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盟主
- 积分
- 18656
- 声望
- 6497 声
- 银两
- 40061 两
- 回帖
- 3031
- 精华
- 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9-9-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楼主 |
发表于 2017-9-1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的某一天,突然想再读四大名著了,就把家里的三国和红楼拿到学校。
先读三国,120回,每天读一回。
真的是每天读一回,整整读了四个月。
那次读三国是读了进去的,很吸引人,每天读完一回就放下,绝不多读一个字,哪怕是这回结尾正在精彩时,也一定要第二天等下回分解。
读得很爽,每天读完一回,就期待着下一回。
多年后,再总结当年读三国的过程,觉得似乎书就应该这样读才好。每天并不贪多,不贪多就不会厌,还能有时间回味,读到精彩处收手,也增加了第二天的期待。
但这样的读书法很难控制,因为有些书太过精彩。
三国读到“秋风五丈原”,感动了,印象中是我第一次读书被感动到。
三国的成功读完,让我感觉自己在读书上进了一大步。
那时就觉得三国的文笔特别好,特别简洁。
读完三国,又以同样的方式读红楼,一天一回。
两套书一共读了大半年。
不过,红楼虽然读完了,却并无感觉,也读不出好在那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后来,舍友借我的三国去读,读完还给我的时候,发现,书页都弄得脏得不行,有几页还撕破了。
很不爽,但又不好说什么。也就是从那次起,我基本上不再借书给别人。
有一次周末下午在宿舍休息,在下铺舍友床上发现一本书--《超越自己》,作者刘墉,台湾作家。
随手翻了几页,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
《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儿子的家信结集,讲他如何教育儿子,如何跟儿子交流。那是我以前没有读过的文字,平实却又满是智慧,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在他的笔下都是阐述出一番道理,而且让人不觉得说教,容易接受。
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
后来就到书店买了那个系列的《相信自己》和《肯定自己》,也都是一口气读完。
从此喜欢上了这个叫刘墉的畅销书作家,后面的几年,断断续续看了他很多书。
那时也开始模仿刘墉写东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阐述一个道理。
多年后,再回过头看刘墉的书,不再喜欢,那些道理,那些励志,在成长以后的我看来,是简单和单薄了。
但依然不能否认,刘墉的文字其实是不错的,他对生活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的。就像他的《杀手正传》,观察一只他养的螳螂的一生,就写了那么厚的一本书,且让人读着并不枯燥,也算是功力深厚。
刘墉也还写了一些社会及生活中的黑暗,以教育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比如他写的《我不是教你诈》《人生的真相》等书。
当多年以后,我看到王鼎钧先生写的《黑暗圣经》后,发现刘墉写的那些黑暗仅是皮毛。
当多年以后,我看了《傅雷家书》后,发现刘墉的那些家书并不深刻。
后来,我整理买过的书,把冰心刘墉之类不再适合看的书一起捐给了当老师的同学。
当然,刘墉是成功的,他画画写书,重要的还成功地教育出一双优秀的儿女。
高中时曾视为偶像,虽然如今不再喜欢,但刘墉毕竟影响过我,现在偶尔还会去看一下他的微博。
因为天赋的问题,从小对诗词并不是特别有感觉。
高中时,有人喜欢李杜,有人喜欢苏辛,而我喜欢李煜和秦观。
那时会用本子一首一首抄李煜和秦观的词,差不多每一首李煜的词我都能背诵,也算是花了不少功夫。秦观的词比较多,也没有那么喜欢,就只能背几首。
也说不清为什么喜欢这两位,全凭感觉吧。
没错,从来读书觉得好,大都只是觉得好,并无法说出好在哪里,直到如今依然还是。
所以,严格意义上,我是不懂读书的。
当时,班里的男生大都是喜欢豪放派的诗词,而我却喜欢婉约派,显得阳刚之气弱了很多。
多年以后,突然觉得自己不该喜欢李煜和秦观,觉得自己应该阳刚而非婉约。于是,将李煜和秦观的书一并捐给了同学。
可笑的理由。
还是要尊从内心,只凭感觉,喜欢东坡的文,喜欢李煜秦观的词。
高中时买书,好多都是买的盗版,因为正版贵,虽然贵个十块八块,但在当年的条件下,也算是不少了。
我买了一本盗版《儒林外史》,课本里学过范进中举,提到过吝啬鬼严监生,于是想找原书过来看看。
看了没几回,便看不下去了,不仅仅是因为看不懂,还因为盗版质量太差,错字错版太离谱。
一怒之下,把书给扔了,并决心,从此后,再不买一本盗版书。
那以后至今,的确再没买过一本盗版书。
《儒林外史》大学里读过一遍,看不懂,前两年,再读一遍,看懂了,发现是部杰作,这是后话。
扔了盗版的《儒林外史》后,大概不久就买一了本正版的《老残游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