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31|回复: 36

[书话] 不会读书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发表于 2017-9-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7-12-25 10:56 编辑

昨日和妻聊天儿,说起幼儿一般都喜欢看彩色的绘本,对色彩、图画比对文字敏感。

忆及我的幼儿时期,好像并非如此,我似乎对文字,比对色彩和图画敏感。

彼时,小姑未嫁,常抱着我出去得瑟、炫耀,让我在别人面前表演识字,看着他们惊讶于我那么小能认那么多字,小姑很开心。

从小喜欢读书,每次父母带我去县城,从来不闹着要吃的,只会闹着要去新华书店。

那时,新华书店是唯一可以买到书的地方。

八、九十年代,那时我家境并不好,并没有喜欢什么书就买什么书的条件,每次去新华书店,大都是蹭书看,偶尔买个一两本。

印象中,有一次被新华书店的店员赶过,让我们不买就出去,伤心的感觉至今犹记。

前段时间,有新闻,中美要合拍《哪吒与变形金刚》,网上一片惊讶。事实上,我小时候读的小人书里(那时叫小人书,现在都叫童书),还有印象的有两本:《孙悟空大战变形金刚》、《孙悟空智斗阿童木》。

后来我上小学了,考试时,简单的题常会出错,母亲常说我是因为上学前读过《小马虎》,里面的主人公马小虎是个做事马虎的孩子,所以我也很马虎。

也不知我直到如今改不了的邋遢的毛病,是否因为小时候读过《邋遢大王奇遇记》。

喜欢读书,条件所限,并没有买过多少小人书。虽然未上学前比村里其他小孩认字多,但也只是和当时同样条件的小孩比而已。比不了如今,只要孩子想读,可以买一屋子的书。

我认字的另一个途径是爷爷教我读报纸,爷爷住的房间,墙壁上贴满了旧报纸。

跟爷爷带的时候,爷爷喜欢指着墙上的报纸教我认字。那些报纸,大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报纸,印象中有不少是关于“四人帮”的。

通常是爷爷教会了我报纸上的字,但我却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现在还有印象的在报纸上看到的字有一句“马牛羊鸡犬豕”,能认得"豕"字,当年在村里同龄小孩中可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我也常人前炫耀“博学”,喜欢跟人说:“豕,就是猪的意思。”

出自《三字经》的"马牛羊鸡犬豕",现在的小孩能认识大概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了。现在流行教小孩所谓“国学”,《三字经》是最基本的。

然而,在世代农民没有读书人的家庭里,没有人知道"国学",没人教我三字经,只有读旧报纸上的四人帮。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两 +1300 收起 理由
天宏云霏 + 1300

查看全部评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60

主题

687

回帖

2956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956
声望
2254 声
银两
16663 两
回帖
687
精华
1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1-12-9
最后登录
2024-3-23
发表于 2017-9-1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应该有下文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7-9-11 16:37 编辑

记得之前看冰心的书,冰心好像四五岁时就开始读四大名著了。

不能与冰心这样生在书香世家的人相比,起步明显与我们好多人不是一个档次,许多人不仅不太可能四五岁就读四大名著,有人成年了都没有读全过四大名著。

尽管我从来没有觉自己出身有什么不好,但曾经也还羡慕过像冰心这样四五岁可以看得进去四大名著的人的。

后来,也便不羡慕了。大概是在大学毕业后的两年,再读冰心的书,觉得不再读的下去,不是冰心的书不好,是我自己进步了,成长了,不再适合读她的东西。于是,我将自己所有冰心的书,全都捐给了一个当老师的同学,他当时要在班里建一个图书角。

冰心的书,更适合小学或初中生去读。

上小学后,读了一些书,但读的并不多,还有印象的,是一套《童话大王》,那套书还没读完就丢失了,当时很是痛心。

小学时,更多的是玩,玩疯了。那个年代,没有太多娱乐,甚电视都不是家家都有,也没有多少家庭作业,也没有任何兴趣班辅导班。剩下的时间,就只有玩玩玩。

能玩,谁会喜欢读书呢?

到了初中,我成了一个书呆子,只会读课本,只知道学习,几乎把一切课外书都视作不该读的书,每天放学后,作业做完,还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功课。不是老师给的任务,纯粹自觉。

但在寒暑假或周末时,也有闲的慌的时间,看了不多的一些闲书。

一部分是杂志。当时父亲是村主任,兼管民兵和计划生育,所以家里有好多政府订的杂志:《中国民兵》《黄河民兵》《人口与计划生育》《祝你幸福》。

《人口与计划生育》对少年的我来讲,差不多算是“小黄书”了,那时懵懵懂懂的我因这份杂志增长了不少知识,解答了不少疑惑。

《祝你幸福》大都是励志鸡汤类的文章,如同现在的《知音》。

《祝你幸福》杂志里,有一篇文章,也仅有一篇文章,我还能记得题目:《走红的“格格”--那英》,大致是讲当年正走红的那英,长得不好看,但唱歌很好听……

还有一部分书,是很老旧的,不知道以前爷爷或爸爸从哪里弄来的。

有一本很厚很厚的《资本论》,翻了两页,不知道在说什么,扔在一边儿。有一本残缺的《西游记》,大概只剩下全书的三分之一。看不下去,只看了几遍其中写蜘蛛精洗澡的那几段,颇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词语,还有几首同样少儿不宜的诗。

说到对性的描写,想起大学时,我订阅了许多《小说月报》杂志,那些当代的小说里,有性描写的比例还是挺多的。还记得那时班里一个同学,每次跟我借《小说月报》,都会让我找几本那个描写多一点的给他。

这些年思考过,觉得小说中的性描写,甚至可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性是人的本能之一,生活中不可或缺。还看过一个不知道是否可靠的调查,调查过男人女人一天里会想关于性的问题的次数,结果是每天想到的次数不少(具体平均多少次记不清了)。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评论家评论一个作家的小说,就说他的小说太素了,要荤素搭配才好。

前几年参加过一次家园组织的群杀,记得有一位评委对我一篇文的评价,其中就有说过其中荤的描写太少了。

我认同写小说荤素搭配这个观点。

当时《西游记》我是看不下去的,除了盘丝洞那一段。

虽然我十几岁看不下去《西游记》,但我依然相信冰心四五岁可以读下去四大名著,因为有世家的熏陶,也有长辈的指导。

大概在大学毕业好多年以后,13年还是14年,在我第一次完整读完《水浒传》和《西游记》后,才真正的算读全了四大名著。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687

回帖

2956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956
声望
2254 声
银两
16663 两
回帖
687
精华
1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1-12-9
最后登录
2024-3-23
发表于 2017-9-1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四五岁读四大名著也有可能,少儿版的还是很多的。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天在家里还翻到两本中篇小说集,皮都没了,纸张发黄。

其中一本里,至今还有印象的是一篇与《岳阳楼记》有关的小说。围绕着岳阳楼记的雕屏,有人盗雕屏,有正义的侠士追回。

小说挺吸引我的。因为中学时正好课本里有《岳阳楼记》,还要求背诵。

那个年代的中学生接收的东西较少,思想相对简单。至少那时的我还是相信真有人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所以每次背诵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有些感动的。

及渐长,慢慢也就不太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大话有什么感觉了。后来,更喜欢的是《醉翁亭记》和《出师表》,至到初中毕业几年后,尚能全文背诵《醉翁亭记》和《出师表》。

多年后的如今,对《醉翁亭记》和《出师表》也不再有当时强烈的感觉,更喜欢《兰亭集序》和前后《赤壁赋》。

如今,每次读《兰亭集序》或前后《赤壁赋》,都会被感动,自觉能读懂作者文中的思想和情感,有几次甚至感动的几乎流泪。

另一本中篇小说集,是科幻小说集。

对其中的一篇有极深刻的印象,是与百慕大有关的小说。许多船只会在百慕大附近莫名出事故,船员甚至船都会消失不见。中国一位科学家去探索,结果也失踪,原来是被外星人抓走了,抓走后,外星人给他打了青春永驻的针,好像还在外星跟别人恋爱还是结婚了,多年以后,回到地球,发现比他的孙子还年轻……

后来,偶尔想起,还会想要找这本书来看一看,因为信息太少了,连书名都不记得,所以一直没有找到。

前几天,又想起来,终于在万能的网络上找到了电子档,是当年那本小说集,其中第一篇就是我印象深刻的小说,名叫《魔海谍影》。

书找到了,突然间却失去了重温的兴趣。

从小不太喜欢科幻类的小说,看的很少,除了上面说的年少时看的这本科幻小说集,也就是几个月前,在出差途中,看过了当年大热的《三体》。

科幻小说固然想象力丰富,但我对文学性更有兴趣和感觉,并不会把情节看作是小说最重要的因素。

大约在初二时,一次值日看午睡,同学给我一本武侠小说,书名《残肢令》。

看了后,很不喜欢,尤其不喜欢里面的有个什么奇遇,吃了点什么就增长百年功力这种。

同学说还有续集,我不看。

同村的另外一个同学在他们家翻出来几本小说,其中就有残缺的《冰川天女传》。

那套《冰川天女传》是竖排繁体,带插图,书页不是发黄,而是已经发黑,可见年代久远。

《冰川天女传》看得让我很兴奋,惊叹于那奇异和美丽。

情节什么的,几年后就忘了,但永远记着冰宫冰剑天女白衣少年金瓶。

因为当时是残缺本,就没有看到登珠峰的结尾。

一直认为梁羽生小说中《冰川天女传》最适合拍成大片。但现在似乎并没拍好的条件,技术上且不说,单一个莫名其妙的所谓“民族团结”相关的审查,就可能使得的拍出来的东西变味。

因为金瓶是满赐给藏的,而汉和满及外国在抢。这么多民族,现有体制,不能破坏民族团结,怎么拍呢?

也好,且待N年之后,若条件允许,或许会有人愿意做此IP。

虽然《冰川天女传》读得很兴奋,却并没有从此对武侠小说开始感兴趣。从那直到多年以后,才真正地读到《冰川天女传》的完整本,惊叹于最后的登珠峰。

并不是很喜欢武侠小说。

初中快毕业前,买了我中学时代唯一一本课外书——《花季雨季》,作者郁秀。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79

回帖

1436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436
声望
1133 声
银两
13669 两
回帖
379
精华
3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16-5-2
最后登录
2024-9-26
发表于 2017-9-1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小孩子看书的条件是真比上一代人要好很多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161
声望
40444 声
银两
431119 两
回帖
11961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1-21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17-9-1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季雨季是蹭邻居姐姐的书看的。还没到那个年龄也就是看看,没啥代入感。另想想,三毛的,琼瑶的书当年也许真不该看。现实和童话差距巨大。

小时后读书更单纯,除开白鹿原和部分古龙及少数冒名武侠,并没看出啥黄。残肢令比较网文,爽,不过感觉没啥内涵。冰川则一直是我梁最爱,女神。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还记得《花季雨季》中的两个人物名字:萧遥、刘夏。情节都不记得了。

《花季雨季》带给我的震动是巨大的,原来小小年纪就可以写小说,原来小说可以写身边事儿。

看过《花季雨季》后,人生第一次有写小说的冲动。在笔记本上,开始试着将自己根据身边的人和事构思的小说转化成文字。

然而,写了没多少,就放弃了。

写小说,最重要的不是想象力,不是情节设计,不是人物刻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文笔。没有文笔,一切都是空谈。

我最缺乏的就是文笔,没有天赋,加上书读得少,后天也不足。

从第一次有写作冲动至今,文笔一直是我心中的痛。

《花季雨季》在被好多人借阅后,最终不知所踪。

初中毕业的假期里,去县城里买了四大名著。

零花钱有限,只好和干兄弟两人分开买,一人买两本,我买的三国和红楼,他买的西游和水浒。版本都是挑字小的,字张用的少的,便宜的买。买来后,共享。

那个暑假里,买的四大名著,我一本也没读完,干兄弟估计也是。

我读不下去,或许主要因为之前没读过什么书,没有积累,四大名著对当时的我来讲,读起来是有困难的。

最后,三国和水浒留在我家,红楼和西游留在干兄弟家。

我没有看进去,不料老爸对水浒很有兴趣,反复看了好几遍。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本打算看点书,却最终还是玩了一个假期。

梳理回忆,发现高中之前,课本之外我基本是没读过什么书的。

当然,那个年代少不了的还有连环画,就是现在许多人好收藏的那种。

连环画我也是看过一些,还能记得的名字有:《燕子李三》《孟丽君》《烈火金刚》《岳家小将》

我不是很喜欢连环画。

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倒是反复读过好多遍。

鲁迅的文章无疑是最多的,因为考试要重点考,读的都有些逆反心理了。但不得不承认鲁迅的文笔是极好的,当时最喜欢读的是《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还看不懂《阿Q正传》。

还有莫泊桑的《项链》,当时还有过续写《项链》的作业,记得当时我对自己的续写很满意,具体怎么续写的,也早忘了。

要写东西,在我看来,文笔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而思想或者说格局也是很重要的。

文笔而外,当时的我,思想也并不会有多高级,格局也并不会有多大。别的不说,且看那时的课本,鲁迅的文章,基本都要扯上反帝反封建。所选外国名著,老师也会讲揭露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人情冷漠之类。

直到多年以后,我的思想才从当年被灌输的这些走出来,才明白的那些作家的作品真正是好在哪里,并非像当初老师讲得那样。

高中时,课外书是金庸和琼瑶的天下,当时班里的同学,不是在读金庸,就是在读琼瑶。书在班里传来传去,课余时间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

那时的金庸和琼瑶书都是盗版,字尽量小,一本里尽量容纳的多。

许多书传来传去都翻烂了,老师也没收了不少。

一般男同学看金庸,女同学看琼瑶,当然也不尽然。

班里有一个长相爷们儿,络腮胡茂盛,并且姓巨的男同学,在刚开学每个人都上讲台自我介绍时,温柔地说他特别喜欢看琼瑶,主要是喜欢里面引用的诗词,和化用诗词的意境。

我们宿舍里贴满了金庸剧的剧照。下铺的哥们儿,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金庸。他超级喜欢萧峰,每次在宿舍里聊起萧峰,总是不能自已。后来,金庸的书看完了,这哥们儿又开始打着手电看琼瑶。

而我,在这样的气氛下,一本金庸,一本琼瑶都没读过。

并非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只是当时就是觉得对武侠和言情不喜欢,当然也还是有一点所谓的个性:为什么大家都在做的事儿,我就一定要做?

也并没有因为不能和同学一起讨论而不合群,还是那句话:能有人一起玩,能玩得开心,有几个人会选择看书?大多的课余时间还是以玩为主。

读书只是在没得玩,没人玩,一个人安静无事时才会做的事儿,在生活里,它并不该占太多比例。

前两年加了一个读书群,群里一个单身男,张爱玲的狂热爱好者,群里聊起来,他说要找对象,一定要找一个喜欢张爱玲书的人,没读过张爱玲的书,再好的条件都不考虑,是原则性问题。

别人的想法,给予尊重。但并不认同。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1403

回帖

3071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3071
声望
2299 声
银两
12217 两
回帖
1403
精华
9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2-2-20
最后登录
2024-11-11
发表于 2017-9-1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暑假开学,萧遥告诉谢欣然说他去了敦煌……于是我一直觉得去敦煌很酷还很文青~喜欢张爱玲的男士感觉不多啊,就像喜欢武侠却喜欢梁羽生的人会很寂寞,记得我们班里有个和我一样不看琼瑶席绢的女生,结果她喜欢古龙,就这还一股子惺惺相惜。当年自个儿发誓谁能送我梁羽生全集我就嫁谁囧,然后发现自个儿丢掉了梁书~昨天收拾屋子卖了一堆废书废稿子~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161
声望
40444 声
银两
431119 两
回帖
11961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1-21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17-9-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张的女的应该比男的多。看张但不喜欢。

看花季雨季人真不少啊,是判断年龄的系列
我对刘夏王笑天萧遥谢欣然名字记得更深刻。会取名。情节是深圳吧,其他也不记得什么了。那时书改电影比现在有效率多了。十七岁不哭也看了,感觉差很多。后来流行三重门。上高中,反是我为歌狂比较同年代。

楼上,干嘛当垃圾卖废稿,拍卖或送给粉啊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8647

回帖

3万

积分

积分
31795
声望
21151 声
银两
17923 两
回帖
8647
精华
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0-12-21
最后登录
2020-1-23
QQ
发表于 2017-9-13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季雨季我就记得萧遥这一个名了,其他全忘了。这名确实挺好的,当初还打算给我小孩起这名――男萧遥,女萧瑶,结果她姑奶奶就叫这名,只好放弃了。萧洒萧童什么的都有叫的,小孩爸开玩笑说闺女叫萧妍,儿子叫萧防,我给否了,以后上学同学给起外号怎么办!
我为歌狂我看的是动画,片头曲都还记得,就是没看完。
初衷不改,此心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的某一天,突然想再读四大名著了,就把家里的三国和红楼拿到学校。

先读三国,120回,每天读一回。

真的是每天读一回,整整读了四个月。

那次读三国是读了进去的,很吸引人,每天读完一回就放下,绝不多读一个字,哪怕是这回结尾正在精彩时,也一定要第二天等下回分解。

读得很爽,每天读完一回,就期待着下一回。

多年后,再总结当年读三国的过程,觉得似乎书就应该这样读才好。每天并不贪多,不贪多就不会厌,还能有时间回味,读到精彩处收手,也增加了第二天的期待。

但这样的读书法很难控制,因为有些书太过精彩。

三国读到“秋风五丈原”,感动了,印象中是我第一次读书被感动到。

三国的成功读完,让我感觉自己在读书上进了一大步。

那时就觉得三国的文笔特别好,特别简洁。

读完三国,又以同样的方式读红楼,一天一回。

两套书一共读了大半年。

不过,红楼虽然读完了,却并无感觉,也读不出好在那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后来,舍友借我的三国去读,读完还给我的时候,发现,书页都弄得脏得不行,有几页还撕破了。

很不爽,但又不好说什么。也就是从那次起,我基本上不再借书给别人。

有一次周末下午在宿舍休息,在下铺舍友床上发现一本书--《超越自己》,作者刘墉,台湾作家。

随手翻了几页,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

《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儿子的家信结集,讲他如何教育儿子,如何跟儿子交流。那是我以前没有读过的文字,平实却又满是智慧,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在他的笔下都是阐述出一番道理,而且让人不觉得说教,容易接受。

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

后来就到书店买了那个系列的《相信自己》和《肯定自己》,也都是一口气读完。

从此喜欢上了这个叫刘墉的畅销书作家,后面的几年,断断续续看了他很多书。

那时也开始模仿刘墉写东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阐述一个道理。

多年后,再回过头看刘墉的书,不再喜欢,那些道理,那些励志,在成长以后的我看来,是简单和单薄了。

但依然不能否认,刘墉的文字其实是不错的,他对生活的观察也是细致入微的。就像他的《杀手正传》,观察一只他养的螳螂的一生,就写了那么厚的一本书,且让人读着并不枯燥,也算是功力深厚。

刘墉也还写了一些社会及生活中的黑暗,以教育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比如他写的《我不是教你诈》《人生的真相》等书。

当多年以后,我看到王鼎钧先生写的《黑暗圣经》后,发现刘墉写的那些黑暗仅是皮毛。

当多年以后,我看了《傅雷家书》后,发现刘墉的那些家书并不深刻。

后来,我整理买过的书,把冰心刘墉之类不再适合看的书一起捐给了当老师的同学。

当然,刘墉是成功的,他画画写书,重要的还成功地教育出一双优秀的儿女。

高中时曾视为偶像,虽然如今不再喜欢,但刘墉毕竟影响过我,现在偶尔还会去看一下他的微博。

因为天赋的问题,从小对诗词并不是特别有感觉。

高中时,有人喜欢李杜,有人喜欢苏辛,而我喜欢李煜和秦观。

那时会用本子一首一首抄李煜和秦观的词,差不多每一首李煜的词我都能背诵,也算是花了不少功夫。秦观的词比较多,也没有那么喜欢,就只能背几首。

也说不清为什么喜欢这两位,全凭感觉吧。

没错,从来读书觉得好,大都只是觉得好,并无法说出好在哪里,直到如今依然还是。

所以,严格意义上,我是不懂读书的。

当时,班里的男生大都是喜欢豪放派的诗词,而我却喜欢婉约派,显得阳刚之气弱了很多。

多年以后,突然觉得自己不该喜欢李煜和秦观,觉得自己应该阳刚而非婉约。于是,将李煜和秦观的书一并捐给了同学。

可笑的理由。

还是要尊从内心,只凭感觉,喜欢东坡的文,喜欢李煜秦观的词。

高中时买书,好多都是买的盗版,因为正版贵,虽然贵个十块八块,但在当年的条件下,也算是不少了。

我买了一本盗版《儒林外史》,课本里学过范进中举,提到过吝啬鬼严监生,于是想找原书过来看看。

看了没几回,便看不下去了,不仅仅是因为看不懂,还因为盗版质量太差,错字错版太离谱。

一怒之下,把书给扔了,并决心,从此后,再不买一本盗版书。

那以后至今,的确再没买过一本盗版书。

《儒林外史》大学里读过一遍,看不懂,前两年,再读一遍,看懂了,发现是部杰作,这是后话。

扔了盗版的《儒林外史》后,大概不久就买一了本正版的《老残游记》。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1

回帖

1029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029
声望
923 声
银两
5857 两
回帖
451
精华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1-12-1
最后登录
2020-5-7
发表于 2017-9-1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有一天看电视综艺节目请一小孩表演节目,主持人问小孩 说你会什么呀 小孩说我会背弟子规,主持人说你给大家表演一个吧,小孩就开始背 那小孩背得那个6啊 我想想自己 就会三句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然后就不会了 所以我也不会读书
不問今世功與過 情仇癡狂各自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1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残游记》语文课本中也有选段,就是王小玉说书那段。

《老残游记》的文笔很好。

说了这么多文笔,插几句关于文笔的。

读者都爱说作者文笔好,文笔差,那么,文笔怎么定义?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每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就如同观众会评价演员演技好演技差一样,也几乎没有人可以说明白什么是演技。

我文章里说的文笔好坏,也是我自己主观的感觉,并无法明确定义。

《老残游记》也是读得很爽,但具体内容却也是几乎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从来读书都是这样,不管什么书,读过后没多久,几乎全都会忘记。

从《三国演义》和《老残游记》开始喜欢上中国古典文学。

又买了两套书,一套《聊斋志异》,一套《封神榜》(不是《封神演义》,是车王府曲本《封神榜》)。

《聊斋志异》至到前两年才真正读完。而《封神榜》至今却还没读。

今天,我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读书是我的爱好。但当年,却只能算是"觉得读书是我的爱好",觉得而已。

前几天读《资治通鉴》,看到一段话:“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大概说的是所谓自然通常并非是天生,而是后天“习惯成自然”。

有道理,并非我天生爱读书,读的久了,坚持的久了,之后习惯成自然,也便爱读书了。

昨晚,还有朋友问我怎么做到每天坚持读书的,我的回复是,不需要坚持,很自然,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如果几天没读书,会有饥饿感。

凡事如果要用到“坚持”两个字,那说明这件事还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强烈想做。

当然,如今的不用“坚持”,也是之前“坚持”的功劳。

高中时代,仅读了两三本中国古典小说,就开始在自己的心里盲目下结论了:中国古典文学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高于外国文学。

总之,就是瞧不上外国文学。

直到有一天,看了同桌的《红与黑》,被强烈地震撼到。

《红与黑》是我看的第一部外国文学,震撼于里面详尽的心里描写,觉得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很感激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是《红与黑》,让我彻底改观了对外国文学的偏见。

后来,又从同桌那里借了本《007》(就是电影007的原著小说),结果,看了没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看来,我的内心还是更喜欢文学性强的经典小说。

高中毕业时,买了一本《呼啸山庄》,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外国名著,之所以买它,只因为它薄,省钱。

差不多是在上大学报道的途中,从老家到西安24小时的绿皮火车上把《呼啸山庄》读完的。

内容自然大都忘记了,只记得当时读书的感觉很不错。

大学里,理工专业,没有语文课了,似乎少有同学跟我一样平时会读一些文学书。

我读大学时,网游刚起步,个人拥有电脑的没那么多,网吧超级火。

所以,同学们平时呆在网吧的时间比较多。而我,又成了特立独行的一个,几乎不去网吧,最常去的地方是电影院和书店。

那时,依然没钱买书,去书店也多是过过眼瘾。

除了小时候在新华书店蹭过书以外,长大后,我去书店,并不喜欢蹭书,不会在书店里拿本书读半天。就只是在里面一排排书脊看过去,有兴趣的拿下来翻几页,继续逛,感叹于这么多书,我却没有钱买。如果恰好碰到书还不错,又薄又便宜的,才会买回去看。

《冰心选集》就是大学时代买的。

没错,本来应该在中小学时代读的冰心,我在大学时才读。也可见,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我愿意花钱买冰心的书,说明当时是把她的书当作大师作品的。

在读书的品鉴上,我大学时代的水平,也还是比较低的。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书读的少,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老师说好,课本上说好的,就觉得好。

冰心的文章现在还能记得她的一首诗的片段: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西安读书,知道了几个陕西作家。

当时在同学中比较火的陕西作家是贾平凹、路遥、陈忠实。

有几个同学特别推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个舍友时不时的要推荐,每次都说特别好,当时看得他很激动。

我一直以来都有逆反心理,大家讨论的越多,越推荐,我往往就会越抗拒。

从大学开始直到毕业,总有人不时提起并推荐《平凡的世界》,直到去年,我才开始看这套书,看完之后,觉得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那么经典。

我想,应该是我进步了,若是我在大学时代看《平凡的世界》,想必也会觉得很好很经典吧。

也并非都逆反,陈忠实的《白鹿原》当时也火,我也读了,觉得很好。同样的,前几年再重读,便也觉得没那么好了。

也有到现在还逆反的,就是贾平凹的书,当年在同学中也特火,当然最火的还是《废都》。

在一众人谈论推荐贾平凹时,我始终没有读他的书,直到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一本他的书也没读。

除了逆反心理外,我不太喜欢贾平凹给我的感觉,虽然没看过他的书,但感觉他好像一直在强调他的农民身份。我不太喜欢写农民农村的生活的书,因为我本人就是农村长大,当然不是嫌弃自己的农民出身,是因为对农村生活太熟悉,并没有看写农村生活的书的欲望。(当然,后来哈代写的农村我却很喜欢,也许因为写的是英国的农村,与熟悉的中国农村并不相同吧。)

当然,没看书贾平凹的书,只是凭感觉这样说也是很不严谨的,也许他的书里写得并非都是农村。

记得贾平凹与莫言颇有些交情,大学时也就连带着不喜欢莫言,不读他的书。

直到大学毕业后几年,大概08年左右看了莫言的《红高梁》,惊为天人。那是后话。

总之,当时在西安较火的三位陕西作家(贾平凹、路遥、陈忠实)的书,在学校里只看过《白鹿原》,去年才看了《平凡的世界》,至今没看过贾平凹。

还有一个不太出名的,我们学校人文学院的教授——黄建国,也是陕西作家,在《小说月报》上看过他几个短篇。

不知道是否有人还记得当年一本比较受女生欢迎的杂志《女友》,这本杂志当时的主编就是黄建国。

大学里有一段时间开始看武侠小说。

是从看梁羽生小说开始的,主要是源自于少年时的一本无头无尾的旧书,和一部电视剧。

无头无尾的旧书就是前面说的《冰川天女传》,电视剧就是新加坡版的《塞外奇侠》。

于是,跑书店,找来了《冰川天女传》和《白发魔女传》。

看得很是激动,算是圆了儿时的梦。

后来又陆续地看了天山系列的几部书,一部部看下来,很爽。

曾经一度要和同学去天山看看,结果到现在也没去成。

天山系列是看到《冰河洗剑录》开始失去兴趣的,当时也就基本再没继续看下去,而是又看了几遍《白发魔女传》。

看梁羽生小说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之前也写过文章,这里就不详说了。

看过了梁羽生,又开始看金庸,第一本是《射雕英雄传》,看得也是挺激动的。

看过之后,随即去看了当时刚播的2003版《射雕英雄传》,看得也很爽。但当时这部电视被骂的特别狠,尤其是李亚鹏和周迅两个主演,特别是两个人的声音。

我却很喜欢,因为我从来都不觉得83版射雕有多经典有多好看,所以没有一些人的情怀。而且,明显03版的制作水准要远高于83版。并且,周迅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

《射雕英雄传》后,又按顺序看了《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后面两部就没有看射雕时的激动了。

再后来,又看了《笑傲江湖》,很喜欢。主要是喜欢里面令狐冲的经历及独孤九剑的设定。

令狐冲被人误解,不被人理解,在众人误解时,却有人能理解他,让我很有共鸣。

当时,总觉得自己的思想性格行为有些古怪,总觉得不被人理解,朋友少,自卑。当然,也还能有挚友理解我。

看《笑傲江湖》,被任盈盈以婆婆身份传琴,关心众人误解的令狐冲那一段感动到了。

多少年以后至到如今,我的思想性格行为依旧古怪,但我已不再在意是否被人理解,不再在意是否朋友太少,不再自卑。因为,时间证明一切,我的朋友虽不多,但我觉得够了,足够了,足够幸运了。

看完《笑傲江湖》,又去看《天龙八部》,结果没有看下去。

大学时代的武侠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在中学时代大家都看武侠时,我没有看,在大学时代,没那么多人看武侠了,我却才开始看。

再后来,毕业后几年,大概08和09年,突然又开始看武侠,疯狂地看,看完了金庸的所有,梁羽生天山系列之外又看了几本,看了古龙的许多,也看了温瑞安的一部分。

09年也开始来到梁羽生贴吧和家园,陆续写了几篇与梁相关的文章,抒发了一些情感,也见了几个网友。

有一天,我看了天山游龙兄写的一篇书评,关于《白发魔女传》的,题目是《黄叶落寞飘零时》,且不说内容,单看这题目,就已让我感佩。并让我感觉自己并不会读武侠,不会读书。

如游龙兄这般,才是会读书。而我,几乎永不可能带着那样的深情去读书,几乎永不可能愿意花那么多的精力去读一本或一个作家的书。

不仅是对武侠小说没有那么多感情,似乎对任何一本书都没有那么多感情,即算是我如今喜欢的《红楼梦》和陶渊明,我也不愿倾注太多的精力和感情去感受他们。

我喜欢读书,但不深爱。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7-11-10 15:46 编辑

韩寒成名长篇《三重门》,记得在书店里翻过几页。当时是说,《三重门》是模仿《围城》。

《围城》被许多人誉为经典,不时会有人谈论。我看过两次《围城》,一次是在大学,一次是毕业后。我的感觉,《围城》算不上经典,最多是中上水平。如果范围缩小在《围城》出版的四五十年代,那么它的评价的确是会高一些。

大学一个舍友很喜欢韩寒,买了一些韩寒的书,我也跟着看过几本,我觉得,韩寒写的小说,不及格。

郭敬明的书没看过。只是在前几年《收获》杂志上有发表他的《爵迹》,看过一两页,完全看不下去。《收获》当年刊发郭的小说,还引起过不少质疑,不过,我觉得《收获》还挺有意思,在发表的《爵迹》后面,紧跟着一篇书评,大概都是对小说的批评。

朋友送了一本中篇小说集,里面几篇文章,读的很有感觉,有:张承志《北方的河》、史铁生《命若琴弦》、阿城《棋王》,读来热血沸腾,至今印象深刻。

那时,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很火,我也读了他写的《雍正皇帝》,读的很爽,觉得他把雍正的孤独写得很到位。

借着《雍正皇帝》的热情,又读了二月河写的康熙和乾隆,觉得写得不好,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现在回想,大学时代,也没读过几本书。

还记得有一次心情不好,跑出去逛街,买了一套《安娜卡列尼娜》,看不下去,也看不懂。

《儒林外史》第一次读,也没读懂,没觉出好在哪里。

高中时代读《红与黑》而产生的对外国名著浓厚的兴趣,也因在之后尝试几次读外国名著却读不下去而兴趣全无。

然而,我却从没怀疑过名著,仅仅是觉得我的水平还不够,还读不懂。

大学时代的水平,是觉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就是特别好的小说的阶段。

我大量的读书,还是从大学毕业以后才开始的,这比通常爱好读书的人起步要晚的多。

主要因为上学时没有自己赚钱,家境又不好,自己心疼父母的钱。

自己赚钱了,最开始读的是几本凌力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暮鼓晨钟》《梦断关河》。

《少年天子》写得很好,但我更喜欢《梦断关河》。

《梦断关河》主人公的性别,看完书之后,我都还有些恍惚。

刚毕业第一年,买了一套张洁的《无字》,放在那里,至今仍未读过。

那些年,对中国当代的作家中的女作家的作品颇有好感,看了大量的女作家的书。

除了凌力、张洁之外,还有迟子建、王安忆、方方、铁凝、霍达、张抗抗。

这些女作家中,我觉得文笔较好的还是王安忆和铁凝。

王安忆早期的《长恨歌》很好,近几年也还不断有新作出现,最近的《红豆生南国》文笔欲见老辣。

铁凝早期的《玫瑰门》看了很惊叹,后来的《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反不及《玫瑰门》。

方方讲故事的能力很强,文笔略逊王安忆和铁凝,早期的《乌泥湖年谱》不错,后来的《水在时间之下》很适合拍成影视剧。

宗璞其实与前面的作家不算一个时代的人了,但她的《野葫芦引》系列,是我近些年一直挂念的一个系列,很舒服的文笔,很好的故事。目前,还剩下最后一部《北归记》,不知何时能完成,我一直在等。

前些年,发过一个矫情的感慨——希望又不希望早点见到《北归记》,希望是想早点看到结局,不希望是因为如果先生早一天写完《北归记》,说不定就会早一天了无牵挂,而离开这个世界。

希望宗璞先生身体健康。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昨天刚得知《北归记》要在12月《人民文学》刊出了,好激动!虽然看预告下期只出前五章,还是下单买了。喜大普奔!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的书,毕业后才开始读,2005年读的第一本《檀香刑》,写酷刑太细致,不忍卒读。

彼时很多人骂电影《红高粱》,也有骂莫言的。

因为读的第一本《檀香刑》,我不喜欢,所以也不喜欢莫言。

大概两年后,又读了《红高粱家族》,读后彻底改变了对莫言的印象。

书比电影精彩太多。读得热血沸腾,酣畅淋漓。

之后又读了几篇小说,感觉莫言是极有写作天赋的。作家麦家说过,他看其他人的小说,自觉经过努力都能模仿,看莫言小说却无法模仿。

2009年又读了《蛙》,莫言在求变,比之前克制了很多。莫言自己也说,他在学着收敛自己的骄傲,对自己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和天赋的骄傲。

莫言的确有骄傲的资本。

从作品的角度,我认为收敛的《蛙》要好过《红高粱家族》,但是读《红高粱家族》的快感,却是《蛙》没有的。

很有意思的是,常常见有人说,我认为A作品是比B要好的,但我还是更喜欢B。

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喜欢更好的?或者说更喜欢的为什么不是自己认为的更好的?

莫言在求变,另一个我喜欢的山东作家张炜,似乎一直在坚持不变。

知道张炜是读了他的《古船》,《古船》是和铁凝的《玫瑰门》差不多时间读的,两本都是让人难忘的书。

从《古船》喜欢上张炜的文字。

后面陆续看了他读多的书,感觉张炜所有的书似乎在在说着同样的事,表达着同样的思想。

只要懂了其中一部作品中的思想,基本就懂了所有他的书。

后来看他的十卷作品《你在高原》,只看了其中五本,就没再看了,一是因为太长了,一是因为上述思想相似,一以贯之。

很欣赏张炜作品中体现出的思想。至于什么思想,我理论太差,无法说清楚。这也是我不会读书的一个证明,永远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读后感。

张炜的人生经历也是很精彩。

大学毕业几年,算是颇看了一些书,还是以小说为主,主要是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

外国名著也看了几本,但依然读不太懂。

在读书上,有个转折,是在2009年。

那年没找工作,大约在出租房里读了十个月的书。

什么书都读,以前自己买的,图书馆借的,包括武侠,包括很少读的畅销书。

直到那年夏天,开始再读《红楼梦》。突然间,读进去了,读得特别有感觉,特别爽。

每天读几回,都觉口有余香,这余香仿佛并非心理因素,而真觉得是生理的。

读罢《红楼梦》,激动的想哭。

从那时起,仿佛一下子醍醐灌顶,通畅了很多。

此后,我发现,我才真正的开始对读书这个事有些感觉。

在那之前,我读书,并没有真正自己的判断,基本就是公认的什么书是经典,什么书好看,我就认为是经典,是好看。比如公认四大名著经典,外国名著经典,鲁迅经典,那么我就觉得他们经典,专家说哪里好,我就认为哪里好。

简洁地说,就是开始有审美了。

有了审美,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从那,不用再看别人的评论推荐,自己看知道哪些书好,哪些书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那时,觉得自己开始会读书了。

然而,却还不是真正会读书。虽然,对书,对作品的审美和判断,经过自己与公认或专家的评价对比,证明还算准确。但却仅停留在感性上,无法用理性的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或许,也不能苛求自己,毕竟算是有了审美,它不仅影响了我的读书,也影响了我的生活。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审美,哲学家试图给审美下个准确的定义,有的人则说审美就是我喜欢,我觉得美就美。

我对审美的理解,不同于哲学家,也不同于后者。我觉得审美很难有准确的定义,却也有一定的门槛。

还是说不清。

《儒林外史》高中时读过几页盗版,感觉不好。大学时读过一遍,没读懂,不觉得多好。

前几年,重读,觉得大好。

大学时,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当时自己的水平太低,尚且不及《儒林外史》中作者讽刺的那些文人的水平,又怎么能看得出来作者的讽刺呢?

比如书中有写一些文人的附庸风雅,是在讽刺他们,但我却觉得他们真的是风雅,所以不知道作者在讽刺。

有了审美以后,渐渐能看得懂了,觉得《儒林外史》若非结构太散,当是一部上佳之作。

之前也说到过,网上有段子说读书多和读书少的差别,说读书多就是看到美景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读书少的就只会说“卧槽,真好看。”

我说过,我认为这样说读书多的好处是太浅薄了。看到美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并不比说卧槽的高。

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就是吴敬梓书中讽刺的附庸风雅。

我觉得要读懂《儒林外史》,一定要读懂首末两章。

摘录最后一回最有感触的一段:

次日,荆元自己抱了琴来到园里,于老者已焚下一炉好香在那里等候。彼此见了,又说了几句话。于老者替荆元把琴安放在石凳上。荆元席地坐下,于老者也坐在旁边。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那些鸟雀闻之,都栖息枝间窃听。弹了一会,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自此,他两人常常往来。当下也就别过了。

这个于老者不读书。

在我的一个群里,有人谈论古典音乐,有人说,他听出了莫扎特音乐欢快里带有一丝不安,有人说他觉得这个音乐家演奏的某个曲子比另一个音乐家演奏的版本好,有人说要听古典还是要自己试着去弹奏不然不明白每个音符落在每个键上的奥妙。

这些人中通常有的就是所谓的附庸风雅,因为从平时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发表的观点是否是拾人牙慧,是否不懂装懂。

真正的高人,谈音乐都是干货,比如傅雷。

而能判断出附庸风雅者与真正的高人,很重要的就是审美。

有了审美,有了判断,并不意味着要嘲笑或讽刺。

不要嘲笑看到美景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人,因为我在大学时代,尚且还不如看到美景能引用诗句的的人呢。

有了审美,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6
声望
6497 声
银两
40061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1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说到,读《红楼梦》,感觉口有余香,另一本读过让我口有余香的是《牡丹亭》。

感慨文字之美。

有了所谓审美,自觉看书渐入佳境。

其后,读了大量的外国名著,之前看不懂的,都看懂了。

也明白了外国名著的好,并非读书时老师照着大纲讲的那些,至少不仅止于那些。

使得这些名著有超越时间的生命力的,并非是所谓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冷漠之类。

究竟好在哪里,我依然无法说出来。

我依然不会读书。所有的书,我几乎都记不住情节,记不住人物,读过就忘。

哪怕是《红楼梦》和《牡丹亭》,也是基本不记得多少情节和人物。

所以,我常说,我觉得人物和情节并不是很重要。是真这样觉得,也是为自己记不住而找的说辞。

那什么重要呢?我觉得作品里体现的作者是怎样看世界的,对我来讲最重要。

抽象的说,就是作者的审美最重要。

我们无法准确定义我们所处的世界,也不存在唯一的真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世界的方式。比如画家,他们看到的世界,体现在他们的画上,有写实,有写意,有光怪陆离。

你能说毕加索的画里的扭曲,就不是世界的真相吗?我觉的是。他看到的世界就是那个样子。

所有这些人用各自的方式看到的世界,汇总起来,才是接近完整的世界。

而有审美的人,看到的世界才更真实和美好。

所以,比起人物情节,我更在意作者的审美。

如果看书的重点在人物和情节上,我觉的还不如看看社会新闻娱乐八卦,现实可比小说精彩的多。

那几年读过的外国名著里,更喜欢法国文学,尤其是巴尔扎克。

是在读过令人惊叹的《幻灭》后喜欢上的巴尔扎克。

由巴尔扎克开始接触到了翻译家傅雷,买了傅雷全集,看了一些他译的巴尔扎克。

也看了傅雷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是很激动,尤其是当时刚开始对古典音乐感兴趣,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后来,比之罗曼罗兰,我还是更喜欢巴尔扎克。

罗曼罗兰的作品,更适合热血少年阅读。

提到外国名著,不得不提翻译。

常常见有人包括前些年的我自己说,觉得某人翻译的某作品很好,或者说某人翻译的比另一个版本的某人翻译的更好。

现在我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因为我发现一个问题,要说翻译的好不好,前提是要读过原著才有资格评价吧?不然你怎么知道翻译的是好是坏?

还有个误区,就是觉得读原著比读翻译要好。这也有个前提,就是你外语足够好,好到能欣赏外语语境下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仅是认识单词句子,知道什么意思,那还不如看译本。除非你觉得,你对语言和文学的欣赏水平以及学识见识和译者相当或比译者要好。

如果水平不够,那么你读原著《幻灭》的感受,肯定不如读傅雷的翻译。因为傅雷的学识见识,还有文笔要比你好的多,他对原著的翻译比你看原著然后在脑中翻译成的中文要好的多。

当然,如果读原著仅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或者读的不是文学作品,那还是读原著好。

当然,现在一些译者的水平,还真是不比普通读者要好多少。

前段时间读中英对照《走出非洲》,译者说他花了一年时间翻译,言下之意是自己费了很大的心力。

才一年!难怪翻译的一般。

李丹方于夫妇,用四五十年,一生的时间翻译了《悲惨世界》。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00:21 , Processed in 0.0712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