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的头部长篇作品,其实就是《云海玉弓缘》《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和《萍踪侠影录》这四部。 至于《白发魔女传》,是老梁中游作品,《七剑下天山》则是老梁中下游作品。 而老梁这四部最好的长篇里: 《云海玉弓缘》讲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惘然; 《女帝奇英传》讲的是“死别生离两不堪”的悲伤; 《大唐游侠传》讲的是“碧血丹心永不灭”的忠烈; 《萍踪侠影录》讲的是“永存侠影在心田”的正气。 这在相当程度上,实际也就是我为什么对梁羽生认可度颇高的原因—— 咱甭管他差的书怎么样,他最好的这几本书,几乎可以说,在整个武侠小说史上,是别无分店的,本身的水准也确实不俗,非要说什么毛病,可能就是不如查某的爽文那样好看吧。 而同时,这四部书,其实几乎就囊括了人生百态,展现了武侠小说在文学性和艺术性上的可能性。
《女帝奇英传》是这四部书里较为独特的一部。 论质量,它稍弱《云海玉弓缘》一筹,无缘梁羽生的最佳作品; 论知名度,它是这四部里唯一没有任何影视改编的,哪怕有武则天这么个ip加持; 论关联性,《女帝奇英传》是这四部里唯一没有任何前传或续作的; 但论作品本身完成度,它却是这四本里最高的: 《云海玉弓缘》剧情里冗余部分不少,开头江南部分、邙山武林大会部分,都是可以大幅精简的,而且这书本身就继承了《冰川天女传》的情节与人物; 《大唐游侠传》虽为三线叙事,但实际上却翻了大车,铁摩勒线占的篇幅最重,整条线却无甚亮点,全靠南霁云、空空儿以及段珪璋身上的侠气撑起剧情; 《萍踪侠影录》倒是单线叙事,但在叙事和人物塑造层面都有翻车之处,尤其集中在云蕾部分,前半本以云蕾为主视角呈现张丹枫收效甚微,云蕾自己的塑造也亮点贫瘠,还耽误了张丹枫的人物塑造(这是很多人觉得张丹枫不出彩的重要原因),所幸后半本书张丹枫转为第一视角,这才将全书撑起,且结尾在BE氛围铺垫已经相当完备的情况下,又仓促降神为HE结局,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反观《女帝奇英传》,我们几乎从它身上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当然,小毛病还是有的,《女帝》一书也正是因为诸多的小毛病叠加,才最终输了《云海玉弓缘》一筹: 1.上官婉儿身为李逸的青梅竹马兼全书女三号(至少从剧情里的地位上她是女三),却在剧情里存在感过低,这其实本来也没有问题,李逸、武玄霜、长孙璧所构成的三角恋本身已经足够自洽,她当个路人就够了——但结尾李逸中毒后,此时本该是李逸和武玄霜临表心迹的时间,上官婉儿却又像个电灯泡般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了这里,破坏了李逸临终这一高潮的艺术性; 2.《女帝》大体上是武周、李唐两大势力的对决,而这却存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反方没有一个戏份或咖位足够的智力大反派,百忧上人作为武力反派没问题,《女帝》和历史关联颇为紧密,所以不能如《云海》那样由孟神通这样的朝廷无关人士作为唯一大反派,《女帝》缺乏这类智力大反派的直接结果就是,一共也没多少戏份的太平公主毒杀李逸显得极为突兀,实在不成,你就设置上官婉儿黑化,对李逸求而不得,嫉妒武玄霜,所以毒杀李逸也是个合理思路啊; 3.《女帝》一书没有前传,但书中主角团却有多名中老年选手,他们占据了一定篇幅,这虽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毕竟妨碍了观赏性,倘若将一定量他们的戏份转给男女主,这部书的档次肯定还能更高; 4.《女帝》一书就书名而论,武则天的塑造应当摆在比较重要的位置,我并不认可很多人认为《女帝》的黑点是洗白/吹捧武则天,因为从文学性和艺术性方面,这点根本无关紧要,《女帝》武则天塑造的问题是意义不明,写她那些事迹意义在哪?对于这种执政末期的皇帝,要么可以像《大唐游侠传》那样直接无视掉李隆基,要么可以像《江湖三女侠》塑造老年康熙那样着重突出其“可怜”之处,但梁羽生没有使用上述任何一种,反倒是吹了不少武则天的能力,结果你吹成这样的武则天到头来就是给人架空夺权,被迫退位了,闹呢? 大体上,上述四点是《女帝》比较核心的弊病,这四点对《女帝奇英传》艺术性的损害依次递减。
但这并不影响《女帝奇英传》是一部价值颇高的作品,梁迷们从这里可以开始认真阅读,好好学学该怎么吹梁羽生,别整天抱着那破“名士风流”“亦狂亦侠”“诗词回目”“年长一些就能看懂了”之类的无病呻吟尬吹老梁还没人认可了: 1.《女帝奇英传》展现了大时代浪潮下小人物只能被无情淹没的悲哀。 《女帝》立足于武周末期,李逸、武玄霜、长孙璧等显然都谈不上大人物,在时代的浪潮下,他们都不过只是时代的一粒沙。 同时,《女帝》不同于某查姓武侠宗师诸多作品中强行让主角无法影响历史走向的违和,李逸、武玄霜、长孙璧们是真的是对时代发展束手无策、无力改变,甚至男主李逸曾经试图参与其中,但他失败了,最终只能坐着等死。 而另外几位武侠宗师古龙与温瑞安,对大时代浪潮的态度更多是敬而远之,能够与《女帝奇英传》在此类主题下表达类似的,也就只有梁羽生自己的其他几本书如《白发魔女传》《武林天骄》(连载版),以及萧逸的一部分作品(如《饮马流花河》)了,但这些作品都显而易见的,不如《女帝奇英传》远甚。 顺带一说,《女帝奇英传》这本书其实就是《白发魔女传》的大纲翻写版,李逸是优化版卓一航,武玄霜是依据李逸现状及剧情需要而基于练霓裳的大改版,长孙璧是何萼华/何绿华真介入男女主三角恋的优化版本,裴叔度是戏份削减到只剩工具人作用的岳鸣珂。 正因如此,《女帝奇英传》几乎完美继承了《白发魔女传》的全部优点,李逸固然略逊金世遗、张丹枫,也是梁羽生笔下最出彩的男主之一了;武玄霜固然略逊厉胜男、史朝英,但也堪称梁羽生笔下最出彩的女主之一,同时解决了《白发》篇幅过散、历史背景利用不足的问题,成就了梁羽生创作的高峰之一。 我是怎么发现《女帝》就是《白发》翻写版的呢?是因为《女帝》大结局回目“经霜方显傲寒心”就出自《白发魔女传》结尾诗。
2.《女帝奇英传》是极其罕见的在武侠小说中成功塑造了“多余人”形象的作品。 我们首先来看“多余人”概念: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不满于现状,却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成为一个苦闷忧郁的多余人。 李逸就是武侠小说中一个相当典型的“多余人”,其实他的雏形版角色卓一航,以及《武林天骄》(连载版)的檀羽冲也是,但卓一航和檀羽冲的总体塑造水准显然是不如李逸的。 李逸、卓一航和檀羽冲都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李逸、卓一航和檀羽冲虽有高尚的理想,且不满于现状,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既不愿站在朝廷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没有去扛起义军的大旗,与朝廷相抗争,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个苦闷忧郁的多余人。 落实到人物上: 李逸曾经试图去争过武林盟主,但他很快就失败了,在李唐阵营和武周阵营的明争暗斗中,他有政治抱负,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所以只能远走天山,隐姓埋名; 卓一航则是软弱的典型代表,既在卓玉恋里毫无主动性,又不去匡扶大明,更不去抵御女真/大顺,只是在武当山当阿宅,领导义军的都是人家玉罗刹; 檀羽冲亦如是,在宋金战争的阴霾下什么都做不到,保护不了钟灵秀,也保护不了鲍三娘,甚至自己都要靠别人或者岳飞后人的身份保护,只能虚度光阴,无论是赫连清波、柳清瑶、华谷涵,哪怕是公孙奇,做的事都比他多。 而这三者的后续剧情,又导致了他们最终塑造水准的差距: 李逸在天山蹉跎半生,最终被人窝囊的毒死,既保护不了妻子,又保护不了自己,成为了被时代浪潮淹没的可怜人; 卓一航在玉罗刹白头后幡然醒悟,放弃武当掌门之位,追至天山,苦寻白发魔女不到,于是在优昙仙花前守候数十载,直至去世,用生命践行了“百年一诺,不负心盟”,遗憾的是,梁羽生没有细致和深入的去描写他转变与坚守这部分内容; 武林天骄檀羽冲则遇到了蓬莱魔女柳清瑶和笑傲乾坤华谷涵,在他们的助推下,檀羽冲协助南宋打赢了采石矶之战,宋金之间终于收获了久违的和平。 这种“多余人”形象,在别的武侠小说作家那里,也是极为罕见的(某些武侠宗师的强行多余,就不要出来凑热闹了)。
3.人间无限伤心事,死别生离两不堪。 爱情是武侠小说恒久的母题,尤其是爱情悲剧。 王度庐、梁羽生和萧逸都是这一类下的出色作者,他们尤其擅长写无比适合的男女主,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走入悲剧。 像是王度庐《鹤惊昆仑》的江小鹤和鲍阿鸾、《宝剑金钗》的李慕白和俞秀莲;萧逸《饮马流花河》的君无忌和春若水;梁羽生《云海玉弓缘》的金世遗和厉胜男、《白发魔女传》的卓一航和玉罗刹、《还剑奇情录》的陈玄机和云素素、《游剑江湖》的云紫萝和缪长风等等。 而《女帝奇英传》又是这之中颇为别致的一本—— 它写的是错过,而且是错过了又错过。 李逸为了责任,娶了长孙璧,武玄霜因此离他而去;而等到长孙璧死了,李逸和武玄霜其实已经跨过了所有阻止他们在一起的艰难险阻时,李逸却被毒杀了。 在生离死别之际,武玄霜也将自己对李逸的爱潜藏心底,李逸是否明白呢,我不知道,但他在临终前劝武玄霜嫁给其师兄裴叔度。 之后,就是武玄霜回到了天山,将李逸的遗物交给其子李希敏,并且带着李希敏远去了。 实质上,《白发魔女传》卓一航与玉罗刹和《游剑江湖》云紫萝与缪长风,以及萧逸《饮马流花河》的君无忌和春若水,其的爱情悲剧原因,是与《女帝奇英传》的李武恋有些相似的—— 但这几本,无疑从作品质量上,输《女帝奇英传》颇多,根本不配相提并论,只是凭着爱情悲剧,能够成为半部好书,给人留下印象罢了。 对比之下,其实也就是《女帝奇英传》的优秀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