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梁著明廷系列小说与“厂卫”制度

 

 

 

  羽生先生明朝系列小说,包括《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武林三绝》、《武当一剑》和《白发魔女传》等8部,这8部小说都是江湖与朝廷紧紧联系在一起,江山与江湖相互影响,这也是羽生先生所有小说的特点之一。本文略谈一下明朝系列小说中出现的一些官职名称。
 

  羽生先生明清系列小说,对朝廷中人特别是与侠义道作对的反面朝廷中人,喜欢设定大内总管和御林军统领两个重要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朝廷中两股势力,既是侠义道的对头,彼此之间在一定程度也存在明争暗斗,在明廷小说中也存在这方面的特点。
 

  在明代中,影响较大的要算是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厂”、“卫”特务司法机关,既是明代司法的一大特点,又是有明一代的一大弊政。“厂”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卫”是指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下设镇抚司,由皇帝任命亲信“提督”厂卫,多由宦官充当。洪武十五年,太祖始令锦衣卫负责刑狱与缉察逮捕,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成祖时设宦官“东厂”,宪宗时设“西厂”,武宗设“内行厂”。厂卫作出的裁决,三法司无权更改,非法逮捕行刑,不受法律约束。厂卫制度在明代影响重大,也是武侠小说的一个很好的题材,很多涉及明代的武侠小说也很大程度挖掘这个题材。至于明代中是否存在御林军统领和大内总管这一职位,由于个人的历史知识较为疏浅,未能进行有效的考究,不过即便没有制度,作为武侠小说进行虚构设置,想也无伤大雅之处。一部小说中,虚的职位的实的职位较好地结合起来,也可增加小说的可读性,毕竟武侠小说多以虚构为主,不是考究历史,一些细节的东西也不便深究。
 

  应该说羽生先生早期的小说还是注重结合厂卫制度,如《白发魔女传》中提及魏忠贤掌管东西厂而权位日重,其中朝廷几位重要人物也很好的结合这一制度,如慕容冲任东厂卫士总教头,李天扬为锦衣卫指挥,石浩任锦衣卫指挥,后升为西厂副总桩头,连城虎为西厂总管,后升为东厂总管,胡国柱为锦衣卫副指挥,王廷福任御林军统领;《萍踪侠影》中,张风府任锦衣卫指挥兼御林军统领,樊忠为御前侍卫,杨威为御林军副统领,贯仲为内廷侍卫,康超海任大内总管;《还剑奇情录》中罗金锋任锦衣卫总指挥,太玄道人任锦衣卫的总教头。应该说以上几部作品羽生先生都是很好地挖掘“厂卫”制度这一题材,许多小说的重要人物的职位及职责都是同“厂卫”制度结合在一起,如罗锦峰对张士诚余部的缉捕,张风府奉命抓拿毕道凡,比较符合锦衣卫的职责。而魏忠贤直接控制东西厂残害忠良,在刑狱中处死东林党人更是结合历史,将历史真接融入于小说中,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性及历史的趣味性。此中有一个细节是隶属锦衣卫的李天扬受到魏忠贤的控制较少,因而李天扬的弃官出走似乎没有什么阻力,也表现出锦衣卫相对于东厂、西厂的独立性,此外小说中也结合了一些御林军统领和大内总管的职位,如《白发》中的御林军统领的王廷福,《萍踪》中的御林军副统领杨威,大内总管康超海等,但总体而言,身居这些职位的人在朝廷中发挥的作用显然不及厂卫中人,相对而言,这种官职设计比较符合历史。
 

  进入作品中期,羽生先生则明显有些偷懒,如中期几部作品《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几部作品都很少涉及“厂卫”制度,代表朝廷的势力多由大内总管和御林军统领充任。如《散花》中大内总管阳宗海,御林军统领娄桐逊;《联剑》中大内总管符君集,御林军统领翦长春,铁镜心一度曾任御林军副统领;《广陵剑》中的大内总管符坚城,御林军统领穆士杰等等都是代表着朝廷方面的势力,而对影响较大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则是鲜有提及,对比同一时期,羽生先生许多小说也喜欢用“大内总管”和“御林军”统领这两大职位,一定程度也可视作羽生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创作数量过多,一些细节之处难以深究,对比前三部作品,于这方面显然逊色了不少。其实如阳宗海、翦长春、穆士杰的官职如安排为锦衣卫总指挥或许让人感觉更好一些,部分人物安排为锦衣卫指挥或东厂教头之当官职效果会更好一点,在一定程度当能更增加一点历史感。
 

  据有资料,《武林三绝》好象厂卫制度尤其是“西厂”在书中有着重要地位,从“三英二云”兄提供的武林三绝连载资料似乎也提及这方面,但由于全书只看到一小部分,所知不详,不知是否羽生先生在创作中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有意在这部书中重新写写“厂卫”制度,这只能作为个人一点妄测,颇为让人见笑。而《武当一剑》由于明朝廷势力在小说中所占的份量不多,所以在官职方面也较少涉及,与这个问题关系不是很大,对《武当一剑》暂不作深究,或许有心的朋友能够发现更多问题,对此个人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