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68|回复: 20

[历史] 【转】古代十八般兵器

[复制链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发表于 2007-1-21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八般兵器详解

十八般兵器——弓弓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发矢,可以及远,考此法之由来最古,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此为有弓矢之最早者;惟当时之弓矢,都以竹木为之,虽能及远,终未能完善,迨后推阐其理,互相发明,加以精密之改造,于是乎弓矢逐成为战争之利器,非但发古人射抉之技,抑亦开后世火器之端,虽曰此皆由后人推阐而来,其创作者之功,要亦未可遽没也。按照弓箭之第一人为挥;考工记云:古传黄帝臣挥作弓,荀子则称倕作弓,而山海经则谓少皞生般,是始为弓。按年代考之,当以挥为创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当时弓箭之用,诚十百倍于其他兵器,非但力劲及远,擅是术者,精研而熟娴之,穿杨贯虱,百步射人,万无一失,较之现代之火器,无多让焉,故十八般武艺,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终,其重视之也宜矣。

  汉刘熙《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梢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抚,抚也,人所抚持也。箫抚之闲曰渊,渊,宛也,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二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燧石镞头。用很薄的长形石片制成,尖锐周正,已具备镞头的形式。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於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曰:『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之谓也。於是神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後,楚有弧父。弧父者,生於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於羿,羿传逢蒙,逢蒙传於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琴氏乃横弓著臂,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後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侯,所谓句 、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邻国也。自灵王之,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人受之於楚,五世於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王试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泪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忑正射持弩之道也。』」

  《易·系辞下》:「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世本》:「探作弓,夷、牟作矢。」

  《左传》曰:「楚灵王次於乾溪,右尹子革夕,王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僻在荆山,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初学记·武部·弓》:《韩诗外传》云:「齐景公使人为弓,弓人之妻曰:『此弓者,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四物者,天下之精材也。』」

  《周礼·夏官司马》:「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王弓、弧弓,以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堠矢,用诸近射田猎。」

  周时有王弓、弧弓、夹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种。它们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车战,夹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大弓用於习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长和体力,区分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六尺三)、下弓(六尺)。

  汉代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弓身多半镶有铜饰或玉饰。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孟子》:「逢蒙学射於羿。」《荀子》:「羿、逢门者,善服射。」《史记·龟策列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逢门。」

  《史记·李将军列传》:武帝朝之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逢门射法》二篇、《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将军射法》三篇、《魏氏射法》六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蒲苴子弋法》四篇。共计八种《魏书·李安世传》: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其妹雍容尤善骑射,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十八般兵器——弩弩亦弓属,相传为黄帝所造,亦名窝弓、其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括,力强而及远,较弓为烈,猎人恒设置丛莽阊,使虎豹等误践其机而中矢,于此可见其力之强也。惟弩之形式,与弓略异,弓背之中,横置一臂,发矢之机,即置于是,发时先架弦于机,此处名弩牙,然后捩其弩鼻,牙与此处本一木,不过方向相异,此上则彼下,此下则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机括然,故一捩弩鼻,牙与此处本一本,牙即脱弦,而弦激矢出矣。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异,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须用足踏,盖非手之力足以胜任也。其名则有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等,大概皆以其用法不同而异名。至弩之搆造,依然如是也,大概此等名目,皆出于唐宋之间,固非古代所定之名称也。弩之功用较弓箭为巨,及火器兴,弓弩之位置遂一落千丈,以至今日,非但习此者少,并其名称及形式而忘之矣。惟北方多山林,毒蛇猛兽时出为民害,山居者犹多设窝弓以自卫。猎户以猎兽为生,火烧之外,亦借窝弓以设伏,一旦火烧失效,亦有以弩杀兽者。故弩箭虽不见用于战争,而山陕口外之人,尤多习此者,自卫谋生,两利之道也;至若南方之人,孱弱素蓍,今虽稍注意武事,而此道则无复能之者矣。

  汉刘熙《释名·释兵》:「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括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弩的射程比弓远。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

  《战国策·韩策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许慎注《淮南子· 真篇》:南方溪子蛮夷柘弩,皆善材。韩有溪子弩。」少府,官府名,少府所造之弩。时力,作之得时,力倍於常,故名时力。距来,当为「距黍,《荀子·性恶篇》:「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

  汉代的弩,有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和用脚踏的「蹶张弩」两种。

  诸葛亮在蜀时,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武术论集P164)

  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如晋安帝义熙六年十二月(西元410)刘裕用万钧神弩,连破卢循。

  宋神宗熙宁元年(西元一0六八),李宏发明踏张弩,名叫神臂弓,《宋史》说:「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具有射程远,重量轻的优点,所以一直流传到明代。

  北宋时,床弩盛行,《武经典要》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十八般兵器——枪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己。相传枪实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慴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孱弱不能军者,父母弃之,里人不与伍;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总之枪法之起于武吃氏也,可以无疑。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後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後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後,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康用的就是杨家枪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西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於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於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十八般兵器——刀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与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后代,战争变法,易车而马而步,用大刀之将士,知成法之不足制胜,乃各本其战之经验,而想出种种利用大刀之法,俾为杀敌制果之助,于是乎有种种变化矣。大刀之最着者,为关王刀,盖即关羽之刀法也;三国志载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较今为短,合之今度制,长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盖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变化之也。考大刀之种类,亦正不止关王刀一种,如拨风刀、大斫刀、九环刀、两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样不同,而名亦因之而异。至其用法,则殊途同归,初无若何之大区别也;故关王刀。可谓之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脱胎而出者,虽各有变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编为讲义,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 玉+卑郭子横《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武部·刀》)

  《初学记·武部·刀》: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链、青犊、漏影三刀。

  曹丕《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收入《汉魏丛书》中)p747。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於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唐代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了过剑。

  《唐书·杜伏威传》:「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於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

  十八般兵器——剑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

  据以上所述,无论剑之创始人为谁,其出生于黄帝时代,可无置疑。黄帝于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二七0四年﹞建庙,国号有熊氏,当时尚系初入青铜器时期,但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古远,历史悠久,故后人称之「短兵之袓」,确可当之无愧。

  自黄帝至东周,大多以铜铸剑,剑质颇佳,炼制技术亦逐渐进步。春秋战国之时,并定剑制,详言制剑之法。周礼考工记云:「 周官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圆长倍之。中其茎,役其后,身甚五其茎,重九锵﹝按:周礼六两半为一锵﹞,谓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长四其茎,重七锵,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重五锵,下士服之 」。又考古记云:「剑,古器名,两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谓之腊,或谓之锷﹝即剑身﹞。背刃以下,与柄分隔青,谓之首﹝即剑盘﹞,首以下把握之处曰茎﹝即剑柄﹞,茎端旋环曰铎」。

  由上文可知,剑为具有锋刃之尖长兵器,而其大小长短,端视人体为标准,是以须量人而定。郑锷更于剑有所详解,谓「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观美,要使各适其用而己。故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随宜而自便焉。剑之茎其长五寸,剑身若五倍长其茎,则三尺也,重九锵,则重三斤十二两也,其长之极,重之至也,故谓上制。唯士之长而有力者,然后能胜之,故上士服之。剑身四其茎,茎之长则二尺五寸也,重七锵,则二斤十四两也,长短轻重得中焉,故谓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剑身止三其茎,则二尺耳,重止五锵,则二斤一两三分之中耳,轻而且短,故谓之下制。士之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剑制,大抵沿用于远古,历代仍多变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钜。郑锷云:「若以秦汉之剑与宋时之剑比较,则宋时长剑有二十一寸三分,汉时长剑仅十七寸九分。宋时短剑十五寸二分,汉时短剑仅十寸五分,故宋时之剑较汉时之剑长,且品质更优」。言虽如此,当有所据,然亦未便苟同。盖以剑之用途,虽非专供杀戮,亦为文士之饰品,然究仍以防身拒敌为主,如剑长则运用不便,剑短则难期致远,短者轻而不易击坚,长者重而挥动迟缓,二者均非剑制所宜。证以古籍有言:「汉高祖仗三尺剑而得天下」,则汉代剑长不及两尺之说谅有所误。若综合剑史所记,大抵古剑之长,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则为二至三斤,正符因人设制,应属可信。

  剑既亦为仕宦书生所同好,于是流为艺品,始则于剑身之上彫铭刻画,继则于剑柄上美化其型,附加蕙饰,进而于剑鞘上镀金嵌玉,各其匠心,历代相傅,靡有不然。

  剑是短兵的一种,脱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可割可刺,抵御匪寇与野兽。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备。连冯谖与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於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历史。

  《初学记·武部·剑》:「其後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 ,吴有干将、镆耶、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管子》曰:「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於王,道逢一翁,自称袁公,问於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於是袁公即执林于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於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於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所谓「门户阴阳」,即斗剑时进退纵横之法。而「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则是描述斗剑时精神贯注,从容不迫,观变进招的形态。)

  金庸更将此段传奇,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划与探讨。

  在剑的演练中,一般分为「站剑」和「行剑」两种。「站剑」一般指动作迅速敏捷,静止动作沉稳,富雕塑性。而「行剑」则相对显得停顿较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轫性。同时剑还有长穗、短穗之刀,穗又称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动以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

  练剑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绿水亭杂识四》中说:剑「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微州目连猷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这里说的「以身为柄」,就是说以身领剑,这是练剑之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典略》:「周有屈卢之矛。」)

  汉刘熙《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锋末之言也。」

  《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邓师,邓国有工铸剑,因名邓师。宛冯,宛人於冯池(荥阳)铸剑,故号。龙渊,河南西平有龙泉水,亦名龙渊,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名。太阿,《吴越春秋》: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於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於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怍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卢之剑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胡子而问,……风胡子曰:『臣闻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鱼肠之剑已用杀吴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卢入楚也。……臣闻越王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

  《初学记·武部·剑》:赵晔《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剑五枚,三大二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实非宝剑也。今豪曹五色,黯然无华,已殒其光,亡其神,此剑不登斩而辱,则堕於饮中矣。』王曰:『寡人置剑卢竹上,过而坠之,断金兽之颈,饮濡其刃,以为利也。』」

  《初学记·武部·剑》:《吴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取豪曹、巨阙、鱼肠等示之,薛烛皆曰:『非宝剑也。』取纯钩示,薛烛曰:『光如屈阳之华,沉沉如芙蓉始生於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於塘,此纯钩也。』取湛卢示之,薛烛曰:『善哉!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寄气托灵,有游出之神,服此剑,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允常乃以湛卢献吴,吴公子光弑吴王僚,湛卢去如楚。」

  《史记·苏秦列传》裴 《集解》引《吴越春秋:「楚王召风胡子而告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寡人欲因此请二人作剑,可乎?』风胡子曰:『可。』乃往见二人作剑,一曰龙渊,二曰太阿。」

  《初学记·武部·剑》:《贾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为剑,腊(两刃)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剑脊两面杀趋锷者),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语·好生》:「子路戎服见於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剑自卫乎!』」

  《庄子·说剑》:「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於前,死伤者,岁百余人。」由此可见,当时剑术是作为主要武艺存在的。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剑道》三十八篇。

  汉代剑术已甚精备,斗剑中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曹丕《典论·自叙》:「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剑术的高超和斗剑风的兴盛。

  杨泉《物理论》:「阮师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灵,七月庚辛,见神於冶监之门,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链,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夹刃,方口洪首,截轻微不绝丝发之系,斫坚刚无变动之异。」

  但自唐开始,士大夫心理充满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说,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一若此数尺刚铁,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者。於是家悬一剑,即以为祥,不习剑术,而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所以自唐以後,剑类短兵,有一支为释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於佩剑者,这显然对剑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阻作用。

  舞剑在唐代兴盛起来,杜甫<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江海凝清光。」剑的声光,似闻如见,精湛技艺,如呈眼前。

  明唐顺之《武编》说: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会北戎遗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澡,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些高超绝技,对後来剑术套路及表演技艺的发展,影响很大,至今我们演练的武术套路中,亦有所见。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冲灵剑法」,就是惊绝的特技。

  明代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如何良臣《阵纪》所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等,这些剑法为後世剑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明代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如何良臣《阵纪》所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等,这些剑法为後世剑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剑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正如拳谚所形容的「剑似飞凤」,由此可知其妙。

  十八般兵器——矛矛为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称;惟所谓丈八者,以周尺计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则矛之由来,实在周代,或周代以前,来历亦甚悠久,惟当时战术未精,各种兵刃使用之法,亦极简单,非若后之武术,以繁取胜,以多矜奇也。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非长兵不能及;故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长丈八者,亦由于是。至马战时代,矛已觉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枪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尽,即习武者亦类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枪等法,尚未绝传也。兹在旧书摊上得抄本一,题曰「长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图绘以示后人者;考其使用之法,与长枪略同,枪中有八母枪,盖即脱胎于此,枪出于矛,其信然也。

  矛属於刺兵,是枪的前身。原始社会,人类就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刺杀动物,後来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可知为主要兵器。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长,二为刃、一为。刃之脊隆起,脊之两旁微陷,以通空气,取其刃而易拔也。」

  《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寻。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之人寡,食饮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长。」

  《周礼·考工记·庐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郑玄注:「八尺曰寻,倍寻曰常。酋、夷,长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长矣。」

  《周礼·考工记·庐人》:「凡为酋矛,参分其长,二在前,一在後,而围之;五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参分其晋围,去一以为刺围。」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汉代,矛的形制甚多,汉刘熙《释名·释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头曰:入地也,松椟长三尺,其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椟也,前刺之言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矛长丈八尺曰俏,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杀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仇矛,头有三叉,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亦车上所持也;矛,长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 於车上,使殊离也。」俏 犬+肖汉刘熙《释名·释用器》:「仇矛,仇,雠也,所伐则平,如讨仇雠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 (小矛),延也,达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典略》:「周有屈卢之矛。」)

  十八般兵器——盾盾,亦为古兵器,其发明也,较弓箭为后,且竟谓为因有弓箭之后,始有盾牌,亦无不可。弓箭之用,既能杀人于百步或数步之外,其利用较之长矛大戟,止能于对面取人者,固不可以同日语,而战争之时,利用之者,日多一日,惟双方如用弓箭以为战,实不啻以命相搏,有智者出,知人之皮朋尤非战争之道,必也得一物以抵抗之,克制之,使箭失其效用,然后可以自护而取人;甲冑之坚,不足以禦箭也,兵刃之利,不足以档箭也;于是乎盾牌之法尚矣。盾之制,不知始终于何时,但以其功效言之,一定有弓箭以后,始有之也。按时代推之,当在春秋之世;当时之有盾,不过专为抵禦敌人之弓箭者,后世称之曰挡箭牌,其取义至为明显,护身禦敌,诚足以傲诸兵刃而有余矣;盖非特不能伤盾之毫厘,即其他一切兵刃,亦不难为于盾;自盾之出,而各武器,咸敛其锋芒,而争相习尚矣;惟当时止用以挡禦,极为呆滞,此非盾之不良,实因无灵妙敏捷之法以运用耳;其后逐渐演进,施用亦渐得法,至汉而盾法昌明,习者亦多,非但足以自卫,抑亦可以攻人,其成效乃大着于世,光武部将马武,有弁目数十人。皆擅盾牌。每战辄先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矢石如雨。不能伤其毫发,大小数十战,累建奇功,此可见盾之为功,非但自卫已也。当前之坚甲利兵,破之如催枯拉朽耳。其后人知此物实为战争利器,为将者且于一军中挑选精锐,专练盾牌,另行编为一队,以为战争时之用,亦有全军习此者,盾之见重于世也如此,累世相传,以至于清中叶。尚有冯子才刘永福所部之盾牌军。数与外人战。皆赖此以取胜。虽外人火之猛,枪械之精,无所惧也。后竟为列强所忌,由海牙和平会禁止编号练,盾牌君队从此绝灭,殊堪痛惜,今兹已无复擅萴哦詟者矣。

  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御武器。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为完善。《周礼·司兵》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如《韩非子》上说:「赵简围街,犀盾迟橹,立於矢石之所及。」说明盾之坚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离无伤。

  《周礼·夏官·司兵》:「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干橹之属,其名未尽闻也。」林尹按:古有大盾、步盾、子盾等。

  《周礼·夏官·司戈盾》:「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盾牌是重要的防御武器,所以类繁杂。如下:

  汉刘熙《释名·释兵》:「盾,也,跪其後,避刃以隐遁也。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於吴,为魁帅所持也。隆者曰滇,盾本出於蜀,蜀、滇所持也。或曰羌盾,言出於羌也。约胁而邹者曰陷虏,言可以陷破虏敌也,今谓之露见是也。狭而长者曰步盾,步兵所持,与刀相配者也。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孑,小称也。以缝编版谓之木络,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

  曹丕《典论·自叙》:「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 为蔽木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

  唐代时有一种盾牌叫彭排(或旁排),指皮木漆质的盾,其名有膝排、团牌、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六种。

  宋代盾牌形制不同,小盾为马战和步战用,大盾攻城时可用,且有木盾、铁盾之分。大盾:《宋史·赵赞传》:「世宗移兵趋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木盾:《宋史·曹利用传》:「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盾之威力:《宋史·宗越传》:「家贫无以马,常刀盾步出,单身挺战,众莫能当。

  明代枪、炮已有相当威力,但用有限,盾牌仍然发挥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战场上,戚继光采用轻捷的藤牌兵屡胜倭寇。戚继光《纪效新书》:盾牌「其来尚矣,主卫而不主刺,国初本加以革,重而不利步」,故改「以藤为牌,铳子虽不御,而矢石枪刀皆可蔽」。至於演练藤牌的方法,何良臣《阵纪》说道:「赖礼衣势、斜行势、仙人指路势、滚进势、跃起势、低平势、金鸡闯步势、埋伏势」八种,至於姿势,则要求「盾牌如壁,闪牌如电,遮蔽活泼,起伏得宜」。都是灵活的上步、退步、小跳步等。

  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牌用坚藤制,呈反荷叶形,因其坚又有伸缩性,所以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链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进棍、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到好评。

  十八般兵器——斧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罚之具。刑书释名载:黄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锯、钻凿、斧銊、鞭扑、是也。由此推之,则斧之始于黄帝时也,其理甚明;惟当时并无所谓三十六法,对敌时不过乱砍乱劈而巳;迄汉时,南中蛮人创斧法,亦如枪法之创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创者之为何人,则不可考据矣。其法初亦无三十六手之多,后之武师,从而增益之,使变化不测,成为战阵之利器,故今传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汉刘熙《释名·释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载有大斧、凤头斧,都是隋、唐遗制。元代军队喜用小斧、大斧和宽体大斧。清代将士喜用双斧,斧柄仅有尺余,斧刃甚小,双斧均可插腰,战场上使用灵活。

  我国史籍中鲜见斧兵的记载,而古典小说中则多有描述。《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道荣出马,手使开山大斧,……轮大斧竟奔孔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说黑旋风李逵,「使两把板斧」,第七十二回说李逵「拿著双斧,大吼一声,跳出店门」。从这些小说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斧是历代广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间武艺小说中一般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十八般兵器——钺銊为斧之由来,以时代论则为同时,以形式论亦正彷佛;书曰:「王左杖为銊,注銊大斧也。」按此可见斧銊本无甚巨大之分当,惟銊与斧,如完全相同,何不径名之曰大斧,而必名之为銊,此显见其相似而不能相混也。銊头较斧大三之一,桿端比斧多一矛头,长约一尺六寸,故銊桿长于斧桿者亦尺六七寸;斧桿末端无钻,故三十六法中无点逗各法也;銊则亦如枪桿,末端有三尖之钻,以备匆忙时作点格之用;至其余之搆造,则完全与斧相同,重量亦彷佛。斧之与銊,亦犹枪之与矛,箭之与弩,形式之不同者,仅毫厘问耳;至其功能,亦不甚判别,故能得三十六法之精髓者,銊斧可并用也。

  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

  汉刘熙《释名·释兵》:「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释名未见)

  春秋、战国时,钺出土较多,但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这是因为刀剑广泛应用在战场,而使笨重的钺退伍了。

  十八般兵器——戟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戈略同,皆横刃也;旧说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异于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内上亦有刃。古显贵之家,皆立戟于门,以示官勋,是则又以兵器而兼为仪仗矣。其后又略变形式,援与柲之间,架以横梁,而援成反装之新月,形变横刃之内而为直刃之枪尖,且有架横梁于柲上,两面各作一倒装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画戟;横梁之下,又装以铁制古钱或古锭,不知其何用,岂后人矜奇眩异,即兵器亦加以装饰耶?惟今日武器中所见之戟,皆用方天画戟之式,或单刃或双刃不一。至古戟则非但不可见,即图其形以示武师,或且瞠目而不能称其名,于是而叹古器之失传,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变体,不知始于何时,而后入竟弃古器而就此,谅有合用之处,然亦尽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为名,若二器相类,犹有可说,今二物回乎不同,绝无相似之处,沿习用之,未可不合。着者非必求奇异,实不能随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录之,纵人非我,所弗计也;世之精娴武事者,或不至盲从耳。

  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

  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古籍所载「棘」即「戟」。《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 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预注:「棘,戟也。」戟又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可知戟为当时常见的兵器。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汉刘熙《释名·释兵》:「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称常也。手戟,手所持 之戟也。」

  《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 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

  汉刘熙《释名·释兵》:「戈,句孑戟也。戈,过也,所刺捣则决过,所钩引则制之,弗得过也。」

  汉代长兵重戟,长度在长兵与短兵之间。《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坐未央前殿,东方朔执戟立。」说明汉代文臣亦执戟。(?)又有双戟,《三国志·吴志》:「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魏志》「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可见当时戟不仅广用,而且较重。

  曹丕《典论·自叙》:「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 为蔽木户。後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狭路,直决耳!」(《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

  晋代,长兵重矛枪,戟已降为仪仗之器,军士均执枪,而不执戟了。《晋书·王浚传》:「浚起宅门前路,令广数十步,曰:吾欲容长戟帜旗。」可知戟已不在战场上应用了。

  唐代戟已广用於舞具。《唐书·礼乐志》:「太宗制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每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曰『秦王阵乐』。」此虽是银甲执戟,但戟已完全失去武器性质,沦为舞具了。

  宋代的戟很少用於战场。《武经总要》在长柄铁刀类中,绘有一种「戟刀」,可知其形制为适应战场而变化,不是原形戟了。

  清代杂兵中有一种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锋、曲钩,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

  目前仍有练戟者,戟的练法与刀枪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探、挂掳、磕,为主要的招式。

  古代戟分戟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样形制的戟,各种武术流派,亦有各种不同练法十八般兵器——鞭鞭亦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戬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禦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禦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亦正不可为训故本编以軮鞭补其缺,不愿以鱼混珍珠也。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鞭、锏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

  《初学记·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扑罪人,亦以驱马。故其文从革。《书》曰:「鞭作官刑。」此则施於民也。《传》曰:「左执鞭弭。」又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此则施於马也。其後以竹代革,则策、 二文,又并从竹,盖因驱策 击之义以立名也。

  後梁战将王彦音,不仅善枪,而且善铁鞭。冯云鹘《金石索》中,图示了王彦章铁鞭一幅,「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中国兵器史稿)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

  宋丁度、曾公亮《武经总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铁?唐代已广用之。」

  宋人喜欢用短小的打击兵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使用者必须是力气大的人,多在马上使用,徒手持用则重了一些。

  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但宋器铁链颇长而短棒怍方体;明器则中链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细圆体,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阵纪》说:「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此可知,明军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高鞭的实战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软硬之分,但软硬之广用,是在清军入关之後,因为当时满族人及北方人喜练这种鞭。当时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抽开鞭头,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击、笞、勾、缚,善用者常可胜敌人之刀剑,一击而可拖拉敌颈或腿,使其倒地。

  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

  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

  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演练者强,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光撩乱,因此有极好的表演效果。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十八般兵器——锏锏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四尺,因形似简故名。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盖以形之不同而变更其名也。考锏之由来,与剑为同时;至二十四法之出,则在秦汉以后,创自何人,亦不复可考;惟以短兵利于步战之故,后人多有习之者,即今南北拳家,类能娴之;亦正如单刀軮鞭之携带便利,可随身防护也。惟锏无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亦矜奇胘异,增减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门户者;然终脱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长兵之人,而藏锏腰间,以防不测者;是则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矣,此大都皆后人之自作聪明,立伪欺人,不可为训也;世之学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谬。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鞭、锏都属短兵器,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宋《武经总要》:「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明《武备志》亦同。

  清王《兵仗记》说:「与剑相类者为铁锏,无刃起四棱,言方棱似?也;有与为类者为铁鞭,纯铁为之,状如竹根节也。鞭、锏大小长短,各随力所胜用之。」由以上历史专著,我们可以了解,鞭形戕如竹根节,而状为四棱体,二者长短因人而异,以力量大小而权衡。

  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用之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於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

  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

  十八般兵器——镐挝亦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于斧銊,旧式仪仗中时见之。此器大约赤始于周秦之世,非猛勇之将,不得其用也,近来习此者,巳寥若晨星,盖古法失传矣。惟锤镋之法,皆脱胎于此,略能想象耳。嵩山拳叟李杰,曾从名武师真传,转辗传授,故北方健儿多能之者。法只十五手,而各势不同,非若刀枪剑斧等法之有重复,意古人随势换法,并未加以组织耳;然按抡舞,亦并不觉其散漫无序,而每手换势,尤见其神化敏捷之妙;惟器重无锋,尃以猛攻见长,毫无含蓄之意,未始非微疵也;故力弱之人,决不宜用笔挝,因易迟钝而受算也。

  镐(挝)、骨朵。锤、椎。

  《後汉书·独行列传》:温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杀数人。」《旧五代史·唐书·李存孝传》:「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 ,挺身陷阵。」宋洪迈《夷坚丙志·婺州雷》:「面丑黑,短发血赤色,蓬首不巾,执 如骨朵状。」

  骨朵,本名胍肫,讹为骨朵,现代人犹称花蕾为花骨朵。这种兵器,类似锤头,木柄上安装一个蒜头或蒺 形的重铁器,凭藉重力锤击敌人。

  明代的 与宋代的骨朵相似,但柄较短。

  椎,在著名的「窃符救赵」故事中,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窃得虎符,矫诏命将军晋鄙发兵援赵,晋鄙尚有所疑,即遭勇士朱亥取出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杀。过了四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至博浪沙时,张良使大力士怀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埋伏路旁,企图行刺,而误中副车。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铁锥,没有固定形状,随使用者的力气而制汉初淮南厉王刘长,刺杀辟阳侯审食其时,用的是一种小型的金锥。

  锤,是一种带柄的 状打击兵器。元朝蒙古骑兵善用铁锤,一种六棱形,称「西夏帕耳」;一种锤头为六角形,用短铁链系於柄上,称「佛来尔 」。

  清军入关前也很喜欢用锤,成立过铁锤军,定鼎中原後,遂不复用。

  挝是一种构造较复杂的兵器。宋代有两种长兵,一种抓枪,长二丈四尺;一种抓子棒,无刃而有铁爪,都有击抓之作用。但这种「抓」与「挝」是否一物呢?明茅元仪《武备志》上图示了一种双飞挝,「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走。

  挝兼有抓勾之作用,与宋之抓枪、抓子棒相似,但挝要抛,而抓则不离双手;同时挝五指活动具有机械能力,被抓住即难逃脱,可辅助长短兵器之不足。何良臣《阵记》亦提到明有抓枪与抓子棒,说明「挝」与抓」是有明显区别的兵器。

  清代有一种飞爪,脱胎於棉绳套索,《中国兵器史稿》说:「此器仅一绳一爪,爪以铁制,与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节。第一节之端锐利有如鸡爪,每一节相连之处,皆活络,装有极小及灵活之机关,能使各节伸缩活动,盖每节小机括,亦有弦索通於总索也。飞爪著人,将索一抽,小机括使爪深陷入人体,敌挣奔则愈深,万难逃脱。」估计,飞爪可能是承袭《武备志》之双飞挝而制,而且因明之双飞挝不便,而改为单爪。

  十八般兵器——棍殳(棍)之由来已久,古人山居穴处,不免为毒蛇猛兽之侵凌,又无锐兵利刃以禦敌;山间树木丛杂,随处皆是,往往折之以为自卫之器;故别种兵器,或全用铁制,或铁器而以木为柄,惟殳则完全木质,且搆造亦异常简单,自首至尾,并无机括,不过一浑圆坚质之木桿耳;于此可见古时各事之简单,而原人之无机械心也。殳长约一丈二尺,粗细不等,盖亦视人力而为标准者;其实多用檀枣栗桧等木为之,或取其坚实,或取其柔韧,总以不易损折者为上品;若白蜡桿等,后已嫌其太軮矣。

  殳法初无一定之组织,任意扑击耳,后人实创之,惟嫌其太长,使展不甚便利,故改为八尺,易名为棍,后又以人体之长度为准,使殳及其人之眉间而止,名之曰齐眉棍,始有棍之传世。按棍之有法,实始于魏;孝文时沙门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传入,惟非僧不授;唐之昙宗,宗之明性,又继其宗派而阐发之;故少林寺僧,至今以棍法为护教之袓,秘而不传,而世之言棍者,亦莫不崇少林,于此可见殳法乃出自禅家与拳术有相击之关系矣。且今之人,皆知有棍而不知有殳,盖因其更名巳久;而长短又绝不相同,即虽知有殳,而疑为与棍非一物,其实棍之制,则由于殳,殳之法创于棍,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至于矜奇眩异,而必谓之二物,而殳另有其法,则我又不知殳法之果何在而创自何时也。

  十八般兵器——叉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纯为花县人,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十八般兵器——钯钯头本为农具之一,并非兵器,乃神农之遗制;其来历亦甚悠久,与弓弩矛盾,无分前后,盖即今日农家用为翻盼米麦之具也。本用木质,其更为铁质而为兵器,则不知始于何时,因年代过远,实无从考究。虞喜志林载,贺齐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钯爪叉棍,咸取上材,此即古人用钯之明证,而亦见钯之在武艺中,为不可缺者也。

  至西游记载猪八戒用钉钯事,虽属小说寓言,不足为据,然钯头盛行于当时武艺中,概可想见。良以钯有齿,可以筑击,齿上有盘接柄,形略如镋,可以冲击,反手则如用斧脑,击捶等法,无所不宜;柄又能挑格肘击,实较他器为便,其盛行于铁器时代也,亦固其宜;惜乎铁器进为火器,人都视武艺为不足重轻,其法随至失传,今无论南派此派,恐擅此法者,百无一人,亦可见国人之不能保存国技也。

  十八般兵器——索套绵绳套索,不知始于何时,亦并非兵器,临阵时用者绝鲜,盖一寻常之绵绳,两端结作锤形,长约一丈二尺,搆造至为简单,用法亦止九势,为一种暗器,似飞镖袖箭之一类也;若用为架格攻击,则非所宜。

  此物法虽简单,用之者非功力充足不可;古人云:断钢易、而断水难,用硬器只须力足以举其器,即可指挥如意;用軮器者须贯其力,使軮者亦变如钢条,然后始可以临敌,故軮鞭流星锤等之不易习也。习軮器者,须能将两臂之力,运入其械,此则非精于軮功者不能也。绵绳套索为器中之尤軮者,较诸軮鞭流星锤为更难。

  十八般兵器——白打「白打」一名、始自隋唐,王建诗云:「寒食内人(作府中人解)尝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盖其以表演搏击为度节之余兴也。又事物绀珠云:「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胜者有采」,可知白打之风,自古有之。但就字义而解,白打乃空手打斗之谓,亦即仅恃空拳,不持器物,「徒手搏击」之艺;就国术范畴而言,乃运用拳套以应战,而成为实用之拳术,盖其既可凭手脚功夫以禦敌,亦能藉其精练技术以伤人。观于古今之擂台比武,泰皆以徒手较胜负,足证白打为诸艺之首。况乎学习其他器械,其用法均不出「劈、剁、扎、拿、滑、压」等六字,如欲使此六字功夫运用融通,精妙入化,必先于白打痛下功夫,盖一切技击来源,均由拳中化去,由熟生巧,变化无穷,因之白打为武术之基。

  白打虽即拳术,但亦非「赤手空拳」,乃系包罗足、膝、臀、肩、背、肘、掌、拳、指、头在内,故有拳术家周身均是拳头之说。因既其练就一身功夫,则无处不可以当拳用也,即一鼓大腹之劲,亦足顶人后退寻丈。白打在技术上固为拳套之活用,但其内涵则包括功力之施展,故国术行家常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当此本理。练拳要领,重在训綀手、眼、身、心、步之联合动作,而其运用方式,有打、踢、点、拿、跌等。至于练功,一般分为内功、外功、气功、硬功、软功、轻功等。初学武术者,必须拳术和工夫同练并进,以牶术为用,以工夫为体,两者缺一,不足以言武艺。

  抑有进者,无论何门拳术,要不离「上下左右前后浑然一劲」之秘诀。以「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是为六合,始可以克敌制胜。动手要老辣,意志要和缓。攻击要「准、稳、狠」,应敌要「顾、伴、定」,此六字互用,始可以稳操胜算;所谓「进打中、退打肢」,「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要皆提示于动手于毋忘用腿,于攻击上身时,毋忘攻其下肢之要诀。脚不可站死,要松动灵活,手不在出呆力,重在用之技巧耳;苟不注意一手一足之熟练,并常作实地对打练习,到后来必将劳而少功。故谓欲使功夫臻于「巧、妙、化、虚、神」之境界,须以熟字为基础。俗说「拳打千遍,身手自然」,即此之理。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古代十八般兵器说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需要,就开始懂得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不妨说也是生产工具)。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

  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战国时代,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战国时代,民生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词在古书中还找不到,明代谢肇 《五杂俎》,清代褚人获《坚 集》两书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艺”之说。显然,“十八般兵器”一词是后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汇总起来。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 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从以上各说看,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

  可见,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师的兵器(约有四百多种)中,在实战时最常用的一部分。

十八般兵器--铲

  铲为古兵器,属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头似弯月,月牙朝上,装以长柄,刃与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商代铸有青铜铲,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铲,明代出现了月牙铲,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装柄。铲后来演变成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僧侣多用铲,平时可代替扁担负重,或供开路使用。铲的种类有月牙铲,天蓬铲、莲花铲等,其击法有推、压、拍、滚、铲、截、挑等招势。有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二郎担山、出山门等。演练时多走身法,风格别致。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十八般兵器--弹弓

  弹弓是暗器的一种,弓杆以竹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全长为练习者的18拳。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普通弓的硬度为二力半即可伤人。用于发射的弹丸有三种:(1)泥丸:用粘土和胶捣匀,搓成圆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砖面、细铁砂等混合制成;(3)金属丸:以铜、或铁、或铅铸成。弹弓的用法与弓箭相仿。开弓时,顺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开弦。弓须拉圆成前臂平举,上照鼻尖,下照脚尖。后手贴近同侧眼耳之间,发弹时须屏息。《弹弓谱》概括其练法要领为《八法歌》:“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弹弓是暗器的一种,弓杆以竹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全长为练习者的18拳。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普通弓的硬度为二力半即可伤人。用于发射的弹丸有三种:(1)泥丸:用粘土和胶捣匀,搓成圆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砖面、细铁砂等混合制成;(3)金属丸:以铜、或铁、或铅铸成。弹弓的用法与弓箭相仿。开弓时,顺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开弦。弓须拉圆成前臂平举,上照鼻尖,下照脚尖。后手贴近同侧眼耳之间,发弹时须屏息。《弹弓谱》概括其练法要领为《八法歌》:“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十八般兵器--匕首

  匕首,短剑,是一种以刺为主兼能砍击的短兵器。形如剑而不及剑长。始于原始社会的石匕首。商、周以后改为青铜或钢铁制造,为近战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药,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汉代匕首与长剑并用,骑士配备尤多。晋代剑首为环形,状似纱帽,剑格向下分,剑茎宽平,柄近刃长,与先秦的形制显然不同。晋代张载曾写过《匕首铭》:“匕首之设,应速用近,即不忽备,亦无轻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隐。”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诗《侠客行》说:“少年学剑术,匕首插吴鸿,由来百夫勇,挟此生雄风。”宋代以后,匕首作为武术器械之一种流传至今。其用法有击、刺、挑、剪、带等。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现代武术套路中,多为两手各持一匕首进行演练。对练有“匕首进枪”、“夺匕首”、“双匕首进枪”以及三人“双匕首质牌单刀枪”等。

十八般兵器--弓

  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杀伤远距离敌人的兵器。二万八千年前原始人类为狩猎获取生活食物,将树枝、金属棒弯起来和绳索等绷紧而成。自有战争 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战国,选材形制均有较大改进,王弓、弧弓弓长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猎和射飞鸟;唐弓、大弓弓长119.46厘米,用于习射。汉代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唐代分长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别为步兵、骑兵和皇朝禁卫军所用。宋代有黄桦、白桦、黑漆等弓。元代有“马克打”、“长蛮”等大弓。明代有开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桦皮弓等。至19世纪中叶为鸟枪代替。

十八般兵器之流星锤

  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一端系住锤体,另一端握于手中,用力向目标抛击的暗藏武器,现属软兵器类。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流星锤是由远古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来的,后作为兵器用于战斗。战国时代水陆攻战图上就有双手施放流星,以袭击敌人的形象。清代民间跑江湖卖艺人,常使用流星锤“打场子”。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打击对方。四川民间流行着一首歌谣:“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锤分锤体,软索,把手三部分。锤头各异,有浑圆头、瓜形、梭形。锤身大如饭碗,重量依用者体力而定,一般为4至5斤。锤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蚕丝、人发、鹿脊筋丝编成的软索系于铁环,粗如手指,长800厘米有余。运动方法有缠、抛、抡、扫等,演练时可以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后抖手放开,抛击出去。

十八般兵器--戟

  戟是器械的一种,始于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戟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入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式子。戟分马上戟和步下戟,双手执这,还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有能舞花,谚称“剑无缠头,戟无花。”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靠、剁、片、钩、搂刁、提等。

  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钱五色幡),青龙戟(单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皆系红缨。

  戟初为兵器,后深化为仪仗和装饰物。如帝王驾前卫士执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曰:“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征。富户条案上古瓶中插银戟,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牙青龙戟。

十八般兵器--钩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故名钩。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古战场上用钩者颇多。两晋时,英勇善战的冉闵就“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技法有推钩、挫钩、撕钩、提钩、钯钩、分钩、搭钩、行钩、云钩、托钩、献月等。演练进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

斧与钺

  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但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开山钺”和“压丑钺”等。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斧和钺历史悠久,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锏钺,它说明了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使用青铜的兵器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斧和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带刺,带钩的钺则多刺,钩两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叉与飞叉

  叉是古代作战时长刺武器之一,属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种生产工具,据古籍记载,远古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用叉,《水浒》中解珍,解宝打虎时用的就是钢叉。明代的兵书《武备志》中还记有一种“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马。叉按形状可分为:牛角叉(俗称虎叉)、三须叉、三角叉、龙须叉(俗称两股叉)等。叉长约五六尺,在叉座间镶有铁片或系有彩绸之类。

  叉演练起来风格独特,使用起来叉头、叉柄可用,它的用法据传有32种之多,如拦、横、捂、拍、掏、挑等。武林中叉的演练甚为罕见,传统的著名套路,有太保叉、飞虎叉,龙须叉等。飞叉、俗称“开路”,是由叉演变而来的。人们用鱼叉投掷大鱼时,在叉柄 上系缚绳索,使用时将叉掷出,然后抓着绳索又将叉收回。投掷不中,在绳索收回时,要接住在空中转飞的鱼叉,是要有一定的技术,因而飞叉的技巧,就是在接鱼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叉即是生产工具,又是战斗武器,和人们的生活极为密切。在我国民间,每当春节、元宵佳节或庙会及盛行“出会”活动,那寒光闪闪,鸣声铿锵的飞叉的表演总是在各种游艺节目的前面,担负着“开路”的任务。民间练飞叉的组织也叫做“开路会”。

  飞叉的表演,技巧性很高,表演时不能用手握叉,任凭它在臂、腿、背上转圈翻滚,这就需要运用肌肉的紧张或松弛和用力的大小,来调整飞叉的重心和速度,控制飞叉的起、落、转、合。还可以做出许多花样,如抡高、踢高、“怀中抱月”、“过桥”等。

  武林中擅长飞叉的名家很多,已故著名武术家郑怀贤就善舞飞叉,早在1936年他做为中国武术代表队的成员,去德国柏林参加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就表演过飞叉。山东著名民间艺人,“飞叉大王”刘仲山,身怀绝技,而且,他也是擅长“潭腿门”的拳脚。
百兵之首――棍

  我国北方多称棍为“棒”或“白棒”方则称“棍”,而古代多称棍为“梃”或“ ”,名称虽异,实为一物。棍为无刃和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

  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占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而俞大猷所著《剑经》,是集棍法之大成著作。

  我国古代棍术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青田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钩杆、牛家棒、孙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几种著名棍法。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奉命南下,取道河南,遂访少林寺。观少林棍法后,俞认为“已失古人真传”众僧“愿受指教”,并扒宗擎,普从二人入俞军中学习,三年后二人返寺,又教百人之多,少林棍法由此驰名海内。明万历年间,安徽休宁县著名武术家程冲斗曾投师少林寺学艺,并将所学少林棍法依势绘图并附文学说明公布于世,这就是《少林棍法阐宗》一书,此书为研究古代棍法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棍的各类很多,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等。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齐眉棍立棍于地,棍高以眉为度(现在武术竞赛规定用棍与头齐),舞动时可大蹦大跳,倭、劈、扫、舞,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很适用于“武舞”棍法练用。三节棍是三节短木棍,蹭有铁环相连接,携带方便,舞动时可长可短,可伸可缩,出入难防,棍法灵活多变,有一定实用价值。大梢子棍是一根长棍和一根短棍中间用铁环连结起来,《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宋代“铁链夹棒”与其形近。手梢子棍是一种较为短小的梢子棍,多为双手各执持一棍演练。

  近百年来,各武术派别创造不同类型的棍术套路很多,数目难以确切统计。各派虽各有异同,但练用起来,都离不开劈、崩、缠、绕、点、拨、拦、封、撩、扫等棍法。其形式有单人练、集体练等。各家棍术虽有不同,但在要求上仍有共同性。例如:“练棍要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力透棍尖,风声呼呼”。舞棍要勇猛,快速,有力。双手执棍,开合,旋转要圆熟自如,拳谚说:“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棍谱说:“棍起空灵多变化”。

  棍术就其内容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两类:

  (1)侧重技击性棍法,大都采用二人对劈的基本功夫,也有带护具进行互相劈,打,拦,刺等训练,虽然棍法不多,但实战性较强。

  (2)侧重艺术性棍法,大都 发展难度动作,讲究姿势优美,是一种不求实用的“武舞”棍法,此乃古人所指“满片花草”。小说《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舞棍“使得风车儿似转”,就属于这类“武舞”棍法,两类棍法都有很高的体育价值。舞棍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合一,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增减勇敢顽强的精神。

百兵之王――枪

  枪在古代称作矛,为刺 兵器,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他兵器难与匹敌。故称为“百兵之王”。《宋史.李全传》载,反金起义军女首领杨妙真的杨家犁花枪法精妙非常,杨曾自诩:“二十犁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由枪尖,枪缨,枪杆组成。枪尖为钢铁打制,原始社会枪尖以竹,木削成。枪缨古时多用马鬃制成,今用细麻丝制成,枪杆古多铁制,攒竹制,今用白蜡木杆,枪的长短不同,名称也不同。1.83米称步下枪、2.33米称花枪,2.76米称中平枪,4米为大枪,5.33米为大杆儿,6米称为矛,11米长的为毛竹大杆,现代武术比赛用枪规定,最短必有等于练习者直体站立后再直臂上举的高度。古代大枪、大杆的使用为二人,一人在前扛枪杆,一人在后使用。

  枪的各类很多,有花枪、笔枪、大枪、锥枪、槌枪、梭枪(又称飞枪,标枪)、尖枪、太宁笔枪、抓枪、双头枪、双头双枪、钩镰枪、四角枪、箭形枪、曲刃枪、环子枪、拐子枪、攒竹枪、长顶枪、鸦项枪、素木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龙刀枪、虎牙枪、虎头枪、龙凤枪、单钩枪、双钩枪、铁钩枪、柳叶枪、蛇镰枪、蛇尾伞枪、柜马枪、捣马突枪等。这些枪的用法除花枪、大枪、双枪、双头枪、钩镰枪外,多已失传。

  枪法流传较多的常有罗家枪、杨家枪、岳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六合枪、八母枪、子龙枪、大犁花枪和峨嵋枪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长。但基本枪术技法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枪法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

  基本枪术技法:持枪稳活,前管后锁,两手持枪,稳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枪之势,贵为四平,所谓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根不离腰,三尖相对,所谓三尖相对即鼻尖、枪尖、脚尖。扎枪要直出直入,须平正灵活,迅速,腰腱劲直透枪尖,势 如潜龙出入。扎枪又分为上平,中平和下平,以中枪为法,并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还有人说花枪为“百兵之贼”(贼滑之意)。

  大枪 枪为“百兵之王”,大枪为“枪中之王”。大枪全长3.56米。把端直径为一虎零一拍(即满把握信,拇食指指尖相对,中间尚空三指之距)。枪头长0.39米,其重根据枪杆分量而定,一般重1公斤左右。枪法有:扎、搕、挑、崩、滚、砸、抖、缠、架、挫、挡等。但没有常见的舞花。因大枪体长,动作幅度大,练习大枪要求身不离枪。枪不离中心。要有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与灵敏的步法。如扎枪时,讲究以身步前送,上架时至头顶即回,下压时一磕敌械即回。

  大枪动作多以功力,实用为主,两人对抗性对扎枪练习,就是提高对大枪各种技法的体验和使用,也是实实在在的长功夫的练习方法。

百刃之君――剑

  剑,属双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称。剑的最早出现在殷商以前。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之风盛行,剑术量论也相应得到发展。汉趄,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便术显名于天下。隋唐时,剑形十分精致华丽,给后世影响很大,故有“鼻剑”之称。宋代以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所代替。剑在古代,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锻炼武

  艺的器械外,还有多种用途。

  其一,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例如皇帝授给亲信大臣的“尚方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其二,剑被僧、道作为法器,说剑能“隐身”、“降妖”、“杀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

  其三,剑被作为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古籍中记有严格的佩剑制度,如佩剑人的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装饰的金属或玉石等也有所不同。

  其四,剑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剑的结构,一般分显剑身、剑柄两大部分。剑身由剑刃、剑尖、剑锋、剑脊组成你还没柄由剑格(护手)、握柄、剑镡(剑墩,又称剑首)组成。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物。剑的长度,古今差异很大。现出土文物中,短剑约40厘米,类似匕首,可近身搏斗,亦可投掷遥击剑达140厘为,可用双手握柄。现代武术运动中的剑的长度,按《武术竞赛规则》规定,以运动员反手直臂持剑,剑尖达于耳垂为准。

  武术种类很多,各派剑术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基本的剑法特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基本剑法特点你还没势造型优美,招势迭逞轻盈潇洒,韵度自如步法敏伐轻灵稳健,敏捷多变,剑法规整清晰,身剑协调。故武谚有“剑如飞风”、“剑走美式”、“剑似游龙”之称。剑术演练起来,动静、缓疾、升伏、进退、刚柔、轻重、伸缩、起落,以及移步换势等动作轻灵飘逸,似飞凤翱翔你还没势变化吞吐自如、千姿百态。

  剑术的演练形式有个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按剑术的练习内容可分为单剑、双手剑、穗剑(有长穗剑与短穗剑之分)、双剑等类。按剑势风格可分为势剑、行剑、绵剑、醉剑。

  单剑 常见的一手持剑(多为右手正握剑),进行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剑法多以击、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带、崩、点等为主。

  双手剑 双手据抓握剑柄(剑身与剑把均较长),进行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剑势动作简朴,威武、劲力深厚、遒劲,勇猛气势可与刀法媲美。剑法多以劈、砍、撩、刺、击、格等为主。

  穗剑 剑首配系长剑穗款待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双手剑术一般不配剑穗,其他剑术多配系短穗)。演练时,步动身随,剑随身行,穗随剑舞,潇洒奔放。剑法多以穿、挂、云、撩、抹。带、劈等为主。技击时,可以抓握剑穗掷剑击出,此称撒手剑。

  双剑 两手各持一剑,款待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演练时,步法轻灵敏捷,身法轻盈柔和,动作潇洒飘逸、圆活多变,剑法多以穿、挂、提为主。双剑又有短穗双剑和长穗双剑之分。

  势剑 (又称工剑,站剑)一手持剑,剑动作突出一个“定”字,工整端庄,形健骨遒。桩稳步健剑法清晰,刚劲有力。

  行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突出一个“行”字,行多停少,纵横挥霍。步似行云,身似行蛇气势连贯,剑神合一。

  绵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柔如蕴藉,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你还没法轻缓圆活,柔中寓刚。

  醉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形似醉酒,洒脱自如。忽往复收,乍还疾,步碎身晃,剑法多变。

  各种剑术的演练,必须做到内外相应,神形融合,意势合一,剑身如一你还没法轻盈潇洒,清晰明快,静如处子,动似游龙,舞似飞凤。由于剑为双刃,故不能做缠头裹脑,缠背绕腰等动作。不持剑之的,可握为剑指(即食指,中指并拢伸直,其余三指屈握,拇指屈压于无名指甲上),与剑法、身法密切配合。

  常见的剑术套路有:太极剑、太乙剑、武当剑、昆仑剑、昆吾剑、峨眉剑、三才剑、三合剑、七星剑、八仙剑、八封剑、十三剑、达摩剑、通背剑、绨袍剑、纯阳剑、金钢剑、青龙剑、青萍剑、飞虹剑、龙形剑、龙凤剑、蟠龙剑、螳螂剑等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

  也作年刀、月棍、久练的枪。这条谚语说明各种兵器掌握时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仅以刀、枪、剑、棍四种而论是最难掌握的。仅仅是搬、扣、扎这三个基本动作,不下苦功就很难做得正确。枪法之多是其他兵器技术无法比的,而各家枪法又各有许多深奥之处。如杨家枪讲八母,乃是拿、拦、颠、捉(内外)、橹、缠拦、还八种基本招法。罗家枪讲究压、打、砸、拿、滑、挑、崩、撑、攉、扎十法。岳家枪则讲劈、抱、砸、创、抽、拦六法。俞大猷注重“长兵短用”,他说:“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不妙是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进步,将枪收短,连脚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则无敌于天下矣。”(见《正气堂集》)枪的威力大,但不易掌握却是公认的。

  相对来讲,棍法便较容易掌握,而棍是诸兵之基础,可说包罗万艺。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说:“风武备众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如枪之中平,拳之四平,即棍之四平也。剑之骑马分鬃,拳之探马,即棍之跨剑势也。藤牌之斜行,拳之跃步,即棍之骑马势也。拳之右一撒步,长倭好之看刀,即棍之顺步劈山势也。……凡此类,难尽述。”

  棍既是打基础的兵器,其招法自然不是太难。特别是一些实用棍法,绝少花招。戚继光所创大棍之法,不过一打一戳,何其简单。刀、剑之类则介于枪棍二者之间。刀是一面刃,剑是两面刃,两相比较,掌握剑术又比刀术为难。

  此外,象长兵器中的两头蛇、双枪、方天戟,短兵器中的护手钩、子母鸳鸯盆,软兵器中的三节棍、虎尾鞭、鞭里加刀,许多暗器中的脱手镖都是较难练的兵器。谚语概括出掌握兵器的规律,便于习练者正确对待。

百兵之胆――刀

  习刀尚猛的习从俗已历千年,古时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为多。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风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这种“猛虎般”的风格,是由刀的构造和练法决定的。单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盘)、刀把等组成。刀尖、刀刃为最锋利部位,主攻背宽厚坚固,主防。

  从技法上看,单刀多劈、砍、刺、格、扎、撩等动作,幅度较大。古时刀又较重,想在劈砍时刀刀见效,必须快速有力。为了表现出刀术猛的特点,须熟练地掌握各种刀法和力法,做到身法、步法、眼法、刀法的紧密配合。练习时应气充而力雄,身械协调,刀随身转,以身休带四肢,来助刀发力法迅疾轻灵,跳跃旋转,进退自如不风人眼机敏,目光炯炯;挥刀快慢相同,舒敛自如。

  刀的种类很多,有单刀、关公大刀、春秋大刀、金刚大刀、青龙大刀、南洋大刀、九环大刀、青龙偃月刀、朴刀、短刀、腰刀、苗刀、双手带(斩马刀)、小双手(又叫匕首刀,原名黑虎刀)等等,其使用方法和要求各有所不同。

  单刀的基本刀法有缠头、裹脑、舞花、劈、砍、撩、刺、截拦、搅、随、戳、抢、扎、斩、挂等。实用套路有串刀、三合刀和夜战八方刀。

  大刀,被称为“百兵之帅”,多以双手执握舞动。主要刀法有:斩、劈、抹、云、撩、错、带等。所谓“大刀看刃”,就是各种刀法在刀刃上运用清晰。演练时,一招一式,大劈大砍,一动一静,威力很大。明代黄圻《三才国会》中说:“公偃月刀,刀势既大,其三十六,兵伏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朴刀,是大刀中分量较轻、柄稍短的一种,舞动起来灵活轻快,多为步战使用。又叫双手带。全刀由刀身、刀柄、刀盘、响环第四大部分组成。

剑走青,刀走黑。

  “青”、“黑”是术语,出自武林《春点》(即黑话)。“青”,是轻的通假,指轻捷便利。交手之时,能干净利索地躲闪对手的进攻,谓之“走青”;进退不灵,躲闪不疾,谓之“沾青”。

  剑器本身轻、短、细、薄,对付粗重兵器,难以硬挡硬架硬格,只可逢坚避刃,遇隙削刚,仗着身法便利,招法变化取胜。所以说,“剑走青”。

  “黑”,狠毒凶猛之意。“走黑”,就是说刀法要狠、要猛。刀本身面宽而背厚,在常用短兵器中仅仅是较重。交手之时,可大劈大砍,硬挡硬架,刀锋过处,如滚瓜切菜。所以说“刀走黑”。

临阵使用,当依此谚;套路演练也当依照此谚要求去做。剑术套路着重在进退闪躲,腾挪轻疾方面,也是“走青”。刀术演练,风声如吼,气势猛烈,“狠”字当头,仍是“走黑”。谚语“刀如猛虎,剑如飞凤”是对刀法剑法形象化的描写,其意与“剑走青,刀走黑”的意思完全相同

鞭是一条绳,全靠缠得清。

  这条谚语通用于鞭类的软器械,如流星锤、绳镖、杆子鞭、铁练等兵器。如果缠绕不清,势必打不着人而打自己。软兵器鞭讲究纵打一线,横打一扇,收到手中是一团,抡将出去是一片。收回时劲力要软,要柔;打出时要刚,要快。所以又有这样的谚语解释鞭法:“收回一团放出一片。收回如虫,放出如龙。收回如鼠,放出如虎。”练鞭一定要鞭法清晰,步法稳健,鞭随身转,亦随步换,收放自如,快而不乱。双鞭单鞭,均不易练。有鞭法歌一首可供参考:“七节一抖放亮光,架拨抽打走四方。前打浪子踢球式,后打背锏披脊梁。左打跨虎蹬山脚,右打片马扣里裆。上打朝天一柱香,下打黑狗滚地躺。金丝盘头养脑力,缠肘舒胃养心肠。拦腰围蛇通三气,分水提步好良方。”

近代神鞭李良臣、花鞭吴斌、飞鞭陈金镜都是精于鞭法的武林前辈。

锤槊之勇不可敌

  锤,代表了冷兵器中的重兵器;槊,代表冷兵器中的长兵器。在格斗技术远没有达到影响武术发展的时代,格斗只凭勇力取胜,因此对于兵器便特别重视长度和重量。

  古代兵器重得惊人,三国.典韦“提一双戟八十斤”(《三国志.魏书》),折合现代重量有35斤多。宋时李全、元时隋世昌用的是40斤重的铁枪,合今47斤多。这些兵器虽重,但均不如锤,锤又作椎,又称骨朵。古时有石锤、铜锤、铁锤。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锤在军中是主要兵器之一。据《辽史.兵志》载,当时契丹族凡年15以上50以下隶兵籍,必备战马、铁甲和一套兵器,其中就有“  ”,即锤。宋时岳云使锤,“每战,以手握两铁锤重八十斤。”(《宋史.岳飞》)。宋代的80斤折合现代重量为95.5斤。锤,如此的沉重,使锤的人必是力大超人,勇猛无比,因此不可不觑。

  古代兵器讲求长度,也是出于克敌制胜的需要。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周礼.考工记卢人》)。后来盛行的蛇矛长一丈八尺。东晋陈安一手持“七尺大刀奋如湍”,一手持“丈八蛇矛大王左右盘”。丈八矛,也称槊,或称 。那时的一丈八尺,约合今一丈三尺三寸,却也不算短了。岳飞“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宋史.岳飞》)他的丈八铁枪约合今制一丈六尺五寸,明代最长的沙家竿子长二丈四尺,合仿二丈二尺多。能使用这样长的兵器,没有 力是不行的。

  所以古人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锤槊之勇不可敌。”千万不可轻视使用这类兵器的人,因为他们的力量入入超出常人数倍。

由于格斗技术的不断发展,格斗不再单凭勇力取胜。明清以后,象锤这样过重的兵器和槊这样过长的兵器在军中越来越少,现在武林已难得一见这类兵器,也难得一见能使用这类兵器的人物了。

百日袖箭千日镖

  袖箭和镖都是暗器。镖,钢制,锐三角形,通常长三寸六分,重六两。重一斤镖,俗称“金镖”。抛掷击人,有扬手镖、阴手镖等法。袖箭是含机械装置的暗器,圆筒中装箭,筒内设弹簧,一按机括,箭即发出,筒长六寸,箭长四寸六分。两种暗器虽大致相同,但袖箭用来省力,射程远近全凭弹簧弹力大小,而镖的掷程远近全凭手腕力量的强弱。二者又都要求掷射准确,因此,使镖显而易见要难于用袖箭了。
枪怕摇头棍怕点

  遇见使枪的,要警惕枪摇头;需提防棍点头。摇头,是指枪尖被抖成一个个圆圈。枪若发挥威力,需将搬、扣、刺三动一气呵成。搬、扣即为左防、右防,刺是突击。三动迅捷完成,枪尖便被抖成一个圆圈,枪法云:“圈为枪法之母。”圈抖得快、圆、中、生风、枪扎得便有力、突然,令人防不胜防。摇头,还指枪要运用抽打的招数。抽打之前,枪头必做摇摆动作。枪法中突用抽打的棍法,易使对手上当,所以务必留神。

  棍,虽重使两端,但一旦揉进枪法,则威力倍增。棍若点头,那必是持者已将双手移至棍的末端,其意在以棍当枪使了,无论是扎、挑、抽、劈、此时皆可灵活运用。若不提防,仍以其为棍,为祸便不远了。

刀为百兵帅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古史考》称“燧人氏铸金作刀。”《二仪实录》称:“黄帝作刀。”什么是刀呢?《逸雅》称:“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刀击之也。”《二仪实录》讲述了刀的形制:“刀之制,有四阵之刀起自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即有陌刀,军阵用之。又阵障刀,行从障卫则用之。又有长刀,即卤簿千牛将军执之。又仪刀,即武臣佩之。自东晋多虞,遂以木之,饰以金银,佩之以备威仪,即衙刀也。”造刀的方法是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至刃,平铲平削。刀尖锋芒,快利乃妙。其柄以坚木为之,长短则视种类而定。

  刀是最普遍应用的兵器之一。大刀可马战,腰刀可步战,朴刀、双手事则可马步战,较枪又灵活得多。刀法讲究劈、砍、拦、扎、抹,又较枪法简单,易为学者掌握。所以,历代战将、士兵中以使刀者居多。

  宋代刀的形便已非常发展,有手刀(单刀)、大刀两大类。大刀则包括笔刀、戟刀、掩月刀、屈刀、掉刀、凤嘴刀、眉尖刀数种。明代倭寇入侵,带来了倭刀术,显出了威力。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明.何良臣也曾说:“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见《阵纪》)。倭刀的引进,特别是戚继光等 又将中日刀法糅为一体,使单刀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到了清代,大刀、长刀、单刀几为军中常用武器,且有飞刀(七寸)、小刀(一尺七寸),风行于世。清末上海小刀会便是一例。刀的流行遍及武林各处,大有统帅百兵之势。说“刀为百兵之帅”自也不算夸张。

  古代使刀的名将极多。三国关羽善用八十二斤青龙刀,惜乎没有佐证。史载明初“双刀王”王弼、山东孙镗、大刀郭五,明罗君彦,清初颜习斋,清末小刀会“大刀秀姑娘”周秀英都以刀术闻名,“大刀”王五、“单刀”李存义、“双刀”李凤岗、擅长苗刀的“燕子”郭长生皆为武林名手。抗日战争初期,二十九军大刀队令日寇闻风丧胆。当时西北军中,冯玉祥、吉鸿昌等抗日名将都组织过大刀队。不少武术家为训练大刀队做出贡献。少林拳家金恩忠还曾将其在军中所用教材《实用大刀术》出版。

  当代,刀术是武坛赫赫生风的比赛项目,善刀者不可胜数。武术家李青山以七十高龄舞动95斤重大铁刀,功力更是非同小可。

枪为百兵之王,又为百兵之贼

  这条谚语形容了枪械的历害。自古以来,戈、矛以至枪,在火器发明前一直是将士常用的兵器,而不似锤、挝、钺等兵器在实战中逐渐被淘汰。究其原因,就是枪及与枪相类的矛、大杆子等兵器比其他兵器用着方便,效应明显,各器难敌。

  《事物绀珠》称:“枪,木杆金头,始于黄帝,扩于孔明。”枪,由枪尖、枪杆两大部分组成,辅以枪缨、枪纂。枪的区别在于长度不同及枪尖的重量形制不同,因此也便有许多别称。从明代枪械的形制可看出各家枪法的区别。杨家枪,长一丈八尺;马家枪,长九尺七寸;沙家竿子,长丈八至二丈四尺;汊口枪,长一丈六尺、一丈七尺、一丈八尺(见明.吴殳《手臂录》)。到了清代,枪的尺寸渐短。五尺五寸称步下枪;七尺称花枪;八尺二寸称中平枪。此外尚有一丈二尺的大枪,一丈六尺的大杆子,一丈八尺的矛。这种形制称呼一直延续至今。

  枪之所以称王、称贼,是因为它在实战中威力强,攻防速度快,富于变化,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它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是离不开各代枪法名家的发明创造、改良革新的。仅以明代枪法为例,便有杨家枪、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石家枪、峨嵋枪、少林枪、汊口枪(见《纪效新书》《阵记》《》手臂录)、金家枪、张飞神枪、五显神枪、拐突枪、拐刃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拒马枪、捣马枪、紫金镖、地舌枪(见《江南经略》卷八《兵器总论》)等。这些枪法不仅枪制不同,而且技术、风格也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同名称的枪势,所指的动作内容要领也往迥异。这许多枪法自然促进了枪术的发展,使枪成为十八般兵器中的长兵之首。

古代以枪成名的武将极多。史载五代王敬尧,能30使斤铁枪;王彦章也“常持铁枪冲坚陷阵”。唐尉迟敬德,善用丈八枪,宋.赵立善用双枪;李全所用铁枪生40斤;杨妙贞创梨花枪,“二十年天下无敌手”岳飞“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清.褚复生,以枪闻名,人称“四平枪”。近代神枪吴钟、神枪李书文、大杆子刘仕俊、大枪刘德宽等,均是以枪术闻名的武术家。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或作纵枪横棍。这些谚语强调了枪、棍技击特点的差异。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故有此谚。

  然而,棍端装尖即为枪,枪若支尖即为棍,为此,枪法棍法便有许多 交融之处。不少枪法含有抽、打、劈、砸的动作,便是取之于棍法;不少棍法中含有戳、挑、撩、滑的动作,乃是取之于枪法。明.吴殳《手臂录》记述的马家枪法,便是“以杨家(枪)为根本,兼用棍法”。同书所记少林枪法,也是以枪法为主,兼用棍法。明.程 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蟛则说:“打人千万,不如一扎。故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也。”少林棍中竟有七分枪法。尽管枪棍之法互有汲取,但枪走直,棍走横,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的基本特点是绝对变不了的。清末民初山东武术家吕孟超,时称“山东第一棍”。他传留下一路六合枪棍术,倒是一种枪棍合一的技击术。

手臂录 枪根说

  世人但知用枪头,而于枪根殊不留意,技艺所以虚浮也。要、腰、胸、头四者,犹树之有要干枝叶。舍本而逐末,可乎?

  敬岩之法,用我之枪根,以制我之枪头,乃用我之枪头,以制彼之枪根,千变万化,尽于此矣。

  所谓以我枪根制我枪头者,何也?枪头远而在外,苟不有以制之,则如跋扈之将,不为我用,故必思所以制之。制之有二道。一才器制,一者势制。器制者,根重大而头轻细,其身铁硬,故运用如弹丸之脱手。势制者,如头在上,则根在下,头在左,则根在右,其易知者也。惟头在中而根在下,其理元徽,何也?来枪中平,变态繁多,我草之也,必使枪根略低,令枪肋着彼枪肋,而下枪头直压其前手,则彼无能变换。此敬岩,真如心血也。

  杨家枪长,沙家枪长而又软,不能压其头,器制之道先失,则势制之道无所托以行之,是以粗浮一足观也。

  所谓用我他头制彼枪根者,何也?用我之枪,理如种植,以要为本,以叶为末,破彼之枪,理如伐树,芟其枝叶,劳而罔功。一斫要柢,则之僵矣。

盖世人之枪,戳则用直力,革则用横力,横直之力,分而不合,故枪法破碎粘滞,不能圆通。敬岩,真如不然。戳中有革,革有有戳,力之直也能兼横,力之横也能兼直,其用枪尖,如有钩者然,能于彼掌中挖而去之。艺技至此,犹惊鬼神矣

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口

  同样是刀,形制不同,用法岂可一样?这条谚语说明了几种刀制演练时的基本要求。

  单刀,一般是一手持刀,另一手配合持刀手运动。它以缠头、裹脑、砍、刺、撩、抹、拦、截、挑等技术动作组成。演练之中,空手的作用甚至重于持刀手。因为动作的标准与否,协调与否,实用与否,美观与否,全在于空手的配合。故说单刀看手。

  明代传进我国的倭刀法,近代流传的苗刀法、通背刀法,均是双手握刀的单刀法,自然不受此谚所限。

  双刀用法及变化是通过两手和两腿的协调配合来体现的,要求两手用力均匀,手法清晰,步伐灵活,上下协调。双刀法多为花刀之法,左盘右旋,上缠下绕,倘若步法不灵、不清,由难免双刀互碰,甚或伤及自身。故行家观看双刀,第一眼便注意他的小法是否正确。这便 是双刀看走。

  大刀是长兵器,且分量很重,过去多为马上战将使用,主要用法是劈、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法。这些用法都要在刀刃上运用清楚,才能发挥大刀的威力。象朴刀、双手带一类的长刀,也在此要求之内。这便是大刀看口。

  同样是刀,形制不同,用法岂可一样?这条谚语说明了几种刀制演练时的基本要求。

  单刀,一般是一手持刀,另一手配合持刀手运动。它以缠头、裹脑、砍、刺、撩、抹、拦、截、挑等技术动作组成。演练之中,空手的作用甚至重于持刀手。因为动作的标准与否,协调与否,实用与否,美观与否,全在于空手的配合。故说单刀看手。

  明代传进我国的倭刀法,近代流传的苗刀法、通背刀法,均是双手握刀的单刀法,自然不受此谚所限。

  双刀用法及变化是通过两手和两腿的协调配合来体现的,要求两手用力均匀,手法清晰,步伐灵活,上下协调。双刀法多为花刀之法,左盘右旋,上缠下绕,倘若步法不灵、不清,由难免双刀互碰,甚或伤及自身。故行家观看双刀,第一眼便注意他的小法是否正确。这便 是双刀看走。

  大刀是长兵器,且分量很重,过去多为马上战将使用,主要用法是劈、抹、撩、斩、刺、压、挂、格、挑等法。这些用法都要在刀刃上运用清楚,才能发挥大刀的威力。象朴刀、双手带一类的长刀,也在此要求之内。这便是大刀看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一、十八般兵器总述

1. 传统兵器「九长九短」
  

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
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2.《周礼·夏官司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先郑云:「戈、殳、戟、酋矛、夷矛。」

3.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七<弓制>:「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4.南宋永嘉年间<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前日两个小人,一个道欠钱,一个道不欠钱,十八般武艺都不会,只会白厮打。」

  

5.元曲中大量出现十八般武艺之说,说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仍未见详细内容。

  

6.明何良臣《阵纪·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长编列之,宜随其地势,每以枪、筅、弓、弩、标、铳为长兵,刀、镰、叉、钯、牌、斧为短器。」

  

7.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8.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9.朱国祯《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为「挝」,当属音同假借。

  

10.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11.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12.元兵西征时,从各地带回一些兵器,种类繁杂,看来「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

  

13.成语俗谚中,与兵器有关者: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回马枪、拖刀计、杀手锏、流星椎、

  

14.历代名人所使兵器:关公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长矛、吕布方天画戟等……

二、出土兵器考证

  

1.1975年,在二里头遗址发现铜戈、铜戚各一把,是目前出土的最早金属兵器。

  

2.二里头出土的兵器中,有青铜制的钺、戈,和大批的铜镞。

  

3.从1928年起,在安阳侯家庄西北岗的殷王墓中,发现了一层带木柄的青铜戈,共有六十九支。还有成捆的青锾矛一层,每捆十支,共七百余支。说明商代的青铜兵器的生产,已经很可观了。种类也相当齐全,计有矢、戈、矛、大矛、短刀、大刀、斤、钺、盔、弓和兵车等。到商代後期,有不少的改进,用途更趋向专门化,以刀为例,就分成砍杀用的大刀,以及修制武器用的小刀等。

  

4.西周时代,制造青铜兵器的技术,较商代更为提高,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五十四件青铜兵器,另有盔、甲、盾等防护具一百四十三件。五十四件青铜兵器中,包含了:戈31、戟9、刀2、钺1、短剑6、匕首1、斧1、矛1。至於其中的銎戈、宽胡斜刃戈、三銎刀、鹰首短剑、马首短剑、带铃匕首,都是首次发现的。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5.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镦,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秦代的剑显得窄、长、薄,刀锋锐利,呈银白色,剑、矛,戟的光泽度很高。

  

一弓:马箭、袖箭、步箭、
  

二弩:弩箭、诸葛弩、斗子弩、俚弩。
  

三枪:长枪、叉枪、火枪、蛇枪、看枪、标枪、线枪、神枪、戟枪、勾镰枪、拒马枪、飞枪。
  

四刀:大砍刀(长刀)、斩马刀、腰刀、杆刀、朴刀、钩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刀。飞刀。
  

五剑:
  

六矛:
  

七盾:
  

八斧:
  

九钺:
  

十戟:
  

十一鞭:
  

十二锏:
  

十三槁:(挝)、骨朵、锤、锥、椎。链子锤(流星锤)、蒜头锤、骨朵锤、卧锤、重锤。
  

十四棍:双头棍、操钩棍、狼牙棍、闷棍、脚棍、齐眉棍。
  

十五叉:
  

十六耙头:铛钯、钯、扒、省钯、铲、月牙铲、马叉、(省=伤-人)
  

十七绵绳套索:
  

十八白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是中国传统兵器的总称,每一“般”下,都各有许多形制、功能不同的兵器,如“刀”下,有九环刀、雁翎刀、春秋刀、三尖两刃刀、斩马刀、砍山刀、大刀……等等,名目繁多。这些兵器,原本都是在实际作战当中广泛使用的武器,有部分甚至原来就是农具,如“钯”是农家用来锄地、挑草的器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以“九齿钉钯”为武器,非常有名,正因他在高老庄当女婿时,是庄稼汉的身分),中国历代的战争,很多都和农民有关,因此兵器往往就从农具中脱胎换骨而成。


“十八般兵器”:弩、斧、钯、矛、叉、刀、钺、锤、殳、剑、锏、盾、枪、鞭、弓、戟、索、白打

(1)弩:弩的射程比弓远。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廋弩、唐弩和大弩。夹弩、廋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于车战和野战。





(2)斧: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后,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迆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区的民族,喜练斧类兵器。



(3)钯:钯、朳、镋钯、铛、铲、月牙铲、马叉 耙头的出现比较晚,明代以前少见载录,至今也未见到“耙头”实物,却有“叉钯”和“镋钯”这两种兵器。镋钯是从农具演变来的兵器,外形像马叉,上有利刃,两面出锋,刃下左右横出两尖股,向上弯,可以刺击,也可以防御。



(4)矛:矛属于刺兵,是枪的前身。原始社会,人类就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刺杀动物,后来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可知为主要兵器。



(5)叉:叉的起源很早,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半坡村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原始的骨制鱼叉,用来扎取鱼类。不过,居住在森林旁的猎户们,为了猎杀大型野兽如猛虎、花豹等,需要保持安全距离,所以使用三股长叉,一般称作“虎叉”。



(6)刀: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琫,琫,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玉+卑



(7)钺: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 。汉刘熙《释名 释兵》:“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释名未见) 春秋、战国时,钺出土较多,但已渐失其战器性质,而变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这是因为刀剑广泛应用在战场,而使笨重的钺退伍了。



(8)锤:锤,是一种带柄的锤状打击兵器。元朝蒙古骑兵善用铁锤,一种六棱形,称“西夏帕耳锤”;一种锤头为六角形,用短铁链系于柄上,称“佛来尔锤”。



(9)殳:单头棍(大杆子)、双头棍(齐眉棍)、双折棍(大扫子)、 三折棍、操钩棍、狼牙棒、天门棍、闷棍、脚棍 “殳”的渊源应该是最久的,早在文明之前,人类山居野处的时代,为了防御无所不在的野兽侵袭,所以就地检拾或攀折长条枝干,作为自卫武器。后来逐渐改进成长棍型的兵器,叫作“殳”,长度大约是二至三公尺。



(10)剑:剑是短兵的一种,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于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可割可刺,抵御匪寇与野兽。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备。连冯谖与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历史。



(11)锏:铁鞭为六角形,铁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 鞭、 都属短兵器,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相提并论。宋《武经总要》:“铁鞭、铁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



(12)盾:盾是大家所熟悉的古代防御武器。早在商代已有盾,周盾更为完善。《周礼·司兵》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如《韩非子》上说:“赵简围街,犀盾迟橹,立于矢石之所及。”说明盾之坚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离无伤。



(13)枪: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14)鞭:鞭、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



(15)弓:王弓、弧弓、夹弓、廋弓、唐弓、大弓、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马箭、袖箭、步箭。弓箭的使用,应该是很早的。据说远古时代没有丧葬的习惯,人死后就将尸骸弃置在荒郊野外,有孝子不忍父母遗体被禽兽啃啮,所以作“弹”来保护;后来,黄帝将“弹”改良成“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的弓箭。所以传说中黄帝修练成仙后,准备骑龙上天,臣民们舍不得,都争先恐后抢抓龙髯,想留住黄帝,结果髯断、弓坠,上不了天庭的百姓只好抱著弓呜号,因而后人就称黄帝的弓为“乌号弓”。



(16)戟: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



(17)索:绵绳套索类似美国西部牛仔套牛用的“绳套”,是一种“生擒”的兵器。传奇小说中有此武器,说的是隋末豪侠虬髯客,深谙飞索奇技,并传给唐开国大将李靖,李靖将此绝技用在军战上,挑选精兵,苦练飞索工夫。



(18)白打:白打就是赤手空拳的博斗,唐代诗人王建云:“寒食内人尝白打,库中散与金钱”,是说寒食节时,县府会礼聘府中能搏击的人,表演白打作为余兴节目。清初周亮工《闽小记》也说:“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铁为白战,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以白打为终,明乎其不持寸铁也。”
白打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拳术”,讲求眼明手快,腾挪闪避。另一种白打是“掼跤”,亦即柔道、摔角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840

回帖

1938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938
声望
721 声
银两
6389 两
回帖
840
精华
6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2-7-20
发表于 2007-1-2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梁的小说中兵器 玉弓最有个性了

檀羽冲的箫则另辟蹊径 也不错

历抗天的铜人就靠霸道取胜 武器希奇古怪的人,武功是不会咋样的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840

回帖

1938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938
声望
721 声
银两
6389 两
回帖
840
精华
6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2-7-20
发表于 2007-1-22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弓:玉弓

弩:<神兵玄奇>中的天诛,蒙恬的孥车

枪:杨家枪

刀:屠龙 鸳鸯

剑:裁云,冰魄寒光,游龙,断玉

矛:秦汉时打战的冷兵器

盾:樊哙<鸿门>中有的

斧:李逵双斧,杨五郎的降龙斧

钺:不知道

戟:项羽,吕布的方天画戟

鞭:史红英,金碧漪善长,齐蔌玉的那条不错

锏:秦琼,尉迟恭成名兵器 <大唐游侠传>中秦某不错的

槁:李文秀的兵器 两葫芦做的流星锤

棍:张华昭的降龙棍,宋太祖打天下的兵器

叉:闰土叉动物

耙头:猪八戒的九齿钉耙

绵绳套索:小龙女的应该是的吧

白打:最高境界,兵解入体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2-4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中华武术器械大全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 而武术器械就是这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器械主要是由古代兵器演化而来的。兵器是克敌制胜的工具。人类社会有了战争,就有了为战争服务的兵器。有了兵器,就要有掌握和使用兵器的技艺——武艺。 武艺越是精通,越能发挥兵器的性能,取胜对方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兵器与武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练兵器,既是一个掌握武艺的过程,也是强健筋骨、锻炼体魄的过程。

  自古以来,历代兵家都很重视兵器的改进及习练。 《史记·律书》载:“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创造并改进了各种各 类的兵器,这些兵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与当时社会的 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关系密切,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对兵器改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纬在《中国兵器史稿》中说:“一民族固有之兵器,实与其人种、文化、历史、科学、美术、技艺,及其民族之消长生息、强弱盛衰,有密切之关系。是以世界各国,既有古兵博物馆 之设置,以资观感,复各有其兵器史,以利学者及军人之研究,并供人民阅读。”因此,透过中华历代兵器既可以了解我国祖先的生产、战斗和生括情况,也可以观察当时武术运动开展的状况。

  在上下数万年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华武术器械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劣到优的发展过程。据《韩非于》等古籍记载,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人民少而禽兽众”,人类“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原始人类之所以能进行狩猎。并战胜凶猛的野兽,除了合群互助之外,很重要的是人能制作和使用工具。先是用石块和木棒同飞禽猛兽搏斗,以后又“屈竹为弓,伐竹木以为矢”,创造了最早的弓箭。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 在距今约10万年的丁村人文化遗址、有少量石球出土; 而在距今约4万年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则发现大量石球。原始人将一些石球用藤索系起,制成“飞石索”,在狩猎中顺手抛出,利用旋转力量缠、击猛兽。它是武术器械中 “流星锤”的雏型。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中,曾出土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文物---一种捕鱼用的“飞叉”,尾端带有结节,系上绳索,将叉抛出捕鱼,然后抓住绳索将叉收回。这是软器械的鼻祖。此外,还发掘出更大的叉,是没有绳索的狩猎工具。   原始社会的兵器发展,正如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中所载:“新石器时代之石兵,业已大形进化,非但人工磨制精良,兵器平泽锐利,可与现代之石器相比而无逊色, 抑且各种兵器均有,如石刀、石刃、石匕首、石斧、石圭、 石镰刀、石锛、石铲等器,……几乎全套武装均有。”一此地方还出土了这个时期的骨矛、石臂筒、七孔石刀和带箭头的股骨等文物。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掠夺战争日益频繁, 规模也逐渐扩大。部落成员在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常常又 是随身携带的武器。把渔猎的工具和劳动生产的技能用之 于作战方面,便逐渐形成了用于作战的兵器和武艺。

  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进,有了少量青铜兵器。至商代,军队使用青铜兵器已较普遍,而且兵器种类增多,质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铜矛头、铜勾、铜戚、铜刀、铜斧、铜簇等项。另外,在山东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铜钺、铜头玉矛、铜戈

  西周兵器进一步多样化,这个时期长兵有:戈、戟、 钺、矛、斧等。短兵则有刀、剑等。这些兵器多为铜质, 质地精良坚利。 2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石制工具时代进入到使用金属器具的时代;青铜兵器的使用,使兵器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价段,并发挥其无比威力。

  铁兵器始于周代,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由于铁的蕴藏量较为丰富,铁器的坚硬度比铜制品强,又易于铸造, 因此,铁兵器逐渐代替了铜兵器,品种更为齐全。据古籍 记载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当时有戈、戟、矛、殳、 斧、钺、锤、锥、刀、剑、匕首等,并广泛应用于战争中。 作战时,士兵衣铁甲,操铁杖,使用铁斧、铁刀、铁钺、 铁矛等兵器。到了汉代大抵完成了铜兵器向铁兵器的过渡, 至三国时期,铜兵器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演变为铁兵器的全盛时期。据《典论》记载:“魏太子曹丕选楚越良工制铁刀、铁剑、铁匕首,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即锻炼百次)”。这种武器质量上的飞跃,势必对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武艺的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的铁兵器中,长兵器以矛、枪和长刀为主。据《新唐书·李光弼传》记载:“光弼有裨将,援矛刺贼,洞马腹,中数人”。这表明唐将善用长矛而且技艺精良。短兵器则以刀为主。剑在这时已经失去了实战的价值,成为道士们的法器和民间习武器械。剑术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武术项目之一,佩剑之风长久不衰。相传诗仙李白 经常舞剑,友人崔宗之称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结构精巧,规格多样,据《唐六典》所记。弓有长弓、角弓等4种,弩有擘张弩、角弓弩 第7种,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种。

  宋、元之际有所谓。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十八”不过是泛称而已,实际上远不止此数。据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长杆铁枪就有18种,另外长柄铁刀有8种, 各种短兵器有17种,如手刀、蒺藜、铁鞭、铁锏、铁剑、 大斧、烈钻、钩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枪”就产生于宋代, 其枪法已发展到纯熟的程度。

  元代兵器则精细而实用。据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 有各种铁枪6种,各种刀7种。还有飞钩、镋、马叉、梨花枪、狼筅(长枪)、双飞挝、飞锤、铁戟等兵器49种, 另有火枪、火炮6种。

  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内容。明人谢肇制《五杂俎》卷五中记载:“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 三枪、四刀、五剑、六予、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艺”讲的是演练兵器的技艺,所以它的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种为 “白打”,明代朱国帧《涌幢小品》中解释说:“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

  清代的兵器与明代大同小异,不过品种更多而已。拿刀来说,有大刀、朴刀、春秋大刀、三尖两刃刀、大环刀、 凤嘴刀、梅花刀、腰刀、战刀、苗刀、壮族尖刀、彝族插 刀……不下10余种。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钩、 殳、锤、锏、鎲、棒、刺、钹、钺、钯、齿、铲等等就更多了。器械的多式多样,使武术的内容更为多姿多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武术训练与竞赛的需要,对刀、枪、剑、棍等常用器械的规格作了具体规定,对重量、长短、粗细以及器械制作材料都有明确要求,对武术水平的 提高起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改进,有的兵器出现在历史上一瞬即逝,有的成为武术器械沿用至今。凡是形成武术器械的必须便于演练,并且在技术上比较成 熟,形成了显著特点,如刀、枪、剑、棍等。有的兵器,如铁蒺藜等。因不具备以上条件,没有发展成为武术项目。 还有少数武术器械并非来自古代的兵器,而是民间习武者的创造,一旦有了技术特点及演练方法,也会逐渐形成武术项目,如峨眉刺等。

  曾经风靡一时的各种兵器,随着热兵器的出现,在军事上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但作为武术项目的器械,则因健体防身和武术表演比赛等等的需要,不少被保留下来,如刀、枪、剑、棍、三节棍、九节鞭等;有的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运动项目,如射箭。射弩等。这些变化,说明了武术器械总是随着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以古代战争或是以武侠为题材的小说、戏曲、影视中,都离不开各种武术器械。因此,我们对传统武术器械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发掘和整理,不但对武术运动,而且对历史、宗教、美术、戏剧等多种文化艺术领域都有一定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162
声望
40445 声
银两
431121 两
回帖
11961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1-22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7-2-4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十八样武器样样精通或样样稀松~

小说里常说的,但好象武器还是刀剑最有名气

弓,枪也有常见,

至于钯也只因猪八戒出名,呵呵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162
声望
40445 声
银两
431121 两
回帖
11961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1-22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7-2-4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刚准备编辑的,看来先兄编辑能力已经很好啦~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古代兵器及战术
古代兵器及战术(一):矛、戈、戟
古代的兵器,都是冷的,《三国演义》中常说“一声炮响”,然后冲出一队伏兵,那是
瞎扯,那时根本没发明火药。虎贲将军曾说过一些古代冷兵器知识,我觉得有的地方不
完全,补充几点。
先说戈。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东东,别处似乎没有,它的构造,简单的说就是一把长柄
大镰刀,可以从正面从上到下啄人脑袋,也可以交汇时横啄人胸口,还可以钩人脖子,
也许这个戈就是从镰刀演化而来的。后来人们把矛和戈结合,就变成了戟,戈就慢慢退
出历史舞台了。另外,戈是随着战车一起出现的,战车互相之间有距离,挥舞起来还
行,骑兵和步兵互相距离近了,挥舞起来还会妨碍别人,所以战车渐渐没落,戈在此之
前就淘汰了。
矛是什么,可以不多说了,想来大家都知道。周〈考工记〉说,矛分酋矛和彝矛,前者
步兵用,长二丈,后者战车用,长二丈四尺,按当时的尺度推算,都有四米多到五米
多,秦兵马俑坑里有的长矛达六米多,比张飞的丈八厉害多了。除了投掷用的标枪,一
般矛是越长越好,我矛长能刺到你,你矛短刺不到我,那你就吃亏了。使用长矛,不在
武艺是否精湛,也不必挥舞,而在于整队士兵训练有素,队伍严整,如林的长矛方阵冲
来,是很难抵挡的。古代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重步兵方阵,矛长七米多,披重甲,打
败了波斯骑兵和战车,成为世界的伟大征服者。如果张飞真使丈八蛇矛,就算四米,那
也算短的。曹操对付马超时,有人说“关西兵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可当也。”那时
人们对长矛已十分看重。槊、枪、捎(矛字旁)都是矛,原理一样,形状稍有不同,说
槊是铁杆做的枪,有点牵强,说老实话,极沉重的枪除了抗得累,没多少意义,五代时
王彦章倒是用铁杆枪,据说重百斤,人称王铁枪,但后来兵败被擒。宋以后习惯把矛都
叫枪。火器出现后,大方阵遇到了克星,分散灵活的小阵更适合需要。戚继光《练兵实
记》中,推崇一丈二尺多长的短矛,枪头也就四两重,他的经验是一个十四五人的分队
(鸳鸯阵,还可以再分一次)使用不同兵器,互相结合,发挥作用,有散兵战的味道,
这是戚继光在江南多山靠海处对付倭寇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不是单一兵器的大方阵,
矛太长就不灵活。矛最后当然淘汰了,枪刺的出现最后终结了矛在战场的地位,所以是
矛的掘墓人。但枪刺的功能同矛一样,也可算是矛的继承人
戟,是矛和戈的结合,可钩可刺,威力比戈强。开始的戟是十字型的,后来式样简单,
就是在矛头下加一个横刃或钩刃。长戟较多,双戟是短柄的,至于手戟和小戟是一回
事,主要用来投掷,典韦、刘备、董卓都用过,有图画上描绘手戟是十字型的,我比较
相信,这样一来力的分布要平衡,适合投掷。从长戟的的形状看,很象后世的钩镰枪,
使用起来要复杂,不如矛简便,练兵打仗,还是长矛兵训练起来快。前面我说过,古代
推崇严密的大方阵,需要挥舞的兵器会影响旁边的人,破坏方阵的整齐,,所以戟渐渐
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戟,实际上叫戟刀,那时没出世。一条与枪杆平行的竖刃,稍往
里凹呈弧型,其实还不如俄罗斯人古代的大钺战斗力强。虽然这玩意样子好看,后世似
乎从没人在实战中用过。
古代兵器及战术二:刀、剑、斧
因为重炮兄谈了很多,我只好换个角度说,多说点用法及战术,以免成为抄袭。
刀、剑、斧都是可以砍人的,我把它们放在一类里边了。剑是双面开刃的,刀只一面开
刃。斧则开刃面短而背更厚实。日本人把他们的刀叫做剑,但真正的用法与形状都是
刀,而且其战斗力和实用性都超过了剑。
中国古代作为兵器使用,先有剑、斧,后有刀。因为冶炼技术问题,早期的剑都不过半
米长,后来才出现长剑。剑砍起来太轻,刺起来太短,实战不如刀。而斧太沉重,开刃
面又短,使用不够灵活,所以刀是最好的。剑很多时候只作为军官的自佩武器,好比现
在军官配手枪。在许多中国古代战争场面中,剑是做为自杀工具被提到的。
斧,作为权力的象征这一功能不在本话题内。我要说的是实战中的用法,斧无论长短,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最大的用处是砍敌方的鹿角、距马等防御设施。或者守城时砍敌人的
云梯,另外还有登城柯,也是一种斧子,可以在城墙上挖洞,看来中国古代斧作为工兵
用具更多些。斧用于砍人力量当然也大,但惯性也大,一击不中,可能遭反击而来不及
抵挡。再说连续挥舞要消耗很大力气,所谓程咬金的三斧头。西方的战斧也用过一段时
间,特别是早期日尔曼人,他们的斧要轻巧些,还可以投掷,但后来被剑取代了。值得
一提的是俄罗斯人曾用斧,很薄,刃很长呈弧型,除了劈砍,还能下端插在地上做枪
架。
刀在中国是铁器时代才开始常用的,长柄刀和短柄刀都用,相对来说,短柄刀可以单手
持,另一只手持盾,所以功防兼备,可以作为长矛和弓箭手的掩护,在登城时也比长矛
有利。短兵相接混战时,砍杀的威力也很大。但如果组成严整的阵型,就会由于距离太
短较难发挥优势。长矛和刀牌是相辅相成,不能偏废,我们到现在还用长矛大刀形容冷
兵器时代或落后的武器。
长柄刀除了唐代陌刀队,似乎整队用刀的记载不多,宋代时出现过形状不一的长刀,其
实大多功能相似,武经总要上画的八种刀,其中戟刀就是演义里吕布的方天戟,可见那
东东其实也是刀。因为长柄刀笨重,作为单兵武器还可以,集团使用不便,所以唐以后
没有再出现成建制的长刀队。明清,长刀主要是武举中的考核项目。
最后说说马刀,这也是短刀,同步兵用的比,更加弯曲。这也是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从
马上辟砍,奔马本身有冲力,刀轻巧些不影响威力,同时人骑在马上位置较高,从上到
下砍或两马交汇时砍,不要求砍得太深,一时拔不出或许还对骑手造成威胁。刃面弯曲
的刀不在于把对手砍出很深的创口,而是要把创口切得很长,流血多,这也一样可以致
人死命。
古代兵器及战术:弓、弩、石炮
弓,是古代最普遍的远程武器,似乎没有哪个民族没有使用过。中国古代一直很看重弓
箭,弓的力度、射程、准确率是考核每一位将士的重要标准。但从弓箭的使用来看,一
两个好的弓箭手只能发挥狙击手的作用,成队的弓箭手发出的箭雨才是可怕的。原来的
箭头是以穿刺为目的,后来有了倒钩,对人的伤害就更大。
弩是弓的复杂化,可以一直绷着铉,还有瞄准器(望山)和扳机(悬刀),弩的发展方
向是从臂张到踏张到腰张,还有用几人甚至十几人用绞盘张开的双弓、三弓床子弩,这
些变化说明弩是出于加强穿透力的需要,来对付厚盾重甲。但这样一来要搭进很多人
力,而且装箭的速度也很慢,利守不利攻,火药出现后,弩慢慢被火器取代了。
石炮,我之所以这么叫,是为了同火炮区别。也就是发石车,中国最早的实战记载是官
渡之战,很长时间里都是靠人猛拉绳子,使杠杆另一头的石头或纵火物飞出去,最大的
炮要用一二百人同时使用。元朝才开始用石头下沉使另一端翘起的办法发石。可以想象
这玩意虽然声势吓人,但精确度很低,搬运也不便,用来打比较固定的目标尚可,对付
单个敌人估计是百发不中的。
这三样放一起,因为这是冷兵器时代三大远程武器,驽和炮虽然看上去比弓威力大得
多,但淘汰得比弓早,因为这往往得在自己处在守势时更用得着,或者是自己实力远胜
对手,将敌人团团包围时用。它们主要是为了弥补弓箭难以穿透重甲的目的而存在,但
有好多游牧民族靠骑射灵活机动,称雄一时,不大依赖弩和炮。而且弩、炮既笨重,又
占用人力,还得有军队保护,弊端极大。当然它也有存在的理由,直到火器使用。
古代兵器与战术四:杂兵
凡是在刀枪剑戟等成编制武器之外的,都可以称为杂兵。这些武器按使用效果细分的
话,有这样几类。
1,钝器。有锤、鞭、锏、殳等。殳,就是大头棍,最简单最易得的兵器,在头上砸一
下也够你受的,如果再钉几根钉子,就成了狼牙棒,更能致人死命。这里的鞭是所谓钢
鞭而不是软鞭,和锏形状各异,但都是金属或包金属的短棍。长的软鞭在战场上用不
着,挥舞起来,恐怕更容易打到自己人。锤,据说是从羌人那里传来的,作为将领的个
人武器是有,也可以当仪仗或刑具,但使用者得用巨大的力气,似乎没有成队用锤的部
队。这些兵器殳算特例,古代有把它列如编制的,但常是临时凑合的军队。如牧野之
战,纣王发给战俘和囚犯殳,将他们驱上战场,结果“前徒倒戈,血流飘殳”。李自成
与明孙传庭柿园一战,闯军很多使用大头棍,中盔立碎,那是李自成军缺乏武器所致。
2,软兵器。如软鞭、飞锤、飞抓、三节棍、九节鞭等,这些武器一般在个人格斗中能
发挥一定作用,但军队是一部协调运作的战争机器,这种易误伤战友的器械是派不了多
大用处的。这几样大多是为给人造成钝器打击伤害,飞抓则可以让盗贼攀援房墙。严格
地说,这些是凶器而非兵器。
3,叉、铛、狼筅等。这些武器都可以说是矛的变种,叉有两股也有三股,西方的所谓
戟其实是三股叉,中国人又叫它三叉戟,原本是渔民的捕鱼工具,被视为海王的象征。
相对来说,三股叉中间那一股长些,刺人最利,两股的用力平均,反不那么锋利。但叉
刺人是力量会被支叉挡住,刺得不深,杀伤力不足,不如矛,但叉可以较方便地挑起东
西,而且招架敌人的武器更合用,所以也用存在的理由。清八旗骑兵用三股的马叉比较
多。铛,其实也是叉,但旁边两股只是稍呈弧型向前弯曲,据说攻防兼备,但用的面不
广,我知道的只有隋唐演义里宇文成都用过。狼筅,是一根大毛竹,留下枝伢,头上安
一矛头,看上去极其笨重,但抵挡敌人的刀枪很有效,戚继光平倭时把它作为重要的防
御武器。另外还有月牙朝里弯曲的铲,那是对付攀梯登城的敌军的。
4,镖、投枪、乾坤圈等。这些是投掷类兵器。其中镖就是飞刀,形制很小,除了演义
中的扈三娘、祝融等,在实际战场上没什么用处。投枪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用的,不普
遍,但希腊罗马把它却列入重要的远程兵器。乾坤圈是蒙古人常用的,外面有钉子等利
器,平时挂在左手,用时用手指套住旋转,掷出刺割人面目。后人画那吒的乾坤圈,是
光溜溜一个圈,那是误解
古代兵器和战术五:防具
盔甲常被合称,其实也有护头和护身之分。中国最早的盔甲实物出土于商代,之后形态
和质料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直到今天的头盔和防弹衣。
相对来说,虽有五花八门的盔的称号,但古今中外的头盔式样相访,西方武士的头盔有
面罩,中国大概也有,因为史书上常有“免胄示众”的动作,不除下头盔,别人就认不
得他,想必是遮住面孔的。想来头就那么个形状,头盔翻不了啥新花样。
盾,古代也叫防牌,有木做的,藤做的,也有蒙铁皮、皮革的,形状有方、有圆、有上
端带个缺口的,罗马士兵的盾上常标志部队番号、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爱在盾上绘族徽,
中国则多绘怪兽模样。一般骑兵的盾小些,步兵的盾大些。古代希腊、罗马的重步兵用
极大的盾,中国则有一种盾可插在地下,弓箭手在后面放箭。盾最大的功能是防箭,火
器出现后,盾就失去了作用,可到了今天,防暴警察的盾防御暴民的石块倒很有效,样
子也没大变化。
值得多说说的是甲,虽然书本上经常说铁甲,但中国常见的甲是皮做的,上面缀些铁
片,在心口等要害部位蒙块大点的,叫护心镜。希腊罗马的甲也多是皮的,中世纪的骑
士才有全是铁制的甲,但那铁皮也比较薄,太重就站不起来了。即使这样,他们的铁甲
也够笨重的,如果从马上被打翻在地,没人帮助的话基本上很难再上马。中国有唐宋时
代常有锁子甲,是把一个个铁环相连接,也是笨重的家生。甲对付刀矛往往力不从心,
但对付远处射来的箭是可以的。三国时曹彰征鲜卑,“铠中数箭,意气益利”,估计没
受啥伤。所以人们要想办法改进弩,目的是要洞穿铠甲。
克制骑兵的最有效方法是箭,所以中国及欧洲的非游牧民族想方设法发展重骑兵,让人
马都披上厚厚的铠甲,特别是欧洲骑士使之发展到顶峰。严密的保护和严整的队形曾使
欧洲骑士阻挡了阿拉伯人、匈奴人和摩尔人的进攻,但也败给过突撅人和蒙古人,大概
这两个民族和同中国重骑兵战斗过的经验吧。百年战争时,法国骑士却惨败在英国威尔
士弓箭手下。从此,欧洲骑士慢慢走向没落。
岳飞后人岳珂曾记载,金人有拐子马,人马都披重铠,三人一组相联,水浒传更把连环
马说成三十匹一组,后世考证认为不可能,如果一匹马倒,那不把别的都拖累了吗?金
人也是游牧民族,不至于这么笨。还有宋史上说仙人关之战,金人披三重甲,以铁索相
连登城,其实这样一来反而便宜了守城宋兵,只要把第一个从云梯上打下去,后面的不
全滚落了?
古代游牧民族,倒真是打人民战争,人人都会骑射,凡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妇女也能射
箭。他们马多,后勤拖累少,行动迅捷,单兵格斗能力强,缺点是组织不严密,攻城能
力差。拿破仑关于法国骑兵和马木留克骑兵对抗的论述,可以使用在许多地方。游牧骑
兵一般不重视铠甲,虽然铠甲有防御力,但防御力可是和激动性成反比的。
中国中原人也意识到这个反比,想改革甲的材料,有过藤甲、纸甲、绵甲,纸甲是多层
油纸打成的,绵甲是丝绵打成的,但前两者防火能力差,后者又怕下雨后变重,各有缺
点,不大推广得开。主要还是皮、铁唱主角。另外还有金甲,制作工艺其实与铁甲一
致,但与其说是防具,不如说是摆阔的行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62

回帖

367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367
声望
287 声
银两
4447 两
回帖
62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2-14
最后登录
2007-8-3
发表于 2007-3-13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我最喜欢画杆方天戟!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62

回帖

367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367
声望
287 声
银两
4447 两
回帖
62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2-14
最后登录
2007-8-3
发表于 2007-3-1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人家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来添上两句“美中貂禅,兵中画戟”。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武术兵器的造型、名称与文化现象浅析


我国的武术兵器种类繁杂、难以计数,形制多样、异彩纷呈,造型奇特、优美巧妙,名称典雅、动听有趣,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小巧玲珑,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致归纳如下。

  1.来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猪八戒的九齿钉钯、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还有吕祖金锥、观音梳等。
  2.取样民间吉祥物龙凤的形象而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如龙枪、凤枪、龙头杖、龙凤双剑、龙凤双笔、凤翅铲、麒麟鞭、麟角刀等。
  3.寓意天地山水:如倚天剑、量天尺、天荷凤尾镡、地行双橛、山河带、赶山鞭、劈水錾等。
  4.寄情日月星辰:如太阳针、月牙刀、乾坤日月刀、日月牙、三星刺、五星骨朵锤、八卦七星杆、七星剑、流星锤等。

5.比喻风云雷火:如风火轮、火焰枪、掌心雷、雷公锤、云头刀、雷震?等。
  6.象征花草树木:如铁莲花、八岔树、铁橄榄、铁蒺藜、梅花钩、梅花针、草镰等。
  7.取形鸟兽鱼虫:如大鹏鸟枪、鹰爪鸳鸯镖、蝙蝠镖、追风鹤、虎爪双抓、狼牙棒、鹿角钩、蜈蚣刺、蝴蝶双刀、蛇矛、蛇形剑、蛇形钺、乌龟圈、乌鳖圈、铁蛤蟆、鱼王槊等。
  8.描状家禽家畜:如鸭子拐、鸡爪镰、鸡爪鸳鸯钺、金牛、牛角叉、马牙刺、羊角橛、牛尾鞭等。
  9.从农猎渔具演化而来:如避云锄、?镰、捕虎叉、木耙、拍耙、龙头船、大铁锚、蒙仙网等。
  10.平时是生产工具,战事或习武时就是兵器:如铁镐、铁锹、铁铲、斧头、铡刀、金刚凿、夺命钎等。
  11.日常生活用具,随手拿来演练也是兵器:如扫帚、板凳、马架、扁担、绳索、菜刀、剪刀、织布梭、铁筷子、竹笠、长烟袋、大杆秤、铁锁、铁扇、挎虎篮等。
  12.
与金银钱币有关:如元宝?、金钱枪、金钱锤、金钱镖、凤翅镏金?、银丝鹿角棒、八楞紫金锤等。
  13.文化用品也可制成兵器:如状元笔、判官笔、铁算盘、铁印、铁砚等。
  14.表现音律的乐器亦可用来健身、杀敌:如铁琵琶、铁笛、铁钹、链子铙、阴阳钟等。
  15.来自佛教界的法器:如木鱼、念珠、袈裟、金佛、禅杖、双?等。
  16.道教器具演变而来:如太极图、太极球、拂尘、鸳鸯幡、鸳鸯?等。
  17.取形人体器官:如铜头铁身娃娃槊、男女童子槊、独腿铜人、铁拳窝、指剑、手盔、掌槊,铁拳头等。
  18.平时穿用的服装鞋帽也可用来健身习武、杀敌防暴,如僧鞋、石帽、褂子、腰带、铁手套等。
  19.为了防身护体,有的妇女用品也演绎成为兵器为己所用:如宫天梳、宝镜、金钗、铁手镯、铁如意等。
  以上仅仅列出百数十种民间武术稀有兵器,还可以举出一些,不须赘述,足以显示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武术古兵器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没有能得到发扬光大而鲜为人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840

回帖

1938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938
声望
721 声
银两
6389 两
回帖
840
精华
6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2-7-20
发表于 2007-3-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古代十八般兵器

王德旺:
人家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我来添上两句“美中貂禅,兵中画戟”。

听谁说项羽也是用方天画戟的。

那吕布就是另一位项羽了。

乌骓VS赤兔

虞姬vs貂禅

美人,名马 可遇不可求的。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回帖

309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309
声望
267 声
银两
4610 两
回帖
42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4-15
最后登录
2007-6-24
发表于 2007-4-1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我喜欢   拐
人间白眼曾遭尽,留的余生又若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840

回帖

1938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938
声望
721 声
银两
6389 两
回帖
840
精华
6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2-7-20
发表于 2007-4-1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楼上的厉胜男哎……

真后悔当初没仔细看看叶旋。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剑,古代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产生在商代,较短,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初为铜制。

春秋战国,为步战主要兵器,不断加长。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有 55.7厘米。 汉武帝时,有超过3尺,剑刃由两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剑锋的夹角由锐加大。 东汉,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为佩带仪仗或习武强身自卫。 汉代后铜剑渐被钢铁剑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后有茎,茎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 隋唐,佩剑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 唐代最盛,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 后剑与道教接上不解之缘,成了道士们手中的法器之一。

剑的各部位包括有:剑身、剑尖、剑锋、剑末、剑脊、剑刃、剑格、剑柄、剑首、剑鞘和穗。

名词解释:

剑墩:即剑首。指剑柄的顶部,一般剑首中有孔,可穿绳。

剑镡:即剑格,亦称护手。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椭圆形盘部分。

剑鞘:又我剑匣、剑室。藏剑之物。有铁和木制等,裹以沙鱼皮,涂以朱漆或连云黑漆,又贵者并镶珠嵌宝。

剑茎:剑柄之古称。清·程瑶曰《考工创物水记·桃氏为剑考》:“茎者,言颈也,在首下。”

剑室:即剑鞘。汉·扬雄《方言》:“剑鞘自河而北,燕、赵之间,谓之室。”

剑廓:剑梢的别称。汉·扬《方言》:“剑梢自关而东或谓之廓”。

剑珥:即剑格。又名剑镡。《庄子·说剑篇》释文引司马云:“镡,剑珥也。”

剑穗:剑柄后缚的装饰品。近现代剑术套路有长穗与短穗之分别。

剑袍:即剑穗。有文武之说,文剑佩带剑袍,武剑则无。

剑术的套路有:七星剑、青萍剑、昆仑剑、八卦剑、武当剑、达摩剑、三才剑、盘龙剑、蛾嵋剑、八仙剑、醉剑、对练剑等。

==========================================================

中国古代名剑

轩辕剑: 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腾空颛: 顼所有,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禹剑: 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启剑: 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夹剑: 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

定光: 殷太甲铸,文曰“定光”,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

照胆: 殷武丁铸,铭曰“照胆”,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

含光: 殷代,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承景脊练”

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

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骏: 周简王铸:铭曰“骏”,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干将,莫邪: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铜锡,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 五曰“巨阙”

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 魂”“却邪”“真刚”

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太阿工布: 铁剑,秦昭王铸。铭曰“太阿”,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定秦: 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神剑: 汉太公所得,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赤霄: 汉高帝所得,铁。铭曰“赤霄”,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神龟: 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八服: 汉武帝铸,铭曰“八服”,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毛贵:汉宣帝铸,“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衍: 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铭曰“更国”

秀霸: 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七尺,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

剑龙彩: 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 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金剑: 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安汉: 汉顺帝铸,铭曰“安汉”,永建元年铸

中兴: 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 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

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操自佩

青虹: 操赐夏侯恩持之

三剑: 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流光: 吴王孙高铸,文曰“流光”,建兴二年铸

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文曰“皇帝吴王”,建衡元年铸

步光: 晋怀帝铸,铭曰“步光”,永嘉元年铸

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铭曰“五方单符”

隶书: 晋孝帝铸,铭曰“神剑隶书”,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定国: 宋武帝铸,铭曰“定国”,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永昌: 宋废帝昱造,铭曰“永昌”,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梁神剑: 陶弘景造,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长短各依剑术法,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

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

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铭背曰“太常”

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酉蕃宝剑: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

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

==========================================================

古代名剑2

干将: 古代名剑名。干将,本人名,相传他与其妻莫邪铸有名剑二枚,因以名其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请干将作名剑二枝。干将者,吴人也;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金铁之精不流,于是干将夫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一说干将、莫邪铸剑,铁汁不流,莫邪投身于炉而成剑。参见“莫邪”。
①古代剑名。与“莫邪”剑齐名。②人名。是战国越人欧治子之徒。《吴越春秋》:“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铁计不下,莫邪(干将之妻)断发剪爪投入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命其名以记之。”

莫邪: 古代宝剑名。或作“镆邪”、“镆铘”、“莫铘”。唐·陆广微《吴地记·院门》载: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铁汁不流。干将妻莫邪问该如何办,干将说: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曾以女子配炉神,即得。莫邪闻言即投身炉中,铁汁出,铸成二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一说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而后剑成。参见“干将”。
①古代名剑。②春秋时期吴国铸师干将之妻。《吴地记》:“匠门之名干将门。吴王使干将于此铸剑,……其妻莫邪……跃入炉中,铁汁遂出。成二剑,雄号干将,作龟纹;雌号莫邪,鳗文。”参见“干将”条。

吴干: 指春秋时期吴国名剑“干将”。《战国策·赵策》:“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金试则截盘义。”《吕氏春秋·疑似》高诱注:“吴干,吴之干将者也。”参见“干将”条

干胜: 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雌雄剑: ①古代名剑。晋·王嘉《拾遗记》载: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物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莫邪’者雌。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②指插于一鞘之双剑,二剑把扁平,剑身一边平,另一边有脊,相合成一剑之形。

龙渊: 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干将师徒铸铁剑。欧冶子、干将作成铁剑三支:一名龙渊、二名太阿、三名工布,献给楚王。楚王见后非常高兴,问道:“何谓龙渊、太阿、工布?”答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太阿,观其(纹),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纹)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纹)”即刃上碎锦式花纹。唐人为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泉”,因称“龙泉。”又相传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后使人于丰城狱中掘地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见《晋书·张华传》)。 也泛指宝剑。

龙渊剑: 古代名剑。《汉书·武帝纪》龙渊:“在西平界,其水可用淬刀剑,特坚利。古龙渊之剑,取于此水。”一云即“龙泉剑” 。

工布: 古代名剑。《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汇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

龙泉剑: 古代名剑。亦称“龙渊剑”。出自河南西平县。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东观汉记》:“章帝赐尚书剑,韩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剑”。又,浙江龙泉县所铸之剑,亦称“龙泉剑”。

丰城剑: 古代名剑。即龙泉、太阿剑。《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太阿: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欧冶子、干将所铸。也作“泰阿”。《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史记·李斯列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参见“龙渊”。

太阿剑: 古代名剑。亦作“泰阿剑”。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三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一作“太哥”。

太哥: “太阿剑”之异名。敦煌遗书《王陵变文》:“不可别物,请大王腰间太哥宝剑。”

泰阿: 春秋时期名剑之一。这作宝剑的通称。为铸剑名师欧冶子、干将所铸。见《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史记·李斯列传》:“今陛十……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一作“太阿”。参见“太阿剑”条。

湛卢: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钩,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吴王阖庐之时,得其胜邪、鱼肠、湛卢。”杜甫《大历三年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湛卢: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晋·左太冲《吴都赋》:“吴钩越棘,纯钧湛泸。”相传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为三大二小。其大者有湛卢、纯钧、胜邪;其小者有鱼肠、世阙。湛泸宝剑因通体“湛湛然黑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而得名。一作“冗卢”。

磐郢: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泸。”一作“豪曹”。

毫曹: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越)王以毫曹示薛烛,烛曰:‘夫宝剑五色并见,毫曹暗无光,殒其光芒,其神亡矣’。”

鱼肠: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剑之一。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参见“湛卢”条。

蟠钢剑:“鱼肠”剑之别名。宋·沈括《梦溪笔谈》:“鱼肠即蟠钢剑也。”亦称松纹剑。参见“鱼肠”条。

松纹: 古代名剑“鱼肠”之别称。《梦溪笔谈》:“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经纬度。”

巨阙: 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苟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古之良剑也。”或直称“阙”《艺文类聚》:“桓公之慈、太公之阙、立王之琢,……皆古良剑也。”参见“湛卢”。

巨阙: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古之良剑也。”

辟闾: 古代名剑。《旬子·性恶》:“恒公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

纯钩: 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人欧冶子所铸。《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客有能相剑者名薛烛,王召而问之,(客曰)……扬其华,(揪)如芙蓉始出,观其(纹)(花纹〉,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观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此所谓纯钩耶。”参见“湛卢”。

纯钧: 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冶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文选·吴都赋》:“吴钩越戟,纯钧湛卢。”唐·刘良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也称“纯钩”。

纯钩: 古代宝剑。“纯钧”之异名。《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团犀甲。”参阅“纯钧”条

淳钧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欧冶子所炼。《淮南子》:“山崩而落洛之水涸,欧治子而淳钧之剑成。”亦名纯钧剑。

燕支: 古代名剑。《广雅·释器》:“断蛇、鱼肠、纯钩、燕支、蔡愉、属镂、干胜、墨阳,并称名剑。”

蔡愉: 古代名剑。参见“干胜”条。

画影剑: 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 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虎啸吟。”

腾空剑: 传说中古代部族道领颛顼所用的宝剑。《名剑记》曰:“瑞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参见“画影剑”条。

轩辕剑: 古代名剑。《名剑记》:“轩辕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之古字题名。”

启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夏禹之了启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夏禹子帝启在位十年,对庚戍八年铸一铜剑,长三尺九寸,后藏之秦塑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为星辰,背记山月日月。”

夹剑: 古代名剑。传说殷帝孔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铭名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雨。

太康剑: 古代名剑。以此剑造于殷帝太康在位时,故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启子太康在位二十九年,岁在三月辛卯春,铸一铜剑,上有八方面,长三尺三寸头,头方。”

定光: 古代剑名。传说殷帝太甲在位时所铸。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含光: 古代名剑。春秋时卫人孔周藏有殷代留下来的三把宝剑:含光、承影、宵练。《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承影: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文苑英华·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铭》:“蛟分承影,雁落忘归。”

宵练: 古代名剑。为春秋时期卫人孔周所藏。《列子·汤问》:“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不见光,方夜则见方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骜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一作“霄练”。

夏禹剑: 古代名剑。传说为夏朝大禹时所铸。《名剑录》:“夏禹铸一剑,藏会稽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文为日月星辰,背记山川。”

铜剑: 古代剑名。以铜铸成。《刀剑录》:“夏君在位,以庚茂八铸一铜剑。

锟戎: 古代名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之剑,……切玉如泥。亦作昆吾。”注:“昆吾,龙剑也。”

轻吕: 古代名剑。《逸周书·克殷》:“武王答拜。先入,适王所,乃施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典钺。”

镇岳尚方剑: 古代名剑。相传为西周时期昭王瑕在位时所铸的宝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昭王瑕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名五岳,铭曰:‘镇岳尚书’,古文篆书,长五尺。”

掩日: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一。

转魄: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三。

悬翦: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造的八把长剑之四。

惊鲵: 春秋时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五。

灭魂: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六。

却邪: 春秋时期越王勾战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七。参见“八剑”条。

真刚: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督铸的八把长剑之八。

光剑: 古代名剑。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用之物,长约一尺五寸,茎为圆柱形,有两道箍棱。剑身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玉王光自(乍)用剑以战茂人。”为安徽省南陵县出土文物。

吴王剑: 古代名剑。《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砺光裂岩幽。”

吴王夫差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所用。河南辉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9.1厘米,剑身宽厘米。剑身上有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夫差自作其之用。”

吴王光剑: 古剑名。为春秋时期吴国君至光所用。安徽南陵县出土文物。剑通体长50厘米,茎为圆柱形,有二道环棱形箍。剑身有脊,近腊处有两行阴刻篆字铭文:“攻吾王光自乍(作),用剑以战戍人。”

吴越剑: 古代名剑。《周礼·冬官》:“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手其他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永用剑: 古代名剑。《拳剑指南》:“永用剑是铜质铸,为古吴季子之子逞之佩剑。……此剑式样颇小,度为古代佩持之手剑。”此刻全长一尺五寸六分,重为一斤六两,剑柄较短。

伍子胥剑: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所带宝剑。清·俞越《茶香室三钞·伍子胥剑》:“伍子剑,在澹台潮中,长五尺许,有伍子胥 ,时浮水面,人取之必病,弃之好安。”

必卢剑: 古代名剑。《吴越春秋》:“越王赐文种属卢之剑。”一作“属镂”。参见“属镂”条。

属镂: 古代名剑。《左传·鲁哀公十一年》载有:“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属镂自刎”事。《吴越春秋》作“属卢”;《广雅·释器》作“属鹿”;扬雄《太玄赋》作“属娄”;《荀子·成相》作“独鹿”。参见“干胜”条

独鹿: 古代剑名。《荀子·成相》:“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注》:“独鹿与属镂同”。“属镂”系吴王夫差赐伍子胥剑名。

越王勾践剑: 古剑名。为春秋越国君主勾践所用。湖北江陵县望北一号墓出土。剑通体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上有铭文,曰:“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鸠浅即勾践。

越州勾剑:指春秋时越王朱勾之宝剑。湖北省荆门市子陵岗发掘。

==========================================================

剑类:

三尺: 剑的别称。因通体长三尺,故以之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颜师古注:“三尺,剑也。”

三尺剑: 剑的泛称。唐·杜甫《重经绍陵》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七尺: 古代长剑的代称。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诗》:“平戎七尺剑,封检一丸泥。”《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二:“长剑七尺。”

利剑: 名剑的泛称。《公羊传》鲁宣公六年:“子之剑,盖利剑也。”

宝剑: 剑的泛称。唐·韦应物《广陵行》:“归来视宝剑,功名岂一朝。”

吴粤剑: 泛指春秋时代所制名剑。《周礼·冬官》:“郑之刀,宋之斤,吴粤之剑,迁平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七星剑: 古代名剑。剑身近柄处饰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吴越春秋》:“伍子胥过,解剑与渔夫曰;“此剑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剑: 属双兵短器械。剑长两尺四寸有余,通体为铁制。剑身有脊。呈棱形,两边有,剑尖向上 17厘米处,另有一字形剑尖横贯于剑身之中,呈“十”字形。横突之剑,一侧略向下弯,另一侧向下弯曲而略向外折出,横剑有脊,两边锋利。剑柄呈扁平状,上覆半圆硬木,使握手处为圆形,剑柄末端有铁环可系彩绸,握手两侧有护手刃,在护手处略朝上翘。用时两手各执一把,十字剑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干越之剑: 指古代吴越所制之善剑。《庄子·刻意》:“有干越之剑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宝而至也。”

上方宝剑: “尚方剑”的俗称。指皇帝的御用宝剑,可授于大臣,掌先斩后奏之权力。

子午鸳鸯剑: 双剑的一种。剑长三尺,剑身为扁平状,下部宽一寸半,上部宽八寸,剑身两侧为向上倾斜的尖剑,浑体如锯条,二剑之剑尖形式不一,一为半圆环形,如月牙状,月牙尖向外;另一虽也为月牙状,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枪刺状枪头,剑把为扁平形,上扎布带,剑把上有圆盘铁护手,剑把一侧有月牙形护手,薄而锋利,剑把末有双棱状枪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锋利。

昆吾剑: 古剑名。原称“锟 ”,亦作“琨 ”。属此剑。剑身原为一有刃,一侧无刃,前有尖锋。后来演变为前半身有锋有脊,两侧有刃;后半身无脊无刃,仅呈平板形状。其剑柄较长,可用两手握持。

木剑: 用木制作的剑。又名:“班剑”、“象剑”。晋代开始用于朝服佩带。《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及仓卒之际,之命左右取剑。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剑以进。”

玉头剑: 剑首用玉装饰之剑。参见“玉具剑”条。

玉具剑: 剑首和剑柄部分用玉制成的剑。《汉书·匈奴传》:“赐冠带衣裳……玉具剑。”唐·颜师古注:“孟康曰‘标首镡卫尽用玉为之也。’镡,剑口旁横出者也;卫,剑鼻也。”

夺命龙: 五代时军中称剑的专门隐语。据宋《清异录·武器·小逡巡》载: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时,军刀用隐语称刀曰:“小逡巡”,剑曰“夺命龙。”

杨家山铁剑 : 我国现存最早的铁剑。系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后期墓出土文物。剑通体长 38.4厘米,剑宽2-2.6厘米,剑脊厚0.7厘米。

尚方斩马剑: “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赠予臣属的宝剑,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汉书·朱云传》:“成帝时,丞相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斩 臣2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唐·颜师古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斩马剑,剑利可以斩马也。”可简称为“尚方剑”或“上方剑”。

尚方剑: 皇帝御用剑的代称。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参见“尚方斩马剑”。

服剑: 古人随身佩带的剑。《战国策·齐》:“遣太尉 黄金千斤,文马三驷,服剑一,封书一,谢孟尝君。”

齿铗: 剑的一种。指带齿形的铗器。左思《吴都赋》:“毛群以齿角为矛狭。”亦称“角铗”。

神剑: ①指灵异之剑。《晋书·刘曜载记》:“尝夜闲居,有二童子入跪献剑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背上有铭曰:‘神剑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四时而变为五色。”②古代名剑。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于华山顶埋一剑,铭曰‘神剑’,隶书。”

袖里剑: 短剑的一种。其柄长大,而剑身稍短,总长不及一尺二寸,剑身藏于剑柄之末。柄为中空,内有弹簧。袖里剑平时可藏于袖筒之内。用时取出剑柄,按动按钮,剑身即从剑柄中弹出伤人。

班剑: 古代饰有花纹的木制仪仗用剑。盛行于西晋。至南朝称为“象剑”。《宋书·乐志四》:“雄戟辟旷途,班剑翼高车。”《宋史·袁桀传》:“太宗临崩,桀与褚渊并受顾命,加班剑二十人,给鼓吹一部。”

棠溪: 古代名剑。因战国时期棠溪(今河南舞阳县西南)地方出利剑。故以之名剑。《楚辞·九叹·怨思》:“执棠溪以刜蓬兮,秉干将以割肉。”刘勰《新论》:“棠溪之剑,天下之铦也。”亦作剑的代称。

越剑: 指古越所制之利剑。刘勰《新论》:“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钝钧”。

象剑: “班剑”的别称。南朝时用作仪仗的剑,称象剑。参见“班剑”条。

短剑: 剑的一种。剑身较短,剑盘小,握柄由生铁铸成,柄端有一圆环。

逸龙剑: 剑的一种。剑身有龙形图案,因而得名。无剑穗,其剑术套路的主要击法有劈、刺、扎、撩、点、崩、击、截、抹等。

短铗: 剑的一种。铗的别称。张协《短铗铭》:“亦有短铗,清晖载烂。”参见“长铗”条。

楚剑: 指古楚所制之利剑。《说苑》:“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楚剑利则士多悍,倡优拙则思虑远,吾恐楚之谋秦也。”张东:“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

腰品: 唐代供佩带用的短剑名。宋《清异录》:“唐剑具稍短,常旋于胁下者,多腰品。”

櫑具: 古代剑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饰等,古称櫑具。《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晋灼注:“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彝族波长剑: 短剑的一种。源于清代。刃体宽大,近尖处略窄。剑体作火焰形或波浪形,左右曲折,刃之下部尤为弯曲。刃长二尺余,柄长五寸五分,柄与鞘之形式无定制。茎与护手略为十字形,护手之一边另有一直形护手。剑柄首作圆盘形,上有小塔形之尖顶。全柄为钢制,刃上深刻三兽形,或蹲或驰,相间刻有一颗星形花纹。

少林长剑: 全长三尺四寸,把长六寸二分。明代悟华,清代清伦、清莲、清云精剑术。

少林青龙剑: 全长三尺三寸。历代寺僧和武士用于习武、防身之用。

双剑: 双兵器之一,两剑合拢似一剑。双剑的剑格(护手盘)各为一半,对合的一面为平面,使两剑合为一体。剑身与单剑不同之处为单剑两面有脊,而双剑仅一面有脊,对合面为平面,两剑柄首分别各配一根单剑穗。双剑同归一鞘。

少林子母鸳鸯剑: 少林双兵之一。全长三尺,为历代少林僧徒习武防身之用。

龙凤双剑: 双兵器之一。浙江龙泉出此剑,在两剑有脊的一面分别配有龙(为右手所使之剑)、凤(为左手所使之剑)图案。两剑柄首各配一根双剑单穗。双剑同入一鞘。

雌雄剑: 古代双兵之剑。舞练技法与其他双剑同。但制此剑之材料甚是高级。雌剑为左手使,雄剑乃右手使也。

指尘剑: 古代异样双兵之一。乃道家所使之失械也。由一把拂尘与一把单剑组成。

万仞: 古代名剑。郭于章《剑记》:“西晋寮有旌阳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投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项渔人网得一石匣,鸣击之声数十里,唐朝道王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

龙剑: 古代名剑。刘禹锡《武陵观火》:“晋库走龙剑,吴室荡燕雏。”柳宗元《闻歌》诗曰:“翠帷双卷出顷城,龙剑破匣双月明。”

照胆: 古代剑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剑录》载:“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 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金剑: 古剑的一种。《刀剑录》:“章帝建初八年,铸金剑令投于伊水中,以压人膝之怪。”

王氏剑: 古代名剑。《五代史·冯晖传》:“吾闻王氏剑,天下利器也。”

大剑: 古代剑名。《五代史·史弘肇传》:“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以行,苏逢吉场邻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祸乱,直须长剑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剑: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剑13口,称大梁氏剑。《剑记》:“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口,以象闰月。”又引《水经注》:“梁国多沼,时池中出神剑,至令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剑。”

隋刃: 亦名浪剑。剑身用毒药炼铸,伤人即死。《新唐书·南诏传》:“隋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注:浪人,指行踪不定之人)。

浪人剑: 古代名剑。为浪人(行踪无定者)所铸。《会要》:“贞观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诏献锋槊、浪人剑。”亦名“浪剑”。

玉柄龙: 古代名剑。《事物异名录·武器·剑》:“汾阳王(郭子仪)诞日,裨将以父所宝玉柄龙奉之。”

青龙剑: 唐代名剑。唐·殷成式《酉阳杂俎》:“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每阵,常运剑大呼,……吐蕃曰:‘尝见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若叩铜铁,谓为神助将军也。”

疥痨宾: 古代剑名。《唐书·顾彦辉传》:“养子瑶,尤亲信,彦辉以所佩剑号疥痨宾佩之。”

青霜: 古代名剑。此剑之剑光青凛若霜雪,故名。唐·王勃《腾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鸦九剑: 唐代铸剑师张鸦九所造之剑。唐·白居易《鸦九剑》诗: “欧治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

灵宝剑: 古代名剑。宋·沈括《梦溪笔谈》:“钱塘闻人绍,一剑削十大钉皆截,剑无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锵有声,复直如弦。古之所谓灵宝剑也。”

裴(上日下文)剑: 古代利剑。宋·文同:“交柯挥电裴(上日下文)剑,乱蔓漓张晓笑。”

鞘剑: 古代剑名。《元史·何实传》:“实来归,大将木华黎与论兵事,奇变百出。遂引见太祖,献军民之数帝大悦,赐鞘剑。命从木华黎选弃前锋。”

破山剑: 古代剑。《珊瑚钩诗话》:“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值贾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万,约来日取之。夜归语妻子,此何异而价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胡人载镪呈,则叹叱曰:剑光已尽,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是破山剑,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

青蛇剑: 古代剑名。《万花谷》载:“龟文、龙藻、白虹、青蛇……皆剑名也。”

火精剑: 古代名剑。《杜阳杂编》:“火精剑,建中二年大林国所贡。云其国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如电,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火光流起。唐德宗时,上将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出内殿,研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乃乘舆夜,待从皆见上仗数尺光明,即剑光也。”

折铁宝剑: 古代名剑。状似刀,仅一侧有刃,另一侧是背,上有一窄凹槽。剑身中间印有宽凹槽,长3尺4寸3分,重仅1斤4两。《拳剑指南》谓:“状极古雅,有刚柔力,能弯曲自如。单双手持之,无往不利。此是古大将所用折铁宝剑。”

==========================================================

国外的名剑

断钢剑(Excalibur):“断钢”之意,亚瑟王(King Arthur)的佩剑,某种意义上也是王权的象征,传说为湖中仙女(The Lady of Lake)所赠。据该时期的图绘之类推测,此剑应为双刃的单手剑,长度大概在80-110cm。

格拉默(Gram,Gramr):德国及北欧神话中登场的最有名的一把剑。天神奥丁(Odin)将此剑插入树中,由齐格蒙(Siegmund)拔出。后齐格蒙所在一族被西格尔王几乎灭族,为延续血脉与其妹齐格琳迪(Sieglinde)生下一子。天神奥丁对此感到愤怒,在战场上以Gungnir击碎了Gram。后来,抚养齐格蒙与修尔狄丝(Hjordis)之子,也就是著名的屠龙英雄齐格菲(Siegfield)长大的来根所重铸成功。

杜兰达尔(Durandal):《罗兰之歌》中登场的名剑,罗兰的佩剑。其来源一说为天使让罗兰将此剑献予查理曼大帝(King Charlemagne),一说由罗兰打倒巨人尤特门达斯(Jutmundus)所得并献予查理曼大帝,最后均为由查理曼将此剑授予罗兰

奥托克莱尔(Haultclaire):相传为罗兰好友Olivier的佩剑

巨人之剑(The Sword of Giant):所有者贝奥沃夫(Beowolf),传说为矮人所打造,贝奥沃夫斩杀海妖所用的剑(从海妖的财宝堆中找出给予海妖致命一击)

提尔锋(Tyrfing):使持有者陷入毁灭的一柄剑,德国及北欧传说中登场,极锋利

米斯特汀(Mystletainn):还是在北欧神话中登场,杀死奥丁之子巴尔德(Balder)的剑

赫伦汀(Hrunting):所有者贝奥沃夫,带去斩杀海妖的剑,但并未对其造成伤害。不过,这只是唯一一次此剑的失败案例

哈培(Harpe):所有者柏修斯(Perseus),斩掉美杜沙首级的剑

戴因斯莱夫(Dainslef):所有者霍格尼(Hogni),尼伯龙根之歌的后半部相当耀眼的名剑。杀死英雄齐格菲的宝剑

阿隆戴特(Arondight):亚瑟王圆桌骑士中的第一骑士Sir Lancelot的佩剑。

嘉拉汀(Galatyn):亚瑟王圆桌骑士中Sir Gawain的佩剑

其实外国的名剑远没中国多,毕竟在我们的名剑开始铸造的年代,他们更多的还只能是传说……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我手头能找到的资料有限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2345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3051
声望
10601 声
银两
15040 两
回帖
2345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1
最后登录
2017-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1、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

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他们选用的石头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和水晶石。用这些石料打制成的石刀质坚棱利,是很好的砍劈工具。其次是用蚌壳和兽骨磨制的蚌刀、骨刀,这类刀轻便锋利,适于砍削器物。同样古人不仅用刀作为劳动工具,还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

中国的刀
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兵器便是铜刀。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当时的刀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大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在北京昌平县白浮西周木椁墓中出土两把青铜刀,一把刀身长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长24厘米,类似冰刀形。那时的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与同时代的铜剑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体笨拙,远不如铜剑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投身战场。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形制上刀身加长,并且已有专门的战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讲究式样别致,镶饰美观;战刀则注重质地坚韧,作工精良。在当时诸国战争中,兵车已渐渐退出战场,取而代之的骑兵队成为作战主力。因此单纯的刺兵器不足以发挥效力,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刘备令工匠造刀5000把;孙权则命造刀1000把;司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8000把。这些刀是用来装备军队的,那时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上的厮杀格斗中,许多将领往往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西汉时大将李广之子李敢“左持长槊,右执短刀,跃马陷战”。三国时南蛮首领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曾手提八尺长标,背插五口飞刀,重伤张嶷,活捉马忠。

钢刀不仅用于战场上,而且在官场上同样地位尊贵。汉朝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刀。佩刀表示达官贵族的身份等级。东汉时,对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装饰都有极严格的明文规定,谁也不准许逾越。这种佩带用刀,从外形上要求精致美观,刀身通体雕错花纹,刀环铸成各种形态的鸟兽图案。例如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生前的佩刀,全长105厘米,刀身饰有线条流畅的错金涡纹和流云图案。两汉三国时,诸国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几近嗜好,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名师,耗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炼制宝刀。那时有名的制刀匠有阮师,据说他造刀“受法于宝青之虚……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陶,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所制的阮家刀“截轻微无丝发之际,斫坚刚无变动之异”。还有蜀国的蒲元,他运用当时的先进淬火技术造刀,具有独到之处。曾受诸葛亮之命,在斜谷造钢刀3000把。

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有仪刀、鄣刀、横刀三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明朝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吸收了倭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在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中对腰刀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研究与记载。清朝,刀的种类更为繁杂,有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等等。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双手带刀。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双手带刀,柄长一尺五寸,可容双手把握,刀刃长且特别宽大厚重,上部呈平线形。步兵在近身交战时,一刀砍去,可断敌首级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时代仍然是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



剑在青铜是时期是主要武器,但由于剑在砍劈方面的弱点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从而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代较有名的刀有: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建平,隶书。”

善胜:古代名刀。《梁书·陶弘景传》载:“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古代名刀,见“善胜”条。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之。”

腾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七圣刀:古代名刀。

大夏龙雀: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巨刀:刀的一种。《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误,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蕴传》:“为广德令,欲以将领自奋。每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龙鳞: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百炼:古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

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古代名刀。宋·辅《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古代名刀。晋·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名刀的一种。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

宝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郑刀:古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青犊: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鸣鸿刀: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孟劳: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神刀:刀的一种。相传为诸葛亮指挥下百炼而成。《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汉水钝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铁珠满,申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环者,乃是其遗范。”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泰山宝环刀:古代名刀。《列异传》:“仙人王方平,降陈节之有,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宝环,……曰:此刀不能为馀益,独卧卦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争与之。后果有与载钱百万清刀者。”

素质:古代名刀。《北堂书钞》魏文帝曹丕《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鸾刀: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铜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银装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

警恶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

大横刀:唐代短刀的一种。多为帝王所赐,佩者以此为荣。《新唐书·五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呼。”

千牛刀:利刀的别称。《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庖丁宰牛数千头,所用刀仍锋利无比。故后世称锋利的刀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一·箴戒》:“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斩之。”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种。《三才图会》:“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后演变成现今短刀。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

仪刀:唐代军刀。《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始为禁卫军使用,晋时称为御刀,隋代定名为仪刀,以木或金银制成,仅供帝王仪仗队使用,故名。《制兵·刀》:“仪刀,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隋为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少林鱼头刀:全长三尺,形似鱼头样,是历代武士和僧徒炼武防身之器。

连环刀:刀身宽大,刀背带环,环的数量不一,刀尖突出,锋利异常。护手圆盘形,紧裹刀身,刀柄稍弯,并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来虎虎生风,铃铃有声。

护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处有一月牙弯刀护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绞、格、拦、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国古代僧人出行时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杀生,故称戒刀。

拍髀:因佩带时拍髀旁,故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笔直,刀刃弯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柄略弯。其用法与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随身佩带。《汉书·九六上·西域传·婼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

佩刀:多佩带于腰间。《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叶刀:其刀身形似柳叶,故名。

削: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汉行于东周和秦汉时。《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刂,长尺,博寸。”

鬼头刀: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

钩刀:其式样与一般刀同。惟其尖上而成倒钩状。《齐东野语》:“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田中。”

破风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背薄,刀柄弯曲。

麻札刀:《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

掇刀:《唐书·南蛮传》:“以千人为军,十军为部,强弩二首,枪斧铺之,劲马二百,越粮刀铺之。长戈二百,掇刀铺之。”

割刀:《礼记》:“割刀之用,鸾也之贵,贵其义也。”《正义》曰:“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温铜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追随笔》载:“传为明戎政尚书陆公完字遗物,恩陵赐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种。“猨”通“猿”。《隋书·礼仪志》:“行各二人,执金花师于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腰刀: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与藤片并用,故共称“腰也藤牌。”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龙鳞宝刀:全长三尺五寸,为历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净僧尼备此刀,明四海云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滚珠宝刀:全长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广会高僧备此刀,精此术也。

白杨刀:短刀的一种。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为宋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数民族兵器。有谓:“蛮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大理刀有铎销,柄部饰金,极名贵。

云贵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南刀,即大理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书犀毗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

壮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锋,锋与刃尖之间有三个凹形齿口,刃较为锋利,铁护手呈“S”形。柄以木制,长四寸半。铜制柄首呈棱形状。

阿昌刀:少数民族兵器。平时可弯曲而系于腰间。取用时则自然挺直。质地精良,尤以刀鞘与刀把制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铜制、银制之不同,饰以精美的传统民族图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种。后又称之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胁差。鱼皮贴香木为鞘。刀身长而窄,两面开刃,刀刃犀利,装饰精美。故宋欧阳修有《日本刀歌》赞之。苗刀刀柄较长,为双手执用,杖其锋利,故刀法较为简单,明代武术家程宋猷将其用法化入我国传统刀术,著有《单刀法选》,使之广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苗家演练时常以笋笙伴奏。

环刀:元代蒙古骑战用刀,其刀刃身略弯,柄小而稍扁,较犀利。

峒刀:少数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峒刀,西刀州峒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刀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

铦刀:古代婆罗门国用的短刀。《唐书·礼乐志》:“睿宋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府身就锋。”

傣族刀:少数民族兵器。在生产工具短砍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刀。这种刀极为锋利,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练功和自卫的武器。

景颇尖刀:少数民族兵器。景颇刀历来精细别致,种类亦多,长短不一。刀形有直、曲两种,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异。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几种。刀鞘为木质,工艺精美,有龙及其他花纹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铜或银箍。也有细竹蔑编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带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弯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这种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锋锐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长不过一二尺,靶长乃三四寸。织细藤缠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鸱鹗尾,以为饰。”

藏刀:少数民族兵器。又称“西番刀”。短刀的一种。是我国藏族人民随身携带且须臾不离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锐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装饰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宽大藏袍作掩护,或突击闯刺,转腕变锋,或逼身擒举,使人防不胜防。常用招式有“牦牛闯阵”“雄鹰啄蹄”“骗马盖顶”“喇嘛祭刀”“举羊势”等,演练时,刀风嗖嗖,喊嚎惨人。

彝族短体插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多为彝族男性所用,平时将刀将于腰带中。刀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铅花银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锋居于内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与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优质,极为犀利尖锐。

宝刀:锋利钢刀的泛称。《南史·陈世祖传》:“为临川王,梦梁武帝以宝刀授已。”魏文帝《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锋似崩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

回回刀:古代名刀。《云烟过眼录》:“刘汉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错。回回刀内全错出,一人面兽,精甚。闻回回国王所佩者。”

吴刀:古代名刀。古时以吴地作刀最为锋利,故张华诗赞曰:“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斩马刀: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葛党刀:古代名刀。《梦溪笔谈》:“吴钩,刀名也。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蜀刀:汉代军的一种。刀首有环。《汉书·文翁传注》:“刀凡蜀刀,有环者也”。

鱼刀:《水经·温水注》晋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隐藏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曰“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至鱼所,见有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成两刀,举刀向鄣,祝曰:“鲤鱼变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灵。文当得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刀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蒿,由是人情渐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41

回帖

2339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339
声望
2227 声
银两
8810 两
回帖
41
精华
1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6-11-23
最后登录
2017-12-31
发表于 2007-4-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史学研究?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1

回帖

488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488
声望
463 声
银两
4652 两
回帖
21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7-2-25
最后登录
2007-8-17
发表于 2007-5-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古代十八般兵器

我比较喜欢剑、枪还有镗~

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如江湖岁月催。
青松不觉红颜老,绿竹应知黄河悲。
十年仗剑握霹雷,一朝听箫遇晓薇。
长恨此身非我有,痛到深处人不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2 08:15 , Processed in 0.1591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