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对联有“正格”,也有“变格”。而“变格”多见于俗称的“怪联”。例如何淡如有一副怪联:
有酒不妨邀月饮;
无钱那得食云吞。
广东语“云吞”是“馄饨”的谐音,可说也是属于谐音借对一类。而“馄饨”亦是复合词,拆开来单独一个“馄”字、一个“饨”字是无意义的。这点和“猢狲”类似。不过第一,它并非以复合词拆开来“自己对自己”;第二,作为谐音字的“云吞”和“月饮”相对,“云”“月”是同一类名词;“吞”“饮”是同一类动词,对得非常工整。与“胡”“孙”的不属于同一类词不同。
又如佚名的一副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无情对是只讲究单独的字面对得工整的,可以不必理会在原来句子中的词性。此联中的“果”和“干”在原句中当然不是名词,但让它“独立”,则可以当作名词了(“干”即古代的盾),无情对音、义都可以“独立”的。这与“适之”“冲之”可对“行者”相类。所以“行者”的“行”虽然不作“步行”解,但我说“‘行’对‘适’,‘者’对‘之’,可以”,其理在此。不过,我虽然欣赏“怪联”,但仍是认为应以“正格”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