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梁笔下民族英雄岳飞兼论宋代人物

 

 

 

  “史”在金梁作品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立场、思想认识的不同,同一历史人物、史料在金梁笔下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各自作品中涉及清朝的人物和史料,但是金梁著作中也出现过彼此认识相差不大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这部分集中于南宋这一历史时期。

  金庸笔下涉及宋代的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而羽生先生作品中宋代系列为《狂侠》、《鸣镝》、《飞凤》、《瀚海》、《风云》以及晚期的《武林天骄》,双方各自作品的主题基本相似,都是宋朝英雄侠士抗金抗蒙的故事,而涉及这段历史,当然绕不过一位举足轻重的英雄──岳飞。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一位民族英雄,其抗金事迹使后人为之热血澎湃,更成为后人反抗侵略的榜样,而其含冤而死又令人为之不平,一身集英雄气、悲剧气,使得岳飞为千百年来国人所敬仰,其故事也经过不断加工,流传于戏台、小说,而在武侠世界中,岳飞更是有着崇高的地位,在金梁笔下也不例外。

  金庸作品《射雕》、《神雕》中,岳飞已含冤屈死多年,但是作品处处可看出国人对他的钦仰,甚至连他的仇敌之后金国王爷完颜洪烈谈起他的名字也是敬重有加。作为金庸笔下第一大侠“郭靖”,得岳飞《武穆遗书》之真传,更处处岳飞为榜样,毕生死守襄阳,抗击蒙古大军南侵,最终于襄阳城破之日举家殉国。英雄含冤,壮志未酬,无疑是最为令人扼腕痛心的悲剧,于是在金庸笔下,郭靖成了岳飞的传人,接过《武穆遗书》,助蒙灭金一定程度上也称得上完成岳飞的遗志,更重要的是承接了岳飞抗击侵略的民族精神,毕生死守襄阳,虽然最终城破殉国,但是由郭靖传下来的《武穆遗书》,最终却是传到另一位一代名将、英雄徐达手中,助徐达大破蒙军,将蒙古重新赶回漠北,从这一意义上,岳飞、郭靖以及他们的继承人还是成功的,尽管过程曲折漫长,这一情节更赋予岳飞的崇高地位,因为尽管岳飞没机会同蒙古军队交手,但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最终也是败在岳飞手下。

  羽生先生宋代系列作品中,同样岳飞也已含冤去世,但是岳飞的影响依然无所不在,同样鼓舞着侠士抗金抗蒙,而且其抗金的事迹多有涉及,如不可一世的魔头金超岳,当年就是在小商河中败在岳飞部将杨再兴的手下,被一枪挑破肚皮,而杨再兴也最终因力尽而死在金兵箭下,尽管寥寥几笔,但是这一战之惊心动魄也颇给人留下联想空间。同样尽管未有如郭靖这般意义上的“传人”,但是于采石矶一役中大败完颜亮的虞允文,也同样继承了岳飞的精神,在其身上也依稀可见岳飞当年的英姿。羽生先生在晚期作品《武林天骄》中,真正以大笔墨歌颂岳飞这位民族英雄,而且岳飞在力主抗击金兵,迎回“二圣”的同时,也下令保护金国子民,更力主宋金二国平等的谈判,建立和平,从这一意义上看,岳飞不仅是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民族和平者。也因此岳飞的精神震动了金国王爷檀公直,为之弃官隐退,并阴差阳错地让檀公直之子檀道雄娶了岳飞之外孙女张雪波,两家成了亲戚,檀道雄同张雪波之子成了岳飞另一意义的继承人,郭靖继承的是抵御外敌的精神,檀羽冲继承的是民族和解的精神,尽管这一精神在当时而言太过理想化,而且檀羽冲为此身受两国之误解,不容于宋,也不容于金,但仍不遗余力地践行这一精神。《武林天骄》中进一步拔高了岳飞的精神境界,尽管显得过于理想化,不过岳飞毕生的愿望也就是“迎回二圣”,那迎回之后宋金二国总还要进行谈判,因此这个可能性也还是存在。《武林天骄》中,岳飞虽未留下兵法《武穆遗书》,但一幅手书《满江红》,足让天下英雄为之肃然起敬,于此更是写出了岳飞的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

  在中国历史中,岳飞是一代名将,抗金英雄;在民间世界,岳飞足同武圣关羽并架齐驱,而在武侠世界中,由于涉及三国的武侠作品较少,更由于多数武侠作品歌颂对异族侵略的抗击,因而岳飞在武侠世界中的地位称得上无人能及。不仅金庸、梁羽生笔下如此,在其他作家笔下也不例外,如温瑞安的《神州奇侠》中,岳飞的地位也是崇高无比,“天下英雄令”是号令群雄的信物,而萧秋水成了岳飞精神的继承者。倪匡的《十二追魂令》,写及天下英雄为阻止“十二金牌”,不惜付出自身生命代价,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那种精神还是可歌可泣。大陆、港台还有不少作品歌颂岳飞,如黄易的《大侠传鹰》开篇也是抗元英雄同元廷抢夺岳飞传下的《岳册》,而前几年王睛川的《雁飞残月天》也是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
 

  论及岳飞,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岳飞含冤屈死的那一段历史公案,对于这段公案的解读中,基本分为“秦桧真凶”及“高宗真凶”两个说法,民间流传及评书评话,多倾向于前者,认为秦桧即为谋杀岳飞的凶手,原因在于秦桧主和,因而必然要除掉岳飞这个矢志抗金的最大障碍,另有秦桧为金国派回的奸细,必然要帮金国除掉岳飞,在民间留传较广的《说岳全传》采用了这一说法。“高宗真凶”说则认为宋高宗害怕岳飞“迎回二圣”,威胁其皇位,因而不惜屈辱求和,保住半壁江山为皇,由于金国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杀掉岳飞,因而宋高宗授意秦桧杀害岳飞,另有一证据为其时秦桧判岳云徒刑,但赵构改成斩于市,更加证实杀害岳飞的真凶为高宗。前段时间看过《铁血强宋》一书,作者对高宗真凶说提出强烈异议,认为最想救钦宗的人莫过于高宗,因为钦宗是金国对付高宗的最大杀手锏,金国随时可复立钦宗,宣布高宗政权非法,因此最想救回钦宗的莫过于高宗,据此认为高宗害怕迎回二圣而杀害岳飞的说法不成立。此论也自成一家之言,但据此完全否认高宗真凶之说仍有不足之处,因为完全有可能高宗害怕无法救回钦宗或金国在岳飞直捣黄龙府之前真的复立钦宗,因此不惜以杀害岳飞的代价同金国达成某种协议。

  金梁作品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上,持的都是后者即“高宗真凶”说,前者通过《射雕英雄传》曲灵风口中说出这一观点,后者即从《武林天骄》开篇词文征明所作《满江红》阐明作者的认识,“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词意明指高宗即为杀害岳飞的真凶,另书中借檀公直口中也表现出这一意思。以上充分说明了金梁在这一历史公案中基本持相同的态度。至于真相如何,这是历史学家考据的事,在此也没有必要深究。

  但不管真凶是谁,秦桧和高宗作为杀害岳飞的莫大干系者,都会被订在历史耻辱柱上。其中秦桧可能所受到的唾弃会更大一些,在金梁相关作品中,虽然秦桧均没有正面出现,但是处处可见上至江湖侠士,下至平民百姓对其痛恨和唾弃。梁著作品中,在岳飞含冤屈死的基础上,进一步写了秦桧的凶残,对岳飞后人的迫害,如在《武林天骄》秦桧派出高手追杀张炎、张雪波,檀张两家事实上是死在金宋两国鹰犬的联合剿杀下,同时也更坐实了秦桧卖国的铁证;之后继承秦桧门生继承相位的汤退思则继续对檀羽冲追杀,可见秦桧一脉的凶残。《射雕英雄传》中在提及《武穆遗书》中,也隐约提及了秦桧对岳飞家人、部属的迫害。不管怎么说,秦桧已成为卖国贼的代表,千百年来为国人所唾弃,正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近年来好象听说有一部影视作品《南宋皇朝》,为秦桧大搞翻案,一直想找来看一看,但至今仍未着手,据说这部作品遭到国人痛斥,从中可见岳飞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至于宋高宗,金庸笔下没有出现,在梁著《狂侠天骄魔女》中出现过,在梁书笔下高宗也不是真昏庸,而根源还是在于害怕迎回钦宗威胁皇位,书中有一段话专门论及:

  宋高宗赵构有个心病,既怕金国兴兵灭他国家,但另一面又怕诸将北伐成功,将他哥哥迎接回来,那时他皇位不保,是以最如意的算盘乃是与金国讲和,使他得以在江南偏安,当初他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后来又听从秦桧的主意,将岳飞杀掉,就是由于这个心病。
 

  如今他知道哥哥确实已死,他的心病已经消了。想起他哥哥死得如是之惨,虽则遂了自己的心愿,却也不由得兴起兔死狐悲之感,思念及此,心意立决,猛地击案叫道:“金虏欺我太甚,哼,哼,看来是非和他们一拼不可了!”

  以上可见在梁著笔下高宗还是有几分作为,同时《狂侠》中采石矶之战,虽然正面写的是侠士抗金,但是毕竟也是在高宗主政期间,任用抗金将领虞允文,方取得大胜,在此意义上梁著中既鞭挞了高宗杀害岳飞之罪,同样也承认了他在抗金方面的作为。

  金梁涉及这一历史时期作品中,除了岳飞、秦桧和高宗外,同样有多名历史人物被提及。如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在金梁笔下同样作为同岳飞一样的歌颂对象,在《射雕英雄传》中《武穆遗书》的发掘的线索是在韩世忠的题词中,同时收藏《武穆遗书》的前铁掌帮主上官剑南之前是韩世忠的部将,洪七公对其评说是一名抗金英雄。而梁著未提及岳飞有遗下兵书,但是《瀚海雄风》主人公李思南曾祖曾在韩世忠手下当过一个中级军官,且数代人留下一部抗金兵书,致使蒙古方派出余一中假冒李思南失散的父亲,意图夺取兵书,韩世忠部下的兵书为蒙古如此重视,进而也树立了韩世忠的地位。另外“黄天荡一战”作为抗金著名战例,也在金梁笔下为英雄侠士所津津乐道,自然也离不开击鼓助战的巾帼英雄梁红玉。

  与韩世忠受到推崇不同,宋代另一韩姓历史人物韩侘胄在金梁笔下则均不待见。《鸣镝风云录》中韩侘胄同完颜长之暗通款曲,排挤抗金战领耿照,最终其子韩希舜先后为蒙古武士、抗金侠士所羞辱。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宋朝的丞相同样是韩侘胄,虽然没有太多的笔墨,但是书中借郭啸天之口说出:“什么难说?这里是乡下地方,尽说无妨,又不比临安城里,怕给人听了去惹祸。韩侂胄这贼宰相,哪一个不说他是大大的奸臣?说到祸国殃民的本事,跟秦桧是拜把子的兄弟。”同时在其治下宋朝的都城,竟然出现金国王子完颜洪烈率金兵横行霸道,另外宋朝官兵居然听从金国王子之命劫夺民间有夫之妇,足以看出金庸笔下虽未明言韩侘胄为投降派,但其实也同投降派差不多了。但据史料记载韩侘胄倒是不折不扣的抗金主战派,主持过北伐,最终兵败且头颅被送到金国,因而在金梁笔下韩侘胄也多少蒙受冤屈。

  宋代系列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蒙古的成吉思汗和拖雷,对于成吉思汗,无论是金庸还是羽生先生笔下,基本认识都是既认可他统一蒙古,建立帝国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说出他所到之处对平民百姓屠戳的罪恶。其中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对成吉思汗的着墨深一点,成吉思汗的形象较为丰满;而《瀚海雄风》相对所用的笔墨较少,但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一代天骄的雄资英发仍然表现出来,而伴随于征战、统治中必不可少的权术、交易、罪恶也通过不同的细节表现出来,对于成吉思汗临终的描写也金梁作品也相似甚多。

  至于另一重要人物拖雷,在金梁作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射雕英雄传》中偏重于其对郭靖的兄弟之情,同时对他的英雄也通过细节多有描述,而《瀚海雄风》、《风云雷电》则着重于写他作为政治人物的冷酷、权变和无情,由于两者偏重的不同,所以金梁笔下的拖雷在不同读者看来差别很大,但究其实上述品格冲突不大,完全有可能集中于同一人物身上,政治人物同样是人,但他同时更是政治人。另外拖雷同郭靖之情及同李思南之情无法相提并论,因为郭靖同拖雷自小一同长大,同生死共患难过,因而拖雷同郭靖的感情会比较深厚;而拖雷同李思南结识时间不长,也未经历过同生共死,拖雷对李思南会更冷血一些,当然李思南也从未指望过拖雷什么。

  金梁笔下提及的宋代历史人物还有一些,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宋金蒙相争这段历史在金梁笔下分别得到重现,那段金戈铁马的风云在他们各自的笔下同样书写得激荡人心,很多历史人物也在他们笔下再次重现并赋予更多的内涵意义,当然他们各自笔下所写的一段历史,同史实记载有出入,甚至违背正史之处也较多,但是小说毕竟不同于历史,出现一些错误也是在所难免。从各自的小说看,他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为及对大部分人物的评价基本是相近的,当然基于创作需要及评价不同,这段历史及人物也会出现某些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依然有着各自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