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称对子,原指悬挂在楹柱上的联语为“楹联”,又有称为“楹贴”的,对联也是中国流传最广、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缘起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桃符”,因为对联是从春联演化而成的,但从“桃符”到“门神”,由单纯画面到添加“对偶”文字,又与唐人不无干系。对联所讲究的“对偶”早已是古文的修辞法,而诗人亦喜以对仗入诗。最早的有关“春联”的文字记载传起于五代后蜀时的孟昶所作。宋人张唐英曾撰文指出:“蜀未归宋之前一年,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梼杌》)史料所载,两宋之际,春联已盛行于民间,而文人也开始喜制楹联、对子。而“春联”一名的正式登场则在明代,春联在明代的发达,传与明太祖朱元璋向朝野大力推广有关。然而,对联的文学性及制作的“质”之提升,当以清代为最有成就的阶段。可惜,对于“对联”这一独有的中国文学形式,近几十年中鲜为研究者所重视。
著名文学家梁羽生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平生写作三十五部长篇武侠小说之外,潜心钻研“对联”和棋艺。他将“联话”视为武侠小说创作之外的另一文学作品群。他自九岁开始学作对子,至今已阅六十多年仍孜孜不倦于创制联语,研究“联话”。由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五日起,他为香港《大公报》副刊撰写“联趣”专栏。每日一篇,至一九八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整整三年零四个半月,其间向读者介绍了古今各类对联两千二百余副。这些对联是梁羽生先生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筛选出来的,他认为所介绍的对联至少要符合下述的三个条件:趣味性、艺术性和有值得一谈的“本事”。他所具的作家本色和扎实的诗词修养及史识,使得他的这个专栏与一般的《联话》《联海》《对联大全》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其内容更具可读性。
对联有自己的特点,因自古诗文脱胎,创制时就字数相等,虚实相对,在讲究对仗、声律、平仄要求的同时,又要注重修辞、用典、不但要“切题”,而且要富有文采、比譬得当。梁先生谙熟古今掌故,腹笥渊博,加上他尤擅填词制诗,文采精华,故所撰“联话”详瞻考证,娓娓道来,在刊载过程中深受海内外读者好评。他所介绍的“名联”,其类型包括掌故、格言、名胜、祠庙、节庆、哀挽、第宅、赠答,等等;时代则以晚清至现代为主,内容涉及政界、军界、官场、文坛、景物、艳情。另外,述志抒怀、褒贬讽喻、方言民俗、佛学禅理、月旦人物,可谓上天入地,无所不有,寓趣味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在具体评介中,又能结合对联的技巧和表现形式作出分析,将嵌字对、集句对、绝对、回文对、人名对、地名对、拆字对、无情对等各种“对法”展现其中,读来有令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之慨。读者因之反映热烈,也时常来信请教、切磋和补充资料,梁先生总是广纳众议,择善从之,从而使这个“联趣”专栏的内涵日见丰厚,蔚为大观。
“联趣”专栏开辟后的一年多,梁先生就将部分文字结集成书,名曰《古今名联谈趣》,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出版。他移居海外后,对“联话”依然痴迷,时有新作,“联话”继续,踵事增华,中国内地也相继出版他的几种“联话”。在“联趣”专栏结束之后,梁先生去芜存菁、精益求精,将有关文字结为一册,自认迹近“全集”,于一九九三年七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名其书为《名联谈趣》,稍后又出了台北版,易名为《名联观止》。今是书再由梁先生审订,略作修改,仍以其名于香港梓行,以飨海内外广大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