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 积分
- 6690
- 声望
- 6059 声
- 银两
- 28705 两
- 回帖
- 2109
- 精华
- 2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11-15
- 最后登录
- 2024-7-6
|
作者: 天山游龙 发表时间: 2007/06/03 22:10
大家说的都这么好,简直把我这么多年看梁羽生小说的心得都贴切地表达出来了,所以,就不再重复了,刚才看到这则留言,想就此说几句:"我初中看梁的书。
到高中再复习的时候已经读不下去了。
文字太差。
写作手法和当时流行的一本杂志故事会相近。
文字不好,终不是大家。"
一个月前,我把多年不看的梁羽生小说又找出来要复习一遍,只看完《还剑奇情录》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我也遇到了很多人说到的文字罗嗦、情节刻板、语言苍白等问题,甚至觉得他的诗词也半文半白,不伦不类的,完全没有了初中第一次读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美感。但我依然是个忠实的梁迷,对他的喜欢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不仅是初恋情结在作怪,也不是我多么不辩黑白,而是,我依然坚信梁羽生是个大家,文学和文字工夫决不差,因为我想到了一个与他的情形类似的例子。白话文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的那首诗还记得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看看这象是什么诗啊,我们现在哪一个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做不出来?可是放在当时,大家用惯了文言文,用白话文做出这么既有意境,又通俗易懂的诗歌来,那时那事,敢做就不是件简单的事,能说不是大家力做?这是其一;以胡适的功力,要写出更好一些,更典雅、大气、成熟一些的白话诗歌也并非是不现实的,可为什么要写那样的东西呢,要知道想把白话文普及要的不是“大家之作”,那么高的水平不是让人望而却步?不如尽量放低姿态,也让普通人可以模仿,可以比肩,可以批判,这样才可以更大程度的使白话文流通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胡适根本是在藏拙,此为其二;两年前,为了教好诗歌,我又一次心平气和认真拜读了这首诗,居然很开心的笑了,它让我觉得世界那么单纯、可爱,有童真,这首诗越读越觉得清新、活泼,隐隐有大家风范,这就是其三了。真应了那“山水之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梁羽生作品与上所说雷同。
第一、第二条我不多解释了,大家说的已经很多,反正我就是经由初中看梁羽生小说而喜欢上历史、地理、诗词、文学,进而学习有兴趣,上述学科成绩优异,最后影响了我的职业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喜欢梁武侠的人大都是很小就接受梁影响,有“初恋情结”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梁羽生文字不美,文学功底很差的原因吧。至于第三条,也许,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真正能读懂梁羽生小说的关键吧,当我们剥掉少年的憧憬和朦胧,青年的自以为是和高人一等后,再用一种单纯、平和的心境去看梁武侠时,我们也许真的会看到 “山水”本身的清新自然、天真活泼吧。
转自:仗剑天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