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梁书人物的重要性、在书中所占的比重的讨论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而统计无疑是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从统计结果看问题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统计结果的客观性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照。笔者试图通过这个角度,对梁书人物、武功、用语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
这么做的灵感来自于梁羽生家园的资深梁迷春水煎茶的一篇文章──《梁书主要角色出镜率统计分析》。不过笔者和她的统计方法略有不同,研究的范围也有区别。本贴所有的统计结果是把全梁书的统计结果汇总在一起的,对于人物来说,提及也是被算到最终结果里的,例如《云海玉弓缘》和《牧野流星》中张丹枫被多次提及,就被算到了总的统计结果里。
两点说明:
1、梁书的版本。本次统计采用的梁书版本是家园最新修订的梁羽生全集txt版,可称之为家园版2011.8.31。其中《鸣镝风云录》为136回本,《武当一剑》为18回本。该统计不包括《武林三绝》。
2、由于人力原因,统计难免出现一点小误差,不必细究。本贴纯为娱乐,出现问题欢迎提出,也欢迎一笑置之。
第一篇:说说那些梁书常用语
不少梁迷对梁书的意见中都有一条,就是有一些用语出现的次数太过频繁。笔者找到了部分常用语,进行了统计,看看哪些是真的“太过频繁”,哪些只是印象作怪。同时欢迎大家补充。
说时迟,那时快 1257次
这句话无疑是梁书中最常见的话之一,据统计竟然出现了1257次,这意味着每本书出现了约37次。梁老的武功描写多是非常显著的特点,而武功描写中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的风格也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这样的状况下,这句话出现次数如此之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指东打西 213次、指南打北 192次
这两句也是梁书中在打斗描写时非常常见的话,合起来看平均每本书出现约12次。不过这两句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连着的,只有少数情况只用了“指东打西”而没用“指南打北”。大部分梁迷对这两句有审美疲劳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凤点头 193次
这个词大概是梁迷耳熟能详的,毕竟平均每本书出现了5.7次。通常那句话叫做“xx霍地一个‘凤点头’”,往往这个人因此摆脱了对方的一招进攻。
来而不往非礼也 144次
这句话平均每本书出现了4.2次,所以只要你看过梁书基本就会对这句话产生免疫。这句话出现的场景自然也是打斗的时候,还往往是斗暗器的时候,一方发出了暗器之后,另一方在回敬暗器的时候通常会大喝一声“来而不往非礼也”。
甜丝丝 122次
中招人物:上官婉儿、南霁云、王燕羽、铁摩勒、史若梅、独孤莹……
尽管被用烂了,女的心中甜丝丝的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形容了,但是男的心中甜丝丝的,看起来怎么觉得这么诡异……
细胸巧翻云 80次
这个动作平均每本梁书出现了2.4次,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记得梁吧曾经有一个帖子专门讨论过这个动作,重点在说“细”胸“巧”翻云能不能适用于男子,让人一笑。
按下不表 71次
“按下不表”在梁书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是71次。大部分是“暂且按下不表”或者“这是后话,按下不表”。这句话是来源于说书的,古代的话本小说常用这句话。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53次
这句话也是让很多梁迷很烦的。想想每当两个人交手时,一方使出得意的招数,另一方不屑一顾,嘲笑道“米粒之珠,也放光华”,总能对应起书中的交手。乍一看53次似乎不是很多,但还是超过了每本书一次,看梁书多了自然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举火燎天 41次
这个词出现的次数也超过了每本书一次,不过我印象倒不是很深刻,貌似没有高手用过这个动作。不过这个动作倒是比较容易想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35次
这句话在听说书的时候是经常听到了,梁老显然也受了这方面的影响,平均每本书出现了大致一次。在平行叙述两条线的时候,这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句。
杀人不过头点地 19次
相对前面的,19次似乎不算太多,但也足以让大家记住了。
心头一荡12次、心中一荡6次、不禁一荡1次
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是这个数目也还算可观了。其实提起心中一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被金庸用烂了。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11次
这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不过“仅仅”出现了11次。大概每三本书出现一次,比我意料中的少了不少。
暗叫一声“惭愧”(“好险”、“侥幸”)9次、暗叫一声苦也8次、暗叫一声“不好”(“不妙”)8次
我把这个叫做暗叫一声系列,这在梁书中也出现了不少次,于承珠、卓一航、张丹枫都曾经用过这样的句式。
第二篇:人物出现次数排行榜
关于人物重要性的讨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出场次数。出场次数大致可以代表一个人物在书中所占的比重和戏份。
由于统计的局限,统计人物出现次数时主要统计人物在书里的主要称呼形式,例如柳清瑶统计“蓬莱魔女”和“柳清瑶”,练霓裳统计“练霓裳”、“玉罗刹”和“白发魔女”,而像“白衣少女”“少年书生”一类的由于大部分人物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称呼,但占人物出场次数的比例并不大,所以不列入统计。只有个别的所占比例较大,才进行统计,例如华玉。
而对昵称而言,大部分人物的昵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所用的称呼不同,所以都不予统计,对大部分人物来讲是公平的。而少数人物如华玉由于昵称中带有名字,无形中在这个统计中占了便宜,不过这样的情况是极少数,所以可以忽略昵称带来的影响。
下面是人物出现次数的排行榜,由于篇幅限制,只列举出现次数超过1700次的人物。
1、柳清瑶 7540次(“柳清瑶”135次、“蓬莱魔女”7405次)
柳清瑶毫无悬念地加冕了梁书出场次数冠军。作为梁老最长的小说《狂侠天骄魔女》中绝对的第一主角,柳清瑶在《狂侠天骄魔女》一书中的出现次数,大致是三位男主角檀羽冲、华谷涵、耿照的总和。而在《鸣镝风云录》中,柳清瑶也有出场,《风云雷电》中还有提及,不过这些相对于她在《狂侠天骄魔女》中的出场次数来讲,可以说仅仅是一个零头了。“蓬莱魔女”也自然成为了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外号。
2、孟华 6581次(孟华4145次、杨华2436次)
孟华排到第二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实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游剑江湖》和《牧野流星》前二十三回杨华的出场次数就非常可观,而《牧野流星》二十四回之后除了丹丘生的案子基本是孟华的独角戏,再加上《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中并不少的出场次数,孟华最终一共出现了6581次。而《牧野流星》也是典型的“一人独大”式的梁书。
3、金世遗 5772次
由于梁老基本没用金世遗的外号称呼他,所以没有统计毒手疯丐。金世遗一共出现了5772次,在所有梁书人物中排名第三,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冰川天女传》中金世遗就可以算半个男主角了,在《云海玉弓缘》中金世遗是绝对的第一主角,而云海的长度也相当可观。到了《冰河洗剑录》连出场到提及金世遗也出现了不少次,而《侠骨丹心》的出场和(《风雷震九州》《牧野流星》)中的提及次数相对来讲就是九牛一毛了。由于孟华长时间被称之为杨华,而柳清瑶主要以“蓬莱魔女”称呼,所以金世遗成为了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名字。
4、江海天 4833次
不光是在武功上,在出现次数上江海天也是紧随师傅的脚步。《冰河洗剑录》中出现次数最多,《风雷震九州》中出现次数第二,江海天自然出现次数在梁书中名列前茅。而粱老在写系列小说的时候一直遵守着前一本的主角在下一本中地位下降的定律,只有江海天接近打破这个定律。
而《侠骨丹心》中江海天出场和提及次数也比较可观,让他巩固了自己第四的位置。
5、杨炎 4525次
《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合起来的长度是比较长的,超过了《牧野流星》,杨炎在这两本书中虽然有齐世杰分了一定的戏份,但依然是绝对的第一主角,所以出场次数自然不低。而杨炎在《牧野流星》中的出场和杨华在《游剑江湖》中的出场大致相当。从《冰河洗剑录》开始天山系列逐渐变得“男重女轻”,各位女主角的戏份都比较有限,而各位男主角则占据了大多数的戏份。孟华、江海天、杨炎和后面的金逐流都是这个现象的“受益者”。
6、金逐流 4495次
金逐流也是在一本“一人独大”的书中“刷”够了出场次数。就《侠骨丹心》一书而言,金逐流的出场次数大概是女主角史红英的三倍多。至于后来在《游剑江湖》和《牧野流星》中的出现次数,则帮助他盖过了张丹枫的出现次数。金家父子师徒三人和孟华、杨炎兄弟占据了2~6位,充分体现了梁老在后天山系列对男性角色的偏爱程度。
7、张丹枫 4283次
张丹枫排到第七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似乎比大家预计普遍偏低。但想想《萍踪侠影录》确实在梁书中算短的,而且还有云蕾分去了近一半的戏份,张丹枫在《萍踪侠影录》中只出现了近2500次。而《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三本书中当配角,《云海玉弓缘》和《牧野流星》中的提及让张丹枫的出场次数涨了不少,最终排在了第七位。
8、陈石星 4216次
张丹枫的隔世弟子孟华居梁书所有男主角出场次数之冠,关门弟子陈石星也不差,他像江海天一样紧追着师傅的步伐,和师父的差距甚至比江海天更小。陈石星虽然只在《广陵剑》一本书中出场和提及,但鉴于《广陵剑》比较长,他的戏份大概是女主角云瑚的2倍有余,所以他能排到这个位置也就不奇怪了。
9、檀羽冲 4081次(“檀羽冲”1666次、“武林天骄”2415次)
梁书中共有九位人物出现次数突破4000大关,檀羽冲是最后一位。其实檀羽冲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他是梁书中唯一一位当了两本独立的书的主角的人(《弹指决塞》《剑网幻剑》不独立),但在《狂侠天骄魔女》中出场次数还不及耿照,《武林天骄》虽然“一人独大”,但这本书却遭狂删,篇幅在梁书中比较小,所以檀羽冲只能排到了陈石星的后面。如果《武林天骄》一书恢复原貌,檀羽冲基本可以锁定“出场次数最多的男主角”,甚至还有可能超越柳清瑶,成为梁书中出场次数最多的人。
10、卫天元 3546次(“卫天元”2738次、“飞天神龙”808次)
如果把《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当做一本书看,那卫天元就是这本书绝对的第一主角。这两本书合起来长度是相当可观的,所以卫天元能够排到第十位。此外卫天元也在统计中占了无形的小便宜,因为很多人称呼他都用“飞天神龙”,而像金世遗和于承珠则很少有人用外号称呼。
11、于承珠 3446次
于承珠是梁书中出场次数第二的女性角色,但比柳清瑶少了一半有余。梁书中只有两本书中的女主角在出场次数上对男主角有压倒性优势,就是《狂侠天骄魔女》和《散花女侠》,于承珠也凭借着在《散花女侠》中的“一人独大”,排到了出场次数很靠前的位置。而《联剑风云录》中,于承珠也有着可观的出场次数,这帮助她最终排到了第十一位。
12、孟元超 3330次
孟元超也是后天山系列偏重男性角色的受益者。统计显示,《游剑江湖》统计上的第一主角是孟元超而非云紫萝。后作中孟元超的出场次数也相当地多,杨牧先后挑拨“杨华”和杨炎去杀孟元超,孟元超两次都做了重要的配角,这让他积攒了不少出场次数。由于《游剑江湖》和《牧野流星》是天山系列中最长的两部作品,孟元超有这样的出场次数也就非常正常了。
13、段克邪 3248次
段克邪是大唐系列出场次数最多的,这也在大家的意料之内。作为贯穿大唐三部曲的人物,段克邪在《大唐游侠传》和《慧剑心魔》中已经出场不少,在《龙凤宝钗缘》中更是绝对的第一主角。大唐系列也有明显的重男轻女现象,段克邪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体现。他的妻子史若梅也贯穿了大唐三部曲,出场次数却还不及他的一半。
14、李思南 3186次
李思南作为《瀚海雄风》的第一主角,在《瀚海雄风》中的出场次数超过了女主角杨婉的1.5倍。《瀚海雄风》篇幅在梁书中中等偏上,再加上李思南在《风云雷电》中不少的出场次数,最终他在出场次数上排在梁书所有人物的第十四位。
15、耿照 3118次
其实在《狂侠天骄魔女》中,统计上的第一男主角是耿照。《狂侠天骄魔女》大致可以看做三线叙述,蓬莱魔女为主的线是主线,还有两条线的关键人物是耿照和公孙奇,他们的故事也是相当完整的,他们的出现次数不逊于狂侠和天骄,甚至还更多。至于耿照在《鸣镝风云录》中的出场和《风云雷电》中的提及,次数相对于《狂侠天骄魔女》中出现的次数就相对少得多了。
16、铁摩勒 3027次
铁摩勒也是贯穿大唐系列的角色,他比段克邪的出场略少一些。他是《大唐游侠传》统计上的第一主角,也是《龙凤宝钗缘》中最重要的配角之一。《慧剑心魔》他更多的是被提及而非出场。铁摩勒也是大唐系列偏男性角色的又一个体现。
17、谷啸风 3018次
《鸣镝风云录》是梁老第二长的作品,比《狂侠天骄魔女》短了一点,但却比第三长的长了不少。尽管这本书人物的戏份非常分散,但第一主角谷啸风的出现次数还是突破了3000次。谷啸风的出现集中在了《鸣镝风云录》中,而在其他书中只是在《瀚海雄风》中被提及了一次。
18、唐晓澜 2830次
唐晓澜在统计上是《江湖三女侠》的第一主角。而《江湖三女侠》也是从白发到冰川这些梁老前期创作的天山系列小说中最长的,所以唐晓澜在成为了前天山系列出现次数最多的人。而在《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中,唐晓澜也是重要的配角,尤其是在《云海玉弓缘》中成为了数次重量级对决的一方,这为他增加了不少出场次数。
19、练霓裳 2706次(“练霓裳”19次、“玉罗刹”2341次、“白发魔女”346次)
练霓裳的出场主要集中在《白发魔女传》中,主要的称呼形式是玉罗刹,《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的出场次数并不多。《白发魔女传》也是除了《萍踪侠影录》之外第一女主和第一男主占据戏份比例最多的,而且男女主角比例相对接近。而梁老后期的书中的女性角色相对而言戏份就少了很多。
20、唐经天 2664次
唐经天在这方面和同时代的金世遗以及晚辈江海天、金逐流有了不小的落差,一方面是因为《冰川天女传》配角和主角的出场次数相差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唐经天没有沾多少后天山系列的光。唐经天一共在《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牧野流星》四本书中出场,还在多本书中被提及,一共出现了2664次,排在全梁书人物的第二十位。
21、华谷涵 2633次(“华谷涵”870次、“笑傲乾坤”1763次)
华谷涵无疑是统计上一个悲催的男主角。光看书名,《狂侠天骄魔女》的第一主角似乎是华谷涵,最不济也应该是并列的三大主角之一,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作为最长的梁书中设定上的第一男主角,华谷涵还不及他的妻子柳清瑶一半的戏份,戏份和情敌檀羽冲比也不占多少优势,小弟耿照的戏份比他更多,大反派公孙奇的戏份也不比他少多少。檀羽冲凭借着《武林天骄》中的出场在出现次数上盖过了华谷涵一大截,在这场竞争中,华谷涵成为了落败者。
22、缪长风 2575次
缪长风出场书目和孟元超完全相同,但是每本书都正好比孟元超出现次数少了一点,最终差了七百多次。缪长风和云紫萝在《游剑江湖》的出场次数基本对等,但并有像同样对等的桂冰娥唐经天获得圆满的结局。缪长风的统计结果再次验证了后天山系列对男性角色的倾斜。
23、张玉虎 2532次
张玉虎尽管是张丹枫的正式徒弟中出场次数最少的,但依然有2532次之多,排名全梁书人物的第二十二次。这也让张丹枫的所有正式徒弟出场次数都盖过了他们的师母云蕾。张丹枫系在萍踪系列的出现次数据垄断地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梁老对张丹枫的喜爱。作为《散花女侠》的重要配角,《联剑风云录》中的第一主角,张玉虎这么多的出现次数是意料之中的。
24、空空儿 2490次
空空儿成为了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配角,当然还有种说法说空空儿是《慧剑心魔》的主角之一。从妙手空空到空空大侠,空空儿在大唐系列中是一个传奇的存在,梁老出于对他的偏爱竟然在《慧剑心魔》后半部大量地把笔墨花在了他身上,也让他在出现次数上盖过了众多主角。
25、公孙奇 2426次
如果把空空儿算做《慧剑心魔》的第二主角,那么出现次数第一的配角就落到了公孙奇头上。但不管如何,出现次数最多的反派这个名号放在公孙奇头上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作为梁老最长的小说《狂侠天骄魔女》的头号反派,公孙奇享受到了平行于男主角的待遇,这也让他最终在出现次数上排在了全梁书第25位。
26、李逸 2416次
李逸作为《女帝奇英传》的第一男主角,比其他男主角显然吃亏不小。《女帝奇英传》作为独立的一篇,篇幅不长,所以李逸尽管占得比重相当大,却远远落后于比重接近的金逐流和于承珠。而女帝的独立性又决定了他没有在后作出场甚至是被提及的机会,导致他落后于比重远远小于他的江海天和唐经天。
27、江南 2386次
统计江南无疑是最头痛的,因为这个还是地名。由于一个一个数实在不现实,所以只能勉强把《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四书中出现的所有“江南”都算在了江南头上。这样肯定会有一定的误统计,但鉴于这四本书在江南发生的故事几乎没有,所以也可以勉强接受了。不管如何,江南毫无疑问是一个重量级的梁书配角。
28、楚天舒 2309次
把《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合起来看做一本书,楚天舒是当之无愧的第二主角。尽管大致是卫天元出现次数的三分之二,楚天舒还是要比三位女主角出场次数多了不少。三位女主角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齐漱玉出现次数也不及他的三分之二。梁书中出场次数上丈夫盖过妻子的普遍规律再次得到了验证。
29、桂冰娥 2293次(“桂冰娥”57次、“冰川天女”2236次)
桂冰娥是《冰川天女传》的第一主角,出场次数略多于唐经天。在所有梁书女子中,她的出现次数排在第四,和其他三位同样用外号命名书名的女主角(柳清瑶、于承珠、练霓裳)一起成为了梁书中仅有的四位当过统计上第一女主角的女性角色。而这四位女性角色在书中的主要称呼形式,有三位都是主要用的外号,只有于承珠是例外。当然由于《冰川天女传》并不长,桂冰娥占的比重也不算特别大,所以她排到这个位置也得益于她在《云海玉弓缘》和《冰河洗剑录》的出场。
30、云蕾 2271次
云蕾是所有没当过第一主角的梁书女主角中出场次数最多的。《萍踪侠影录》是一本极端倾斜于主角的书,云蕾在此书中就积攒了2000次以上的出场次数,再加上《散花女侠》的有限出场和《联剑风云录》以及《广陵剑》的提及,云蕾最终排在了梁书所有人物出现次数的第三十位。
31、冯琳 2234次
冯琳在三女侠中出现次数排在第一乍一看似乎出乎意料,细想则是情理之中。《江湖三女侠》中冯琳的出现次数确实落后吕四娘不少,也不及姐姐冯瑛,但通过《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中大量的出场,冯琳成功实现了反超。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在《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两书中,冯琳的总出现次数竟然超过了女儿李沁梅!梁老确实太宠她了。当然由于冯琳冯瑛经常被认错,这个数据中肯定有一定的误统计,不过影响并不大。
32、吕四娘 2172次
第三十二为依然是一位女性,她就是梁书中的“大姐大”吕四娘。女主角在被众多男主角和男配角压制后终于出现了一次小爆发。尽管在《江湖三女侠》中的出现次数略少于唐晓澜,但由于《江湖三女侠》长度比较可观,吕四娘的出现次数在女性角色中出于非常高的位置,只是她在后作中出场寥寥,才让她最终落后于冯琳,排在了第三十二位。
33、辛龙生 2172次
辛龙生和吕四娘的出现次数竟然完全相同,这也是一个很难见到的巧合。《鸣镝风云录》中的人物非常喜欢的一个出场次数区间是2100~2200次,竟然有四位,这也是一个很难见到的巧合。而辛龙生则是四个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排在了第三十三位。
34、孟神通 2137次
有一个分量很重的配角出现了,就是孟神通。他在《云海玉弓缘》的出现次数甚至比女主角厉胜男和谷之华都多,排在第二,也难怪有云海四主角的说法。而到了后作中已经命归九泉的孟神通也不得安生,和他沾亲带故的金逐流和孟华都把贬义词加到了他身上。
35、奚玉瑾 2127次
奚玉瑾在统计上当上了《鸣镝风云录》的第一女主角,但她对韩佩瑛的优势实在可以忽略不计。梁老最终给辛龙生、奚玉瑾、公孙璞和韩佩瑛安排了极端接近的戏份,真是铁面无私。《鸣镝风云录》的这种多主角风格也在《风云雷电》中得到了延续,但由于《风云雷电》长度比《鸣镝风云录》短得多,导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现次数多于1700次,成为了未入这次统计的所有书中最长的一本。
36、公孙璞 2110次
公孙璞的出现次数落后于师傅耿照和父亲公孙奇,但似乎他却是三个人中最有主角象的。公孙璞的武功尽管在鸣镝的三个男主角中是最强的,但出现次数却是最少的,看来梁老也是公平的。而公孙璞的妻子宫锦云则成为了“六主角体系”(谷啸风、辛龙生、奚玉瑾、公孙璞、韩佩瑛、宫锦云)中出现次数最少的,没达到1700次,落选了这个排行榜。
37、韩佩瑛 2103次
韩佩瑛最终在鸣镝中众主角的出场次数中排在了第五位,和直观印象有很大差别。不过她和第二的辛龙生差距也就是七十次而已,不统计实在是看不出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韩佩瑛还在《瀚海雄风》中有有很少的出现次数,这些次数保证她的总出现次数得以落在神奇的“鸣镝区间”──2100~2200。
38、云紫萝 2052次
云紫萝系是后天山系列的主角,她的两个儿子孟华和杨炎在全梁书所有人物出现次数上分别排行第二和第五,她的两个知己孟元超和缪长风分别排在了第十二和第二十二,而她自己却只排在了第三十八位,这只能怪她在《游剑江湖》中香消玉殒,没有在后作中出场的机会。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游剑江湖》中直观印象第一主角似乎是云紫萝,但统计结果显示却并非如此,而是孟元超。
39、卓一航 1972次
终于轮到了卓一航,他比练霓裳总体上少了近1000次,实在是在男主角中很罕见的。《白发魔女传》的长度在梁书中偏短,而卓一航在其他书中的提及和出场也实在过于有限,所以他只好排在了第三十九位。
40、谷之华 1964次
个人非常喜欢的“谷姐姐”占了一个整十位的排名,第四十位。虽然总次数上远远落后于丈夫金世遗,也不如老爸孟神通,虽然她在《云海玉弓缘》中的出现次数落后厉胜男不少,但凭借着《冰河洗剑录》可观的出场,谷之华实现了对厉胜男的反超。在所有女主角中,谷之华的出现次数排在第十一位,清朝所有女性角色的第五位。
41、叶凌风 1932次
唯一的反派主角叶凌风仅仅排在了第四十一位。其实《风雷震九州》并不短,但由于师傅江海天、师弟李光夏、林道轩的抢戏,再加上真身叶慕华,叶凌风这个冒牌货最终并没有占到很大比例的戏份。但不管如何,作为《风雷震九州》的第一男主角,尽管在后作中几乎没有提及,叶凌风也足以在出场次数上超过1700次。
42、齐世杰 1931次
齐世杰的出场次数排在这个位置是意料之中的,也再次证明了后天山系列的偏男性化。作为《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的第二主角,齐世杰的戏份虽然远不如杨炎,但依然多于两位女主角冷冰儿和龙灵珠。
43、凌未风 1928次
梁老名气最大的小说《七剑下天山》的男主角凌未风仅仅排在了第四十三位,可能颇出乎大家的意料。从统计上看,凌未风是绝对的第一主角,但由于七剑中重要的角色偏多,有一定的戏份分流,再加上七剑长度本来就不是很长,所以凌未风只能排在了众多第二主角和配角之后了。
44、云瑚 1912次
由于梁老的偏心,云瑚在《广陵剑》中仅仅获得了陈石星不到一半的出现次数,也没有什么后作提及和出场,排在这个位置自然不足为奇了。梁老后期的作品普遍存在这个现象,云瑚已经是待遇相当不错的后期女主角了。
45、耿玉京 1850次(“耿玉京”411次、“蓝玉京”1439次)
由于是按照现行版《武当一剑》统计的,耿玉京的出场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再加上《武当一剑》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耿玉京只排在了所有梁书人物出场次数的第四十五位。而《武当一剑》其他角色,牟一羽和东方亮仅仅是刚过1000次,而西门燕和蓝水灵则连1000次也未达到。
46、展伯承 1843次
展伯承是《慧剑心魔》的第一主角,虽然在《慧剑心魔》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太大,但由于《慧剑心魔》长度还可以,展伯承成为了大唐系列第四个上线的人,放眼大唐三部曲,出现次数超过1700次的只有三部曲的第一主角铁摩勒、段克邪、展伯承和贯穿三部曲的重要人物空空儿,而女性角色则全军覆没,连同样贯穿三本书的史若梅也未能突破1700次。
47、陈天宇 1824次
陈天宇是《冰川天女传》的头号配角,戏份超过了金世遗,而在《云海玉弓缘》和《冰河洗剑录》中也是重要的配角,到了《侠骨丹心》和《游剑江湖》依然有出场,博得了江南大侠的美名。虽然戏份不如义弟江南,但也足以成为梁书中最重量级的配角之一。
48、杨牧 1807次
后天山系列又贡献了一位“上线”人物,依然是一个男性角色,依然是一个云紫萝系的人物,只不过这个人物是大反派杨牧。后天山系列小说长,男性角色比重大,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情理之中。
49、厉胜男 1803次
厉胜男仅仅排在了第四十九位,不过想想她基本只靠在《云海玉弓缘》的出场就排到了这个位置,也算不错了。在《云海玉弓缘》中,厉胜男的出现次数少于金世遗和孟神通,多于谷之华,看来从云海开始梁老就有了男性化的趋势了。
50、铁镜心 1778次
铁镜心其实是《散花女侠》的第一男主角,也是《联剑风云录》的重要配角,因为于承珠在《散花女侠》占的戏份过多,让铁镜心的戏份被压缩了不少。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铁镜心在《牧野流星》中也有提及,竟然被谣传为和张丹枫齐名的剑客,真是谣言太可怕。
51、谷中莲 1769次
谷中莲虽然是《冰河洗剑录》的第一女主角,但比江海天的戏份少了很多,她能够“上线”还得感谢梁老在《风雷震九州》中给她安排了不少戏份。此外《侠骨丹心》中她还有少量的出场和提及,之后的她就再也没有出场过了,只有金碧漪等人口中的江伯母和江上云口中的娘了。
52、杨婉 1757次
杨婉是《瀚海雄风》的女主角,虽然由于梁老的倾斜戏份不到李思南的三分之二,但鉴于《瀚海雄风》长度还不错,配角抢戏也不算很严重,她还是突破了1700次的大关。此外在《风云雷电》中,杨婉还有一次被提及。
53、冷冰儿 1721次
冷冰儿是最后一位“上线”人物,把她在《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的出现次数合起来,才刚刚“上线”,相对于孟华、杨炎惊人的出场次数真是冰火两重天。不得不再次感叹后天山系列严重的重男轻女。
梁老的“重男轻女”现象
虽然梁老以善于描写女性角色著称,虽然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角色是一位女性──蓬莱魔女柳清瑶,但从统计上看,梁老还是明显“重男轻女”的。全梁书出现次数最多的十位人物中,竟然也只有柳清瑶一个女性角色。而全梁书超过一半的“女主角”,没有超过1700次的出现次数。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可以归结为四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我称之为“行侠仗义不带妻子”。这个称呼很直观地反映了这个现象。想想梁书中在后作中大量出场的前作主角,基本都是这个样子。铁摩勒在龙凤和慧剑中大量出现的时候,韩芷芬只是蜻蜓点水地出场了两回;檀羽冲每次活动的时候,基本不把赫连清云带在身边,赫连清云甚至在后作中都没有获得出场的机会。李思南也是一样,杨婉在后作中同样没有得到露脸的机会,反而是孟明霞、明慧公主和严浣这三个配角获得了出场机会。义军头领孟元超非常忙,但他却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贤内助林无双带出来一起活动。他儿子孟华在《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中隐隐有第一高手的风采,但金碧漪却同样没有获得什么出场的机会。相对来讲,江海天、唐经天和张丹枫好了不少,但他们在后作中的出场次数也是远远多于妻子的。在后作中出场比较多的梁书女子仅仅有于承珠、冯琳、谷之华等少数几位。
第二个现象我称之为“一男多女模式”。梁书虽然以男女平等为亮点,但总体上讲一男多女模式远比一女多男模式多。一女多男模式的代表就是柳清瑶,她的戏份比檀羽冲和华谷涵的总和最多。而更常见的则是一男多女模式,女角之间互相分戏份,自然让自己的出现次数少于她所青睐的男角。武玄霜、上官婉儿、长孙璧的总和是大于李逸的,但由于分流,每个人的戏份都远少于李逸。与此类似的有耿照-秦弄玉-玉珊瑚-桑青虹,金世遗-谷之华-厉胜男-李沁梅,江海天-谷中莲-欧阳婉-华云碧,卫天元-楚天舒-齐漱玉-姜雪君-上官飞凤等等。
第三个现象我可以称为“男主多于女主的习惯”。对于大多数的武侠小说来讲,男主角的戏份多于女主角似乎成为了一个习惯,甚至远远多于都是十分常见的。梁书也是如此。如果以三十四本梁书分别做统计,将每本书出现次数最多的男角色称为男主角,将每本书出现次数最多的女角色称为女主角,那在三十四本梁书中,仅仅有四本是女主角出现次数多于男主角的,就是《狂侠天骄魔女》《散花女侠》《白发魔女传》和《冰川天女传》。(值得注意的是《江湖三女侠》和《游剑江湖》依然是男主角多于女主角)。而男主角出现次数多于女主角的竟然有三十本,其中还有很多的女主角出现次数尚不及男配角甚至大反派。
第四个现象我称之为“后期女主弱化”。所谓的后期,指的是梁老创作的后期作品,不妨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以连载开始的时间计,不妨把从《狂侠天骄魔女》开始的作品全部当做后期,那后期作品就包括唐朝的《慧剑心魔》、宋朝的所有作品、明朝的《广陵剑》《武林三绝》(该书尚未有完全本,不列入本次统计)和《武当一剑》,以及天山系列从《风雷震九州》到《幻剑灵旗》(这个通常可称为后天山系列,当然《剑网》《幻剑》是不是属于天山系列有争议)。除了《武林三绝》一共是十七本书。如果按照连载时的名称把《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合看做一本书《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合看做一本书《剑网尘丝》,那就是十五本。这时十五本书除了最早连载的《狂侠天骄魔女》,其他的都是男主角戏份多于女主角的,甚至大部分书出现次数前两位都是男性(包括《慧剑心魔》《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风雷震九州》《游剑江湖》《牧野流星》《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武当一剑》,共九本,占据60%),其中最夸张的是《风雷震九州》,出场次数的前三位都是男性。后天山系列和大唐系列是重男轻女的主要体现,从统计上可以看出,主要出现在后天山系列的人物中,有孟华、杨炎、金逐流、卫天元、孟元超、缪长风、楚天舒、叶凌风、齐世杰、杨牧十位男性角色总出现次数超过了1700次,而相应的女性角色却只有云紫萝和冷冰儿两个超过了1700次。而大唐系列中有四位男性有超过1700次的出现次数,却没有一位女性出现次数超过了1700次。
第三篇:女主篇
本篇统计出现次数在1700次以下的女主。本统计里面列举了所有我认为可以算得上或者勉强算得上的女主。前十六位在上一篇里面已经列到,不再赘述。
17、史若梅 1554次(“史若梅”1401次、“薛红线”153次)
史若梅作为贯穿大唐系列的女性之一,《龙凤宝钗缘》的女主角,出现次数竟然只有1554次,差不多是丈夫段克邪的一半,充分说明了大唐系列偏男性角色的特点。在所有女主角中,史若梅的出现次数排在第十七位。
18、冯瑛 1504次
身为三女侠之一,冯瑛的出现次数比吕四娘和冯琳差了不少,和吕四娘的差距主要在《江湖三女侠》中就被拉开,而和冯琳的差距则是在《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两书中拉开的。在后两本书中,冯瑛是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也是一位顶级高手,这样的角色出现次数不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出于统计的局限,冯瑛和冯琳相互被误会成为另外一个人很难精确统计,只能以名字出现的次数作为统计标准。
19、龙灵珠 1500次
龙灵珠的出现次数倒是十分整齐,她和冷冰儿在《弹指惊雷》和《绝塞传烽录》中的总出现次数几乎相当,她之所以比冷冰儿少二百余次,主要是因为冷冰儿还在《牧野流星》中有几次出现。当然她们俩加起来的出现次数也远远不及杨炎,这是后天山系列的男性倾斜所致。
20、齐漱玉 1407次
齐漱玉最终成为了剑网三女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尽管她在《剑网尘丝》中的出现次数不及姜雪君,在《幻剑灵旗》的出现次数不及上官飞凤,但加起来却是她最多。当然她的出现次数只是丈夫楚天舒的三分之二左右,更是远远不及初恋的师兄卫天元了。
21、武玄霜 1353次
武玄霜虽然是《女帝奇英传》的绝对女主角,但由于《女帝奇英传》篇幅较短,且对男主角李逸有明显的偏向,所以武玄霜的出现次数刚刚超过了李逸的一半。这也再次让我们叹服梁老的功力,他用并不算很多的笔墨写出了一个风华绝代的传奇女子形象。
22、姜雪君 1352次
姜雪君的出现次数比齐漱玉少了五十余次,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剑网幻剑两书可以看做六主角体系,第一主角卫天元,第二主角楚天舒,而齐漱玉、姜雪君、上官飞凤和齐勒铭的出现次数大致相当。这样的结构在梁老后期的作品中还是经常见到的,例如《武当一剑》《鸣镝风云录》和《风云雷电》。
23、云中燕 1331次
云中燕是《风云雷电》的唯一女主角,她的戏份和男主角风天扬、凌铁威、耿电大致相当,这本书的书名起得可谓名副其实。而杨浣青和吕玉瑶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当然由于大家的出现次数过于平均,造成了戏份分流,导致了每个人的出现次数都不算很多。值得一提的是《侠骨丹心》中还有一个龙套也叫云中燕,共出现了12次,当然这12次我不会算在云中燕的头上。
24、凌云凤 1278次(“凌云凤”1272次、“凌慕华”6次)
凌云凤在《联剑风云录》中的出现次数显然是不及龙剑虹的,但凭借着在《散花女侠》中客观的出现次数,凌云凤成功实现了对龙剑虹的反超。此外,凌云凤还在《武林三绝》中有出场,但鉴于《武林三绝》不完整,这次统计没有包括这本书。
25、上官飞凤 1208次
上官飞凤虽然是剑网三女中出现次数最少的,但粱老显然是对她颇为厚爱的。她在《剑网尘丝》中的出现次数是非常有限的,却在《幻剑灵旗》中升级为绝对的唯一女主角,出现次数与卫天元并驾齐驱,在风采上甚至盖过了卫天元。所以即使把上官飞凤看做《幻剑灵旗》的第一主角也是情理之中的。
26、龙剑虹 1173次(“龙剑虹”860次、“龙小姐”313次)
龙剑虹是《联剑风云录》的第一女主角,但这本书是一本主角分散,配角抢戏的书,所以龙剑虹的绝对出现次数并不算多。由于龙剑虹在书中有很长时间都是用龙小姐称呼的,所以将龙小姐也列入统计范围,可以发现龙小姐所占的比重真的不小。龙剑虹也没有获得在后作中出场甚至提及的机会,她的总出现次数完全和她在《联剑风云录》中的出现次数相同。
27、铁凝 1125次
如果从书名来理解,《慧剑心魔》的第一女主角似乎应该是褚葆龄,但如果从统计上判断,铁凝则是此书的第一女主角,褚葆龄的出现次数比她少了不少。当然铁凝在《龙凤宝钗缘》中也有出场,当时这个小姑娘就惊艳全场,让辛芷姑收为徒弟。
28、蓝水灵 1013次
蓝水灵和西门燕究竟谁是现行版《武当一剑》的第一女主角一向很有争议,统计结果显示,单从统计的角度看,蓝水灵是第一女主角。不过由于蓝水灵和书中的主要矛盾关联不如西门燕大,所以通常还是把西门燕看做第一女主角。
29、史红英 1002次
史红英是最后一个出现次数上1000次的女主角,这包括了她在《侠骨丹心》和《游剑江湖》两本书中的出场。对比她的丈夫金逐流的出现次数,真是寒碜啊!
30、飞红巾 933次
飞红巾是《塞外奇侠传》的第一女主角,也是《七剑下天山》的重要配角之一,鉴于《塞外奇侠传》是梁老最短的小说之一,能够达到这个水准已经相当不错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统计并没有包括哈玛雅的40次,因为哈玛雅几乎全部是他人称呼而非旁白称呼。
31、西门燕 944次
《武当一剑》虽长,但这本书也是一本男性化很强的书,所以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第一女主角西门燕只有不到1000次的出现次数。对于梁老后期书中的女主角来讲,真是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32、金碧漪 898次
更悲催的女主角出现了,就是金碧漪。作为天山系列最长的小说《牧野流星》的女主角,金碧漪的出现次数却没有达到900次,甚至不如丹丘生的出现次数。再对比她的丈夫孟华是全梁书出现次数最多的男主角,夫妻俩的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33、冒浣莲 893次
七剑第一女主之争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当然从梁老塑造形象的角度讲,最用心的当然是冒浣莲。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冒浣莲的出现次数是多于易兰珠的。只可惜她在后作中已经逝世,失去了继续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34、褚葆龄 867次
褚葆龄的出现次数定格在了867次,包括了她在《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两本书中的出场。比铁凝少了这么多倒是颇出乎我的意料,这又是直观印象和客观存在的落差的体现。
35、易兰珠 817次
易兰珠的出场书目并不少,《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中都有出场,在《冰魄寒光剑》和《冰川天女传》等书中还有提及。尽管如此,她的总出现次数依然没有超过几乎只在《七剑下天山》中出现的冒浣莲。
36、江晓芙 812次
江晓芙是梁书中最容易被梁迷忽略的女主角之一,而事实上看她在《风雷震九州》中的出现次数也确实不多,加上《侠骨丹心》中的出现次数也不过刚过800次。就《风雷震九州》一书来说,叶凌风、江海天和叶慕华的出现次数都比她多,而她的母亲谷中莲的出现次数也比她少不了多少。
37、赫连清波 660次
赫连清波无疑是最悲催的女主角之一,这也和她的女主角地位来得勉强有关。在《武林天骄》现存本中,她的出现次数比钟灵秀还少,几乎逼近了出现次数最低的女主角这个位置。当然由于她在《狂侠天骄魔女》中还有出场,所以她的次数得到了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她在《狂侠天骄魔女》中的主要出现形式是连清波。至于外号,这次没有统计在内,因为玉面妖狐连清波大部分是连着出现的,玉面妖狐单独作为旁白称呼的次数并不多。
38、王燕羽 604次
尽管王燕羽在《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中都有出场,在《慧剑心魔》中还有提及,但她的出现次数还是比大部分女主角少了很多。而她已经是《大唐游侠传》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女性角色了。大唐确实是一本“男人书”。
39、柳梦蝶 563次
作为梁老笔下的第一个女主角,柳梦蝶的出现次数时比较正常的,毕竟《龙虎斗京华》的长度是比较短的。当然柳梦蝶也是后来各位女侠形象的雏形,就像李沅芷之于黄蓉一样。
40、夏凌霜 489次
印象中夏凌霜似乎戏份不少,但统计结果显示实在少得可怜,这还是大唐系列三本书合起来统计的结果。就《大唐游侠传》一本书来说,她的出现次数不及王燕羽,和窦线娘基本相当。
41、纳兰明慧 472次(“纳兰明慧”192次、“王妃”280次)
纳兰明慧的旁白称呼实在太多,再加上她本身的出现次数并不多,统计起来不太容易。最终选择了塞外奇侠传中最常见的纳兰明慧和七剑下天山中最常见的王妃来做统计,其中王妃有部分是称呼,但影响不大。至于纳兰小姐和猎装少女,就不列入统计了。
42、钟灵秀 461次
《武林天骄》现存本的女主角其实很难界定,钟灵秀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女子,归为女主角理所应当,但她比张雪波和赫连清波多不了多少。她在第十二回才出场,到了第十七回就香消玉殒,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3、窦线娘 454次
窦线娘只在《大唐游侠传》中出场,出现次数在454次。这样的出现次数确实是非常少,和其他能称得上女主角的人的戏份差距不小。
44、华玉 445次(“华玉”56次、“白衣少女”176次、“公主”213次)
对于别的女性角色来说,不统计“白衣少女”“黑衣少女”之类不影响大局,对华玉来说却大不相同。全书中白衣少女是主要的旁白称呼之一。公主则是另一个常见的旁白称呼,这里公主的统计数据去掉了和华玉重叠的华玉公主。
45、姜凤琼 230次(“姜凤琼”132次、“红衣女侠”98次)
《草莽龙蛇传》是一本丁晓一家独大的书,姜凤琼戏份少是在意料之中的。她的戏份甚至还不如上官瑾。
46、云素素 225次
《还剑奇情录》的前两号人物是云舞阳和陈玄机,云素素虽然是女主角,但鉴于《还剑奇情录》是梁书中最短的书之一,也只能有这个级别的出现次数了。虽然如此,云素素在有限的出场机会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可爱,让广大梁迷所喜爱。
47、独孤飞凤 196次
最后一位不出意料地落在了独孤飞凤身上。《飞凤潜龙》是梁老最短的小说,而小说中也主要是鲁世雄在不断出现,独孤飞凤能有这么多的出现次数已经相当不错了。
第四篇:宝剑篇
梁老无疑是十分钟爱剑的,梁书中的侠客们大部分都是使剑的,张丹枫、金世遗、凌未风、吕四娘、练霓裳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侠都用的是剑。梁书第一门派天山派更是以天山剑法笑傲武林,长期不衰。而对于这些大侠来说,一把宝剑也是彰显身份的象征之一。很多宝剑,都见证了大侠们的行侠仗义与悲欢离合。下面挑出梁书中最知名的十二把宝剑,通过统计来看这些宝剑与大侠们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梁书中比较知名的宝剑,几乎都出自天山系列,而在唐宋两个系列中,宝剑大部分只用宝剑称呼而缺乏具体的名字。也有很多有名字的宝剑在称呼的时候也常常省略名字而以宝剑称呼。在这次的统计中,不统计“宝剑”出现的次数,只统计带有名字或特征的称呼。
1、游龙剑(游龙剑&游龙宝剑)298次
游龙剑素有梁书第一剑之称,这把剑几乎贯穿了天山系列,是历代天山派掌门人使用的宝剑,是天山派的镇山之宝。从统计上看,游龙剑也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宝剑。尽管游龙剑不是梁书中最锋利的宝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梁书宝剑的一个象征。
游龙剑历代使用者:岳鸣珂、楚昭南、刘郁芳、凌未风、易兰珠、周青、唐晓澜、唐经天、唐加源。
2、玄铁剑(玄铁剑&玄铁宝剑)223次
玄铁剑能够在统计上排名梁书第二多少有些出人意料。这把宝剑只出现在《侠骨丹心》一书中,但从抢玄铁、铸剑、送剑、返还剑等一系列故事构成了《侠骨丹心》一大段的内容,主角金逐流更是手持此剑与各路高手过招,有如此之多的出现次数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剑有梁书第一利剑之称。
玄铁剑历代使用者:厉南星、金逐流。
3、冰魄寒光剑 207次
冰魄寒光剑也是梁书中最著名的宝剑之一,梁老的一部小说就是以此剑命名的。这把剑很有传奇色彩,能够自己发出寒气伤人,一般人连剑都不可靠近,更不要说使用了。桂华生帮助华玉公主找到此剑,后者练得独门内功才得以使用此剑。华玉公主悟出冰川剑法后,冰魄寒光剑和冰川剑法就成为了绝配,合起来威力无穷。而冰魄寒光剑的历代使用者,也都是冰川剑法的传人。
冰魄寒光剑历代使用者:华玉、冰川天女、玉玲珑、冷冰儿、齐世杰。
4、断玉剑(断玉剑&短剑)173次
断玉剑与游龙剑齐名,一短一长,都是至尊利器。杨云骢当年手持此剑纵横塞外,杀得各大反派丢盔弃甲,而易兰珠和冯瑛的表现也同样不错。由于此剑在《江湖三女侠》之后再无出现,它的出现次数比游龙剑少了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此剑的称呼最主要用的是短剑而非断玉剑,很容易给人造成断玉剑出现次数不多的错觉。
断玉剑历代使用者:杨云骢、易兰珠、冯瑛。
5、青冥剑(青冥剑&青冥宝剑)142次
青冥剑是两代散花女侠云蕾和于承珠的主剑,这两个人都是梁书中出现次数非常多的女主角,所以青冥剑在出现次数上达到了一个非常可观的次数。由于《广陵剑》写作时间过迟的缘故,在“健忘症”之下,青冥剑又被梁老从于承珠的手中“剥夺”了回来,回到了张丹枫手中,成为了陈石星的“聘礼”和文定之物。
青冥剑历代使用者:叶盈盈、云蕾、于承珠、张丹枫、陈石星、云瑚。
6、裁云剑(裁云剑&裁云宝剑)73次
裁云剑也是一把非常有传奇色彩的剑。《云海玉弓缘》中这把宝剑从海外出世,随后就成为了武林中最锋利的宝剑,游龙剑在材质上也要甘拜下风。这样的武林至宝自然很多人都想抢,江海天就因此受了不少暗算,江晓芙也因此遭受了性命之险。当然这把剑的大部分使用者都是绝代高手。
裁云剑历代使用者:厉胜男、金世遗、江海天、江晓芙。
7、腾蛟剑(腾蛟剑&腾蛟宝剑)65次
腾蛟剑第一次在梁书中出现是在《七剑下天山》中,此剑至利至柔,可以弯曲变成腰带,也成为了很多人觊觎的宝贝,辛龙子就是其中之一。桂家父子成为了这把剑的两代主人,桂华生手持此剑曾经与手持游龙剑的唐晓澜、手持断玉剑的冯瑛、手持冰魄寒光剑的华玉交手,腾蛟剑也算“见多识广”了。
腾蛟剑历代使用者:桂仲明、桂华生。
8、霜华剑(霜华剑&霜华宝剑)57次
霜华剑是邙山派的镇山之宝,是十二把宝剑中唯一的一直由女性保存或使用的宝剑。吕四娘手持此剑斩下了雍正的头颅,让这把宝剑具有了特别的意义,成为了梁书中最经典的宝剑之一。而谷之华与谷中莲也是手持此剑,恶斗过众多反派。这把剑最后的结局和青冥剑颇有相似,梁老再次“健忘”让霜华剑从谷中莲手中回到谷之华手中,成为了金逐流给史红英的聘礼。
霜华剑历代使用者:吕四娘、谷之华、谷中莲、史红英。
9、白云剑(白云剑&白云宝剑&白虹剑&白虹宝剑)48次
白云剑是梁书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张丹枫的兵器,张丹枫手持此剑行侠仗义,双剑合璧,留下了无数传奇和感人的故事。而由于大徒弟于承珠继承了云蕾的青冥剑,二徒弟张玉虎继承了父亲的刀,这把剑直到《广陵剑》中才由张丹枫传给了陈石星,只不过梁老把名字改成了“白虹剑”。
白云剑历代使用者:谢天华、张丹枫、陈石星。
10、昆吾剑(昆吾剑&昆吾宝剑)15次
昆吾剑本来也是上古名剑之一,《还剑奇情录》中的剑就指的是此剑。围绕此剑,众多人的悲喜剧不断上演,它见证了云舞阳的心机和无情,也见证了陈玄机和云素素凄美的爱情,直到云素素将剑掷还给陈玄机之后,坠下山崖,达到了悲剧的高潮。而这把剑也成为了梁书中一个悲剧的象征。
昆吾剑历代使用者:陈定方、云舞阳、云素素、陈玄机。
11、寒玉剑 13次
寒玉剑是冰魄寒光剑的附属品,华玉公主和冰川天女挑宫女练成剑阵,每位宫女都有一把寒玉剑,寒气逼人,威力不小,尼泊尔王派来的喇嘛就身陷此阵。当然最著名的使用者就是幽萍了,而厉胜男还动过偷窃此剑的心思。这把剑最终成为了陈家的传家宝。
寒玉剑历代使用者:幽萍、陈光照、陈光世。
12、紫虹剑(紫虹宝剑)7次
这把剑本来是大内宝剑,被石惊涛偷了出来,后来传给了铁镜心。可惜铁镜心太不争气,在张玉虎面前只能过十一招,在龙剑虹面前只能过十三招,紫虹剑也只能感叹时运不齐了……
紫虹剑历代使用者:石惊涛、铁镜心。
戏说:梁书十二剑对对配
游龙剑&断玉剑
游龙剑和断玉剑配在一起可谓是众望所归的。他们都由晦明禅师精炼之后,传给了晦明禅师的两个徒弟,大弟子杨云骢得到断玉剑,二弟子楚昭南得到游龙剑。杨云骢楚昭南都死去之后,又落到了晦明禅师的两个徒弟凌未风和易兰珠手里。两剑再次的聚首见证了唐晓澜和冯瑛的完美姻缘,也见证了天山派的逐渐强大。
冰魄寒光剑&腾蛟剑
游龙剑和断玉剑的结合见证了唐晓澜和冯瑛,那冰魄寒光剑和腾蛟剑的结合则代表了桂华生和华玉公主的美满姻缘。桂华生手持腾蛟剑游历魔鬼城、西藏和尼泊尔,帮助华玉公主得到了绝世宝剑冰魄寒光剑,也为自己寻找到了一生的伴侣。尼泊尔的考场之上两剑相交,也成为了桂华生和华玉公主结合的象征。
青冥剑&白云剑
这对宝剑配做一对不是我做的,而是梁老做的。《广陵剑》中梁老就描述这对宝剑是一对雌雄宝剑,双剑合璧人合璧。这对宝剑见证了三代情侣的悲欢离合:谢天华叶盈盈、张丹枫云蕾、陈石星云瑚。如果挑选梁书宝剑中的红娘,非这对宝剑莫属。张丹枫送出双剑时的形单影只不禁让我们感叹,红颜易逝人易老,双剑犹在人不见。
玄铁剑&昆吾剑
这两把剑本身并没有什么关联,出现次数也有不小的差距,把它们配做一对完全是因为它们都充当了串联故事的线索。昆吾剑见证了陈定方、陈雪梅和云舞阳的人生悲剧,也见证了云素素和陈玄机凄美而悲剧的爱情。而玄铁剑则成为了金逐流和史红英结缘的开始,也是金逐流和厉南星友谊的见证。
裁云剑&霜华剑
这两把剑配在一起也是比较好理解的,两把剑曾经分别归属于一对情敌厉胜男和谷之华,也曾经见证了江海天和谷中莲的美好姻缘。裁云剑号称天山系列第一利剑,游龙剑与之相抗都产生缺口;而霜华剑则见证了梁书中第一壮举,吕四娘手持此剑割下了暴君雍正的头颅。
寒玉剑&紫虹剑
这两把剑配在一起的理由就是,他们的使用者都不是高手。寒玉剑从幽萍开始就成为了陈家的传家宝剑,而紫虹剑则成为了铁镜心的宝剑。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类比于梁老的拉郎配,既然十二把剑中有十把已经结成五对,那剩下的两把就配成一对吧。
第五篇:暗器篇
暗器是武侠世界一种很独特的存在,常常起到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作用。梁老对暗器也是颇为钟爱的,梁老笔下的大侠们在大成之前几乎都会使暗器,而梁书最精彩的对决──厉胜男和唐晓澜的天山对决也有一场较量是专门比暗器的。下面来看看梁书中哪些暗器最受梁老宠爱,出现的次数最多。鉴于暗器种类实在太多,我选择了十六种比较知名的暗器。
1、飞刀 664次
飞刀成为了我所统计的十六种暗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古龙笔下,飞刀成为了一种传奇的存在,李寻欢用飞刀除恶,叶开用飞刀救人,小李飞刀威震江湖。而粱老笔下的飞刀则没有什么传奇色彩,使用之人颇多,最著名的莫过于钟万堂传给冯琳的夺命神刀,而大才女上官婉儿的兵器也是飞刀。
2、金花 339次
金花在这个排名榜上排行第二。提起金花,自然会想到金花的使用者是“散花女侠”于承珠。于承珠作为梁老笔下出现次数最多的女子之一,经历了不少打斗,金花总是能让她在弱势之下缓解危机,在均势之下取得先机。而于承珠的金花技术在云蕾传授的基础上学习了波斯人的长处,威力大增,是梁书中最有威力的暗器之一。
3、冰魄神弹 309次
梁书中特有的一种暗器出现了,就是冰魄神弹。从华玉公主采集冰魄神弹开始,桂冰娥、陈天宇、幽萍、陈光照、陈光世、冷冰儿等人都使用过这种暗器。梁书中一个有趣的bug就是陈家的冰魄神弹总用不完,这也给大家增加了不少欢乐。
4、天山神芒 231次
天山神芒又一种梁书中特有的暗器,不过其名气比冰魄神弹更大,可以称之为梁书暗器的代表了。天山神芒是天山派的独门暗器,材质得天独厚,非宝剑不能削之。而如果使用者功力高深,一枚天山神芒的威力是巨大了,使用天魔解体大法的厉胜男都被唐晓澜的一枚天山神芒震得吐血,其威力可见一斑。
5、铁莲子 192次
这种暗器倒是非常常见了,包括其他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也常常见到。其威力也是和发出者的功力成正比的,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铁莲子一共出现了192次,排在第五位。
6、毒龙镖 130次
这种暗器出现在了《瀚海雄风》和《鸣镝风云录》中,是屠百城一门的独门暗器,也是梁书中威力最大的暗器之一。该暗器威力最大之处在于镖上的剧毒,所有中镖之人全部毙命。最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刘琼姑在身中毒龙镖剧毒的情况下诱骗屠龙,用他发出的毒龙镖还施彼身,报得大仇除大恶,然后壮烈自杀。
7、血滴子 126次
这种暗器主要出现在了《江湖三女侠》中,是雍正手下的爪牙所用的暗器,机括一开,里面快刀便如轮子般飞转,一张开来,把人头罩在里面,圆球便自行合拢,人头也不见了。里面的利刀都用毒药炼过,就算避得飞头滴血之灾,只要给它伤着,也是性命不保。血滴子可以称得上《江湖三女侠》中暗器的代表了。
8、蝴蝶镖 90次
蝴蝶镖是一种比较普通暗器,正派反派男子女子都有使用者,许多鹰爪使用过这种暗器,耶律玄元和谷涵虚都对付过蝴蝶镖。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云蕾的“梅花蝴蝶镖”,云蕾凭借此暗器成为第一代“散花女侠”。
9、青蜂针 84次
这是常五娘的独门暗器,耿玉京的父母遭受不白之冤,不戒道人之死,都和这小而剧毒的青蜂针有关。青蜂针在现行版《武当一剑》中一共出现了84次,在这个排行榜上排名第九。
10、毒物金针弹 66次
这种暗器名目非常多,包括毒物金针烈焰弹,毒物金针子母弹,毒物金针火焰弹等。使用者大多是邪派的女子,例如阴秀兰、厉胜男、天魔教主、穆好好、史朝英等。而使用最常见的场景,莫过于在逃跑的时候放一个来阻止敌人了。
11、夺命神砂 66次
这种暗器的最大特点是杀上面广,撒一把夺命神砂就可以伤一片敌人。最著名的使用者自然是冒浣莲了,她在七剑中武功虽然不高,但用夺命神砂对付普通敌人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12、白眉针 60次
白眉针是唐门的独门暗器,这种暗器含有剧毒,中了之后几乎无救。梁书中关于白眉针最著名的场景就是冯琳身中七煞白眉针,李治因此学得医道,而他的在冯琳中毒期间的悉心照料也为最后两个人的大好姻缘奠定了基础。
13、金钱镖 59次
这也是一种在武侠小说中非常常见的暗器,使用者也是十分广泛的,正派反派都适合。不过59次的出现次数还是比印象中的出现次数少了不少。
14、回环钩 52次
这种独特的暗器也是出自《江湖三女侠》,是韩重山的独门暗器。这种暗器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在于它的“回环”,其飞行路线之诡异甚至让吕四娘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15、锦云兜 24次
这是我最早感兴趣的暗器,毕竟《七剑下天山》是我看的第一本梁书。不过想象力匮乏的我始终想象不出梁老描述的锦云兜的样子,以及其威力之所在。梁书中有两个女子使用过锦云兜,分别是刘郁芳和曲英。
16、摄魂铃 5次
这种暗器出现次数虽然非常少,却是很有特点的一种暗器。该暗器的使用者是吕鸿秋,她的外号就是这种暗器。吕鸿秋在《龙凤宝钗缘》中初露锋芒,在《慧剑心魔》中大展神威,靠的就是摄魂铃的威力。
第六篇:武器篇
前面两篇分别写了宝剑和暗器,这一次来一个汇总,每一种类的武器出现了多少次,出现的次数在所有武器中排名第几,是这一篇将要告诉你的。
中国自古就有十八般武器的说法,只是具体是哪十八种,却没有明确的结论。梁书中出现过的武器种类是十分丰富的,我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下面只写几种代表性的武器。
1、剑 47268次
只要是看过梁书的人都清楚,剑是梁书中最常见的武器,即使没看过梁书的人,也有很多听过“古龙尚刀羽生爱剑”。梁书中最知名的人物练霓裳、飞红巾、金世遗、厉胜男、张丹枫都是用剑的,梁书第一大门派天山派也是用剑的,剑在梁书中出现这么多次也就不意外了。
那梁书中有多少主角是用剑的呢?我也做了一个统计。
女帝奇英传:李逸(剑)、武玄霜(剑)
大唐游侠传:铁摩勒(剑)、段珪璋(剑)、南霁云(刀)、王燕羽(剑)、窦线娘(弹弓、剑)、夏凌霜(剑)
龙凤宝钗缘:段克邪(剑)、史若梅(剑)
慧剑心魔:展伯承(剑)、铁凝(剑)、褚葆龄(剑)
飞凤潜龙:鲁世雄(剑)、孟中还(剑)、独孤飞凤(剑)
武林天骄:檀羽冲(箫)、钟灵秀(剑)、赫连清波(剑)
狂侠天骄魔女:华谷涵(扇)、檀羽冲(剑)、耿照(剑)、柳清瑶(剑、拂尘)
鸣镝风云录:谷啸风(剑)、辛龙生(剑)、公孙璞(伞)、奚玉瑾(剑)、韩佩瑛(剑)、宫锦云(剑)
瀚海雄风:李思南(剑)、杨婉(剑)
风云雷电:风天扬(剑、刀)、凌铁威(无)、耿电(扇)、云中燕(剑)
还剑奇情录:云舞阳(剑)、陈玄机(剑)、云素素(剑)
萍踪侠影录:张丹枫(剑)、云蕾(剑)
散花女侠:铁镜心(剑)、叶成林(刀)、于承珠(剑)
联剑风云录:张玉虎(刀)、龙剑虹(剑)、凌云凤(剑)
广陵剑:陈石星(剑)、云瑚(剑、刀)
武当一剑:耿玉京(剑)、西门燕(剑)、蓝水灵(剑)
白发魔女传:卓一航(剑)、练霓裳(剑)
塞外奇侠传:杨云骢(剑)、哈玛雅(剑)、纳兰明慧(飞刀)
七剑下天山:凌未风(剑)、易兰珠(剑)、冒浣莲(剑)、刘郁芳(剑)
江湖三女侠:唐晓澜(剑)、吕四娘(剑)、冯瑛(剑)、冯琳(剑)
冰魄寒光剑:桂华生(剑)、华玉(剑、笛)
冰川天女传:唐经天(剑)、桂冰娥(剑)
云海玉弓缘:金世遗(剑)、厉胜男(剑)、谷之华(剑)
冰河洗剑录:江海天(剑)、谷中莲(剑)
风雷震九州:叶凌风(剑)、宇文雄(剑)、叶慕华(剑)、江晓芙(剑)
侠骨丹心:金逐流(剑)、史红英(鞭、剑)
游剑江湖:孟元超(刀)、缪长风(剑)、云紫萝(剑)
牧野流星:孟华(剑)、金碧漪(鞭、剑)
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杨炎(剑)、齐世杰(剑)、冷冰儿(剑)、龙灵珠(鞭、剑)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卫天元(剑)、楚天舒(笔)、齐勒铭(剑)、姜雪君(剑)、上官飞凤(剑)、齐漱玉(鞭、剑)
草莽龙蛇传:丁晓(剑)、姜凤琼(剑)
龙虎斗京华:柳剑吟(剑)、娄无畏(剑)、柳梦蝶(剑)
可以看出,列入统计的五十位男主角中,使用剑的有四十位,占到了80%,在列入统计的四十九位女主角中,使用剑的有四十八位,只有纳兰明慧没有使用过剑,就连开始都几乎不会武功的钟灵秀和没和人打斗过的云素素,也都用过剑。
这个统计夸张地体现了剑在梁书中的地位,如果把三十四本平均一下,那每本书出现剑的次数是1390次,这个次数高过了不少主角的出现次数。
2、刀 13550次
出现次数第二位的是刀,这个也应该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不过出现次数和剑的差距有些大,只是勉强维持在同一个数量级。
梁书中使刀的人,比较出名的是孟元超、南霁云、张玉虎、云重、云瑚、周山民、张风府、吕思美、风鸣玉、杨浣青、罗浩威、叶成林等人。还有无数龙套也使用了刀,在他们的努力下,刀在34本梁书中出现的平均次数达到了近400次。
3、鞭 4265次
鞭的出现次数排在第三也不是意外的事情,不过出现次数又下了一个台阶,只有4265次,不到剑的十分之一。这里的鞭包括两种,一种是“硬”的,比如钢鞭,另一种是软的,通常是女子使用。
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使鞭者是史红英、祈圣因、金碧漪、龙灵珠和齐漱玉等使用软鞭的姑娘们,都集中在天山系列后半支,难道是梁老意识到自己写的使剑女子太多,在后期故意有所变化?
4、杖 3314次
杖的出现次数排在了第四位,有三千多次,平均每本书出现了近100次。关于杖,最著名的当然是伏魔杖法,只是使用者通常不仅不能伏魔,往往还累得虚脱,溃不成军。甘凤池的徒弟们,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当然有时候,杖对于老人们而言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做拐杖,另一方面做兵器。每次看到一个神秘的老妪出现,我总是不经意间想想她挥舞拐杖和人打斗的情景。梁书中这样的老妪有《鸣镝风云录》的岳夫人,而所有武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倚天屠龙记》中紫衫龙王的那个杖了。
5、弓 1479次
弓的出现次数又比杖少了很多,只有近1500次,其中很多都是遇到打仗的场面出现的。当然,梁书中最出名的弓是厉胜男的寒玉弓,而《云海玉弓缘》一书也是出现弓次数最多的一本梁书。尽管寒玉弓名气最大,威力最高,来历最传奇,它却一个人都没有杀过,看来武器出名与否和它沾染的血腥并不成相关关系。
6、钩 1285次
凭直观感觉,钩在梁书中出现的次数绝对不会有这么多,之所以统计出这个结果,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误统计。钩这个词可以当名词可以当动词,当名词可以当武器也可以当日用品,可以用来形容人心也可以用来形容风景……梁书中真正使钩的,我只能反应出金钩仙子林仙韵,以及她的徒弟长孙玉。
7、枪 1121次
战场上最常用的兵器,被誉为“百兵之王”的枪,在梁书中出现的次数着实有限。不光是主角没有一个用这武器的,即使是你所能够想象得到的配角,用这个的也很少。事实上就算大名鼎鼎的六合枪法使用者,也是龙套级别的人物。
8、箫 1091次
使用箫的人虽然不多,但都是数得上的人物:檀羽冲、耶律玄元、李中柱、葛南威、玉玲珑。当然这里面也有不是武器的箫被统计了进来,比如秦弄玉、韩芷、铁珊瑚、宋腾霄和冷冰儿都吹过箫。
9、拂尘 1053次
拂尘能有超过一千次的出现次数,主要得归功于柳清瑶。她在梁书中拥有独一无二的高出场次数,打斗起来经常会用到那柄拂尘。在梁书中的所有主角中,也只有柳大盟主是用拂尘的,当然她也把这项技艺传授给了自己的侍女玉珊瑚,而后者,是《狂侠天骄魔女》中出场次数第二多的女子。
10、棒 1016次
梁书中也有所谓“打狗棒”,但相对于金书,这个东西几乎没有获得什么耀武扬威的机会。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棒,大概就是金日磾那个可以吸引人武器的怪棒了。
11、判官笔&铁笔 965次
统计这个有着很大的难度,光统计笔会把写字用的笔误统计进来,光统计判官笔和铁笔则容易漏掉打斗中简称的“笔”。事实上如果光统计笔,那统计范围中的三十四本书中,一共出现了3279次,可以排到所有兵器的第五位,这个结果似乎更接近于我们的想象。在梁书所有主角中,使笔的只有一位,就是楚天舒,而数得上的人物中,也有数位是使用笔作为武器的,比如铁笔书生文逸凡。当然山西连家和扬州楚家这两大使用笔的传统世家在天山系列众多书中都有代表出现,也让笔成为了梁书中一种常见的兵器。
12、铁拐 840次
光统计拐也容易有误统计,于是我统计了铁拐。使用铁拐的代表人物当然是“铁拐仙”吕青,只是他死得太快,并没有将这种兵器发扬光大。
13、锤 701次
在中国古代的种种演义小说中,锤是一种相当霸气的武器,使锤的人通常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例如说唐中最厉害的李元霸,说岳中最厉害的岳云。可到了武侠小说中,打斗讲究一个巧字,使锤的顿时沦为末流。也只有流星锤,还能给对方造成一点威胁而已。
14、戟353次、矛335次、盾297次、斧275次、棍272次
这些古代战场常见,历史演义小说中常常见到的兵器,在梁书中并不是主流,出现次数都是主要依靠众多的龙套和反派刷出来的。
15、玄铁宝伞 256次
这个我统计的是宝伞的出现次数,毕竟在打斗过程中经常如此简称。梁书中使用这个武器的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这个人就是公孙璞。这个兵器还真是梁书中威力最大的兵器之一,撑开可以挡暗器,合起来就像一个铁棍,能攻能守,怪不得被很多人所觊觎。
16、笛 225次
箫可以做武器,笛自然也可以。使用笛子作为武器的人,水浒中有铁笛仙马麟,金庸小说中有金笛秀才余鱼同,梁书中最出名的倒是两个姑娘──赫连清云和华玉。这种兵器打斗时候不吃亏,不打斗时可以当乐器,正适合赫连清云和华玉这样的多才姑娘。
17、铲199次、锄180次、锏167次、铁琵琶163次
前三种都没有什么好说的,都是梁书中的龙套武器。而铁琵琶在梁书中也算一种数得上的武器了,但统计上的吃亏之处在于这个东西构成比较复杂,打斗过程中常常只称呼其中的一个部件,不像剑刀棍这样的简单兵器。
第七篇:武功篇
提起梁书中的武功,最具有“梁羽生特色”的莫过于天魔解体大法,至于这种武功是不是梁老的原创,由于笔者看过的武侠有限,旧派武侠更是基本没有涉猎,所以也无从得知了。不过天魔解体大法虽然名气最大,特点最鲜明,但却并不是梁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武功。至于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哪种,相信大部分梁迷都是心中有数的,如果你猜不到,那不妨看笔者一一道来。
在上一篇中,笔者曾经提到,剑是梁书中最为常见的兵器,而梁书中出名的剑法也是数量可观(前人统计是83种)。因为其特殊性,笔者把剑法作为单独的一篇,准备在第八章更新,而其他的武功,包括刀法、其他兵刃上的武功以及各种徒手的武功,将在这一篇中介绍它的出现次数。
1、修罗阴煞功 762次
这个结果应该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的,修罗阴煞功在梁书所有的武功之中出现次数排在了第一位。和天魔解体大法一样,修罗阴煞功是梁书武功的一个标杆,从梁老开始写《联剑风云录》与《云海玉弓缘》,该武功正式在梁书中“横空出世”。我常常把修罗阴煞功和天魔解体大法比喻为梁书邪派武功的孪生兄弟,它们都是在《联剑风云录》和《云海玉弓缘》两书中开始出现,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是威力奇大无比,效果惊人,是两大邪派武功宗师乔北溟和厉胜男奠定江湖地位的基础。而到了梁老后期的作品中,这两种武功又呈现泛滥之势,夸张一点说,梁老后期作品中比较顶尖的反派,都会使用这两种武功,但是威力却大打折扣。
修罗阴煞功会的人很多,至于究竟有多少人使用过修罗阴煞功,已经有大神进行过总结了,大家可以参考“修罗阴煞功”的百度词条,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金刚手(掌) 458次
金刚手或者金刚掌是一种以力量刚猛作为杀伤点的武功,看了这个名字千万不要误会只有少林和尚才会用,事实上只要是刚猛一路的掌法手法,梁老在很多情况下都习惯性地称之为金刚手(掌)了。比如梁书中年代最早的男主角李逸,就使用过这样的掌法。这样的武功在梁书中出现的次数自然相当可观,排在了所有武功的第二位。
3、(大/小)擒拿手法 398次
这个武功出现的次数也相当多,平均下来每本书出现的次数达到了12次。这种功夫也是基本“人人都会”,《女帝奇英传》的男女主角李逸和武玄霜就都使用过这种功夫。不过对于不是很喜欢看打斗的读者来说,这种武功恐怕不会有太深的印象了。
4、少阳神(玄)功 335次
梁老的书中,bug最多的当属宋系列。梁老写宋系列的时候,大概是前面写过的书太多了,思路和脑力显然有点不够用,所以在编排武功的时候,基本照抄了前面写的作品,修罗阴煞功和天魔解体大法就此“贬值”,少阳玄功也不例外。这个武功开始只是在还剑中打酱油,到了云海变成了吕四娘留给后人克制修罗阴煞功的法宝。然而粱老写《鸣镝风云录》的时候,又把这门功夫拿了出来,成为了任家的武功绝学。
5、惊神笔(指)法 286次
说起梁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点穴功夫,非惊神笔(指)法莫属。这种功夫,主角可以用,龙套可以用,正派可以用,反派可以用,最后达到了286次的出现次数。不管是山西连家还是扬州楚家的点穴功夫,梁老都粗枝大叶地以惊神笔法称之。
6、化血刀 274次
尽管梁老在写宋系列的时候重复了不少过去的武功,但他还是有一定的创新,化血刀就是一例。公孙奇从桑家学会了这门功夫,几乎练到了《狂侠天骄魔女》第一高手的地步,他和桑青虹的儿子公孙璞,也从母亲那里学会了这门功夫,只是学习这门功夫,是为了减少公孙奇的罪孽。由于狂侠鸣镝两书都比较长,公孙奇和公孙璞出场次数也很可观,所以这门并不大众的功夫出现次数却位居梁书众多功夫之前。
7、龙象功 258次
这门功夫不是正经的中华功夫,是来自于西土的一门内功。会这门功夫的人,一般都是“××法王”“××明王”“××大师”之流。当然也不是没有中华儿女学会这门功夫,齐世杰就是因为在魔鬼城的一番奇遇,学会了这门功夫,一跃成为当代高手之一。
8、传音入密 240次
这门功夫是武侠小说中很常见的一种,众多的武侠大家都在自己的小说中写出过这门功夫。梁书中这门功夫也是非常常见的,当然因为常见,也显得不值钱了。梁书中还有这门功夫的升级版天遁传音,出现次数就少得多了,后面我会予以介绍。
9、雷神掌(指) 231次
提起这门功夫,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与之对应的修罗阴煞功和玄阴指。前者是以火热为特点,后者是以冰冷为特征。这门功夫本来好好的是欧阳家的家传武功,却在宋系列再次出世,成为了众多反派随便使用的一种廉价功夫。
10、绵掌 194次
对于这门功夫,梁书中使用过的人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不管你是何种身份道行如何,使用这种功夫基本都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我至今对于使用过这门功夫的人毫无概念,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情节。
11、空手入白刃 183次
这种功夫看起来似乎挺高明,事实上和绵掌一样,在梁书中普遍化得很。梁老写小说连续性很强,武功的发展趋势也常常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后来人往往能更上一层楼,这让前面出现的功夫发生了大幅度贬值,不管是修罗阴煞功、天魔解体大法还是玄机剑法,都是如此。而在前作中本来也不怎么突出的功夫,比如空手入白刃,在后作中更是不值得一提了。
12、分筋错骨手 162次
这个类似于前面的空手入白刃,都是表面看起来高明,实际上在梁书中很普遍的功夫。还有一个沾衣十八跌,相信大家的印象会更为深刻些。
13、天魔解体大法 152次
天魔解体大法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惜出现次数却只有可怜的152次。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给人印象是否深刻与其出现的次数并不是成正比的。当然在天魔解体大法上,梁老有点自毁长城的味道,本来《云海玉弓缘》中的设定是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带给故事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从《冰河洗剑录》开始,这门功夫就变了味。厉胜男天魔解体了一次就香消玉殒,而江海天天魔解体了好多次却没受到太大的伤害,和师母的命运可谓完全不同,这无形中影响了这门功夫的“魅力”。
14、大衍八式 150次
又是一门宋系列中才有的功夫,因为宋系列每本长度都相当可观(现行版本最长的两本都在宋系列),所以宋系列的武功出现的次数是很占优势的。大衍八式会的人也没几个,会的人中也就耿照父子勉强算主角,出现次数却可以直逼梁书中最常见的那些武功。桑家的武功,已经有两门占据了出现次数的前十五位,这也足以让桑老怪感到欣慰了。
15、大摔碑手 150次
这个功夫和分筋错骨手沾衣十八跌是一类,武侠中很常见,梁书中很鸡肋。也正是因为它鸡肋,才让它攒够了150次的出现次数,成为了梁书中最常见的武功之一。
16、天罗步法 143次
这是梁书中的轻功之王,本来是青城派的功夫,结果孟神通厉胜男和金世遗从乔北溟的秘籍中得到了这门功夫的改进版,成为了天魔教和金家的武功。当然天山派也是绝不甘落后的,于是在《冰河洗剑录》中,唐经天竟然在毫无根源的情况下也使出了这门功夫,着实让人惊讶了一把。于是这门功夫,再次贬值,变成了众多人物都会的一种常见武功。
17、弹指神通 138次
这门功夫在金庸小说中可谓是鼎鼎有名,在梁书中就没那么风光了。尽管梁书的武学宗师金世遗会这门功夫,但显然在他的所有功夫中,这门功夫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当然因为使用过的人多,这门功夫出现的次数还算可观。
18、般若掌 135次
这三个字能够完全读对的读者应该并不是很多,至少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读的是banruozhang而不是正确的borezhang。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功夫的根源不在中土,自然可以联想到印度、佛教、少林等等名词。
19、鹰爪功(手) 135次
这门功夫听名字就让人觉得不舒服,而事实上“鹰爪孙”常常用的还真是这门功夫,例如《剑网尘丝》中对付齐漱玉和楚天舒的那位。当然也不是说用这门功夫的就都是坏蛋,《七剑下天山》中会这门功夫的既有阎中天这样的鹰爪,也有桂天澜这样的大侠。
20、六阳手 134次
这门功夫是杨家的,名气虽大,却并没有吹得那么厉害。杨大姑号称辣手观音,念念不忘的就是六阳掌的威名,可看她的战绩,却是胜少负多。只有她那个会龙象功的儿子齐世杰,才给这门功夫挣了一口气。
21、狮子吼 131次
每次看到这门功夫,脑海中总是泛起一个词──河东狮吼。不过使用这门功夫的,主要还是男性,而且还得有很高的内功基础,否则根本吼不出来。这门功夫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牧野流星》中,孟华和海兰察决斗时,缪长风那至关重要的一吼,否则孟华很有可能受到重伤。
22、沾衣十八跌 126次
终于轮到了沾衣十八跌,只不过出现次数只有区区126次,是不是和大家的印象有所出入呢?看武侠小说时,这门功夫是经常见到的,而且几乎每个作者都要强调一句,这门功夫如何不易,如何高深,如何难练。梁书中当然也强调了,但是强调也是白强调,因为放眼梁书,这门功夫能够练成的人真是太多了,其中不乏武功平庸之辈。
23、天雷功 122次
宋系列的特有武功,再次印证了宋系列在统计这个层面的巨大优势。这门武功只有《瀚海雄风》和《风云雷电》中有,使用者也只有阳天雷一门。这门功夫倒还算给力,属于上乘的功夫,其中雷电交轰这一招,威力不可小觑。
24、穿花绕树 118次
穿花绕树是一种身法,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味道,让人浮想联翩。不过这种身法和天罗步法一样,在梁书中被广泛推广,变得不那么值钱了。无论是唐朝、宋朝,还是明朝、清朝,都有人曾经使出穿花绕树。当然这种身法尤其适合女性,大唐的窦线娘、鸣镝的厉赛英、瀚海的杨婉、萍踪的云蕾、散花的于承珠、联剑的凌云凤以及游剑牧野的云紫萝、吕思美、金碧漪,都会使用这种身法。不过你如果认为只有女性会这种身法就大错特错了,张玉虎和江南两个男性角色,也学会了这种身法。
25、一指禅功 109次
一指禅功是上官天野一门的绝技,乌蒙夫就精通此道,成为了天下有数的高手之一。当然这门功夫也免不了被梁老推广一番,于是唐朝、宋朝和清朝都出现了这门功夫的身影,江海天到了后期已经不再用剑,这门功夫正是他空手对敌得心应手的功夫。
26、伏魔杖法 101次
上一篇更新武器的时候,我就提到了伏魔杖法。这门功夫有点七伤拳的意思,伤不了敌人就得伤了自己。甘凤池的徒子徒孙们也真不争气,往往做到的都是不伤敌,却伤己。
27、玄阴指 99次
这门功夫是修罗阴煞功的缩减版,同样以冷制胜,威力却小了很多。《冰河洗剑录》中的姬晓风由于道行有限,不能经常使用修罗阴煞功,就以玄阴指予以代替,效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28、太清气(玄)功 90次
我对这门功夫的印象,完全在于缪长风。缪长风凭借着自己在太清气功上的造诣,在决斗中终于顶住了北宫望的负隅顽抗,为他保留了生机。
29、千斤坠 88次
这个就不用我细说了,恐怕很少有武侠小说中不涉及到这种功夫。不过统计结果显示,梁书中这种功夫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只有区区88次。
30、太极拳 87次
所有武功中名气最大的大概就是太极拳了,这种功夫可谓是流传四海,世界知名,只是在梁书中,却改变不了它比较龙套的地位。事实上,梁老似乎对拳并不感冒,高手通常是使剑或者出掌,很少有人会用拳。
31、五虎断门刀 85次
这门功夫其实是很出名的,只不过在梁书中,也是居于龙套地位。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风云雷电》中,杨浣青奉檀羽冲之命去教授罗浩威五虎断门刀,结果让罗浩威对杨浣青萌生了朦胧的爱意,如果不是杨浣青早有婚约在身,恐怕五虎断门刀未尝没有机会成为两个人牵手的红线。
32、瑜伽 82次
说实话我对这门功夫完全没有想象和了解,这门来自古印度的功夫,在梁书中竟然也出现了不少次,西土的高手凭借这功夫,给中土的高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33、八步赶蝉 81次
这个才出现了区区八十一次,是不是也颇出乎大家的意料呢?梁书中的轻身功夫五花八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天罗步法和穿花绕树,而八步赶蝉,事实上在很多其他的武侠小说中也能够经常见到。
34、天遁传音 69次
这种功夫出自乔北溟的武功秘籍,在《云海玉弓缘》中横空出世,成为了金家的独家武功。梁老这一次终于没有在唐、宋两个系列中借用这种功夫,保留了这种功夫的“稀有性”,代价就是其可怜的出现次数。只不过在写天山系列最后几本的时候,梁老没有保持好传统,让杨炎和上官飞凤拥有了这门高深的功夫。
35、金钟罩60次、铁布衫55次
这俩也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过它们是在是太酱油了,是真正的“低级武功”,使用者全部都是武功造诣非常一般的人。这个规律倒不是梁书中独有的,在其他武侠大家的书中,这两个同样是非常弱的功夫。
36、小天星掌力 55次
这个没什么好多说的,一种威力不小的掌力。这个也不是梁书独有的,在其他武侠中,倒也可以觅得它的踪迹。
37、孟家刀 54次
其实我对这个称呼一直很怀疑,孟元超的刀法学自吕家,怎么会有一本孟家刀法给云紫萝做注?当然你也可以解释为孟元超学习了孟吕两家的刀法,但我更愿意认为,这个是游剑牧野衔接的一个小bug。
38、摘叶飞花 51次
摘叶飞花和穿花绕树是我最喜欢的两种武功名称。其实摘叶飞花与其说是一门武功,不如说是一个境界。衡量一个人的武功水平,能否摘叶飞花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显然很多,不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冯琳,《冰河洗剑录》欧阳二娘被一朵花吓了一跳,她怕的不是实际上出手的华天风,却是以摘叶飞花闻名的冯琳。
39、四笔点八脉51次、双笔点四脉41次
这俩也是一对,看过梁书的人想必很有印象,估计也很烦这种说法。尤其是天山系列中连家的人出场时,这句话基本上是必提的,但可笑的是,他们从来也没真正点着主角们的脉,只有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的份。
40、腐骨掌48次、猫鹰扑击45次、流云(飞)袖38次
剩下的武功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这三种了。
相比于化血刀的八面威风,与之齐名同为桑家绝学的腐骨掌就寒碜太多了,在梁书中之出现了48次。
而猫鹰扑击则是因为其局限性,只有少数人才会使,所以出现次数很少。
而流云飞袖,则龙套得多,平均下来每本梁书出现一次,使用者就广泛多了。
第八篇:剑法篇
上一篇我们谈到了梁书中武功的出现次数,可以发现和我们的印象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这一篇着重介绍剑法,读者可以和自己的印象印证一下,看看和客观的统计是否也有不小的出入。
1、天山剑法 403次
不用我多说,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清楚天山剑法在梁书武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统计也证明了这一点,抛开天山剑法下的一些小剑法(如追风剑式),单单天山剑法一词,就在梁书中出现了403次,位列各种剑法之冠。天山剑法使用过的人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了,其中也可谓是高手如云。天山系列是梁老第一大系列,天山派是梁书第一大门派,天山剑法是梁书第一大剑法,梁老对天山是绝对偏爱的。
2、追风剑式(法) 275次
这个统计结果再次印证了天山剑法在梁书中的地位,除去直接以天山剑法出现外,梁书中还出现了属于天山剑法的各种剑法,其中追风剑式是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共有275次。在所有的天山剑法中,最出名的可谓是一攻一守:追风剑式和大须弥剑式,这两种剑法,也可谓是梁书剑法的两个重要代表。
3、双剑合璧 251次
双剑合璧当然不是一种剑法,但却是和剑法联系紧密的一个东西。陈玄机独创了万流朝海元元剑法和百变朝阳玄机剑法,分别传给了自己的一双弟子谢天华叶盈盈,进而让两位徒孙张丹枫云蕾学会。这两种剑法单拿出一种就威力无穷,但妙处更在于可以双剑合璧,威力上的加成非常可观。当然双剑合璧不只是梁书的专利,我们很多人了解到双剑合璧,还是通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萍踪侠影录》和《神雕侠侣》连载时间都是从1959年开始的,《萍踪侠影录》在时间上略早一点,就此而言,金庸借鉴于梁老的概率应该更大些。
4、太极剑法 248次
这门剑法能够有如此之多的出现次数,盖过了众多梁书中的知名剑法,得益于其在《武当一剑》中被反复提及。其实由于我统计的材料选取了现行版《武当一剑》,太极剑法还吃了不小的亏,否则其出现次数,恐怕会直追天山剑法,甚至超过也未可知。
5、(大)须弥剑式 206次
(大)须弥剑式比追风剑式出现的次数少了一点,但不妨碍其出现次数超过了很多梁书经典剑法。如果说追风剑式尚有周青等二流人物学会,使用者未必全是高手,那(大)须弥剑式则基本上是一个高手的剑法,没到达一定的境界,是很难学会的。
6、冰川剑法 157次
冰川剑法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梁书剑法,其出现次数达到了157次,排在了天山剑法和太极剑法之后,在梁书所有剑法大类中出现次数位居第三。这种剑法之灵感来源于冰川的流动,特点就是伴随着剑招的使出,会有寒气同时逼向敌人,威力相当可观。在反天山剑法日渐衰微之时,冰川剑法顺利地扛过了大旗,没有让天山剑法一家独大。
7、无名剑法 140次
无名剑法会使用的人说白了也只有三个人,就是张丹枫、陈石星和孟华,可谓是一个纯粹的高手剑法。由于无名剑法是《广陵剑》一书的线索之一,所以其出现次数不仅不少于那些很多人会使的剑法,还多于大部分梁书剑法。
8、达摩剑法 137次
达摩剑法是天山系列前半支的四大剑法之一(天山剑法、反天山剑法、玄女剑法、达摩剑法),可见其高明之处。这门剑法和武当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使用者也都是武当派的高手。桂仲明接过了接力棒后,本来和冒浣莲养了三个儿子,正是达摩剑法扬威的大好机会,却不料伴随着冒川生的坐化、石广生的“失踪”、桂华生的“失传”,反而让这门剑法就此销声匿迹,武当派也从此沦为了二流。试想如果桂冰娥能够兼学父母之所长(事实上由于写书的关系,她没能继承父亲的剑法,母亲的剑法也没学到精髓),那恐怕她的造诣,要凌驾于唐经天之上了,冰宫见面的情节,也要发生重大的转折了。
9、幻剑 133次
这门剑法的适用者比无名剑法更少,只有两个人,就是上官云龙和上官飞凤,更是高手才能够使用的剑法。只是这门剑法,在小说中的地位确实太高(梁书中进入小说名字的剑法,只有幻剑,广陵剑如果归结为无名剑法,则是第二例),其出现次数自然水涨船高,有时候没有打斗时,也伴随着那句霸气的“昆仑山上,幻剑灵旗。不奉灵旗,幻剑诛之!”,刷了不少出现次数。
10、连环夺命剑法 121次
前面介绍的剑法都是梁书中最强大的一些剑法,而连环夺命剑法则相形见绌了。这门武当派的看家本领之一,在梁书中有些拿不上台面,总是成为衬托别人武功高深的对象,战绩实在是惨不忍睹。就算是在武当派扬眉吐气的《武当一剑》中,这门剑法也没能摆脱其悲剧命运,成为了太极剑法的陪衬。
11、蹑云剑法 100次
这是梁书中被用滥的一门剑法,无论是唐朝、宋朝、明朝还是清朝,你都可以看见蹑云剑法的身影,或为一家之传家剑法,或为一派之独门剑法,只是独门都独门到了这个份上,似乎只能让读者哭笑不得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云紫萝、孟华母子都会使这门剑法,但孟华却并不是学自母亲,云紫萝所学是云家的传家剑法,而孟华所学则是崆峒派的独门剑法。
12、龙形剑法 81次
梁书中称之为龙形剑法的有三类,第一类是龙形六十四式剑法,使用者是段珪璋与铁摩勒;第二类叫做龙形十八剑,是龙家的剑法,使用者主要是龙灵珠;第三类则叫龙形一字剑,使用者则是宋系列的鹰犬们。三类合起来统计,共出现了81次。
13、玄女剑法 80次
玄女剑法恰如其名,使用者基本都是女子。这门剑法由独臂神尼所创,吕四娘将之发扬光大,成为了邙山派历代掌门的看家本领,谷之华谷中莲师徒也依靠这门剑法与众多高手周旋。只是她们的后代江晓芙和金碧漪都继承了江家和金家的剑法,让这门剑法在天山系列后期基本销声匿迹了。
14、柔云剑法 52次
提起柔云剑法,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到,这是柳清瑶使用的剑法,但除了柳清瑶以及她所传授的玉珊瑚、陆玳瑁,还有谁使用过这门剑法,恐怕大家就很难说上来了。其实有几个还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霍天都、蓝水灵和华云碧。其实柔云剑法是金庸笔下写出的第一种剑法,由陆菲青传给了金庸笔下的第一个人物李沅芷。
15、玄机剑法 51次
玄机剑法本身在梁书中的打斗中出现了很多次,但粱老并不是很爱提到玄机剑法一词,所以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只有区区51次。粱老更爱用的,是双剑合璧一词。
16、胡笳十八拍 51次
蔡文姬的传世名作,被梁老借过来名字,当做了一招剑法的名称。幸好梁老还算给蔡文姬面子,让这一招成为了梁书中威力最大的一招,没辱没了这个好名字。
17、袁公剑法 50次
这是段克邪和空空儿的剑法,梁书中一共出现了50次。只是有时想起精精儿,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泛起一个词,就是“猿公剑法”……
18、无极剑法 38次
无极剑法,顾名思义是无极一派的剑法,传人有傅青主、冒浣莲、冯琳等人。只是梁老又犯了遗忘症,让冯琳这个无极门剩下的唯一传人反而去使反天山剑法。尽管有人说可以理解为是从丈夫那里学来,但无极门也因此在她身上彻底中断。
19、惊涛剑法22次、青城剑法17次、峨嵋剑法11次、扶桑剑法4次、崆峒剑法3次
梁老更喜欢用招式描绘打斗,所以这些剑法大类的名称在梁书中的出现次数是相当可怜的。
20、反天山剑法 1次
这个在梁书中可谓是鼎鼎有名,尤其有梁书最著名的人物白发魔女使用,更是声名显赫。但是梁老在称呼这门剑法时,总是说白发魔女嫡传剑法或者白发魔女一派的剑法(还真不嫌字多),却几乎不用反天山剑法这个称呼。所以反天山剑法一词在梁书中只出现了一次,是在《云海玉弓缘》中,在冯琳和孟神通打斗时所称呼的。这个是不是又和大家的印象有很大出入呢?
(校对:卿在莽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