两段,以陈叔陵的荒淫事迹,结束《陈书》的随笔。

《陈书》之后,二十四史已经读完九套。

先暂停读史。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11-13 15:09 编辑

一五四

N多年前,因对高罗佩感兴趣,买了一套上下两册《大唐狄公案》。

多年来,有几次拿出来看,却都是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每一次都没有看完。

按说,这种通俗小说,应该是很容易看的。但偏偏我是有些另类的,看通俗小说,或者畅销小说,带给我的愉悦,远不及看二十四史或外国名著这种书带给我的愉悦。

这一次,又拿出来,我决定把它看完,买了这么多年,也该有一个了结了。

看到第八个案子《朝云观》,快到结尾时,有一段描绘让我感到震惊。

是写狄公查出了凶手孙天师,但却没办法用法律去制裁他,因为孙天师的名望以及权势,让狄公拿他毫无办法。

然后,书中写道,狄公把孙天师引到高处,趁他不注意把他推下高楼摔死,用法律之外的手段制裁了凶手。

我震惊是因为,感觉作者这样写很奇怪,不符合狄公的身份性格,也不符合通常的三观。

于是,我在网上看是否有读者跟我有同样的感觉,却意外发现,原来这不是作者的本意。

这一段是译者在翻译时,篡改了作者的本意。

作者本来写的是,狄公没办法用法律手段制裁凶手,于是把他引到道观的一处天井,天井里有一只熊。

狄公的意思是,法律制裁不了凶手,就用“天罚”。

天井里的凶手有几种可能:

1。被熊发现,弄死。
2。被熊发现,但是在熊弄他时,被观中其他道士发现,把他救出来。
3。被熊忽略,等到天亮,其他人发现,获救。

所以,能否逃出升天,要看运气。

当然,最后,凶手还是被熊发现并弄死,接受了制裁。

这样的制裁方式,虽然也不是用法律手段,但总归比译者改的那样的粗暴和不合理方式要好。

基于我网上知道原来译者有篡改作者的现象,就又搜了一些资料,进一步发现,这个版本的译者,不仅仅是这篇,是所有的案子几乎都存在删节甚至改写的情况。

据有人统计,这个版本译者对作者的删改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之多!

震惊!

难道我前几次看,都没有看下去,这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是勉强能接受删节的,但很难接受对原作者的改写。

于是乎,我下单了一套近几年新出版的《大唐狄公案》,据说这套是新译,无删节更改的全译本。

书到了后,先拿出来看了《朝云观》,果然之前版本删改不少,不仅仅是狄公制裁凶手的这一段,好多地方都有删改。

这里就不花时间一一对照改在哪里了。

只说两点:

一是,旧版删掉了狄公对同性恋的一段见解。新版里有:

{作为一县之令,我只能再说一句:鉴于你二人都已成年,并且可以替自己作主,你们爱悦何人与我并无干系,只有牵涉到子女或家眷时,律法才会介入其中。让人都随着自己的心愿去安排各自私事,只要不伤害到他人或是合法的亲属关系即可——我们的社会与律法,正是由此种精神所支配的。}

此书写于1958年,作者于当时对同性恋的这番看法,还是不错的。

二是,新版里有一段,狄公同他的三位夫人的一段琐事,旧版也是删除:

狄公和三个夫人一行半路遇雨,且车轮坏了,于是不得不就近夜宿于朝云观,观里给他安排了一个住处。

{狄公掀开帐幔一瞧,里头的床面看去甚广,足够自己与三位夫人睡在其中。不过狄公向来不喜众人同榻而眠,在自家内宅中,三位夫人亦是各有卧房,自己或是去那里过夜,或是请某位夫人来自己卧房中。身为一名正统儒者,狄公向来认为这才是唯一适宜的方式,虽然听说有不少男子与众妻妾晚间同居一室,实则却是一桩恶习,不但会损害女子的自尊,且又不利于家中和睦。不过如今身在旅途中,只得事事从权,也是无法可想。狄公折回梳妆室里,接加打了几个喷嚏。}

很奇怪吧,我看书的关注点历来比较怪。

这一段,有什么好提的?不就是狄公因为临时停宿,与三位夫人只能同室同床。

不是我恶趣味,是我觉得作者这一段写的很细,很琐细。

我认为,这样的琐细,在小说中,有时是有必要写的。细节有时作用很大,甚至越细作用越大。

我文学理论不行,说不好,举个例子吧。

比如,我以前在本论坛里,说过,如果拍冰川系列,一定要拍壮丽的冰宫,拍出冰宫的壮丽,那就是大片的格局。

但如果拍出冰宫建造的过程,拍出来多少能工巧匠怎样打造的。

甚至如果能拍出这大批的建造冰宫的人的后勤是怎样保证的,比如怎么吃饭,怎么上厕所。

那这就不止是大片了,就可能是史诗了!

所以。细节,尤其是琐碎的细节,我觉得很重要。

当然,高罗佩写狄公与三个夫人的琐碎,对《朝云观》的故事,并没有很重要的帮助,但也可一定程度上见出作者的功力。

(删改很多的旧版是海南出版社陈来元/胡明等人译本,一套上下两册。

新版全译版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张凌译本,共三辑十几册,价格偏贵。)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五

新版《晨之猿》,在旧版中译作《断指记》。

写的是因为一只长臂猿捡到一截断指,引出一桩案子。

这篇旧版倒是没做特别大的改动,但也有许多细节改动。

旧版文笔其实不错,但是缺乏对细节的理解。

新版后记中有写,这篇《晨之猿》是作者为了纪念他养的一只长臂猿而写的。

作者对长臂猿很有研究,还写过相关的学术著作。

此案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

新版与《晨之猿》归到一起的是《暮之虎》,在旧版中译作《汉家营》。

讲的是因洪水阻隔,而成为孤岛的一个庄子,外部面临强盗的进攻,内部大小姐无故被杀……

此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写的非常好。

设定、氛围的渲染,大小姐的刻画,都很好。

情节而言,每一步我都猜错,有的是我想简单了,有的是我想复杂了。

也许只是我看推理小说看的太少。

总之,就新版看的这三篇而言,排个序:

《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

其实,这三篇里《朝云观》的设定,更有可发挥的空间。

《朝云观》里,有宗教,有伶人班,伶人班是几个伶人也是各有特色,有养熊的,有男扮女装,有疑似同性感情。

还有表面不羁的诗人,有向天师贡献女人的老鸨。

还有阎罗殿这样的恐怖环境,也有精巧的机关。

种种元素,其实发挥好了,有精品的潜质。

可惜发挥的一般。

《暮之虎》没这么多元素,但其中有一两个点发挥的超好。

比如狄公夜里抚琴引出“女鬼”,比如单独验尸,比如大小姐性格的设定。

反正,我更喜欢《暮之虎》。

随着慢慢读,对这二十几个案子,排个名吧。

暂时三篇就这样:《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后续再更新。

我其实并不喜欢排名,各种排名都不喜欢。

但这次决定排个名吧。

排名当然是主观的,排名怎么可能客观呢?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六

今日读了两个短篇:《五祥云》(旧版《五朵祥云》)、《公文案》(旧版《红丝黑箭》)。

五祥云是用来计时的香,形状像蚊香一样。

凶手利用香的燃烧熄灭来制造成不在场的证据,也算巧妙。

文中有一对发乎情止乎礼的男女关系,但因篇幅没有展开刻画。

《公文案》,在看旧版时,也是感觉凶手杀人的方式,设计的有点莫名其妙。

旧版里,凶手到被害人房间,看到掉在地上有一支箭,就一边和被害人对话,一边悄悄脱掉鞋,用脚趾把箭夹起来,拿到手里,将被害人刺死。

当时看到这里,一脸问号。

怎么会设计成这样?

看了新版,果然也是译者改的。

作者原来的设定是,故事发生在军营,凶手是军营里负责训练军士爬墙技能的,因为他的特长是赤脚攀爬。

这一日凶手训练完,还没穿鞋就直接来到被害者房间里,想把偷的印章趁被害者睡觉偷还回去,不料被害者没睡,而且发现了他的秘密,于是凶手起了杀心,看到地上有一支箭就两个脚趾夹起,踢到被害者肚子上,出其不意把他杀死。

作者原设定,是要比旧版译者改的要合理一些。

旧版的莫名其妙。

但其实作者的原设定,感觉也设定的不是太好。

排名:

《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五祥云》>《公文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15 08:44 编辑

一五七

两个短篇:《雨中客》(旧版《雨师秘踪》),《莲池案》(旧版《莲池蛙声》)。

《雨中客》旧版删除了开头一大段狄公与夫人们的生活情节。以及狄公大夫人正准备给狄公纳妾的情节。

诚然,这开头的一大段琐碎,删除后对本篇案情并无影响。但前面我说过,我认为这是作者功力的体现,与案情无关,但对刻画狄公有作用,对渲染背景有作用。

这样的情节如果全删除,会少了很多生趣。

我不是推理小说迷,不知道推理小说迷们是否在意这样的生趣,还是说只要直截了当,与案情无关的全不要最好?

《雨中客》的故事,发生在潮热的暑季,闷热加潮湿,体感很不舒适。

开头狄公的夫人在收拾衣物时发现有些衣服因为潮湿生霉了,于是就开始检查所有的衣物。

两位夫人,加上另一位即将成为妾室的女人在房间里一起翻检衣物。

{闷热的房内弥漫着胭脂水粉的幽香,加上湿衣的潮气,愈发显出十足的闺阁气息。狄公忽觉心烦意乱,霍然起身说道:“我且出去随便走走。”}

这样生活化的场景,删除岂不可惜。

狄公心烦意乱,并不是因为几位夫人,他与几位夫人相处是很和谐的,他心烦意乱,是因为他初涉职场,外放县令才几个月,整日都是处理公文,写写文件,琐碎冗杂,没有意思。

{狄公瞥见地上有块石头,抬脚愤愤一踢,不料却是露出地面的半截鹅卵石,直磕的脚趾剧痛,禁不住怒骂一声。}

看看,狄公也会犯错,也会乱,也会踢到石头。

这样的情节,就这样删除,岂不可惜。

与案情无关,删也就删了。

案情方面,一般。

案情比《晨之猿》要简单一点,但基于前面一大段生活化的场景,综合而言,与《晨之猿》相当。

《莲池案》就更简单了,也无甚亮点。

排名:《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16 10:25 编辑

一五八

补充一点:

昨天提到的《莲池案》,有一段狄公派手下马荣一大早去调查妓女的描写,而且是故意一大早派他去的。为什么是一大早?文中有写:

{马荣一脸沮丧,不过仍是朝大门快步走去。狄公暗想人人皆知娼家女子们总是深夜方歇,因此清晨时多半妆容未整、有碍观瞻,若是时常派马荣一大早便去见其相好的话,他这生性多情的毛病不定也就自行戒除了。}

四个短篇:《两乞丐》(旧版《跛腿乞丐》),《夺命剑》(旧版《真假宝剑》),《太子棺》(旧版《太子棺柩》),《除夕案》(旧版《除夕疑案》)。

《两乞丐》和《夺命剑》案情设定及推理都比较弱,甚至弱于《公文案》。

而《除夕案》则是更弱,根本没有什么案子发生,都是开始狄公的误会。

《太子棺》倒算是短篇中写的不错的。

一个短篇断了两个案子,一个案子跟太子棺有关系,一个案子牵扯到同性恋。

而且还是发生在军营,当时正值两军交战。一个短篇里的信息量这么大,不容易。

但限于篇幅,没有将两个案子设定的太复杂。

排名:《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五九

《漆屏案》(旧版《四漆屏》)

此篇印象中,小时候可能看过改篇的电影还是电视剧。

此篇旧版改动不多,个别地方有删节,不影响整体情节。

{“你说得不错,我确是假扮作强盗。”狄公徐徐说道,“但并非为了寻开心。我本是官府中人,正在勘查一桩罪案,你和什长虽不知情,却给了我许多帮助。至于你说我和你们并不是一类人,这话却是大错特错。我曾发誓要为国尽忠、为民效力,其中既包括刺史夫人,也包括你,既有当朝宰相,也有你们什长。石竹姑娘,我们华夏子孙全都是一家人,这是无比荣耀之事。作为开化明理的中国人,我们与其他异族蛮夷完全不同,他们只会彼此仇视、自相残杀。不知我说明白了没有?”石竹闻言点头,稍稍平静下来,用衣袖揩揩脸面。狄公又道:“还有一句话,望你能相信我,你是个令人动心的女子,容貌俏丽,身段窈窕。我要不是此刻心事太多太多的话,你对我青眼有加,我定会十分欢喜!”“这话未必是实,不过听去倒还挺入耳。”石竹淡淡一笑,“你看去很是疲倦,不如躺下,我来替你打扇。”狄公平躺在柔软的苇席上,石竹让睡袍从肩头滑落,取下挂在床角的蒲扇摇动起来。狄公很快便沉沉睡去。}

此一段,是写狄公为了破案找线索,和一个风尘女子一起演戏,假装买春。

狄公和女子相处一夜,没有发生肉体关系,却聊了许多其它的。

看我黑体标出的这几句,是狄公说的。看这用语,我都有点恍惚了,以为是哪个掌握了财富密码的老外UP主的发言一样。

看了一下旧版,同一段翻译如下:

{“你说得对。”狄公平静地说。“我确是在扮演着角色,但绝不是随便取笑你。我是衙门里的官员,正在查访一桩杀人案子。排军和你虽不知我的底细但却给了我种种方便和协助。你说我不是你们一类的人,那完全错了。我曾立誓为国家效忠,为百姓办事。我们黄帝子孙,大唐臣民都是一家人,刺史夫人也好,你艳香也好;宰相尚书也好,你的排军也好,都是一类的人——我讲的这话你听得明白吗?
艳香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怒气消了不少。她抽出绢帕擦了擦脸。
“还有一句话,”狄公笑了笑说:“让我向你照实说,我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女子,不仅体态窈窕,容貌可爱,而且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虽不是实话,”艳香淡淡一笑说,“不过听起来还挺入耳的。看样子你很累了,你躺下吧,我给你打扇。”
狄公在蔑席上躺下。艳香轻轻将挂在床 角的那把芭蕉扇摘下给他打扇。不知不觉他就进入了梦乡。}

旧版的这几句话就比上面新版翻译的舒服一些。

(新版这个女子翻译名为石竹,旧版翻译名叫艳香,不知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这一段新旧版还有一个不同,就是旧版删除了几句狄公对女子的态度。就是下面这句话:

{狄公又道:“还有一句话,望你能相信我,你是个令人动心的女子,容貌俏丽,身段窈窕。我要不是此刻心事太多太多的话,你对我青眼有加,我定会十分欢喜!”}

狄公的意思,如果不是我现在有案子在身,没有头绪,心烦意乱,我们说不定可以在一起。

狄公也是普通人,作者原意并不是要把他刻画的高大上。

《漆屏案》双线案情设定,人物刻画也不错。

排名:《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20 13:59 编辑

一六零

《御珠案》算是比较精彩的一篇了。

由赛龙舟开场,穿插河神娘娘活祭的传说,又涉及到宫中御珠失窃疑案。

此篇与《朝云观》一样,如果各种元素发挥的好,比较适合拍成电影。

如今的电影市场与以前不一样,小时候,一个稍微复杂点的案子,就可以拍成电影。

现在可不行,除了案子本身复杂,还要有大场面,或大动作,或大格局,要不然,仅仅是一个生活化的探案电影,没多少人花钱看吧。

就像徐克的狄仁杰系列。

《朝云观》如果要拍电影,孙天师与朝中高官权贵这点一定要发挥,格局才能大起来,不至于局限在一个道观中。

还有阎罗十殿也一定要发挥,除了渲染其恐怖氛围,必要时要在里面来一场大的动作戏。

至于《御珠案》,龙舟赛开场算是天然的好多片子喜欢用的开场。河神娘娘活祭也要适当发挥,多一些情节。宫中御珠失窃疑案大可用穿插闪回来表现,属于案中案。

不说电影,回到书。

《御珠案》算是系列中比较好的,只不过在暗室里引出凶手的情节,我觉得并不好。不是靠推理靠证据,而是靠作局吓唬来让真凶现形,并不是很好的推理小说。

不过,看《大唐狄公案》其实不能看推理,因为系列读下来,推理部分设计的感觉比较弱。

那么,看什么?

我就是看看外国人怎么写狄仁杰。

作者在系列中写的江湖,我是比较认可的。

江湖没有像武侠小说中那么多的行侠仗义,也没有那么高大上的为国为民。

举个例子,系列中有写丐帮的头领,是一个靠收取管辖范围内的乞丐份子钱的人,兼着出卖些情报的人而已,并没有什么太多侠义举动。但作者评价他也不失为一条好汉。

我认为这样更符合现实的江湖。

除了丐帮,每部作品及乎都会写到娼寮妓馆等等,都是更加现实一点儿的江湖。

《御珠案》旧版翻译,并没有太大的删减变更。

书中,狄公最后发现曾经误会了已经死去的瑿娘,心生愧疚,于是委托庙祝每月初五在河神娘娘面前为瑿娘上一炷香。

庙祝问狄公,尊姓大名。

这里新旧版翻译明显不一样。

新版:{狄公在马背上转过身来,简短答道:“就写:太原狄某。”说罢喟叹一声,又道:“一介书生。”}

旧版:{狄公从马背上转过脸来,答道:“太原明经——狄仁杰。”}

新版更合理,狄公此时是心怀愧疚,语带叹息。

排名:《御珠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六一

《红楼案》(旧版《红阁子》)

此篇发生在一个三面环水,如孤岛的乐园里,正如题目所示,红楼也好红阁也好,就是一处黄赌毒的销金窟。

此篇人物刻画不错,比如两代花魁,比如阿虾阿蟹。

还难得的大篇幅写了两段爱情,尤其身染天花的花魁抱着麻疯后期的情人面目全非的头时,还是有些震撼的。

情节人物气氛算是比较不错。

排名:《御珠案》>《红楼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22 11:41 编辑

一六二

《铁钉案》

先说排名,若不是《铁钉案》中两个案子,我以前在哪里见过,或许有可能排在《御珠案》前面。

两个案子,一个是无头案,一个是铁钉案,看作者后记里说,这两个案子是借鉴了中国古书中的案子,怪不得我觉得常见,应该是小时候的影视剧里出现过。

案情虽是借鉴,但也有变化,有新意。

本篇是作者前期作品,参照的中国古代的公案小说,开头有楔子,每回有回目,出场人物也较后来的作品较多。

后期作者为了照顾西方读者习惯,舍弃了楔子和回目,出场人物变得更少,一般一开头就点出案情。

此篇小说我很喜欢,主要是写了一个狄公的知己——郭夫人。

郭夫人是女典狱长,长像气质为人处世非常之优秀。

郭夫人也很懂狄公,最后甚至为了救狄公,自己身死。(为什么身死很精彩,不剧透。)

从此篇来看,若是有朋友看了我的随笔,想找一套《大唐狄公案》来看,一定不要看旧版。

旧版的翻译,有时真是莫名其妙,尤其对细节的理解,很差。

举个例子,先看一下旧版郭夫人出场的描写:

{这时帷帘一掀动,走进一个身材颀长的艳丽女子,风姿翩翩,手上端着个茶盘,脚后跟着四只大白猫。她向狄公道了个万福,敬上一盅香茶。狄公认得是郭夫人。郭夫人是州衙女牢的典狱,闲常对狄公也甚是敬畏。狄公平昔很少留意她,今日乍见之下乃发现她眉如春山,目如秋水,肌肤如雪,体段袅娜,别有一种迷人的格调。}

旧版翻译郭夫人:艳丽、眉如春山,目如秋水,肌肤如雪,体段袅娜,别有一种迷人的格调

并不符合郭夫人的性格。

新版就舒服很多:

{这时店铺后方的蓝布门帘一动,一个颀长苗条的女子手托茶盘走出,上前躬身一拜,献上清茶,仪态十分娴雅。狄公定睛看去,只见她容貌端丽,眉目清明,不施粉黛却肤白如玉,一头乌发分作三绺盘起,样式简素,脚后跟着四只大猫。}

《铁钉案》总体基本不输《御珠案》,破案过程甚至好过《御珠案》,但《御珠案》胜在有大场面,有传说,有传奇。

排名:《御珠案》>《铁钉案》>《红楼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23 16:58 编辑

一六三

《迷宫案》也是早期作品,保留了楔子和回目。

且此篇是作者唯一作过中文自译本的一篇,就是说他自己翻译过一版中文。

我读的这版应该是译者结合作者自译及英文版来综合翻译的。

此书写成后,被出版商要求必须要在封面印有祼女才同意出版。

于是,作者就研究怎么画封面及插图,进而接触到中国古代春宫图,也就奠定了作者此后狄公系列小说插图风格。所有插图全是作者自己绘制。

此书日文译本初版时,江户川乱步为书写过序。30年后再版时,松本清张为之写过序。

此篇算是比较精彩,几个案子也是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中汲取营养,也都发挥出新意。

作者系列小说中,有几本提到过同性恋,都是简单一提,而本书,则用了不少笔墨来设计了一个同性恋者相关的案件。

关于排名,跟《铁钉案》,其实不太好排,各有优劣,但因为《铁钉案》中的创作的人物郭夫人实在精彩,于是,还是决定《铁钉案》排在前面。

排名:《御珠案》>《铁钉案》>《迷宫案》>《红楼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1-10-26 14:02 编辑

一六四

《铜钟案》资料说是作者创作的第一部狄公系列小说。

此篇更加接近于中国公案小说,楔子很长,每篇有回目。

此篇我非常喜欢,排名,我要将它排在《御珠案》之前。

之所以排名靠前,并非因为是作者第一部的原因,是因为写得的确不错。

此篇跟后期的作品比较,除了楔子和回目之外,还有就是叙事节奏。

后期的作品,为了迎合西方读者,节奏更快,人物更少,一般是第一回开头就单刀直入点出案情,然后再一步步破案,破案的每一步过程也一般很快。

像是看柯南动画一样,只有二十分钟,不直截了当,不加快节奏怎么行。

而《铜钟案》则是缓缓道来,破案过程也不那么急,有布局有谋划。

而且出场人物众多,对过场的小人物也有一些精彩刻画。还有一些琐碎细节交代的比较清楚。

是比较对我胃口的。

简言之,就是文学性比较好。

其中的案情部分,也算精彩,三个案子有简有繁,有大有小,也有反转。

还有一处令人惊喜,就是狄公破了三个案子,将案情公文上报京城。

长安城里由宰相牵头,请了三个大员一起吃晚宴:

{宰相请大理寺卿坐了首席,此人体格魁梧、器宇轩昂,长长的颊须已显灰白;另一侧是礼部尚书,身材瘦削,腰背微微佝偻,皆因在礼部供职多年所致;对面则是御史大夫,胡须花白,眼神凌厉。此人向来铁面无私、刚直不阿,故此朝野上下人人敬畏。}

这四个人一起吃饭,是为了讨论狄县令处理的这三件案子该如何批复,以及对狄县令该如何奖赏。

这一段除了讨论案子以外,当然就是谈论政治了。

这四个人在讨论对狄县令如何奖赏的情景,让我想起来电影《投名状》中,几个大员讨论庞青云一样。

{礼部尚书饶有兴致地从旁倾听良久,此时开言说道:“老夫虽对刑名之事不甚在行,却也听得出这狄县令办了两桩要紧的大案,一是打击了佛门势力,二是教训了目中无人的广州富商,令他们对官府有所忌惮。此人既然才干优长,何不就此擢升要职、委以重任?”

宰相缓缓摇头,“想来这狄县令应是未逾不惑,仕途漫漫,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足证长才。升迁若是来得太迟,自不免中心酸涩,若是来得太早,却又会于望甚奢。古人云‘过犹不及’,是以二者皆不足取,处事还当力求中正,方可保天下太平、社稷安定。”

“我也正是此意。”大理寺卿说道,“不过对那狄县令,不妨略施颁赉以资嘉勉,还望尚书大人不吝赐教一二。”

礼部尚书捻着胡须,沉吟半晌后说道:“此案既已直达天听,且圣上亦是加恩首肯,老夫明日上朝时,便恭请圣上以御匾赐予狄县令以示嘉许。当然并非御笔亲题,只是选取合用的字句,制成一方匾额而已。”

“此举最是合宜不过!”宰相大声赞道,“大人不愧深谙此道,实在高明得很!”

礼部尚书破例微微一笑,“礼法仪制能使人人各司其职,处处各得其正,是以上下协同,诸事顺遂。老夫多年致力于陟罚臧否之道,如同金匠称量黄金一般再四斟酌,须知毫厘之差,便足致偏颇失衡,敢不小心谨慎哉。”

众人起身离席。宰相在先引路,宾主降阶而下,去往莲池边漫步绕行。}


其实作者写的这一段并没有特别深刻,也不像《投名状》那样对剧本打磨的精细。

作者志不在此,并没有想在公案小说里花太多笔墨写政治,只是随手一提。

其实能写这一段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旧版里,对这随手一提的一段全部作删除处理。

看到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铜钟案》,可惜作者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口味,之后对作品作的一些调整,导致后期作品的呈现,离文学越来越远。

惜哉。

这当然是我的个人喜好,很多读者自然不会这么看,就像是当初要出版《迷宫案》时,出版商一定要封面上有裸女才肯出版。

要畅销,还是要迎合大众。

我是小众读者。

排名:《铜钟案》>《御珠案》>《铁钉案》>《迷宫案》>《红楼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六五

《湖滨案》

作者的第三部系列小说,此篇的楔子颇有新意,以前世转世来开头,最后的结局也呼应了这个开头的楔子,颇为完整。

案情部分就比较简单了,相对于简单的案情,篇幅显得过长了。

除了楔子以外,此篇亮点不多。

排名:《铜钟案》>《御珠案》>《铁钉案》>《迷宫案》>《红楼案》>《湖滨案》>《漆屏案》>《暮之虎》>《朝云观》>《晨之猿》>《太子棺》>《雨中客》>《五祥云》>《莲池案》>《公文案》>《两乞丐》>《夺命剑》>《除夕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5 11:18 , Processed in 0.0771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