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盟主
- 积分
- 18656
- 声望
- 6497 声
- 银两
- 40061 两
- 回帖
- 3031
- 精华
- 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9-9-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楼主 |
发表于 2022-8-3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10-12 09:50 编辑
二一、《聂小倩》
本篇名气不小,因为电影《倩女幽魂》。
王祖贤版的电影被奉为经典。而电影中的聂小倩和宁采臣与原著都有差异。电影中的宁采臣是个文弱的书生,小说中却不是。
下面都是小说中刻画宁采臣所用的词句:
{性慷爽,廉隅自重。}
{“此汉当是铁石。”}
{信义刚直}
{光明磊落}
从这些词句看,小说中的宁采臣比电影中阳刚很多。
宁采常对人说——“生平无二色。”这一句的理解,有争议。有人说“无二色”指的是“不娶妾,无外遇”。也有人说“无二色”的二色指的是喜怒之色,对应前面的"廉隅自重"。
都有道理,更多人赞同前者。如果是前者,那后面宁采臣又纳了妾,岂不讽刺?
本篇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宁采臣在荒庙遇聂小倩,一部分是宁采臣把聂小倩带回家。
第一部分,是小说中的套路,女鬼聂小倩色诱、利诱宁采臣,刚直的宁采臣经受住考验。聂小倩指点宁采臣逃过一劫,并托付宁采臣将她移葬。宁采臣将聂小倩移葬,葬在他的书斋附近。这一部分,穿插了燕赤霞这个人物。燕赤霞戏份也不如电影里多,但也能给人以较深印象。燕赤霞临别赠了宁采臣一个剑袋,剑袋非凡品,是法器,可以驱鬼降妖。后来,剑袋也的确起到了作用。
这里的剑袋可与《画皮》里的拂尘作对比。《画皮》里的道士,为保护王生,给了他一个拂尘,让挂在房门上以驱鬼。结果,拂尘没法力,被鬼轻易就破坏。我之前解读过,拂尘只是普通的拂尘,道士让王生挂拂尘,只是为表明态度,鬼看到道爷的拂尘,就该知道这事儿道爷管了,识相的就不要动手。所以,拂尘本身没法力,只是为了吓唬鬼,就像走镖的打出镖局旗号一样。而燕赤霞却不同,给的剑袋真有法力,真能驱鬼降妖。可见燕赤霞真诚、不装。
电影改编当然是着重于小说的第一部分,有发挥空间。
小说的第二部分,较平淡,写的是聂小倩回宁采臣家后的故事。
宁母见宁采臣带一个女鬼回家,吓一跳。聂小倩说不用怕,我没别的意思,是来报答宁采臣的恩义。聂小倩就留下来照顾这个家。
这个家里不仅有宁采臣和母亲,还有宁采臣久病的妻子。聂小倩要见宁妻,宁母不敢让见,怕吓死宁妻。《婴宁》中,婴宁刚回男主家,男主母亲怀疑她是鬼,但因为姐姐的关系,对婴宁是比较好的,让他跟小女儿一起睡。此篇,聂小倩与宁家非亲非故,再看宁母是如何对待女鬼的:
{日暮母畏惧之,辞使归寝,不为设床褥。}
宁母害怕,晚上不让聂小倩睡家里,让她回墓里。
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待遇,都是人情,但不见得是常情,婴宁能有那样的待遇,也是不易,尽管有姐姐的关系,但能做到王子服母亲那样的也并不多。
聂小倩每天白天做牛做马,到晚上睡觉时,还要被宁母赶回墓里。这样的日子难熬且憋屈,聂小倩也试探过宁采臣,看他愿不愿意留宿她,然而,宁采臣怕母亲生气,不敢留宿。于是,聂小倩每晚都"惨然去"。
写到这里突然发觉,聊斋中,貌似多写母子,少有父子。好多都是写一个书生,有一个母亲,而不写父亲。
宁采臣的表现,是孝?是妈宝?还是自我标榜的“生平无二色”?
聂小倩白天做牛做马,晚上诵经,渐渐的,越来越接近人类。
{日渐稔,亲爱如己出,竟忘其为鬼;不忍晚令去,留与同卧起。}
慢慢熟悉了,宁母也不再赶聂小倩出去,忘了她是鬼,留下跟她一起睡。
这里的“忘其为鬼”是聊斋中第二次提到这个“忘”字,上次是卷一的《叶生》,叶生“魂从知己,竟忘死耶。”,忘是一种境界。
{母子皆溺爱之,讳言其鬼,人亦不之辨也。}
“讳言其鬼”,说明宁母也没有完全忘,只是常常忘。
聂小倩的努力,赢得了母子二人的爱。于是,一旦宁采臣的病妻去世,宁母便有了将聂小倩变成媳妇的心思。
{母阴有纳女意,然恐于子不利。}
宁母始终有顾虑,毕竟人鬼殊途。
{女微窥之,乘间告母曰:“居年余,当知儿肝鬲。为不欲祸行人,故从郎君来。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
聂小倩看出宁母的顾虑,找机会表明心意。聂小倩说她嫁给宁采臣,只是想靠宁采臣为自己博个诰命的封号。聂小倩的这番表达表明的态度是:她对宁采臣的好,是感激他,敬重他的为人,并非影视剧中大力渲染的爱情。
并非爱情。
小说中宁采臣的种种表现,也读不出爱情的味道。聂小倩表明了她博诰命的目的之后,再回看她之前的种种表现。比如甘受委屈,替宁家做牛做马的行为,如果是为了所谓的爱情,或者为了男人,现代的读者会感到不舒服和反感。而知道了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达到报恩及博诰命的目的,会让人舒服很多。
{母亦知无恶,但惧不能延宗嗣。}
听了聂小倩的交心,结合相处以来的种种,宁母觉得聂小倩没有坏心思,但是还是担心她生不了孩子,怕宁家断后。
{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不以鬼妻而遂夺也。”}
聂小倩又给宁母宽心,说子女的事儿,人各有命,宁郎命里有三个儿子,是不是娶鬼妻都不影响。
{母信之,与子议。宁喜,因列筵告戚党。}
宁母信了聂小倩的话,跟儿子商量婚事。宁采臣很高兴,着手准备结婚。
这里说宁采臣高兴,就"宁喜"两个字,依然读不出爱情。能娶一个可以做牛做马,不争不抢的绝色美人,当然高兴,何须爱情。
婚礼那天,聂小倩严妆华服,惊为天人,出席婚宴的亲朋们都"疑为仙"。
{由是五党诸内眷,咸执贽以贺,争拜识之。}
从此,宁采臣五服以内的亲戚,都带着礼品,争相来拜识聂小倩。
{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什袭,以为荣。}
身份的变化,使得聂小倩不必再如以前那样委曲求全,做牛做马,可以捡起她的才艺。聂小倩擅长绘画,遇到带着礼品来结识的亲友,就用绘画来回礼,收到的人都以之为荣。虽然宁采臣还没有中进士,还没办法帮她博得诰命,但聂小倩已经通过她的行为,表明了她配得上诰命的称号,已经做好当诰命夫人的准备。
万事具备,只欠宁采臣的功名。
不对,还有一块心病。就是当年在金华时,聂小倩被妖物逼迫害人,后得宁采臣迁葬,暂时逃避,但近来感觉妖物又追来,就让宁采臣把燕赤霞赠的剑袋挂起来。妖物果然来了,果然被剑袋给灭了。后患已绝。
{女亦出,大喜曰:“无恙矣!”}
聂小倩大喜。此刻,才真正的万事具备,只欠功名。
每一次读聊斋,都会有新的感受,这次读《聂小倩》的感受,就是宁采臣和聂小倩之间没有爱情。
宁采臣对聂小倩,唯一能嗅到一点儿爱情的地方,是宁母跟他讨论和小倩结婚时,宁采臣的表现,两个字——“宁喜”。这两个字太简单,没有体现出爱情。你看,聂小倩最后绝了妖物后患时的表现是——“大喜”。如果宁采臣对聂小倩真有爱情,那他当时的表现,至少也要是“大喜”,而不是如此克制的一个“喜”字。
宁采臣对聂小倩有没有爱情,不是重点,重点是聂小倩对宁采臣有没有爱情?我的结论是没有爱情。带着这个结论回看第一部分相遇,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部分,聂小倩的终极目标是逃脱妖物控制,以及博个诰命,她的目标从来就不是想要爱情,不是想要如意郎君。聂小倩用美色和金钱试探宁采臣,宁采臣不是她第一个试探的人,在她有了终极目标之后,就开始一个个试探,只有宁采臣经受住了考验。接着进行下一步。救宁采臣一命,赢得他的信任和同情,顺利让宁采臣带她回家。然后,甘受冷眼及委曲,做牛做马,赢得宁母信任。打消宁母疑虑,说我不图你儿子的爱情,也不影响你儿子传宗接代,我只是想博个诰命。最后,利用剑袋绝了后患。终极目标马上就可实现,大喜过望。
这样梳理一下,逻辑上也通顺,自认为也许过度解读,但不算太离谱。
带着这样的解读,再看本篇的最后一段,是通常被称为蛇足的一段:
{后数年,宁果登进士,女举一男。纳妾后,又各生一男,皆仕进有声。}
博得诰命的最后一环也实现了,就是宁采臣中进士,有了功名。喜上加喜,聂小倩顺利地生了一个男孩,诰命更加妥了。而后,“生平不二色”的宁采臣纳妾了,纳了妾,妾和聂小倩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也都做了官。人生赢家。
这一段纳妾,就是常被人诟病的蛇足。尤其是受影视影响的朋友多为小倩不值。然而,本来没有爱情,何来不值?
聂小倩的一生,可算励志。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有结果。
人生不只有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