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fficeffice" /> 既然看的版本是《挑灯看剑录》,就让这名字保留好了…… 每一种排行榜都有不同功能。我的用意是「阅读优先次序」。 分级有三等:推荐,可看,略过。除了艺术水平,纳入考虑的还有两点: 一,梁羽生之所以为梁羽生,也就是独特之处。 如果合观几位巨头,如金庸、卧龙生、古龙,每一个都挑几部代表作…… 二,基于剧情的系列性,后写的是否在创意上突破? 如果没有,很容易一滩死水。这是系列之作的困境。 正如古龙《九月鹰飞》因「自我重复」而被批评。 《武当一剑》不列入「推荐」,因为它不「梁」,向古龙倾斜。 也就是说,在金庸、古龙的面前,这部作品没有什么特别的。 然而纯就艺术表现,《武当一剑》不妨放在第五、六名。 《塞外奇侠传》。无庸置疑,一部清新可喜的小说。 可相关情节在《七剑下天山》中足以想象无穷。 落实为一部作品详加发展,反倒不如原来的朦胧之美。 就作品的「独立人格」来看,本书结尾有待《七剑》,而缺一个合适的切割。 这和白发魔女的故事不同,杨云骢这一代太接近《七剑》了, 而且魔女的可塑性太「大」,光《七剑》是吃不下的。 这样一解释,《还剑奇情录》为何只是推荐的第七名,态势很清楚了。 就前传而言,它不是很成功,甚至矛盾,破坏我心中的三老形象。 但《还剑》在结构和选材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很梁羽生。 它和《飞凤潜龙》进到一个小范围的空间,搬演大范围的斗争。 《飞凤潜龙》和《武当一剑》一样,属于晚期的成功之作。 可惜,中心元素和《倚天屠龙记》一样愚蠢,创意成了它们的愚蠢。 把点穴、武学、秘籍这类事物当成国家兴亡的关键之一,万万不以为然。 当然我了解,这只是大众文学的处理模式之一。 蒙古人根本不争这个,他们马上见真章。 处理蒙古人、金人时,梁带着一种偏见。这些话对花无语兄说过。 金帝国到了中晚期,已经由武功迈向文治之国,赢得士人好感。 完颜璹这类「纳兰性德」式的王爷,和文人往来密切,对汉族极为友好。 我认为梁羽生刻意放掉这些素材,放弃了人性和国族认同的复杂。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勇敢挑战这些复杂。金庸做了,所以他更上一层。 再者,飞凤死了,潜龙为何要殉情?这可不是第一流间谍的本色。 为情感羁绊至斯,令人想起《色,戒》的王佳芝,间谍这一行的雏儿。 第一流间谍在某种意义上,是抹灭人性、献身尽忠对象的。 他们可能贪财,可能好色,但在情感上比较能够把持。 「不死」其实更能表达沉痛感。「死」是作家逃避复杂问题的廉价管道。 《广陵剑》陈石星死得也煽情。要之,「男主角之死」没有金庸「萧峰」的成功。 (女主角倒蛮成功,《游剑江湖》云紫罗入味,厉胜男是不必说的……) 因此,《武当一剑》、《塞外奇侠传》、《飞凤潜龙》足以并为前十。但我放在第二等。 《大唐游侠传》和《龙凤宝钗缘》试图结合史实和传奇。 无论如何,写隋唐的不多,这几部是有价值的。 《大唐》前半部张力十足,有模有样。可第二代长大就不行了。 铁磨勒和其它少年英雄相去无几,好像转大人后都差不多。 大好男儿南霁云被处理得廉价了,梁羽生应该写成武功盖世, 但却因为形势使然,自动放弃抵御而就死。这严重影响我的评价。 在节奏、物件呈显上,后半部浮光掠影。安史之乱主线被当成背景,轻轻放过。 李隆基和太子党的斗争不见着墨,怀疑梁羽生到底多懂唐史。 陈玄礼是太子埋在李隆基身旁的人,虽然杀杨国忠大快人心,但动机没有那样干净。 梁羽生搞成小铁无意间挑起「暴动」,太缺见识。 这些复杂关系明明可以处理成风风火火。所以说《大唐》后半是表面的。 《龙凤宝钗缘》最糟的是,传奇中的侠女红线、聂隐娘被降低到凡人水平。 也许是连载的缘故,这部作品拉扯太长,以致情节好好坏坏。 故事偏向华夷之防,却没有把吐蕃攻陷京师的悲剧写出来, 也没有追究唐室亏负铁勒族(兴复的关键武力),以及唐和吐蕃的斗争。 就选材上还是一句话:怀疑羽生的唐史见识。 (在梁羽生的笔下,异族女人帮汉族的,似乎比男子多很多。) 《联剑风云录》,同意花无语兄说的,不再多说。 《广陵剑》喜欢写景部分,以及陈石星作为梁羽生的写照。 但整体而言,这只是「还可以」的小说。 结尾莫名奇妙。人之将死,还在弹琴,很接近琼瑶了 ──想想《十面埋伏》,小妹胸口中刀,撑了半天还不死。 《江湖三女侠》对雍正、年羹尧、吕四娘的评价没有超越前人。 当然,不必像二月河那样,电视版变态,一群奴才编剧和导演。 年羹尧遗族作为伏线贯串而下。《江湖三女侠》是该看看。 《冰河洗剑录》作为《云海》的后传非常吃亏。 金、谷的相处有中年的宁静感,值得一读。 至于复兴魔教之举,倒显得家家酒了。 《弹指惊雷》-《绝塞传锋录》可算为一部。 以晚期的风格变化来说,可看。但摆脱不了小龙女和杨过的典型。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也是一部当两部用。 悬疑的操作上比较成功。尽管有些杂音,整体上是顺畅的。 特性上比较缺乏,无法超越古龙建立的「诡」路。 略过的十四部作品中,同意花无语兄说的,《游剑江湖》可读。 但无法接受《冰魄寒光剑》,这是空有文笔而无坚实核心的作品。 基调就是替《冰川天女传》补足前传,基调就是结婚。 《诗经》中显而易见,婚姻很政治。 作者藉此纾发了政治或者民族观,而这个观念是自我中心的。 在元代的《真腊风土记》中,我们看见真腊人称汉人为唐人,不是华人。 梁羽生总是自动语译,给汉人加上中华的称号、概念, 人人都来仰慕一下中华,或者要迫害中华──世界中心意识。 时空背景不同。以那个时代来说,梁羽生这样写不足为怪。 所以金庸后期成了超前的怪物,正如古龙怪得更厉害。 最后说说《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和《女帝奇英传》。 《白发魔女传》在人物形象上异常成功,但情节没有《萍踪》和《云海》流畅。 可以去掉某些枝节──三部同等级的说法不反对,前三名本来就是它们。 承认《云海玉弓缘》感力更强,但《萍踪侠影录》能代表主体路线。 所以《萍踪》和《云海》并列为榜首。 《七剑下天山》虽然有很多问题,仍当列为必修课程。 第一,它是整个天山系列的开始。 第二,前事穿插在情节发展中,目不暇给。 白发魔女和飞红巾两代,一开始就铺叙了书写前传的空间。喜欢这个调调。 第三,多隆死前对妻子的一句:「明慧,我很满意。」非常含蓄而成功的情感书写。 光这一句,就可以忘记「抄袭」异国文学的问题。 《七剑下天山》有很多隐藏、幽微的情意,等着读者一一发掘。 就史实方面,《女帝奇英传》成功在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失败也在武则天和上官婉儿。 武则天应该塑造成英明又狠毒的领袖,而不是一面倒。 害了儿子就害了儿子,梁羽生为什么曲言解说? 上官婉儿的悲剧是空前的,梁羽生竟把这个素材放过。 □梁、金、古三家,我的推荐名单: 梁羽生: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女帝奇英传, 冰川天女传,还剑奇情录。候补:武当一剑,塞外奇侠传,飞凤潜龙。 金庸:笑傲江湖,鹿鼎记,天龙八部,神鵰侠侣,射鵰英雄传, 倚天屠龙记,侠客行,雪山飞狐。候补:白马啸西风(中篇)。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七种武器(六部),欢乐英雄,天涯明月刀, 白玉老虎,流星蝴蝶剑,三少爷的剑,楚留香(八部,四五八较差),陆小凤(前五部), 碧血洗银枪,大人物,绝代双骄。候补:边城浪子,武林外史,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