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60|回复: 12

21、《江湖三女侠》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发表于 2007-5-3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彩截选

十余日后,山东道上,出现了四男三女,三个女的就是名震江湖的“三女侠”:吕四娘、冯瑛、冯琳。那四男的却是甘凤池、沈在宽、唐晓澜和李治。原来自三女侠冒险充秀女,入宫进行报仇之后,群雄都密聚在八达岭上听候消息,待得吕四娘成功归来,将雍正的头颅祭过她的祖父、父亲之后,才各自散去。其中关东三侠到关外游侠,鱼亮父女与白泰官扬帆出海,路民瞻偕李明珠归隐田园,吕四娘与甘凤池本要到邙山重修师傅的陵园,但唐晓澜却有心事未了,请他们重到山东杨仲英的故居,想最后一次祭扫恩师之墓,然后回转天山。吕四娘与他十几年知交,形同姐弟,分别在即,也觉依依不舍,便答应和他同走一程。

内容简介

江湖三女侠

康熙末年,隐居十载的河南武师冯广潮在为孪生孙女冯瑛、冯琳周岁之时,突遭清廷“血滴子”的袭杀。突围中,冯广潮父子及友人天山派记名弟子周青等力战而死,冯琳被冯广潮至友无极派名宿钟万堂救走。冯广潮之徒弟唐晓澜携师嫂及冯瑛逃亡途中,由于师门叛徒的出卖,落入“双魔”萨天剌、萨天都之手。双魔奉清廷之命,残害北五省抗清义士。名震江湖的“关东四侠”含愤出手,约战双魔,大战于太行山。唐晓澜得关东四侠相助,终逃上氓山,为武林奇人独臂神尼的徒弟吕四娘所救,冯瑛则落入双魔手中。随后唐拜北五省武林领袖“铁掌神弹”杨仲英为师,杨之女杨柳青与唐晓澜朝夕相处,暗生情愫,杨仲英也有意将其许配与唐晓澜。但因其娇纵任性不为唐所喜,唐心底钦慕的仍是风姿爽朗、温言笑语的吕四娘,遂留书出走。

唐晓澜在青岛侦查采花大盗案时,巧遇吕四娘及其师兄白泰官,并一同闯进东海霸主鱼壳大王的巢窕田横岛。宴席上吕四娘恶斗背叛师门的大师兄了因和尚,了因已被四皇子允祯所延揽,席间险象环生,幸得武林前辈天山七剑之一的易兰珠女侠和鱼壳大王之女白泰官恋人鱼娘相助而脱离虎口。青岛采花大案的幕后指使人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王尊一,少林寺监寺本无大师查悉后责其上少林寺受审。但王尊一实是康熙帝四皇子允祯的化名,他以皇子身份并得到了钟万堂之徒时尚为顽童的年羹尧之助,逃脱了少林寺门规的惩罚。年背师助敌致使钟万堂死于双魔之手,冯琳也被劫到四皇府抚养,而冯瑛却已被易兰珠救至天山。
唐晓澜也随之到天山学艺,武功大增。吕四娘回家后探望弥留之际的父亲,其青梅竹马的恋人沈在宽被官府逮捕,吕四娘与师兄甘凤池等化装闯入浙江抚衙中,救出已成残废的沈在宽,隐居仙霞岭修炼。五年后,唐晓澜奉师命下山寻找冯瑛及师嫂邝练霞,到京城独闯皇宫,无意中却巧遇生母,方知其身世原为生母与康熙帝所生。为救生父,却被杨仲英和关东四侠误认为是清廷爪牙,百口莫辩,只得上仙霞岭找吕四娘及甘凤池为其澄清。吕四娘、甘凤池等一道闯入铁扇帮巢穴,巧遇杨仲英及关东四侠,群侠合力踏平铁扇帮,救出白泰官及其恋人鱼娘,并为唐晓澜澄清了心迹。师徒二人重归于好,唐晓澜也好杨柳青订下了婚约。

为救另一师兄路民瞻,吕四娘和甘凤池等再闯入杭州,遇至逃出皇府的冯琳,及奉命历炼江湖的天山派弟子天山七剑之一武琼瑶之子李治。冯琳被李治错认为冯瑛而传她天山派内功心法,又遇年羹尧相救得以逃脱了因等人的追捕,躺入河南陈留年家花园。路民瞻被浙江巡抚的小姐李明珠订情获释。吕四娘甘凤池等应关东四侠之约来到京师。允祯害死了康熙并夺得皇位,成为雍正帝,唐晓澜不慎陷入皇宫中,吕四娘得皇宫卫士侯三变之助。救出唐晓澜,又回到河南寻找冯琳。冯琳在河南年家无意中行到无极派祖师傅青主留下的医书和拳经剑诀,依书修炼,武功大进。

冯瑛时亦满师下山寻找唐晓澜,路遇了因、双魔等力战不敌而疗伤,却被年羹尧误认为冯琳而救治。了因久捕冯琳不得,这时雍正帝却因免死狗烹而意欲诛杀功臣。年羹尧借此布置杀害了因,了因逃上氓山,被正在祭师的吕四娘甘凤池等七侠师弟妹讨伐叛师之罪。独臂神尼墓前一场恶斗,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吕四娘以超凡入圣的武功诛杀了因于剑下。冯琳携傅青主遗书出走年家,路遇河南巡抚衙中第一高手王敖,一番激战,冯琳也中了一支七煞白眉针,幸喁李治救助,杀死了王敖逃入了嵩山。李治从傅青主医书中找到了药方,悉心治好了冯琳身中的巨毒。一双小儿女,患难见真情。却又遇上带军队火烧少林寺的雍正,被擒到年家花园。冯琳用计迫使年羹尧释放李治,大闹年府后双双逃走。冯瑛为寻傅青主遗书闯入年家花园,不敌众高手围攻而力尽被擒,唐晓澜得知后,单身求见雍正,用计胁迫雍正释放冯瑛。但自己却喝下了雍正的“毒”酒,将于一年内毒发身亡。因此唐晓澜来到杨家,请求解除婚约。杨柳青此前曾受冯琳戏弄,又值四川唐家掌门人唐金峰的女婿王敖被冯琳所杀,错找上杨家寻冯瑛复仇,致使杨仲英中毒残废。诸事交织,杨柳青醋意怒火大发,冯瑛、唐晓澜解释不清,负气而走。

冯瑛、唐晓澜巧遇甘凤池于济南,冯瑛假扮李明珠,大闹山东巡抚张廷玉儿子的婚礼。甘、唐借机救出被围困的鱼壳大王,使其幡然醒悟。诸人一道出海,遇上海啸漂流至蛇岛,被潜居岛上的异人毒龙尊者困于岛上作为练武的对手。打斗中冯瑛、唐晓澜被抛入海中,漂流到附近的猫鹰岛。孤岛数月,两人相依为命,感情日深,在岛上他们也终于手刃了仇人神魔双老。吕四娘架船找到他们俩并共同回蛇岛,吕四娘以武力、仁义和宽容征服了独特偏见的毒龙尊者。众人脱困后回到京城,为唐晓澜求医解毒。冯瑛为求解药,只身往见雍下,陷于宫中,幸得侯三变之助逃脱。吕四娘、冯瑛分头再寻名医,冯瑛在求医途中遇见冯琳,追至尼庵中,巧遇母亲与外公,全家团聚。李 治用傅青主医书上的催眠术治好了冯琳的失忆症,又用妙法治好了唐晓澜身上的“奇毒”。吕四娘在求医途中却惊遇沈在宽被杀,并悬首于京城示众。吕在探询中被众多高手围攻,幸得遇毒龙尊者救助脱险。吕四娘赶回浙江,意外遇到沈在宽,原来被杀的是其堂弟沈在英。冯琳再次戏弄杨柳青,被冯瑛、唐晓澜所责骂。三人同下山东杨家,杨仲英病逝,而这时唐金峰父女偕武当掌门天山七剑之一桂仲明之子桂华生再度上门寻求,一场激战,杨柳青被山洪卷走,这时吕四娘与桂华生之兄冒广生赶到,平息了争斗。唐晓澜面对被山洪卷走的杨柳青,念及杨家对自己的恩义,百感交集,立誓终生不再娶。而这时为雍正立下汗马功劳的年羹尧也被雍正杀死,遗下一子,被唐家父女收养。面对清廷的追杀,群侠只能潜伏起来,立誓报仇。

数年后,吕四娘与冯瑛、冯琳冒充秀女入选宫中,乘雍正临幸之际,内苑屠龙,杀雍正于宫中,报却家国之仇。三女侠义美名从此誉满江湖,而唐晓澜等回杨家扫墓之际,却意外见到了婚后的杨柳青,原来杨柳青被山洪卷走时,为杨仲英之好友邹鸣皋、邹锡九父子所救,邹锡九对杨柳青不能忘情,杨柳青感恩也想到唐晓澜对已无意,终接受了邹锡九的求婚,并已育下一女。唐晓澜郁积多年的心结也终于放开,随后吕四娘与沈在宽,冯瑛与唐晓澜,冯琳与李治均成就佳偶良缘。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武侠的典范   作者:天山游龙

        在羽生先生的35部大作中,如果要选出一部最能代表羽生先生风格的作品。个人意见认为应当选《江湖三女侠》。虽然《江湖三女侠》一书论“爱情”比不上《白发魔女》、《云海玉弓缘》,论“史实”比不上《女帝奇英传》、《萍踪侠影》,论“侠士”也似乎不如《大唐游侠传》、《萍踪侠影》,论语言优美又比不上《七剑下天山》,但我个人仍认为这一部小说最能代表羽生先生作品的风格。因为这部小说在以上这些方面在整个羽生作品都不算突出,但衡量一部作品当首先从其整体入手,以免“以偏概全”。而《江湖三女侠》一书却正好从整体取胜,羽生先生小说的特点、优点,本书都具备,整部小说细品当可慢慢体会。而且平实质朴本也为羽生先生整个创作的一个特色,正好在本书中得到体现。

  “五大绝招”的表现
  陈墨先生曾对梁羽生的作品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总结了梁作的“五大绝招”,即为侠、史、诗、女、雅,尽管这个观点未能道尽羽生先生小说的佳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独到之处。“侠”是羽生先生整个创作历程中坚持的一条底线,“以侠为目的,以武为手段”是羽生先生创作的一个理念。羽生先生在整个创作历程中创作了无数深入人心的“侠客”、“名仕”,如张丹枫、凌末风、段圭璋等等,但本作在这方面也不逊色。关东四侠、江南七侠、铁掌神弹、少侠唐晓澜等侠士一个个显得栩栩如生,各具风格。如玄风道长的嫉恶如仇,杨仲英的沉稳老练,甘凤池的泱泱大度、辩识大体的大侠风范。唐晓澜在历尽沧桑却不脱侠骨,终成大器。全书中还创作了唐晓澜的身世之谜,让第一男主角成为满清王室,作者这一构思,颇具匠心,同时也表明作者并无大汉族主义之念,满清王室在他笔下也成为一代大侠,日后更成为侠义道之领袖人物。“侠”的理念、“侠”之有为等等无不在作者笔下得到很好的刻划。试辩析这些形象,可有“千人一面、万人一孔”?再试比较关东四侠与江南七侠的特点,可说是侠义风范,各有千秋。
  “史”是羽生先生创作的一个长处,读羽生作品可获得史学上的见识。在羽生先生作品是有的以正史为主,有的以野史为主,结合正史。本作正是野史收集整理再创作的一个典范。作者成功将民间流传的独臂神尼,江南八侠等故事再加工,再结合野史的雍正夺嫡、孤女刺帝等悬案一一整合,加以诠释,读者观后无疑增加了认识。本书也是羽生先生作品中利用野史材料最多的一部书。
  “诗”是羽生先生的创作风格,诗词、诗词化语言见于羽生作品的各个角落。本文虽然不算突出,但也有几处表现。如卷首:

  剑胆琴心谁可语,江湖飘泊怜三女。
  弹指数华年,华年梦似烟。
  遥天寒日暮,寂寞空山路。
  踏遍去来枝,孤鸿独自飞。

  ——自题《江湖三女侠》,调寄菩萨蛮

  卷末:

  似水柔情,如花美眷,千秋佳话人争羡,
  依人燕子又归来,沧桑变了心难变。
  柳絮轻飘,春风拂面,词笺不写文君怨,
  江南塞外一般同,碧波深划鸳鸯见。

  ——调寄踏莎行

  再如唐晓澜思念吕四娘之作:

  飘萍倦侣,算茫茫人海,友朋知否?剑匣诗囊长作伴,踏破晚风朝露。长啸穿云,高歌散雾,孤雁来还去!盟鸥社燕,雪泥鸿爪无据!云山梦影模糊,乳燕寻巢,又俱重帘阻!露白葭苍肠断句,却情何人传语?蕉桐独抱,霓裳细谱,望断天涯路!素娥青女,仙踪甚日重遇?

  诗词我本人均是外行,但从中也能感受到几分美、几分真。
  再看回目,虽不及七剑写得那么典雅、脱俗,但有几联还是不错的,如:

  慧果兰因 深心托毫素 轻颦浅笑 何处不关情
  真个情痴 十年如一日 几疑梦幻 卅载困幽宫
  梦幻尘缘 深宫藏恨事 瓢零蓬梗 一剑上仙霞
  铁马金戈 将军擅征战 晓风残月 玉女剑纵横

  以上几联均是工整、清新,颇具雅俗共赏之效。
  “女”自不用说,本书是一部女侠为主角的书,羽生先生偏爱女性。很多人都说其书中女侠的形象要超过男侠。《七剑》一书中女性占了四位,还有一位天山之友刘郁芳。本书则以女侠为主角。“江湖三女侠”中吕四娘文武全才、胆色具绝,识得大体;冯瑛则温婉善良,善解人意,冯琳聪明伶俐,又带着一点可爱的邪气。另外杨柳青也写得不错,娇气、高傲,但是对唐晓澜存在一份真情,七剑之易兰珠在本作中风采再现,力战群雄,豪气迫人,与七剑中那孤傲、娇羞的少女迥然不同,阅读本作,勾起读者对天山七剑的美好回忆。其他诸如为了追求爱情抛弃一切的鱼娘、李明珠等在作者笔下无一形象生动,因此本书在女侠的塑造上是成功的。
  “雅”是羽生先生作品的又一特色,在刀光剑影中感受那中国传统的诗情画意。本书中不乏文武全才之名仕。如女主角吕四娘本身就是出自书香门第的才女,其心上人沈在宽身上无疑是一位风骨铮铮的传统文仕。再看江南七侠中的白泰官、路民瞻也是文采出众,出口不凡。如路民瞻一幅“画鹰”图表现出他受困之处境。再甚而书中反面人物雍正帝也颇见文采,在酒楼与唐晓澜一番论交虽然透着虚伪,言语之中也见其不俗。再看书中开头:

    寂寞山村,黄菊路旁迎客至;
    中秋将近,已凉天气未寒时。

  寥寥二句,点出一番秋意光景,也似暗示着这是一场风暴前的平静。此般语言多见文中,细细品味,当有一番体会。

  传统武侠的章法
  有的读者说梁羽生是传统武侠的集大成者,也有的读者是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在我眼中,羽生先生兼具两者的特色。事实上,传统武侠到大成时必将有一个求变的尝试。《江湖三女侠》一书恰恰是兼具新旧武侠的特色。从小说结构而言显然是传统小说的章回体模式。小说的语言、述事都不脱传统武侠的特色。而复仇、锄凶更是传统小说的题材,整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而言,也离不开惨遭灭门、劫下遗孤、学艺有成、报仇雪恨的主线。我个人同时注意到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开始,到朱贞木、郑证因、宫白羽时期武侠小说的一个特色是喜欢描写大场面的两个阵营之间的对阵。典型的小说如《蜀山剑侠传》、《十二金钱镖》、《三侠剑》,甚至追溯到《封神演义》,很多作品都是大场面的正邪阵营对峙。本书也不例外,甚至写得更精采,试看代表正方的周青、钟万堂、江南七侠、关东四侠、铁掌神弹、祝家澍(冷禅)、江湖三女侠、唐晓澜等等,反方阵营的了因、哈布陀、神魔双老、天叶散人、董世川、甘天龙、额因和布,真个高手辈出,各怀绝艺。而且其中有从清廷成为侠士的侯三变、李明珠,也有堕落成鹰犬的年羹尧,就阵容之鼎盛,本书绝不逊于以上几部小说,而就人物刻划的特色,本书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场大战,声势宏大,如四侠对双魔、吕四娘三战了因、氓山诛灭叛徒、血战少林寺均是紧张激烈,扣人心弦,为新武侠决战之佳作,即使对比当今新一代武侠的描写也毫不逊色。

  新武侠的风格
  其实我个人对传统武侠与新武侠的区分自己也不是很清淅。所以下面一些看法可能也不是很正确。本书不同于传统武侠的的表现个人以为有以下表现出几个“特点”:
  本书是以女侠为主角,这在以往的武侠小说中还属少见,本书充分把女性放到一个独立,与男侠相抗衡的地位,在本书中女主角非但不是男性的附庸,更成为改变历史的主角,这既是羽生先生的一个风格,也是他对传统武侠的一个突破。
  本书从单纯的江湖走向江山,江湖与江山结合在一起,是国恨也是家仇,两者紧密而不可分。另外宫中九王夺嫡、文字狱、曾静案、雍正暴亡等史故与江湖仇杀紧紧结合。
  本书让唐晓澜与冯瑛这对叔侄最终结合成为爱侣,更表现出作者的新观念,这在传统武侠中可能也较为少见(由于还珠、朱贞木这一代的的武侠小说个人看得不是很多,无法确认传统武侠是否有过相似的例子,但是应该很少的)。
  本书更为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唐晓澜的内心挣扎,年羹尧的坠落蜕变等都有典型意义。
  反面人物的描写得到极大的突破,雍正帝写得既富有才干,又重机心。而年羹尧这一形象更是被作者写活了,从无知到利禄熏心,终不脱鸟尽弓藏,其中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作者无不刻划得入木三分,这个人物形象绝不是概念化,而是富有血肉,可列为羽生先生小说中的典型反面人物形象之一。

  羽生先生曾谦称,他但愿他的小说是一杯白开水,没有养分,但可让读者解渴。这当然是他的自谦之语,但平实确为其小说的一个特点,至少比不上金古那种奇诡、曲折。而本作更是这一特点的体现,平平淡淡,但细细品味,自有其独到之处。可能这真为一杯白开水,但却绝对不是没有养分。细细品味,自可领会其中的“真”。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三女侠》阅读笔记 作者:谭亭

江湖三女侠》阅读笔记 作者:谭亭

一、拾零:

  1.主人公:唐晓澜等(其实真正的主人公还是应该归为吕四娘、冯瑛、冯琳,但唐晓澜的戏份最多是不争的事实)。

  2.时代:清朝康熙、雍正年间。

  3.反一号:雍正皇帝允祯(罪魁祸首是他,但全书里塑造得最好的反派应数年羹尧)。

  4.焦点:雍正的夺谪、专制、遇弑。

  5.回数:四十八回。

二、涉及到的二十位顶尖高手:

  1.易兰珠

  昔年名震天下的“天山七剑”中剑术最强者,现任天山派掌门人,也是武林中公认的泰山北斗,因曾服食六十年一开的优昙仙花,头发永世不白。早在年少之时就独立格杀本门叛徒楚昭南,凌未风、桂仲明先后殁去后,她成为武林至尊,与武琼瑶在天山南北遥相呼应。传有唐晓澜、冯瑛二徒,后均成为天下最顶尖的高手。谭亭认为她对武学的贡献尚不如先前的凌未风及后来的吕四娘,在清代武侠史的地位略显尴尬;不过授徒的成就却要高于另两位,倒可安心闭目了。

  2.独臂神尼

  前明长平公主,得遇异人练就绝世武功,开创了对后世影响颇大的邙山派。传有八个徒弟,世人尊称为“江南八侠”,其中犹以大弟子了因、五弟子白泰官、七弟子甘凤池、八弟子吕四娘武功最为一流,吕四娘更是青出于蓝,最终成为武林领袖。唯大弟子了因贪图富贵,背叛师门,终被同门逐出。神尼武功杂而且精,个人本领深不可测,不在易兰珠之下,只因少在江湖走动,故名声远逊。晚年为收服大弟子了因,亲上天山,向易兰珠请教剑法精义,参透了不次于天山剑法的“玄女剑法”,传于关门弟子吕四娘。后者凭借这套剑法,杀得一众江湖败类闻风丧胆。

  3.本无大师

  少林寺监寺,原少林住持本空大师师弟,为人古道热肠,嫉恶如仇。他武功不在本空、易兰珠等大高手之下,而在继任住持无住禅师之上。后被年羹尧骗下“孔雀胆”毒酒,又受了因、天叶散人、董巨川、韩重山四大高手围攻,最终惨死,而四大高手亦全在这一役里身负重伤。

  4.武琼瑶

  白发魔女练霓裳关门弟子,“反天山剑法”传人,“天山七剑”里与易兰珠皆是硕果谨存者。她比易兰珠尚高半辈,是实际上的武林辈分最尊者。她只有一个传人,就是其子李治。白发魔女的剑法,到了这里,已有了失传的危机。武琼瑶的真实本领与上述三位不相伯仲,只是因其内功并非正宗,故不够“纯”,仍潜伏着凌慕华那样走火入魔的危险。独臂神尼死后,易兰珠黯然,深觉武林中已再没有剑术可以和自己匹敌的人,甚感寂寞。可见武琼瑶的剑术仍在易兰珠和独臂神尼之下。

  5.吕四娘

  名儒吕留良孙女,独臂神尼关门徒,是日后的武林领袖及天下第一高手。她十岁时拜入师门,十九岁时就单剑击败“八臂神魔”萨天刺,随即出师;二十四岁在剑术上击败海云和尚,内功上盖过哈布陀,并与大师兄了因有分庭抗礼之势。数年后在同门的配合下,清理了叛徒了因。吕四娘的武功进步神速,中年时就能融会玄女剑法、天山剑法、达摩剑法,在剑术上超越了其师独臂神尼(易兰珠想来也不过如此),达到了可以秒杀韩重山、哈布陀这样一流高手的可怕境界。书末处,在冯氏姐妹的配合下进宫刺杀雍正,如入无人之境,得手之后又喝退天叶散人,从容离去。谭亭考虑到其剑术虽精,足以超越上一代,但内功火候仍无法与前辈们相比,故保守地把她排在第五。吕四娘二十四岁时内力就能胜过哈布陀,可见其功力进步也是神速,日后超越易、武、独臂,也是早晚的事。

  6.无住大师

  少林寺住持,与本空、本无合称“少林三老”。他武功比本无略低,但因佛法精湛而继承本空衣钵。无住大师本领其实也是深不可测的,可以悄无声息地拍中天叶散人肩头。但为人优柔寡断,对待武林大事上不如本无那样坚决,故给了雍正皇帝和年羹尧可乘之机。雍正火烧少林寺前,无住遣众僧迁往莆田、南海避劫,而自投于火,以断雍正疑心。

  7.毒龙尊者

  东海“蛇岛”岛主,武功已到登峰造极之境。原为麻风病人,为世人所弃,病好后憎恨天下之人。甘凤池等海上落难时,他将群雄困于岛上数月,每日以与众人比武为乐。甘凤池等及六大高手之合力,仍无法取得上风,遂认为当世唯易兰珠和武琼瑶方有必胜把握(独臂、本无、无住此时已死)。吕四娘到后,与冯瑛结合天山、玄女两大剑法,成功制服毒龙,并使其幡然醒悟,以拯救麻风病人为业。后来吕四娘为昆甸上人所败,毒龙遂出现,击败昆甸以报大恩。毒龙尊者晚年时收有一徒,那就是后来结合正邪两派武功,超越前人的武学大宗师金世遗。

  8.弘法大师

  原少林寺掌经堂首座,本无死后,任监寺,无住死后,继任少林住持。他性情与本无类似,亦是嫉恶如仇。他武功略在少林三老之下,但也足以同时击败韩重山和天叶散人两大一流高手。相比甘凤池和唐晓澜两人就能困住昆甸,弘法似乎更为高明。

  9.昆甸上人

  西藏红教第一高手,与其师弟额音和布同为雍正网罗。他武功卓绝,曾击败吕四娘,后武功大进的甘凤池和唐晓澜二人联手,也只堪堪抵挡得住他的进攻。吕四娘自知无法战胜昆甸,遂将其引到树林,唤出毒龙尊者。毒龙武功本略在其上,又得到吕四娘的提醒,终于发现其破绽。一代高手昆甸上人,就此毙命。

  10.武成化

  “天山七剑”中武琼瑶之弟,常扮成走方郎中,急危救困。他武功稍比了因、额音和布为高,曾令了因吃过大亏。其秘密武器为一个铃铛,虽不能伤人,却可在打斗中摇动,扰人心神。

  11.额音和布

  西藏红教喇嘛,昆甸上人师弟,武功不在了因之下,轻功更在其上。了因死后,雍正以他来填补空缺。他练有刀枪不入的气功,罩门叫做“坎水离火之穴”。后被冯氏姐妹合力击杀。

  12.了因和尚

  独臂神尼首徒,曾是“江南八侠”之首。他应雍正之聘,任“宝国禅师”,背叛师门。其人生性贪婪,但武功确高,为允祯手下第一高手,一直以来都是江湖祸患。雍正即位后,对其甚忌,暗使年羹尧除之。了因走投无路,终在邙山被众同门公投逐出师门,死于吕四娘剑下。

  13.冒广生

  其实就是《冰川天女传》里的冒川生,是“七剑”里桂仲明和冒浣莲的第二子,武当派高手,三兄弟中以他武功最为精湛。一手高明的达摩剑法,为梁书里日益衰微的武当派挽回了不少颜面。自蛇岛上返回的吕四娘已达到了当年大师兄了因的武功成就(战平额音和布),在与他因误会而交手时,也只是微占上风,却无法将他打败。后来吕四娘武功大成,也因这一战获益不少。至于冒在书的结尾的武功进境,难以评估,因他在书中仅出现这一次。个人感觉他的进步不会像唐晓澜及江湖三女侠那么明显,因后者有着清廷方面的压力,时刻以刺杀雍正作为己任,故会加倍刻苦练功,进步飞快很是正常。相比之下,冒广生似乎没有那样紧迫的理由。

  14.冯瑛

  易兰珠首徒,唐晓澜妻子,但比唐年轻十几岁。手持“天山三宝”中的断玉宝剑,可以说是合格地继承了“天山七剑”的成就。她刚出师的时候,剑法就与吕四娘败双魔时差不多,可以说是另一个吕四娘。她的内力进展不如吕,但是剑法却精进甚速。“假毒酒事件”时,冯瑛的武功,比之韩重山、天叶之流尚有不如;到了刺杀雍正的时候,已与天叶等不相上下,而轻功远胜之。

  15.甘凤池

  江南八侠中声望最隆者,独臂门下仅次于了因及吕四娘,掌力雄厚,与天叶散人、哈布陀、韩重山等是一个级数。谭亭把他排在这干人等之首,倒不是因为邪不胜正,而是考虑到他曾与唐晓澜等人被困于蛇岛数月,日日与毒龙尊者比武较技。甘凤池作为这些人中的头号人物,在这期间担负着领导作战,对抗毒龙的艰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武功进境理应要比韩重山等人更快一些。

  16.哈布陀

  大内总管,雍正皇帝心腹,善用诡异暗器“血滴子”。哈布陀在书中出手不是很多,但其武功强横却是毋庸置疑的。韩重山等人未被允祯收纳时,哈与了因、天叶是唯一会“沾衣十八跌”上乘武功的三个人,而哈更与了因齐名,被认为武功不下于了因。可惜这位高手在书的末尾处,被吕四娘轻松格杀。看来,还是吕四娘的武功恐怖啊。

  17.天叶散人

  来自星宿海的药师,内功极为精湛,轻功犹高,是允祯手下元老级高手。他生性狂傲,但也并不自负,在见到江湖上高手辈出之后,行事渐趋低调,故作恶相对不多。吕四娘刺杀雍正之时,仅留下他的性命,而将哈布陀、韩重山等人尽数诛杀。

  18.韩重山

  昆仑山高手,与天叶散人是同门师兄弟,善使两种厉害暗器,一为“回环钩”,二为“寒光飞钱”,曾伤过吕四娘。他的本领与天叶相差无几。在这里,梁公又一次开了个文章前后不符的玩笑:在书的前面,说韩重山的内功比天叶要高;过了半部书后,又说天叶的内功更胜一筹。谭亭只好理解为天叶的武功后来居上了。两人相较,天叶胜在内功,而老韩长于暗器,故仍是半斤八两。书的末尾,众英雄刺杀雍正之时,这位暗器名家被吕四娘毫不留情地秒杀掉。

  19.叶横波

  韩重山妻子,武功高强不在其夫之下——梁公在书中是这么说的,事实上,这位恶婆娘的本领也确实不凡,称得上是战绩辉煌了。唯一令她丢分的一次战斗,是与甘凤池初次相遇的那一场,在甘的手底下吃了点小亏。

  20.桂华生

  对于桂华生在《江湖》里的武功级数,个人感觉不好判断。首先,作为桂仲明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武功自然是比不过自己的二哥冒广生的。但参照其在书里的唯一一次战斗(对唐晓澜和冯瑛联手)的表现来看,他决不在韩重山等人之下。对冯唐的一战,桂华生算是败了,只是败得很不公平,因为那时的冯瑛武功尚未大成,她和唐晓澜任何一人单独与桂交手,都要稍处下风的。此时的冯瑛,实力略在韩重山等人之下,所以桂华生似乎应与老韩等同级数。书的结尾处,武功精进的冯瑛已有足够实力和哈布陀这些人拼个高下,而她的轻功又非这些人所能及,所以完全可能同样超越桂的。

  现在来谈一谈那些未被我排入前二十,但是看来很有这样的潜力的高手吧。

  第一个,唐晓澜。这位日后的武功天下第一人,在《江湖》的末尾终于可以被称为“高手”了。与甘凤池联手,可以抵挡住昆甸上人;独力使剑,竟也能与额音和布战上好几十个回合;战桂华生之时,他的武功已快赶上冯瑛,但在书的结尾处,似乎又落后了。唐晓澜算是有一定的武学天分吧,但不是很高,至少就不如冯氏姐妹。

  第二个是李治。武琼瑶的儿子在这部书里算是戏份不少,只是实在是忠厚得不像他妈。那套反天山剑法耍得还好,奇诡无常,算是与冯瑛并称为年轻一代的两大剑术高手吧。可惜在此之后他专心研究医术,剑法上的进步速度远不如冯瑛。

  凌未风的记名弟子周青在书的开始处说,他平生里所见到的练武资质奇高的人,只有三个,便是冯家姐妹和年羹尧。二十年后,冯瑛成为了著名的女剑客,冯琳也练成了一身的绝技,唯有年羹尧在武功方面成就不大。究其原因,自然是年羹尧已将这份绝佳的资质全用在了争权夺利上面。看来,先天的资质高低,还是不如后天的塑造。

  接下来要提到的几个人物,是这部书里没有出场(提到时已经挂了),但确实曾是一代绝顶高手的前辈们。在这里,我称他们为“骨灰级高手”(这个称谓似乎有点歧义)。

  首先是少林寺的前任住持,位居“少林三老”之首的本空大师。此人的武功,只在本无之上,不在本无之下,可以说是武林中少有的完全可以和易兰珠并驾齐驱的人物。易兰珠来到中原,追查采花贼一案时,所想到的几个与她同辈分的人物时,首先就想到了本空,可惜本空此时已经圆寂。据后文推测,这位大师应当具有本空的武功,和无住的心性。

  另外是峨嵋派的金光大师。他也是易兰珠想到的几个绝顶高手之一,同样也圆寂了。关于峨嵋派,梁公再次与我们开了个不好笑的玩笑。《江湖》的开头,死去的峨嵋派长老叫做金光大师;《冰川》的中间,那位峨嵋派的长老也叫做金光大师……

  在整理这篇阅读笔记之时,有网友向我提供了几个人名,同样是《江湖》中只被列出名字的高人:一位是“少林三老”的师傅、少林寺第四十六代方丈痛禅上人(又一个叫痛禅的),还有一位就是天叶散人的师傅灵山上人。这两个人被我忽略了。在此,向百度帖吧的心海泛舟网友提出感谢。

三、一句话点评书中二十二个重要人物:

  唐晓澜:长在江湖中的皇室子弟,果然脱去了夺谪皇子的奸诈野心。

  冯瑛:只要两情相悦,日久便会生情,年龄不是阻隔。

  冯琳:在群奸的熏染下长大,竟未污了她的幼小心灵,真是奇迹。

  吕四娘:手中一把无敌宝剑,斩奸除恶,便是皇帝也照杀不误。

  沈在宽:秉承师训的一代忠儒,配得上吕四娘一代奇侠。

  甘凤池:以一身正气行事于江湖,不愧“江南大侠”之称。

  白泰官:泰山虽应敬重,但心中的正理毕竟要放在首位。

  了因和尚:邙山派众侠的大师兄,也被富贵所惑,可怜一身绝好武功。

  年羹尧:不顾一切地向上爬,自然功高盖主,不得善终。

  允祯:弑父篡位、残害武林、计杀功臣,他不是人主,简直是恶魔的化身。

  李治:传承了白发魔女的诡异剑法,性子却是忠厚老实,反天山剑法前景堪忧……

  董巨川:纵有百般奸诈,也终究死在那心怀叵测的同僚手里。

  额音和布:此人不除,任他助纣为虐,便又是一个了因。

  毒龙尊者:受了良言的开导,偏激怪戾的暴徒就成了积衫除恶的怪杰。

  杨柳青:泼辣成性、任性蛮横的小姐,若不改性,当真要嫁不出去了。

  杨仲英:正直无畏的老英雄,惟独在女儿的亲事上无计可施。

  唐金峰:除去这点心高气傲与行事偏激,老爷子尚是位豪杰。

  曾静:腐儒遇见强势,立即成了软骨头,与那沈在宽真乃天上地下。

  韩重山:两种独门暗器为朝廷卖命,吕四娘今天即便不杀你,只怕明天皇帝也要杀你。

  岳钟淇:面充谦恭,心怀机变的人,总能获取上司的欢心。

  鱼壳:若不及早回头,这位“大王”便要重蹈了因等人的覆辙。

  萨天刺: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原来也会对徒儿产生恻隐之心。

四、后记:

  对于这部《江湖三女侠》,算是很有感触了吧,梁书里唯一一部被我精读了两遍,又做了两次读书笔记的作品。我喜欢它里面的传奇故事,真实的人物与虚构的人物同在一个天地里演绎着一幕幕的惊心动魄。与大唐传奇的豪情壮志、可歌可泣相比,我更沉迷于这个时代的英雄儿女们的传说。

  《江湖》里的故事,一个个都很吸引人,可以说每一幕都有一个高潮。从开始的冯家灭门惨案、唐晓澜学艺风波,到后来的田横岛比武、少林寺审判,再到深宫惊变、父子相见,然后冯氏姐妹出现在江湖之中,引发一连串误会,再之后就是毒酒风波,中间穿插蛇岛大战毒龙尊者,最后的高潮是雍正铲除年羹尧、江湖三女侠刺杀允祯。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但是情节却是相当紧凑。

  与梁公的其他小说相比,本作在延续了他一贯以来创作风格的正统之同时,对反面人物,特别是年羹尧和几个魔头类的角色刻画得非常成功。雍正手底下的高手爪牙们,了因贪婪狂妄,多勇少谋;哈布陀阴沉寡语,性格圆滑;天叶散人前期自视甚高,后来韬光养晦;董巨川狡猾多变,诡计百出;萨天刺良心未泯,爱徒情深;年羹尧更是雄才伟略,行事间霸气非凡,堪称梁书中的绝顶枭雄。

  对雍正皇帝的描写,梁公自然是毫不留情地嘲讽和批判,将一切暴君奸雄的形象全都扣在这位清朝争议最多的皇帝身上。小说中似乎为老年的康熙皇帝留了些情面,不再像《七剑》中将他指摘得毫无人情味,而令他回复到了一个正常的“人”,而把更多的罪责让雍正去承担。书中提到的雍正采花之类的描写,个人感觉颇为无奈,不知是否有野史说过雍正强娶民女一说,反正这位皇帝捱骂太多,再加上一个罪名,也没什么了。不过梁公对这位皇帝的心计霸气倒是做了比较中肯的描写,雍正在历史上毕竟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书里的他虽然只是不停地做坏事,但化名王尊一,与唐晓澜初见时展现出的那种皇者气概,却也不是装出来的。至于他在小说中搜罗江湖高手,表现猖獗,引起康熙反感和各皇子围攻这一点,显然与史书上那个韬光养晦、后来居上的四皇子大大不符,不过这是小说,大可不必较真。

  现在来谈一谈我所认为的《江湖三女侠》里的几个“最”。

  最佳男主角:唐晓澜。这个好象没得选,因为整部书里称得上男主角的只有他一个人。事实上这位后来的天山派掌门,也获得了不少读者的认可。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个人物,其中的原因,我把它叫做“平凡中的勇气”。如果抛弃那份皇家的血统,唐晓澜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少年。他最接近我们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憧憬,拥有最纯真的初恋(单相思)。他刻苦、正直,当烦恼来到的时候,他也会手足无措;而当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他会鼓起自己的勇气,与雍正对峙;而当得知自己饮下“毒酒”之后,他的内心里也会产生恐惧,但仍然无冤无悔。唐晓澜并不是一个大英雄,他只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侠士,如此而已。

  最佳女主角:吕四娘。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吕四娘的话,我所想到的,也就是“优秀”了,优秀得到了完美的境地。她武功卓绝,已入化境;她文采出众,不让名儒;她敛精内视,华颜不老;她见识超卓,常人不及。她是唐晓澜的精神导师,一次又一次地为她这位小弟弟指引着方向;她是毒龙尊者最敬佩的人,让这位邪派大魔头不再憎恶世人。当她百年之后,江湖上尚盛传着她的传说,一代宗师金世遗依然以她作为自己最尊重的人。吕四娘是当时整个武林最优秀的人物,没有哪个武林中人配得上她。所以,同样在文坛上无人能及的沈在宽,方是她的最好归宿。

  最佳男配角:甘凤池/李治。甘凤池是全书中最有大侠气概的人物,他每一次出场,都会引起雷霆般的轰动,可以说是书中正派里压得住阵脚的人物。李治的入选则是由于他对冯琳的温柔多情,此人剑法精湛,又靠自己对医书的领悟成为名医,相貌极为英俊(按书里面说是“貌比潘安”),且又颇有智谋,简直称得上是“完人”。不过这种完人常常不讨好,别人是否同意,我就不管了。

  最佳女配角:杨柳青。没有办法,翻遍全书,只好把这个奖项搬给她了。(我很讨厌这个人,恰巧唐晓澜也讨厌她,这说明唐的思维和我一样,进一步说明唐是个平凡的人。)相比鱼娘和李明珠,杨柳青的性格可说是异常鲜明了。

  最佳反角:年羹尧。周青对年幼的年羹尧所下的评价就是,“十多年后,不是英雄,便是枭雄。”听到这话的钟万堂却并未留心。果然,只数年之后,他的这条性命就断送在年仅十余岁的年羹尧手里。年的枭雄本色,在他少年之时便已尽显。相比梁创造的其他成功的反面形象如孟神通、云舞阳、公孙奇等,年羹尧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不像孟神通那样血债累累,单纯的杀人对他没有一丝乐趣;他也不像云舞阳那样晚年忏悔,“成王败寇”始终是他的一个信念;他也不像公孙奇那样为恶而恶,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行为无可指摘。他并非无情,冯琳依旧是他最喜欢的女子,只是情始终比不过权利的诱惑。

  最佳兵器:游龙剑。那部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给游龙剑赋予了一个极高的荣誉,叫做“游龙一出,万剑臣服”。原著里的游龙宝剑没这么神,至少后来厉胜男的“裁云”宝剑就明显比它更强。不过在这部书里,游龙剑是由主人公唐晓澜所有,伴随着他走完了一生的路程。因为游龙剑,易兰珠决定收唐晓澜为弟子;因为游龙剑,皇子的身份有机会被证实;因为游龙剑,冯瑛下山后找到了目标。游龙宝剑,在这部书里,已不只是单纯一把剑的意义。

  最佳武功:玄女剑法。这套剑法,是独臂神尼所创,由吕四娘发扬光大。它与天山剑法、达摩剑法、反天山剑法并称,后来将天山、达摩两派剑意融会其中,当真是天下无敌。吕四娘就是用这套武功,杀了因和尚、杀韩重山、杀哈布陀,最后手刃雍正。玄女剑法后来传经谷之华、谷中莲两代,日渐衰微,不复吕四娘当年之势,委实可惜.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家澎,海棠--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江湖三女侠》作者:李寒水

        祝家澎和海棠是一对恋人。海棠被选入宫中当宫女,因为一曲琴音,被康熙临幸,生下唐晓澜后,因为倾轧,被关入冷宫,生不如死。二十八年后,唐晓澜入宫,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海棠因为伤心绝望,老弱不堪,处于弥留。这时祝家澎悄悄进宫。三十多年过去了,祝家澎其心未死。拼了性命冒险入宫想再见海棠。他打扮成一个侍卫,走到了冷宫前面的荷塘,忽见一群宫女,抬着竹床,床上躺着一个女人,身上盖着白布。这女人正是祝家澎三十年来日思夜想的海棠。祝家澎见竹床上白布盖着的女人,头发稀疏斑白,面色十分可怕,露出来的两只手,手指有如鸡爪,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心里暗道晦气。三十多年不见,海棠早已不是他心目中绣年玉貌的佳人了,他竟然相逢不识,做梦也想不到这形容可怕的老女人就是他舍命来会的情人。

        他们就这样错过了,然后,海棠就死了。

        这是不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会说,这太巧了,但是如果放在现实中,我们却会感叹,这太不巧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亲爱的,我站在你的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为了爱情消磨一生,到头来,连所爱之人就在身边也无法相认,也认不出来,只道了一声晦气,就匆匆走了。虽然当事人都不知道,但那是生离也是死别,是光阴耗尽,春蚕到死,求得的一个结果。虽然是至为悲凉的一个结果。

        那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hide=5,money]
你家媳妇不是人,仙都二女下凡尘
                    ——谈《江湖三女侠》

作者:车田小美



书名:江湖三女侠  

作者:梁羽生  

出版:风云时代  

日期:1994年08月初版二刷  

类别:长篇武侠小说  

规格:25开本共三册,合共1045页  

特殊:回目未删除、附彩色照片,每册只卖$200元  



题名释义  

  所谓的「江湖三女侠」,指的是吕四娘和冯瑛、冯琳两姐妹。吕四娘是江南八侠之一,传说她潜入大内刺杀皇帝,令得「雍正无头」,是清代有名的侠女。冯瑛、冯琳这对孪生姐妹,则是羽生跟还珠楼主「借将」而来,她们的原型是《蜀山剑侠传》的小寒山仙都二女,原名谢璎、谢琳的便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人相貌完全相同,只能用梨涡的左右来分辨,至于冯瑛的温柔婉约、冯琳的刁蛮调皮,更是学得滴水不漏。  



内容简介  

  本书剧情延续《七剑下天山》,在天山七剑相继凋零之后,由冯瑛、冯琳、唐晓澜等后起之秀再创新契机。故事一开始是当初凌未风蒙难布达拉宫时,受他感召的卫士周青因遭清廷卫士追杀,窜逃至故人冯广潮家中,不幸却为他们带来灾难,注定了冯瑛、冯琳两姐妹飘泊无依的前半生。另外一条故事主线则讲吕四娘为父报仇刺杀雍正事,包括有江南七侠齐战了因清理门户、雍正微服拜师投身少林、以及年羹尧功高镇主,被连降十八级去守城门,最后降旨处死事。内容精彩纷呈、虚实相生,叙事技巧更胜前作。  



人物架构  



易兰珠——冯瑛、唐晓澜  

锺万堂——冯琳、年羹尧  

武琼瑶——李治  

桂仲明——石川生、冒广生、桂华生  

杨仲英——杨柳青  

邹鸣皋——邹锡九  

独臂神尼——江南八侠  

江南八侠:了因和尚、周浔、路民瞻、曹仁父、白泰官、李源、甘凤池、吕四娘  

辽东三怪:八臂神魔萨天剌、大力神魔萨天都、毒龙尊者  



重点分析  

  《江湖三女侠》是梁羽生第四部作品,可以看做是梁羽生「女侠书写」的成熟代表作。因为吕四娘这号人物结合历史与传奇,正是适合羽生的书写风格,而且相较于《七剑下天山》,本书的人物焦点集中且清楚,就把结构纷乱的弊病改  

善了许多。  

  天山派自易兰珠传艺唐晓澜夫妻后,整个南北天山就真的统一了。武琼瑶之子李治,除了继承傅青主的医术之外,对于白发魔女的「反天山剑法」并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南天山一脉终告失传,李治夫妻主要是继承冒浣莲、张华昭一脉的「无极派」。  

  本书中将羽生小说的名门正派再度做了一次确认,分别就是天山派、武当派、还有独臂神尼所创,由吕四娘继承的氓山派。天山剑法、达摩剑法、玄女剑法鼎足而三,成为天山三大剑法。天山剑法以博、达摩剑法以奇、玄女剑法以精各胜擅场,最后白发魔女的「反天山剑法」不能独活遭到夹杀——或者说已经归纳进入天山剑法之中了。  



人物简介  



吕四娘、沈在宽  

  吕四娘是独臂神尼(即崇祯之女长平公主,《碧血剑》里的阿九)的关门弟子同时也是得意门生。神尼传她武功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诛除大师兄淫僧了因清理门户,再则是刺杀雍正为父报仇。因为吕四娘的故事本来就是结合历史与传奇,适合梁羽生的创作路线——尤其她又是一个「真正的」女侠——因而「江湖三女侠」绝对是以她居首的啦!  

  吕四娘是江南八侠之一,关于她在八侠中的排名,那可是众说纷纭,不过大家都承认一点:她的武功确实是八侠之最。因为江南八侠算是历史人物,需要学者专文论述,笔者若「以小说论小说」只会越描越黑,读者也会弄得满头雾水,所以本篇仅就吕四娘做一简介。  

  吕四娘的重要地位,除了以上所述以外,另外一点就是——担任唐晓澜的心灵导师。唐晓澜初见吕四娘即生爱慕之心,把四娘当成女神般崇拜,四娘则当他是小弟弟般,两人别有一番交情。唐晓澜在书中遭遇到不少波折,包括他错综复杂的身世、违背性情的许婚,包括跟冯瑛相爱「老少配」是否违背伦常的问题,都是吕四娘出面帮他排解。反而吕四娘跟沈在宽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动人至深。  

  吕四娘跟丈夫之间的互动,羽生在处理之时略做更动,不把沈在宽写成文弱书生,反而让他文武双修——受伤残障之余苦修内功,绝处逢生十年有成——当然其间也是四娘多所鼓励,在此不便细表。若按照武林惯例,女侠的丈夫通常都是饲料鸡,除了吃饭做爱以外就不会别的,顶多是不惧强权富有节操吧!羽生把沈在宽做这样的描述,可以感觉得出,她真的很爱吕四娘。  



冯瑛、唐晓澜  

  冯瑛是冯琳的姐姐,属于温柔体贴那一型的。抓周之时第一次抓了木剑(暗示将来会当女侠),再来则是金丝软甲,后来闯荡江湖时靠它占了不少便宜。冯瑛是易兰珠的传人,照理说天山派掌门应该她来做才对,可是冯瑛实在太贤慧了,使得唐晓澜「夫以妻贵」,本来起步很慢、根基又差,在老婆大人「爱的教育」下也不得不自立自强,终于靠着裙带关系再获祖婆传授,继山派掌门,不负凌未风祖师爷爷的名声。  

冯瑛和冯琳除了外貌相同以外,其它一律相反,包括在家庭之中的地位。好像做为一个贤妻良母,冯瑛就是天山派幕后极为重要的推手,她「相夫教子」之成功,带出了天山派父子掌门两代盛世,自己的名声反而鲜为人知;冯琳在这方面就没那么用心,只会带着女儿追男仔,有时候觉得她为老不尊,不过这是后话。  

  冯瑛在本书中还有一个大重点,就是梁羽生对于恋爱尺度的放宽。要知道羽生对于感情戏是非常含蓄的,因为他觉得古代人不可以把情呀爱的挂在嘴上讲,本书中冯唐二人流落荒岛、朝夕相对之下冯瑛大胆问出:「叔叔,你欢喜我吗?」在羽生小说中已经突破辅导级尺度,只差一点就要变成「生命的大结合!」要知道羽生处女作《龙虎斗京华》中,男女告白只能湖上泛舟搞含蓄,旁敲侧击问道:「师妹,你愿意永远和我这样吗?」冯瑛的单刀直入,是多亏了荒岛地利之便,不然还真难打破闷葫芦!  

  唐晓澜这人,让我比做是「羽生小说的郭靖」,除了他鲁直皓呆以外,有一个好老婆也是重要条件。另外就是,他对金世遗有一种如父如师的奇妙地位,就像《神雕侠侣》中杨过跟郭靖那样。  

  唐晓澜对天山派的贡献,第一个在于他跟冯瑛的幸福婚姻,让天山派出现了世袭的传统,不用再世世代代寻觅传人。第二个就是他实在带种,生下独子唐经天,算是凌未风以降最出色的掌门人,还娶了桂华生的女儿桂冰娥,把从前比剑结下的梁子都化解。除此之外嘛,就是在《云海玉弓缘》中当肉砧,造成厉胜男的不朽地位,这点倒是无人能及。  



冯琳、李治  

  冯琳是冯瑛的妹妹,属于刁蛮调皮那型。抓周时先是抓了木剑,再来则抓到「夺命神刀」,这是锺万堂将冒浣莲「夺命神砂」改良之后所发明的新型暗器,后来成为冯琳的绝技之一。冯琳不像冯瑛,被易兰珠救走之后就在天山习艺,生活相当单纯。她原本住在年羹尧家,由锺万堂传她无极派武功;被双魔劫走后长期待在四贝勒府,认识了许多魔头也学了不少邪派武功。她的立场算蛮复杂的,正不正、邪不邪,反正看谁不爽两边都打,要不是她姐姐冯瑛为人正派,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冯琳遇到李治也很凑巧,不但接替了姐姐在人家心中的地位,又使傅青主遗着《金针度世》后继有人。因为李治本来喜欢冯瑛,如果跟唐晓澜变成情敌会很麻烦,跟冯琳发生感情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  

  李治是天山七剑武琼瑶后人,李闯子孙,白发魔女嫡系。《七剑下天山》卷末说武琼瑶和李思永育有「一双儿女」,其实只有李治一子。易兰珠和武琼瑶是天山七剑中硕果仅存的两人,又分居天山两端,私交甚笃,连带地李治和冯瑛其实就是青梅竹马。李治爱上冯琳可说是「意料中的意外」——喜欢冯瑛是意料之中(冯氏姐妹本来人见人爱)、爱上冯琳是意料之外(把妺妹认错成姐姐)。其实冯琳这人本来如同野马难驯,是多亏了七煞白眉针之力,才让李治表现出男性温柔的一面,把她牢牢套住。因为根据武侠惯例,凡女主角受伤之时,男主角最是近水楼台,最为有机可趁。讲到这里我又不免想起那两句老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因缘。」  



本书之承先启后  



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  



天山小辞典  



猫鹰岛、蛇岛  

  这是旅顺口外的两个小岛,渤海之外最神秘的两个岛屿,都以岛上盛产的动物为名。猫鹰是一种怪鸟,原属海鸥的一种,鸣时如猫叫,又有如猫之爪,所以称做猫鹰。蛇岛顾名思义,就是盛产毒蛇。猫鹰和毒蛇彼此相克、又好群斗,辽东三怪借着观战领悟出了许多武功。  



毒龙尊者  

  因为患上麻疯自遗于世间,躲到蛇岛隐居却发现治病良方,因此得以绝处逢生的邪派高手。早年饱经冷眼,所以对人类丧失信心,受到吕四娘感化之后发现自己观念错误,决心贡献一己之力拯救世间麻疯病患,因而有了金世遗这个徒弟。  



羽生小辞典  



血滴子  

  一种形状特异的狠毒暗器,专门用于锁拿人头;也是允祯专属的暗杀部队。关于血滴子的形状,各家说法不同,本书中第二十页说道:「一个精铁打成的圆球,外表也没有什么奇异。用力一旋,那圆球倏地张开,里面藏着十几柄利刃,每柄不到五寸,晶莹透明,其薄如叶,整整齐齐,排列在两个半球型内,犹如飞鸟的翅膀。」第二十一页补述:「机括一开,里面快刀便如轮子般飞转,一张开来,把人头罩在里面,圆球便自行合拢,人头也不见了!里面的利刀都用毒药炼过,就算避得及飞头滴血之灾,只要给它伤着,也是性命不保。」本书中血滴子锁拿人头的片段不多,倒是圆球受力「万刀齐发」的场面经常有。  



守宫砂  

  「守宫」就是壁虎,守宫砂的制法据说是以朱砂和牛羊脂喂壁虎食用,日久之后,壁虎腹作赤色,通体透红,把它的血取了出来,混入胭脂,涂在女子臂上,若是妇人的话一抹便去,若是处女的话,则无论怎样洗抹,颜色越发鲜艳。有一首咏守宫砂的诗道:「谁解秦宫一粒丹,记时容易守时难,鸳鸯梦冷肠堪断,蜥蜴魂消血未干;榴子色分金钏晓,茜花光映玉构寒;何时试卷香罗袖,笑语东君仔细看。」这首诗说得很「风雅」,但拆穿来说,不过是侮辱女性的把戏。(P.629)  



柳枝接骨  

  据说这是中国古代医学不传之秘,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书中有记载。把剥剩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安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时,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两个切面都涂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然后又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夹着木板以固定骨位。(P.839)  



参考数据  

《梁羽生小说艺术世界》罗立群着 知书房出版 1997年05月初版  

《武侠五大家品赏》陈墨着 风云时代出版 2001年07月初版  

《剑娥》张谷着 皇冠出版 民国七十年五月出版

[/hide]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厚颜说一说《江湖三女侠》fficeffice" />

作者:私家侦探

剑胆琴心谁可语,江湖漂泊怜三女。弹指数华年,华年梦似烟。遥天寒日暮,寂寞空山路。踏遍去来枝,孤鸿独自飞。 ——自题《江湖三女侠》,调寄菩萨蛮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了,有人说,满清入关后,为中国的影视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实何止影视业,小说业岂非也如此。为了推翻没落的封建清朝统治,爱国前辈们便一举开展了新文化运动,爱屋及乌的连旧文化一齐推翻了。然而清朝的贡献诚如历史,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否定的。例如,新派武侠的开创者及其发扬者,二人的处女作便都以清朝为背景:开创者梁羽生《龙虎斗京华》为晚清,而发扬者金庸《书剑恩仇录》则似有意的选了对衬的盛清,基本上可算早清。

梁羽生的小说里,就侦探个人而言,最推崇的有四部:《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大唐游侠传》《云海玉弓缘》。而其他如《江湖三女侠》《七剑下天山》《女帝奇英传》等,则皆可划入一流作品。

日前偶然看到车田小美评《江湖三女侠》为梁羽生女侠书写的成熟代表作,不禁有点异议,因为我觉得,梁羽生女侠书写的成熟代表作怎么也应该是《白发魔女传》才对。不过他后面所说的吕四娘这号人物结合了历史与传奇,正适合羽生的书写风格,而且相较于《七剑下天山》,本书的人物焦点集中且清楚,把结构纷乱的弊病改了许多。倒还算是赞同的。

然后回头看看那首词。开篇剑胆琴心四字那就不必多说了,估计这和梁老日后琴剑书生的雅号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琴剑也似乎是古代儒侠必须掌握的两门技艺之一。一般说来,能够吟诗的名士型侠客,通常都是用剑的(尤其是梁书),剑能给人清高的感觉,刀则不但霸气,甚至有些庸俗了。试想一个儒侠,如何才能举着大刀吟风弄月,还是搞把幽雅气派又古典的长剑配在腰间最为合适不过。第二句直点主题,但字却不免有些凄凉,很难联系到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只要想一想那实现结局的过程,恐怕也就释然了。至于第二行的两句,则很可能是梁老无意识却又贴切的暗示出了书中的时间跨度:方登场时,两姐妹还是婴儿啊,那一晃可就是小姑娘了,真是白驹过隙…… 最后四句,颇有些故人去矣的感觉,愈发的苍凉萧索,甚至曾经令我很怀疑这书早先是否是悲剧,但随着梁老越写对人物越热爱,最终忍不住成了喜剧?又或这四句其实说的是年羮尧一人?是说他与冯琳最终分道扬镳?反正侦探个人以为,这四句放在被连降十八级去守城门的年羮尧身上,实在是太贴切了:一个人在最失意的时候又众叛亲离,他会是什么心境?

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年羮尧这人物,但比起那个花瓶般的皇太子唐晓澜,我还是更喜爱他,起码他坏的也有人性,更懂得如何为自己打算,他也有他自己的追求。记得梁老那篇《金庸梁羽生合论》里曾经说他笔下有两个最成功的坏人,一个是云舞阳,另一个是孟神通。但我看年羮尧也可算一个!并非是我说梁老说的不对,而是我觉得,当初梁老在写年羮尧的时候,很可能是故意要把他写坏,要把他写成一个不折不扣没有人性的家伙。但随着故事的铺开,主题的深化,恐怕年羮尧的形象就不那么容易把握了。这对梁老来说,或许是个失败,因为他的故事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但对我来说,则是个福音。这福音后来又有一个,便是紧接《三女侠》而来的《还剑》的云舞阳,只可惜我是先看的《还剑》,并未能体会那从年羮尧到云舞阳的变化。

写到这里,向上一看,居然是这等水平,自己已经很汗颜了,所以这次就先这样吧,等下次再厚颜继续:)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怀梁羽生——自成一体的世界 五、江湖漂泊数华年 BY羽灵

       《冰川》中天女初逢瑛琳姐妹,我就忍不住好奇,只想一下子弄清“江湖三女侠”这个称谓后面的故事。可能是不理解唐经天的太过得天独厚,天山一派如日中天,天下第一高手做父亲,母亲和姨妈又是传奇的主角,唔,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咋都叫他摊上了呢?杨柳青母女出场,当日冯瑛那“微笑一笑”更加叫人心痒的难受。揣测一下:唐晓澜本有婚约,杨柳青的父亲曾收留带冯瑛逃难的他,而冯瑛当年才不过周岁…那么,唐晓澜带人逃难自己总不会小得可怜吧?他要比眼前相敬如宾的妻子大几岁,才能担起这份重责呢?还有还有,那曲幽怨的百字令,明明就是思慕佳人,可望不可即的自怜自伤!小唐和绛霞以为是追怀冯瑛,杨柳青以为是写给自己的情书而珍藏密敛,但书里同时又说“这是当年怀念吕四娘所作”?哈哈,千头万绪,扯任何一根分明就是一段迷离往事啊。

        怀着解疑的迫切打开《三女侠》,信手一翻恰恰是冯瑛打趣唐晓澜:“唐叔叔几时订了婚也不告诉我,新娘子一定是又漂亮又通武艺的女英雄了。”顿时大跌眼镜:叔叔?天,这个称呼还真别致哦。耐住性子从头看起,篇首词恍然一则戏剧——弹指数华年,华年梦似烟,短短十个字蕴含的可是可歌可泣的悲欢离合,侠骨柔肠?哎,剑胆琴心谁可语?江湖漂泊怜三女。

        同是美人如玉,蕙质兰心,偏偏身世多悲,江湖浪迹。吕四娘,本就是诸多裨史的不二主角,如今在荒山月夜自山谷中冉冉升起,当时如梦一般的不真实。难怪晕头转向的唐晓澜睁大双眼问道:“你是人还是山灵?”对啊,这个问题我也想问,风华绝代奇女子,单凭一剑斗双魔,凭的不仅是武学绝响的玄女剑法,还该有一身胆气,和细若柔丝的心思。配以绝艳容光,从容应对间让人找不到一毫破绽。师门末徒,转盼嫣然的如花少女,偏要一剑单身,撼动恶名昭著的大师兄了因;温言开解,却能说服乖戾凶蛮的世外野人;乃至,苦心孤诣,耗尽年华血泪,向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讨个公道!原来是因为,公道自在我心,谁说小女子不能替天作回铁面判官?

        吕莹,这个名字乍看很一般,细思却曲尽风流。莹润如玉的容颜,舒徐娴静的举止,折射的是晶莹剔透、七窍玲珑的智计百出。我一直说吕四娘是梁书中最聪明的女子。大智若愚的聪明是藏拙,让人如沐春风不疑其他的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这一点,四娘做的无可挑剔,就连一代大侠的甘凤池也相形见绌,瑛琳姐妹更是不及。可能因为自己的愚笨,本能的对聪明的人敬而远之,所以,任凭四娘完美如神,总觉得隔着什么走不近她的内心。倒是天真无邪、玉雪可爱的冯瑛冯琳,一颦一笑、宜喜宜嗔,叫我忍不住的怜爱欣喜。说到这对孪生姐妹,自然而然的想要引用那句评语:姐姐端庄,妹妹顽皮。表面看来是这样没错啦,可是瑛儿也是天真的一掐一股水,琳儿也有暗地伤神的安静一瞬哦。

       百看不厌的是“姊妹花并开,张冠李戴”一回,且不说,中了琳儿毒刀的李源(个人以为正面配戏人物都有点小笨,智商可以忽略不计)从精明的年羹尧,到颇有几分舐犊情深的萨家双魔,还有心思缜密的雍正,统统的眼花缭乱。这些人或是一代枭雄,或是杀人不眨眼,偏偏在辨认这对姊妹花上输给了老实巴交,不然就说是心底纯良的唐晓澜李治这对难兄难弟手上。不信?你瞧啊。没错,李治最初是把琳儿误作瑛儿,但那是刚离天山未经风险的李治,不可一概而论。这不,几经患难,打眼间虽然被并立眼前的两姊妹弄得头晕眼花,需要考虑一下琳儿今早穿的是什么衣服,但,这已是最后一次啦。再看唐晓澜更牛,林中遇险,一瞥眼就认出是瑛儿旋风般闯进,那是绝对的眼力劲惊人啊。为什么这俩傻小子有这份眼力呢?或者说为何偏偏他们能够抱得美人归呢?哎,这就叫傻人有傻福,人家哥俩心眼实诚,看的是姊妹俩的本质,爱的是她们的所有缺点和优点。至于小年和雍正眼中的她们,一样的容颜绝艳就够了,谁是谁的唯一?是根本不重要的啊。

        当瑛儿临流照影时,心灵相通的琳儿也在顾影自怜:才不会相信世间还有这么一个人!不愧是孪生姐妹,性情迥异之下,也会有相同的心理活动。只因为同是豆蔻年华,十七八岁的女孩子总会有一些莫名所以的恐慌。好似世事无常,自己的力量渺小的可以,另一方面却又心比天高,以为天下之大除了自己都不堪入眼。自负加自恋,才是真实的心理。矜持的瑛儿会对月伤怀,一腔愁思连母亲也不能倾诉。我行我素的琳儿也不由的反思:我到底要不要这个有点傻气的李治呢?女儿心事乱如麻,才是少女情怀总是诗的最佳解释吧。
        也难怪,这俩姊妹当的是人见人爱,书里不止一处提到任凭是哪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恶魔,见到她们都会有一缕怜惜。我也难以免俗啦,瑛儿初下天山,脑中牢牢记得的是师傅金玉良言:“宁叫身躯成灰,不可屈膝投降!”于是,就那么立定脚跟,恨道:“恶强盗,你再过来!”拜托,他们既然是强盗,那里会被你吓住?还有骂人也是老实话,强盗?的确哦。相比之下,琳儿要变通的多,凡事总不肯吃亏,精灵中却透出一股女孩子的娇憨:“这药丸苦不苦嘛?”不怕天不怕地,却怕喝苦药,最受不了的是李治的婆婆妈妈,心底最深处渴盼的也恰恰是婆婆妈妈式的关爱,那是从儿时就没有感觉到的温暖呵护。不知道,在瑛儿琳儿心中是否隐含着一份恋父情怀?唐晓澜李治对她们来说,意味着家庭的灯火,和宠女儿式的轻怜蜜爱。就算走遍天涯,身边总有一个人可以依靠,身后总站着那个人,随时会给你一个叫你安心的微笑。

        梁老毕竟是善良的啊:似水柔情,如花美眷,千秋佳话人争羡,依人燕子又归来,沧桑变了心难变。柳絮轻飘,春风拂面,词笺不写文君怨,江南塞外一般同,碧波深处鸳鸯见。是啊,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会带给人震撼,但世间尽多美好,让人心中怀着艳阳天,又何尝不是功德一件?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音希声——小议吕四娘 by春水煎茶

        (药师说“顶吕四娘的很少让我好奇。”,于是我就来顶她,同时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顶她的人少,纯粹是一家之言。)

         若论成就,吕四娘在梁老全部小说人物中也算佼佼者,论武功天下第一,论业绩深宫屠龙,白璧微瑕的只是徒弟不够出色,但想到独龙尊者、金世遗和她的渊源,这点似乎也能弥补了。

        如此优秀的人物却在读者中人气不高,那些“最喜欢的角色”,“最喜欢的十大人物”讨论中都鲜见她的名字。虽然提起她来,多半会赞一声,却少见读者主动提到她。

        这就要说人物设定有讨巧,不讨巧之分,吕莹就属于不讨巧的那类。

        吕四娘吃亏首先就在这“完美”二字上。
        小说人物不同于现实,有缺点或者弱点更容易让读者投入感情。缺点会把优点衬托的更醒目,弱点能引发读者的保护欲。如果再加上悲剧的情节,就更容易人气爆棚了。梁著中另外一个号称完美的人物张丹枫,在萍踪里就很悲情,家国的矛盾、爱上仇家之女的辛苦,无不让读者揪心,进而更加关注他。而吕四娘总是那么挥洒自如,以至于让人觉得“反正她都能搞定,没有必要替她担心的。” 太优秀了,让人难以代入,又不给读者为她担心、伤心、痛心的机会,缺乏了感情上的投入,对这个角色就会有种疏离感,于是就敬而远之了。

        第二个吃亏在“特色”二字。
        以读者的眼光来看,那些个性鲜明激情澎湃的人物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棱角鲜明,超凡脱俗,让人倾心。而名义上的主角们假如没特色,也不过是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的道具而已。
        而吕四娘乍一看似乎没有个性也没有激情,四平八稳平淡如水。却忽视了那最有个性到偏激狂妄的金世遗师徒,被她轻而易举收服的事实。她是温润谨慎的长者(这和年龄无关),极善于体会别人的心情思绪,团结、调动他人,所以才能举重若轻,无往不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
        如果让我来总结,吕莹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强”字,智商、情商、文才武功、见识心胸、为人处世、领袖能力全方位无死角的强大。这种强大却不是强硬,没有侵略性,内敛而不张扬。于是又容易被单纯崇拜强者的读者所忽略。

        第三个吃亏在“爱情”二字。
        身为女性角色,爱情总是很受人关注。梁老笔下的女性角色口碑甚佳,可仔细看看,风头最劲的那几位——练霓裳、厉胜男、飞红巾、武玄霜、凌云凤,无不是爱情悲剧的女主角……感情上的脆弱、挫折和其他方面的强势形成反差,带给人强烈的震撼。而悲剧的爱情故事也让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梁老说大团圆的结局是媚俗,这点我不敢苟同。在读者群中,喜欢悲剧结局的人不比大团圆的少吧?到底哪个更“俗”啊?
        而吕四娘爱情的结局却让人容易忽略她的付出。吕沈二人最终在一起看起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可这背后是吕莹的无限深情和绝顶聪明。相见容易相处难,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少女几年守护着瘫痪的心上人,个中艰辛可想而知。我向来以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的极致,绝不输于那些轰轰烈烈石破天惊。

        “曲突徙薪为彼人,焦头烂额为上客”,唐晓澜那点心思,也被吕四娘化解于无形。若是从观赏的角度出发,发展到余鱼同那样会更热闹好看吧?可惜以吕莹的聪明细心,是不会让自己成为被看热闹的八卦对象的。

        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吕四娘在书中的人气(即梁书中其他人物对她的评价)与读者中人气的差异了。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小段,证明强大如她,也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吕四娘心中奇道:“怎么这位大小姐谈论起我来了?她为什么又这样大胆,敢把犯人从密室里带出来。”只听得那李明珠又道:“吕四娘确是女中丈夫,但她欢喜的那个书生更是人中俊杰。”吕四娘面上一阵发热,心中却是十分欢喜。路民瞻笑道:“你怎么知道?”原来路民瞻并未见过沈在宽,只是在同门口中隐隐约约知道沈在宽的为人而已。李明珠笑道:“他以前也曾被囚在这儿,我父亲对他威胁利诱,他一点也不屈服。若然他是像你们一样的侠士倒不出奇,他却只是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呢!”吕四娘在上面听得芳心大悦,对李明珠甚为好感。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1008、醉笑离殇——咫尺情缘付流沙(闲话《江湖》)by羽灵

说忘记 却时常想起
你给的美丽 刺痛我心底

每一次 从梦中惊醒
沉默地哭泣 放肆地想你
吕四娘乘夜风而至,冯瑛踏晨曦而来,冯琳更以生春笑靥明媚了湖光山水。大气,端丽,慧黠,辉映花海,于漂泊中尽显剑胆琴心,于华年间璀璨日暮遥天。以牡丹之贵,芙蓉之美,芍药之艳,共谱了一段千秋佳话。
柳絮轻飘,春风拂面,依人燕子又归来,沧桑变了心难变。《江湖》的世界,明朗的叫人瞠目而不自知,就连罪恶也是表面化的。就这样倏忽十余载,弹指数过的华年因结局一致的单纯而唯剩美丽,结局好一切都好。
开篇时那对粉雕玉琢的女娃儿,成长为绝世丰姿的双十佳人。绝代丰姿在武侠中的含义,应该不止是美丽,还有作为江湖人必备的勇气、胆略和随时斗架的才干。代出豪杰之天山派的嫡传弟子,旁学杂收最终归于无极门墙,这样的机遇注定了这对姊妹花的起点——极高。
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童年丧亲,江湖漂泊,冯瑛还是幸运的。与其说踏入江湖的契机是报仇,倒不如说为了展现这一代天山弟子的风采。当断玉挥洒出不逊游龙的迅疾,执剑者倔强中透出的纯厚,正昭示着来自天山的风骨;而矜持中流转出的娇憨,正洋溢着花季少女的绚烂。
至此,娇纵却不足以自保的杨柳青,何能不败?一剑风云动,美人如玉剑如虹。这是侠以武犯禁的深层向往,走向唯美意象的一个必经布景。杨柳青青弄轻柔,这个师妹是美丽的,甚至还可算得青梅竹马,若无年少懵懂时的惊鸿一瞥,杨柳青和唐晓澜本该十指相合,任凭流光从指缝滑落。
然而邙山夜色中的奇女子,苒苒漫出的都是吸引人的神秘。既然接收了游龙剑,注定了要负起涉足江湖的命运,讽刺的是,这个开端却是家破人亡的警告,继而才使巧遇吕四娘成为唐晓澜江湖梦的真正转机。因为,唐晓澜的尴尬从一出生就决定了他是——逼入江湖。
不自知的身世,稀里糊涂惹来的师门仇敌,再加上一生奔波寻找的两个孤女,这是唐晓澜的前因,杨柳青进不去或者没想过介入的后果就是——欣喜的宠溺是假的,安之若素的照拂也是假的。一首百字令,接上了唐晓澜的过往,也割断了这段表面姻缘的未来。
其实,作为北武林魁首杨仲英的掌珠,杨柳青和唐晓澜一样,也没有行走江湖的自觉。奇怪的是,不但冯瑛下山是师门责任,连吕四娘的从容风度,也没有他们自诩的那么冠冕堂皇。退一步讲,如果吕家没有遭祸,独臂神尼也许只能收获武学的衣钵传人。
好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好在生活场景是随人的成长而变换的。当长大成人的冯琳不再安于王府时,当幼年的混世魔王渴望建立功业时,最早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也为自己的雄图霸业展开了又一轮的冲刺。
所以,唐晓澜离杨家酒楼遇贵人,冯瑛离天山断玉显神威,冯琳离京师重逢年羹尧。而此刻的吕四娘,回首来时路,只怕会叹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故事的序幕逐渐拉开,曾经以为的亲近由咫尺变为了天涯。唐杨心结在冯唐联剑中进一步加深;走出宫廷的冯琳与年羹尧渐行渐远;曾经朝夕相伴真正得成正果的,只有同时站在新起点的吕莹和沈在宽。由此可见,相守时间远胜过人际羁绊。
接着高潮剪出,就到了结局,纠葛了十余年,每个人似乎都在等。杨柳青等一个诺言的兑现,唐晓澜等摆脱引线的机会,冯瑛等唐晓澜给出不再变更的决定,吕四娘等复仇和了结心愿的借口。江湖豪侠也在等,甘凤池等苦心孤诣的最佳诠释,白泰官和鱼娘等鱼壳大王回归江湖,陆民瞻和李明珠等这个事件告一段落。
倒是最不安现状的冯琳,和李治一度游离,直到被雍正和年羹尧的相争扯回局内,后两人正是所有局内人的那根引线。雍正和年羹尧其实很默契,相知颇深。年羹尧猜到了雍正的用心,却改不了这个事实,杭州城门的旭阳下,伸手捧回的只是恨也不悔当初的破灭感。然后,一切皆幻。而,帝王代号雍正的存在,也不过是提供了任人驰骋的一方舞台。
三女屠龙,尘埃落定后,依旧风尘折杨柳的大道上,刀枪争鸣、辈出豪杰的江湖,还是会把闲踏名山、武林称雄的豪迈,化为英雄儿女、不诉闲愁的话本去流传。最可贵的是,词笺不写文君怨,江湖儿女要的仅是--相视一笑不牵连。


如果我们的故事
已写到了结局
如果你注定要放手
我情愿笑着离去
不如就这样 收藏起悲伤
陪君醉笑 三千场
不诉离殇


——梁羽生家园 羽灵 2011-04-2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21009、谦谦君子,温润如玉by文小令

     距第一次看到梁羽生先生的作品已过了十四年。十四年是一个怎样的距离?足以让一个刚刚出生不足45厘米长的婴儿长至1.5米长,也足以让一个对世间充满了无限想象的懵懂少年懂得反思自己的人生,更足以让当年那个为了看武侠小说而看梁先生作品的我,开始思考梁先生小说的真谛。
    梁先生小说常常被武侠迷们所不喜,理由不外乎是觉得太过陈腐,说教意味太浓,没有什么顶天立地,傲视天下的群雄,不够“快意恩仇”。当年的我也有这一想法,所以当年的我最爱的梁先生小说是《云海玉弓缘》,最爱的人物是那个离经叛道而又情意深重的奇女子厉胜男。但是当十年之后我再彻夜翻阅梁先生的作品集时,却发现厉胜男虽仍让我心动,却已不再心折。厉胜男是少见的奇女子,但是小说之中的奇女子是何其的多,而世间存在的奇女子却是何其的少!你我不过是红尘之中的男女,又何必为一奇女子辗转反侧?
    十年之后的我最爱的人物是李思南(《瀚海雄风》)与唐晓澜(《江湖三女侠》)。我想,当我说出这两个名字的时候,估计梁迷也会反应几秒才会想起他们是谁,因为,他们是那么的普通,甚至,被很多朋友批评为“脸谱化”。但是,正是这样的普通男子,才是真正的红尘男女,才不是所谓的“高大全”的奇男子。但是他们只是普通,却不是平凡。他们虽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虽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却可说是普通人之中的优秀者。
    我一直很纠结到底是以梁先生小说中的谁为例来阐述这些代表了梁先生文化理想的侠客,说实在的,梁先生小说之中这样的侠客实在太多。最后我还是遵从了自己的私心,选择了最爱的李思南与唐晓澜,但是由于木易无垢的《淡薄如水——李思南的爱情》一文写得十分透彻,因此,我此文将以唐晓澜作为主角。
    唐晓澜的身世到是传奇,但是他的一生却是中规中矩。可以说,唐晓澜是梁羽生笔下众多平凡男主角中的一位,但是,恰恰是这位平凡的男主人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他身上闪耀着梁先生对于“侠”的理解——儒侠。梁先生笔下的众多儒侠形象恰是符合了中国儒家文化之中对于君子形貌的阐释——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武侠小说一直被称为成人的童话,因此奇人奇事在小说之中层出不穷,但是这样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儒侠却是少见。
    我为何会言唐晓澜是一位儒侠,他身上又有什么儒侠的特质呢?儒侠既是儒,就应符合儒家的礼教。明代之时由于市民文化的兴起,儒家礼教一度在民间衰微。清朝入关之后,思想控制甚严,儒家文化也没有得以复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儒侠所谓的儒,其实不过是不过度彰显欲望罢了。也就是说,需要在情欲与世间规制(礼教)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细究唐晓澜的生平,可谓却是如此。少年时期的唐晓澜生活于武师家庭,所接受的是情的教育;青年时期的唐晓澜由于受到大儒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的点化,已经开始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自蛇岛归来后的唐晓澜则由于与吕四娘以及吕留良的传人沈在宽的频繁接触,已经具有了儒侠的风范。
    唐晓澜的少年时期是在中原的的武师家庭度过的,武师家庭所注重的是武艺的训练与任侠使气精神的熏陶,这样的教育背景最注重的是情,礼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当师傅杨仲英提出将女儿杨柳青许配给唐晓澜的时候,他因为不喜杨柳青的娇蛮,也因为心中已有爱慕的对象,便任性而为,离家出走了。
    五年之后,当唐晓澜从天山回转中原之时,无意得知自己的身世。当他知道自己是康熙帝的儿子时,义无反顾的从反清义士手中救下了父亲,只为了血亲之情。但是唐晓澜并没有认回父亲,因为他自小所受的教育是反对清廷,也因为师傅冯广潮一家的血仇。唐晓澜在徘徊自己以后该何去何从,是该隐居不问世事还是回归反清阵营之时,他拜访了吕四娘。吕四娘是大儒的孙女,自小所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化。因此,受到吕四娘点化的唐晓澜决定将个人的感情暂时放在一边,而将大义放在中间。在吕四娘的帮助之下,他再次回转了反清阵营。此时,他做的另外一个决定,也是将恩义放在首位——与杨柳青订婚。他一直不喜杨柳青,不然,当年也不会为了逃婚而离家。与她订婚可说是为了还师傅的教养之恩。
    后来,在因缘际会之下,唐晓澜与冯瑛两人被单独困在一个海岛之中。两人一起练武,谈天说地,感情日渐萌芽。海岛是一个方外世界,也就是不受礼教束缚之地,二人在不知道此生能否出岛的情况下,产生感情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当二人回到现世世界之后,这种没有礼教的生活被打破了,二人回归到了现实的礼教世界。但是,情已萌芽,又该何去何从呢?
    此时的唐晓澜有两个选择,一是与冯瑛断情,与未婚妻杨柳青结婚;二是与未婚妻退婚,然后与冯瑛牵手。第一种选择纯粹是基于礼教,因为唐晓澜并不爱自己的未婚妻,甚至可以说是不喜她的刁蛮任性,订婚只是基于对师傅的感激之情。第二种则是将情感凌驾于礼教之上。唐晓澜此时陷入了该如何选择的困惑之境,两种选择说到底就是情与礼的选择。唐晓澜在挣扎之季向吕四娘求助,四娘在论证了退婚并不违反儒家礼教的大前提下,又暗示了在礼教上也有所亏欠。此时的唐晓澜虽已接受了儒家思想的教化,但是仍是草莽之气胜过儒生气,因此,他仍然遵循了自己的想法——与杨柳青退婚。
    如若唐晓澜真的顺利退了婚,那他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儒侠。梁先生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因此,退婚之事必然地横生了枝节——唐晓澜还来不及提出退婚的请求,杨柳青就为了救他掉入洪流中,生死不明。面对这样的现实,若是在其他小说家的笔下,可能就是为未婚妻一家守丧三年,甚至是无需守丧,就迎娶心上人。但是,梁羽生却偏不如此。唐晓澜在思考良久之后,向冯瑛提出为师傅守丧,并且暗示她他们的感情就不要再提,他会一直寻找未婚妻杨柳青的下落。唐晓澜的忍情命运其实是必然,是梁羽生儒侠理想映照下的产物。
    唐晓澜的离家出走、救父都可说是在情的主宰之下发生的。如若唐晓澜一直如此任情使性,那他就只是普通武侠小说中的普通人物,就不能体现梁先生的儒侠理想。因此,梁先生安排了吕四娘这样一位儒家思想所化之人作为唐晓澜的精神导师。唐晓澜少年之时暗恋吕四娘,其实可以说是梁先生埋下的伏笔,暗示了唐晓澜最终会成为儒家思想所化之人。在情感的主宰之下,唐晓澜涉险救出了生身父亲之后,不知道该继续遵从自己的情感,还是恪守儒家的君子之道时,又是儒家化身的吕四娘指导他选择了恪守儒家道义。杨柳青掉入洪流,生死不明之时,唐晓澜的脑子想到的又是吕四娘。为什么他的脑子里出现的会是吕四娘,而不是爱人冯瑛呢?冯瑛是唐晓澜的爱人,但是她是一个成长于天山之巅的世外女子,没有受到过礼教的熏陶,心性纯净。主导她思想的是情。但是唐晓澜不一样,他受到过儒家思想所化的吕四娘的点化,他的心里已经扎下了儒家思想根,因此,在杨柳青生死不明之际,他想到的不是情,而是礼教。按照儒家的礼教思想,丈夫是不需要为妻子守丧的,即使是在理学倡明的宋代也不需要。但是,杨柳青是为了救他而不知生死,按照君子之标准,他对杨柳青在礼上已经有了亏欠。可见,此时的唐晓澜已经将自己放在了儒家君子的立场上要求自己。因此,杨柳青之下落不明可以说是唐晓澜生活上之大不幸,但是,却又是他成为儒侠之一大幸。至此,唐晓澜完成了他从一介任情的武夫向具有儒家思想的儒侠的转变。
    唐晓澜只是梁先生武侠小说之中的一位男主角,但是他的人生轨迹可谓是代表了先生笔下的众多男性角色。梁先生生长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写诗填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1945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
梁先生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笔下的侠并不仅仅是普通的侠客,而是代表了他文化理想的侠。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梁先生这一被中国文化浸润长大的文人,选择这一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形成的思想,将其赋予了笔下所有的正义性的男主角,就可谓是理所当然了。

——2011.01.22 梁羽生家园 文小令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21010、重读梁羽生之《江湖三女侠》——侠义的肋骨by羽灵

在武侠小说里,十年一直是个奇妙的数字。
十年磨一剑的隐忍,夜雨十年灯的今昔,《江湖三女侠》开篇即道:“十年完旧约。”
一边孩子抓周,一边午夜征骑,怡然与紧张,温情和血腥,截然相反的两种氛围撞击辉映,引出的却是侠之绚烈、义之荒芜。侠,渊源已久。义,可堪回首?
寂寞山村,黄菊路旁迎客至;中秋将近,已凉天气未寒时。
憨实武师邝琏不想驰骋天下,他的亲家冯广潮亦远离了江湖萧杀,偏偏人不寻事事来就人,一个周青案牵大内,引来了血溅荒村!冯家何罪?一夕家破人亡。邝琏又何辜?转瞬背井离乡。本是合家团圆的中秋佳节,奈何翻作修罗场!
那么周青又何错?不过是由“周大人”变为了“周大侠”,一个称呼肇始身份更迭,也导致了立场变更。在梁书中前者是鹰爪孙,后者是侠义道,可是泾渭分明正邪对立的存在。然而,官民分立非一日之功,游离于中的侠也未可太过模糊罢。
自古道“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学而优则仕方为正途。于是英雄家族于军旅中累积传奇,草莽豪杰自快意恩仇至烟消云散。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军,纵有兔死狗烹的悲凉怨愤,粉妆楼、水浒传、荡寇志,依旧要回到封妻荫子、社稷清平的歌颂之上。
这其中固然有物不平则鸣的观念,更多的却是要维持一个秩序,官府于江湖不只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衡量标准。是与非,侠与盗,岂非该看一个义字?
所谓“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孟子又说:“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侠与义习惯被捆绑演绎,“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金庸更借郭靖之口道出那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修得匪夷所思的惊人艺业,穿梭于身不由己的江湖,说着替天行道而快意着恩仇,叹着人心险恶而冷挥着刀剑,侠士们塞北江南纵横的缝隙间到底看穿几分炊烟?
梁书侠客们总行色匆匆,箫心剑气弹奏家国飘零的心曲,金戈铁马挥霍拼葬荒丘的豪迈,岁月流转的容颜又能印证多少江山更变?
周青得凌未风传下追风剑法,世人却逐渐淡忘他曾是天山剑客的救命恩人,代出豪杰的天山一派仍高蹈世外,昔日“天山七剑”竟雄风不再。哪怕你武学入得化境,奈何前事不堪清廷兀立,纵千万人环绕只能吾往矣。
唐晓澜接下游龙剑,懵懂少年自称剑匣诗囊长作伴,要在茫茫人海,觅那飘萍倦侣。萦绕许久的身世之谜屡次招来杀身之祸后霍然泄露,恩同再造的杨仲英和关东四侠代表正义顺理成章地对他进行讨伐,难道他错不在作为而在出身。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公案小说,最流行的自然是《包公案》,“七侠五义流传在民间”,五鼠闹东京这烂熟故事细品一下,是否另有玄机呢?南侠展昭弃江湖入朝堂献武艺得功名,恰合光宗耀祖的传统思维,如果说这是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变异表现,白玉堂一系列触犯国法的行为简直可以类比孙悟空大闹天空了。
表面上名位之争,内地里当是向往自由的歌唱,或者说草莽之人平民阶层试图打破现行秩序的努力。所以其后《施公案》里黄天霸被指为利欲熏心背信弃义,电视剧里展昭苦闷江湖朋友的敌视也就毫不稀奇,毕竟官民利益存在冲突。“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这才是官府眼中的侠义。
好在苦闷的唐晓澜有聪慧的吕姐姐,在吕四娘、沈在宽高屋建瓴的开导下,幸运的他很快不再纠结陈年往事,这道理仅一个“民”字。梁式侠士一脉相承,追求比公案小说乃至水浒英雄的生存本能都高出一截,他们要的是民之安民之权民之福祉。
但实现方法,居然模糊之极。
故此成全了周青孤胆英雄,十余载奔波劳而无功;也忽视了唐晓澜善良本质,官位出身足以判定生死…这一瞬间,没有人记得他们也是民之一员。
若非作者笔锋凌厉,下笔激诛雍正之毒、年羹尧之辣,单凭了因之贪、双魔之狠,怕是并不易见出三女侠之除暴安良、侠肝义胆吧。君不见四娘闯山剑锋到处一样死伤无数,琳儿出手更是向不容情么?在冯家姐妹,幼遭孤露骨肉分离,灭门深仇不共戴天。在吕四娘,既有家破之恨,又有夷狄之仇,后者是大义,前者是切肤之痛。
复仇的矛头一是雍正,二是年羹尧。
问题是吕家惨剧制造者明明是康熙,冯家遭难时年羹尧不过幼稚孩童,这报仇人选分明有些蹊跷。四娘倒是言之凿凿,说雍正心术不正,年羹尧助纣为虐,若他们得势苦的必是百姓,因而杀之是为天下芸芸众生。换言之雍正不觊觎皇位,年羹尧不猎取功名,他们就和其他皇子富家子无异,入不得侠士之目?
即便三女屠龙,天下还是那个清廷,侠士们孜孜以求的还是反清复我家国…一切又回到原点,唯一改变是多了一段江湖佳话。到此由不得人心有疑惑,侠义道为谁辛苦为谁忙?四娘大仇得报时,怎么只想到告慰父亲在天之灵,那家国大义又体现在何方?无处找寻。
恐怕这是武侠小说最大的悲哀,江湖永远擦朝廷的边球,难以动摇其根基。
不期然想到黑帮小说,比如《教父》,主人公何尝不自认正确?光辉英勇背后的鲜血铺天盖地,张扬自我愤怒,牺牲蝼蚁点缀华彩,如此作为有何矜夸资本!话说回来,黑帮老大比天山剑客是不能同日而语,但侠影深处的无奈,缺失的同是细微处的关怀。
要的是绚烂,弃的是平淡,得的是想象力的飞翔,失的是现实的羁绊。原来家国江山是侠义的肋骨,自由热血才是揪扯不开的企盼。然后,绚烂至极的毒蘑菇生长之处——能不能就此问上一句:当年埋在花园的尸首,它发芽了么?



后记:武侠,果然是成年人的童话,在童话也能读出阴谋的今天,还是不要看武侠了吧......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21011、其实很简单——《江湖三女侠》读后by风继续吹

忙碌而炎热的夏日,抽时间重读《江湖三女侠》。
    还记得当年迷恋于梁老的“天山系列”,每读完一本,总喜欢把书里读到的故事讲给不读梁著的同学听。
    我的记性不太好,常常是刚读完一本书就已经把大多数的内容给忘了,只把记得的少量的内容讲给同学们。
    譬如说,讲《七剑下天山》时,基本上几句话就讲完了,我说“杨云骢一出来就死了!”、“你知道顺治怎么死的吗?是被康熙亲手弄死的!”、“凌未风太猛了,从头到尾打架其本上没输过,就是拇指被砍掉了,也还是很猛!”、“易兰珠运气太好了,得了两家的武功,大反派还被她给杀了!”……
    大多数的书都是几句话就讲完了,除了《江湖三女侠》。
    《江湖三女侠》是我看后记得内容最多、向同学讲得内容最多的一部梁书。
    雍正微服去少林寺学艺、年羹尧是个小神童、唐晓澜是康熙的儿子、了因大战七侠、吕四娘遇到毒龙尊者、毒龙尊者用蛇来治麻疯……这么多的内容让我讲得唾沫横飞。
    最喜欢讲给同学听的是唐晓澜“中毒”那段故事,那段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梁老设计的很有意思。
    多年后,再一次读《江湖三女侠》,除了之前所记得的内容,这一次多了一些对书中的爱情故事的印象。
    冯瑛和唐晓澜、冯琳和李治、吕四娘和沈在宽,三女侠的三段爱情,都很般配,尤其是冯琳和李治,更是绝配。
    冯琳中毒,山洞中李治为她疗伤一段,写得不错。
    武侠小说中,山洞疗伤的情节似乎很多,但往往俗套,这一段却不俗,针灸、催泻,李治为冯琳洗臭衣服,李治舍不得吃干粮省着给冯琳而自己几乎饿晕,这生活化的场景,波澜不惊,却真实的令人感动。
    梁老挺擅长描写爱情,却似乎并不擅长描写类似“双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比如说吕四娘与甘凤池之间,吕四娘与毒龙尊者之间,本来都可以写成英雄相惜的情义,但是,前者开头不错,后面渐渐淡化,后者则写成了毒龙尊者对吕四娘的敬若神明,尤其是在毒龙尊者与吕四娘第二次相遇时,毒龙尊者看上去好像迫不及待的表达,让我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毒龙尊者面色倏变,忽而叹一口气道:“我得了吕女侠的教训,发誓不再将所养的毒蛇害人,只用它们救人,那厮打碎铁管,激怒它们,乃是自寻死路,那厮死不足惜,只可惜我这两个最好的帮手,竟也死于非命。”冯琳又好奇问道:“怎么它们会是你最好的帮手?”毒龙尊者续道:“我得了吕侠女的教导,这一年来也救了不少麻疯病人。起初我本想把病人扛回蛇岛的,后来想起这太费事。因此带了这两个助手出来,每当医治病人,就将它们的血刺出来应用,然后用药喂它,在几天之内,便能恢复。”冯瑛听了,心中不觉起了感慨。】

    一句“得了教训”,紧接着又一句“得了教导”,真是败兴,何需如此?不必如此!
    若是此时尊者一言不发,向吕四娘抱拳一礼,长啸一声,只留一个背影,该是多好!又或者是,梁老根本就不要设计二人的再次相遇,在第一次相遇后,江湖上就开始流传一个怪人掳人为之治麻疯病的传说,而只有传说闻于四娘之耳,该是多好!
是我想太多了,还是梁老想太多了。
    《江湖三女侠》是梁老早期的作品,那时的梁老,想的并不多,从简单的文风就可见一斑。
    这简单可以看作是文笔的不成熟,但这简洁却又是珍贵的。写文章,由简入繁易,由繁再回至简难。而梁老却也是如许多作家一样,由简入繁,而终未能再回归简,甚可惜。
    且看《江湖三女侠》中的不成熟但珍贵的简。
    就说唐晓澜,以他的身世,便可以写得很繁,可以写得很纠结,比如像梁老后期刻画的檀羽冲。但在这里,唐晓澜身世之困惑却在与吕四娘及沈在宽的一番谈话之后便即化于无形,简单!
    唐晓澜向吕四娘倾吐完苦恼,吕四娘要带唐晓澜见沈在宽。

    【唐晓澜随吕四娘下山,问道:“哪位沈先生?”吕四娘笑道:“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我爹爹最得意的门生沈在宽。”唐晓澜“啊”了一声,问道:“他不是五年前已被捕了?”吕四娘说道:“甘师兄还没对你说过吧,后来我们把他救出来了。”唐晓澜先是心神一荡,后来一想:吕四娘对自己的姐弟之情,已足令自己铭心刻骨,那能再存奢望?这样一想,心湖平静,心境澄明,默默的随吕四娘进了禅院。】

    唐晓澜可以很纠结,也可以很简单,怎么简单?先是“一荡”,后是“一想”,便即“心湖平静,心境澄明”了。

    【吕四娘带唐晓澜进入禅院,两人并肩而行,唐晓澜已长得比吕四娘还高,禅院前有山泉汇成小潭,潭水照影,只见一个英俊少年,一个婀娜少女,有如并蒂之莲,在水中摇晃。刚才吕四娘在流泉飞瀑之旁,听唐晓澜申诉,全心想替他消解忧危,心中毫无别念,对水中影子亦无感觉,如今经过小潭,步入禅院,突然想起了沈在宽那首集句小词,只怕沈在宽对自己还未能全心信赖,见了晓澜,若生误会,这岂不加重他的病情?思念及此,脚步忽缓。唐晓澜若有所觉,回头问道:“姐姐,你想什么?”吕四娘抬头一望,阳光明朗,山花如笑,说道:“没有什么。”跨前两步,带唐晓澜进了禅院,在一间静室之前叩门叫道:“在宽,有客人来呢!” 】

    吕四娘也可以很纠结,也可以很简单,怎么简单?先是“忽缓”,后是“一望”,便即“没有什么”了。
    在有些事情上,我比较喜欢这样的简单,因此,我不喜欢《云海玉弓缘》中金谷厉之间的纠缠。
    吕、唐之间的简单为整本书定了基调,全书似乎都是简单的,那些本来可以很纠结的事,都是没有过多的纠结,很快就化于无形。
    梁老的文字在后来的作品中渐渐地变得不简单了,纠结多了纠缠多了,越复杂,情节就越不容易让人记住,尤其是我这样记性不好的读者。
    好吧,我也简单一些,就写这么多吧。
    有些事可以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
    就像有的人费尽思量也分不清长相一样的冯氏姐妹,但其实很简单,简单的只需要一个笑。

2011/7/14于沪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1012、从江南八侠的排名说起by天山游龙

江湖三女侠》中对独臂神尼武学的介绍是独臂神尼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暗器也精通多门,因此传下的弟子各自擅长的兵器和暗器也就各有不同,从后期各人的修为而言,最出名的依次应是剑(玄女剑法)、杖(伏魔杖法)、刀。而其余兵器上的武学相对而言要逊色一些。

究其原因,涉及到独臂神尼武学渊源探究,而探究独臂神尼的武学,首先应从其来历加以考察。独臂神尼的身份为明崇祯一朝长平公主,生于皇宫中,而皇宫大内侍卫中不乏高手,是天下武学的一个集聚地,各家各派的武学多且驳杂,这或许成为长平公主早年武学的根源所在。当然这涉及到长平公主幼年是否爱好武学,因为只有对武学有兴趣,方能打下这般基础。对于这个问题,从长平公主被崇祯斩下一臂且处于宫门被破的环境下,仍能顽强活下来,及后期成为武学大师看,当年的长平公主应该多少具有武学基础,但是限于年龄而修为未深,宫中的武学环境使得其习得的武功较为博杂,但是基本都不是上乘武学。

长平公主在国破家亡之后,到成为独臂神尼期间的这段经历《江湖三女侠》中未作交待,不妨可作如下猜测,一是在清军入关,攻破北京,逃出京城的长平公主携有宫中秘藏的武学典籍,依法修炼,而武功大进,逐步迈进超一流境界;二是期间得遇高人,传授绝艺,随着年纪长大,修为日深,但是不管循哪一种途径,武学修为在其个人身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一名前明的落难公主变为江湖闻名的独臂神尼。这一期间独臂神尼的武学修炼,最大可能是在两方面,一方面修习正宗的玄门内功(来源可能是宫中秘笈也可能是高人传授),后来经其传下的内功心法,几与天山派内功并驾齐驱,孟神通曾评价不在天山派之下,随着内功修为的日深,独臂神尼成为了内家高手。另一方面应该是修习上乘武理(如玄功要诀般秘笈),根据武学“一法通,百法通”的原理,在上乘武理的熏陶下,原来幼年宫中所学的不算高深的武功、兵器在其手中施展开来,均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由此渐步入强一流乃至超一流的境界,在江湖中赢得“独臂神尼”之尊称。

独臂神尼名震江湖之后,收下了第一名弟子了因和尚。了因出身强盗,后为独臂神尼收服,成为独臂神尼门下大弟子。至于独臂神尼为什么会收下了因这般出身不是很好的弟子,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反清复明”。虽然了因出身强盗,但是骁勇善战,放在战场上,绝对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且了因武学资质无疑也属上乘,较能领会独臂神尼传下的武学,调教得好的话,绝对有利于反清复明之大业。因而独臂神尼收下了因其主要目的应是为复国考虑,而且之后所收的弟子多为男弟子,更能看出独臂神尼在为复国积蓄力量,而惟一的女弟子也是关门弟子的吕四娘得以列名于独臂神尼门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吕四娘祖父吕留良一直宣扬反清学说,有较大影响力,从这点考虑,独臂神尼身边应有一名能够代师传艺的弟子,而了因无疑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而且就这个任务来说,了因完成得不错,后期毕竟是助帮助师傅培养出如甘凤池、白泰官这样的高手。

了因成为独臂神尼弟子之后,得独臂神尼的悉心调教,而独臂神尼对了因教导,除了将本门的武功悉数传授之外,更重要是因材施教,这就涉及到后来成为邙山派镇派武功之一的“伏魔杖法”。根据书中介绍:“伏魔杖法乃是当年独臂神尼所创,经过了因和尚精研,再加以增益,演成了一百零八路的招数,每一杖打下,都有千钧之力,而且杖头杖尾都可用以打穴,其中还夹有刀剑的路数,端的是厉害无比,但却最消耗内家真力,若然演完一百零八路杖法,非卧床静养三日,不能复原。”但是就独臂神尼本人而言,施展过这套武功的可能性不大,其原因在于这套武功初段以金刚猛扑为主,之后由外而内,兼具内家、外家之长。独臂神尼武功虽高,但究系女子,且失去一臂,施展开来多有不便。因而最大可能性是这套杖法雏形为了因的武学,或是禅杖、或是铁杖,而经独臂神尼改造创新,再传到了因手中。据书中介绍,伏魔杖法第一段为金刚猛扑,第一段开始由外而内,每一招都要耗损大量内力。据此第一段应该是了因本身的武学,而之后更多是独臂神尼所创。就了因本人而言,拜在独臂神尼门下之前应该是外家高手,而后得独臂神尼传授玄门正宗内功心法,由外而内至内外兼修,终成为一名强一流高手,可以说在武学进境上,了因走了一条同其余正派弟子不同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同其伏魔杖法又是互相契合,所以伏魔杖法在了因身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而之后邙山派的吕青、翼仲牟虽然也是以伏魔杖法威震江湖,却始终达不到了因当年的境界。

独臂神尼在创伏魔杖法的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自身精通的多种武学兵器同了因拆招,在此基础上对本身的武学加以完善,形成了一套套属于自身的武学。

在收下了因之后,独臂神尼又先后收下了二弟子周浔、三弟子路民瞻,同了因带艺投师不同,周浔和路民瞻之前估计没什么武功底子,而在这期间独臂神尼的主要精力多放在伏魔杖法上,因此周浔、路民瞻的入门武学主要由了因传授,而后再由独臂神尼加以点拨,这种练功模式也成为独臂神尼门下弟子学武的主要途径,了因也就事实上同周浔等六名师弟有“半师之谊”,直至关门弟吕四娘方自始至终由独臂神尼亲授武学。

周浔、路民瞻一则武功底子不行,二则资质估计也不属上乘,因此如伏魔杖法这般高深的武学是学不了,只能由独臂神尼从之前所学的武功中择其一二传授,周浔习练画戟,而路民瞻习练刀法,这些武功本身也称不上多么高深武学,虽经独臂神尼改良、创新,同原来相比高出不少,但如之前所说的独臂神尼这个时期主要精力放在伏魔杖法中,相应其它兵器上的武学好多都是同了因拆招中逐步完善,因此周浔、路民瞻所学的功夫可称得上独臂神尼比较一般的武学,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武学修为,当然以他们的武功,在江湖上基本还算得上普通的二流水准。周浔能够在清军中救出吕四娘的父亲,路民瞻也能够同董巨川对上数招,至于两人之间的高下,确实难以比较,或许周浔会强上一点,前面这役难度大一些。

作为独臂神尼的四弟子曹仁父,同了因一样,带艺投师的可能性较大。原因在于曹仁父年纪比了因大,但是入门还在路民瞻之后,因而曹仁父投入独臂神尼门下时已有一定年龄,而人到这般年龄,如果身上没有武功底子,再拜师从头学艺的愿望是不会太强烈,因而曹仁父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武功,但是远没能了因高,甚至铁琵琶可能就是他本来的武学,因而独臂神尼对于曹仁父的授艺更多的也只是因势利导,帮助其在原来的武学基础上更进一步。也由于曹仁父本身的武学底子好,且具有独门武学,因而入门虽晚,但是在武学成就却超过了周浔、路民瞻。

在收下四弟子曹仁父后到收下五弟子白泰官前这段时间,独臂神尼的伏魔杖法基本大功告成,了因凭此杖法下山大败各路高手,其余如周浔、路民瞻、曹仁父在学艺到一定年限,也时常下山,由于北边清廷势力较强,因此主要活动于南边,江南从三侠到四侠,声名日响。当然了因在代师授徒之职,在山的时间较多,所以这段时间了因基本循规蹈矩。

独臂神尼收下白泰官、李源为五、六弟子这个时期,这时伏魔杖法应该是到了大功告成时期,同时独臂神尼的其它武学也已经逐步完善,因为用其它武功同伏魔杖法拆招的同时,必然促进其它武学完善,至伏魔杖法大功告成,其它武学自也水到渠成,独臂神尼武学体系中另两门武功刀法、软鞭在这个时期也就成为上乘武学。猜想一下,独臂神尼之前的武功中刀法或许会突出一些,因为刀是比较普遍的兵器,而皇宫中各路刀法汇聚,在上乘武理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不难自成一派。进而可猜想独臂神尼平时同了因拆招,经常是一手用刀对拆,以另一边的袖子辅助,后期的甘凤池、白泰官凭借刀法勉强能够抵挡住了因,之后白泰官之子白英杰也已刀法闻名。而袖子上的功夫则化为软鞭,这两门武学都成为独臂神尼的绝学之一。

独臂神尼在传授白泰官、李源时,将新完善的两门绝艺刀法、鞭法分别传授给两人,这两门绝艺各有所长,因而白泰官和李源的武功基本差不多,白泰官的功力稍深一点,总体武功略胜李源。他们所学的武功比之前独臂神尼传授给周浔、李源、曹仁父的武学远为精妙,且这个时期独臂神尼的武学体系基本完成,因此白泰官、李源的武功高出之前的三位师兄一截。尤其是白泰官,武功已介于二流至一流之间,出道数年已同武林高手八臂神魔、玄风道长、铁掌神弹及著名海盗鱼壳大王等半斤八两,同雍正门下高手比较,略弱于形意门的董巨川,强于甘天龙。可以说在没有奇遇的条件下,白泰官这样的武功进境已是甚为难得,而培养出白泰官这样弟子的师傅更是难得。

作为代师授艺的大弟子,且许多武学都是在创伏魔杖法同时期逐步完善的,因此所有这些武功了因都会,而且其中很大部分应该是了因代师所授,可以说,这个时期独臂神尼身上的武学已全部传授给了因。这时独臂神尼看出了因身上的恶根,深忧如果自己一死,同门中将无人制住了因,甚至江湖中能胜过了因的也不多。为免以后贻祸武林,独臂神尼立志独创一门能够克制住了因的武功,而这门武功首先应是了因所不熟悉,这时独臂神尼将目光投向了剑法,而且不是一般剑法,而是能够同武林中最高深的天山剑法、达摩剑法比肩的剑法,这样方足以克制了因。

独臂神尼苦心练剑,不惜三上天山,向易兰珠请教。在此期间又收下了甘凤池为第七弟子,由于这时期独臂神尼主要精力放在独创的“玄女剑法”之上,也就没有多少精力为甘凤池授艺,这个重任就落在了因身上。对于甘凤池而言,了因算得上他四分之三个师傅了,两人的感情也相较其他同门要深一些。且由于甘凤池资质过人,深得了因的喜爱,因此了因传艺也基本不藏私,甚至连自身最高深的武学伏魔杖法也传授给甘凤池,日后甘凤池方能够将这套武功传授给弟子吕青、翼仲牟。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加上了因的悉心传授,外加独臂神尼的指导点拨,甘凤池的武功在同门中仅次了因。在内功中练成了 “沾衣十八跌”,可以说迫近了因,但是在外功上却远比了因逊色,因而虽学会了伏魔杖法,但是在造诣上远远比不上了因,只能退而求其次和白泰官一样选择刀为自己兵器。

虽然甘凤池的武功已接近了因,表现在外战能力方面甘凤池同了因基本相差不远,如甘凤池同韩重山几次交手基本半斤八两,略用叶横波,换了因对韩重山可能会略占上风,但也会胜得相当吃力,但是甘凤池同了因正面交手基本是下风,一对一估计打不下去,根源在于甘凤池会的了因都会,而且造诣更深。虽然甘凤池自己有过创新,但是了因也同样,两人交手,甘凤池在招式上必然束手束脚,而拼功力又不如对方,换了其他同门更是如此,因而六侠联手只能同了因平手。但是远不如六侠的“关东四侠”对上了因还能略占上风。

随着甘凤池的艺成出师,正式结成了“江南七侠”的团队,威震武林。这个时期独臂神尼眼见复国无望,只为日后得以克制了因,将精力更为专注于“玄女剑法”,很长时间没有再收弟子,这时了因免去代师授艺之职,也就回山日少,终于慢慢走上歧途。

关门弟子吕四娘列名独臂神尼门下时,这时独臂神尼已是武林中硕果仅存的几大宗师之一,各项武学修为都已登峰造极,“玄女剑法”也已大功告成,因此吕四娘得以习得独臂神尼最高深的武学,且这部分武学是了因所不熟悉,兼之吕四娘本人也是习武奇才,使得吕四娘的武学迅速超越其他师兄,出师门数年已基本接近了因,当然这个时候同甘凤池交手也胜不了多少。最终凭借独臂神尼晚年独创的“玄女剑法”,加上自身的修炼,于邙山一役中诛杀叛徒了因。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3 19:02 , Processed in 0.0947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