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风继续吹

[作品] 乱评《大唐游侠传》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15 14:02 编辑

第三十三回 沐猴僭位徒贻笑 屠象逞威起杀机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长安、薛嵩家、骊山行宫
人物:卢夫人、严夫人、铁摩勒、管家、薛嵩、聂锋、象奴、太监、羊牧劳、聂隐娘、薛红线、王燕羽、诸乐工、突厥小王子、雷海青、王伯通、武士、张忠志、杜绶、司空拔、展元修
事件:严夫人来找卢夫人叙丈夫在安禄山朝里的遇到的困难请她拿主意、薛嵩和聂锋携铁摩勒参加安禄山骊山行宫宴会、宴会上训象表演失误安禄山生气欲杀大象、羊牧劳一炷香时间连毙四头大象技惊四座、王燕羽带聂隐娘薛红线二人进行宫观宴、乐工雷海青用琵琶掷安禄山被乱刀砍死、铁摩勒身份暴露众武士围攻羊牧劳出手、铁摩勒王燕羽合斗羊牧劳、张忠志杜绶攻击铁摩勒被聂隐娘薛红线打伤、聂隐娘薛红线大战众武士王燕羽刺伤羊牧劳、安禄山王伯通各自趁乱逃跑、司空拔独战聂隐娘薛红线、聂锋出手战司空拔与铁摩勒王燕羽等跟羊牧劳几个战成一团、展元修出手掌击羊牧劳

亮点:
此一回写乱战,难得写的好的乱战。

乱战写的好,归功于人物特色鲜明。

乱战前,由羊牧劳杀大象的惊人表演铺垫。

一炷香时间,徒手连毙四头大象,惊世骇俗,更胜《女帝奇英传》里突厥王城的伏虎降鹰。

接着不啰嗦,马上铁摩勒身份暴露,乱战开始。

反派一如既往不讲武德,不讲规矩,众武士加众高手一起上。

正派这边,铁摩勒之外,小魔女王燕羽加入,因其身份,反派战阵中人对她还有点投鼠忌器。

聂隐娘薛红线两个人,年龄尚小,也不懂什么规矩不规矩,什么讲不讲武德,就是干,下手也没轻重,估计在对手眼里也是两个小魔女。

薛嵩逃走,说薛红线又不是自己亲生的。人物反应真实。

聂锋没逃,加入战斗,因为聂隐娘是他亲生的。

王伯通也真实,王燕羽虽是亲生,他却摄于安禄山的权力而不敢出手,仓皇而逃。

展元修出手,是为了师妹王燕羽。

这些人物都是有个性,有故事,有出手和逃跑的动机,使得乱战不乱,比较精彩。

比前几回龙眠谷那样的乱战写的要好的多。

槽点:无。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0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回 魔掌追魂难与敌 苦心为友怨何辞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骊山行宫、骊山、薛嵩家
人物:羊牧劳、展元修、铁摩勒、司空拔、薛红线、聂隐娘、洪大存、聂锋、武士、展大娘、韩芷芬、韩湛、单雄、蒙贯、段珪璋、窦线娘、卢夫人、侯管家、薛夫人、聂夫人、尚昆
事件:铁摩勒薛红线打死司空拔、铁摩勒展元修打伤羊牧劳、铁摩勒众人趁机逃出行宫、山至半山腰疗伤过后的羊牧劳带武士追上来、聂锋指挥四大两小与羊牧劳八个武士长蛇阵对抗、展大娘出现在羊牧劳和儿子的一番辩论下选择中立带儿子和女儿离开、韩湛父女出现战局重新平衡、韩湛大战并打伤羊牧劳、聂锋指挥众人大战八武士击败长蛇阵、众人分两批聂锋带聂隐娘薛红线去隆福寺找薛嵩、铁摩勒带韩湛父女去薛嵩家找段珪璋、段珪璋夫妻在薛家被众武士围攻、武士用薛聂二夫人危胁段珪璋、铁摩勒怕武士伤卢夫人情急之下出手

亮点:无。

槽点:

羊牧劳带领八位大内高手追上聂锋铁摩勒等人,羊牧劳让八武士摆出长蛇阵,而聂锋根据临场形势指挥几个大人两个小孩布阵对战。

本来此处布阵破阵可以写的很好,写的更势均力敌,更细致精彩,不仅可以突显聂锋这个人物特点及魅力,更可以让聂隐娘薛红线两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少女,在艰难的实战局中,克服困难,迅速成长。

可惜写的草草了事。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3 0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回 十年忍辱仇终报 再度寻儿恨未消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薛嵩家、福隆寺、玉树山、玉皇观
人物:尚昆、铁摩勒、韩湛、韩芷芬、武士、薛夫人、聂夫人、卢夫人、段珪璋、窦线娘、侯管家、羽林军、沐安、武铁樵、李猪儿、程坚、刘海、聂锋、薛嵩、严庄、安庆绪、安禄山、强盗
事件:铁摩勒韩湛段珪璋等拼命救下薛夫人聂夫人卢夫人、众人杀出薛家被羽林军包围、丐帮首领武铁樵带几十丐帮弟子前来对抗羽林军、李猪儿传令羽林军撤回、众人来到福隆寺、薛嵩聂锋已离开长安投奔肃宗、福隆寺里卢夫人交代后事、卢夫人听到安禄山被儿子杀了的消息含笑而亡、聂夫人告诉众人安禄山之死主要是卢夫人借严夫人策划的、安禄山被杀史思明上台羊牧劳依然被重用、段珪璋夫妻韩湛父女及铁摩勒一行出发去玉树山赴空空儿之约、段珪璋一行在玉树山被伏击

亮点:

此回安禄山被杀。

卢夫人忍辱负重,不能说一手策划,也算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

卢夫人死前未见女儿最后一面,悲伤。

见到了段珪璋夫妻,算是一个安慰。

众人闯薛嵩家,被羽林军包围,若是段珪璋能再如多年前救史逸如一样,大杀一通,会很过瘾。

但作者没有给机会,写了宫中生变,安禄山被杀,羽林军撤回。

这样也挺好,不重复,本书偏群戏,之前已突显过段珪璋,这里突显的是卢夫人多年的运筹,虽然这个多年的策划写的太简单了,作者偷懒了。

槽点:无。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15 12:58 编辑

第三十六回 绿林血债嗟难解 魔阵妖氛化不开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玉树山、黑石峰、金碧宫
人物:段珪璋、韩湛、窦线娘、展大娘、铁摩勒、王龙客、精精儿、转轮法王、朱灵、朱宝、转轮法王弟子、天德禅师、韩芷芬、妙慧神尼、展元修、王燕羽、磨镜老人、王伯通、褚遂、华良
事件:窦线娘宝弓被抢一路追到金碧宫、展大娘出现欲向段珪璋报当年一剑之仇、王龙客出来请双方暂停斗进去见转轮法王、转轮法王弟子要找窦线娘报之前窦家的仇、转轮法王让精精儿治段珪璋等人乱闯之罪、转轮法王出手试了韩湛一招、精精儿等七人摆出七绝诛魔阵围攻段珪璋五人、对阵难解难分时妙慧神尼磨镜老人等人到来打断了对阵

亮点:

转轮法王的几个弟子要找窦家报仇,铁摩勒窦线娘这才明白绿林道中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

立意是好的,但依然是写的不够好。

本书除了段南侠义侠之大者,以及安史之乱的背景之外,绿林道作为一条线,若能多费些笔墨,将绿林道展现的更深入一些,会更好。

这一点在谈前期窦家灭门时说过,不赘述。

槽点:

七绝诛魔阵对阵也是本可以发挥的很精彩,但写的不好,要是只是走个过场,不要取这么拉风的阵法名字,取了这样的名字而写的太敷衍,是一种浪费。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15 12:56 编辑

第三十七回 忏罪解仇宁一死 片言弥祸结新知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玉树山、黑石峰、金碧宫
人物:王伯通、展大娘、王龙客、精精儿、转轮法王、妙慧神尼、磨镜老人、朱灵、朱宝、段珪璋、窦线娘、铁摩勒、韩湛、韩芷芬、王燕羽、展元修、褚遂、牟沧浪、
事件:转轮法王出招试妙慧神尼和磨镜老人功力、王伯通讲述龙眠谷被围攻自己被羊牧劳打伤的事情、王燕羽展元修接着讲他们被妙慧神尼和磨镜老人救的事情、王燕羽和展元修已经结婚、展大娘和磨镜老人的恩怨化解、王伯通向窦线娘道歉并自杀赎罪、王燕羽夫妻离开安排王伯通后事、段珪璋等人也欲离开转轮法王强留、转轮法王欲与妙慧神尼和磨镜老人比武、三大高手比拼内力妙慧神尼磨镜老人合力慢慢占据上风、牟沧浪出现打断双方内力比拼、牟沧浪与转轮法王谈旧事指点转轮法王修练内功、转轮法王大喜过望向牟沧浪清教准许段珪璋众人离开、王燕羽一行回龙眠谷、段珪璋一行去找空空儿

亮点:
一、三大高手比内力以及牟沧浪的出场,是最大的亮点。

转轮法王有自己的规矩,订的比武方式也算别致。

一战二,转轮法王独斗妙慧神尼和磨镜老人,双方身前各置一案,案上五根蜡烛,隔很远,用内力灭对方蜡烛。

是文斗也是武斗。

这一比拼写的比较细致精彩,写出了三人各自不同的内力特点,以及比武时临场的发挥、磨合、策略……

难得的一场精彩的顶尖对决。

最精彩的是后面牟沧浪的出场,闪亮耀眼,又进一层。

作者书中的顶级高手,一般都是老前辈老人家,他的设定是内功修为这些要慢慢靠经验靠累积才能达成更高的层次。

这种设定,我是喜欢的,因为我比较不喜欢那种吃个药或找到个秘籍就一飞冲天的设定。

而牟沧浪的出场,却似乎有悖于这种设定,但我依然喜欢。

并不矛盾。作者通常的设定,是为大多数人而做的设定,就像现实中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要努力要积累,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而,也有少数,少数天才,他们就是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

只要牟沧浪这种人物在书中并不多见,属于极少数,便完全可以接受,甚至通常会是个亮点,也比较符合实际。

牟沧浪设定为虬髯客的扶桑一派,也就是海外,海外就意味着交通不发达,想出海去一趟国外很难。

海外的武学发展,也许因为天才或新的理论体系的出现而升级,而其他国家因为交通通讯不方便,并没有跟上脚步,这是十分有可能的。

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差异突然变的特别大,与此类似。

而青年牟沧浪从海外到中原,惊艳亮相之后,在下一部作品中,中年牟沧浪再次出现时,已经没有优势。可解释为,本作中亮相,让中原武林见识到了海外武学的进步,见识到了新的武学体系,见过之后,就会有人研究,并且努力精进,中原武林人口基数大,多年努力之后,已经追上甚至超越海外先进武学体系。

我这种歪解也是合理的。

总之,牟沧浪这个设定还是很好的。

前面说了,书中的顶级高手,一般都是老前辈老人家,这样虽符合作者一贯的武学设定,但看多了,总是这样,有时也会感觉暮气较重,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抢了老人家的风头,会让人想到希望、想到传承、想到未来……非常好。

二、转轮法王的人物设定,也是个亮点。

转轮法王讲规矩,讲他自己的规矩,其他规矩他一概不理,不管你们什么绿林道之间的矛盾,也不管你们是否支持安禄山,在我这儿,就得按我的规矩。

所以,不论别人怎么说,他就是要强留段珪璋众人,就是要与妙慧和磨镜比武。

而当牟沧浪出现,指点了他几处可能导致走火入魔的地方时,转轮法王立马变颜。

{转轮法王忙道:“学无前后,达者为师。牟居士就请你看在老衲二十年前已向尊师求教的这点诚心,屈驾住下来吧!”}

不顾身份辈份,马上请牟沧浪进一步指教。

而牟沧浪也趁机让他放段珪璋等人走。

{牟沧浪道:“可是晚辈到了西域之后,听说法王这里有个规则,若是外人未得法王准许,不可擅上黑石峰,晚辈此来,事前未曾请准法王,正自惶恐不安,但不知这个规矩可是真的么?”}

{转轮法王忽地哈哈大笑,向磨镜老人与妙慧神尼合什作礼道:“咱们这真是不打不成相识。这条禁例从今作废。还求两位不弃下愚,弃嫌修好,结个佛缘,随时赐教。”}

牟沧浪提到规矩,转轮法王哈哈一笑,规矩是我订的,要作废还不简单,一句话的事儿。

这个法王很有意思,哈哈。

三、王伯通的改邪归正,虽然也有些刻意,但过程还算合理,比早几回王燕羽突然的转变写的要自然。

王伯通当着窦线娘面自杀,也给本书绿林道的恩怨来了一个最终的了结。

之前的章回里,我对作者对绿林道的摹写多有吐槽,而看到本回王伯通在窦线娘面前自杀这一幕,意识到作者是有心将绿林道的规矩和不规矩以及打打杀杀冤冤相报写的深刻一些的。

只是之前在这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上心和用心,以致王伯通自杀这一幕少了一些本来或许该有的效果。

四、王燕羽已与展元修结婚,此回面对铁摩勒,王燕羽的表现,写的很好。

一段是她当众讲出自己已经结婚时:
{此言一出,韩芷芬心上放下了一块石头,铁摩勒更是无限欢喜,他不自觉的向王燕羽溜了一眼,只见她与展元修并肩而立,手儿相握,笑靥如花,看那神情正是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铁摩勒投来的目光。}

一段是她最后与铁摩勒告别时:
{王燕羽笑道:“等你与摩勒成婚之日,我再来借花敬佛吧!”她的眼光从韩芷芬脸上溜过,瞅了铁摩勒一眼,若不经意的就携着丈夫的手走了。}

没有乱七八糟的内心戏,没有纠结、不舍之类的描写,只有“若不经意”的一眼。

这是小魔女该有的表现。

槽点:无。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16 16:42 编辑

第三十八回 喜见娇儿疑梦境 惊闻良友困危城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玉树山、玉皇观、玉门关、临淮
人物:段珪璋、窦线娘、铁摩勒、段克邪、空空儿、韩湛、韩芷芬、归夫人、牟沧浪、茶客、军官、叫化、羊牧劳、亲军统领
事件:段克邪假扮空空儿与段珪璋比武差点儿被窦线娘所伤、归夫人留段克邪十年教武功只为和丈夫比高低、归夫人命段克邪和空空儿去杀精精儿、牟沧浪来玉皇观讲和归夫人和转轮法王、牟沧浪打通段克邪窍阴玄关、段珪璋一行人告别归夫人过玉门关、在玉门关打听到军情决定分两路韩湛一路去金鸡岭段珪璋一行去朔方、段珪璋在茶馆听到众人议论睢阳告急南霁云啮指乞师等情况后抢了军官两匹马前往睢阳、段珪璋父子路遇羊牧劳并与之过招、从贺兰进明的亲军统领得知南霁云下落决定去追

亮点:

段珪璋一家三口出发去朔方找聂锋及聂隐娘,路上听到睢阳告急南霁云啮指乞师等军情,决定先去睢阳找南霁云。

此一回后半段似又找回本书前几回的感觉,凡有段珪璋南霁云的场合,满是侠义精神,几乎溢出书本。

先是茶馆里一段众人热血沸腾。

{段珪璋隔座那个军官慌忙喊道:“老叫化,,你怎可肆无忌惮在这里骂贺兰元帅!”原来这唱辞里的“进明”正是他的长官贺兰元帅的名字。此言一出,登时整个茶馆里面的客人都骚动起来,纷纷骂道:“他坐拥强兵见死不救不该骂吗?”“老人家你说得对,元帅将军难倚靠,保家园还得咱们想办法!”“对呵!有血气的男儿都往睢阳去吧!”}

“有血气的男儿都往睢阳去吧!”
这样的口号,放在许多场合也许会有违和之感,但在此时此地,靠近睢阳靠近南霁云有段珪璋的场合,这样的口号就很合适,很热血。

接着是贺兰进明的两个亲军统领,为了掩护南霁云,一个被羊牧劳所杀,一个不愿独活而自杀。

{段圭璋料不到他竟然如此壮烈牺牲,要拦阻已来不及,急忙问道:“你有什么身后之事可要段某料理么?”并且将耳朵凑近他的嘴边,只听得他断断续续地说道:“只盼你转告南将军,请他多杀几个贼人!”说到最后那儿个字,段圭璋已经听得很费力,用力一抚,那军官的心脏已停止跳动了。}

军官死前,最后的遗言居然是转告南霁云让他多杀几个贼人!

让人热血澎湃。

{段圭璋虎目蕴泪,呆了片刻,向他的尸体拜了一拜说道:“真是义士令人感奋!可惜我连你的名字都未知道。”}

茶馆众人,以及亲军统领,俱是无名之辈,没有给他们取姓名,我想,这是作者有意为之。

侠义精神不只是某几个武林高手大英雄会有,侠义精神也在更多没有名字的普通人心中!

本回后半段开始,离睢阳越来越近,气氛已经开始渲染。

槽点:

牟沧浪打通段克邪窍阴玄关,算是给少年段克邪开了个外挂。

不是很喜欢这样的设定。

牟沧浪如果只在金碧宫高光亮相一下,惊艳众人后,在本书再不出现,或许更好。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九回 何愁强虏亲中土 尚有将军竖汉旌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临淮、睢阳城
人物:段珪璋、窦线娘、段克邪、南霁云、王龙客、羊牧劳、石家兄弟、强盗、军官及贼兵、张忠志、郭从瑾、尹子奇、张巡、夏凌霜、空空儿
事件:王龙客指挥多人围攻南霁云、窦线娘帮南霁云段珪璋父子斗羊牧劳、段克邪怪招刺瞎羊牧劳一只眼、窦线娘助南霁云打退王龙客众人段珪璋手下留情放他们走、段珪璋一家和南霁云一起前往睢阳城、段南几人冲杀攻城敌兵杀进众围、羊牧劳压阵敌军段南几人合战羊牧劳、敌军大营被袭羊牧劳暂回大营、郭从瑾拼死撞伤羊牧劳、段南护着郭从瑾继续突围、雷万春中箭后箭射敌军统领带队杀出城接应段南、雷万春与段南汇合杀进城中、郭从瑾曾带三十六名勇士杀进敌军大营取了贺昆首级力战而亡、段南见过张巡后暂时休息、夏凌霜已生有二子又已经怀孕、又战几天援兵未到敌军攻城更急、空空儿来到睢阳城

亮点:
热血沸腾的突围之战。

不必多说,看原文,写的很好。

总结几个点:

一、反派羊牧劳很勇猛,很敬业,被刺瞎了一只眼,没多久便又出现在军中压阵,很厉害。

反派厉害,才能反衬正派之厉害。

二、七旬老英雄郭从瑾及三十六名勇士,冲杀敌营,取叛徒首级,全部战死。

郭从瑾拼命撞伤羊牧劳,手持长枪,威风凛凛,震慑敌军,乃是本回第一高光时刻。

三、守城将军雷万春,身中数箭,仍带人出城冲杀敌军,乃是本回第二高光时刻。

四、除了人物的高光,还有张巡计策之高光。

城中缺箭,张巡设计了一个草人借箭,夜晚将无数草人缒城而下,敌兵惊疑,以箭射之,得箭无数。

仅一个草人借箭并不显得张巡及作者高明,乃借鉴三国孔明草船借箭而已。

但是,有后续,第二天夜里,张巡仍先放草人下去,敌兵吃了前夜之亏,不再上当,然而在草人之中混入了五名黑衣壮士,趁敌疏忽杀入敌营,杀伤甚众。

此计策写出了新意,也是高光时刻之一。

为什么只选了五名壮士,也许是因为人太多会容易被发觉,还有应该就是没有那么多壮士了,城里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壮士?

不出意外,这五名壮士应该是殉国了。

为什么只选五名,五名壮士是否殉国,书里都没交代,只是我读书至此,感慨万端,多想了一些。

五名壮士代表的是睢阳城中主将之外更多的无名英雄。

五、
不太喜欢小说里过于直接的上价值。

比如作者自己用议论性的文字上价值,比如借人物之口用对话形式上价值。

尤其是后者,也许比前者更违和。

《女帝奇英传》最后一回,乱评时也吐槽过李逸最后的上价值。

{武玄霜垂泪道:“我真不该叫你回来!”李逸道:“不,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来后,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事情,但也看到了更多令人兴奋的事情,我现在明白了,个人实在算不得什么,咱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个人的喜好来讲,最不喜欢这样的对话,有人会这样说话吗?

而本回里张巡也这样说过一段话。

{张巡已知贺兰不肯兵之事,他反而安慰南霁云道:“老百姓说得对,元帅将军难倚靠,保家园还得百姓想办法。如今据段大侠沿途所见,老百姓已到处自组义军给咱们兵了。只要民心不失,就强过千百个贺兰进明!”南霁云道:“只恐远水难救近火!”张巡仰天大笑道:“一城一池的得失算不了什么,即算张巡死了,睢阳失了,民心未失,便有千百个张巡继之而起,中华锦绣江山,胡虏岂能染指,你怕什么?”这番豪言壮语说得南、段二人大为振奋。}

但张巡这里这样说话,这样上价值,我不仅不反感,反而有点心潮澎湃。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张巡,我愿意相信他能说出这样的话。

因此,上不上价值不是关键,用什么形式上价值也不是关键。

关键的还是事件、人物要撑得起这个价值。

李逸撑不起来,张巡撑得起来。

槽点:无。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25 09:15 编辑

第四十回 名城浴血留青史 大侠捐躯表赤心

时间:至德二年
地点:睢阳城、玉龙山
人物:段克邪、空空儿、段珪璋、张巡、南霁云、夏凌霜、窦线娘、令狐潮、旗牌官、雷万春、马远行、王龙客、羊牧劳、牛不耕、
事件:空空儿劝段克邪离开睢阳城段克邪拒绝要与父亲共生死、空空儿离开睢阳去找铁摩勒、张巡下令突围段南二人保护张巡战车浴血突围、窦线娘段克邪保护夏凌霜战车突围、雷万春连挑十一辆战车力尽而亡、南霁云一枪挑二车、南霁云力战马远行、王龙客偷袭南霁云、南霁云格杀马远行、窦线娘段克邪保着夏凌霜的战车往段珪璋相反方向逃离、段南汇合力战羊牧劳牛不耕、段珪璋杀牛不耕伤羊牧劳、段珪璋自断经脉而亡、王龙客追上夏凌霜的战车窦线娘拼死保护、段克邪助夏凌霜格杀王龙客、段克邪窦线娘夏凌霜相互扶持逃出敌人追捕、夏凌霜回到老家空空儿还剑段克邪、窦张娘自杀
亮点:
与上一回一样,不必过多点评,看原文就好。

全程高光。

一、第一个高光时刻是雷万春枪挑十一辆战车,如同战神一般。

雷万春力尽倒下,南霁云接过枪,一枪挑了两辆战车!

这师兄弟俩枪挑战车,是本书最大场面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一幕,战车翻滚破碎的场面,何其壮观!

雷万春倒下,南霁云接上,这是正面战场,没有喘息机会,不是一对一的比武场。

马远行和王龙客合战南霁云,南大侠格杀马远行。

南大侠力尽倒下。

段珪璋汇合南霁云,段大侠护着南大侠。

一如当年段大侠倒在安禄山府,南大侠护着段大侠。

南大侠本来打不过马远行与王龙客合斗,但南大侠却格杀马远行打跑王龙客,这就是战场!这就是大侠的气势!

段大侠本来打不过羊牧劳与牛不耕合斗,但段大侠也格杀牛不耕重伤羊牧劳,这就是战场!这就是大侠的气势!

上一次南大侠背着段大侠跳崖逃生,这一次……这是战场,不能逃,只能死!

段大侠力尽,自杀殉国。

本书前几回,我将段大侠和南大侠比作武松和鲁智深,书至这里,可以说我之前是把段大侠和南大侠说小了,他们不像别人,他们就是自己,侠之大者!

二、第二个高光时刻,窦线娘护着夏凌霜的战车向与段珪璋相反的方向离开。

{这刹那间,她转了好几次念头,终于咬着牙根,含着眼泪,再望了丈夫一眼,便疾的一鞭,催马疾驰,向着与丈夫相反的方向逃走!可怜他们夫妻,死别生离,就只能在乱军之中远远的互相只看了一眼!}

死不易,生亦难,或更难。

乱军之中,夫妻二人对望一眼。

不太恰当地想起了流行歌《传奇》里的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战场上这一眼,不仅是爱情,还是“传奇”。

这是战场,没时间悲伤,没时间停留。

窦线娘和夏凌霜的生之旅,同样艰难。

王龙客紧追不舍。

夏凌霜怀有身孕,窦线娘战到力竭。

{她忽地一咬牙,根睁眼叫道:“不,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咱们还未曾完全离开险境!南弟嫂母子也还要人照料。”可是她实在无法支持,执着的马缰也松开了。
夏凌霜刚好在这时苏醒过来,刚好听见了她这几句话。她心中本来是充满着丧夫的哀痛,整个人都还在迷迷糊糊的,突然听到了这几句话,不由得猛然惊醒,在这一刹那间,另一种更强烈的感情冲击着她,令她受到深深的感动,窦线娘用自己的性命保护了她,而窦线娘也是同样死了丈夫(段珪璋之死,他的儿子尚未知道,但夏凌霜已从王龙客的话语中知道了。)可是窦线娘却忍受着痛苦重伤之下,仍然为她们母子驾车。
只见窦线娘猛一咬牙,把马缰重拾起来,吆喝道:“走呀走呀!”不知是否马儿被她一催跑得太快,她一下子又被震倒,马缰再一次脱手!
夏凌霜热泪盈眶,突然问气力长了出来,叫道:“对,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好侄儿,你去照顾妈妈。”她接过了马缰,抬起了马鞭扬,空抽了一鞭,用她精良的控马技术驾着马车稳稳地向前奔跑!}

这一刻,两个女人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夫君。

她们也是大侠!

大唐游侠!

三、最后,尘埃落定,女人和孩子逃出了战场,这便是希望。

油尽灯枯的窦线娘,确切得知段珪璋殉国的信息后,弹了一下丈夫的宝剑,离开人世。

孩子们是希望,是未来,而她想再见丈夫一面的希望没有了。

大唐悲歌。

槽点:无。

其它:无。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2795

回帖

7275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7275
声望
6165 声
银两
38457 两
回帖
2795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6-16
QQ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5-18 10:40 编辑

《虬髯客传》

(唐)杜光庭

隋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未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一日,卫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素亦踞见。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当公之骋辨也,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妓诵而去。

第一段。
“江都”指扬州,“西京”指长安。
隋炀帝下扬州,令杨素守长安。  
杨素是隋代权臣,当初帮助隋炀帝夺太子位及后来继承皇位的重要人物。
隋炀帝一生三下扬州,本文中下扬州,若按历史,应是第一次下扬州,即大业元年八月。因为明年,大业二年,杨素就去世了。
而大业元年的李世民只有六七岁。
所以,不能按历史,这只是小说,只知道杨素当时的权臣即可。
杨素大权在握,骄奢淫逸。
“奢”、“淫”、“逸”都没关系,“骄”是最要不得的。
在权力的游戏中,“骄”最容易要命。
杨素很“骄”,这段也主要表现他的骄。
“礼异人臣”,“颇僭于上”,都是很危险的信号。
平时有公卿大臣及宾客来府谈事,杨素都是“踞床而见”。
“踞”是一种坐姿,指的是臀部着地,两足前伸,两腿八字张开,膝盖微曲的坐姿。
“踞”又叫“箕踞”,这种坐姿被古人形象地被比作簸箕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40518095055.jpg


在古代,“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坐姿。

本文主角之一李靖,有一日前来谒见杨素,进言献策。
杨素见公卿大臣尚且踞坐,见当时还没名气的李靖,当然——亦踞见
年轻的李靖有锐气,见杨素无礼,当面指出——“不宜踞见宾客。”
杨素一听,哟,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素敛容而起,谢公。”——谢,道歉的意思。杨素收起他无礼的坐姿,站起来向李靖道歉。
杨素与李靖相谈甚欢。
杨素虽骄奢,但非庸才,不只是李靖单方面讲,两人有来有往,时有激烈辩论。
“骋辨”也作“骋辩”,指纵横辩论。
李靖在杨素面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房间里有一个绝色家妓,手执红拂,站在前面,目不转睛地看着李靖。
拂尘,有的是法器,有的是礼器,有的是工具,有的是饰物。
手拿拂尘,感觉就不一般,何况是显眼的红色拂尘。
这里的家妓,被后世称为“红拂”、“红拂女”。
红拂显然是看上李靖了。
李靖走后,红拂让一个士卒去问李靖的情况,排行第几?住在哪里?
士卒问清楚回来,告诉红拂,红拂默记在心。

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妓也。”公遽延入。脱衣去帽,乃十八九佳丽人也。素面画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公曰:“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众矣,彼亦不甚逐也。计之详矣,幸无疑焉。”问其姓,曰张。问其伯仲之次,曰最长。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语,真天人也。公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瞬息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第二段。
红拂夜奔。
凌晨五更,红拂来敲李靖旅馆房间的门。
红拂紫衣戴帽,只带一根手杖,杖挂包裹一件。
很简单的打扮,没有带太多的金银细软化妆品。
李靖将红拂请进房间,红拂脱去衣帽,是个十八九岁的佳丽。
红拂——“素面画衣而拜”——素面说明走的匆匆。画衣,指彩绣的衣服。
李靖惊了,一是惊红拂为天人,一是害怕红拂会带来麻烦
红拂说了自己夜奔来此的原因。
她在杨素家多年,阅人无数,没有一个比得上李靖。

“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

红拂自比丝萝,比李靖为乔木,丝萝要攀附乔木才能生存。
按现代有的人的独立的价值观,这是要被批判的,为什么要攀附别人?你是乔木,我也是乔木。
现代的价值观没问题,但也可以有不同角度。
攀附,是贬义词,而在丝萝与乔木的比喻本体里,攀附更像是中性词,丝萝的自然特性就是要攀附大树而生长。
丝萝和乔木,自然生长,特性不同,无高低好坏。
从植物学上来讲,藤蔓类植物与乔木是和谐共生且对对方有好处的。

李靖说出了他最担心的事儿,杨素权重京师,我们怎么办?
红拂说:他就是个老不死的,只剩一口气,不足惧。其他姐妹也都知道他命不久矣,好多都跑了,他也不怎么追究。而且你不用担心,来之前我都安排妥当。
稍微平静后,李靖进一步了解红拂,姓张,排行老大。

“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语,真天人也。”

此刻,李靖眼里的红拂,惊为天人。
李靖心里嘀咕,我何德何能?又喜又惧,惧的是杨素。
躲在旅馆里几天,也听到门外有搜捕红拂的人,但像红拂说的一样,搜捕的人并不上心,杨素时日无多,估计自己也不太在意区区几个歌妓了。
避了几天风头,觉得安全了——“雄服乘马,排闼而去”——“雄服”,就是女扮男妆。

将归太原,行次灵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氏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敛衽前问其姓,卧客答曰:“姓张。”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曰:“第三。”因问:“妹第几?”曰:“最长。”遂喜曰:“今多幸逢一妹。”张氏遥呼曰:“李郎,且来拜三兄!”公骤拜之。

第三段。
红拂跟李靖一起去太原,来到灵石县一家旅舍休息,灵石距太原一百多公里。
二人在旅中安顿下来,摆好几案,炉中生火煮肉。
红拂在几案前梳头,李靖在院子里刷马。
这时,忽然有一人来,中等身材,红色络腮胡,乘一头跛驴。
红胡子不常见,跛驴也不常见,虬髯客出场很显眼。
虬髯客二话不说,进到院里,进到屋里,身上的革囊一扔,拿了一个枕头就斜躺在炉前。
没把自己当外人。
最过分的是,斜躺着,还歪头看红拂梳头!
李靖怎么能忍?!

“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

他还真忍住了!怒了,但忍住没发作,边刷马边内心斗争,暗中观察。
李靖的表现,也是非常人所能,李靖是干大事的。
李靖忍住,也许是看虬髯客的长相行为,认为可能是个高人,至少是个异人,且看他一下步要做什么。
红拂近距离仔细观察虬髯客,阅人无数的她,一手握头发,一手放在背后向刷马的李靖摆手示意勿动。

虬髯客斜躺看红拂梳头,红拂边梳头边向李靖摆手,李靖刷马内躁外静——此刻定格,风尘三侠构成一幅极美画面。

红拂快速梳好头,向虬髯客行礼,问其姓。
虬髯客说姓张,红拂说妾也姓张,你是兄,我是妹。
红拂说完就向虬髯客行拜礼,算认了这个哥哥。
虬髯客行三,为三哥;红拂行一,为一妹。
虬髯客很高兴结识红拂,红拂马上跟院子里刷马的李靖喊,赶紧来拜见三哥!
这段,虬髯客的表现是气度不凡性情中人,红拂的表现是阅人无数冰雪聪明,李靖没有两人表现那么突出,但不突出、不动也正是他的优点。

遂环坐。客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计已熟矣。”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竞,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客曰:“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曰:“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故不言。兄之问,则不隐耳。”具言其由。客曰:“然则将何之?”曰:“将避地太原。”客曰:“然故非君所致也。”客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则酒肆也。”公取酒一斗。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又曰:“观李郎仪形器字,真丈夫也,亦闻太原有异人乎?”曰:“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余,将帅而已。”曰:“其人何姓?”曰:“靖之同姓。”曰:“年几?”曰:“仅二十。”曰:“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吾一见乎?”曰:“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因文静见之可也。然兄欲何为?”曰:“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使吾访之。李郎明发,何日到太原?”曰:“靖计之,某日当到。”曰:“达之明日,日方曙,候我于汾阳桥。”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无畏。”促鞭而行。

第四段。
风尘三侠,这就算结拜了,一起围炉而坐。
虬髯客更不把自己当外人了,说饿了,该吃饭了。
锅里只有羊肉,李靖马上出去买了一些胡饼。胡饼有翻译说是“馕”。
虬髯客反客为主,拿出匕首切肉给大家吃,三人吃饱,又把剩下的肉拿给自己的跛驴吃。
驴是草食动物,不吃肉,可能虬髯客的驴比较有个性吧。
吃完饭,喂完驴。
虬髯客性情中人,对李靖说,看李兄也是个贫士,怎么能找到一妹这样的奇人?
虬髯客说红拂“异人”,在找的几个版本的翻译里,都翻译成"美妇人"。这样翻译把红拂说小了,红拂何止长相?
李靖说,别人问我,我都不说,兄问,咱们自己人,我也不隐瞒。
李靖就将怎么见杨素,红拂怎么来投奔的事儿跟虬髯客说了。
虬髯客问李靖下一步怎么办,李靖说到太原避一避。
虬髯客问李靖有没有酒,李靖就又出去买了一斗酒。
唐代一斗大概6000毫升,12斤左右。
刚开始,李靖出去只买了馕,没有买酒。
一是李靖穷,二是他自己平时不善饮酒就没想到。主要是穷。
虬髯客见有酒,就拿出自己的下酒物,要与李靖共享。
下酒物不简单,从革囊里拿出一个人头和一幅人心肝!
头放回去,拿匕首切心肝与李靖共食。
李靖也吃了,是个狠人。
虬髯客解释人头的来历——“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这人是虬髯客恨了十年的负心者。至于怎么负心,虬髯客没说,李靖估计也不敢问。
虬髯客夸李靖气宇不凡,问他可听说太原有什么奇人?
李靖说,曾见过一个人,是州将的儿子,也姓李,李世民,年仅二十,可称真命天子,其余人最多将帅之才。
这其余人自然也包括虬髯客。
虬髯客兴趣来了,问能不能引见一下。
李靖说,我有个朋友刘文静与之交好,可以请他约见,兄为何要见他?
虬髯客说,有观天象人的跟我讲,太原上空有异象,让我访探一下。接着与李靖约好了时间地点,到太原再见。
说完,虬髯客骑着跛驴飞也似的消失不见。
果然是吃肉的驴,跑得快。
虬髯客走后,李靖与红拂—— “且惊且喜”——惊的是得见虬髯客这样气度不凡的奇人,喜的是这样的人跟自己成为朋友而非敌人。
二人出发去太原,赴虬髯客之约。

承期,入太原,果复相见。大喜,偕诣刘氏,诈谓文静曰:“有善相者,思见郎君,请迎之。”文静素奇其人,方议匡辅,一旦闻有客善相,其心可知,遽致酒,使迎之。使回而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然居未坐,见之心死。饮数杯,起招靖曰:“真天子也!”公以告刘,刘益喜自负。既出,而虬髯曰:“吾见之,得十八九矣,然须道兄见之。李郎宜与一妹复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下有此驴及一瘦驴,即我与道兄俱在其上矣。到即登焉。”又别而去。

第五段。
到太原,如约见到虬髯客,一起去找刘文静。
李靖骗刘文静说带了个善看相的人,请见李世民。
刘文静本来就觉得李世民是真命天子,一看有人说善看相,大概也知道来人啥意思,基本是要看看传说中的李世民,见过后也许就会愿意辅佐李世民,刘文静乐见其成,让人去请李世民。
李世民亮相——“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衣衫不整,神采飞扬,异于常人。
见到李世民,虬髯客先“默然”,后“心死”,喝几口闷酒,将李靖拉出去,说——“真天子也!”
一见而服。
李靖转达虬髯客的评价给刘文静,刘文静大喜,与有荣焉。
虬髯客跟李靖说,我见了李世民,就是真命天子,基本八九不离十,但还要是再请我一个道兄确认一下。
虬髯客跟李靖约了再见的时间地点,地点是马行东酒楼,到时见到此跛驴和一瘦驴,那就是我和道兄在。
高人都骑驴,虬髯客骑驴,聂隐娘也骑驴。

公与张氏复应之,及期访焉,宛见二乘。揽衣登楼,虬髯与一道士方对饮。见公惊喜,召坐。围饮十数巡,曰:“楼下柜中有钱十万,择一深稳处驻一妹。某日复会于汾阳桥。”如期至,即道士与虬髯已到矣。俱遏文静,时方弈棋,揖而话心焉。文静飞书,迎文皇看碁。道士对弈,虬髯与公傍侍焉。俄而文皇到来,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奇哉!救无路矣!复奚言!”罢弈而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图之可也。勉之,勿以为念。”因共入京。虬髯曰:“计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愧李郎往复相从,一妹悬然如磐,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言毕,吁嗟而去。

第六段。
A few days later。
李靖和红拂如约来到马行东酒楼,看到两头驴,进去找三哥。
虬髯客果然与一道士对饮,见李靖如约而至,大喜,邀坐,喝酒。
酒过三巡,虬髯客给了李靖十万钱,让他先安顿好红拂,又约好时间,在汾阳桥相会。

A few days later。
李靖如约而至汾阳桥,与虬髯客及道士一起去找刘文静。
刘文静正和人下棋。刘文静一看便知是找李世民的,寒暄两句就让人马上去请李世民来看棋。
等李世民的时间,道士与刘文静下棋,虬髯客和李靖观棋。
李世民来了——“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就不翻译了,就是夸,真命天子之相。
见了李世民,道士“惨然”,比当时虬髯客的“默然”还要更进一步。
道士说,这棋全输了,输得彻底!
道士输给刘文静,道士心中的真命天子虬髯客,输给刘文静心中的真命天子李世民。
道士跟虬髯客说,中原华夏已经不是你的世界了,去海外混吧,加油吧。
虬髯客又跟李靖约了到京城再相会的时间地点,请李靖带着红拂一起去。

公策马而归,即到京,遂与张氏同往。乃一小版门子,叩之,有应者,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入重门,门愈壮丽。奴婢四十人,罗列庭前。奴二十人,引公人东厅。婢二十人,引张氏入西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巾栉妆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既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纱帽裼裘而来,亦有龙虎之状。欢然相见,催其妻出拜,盖亦天人耳。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于是四人对坐,牢馔毕陈,陈女乐二十人,列奏其前。饮食妓乐,若从天降,非人间之物。食毕行酒。

第七段。
A few days later。
李靖和红拂到京城,如约去见虬髯客。
来到一个宅子,有人迎侯,进门,奴婢、珍宝、首饰……壮观奢华,非人间之物。
奴婢们伺候李靖二人更衣化妆,虬髯客来见。

“纱帽裼裘而来,亦有龙虎之状。”

虬髯客正装出场,也是龙虎之姿!
既生虬髯客,何生李世民。
虬髯客又让妻子出来见人,妻子也非一般人——“天人耳”
见过之后,设宴。珍馐、女乐、美酒……皆非人间之物。

家人自堂东舁出两床,各以锦绣帊覆之。既陈,尽去其帊,乃文簿、钥匙耳。虬髯指谓曰:“此尽宝货泉贝之数,吾之所有,悉以充赠。向者某本欲于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三二十载,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善,必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荣极轩裳。非一妹不能识李郎,亦不能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亦不能荣一妹。圣贤起陆之渐,际会如斯,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持余之赠,以佐真主,赞功业也,勉之哉!此后十余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沥酒东南相贺。”因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讫,与其妻戎装,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

第八段。
酒宴过后,虬髯客让人搬出两个几案,每个上面用布帛覆盖。(帊,覆盖用的布帛。
布帛去掉,上面是帐本和钥匙。
这里各个版本不同,有的是“二十床”,有的是“两床”,二十床是为了表现虬髯客家底之厚,但这里放的是帐本和钥匙,有两床也足矣。
虬髯客把家底都给李靖。本来他是想搞一番大事业,但见过李世民之后,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自己也就死心了。
虬髯客争霸天下之心没了,但豪气不减,把家底给李靖助他成就一番功业。
虬髯客对李靖发表了一番感言。
其中有一句——“非一妹不能识李郎,亦不能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亦不能荣一妹。”——李靖和红拂,丝萝与乔木,相互成就,相互依存,攀附乃生存方式,中性而非贬义。
不仅把财物给了李靖,连家童奴婢都一并给了李靖。
虬髯客只留一奴,与妻戎装骑马,往东南去矣,中原没戏,豪情仍在,海外争霸。
这次不骑驴,改骑马了。走远路当然要骑马,骑驴只在装高深唬人时用。
虬髯客与妻穿戎装,尽显豪气。

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天下。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东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国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也,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沥酒东南祝拜之。

第九段。
李靖得了虬髯客的宅子、仆人、财物,一变而为富家大户,资助辅佐李世民一匡天下,而李靖也成一代名将,官拜宰相。
贞观年间,有奏,有人带了海船千艘、甲兵十万进入扶余国,杀国主自立为王。
李靖知道是虬髯客大事已成,与红拂二人向东南拜贺。
扶余国,据说是东北、朝鲜半岛一代。
虬髯客尽散家财,白手起家,多年后,就能拥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也是王者之才,若当年不退出,与李世民一争高下,胜负或未可知,至少有一战之力。
虬髯客不内卷,好评,点赞。

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或曰:卫公之兵法,半乃虬髯所传耳。信哉!

第十段。
作者点评或总结,古代写文章,常常会在最后有一段点评或总结,而小说类的文章,这种总结通常是可有可无的。
意思是真命天子,就是天命,虬髯客这样的英雄都不能逆天,普通的人臣就更不要多想了。

我也总结一下,本文写的很细,但没太大意思,尤其是作者总结之后,无非就是为了说明统治者是天选之人,天命不可违,争也没用,想都不要想……
唯有"风尘三侠"初次见面时,虬髯客斜躺盯着红拂梳头,红拂背后朝刷马的李靖摆手所构成的那幅极美的画面,才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6-16 11:03 , Processed in 0.0624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