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潮州于宋咸平(宋真宗年号,九九八~一〇〇三)年间即在城南建有韩愈祠,其后屡次迁建,到淳熙(孝宗年号)十五年(一一八八年),太守丁允元在韩山再建一座韩祠,城南旧祠遂废。韩山原名笔架山,因韩愈当潮州刺史时曾登临游览,故后人称它做韩山。韩山的韩祠联云:
去京华万里,化蛮烟瘴雨,普泽诗书,从此遂称名郡;
距唐代千年,抚古橡苍松,犹钦山斗,况在亲炙芳徽。
“普泽诗书”指韩愈在潮州兴办乡校事,“抚古橡苍松”的“橡”亦有本事。韩祠前面旧有一棵橡树,相传为韩愈手植,人们称为“韩木”。“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
在登韩山的磴道上,有座石坊,镌有对联云:
佛骨谪来,岭海因而生色;
鳄鱼徙去,江湖自此澄清。
下比用韩愈《祭鳄鱼文》的故事。关于《祭鳄鱼文》,广州文史学者徐续的见解甚精辟,他认为:“韩愈的原本意图恐怕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让人们看到‘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看到地方长官的刺史是不可抗拒的天子的命吏。”(引自《潮州风采》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