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鹧鸪飞 于 2017-11-17 08:29 编辑
最近一位朋友分享了一首歌张洪量的《天若有情》,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是《塞外奇侠传》的片尾曲,除了带给我满满的童年回忆之外,还让我想到,杨云骢对飞红巾说,当她听到《草原女英雄哈玛雅》这种赞歌时,她是流露出内心的骄傲。所以引发了危机,她的崇拜者和恋人不忿被她的傲慢压制,不把他当人,于是制造了杀戮,为的是显示自己不是在她面前表现的那样,他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杨云骢这么一说,飞红巾会倾心于他,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只是傲慢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想法,也许这也是一种偏见。虽说傲慢它一贯不是什么好东东,可在进入新的环境和领域时,人是需要一种舒服的感觉,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于是傲慢常常就成了自我表达的常见方式。
就跟最近碰到在工作中迟到的来访者一样,上一次约好了是14:30,他居然18点才到。接着一次也是他最后一个到,还迟到,这会拖延工作人员下班时间,最后一个要拖到那么久,本来可以很早下班的,所以大家对他意见很大。 他来之后说工作压力大,由于他太惹人注目,于是又有不好的事情找到他,好像全人类的错,都该他承担似的。这对他当然是不公平的,可是又是情理之中的。
我觉得他会这样做,其实是内心有一份傲气使然,甚至还觉得压力也是他需要的,假如说压力可以清洗他的傲气,也未始不是好事。这些感悟也都是看了梁羽生的小说之后,经过生活的沉淀,蓦然发现,原来看梁书会增长情商的。而且梁书里也经常有内心的分析,那么我也试着去分析一下这位来访者的心理吧,只是作为兴趣,作为参考而已。 试想如果他的压力大,那么他早到了,也未必有他需要的减压,理解,宽慰。对他来说晚到不过是多承受一份压力而已,反正也接受惯了的,九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而已,都是熟悉的,反而有安全感。要他改变意味着冒险,好处又不明显,延续旧习,还是轻车熟路。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要他改变,得到最大好处的并不是他,要为这些人服务,也要看值不值得,虽然这话很伤自尊心的,却也是事实。
所以有一些恶习,比如迟到,也许对别人来说是不好的习惯,可是对当事人来说,恐怕还有看不到的好处,因此这种习惯不容易轻易改变,这好像也是人性使然了。
然后还有一件事也值得留一笔,也是那一天有一个半大的孩子,也是来访者,上次他一直在抖脚,于是跟他说了这习惯不好,他说他那个圈子就是那样的。这天他来居然不抖了。我是高兴地对他说了谢谢。
他那个年龄是叛逆期,有主见了,不听话很正常。就觉得如果也是傲慢的话,那么傲慢就是人家的保护色,是盔甲,是壁垒了。在没有确定外界是安全的,人家需要保护自己很正常。所以他会听话,我理解成是一份尊重。
以前有人说,当他第一次没做对时,很多人说他不好,可接着做对了,没人说他好。他很难适应,觉得还是不要做好的好,起码还有人关注,他需要被看见。
我想毋以善小而不为,同时举案齐眉的故事也影响到了我,第一次知道举案齐眉的故事,还是梁羽生的作品里,那是蓬莱魔女对好友云紫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和武士敦什么时候梁鸿接了孟光案。
后来才知道这个故事是孟光把案几举得高过眉毛,对丈夫表示尊重。而梁鸿也是高举着接过来,也是梁书中常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表达了谢意和尊重。本来这些都是相互的。
我就觉得这个故事很美丽,学着做不是什么见贤思齐,而是成就一份独特的少女心:我佩戴的珠宝与众不同,学着去做,仿佛是佩戴着市场上买不到的珠宝而已。
然后想起了中学时一位副课老师,一上课他不喜欢我们向他鞠躬,他说他不喜欢向我们鞠躬,大家行注目礼就好了。 我看梁书最投入的时候也是中学时期,也许我喜欢小人物的癖好就是受梁作和这位老师的影响,喜欢这位老师对我们的尊重,喜欢他没有架子,没有傲慢。喜欢梁作中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天地,这一点梁羽生作品里是做得非常出色的,让人觉得小人物值得尊敬,小事情也值得认真去做。
所以对于傲慢,我觉得还是不要人云亦云地一棒子打死,还是应该去理解,对于尊重呢,自然要热衷。也许这就是品读与生活并行吧,喜欢这样的流通。也算是向分享这首歌的朋友回礼吧,他分享的是很好的作品。同时也向梁羽生作品致敬,看了作品也不是白看,也可以由表及里,深入细致地去学,这样也对得起自己的爱好。正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