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微丹湜意 于 2019-4-11 14:35 编辑
今天起了一个大早,外婆的事安顿后,回来路过外婆住的护理院,妈妈说去看看照顾外婆的护工阿姨,这个阿姨很用心的。
她不是为了赚钱应付公事的那种,真的是用善心在做事,外婆一入院,她就发现不能吃硬的东西,就打成流质来喂外婆。
我也想去看看她,不过去的时候是人家午休,那么不便打扰,每天她也很辛苦的。
只是开门的一瞬间,我都有一阵恍惚,好像外婆还在里面,会下意识地往床位上看看。
其实这么多仪式下来,怎么会认不清事实,只是要完全接受,肯定需要时日。
妈妈也说她的反应和我一样,于是心情免不了悲郁。
直到看到了今天心理学家张德芬的公众号推文,其中说到:
人们总会问的两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其实,回溯你的家族,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清楚了——你属于这个家族,你来自这个家族。
认同家族,提升女孩子的自尊,男孩子的控制感。家族是无形资产。
这时候心情发生的好转,现在的我除了原生家庭,还有社会组织,这也就是长大后,家的一部分延伸。
有退场自然也有入场,所以今天还是写点什么吧。
其实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七剑下天山》就不把陈圆圆和董小宛争冒辟疆的故事写进去,那应该很好玩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发散一下思维,很多书其实都有别名的,比如《水浒传》,就可以叫《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介绍起来还有什么爱情,战争,很标题党,很炫目的。
那么要是给《七剑下天山》起个别名,会怎么叫呢?我想可以叫《三个奶爸撑起的一台戏》,傅青主,凌未风和桂天澜都是奶爸,不就是三个奶爸?
这种名字跟《三个火枪手》都有的拼,而且还有价值奉献的呢!
就觉得像桂天澜那样的人,再怎么不起眼,也不该被遗忘,有机会就要让他登一次头条。
这么一捋思路的话,就明白为什么舍弃陈圆圆和董小宛争冒辟疆之类的故事了,那种风月韵事,也就是花边新闻,能和正路相比吗?
原来是鱼与熊掌的取舍哦!再者说了,怎么写呢?陈圆圆未必希望惊动往事,尽管是她先一步,还差一点嫁入冒家,可过去的终究是过去。
让她过几天安静日子不好吗?假如真要勉强写一段的话,也会是陈圆圆远距离看一眼冒浣莲,然后默默地离开。
然后这陈圆圆是秦淮八艳,韦小宝官腔再足,三句话一说,马上口音出来了,他和陈圆圆相遇,那算是他乡遇故知,而且还要加一个状语——千里,千里他乡遇故知。
这两人只要一开口,马上会产生这样的念头,这是我们家乡的嘛!
难怪为了写韦小宝是哪里人,满纸“辣块妈妈”,他的出生地那是做足了文章。
然后陈圆圆在平西王府也未必有名份,她名气再响,也不一定有名份。再说了,已经有名气给她了,还要名份干嘛!
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是别打扰她了。
写到这里,怎么觉得选素材时,也需要慈悲心呢?不与群芳同列,那是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
其实最近也看到微博上,有测算博文上说,相爱相杀,虐生虐死,虐人虐狗的那种不是真爱,只是自恋以及迷恋爱的感觉,真爱很简单,互为贵人,守望相助。
知名自媒体人雾满拦江先生也说,作死做活的,不是真正做事的人,别看失败,付出的努力其实不在成功要付出的努力之下,只是方向不对而已。
然后他也说,真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不同领域的人,对事物的看法超一致。
可是写小说的话,不虐不好看是一回事,不虐也就无法显示什么才是错的。
因此虐恋有一定的存在必要性,而群像小说,不可能是一段恋情,有了错不怕,可以通过其他几段来纠错,这样还是可以有正确的提示。
毕竟读者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为了一些收入,就要扭曲他们的观点,牺牲他们的未来?
这样不值得,而且根据金钱运行的规律来说,作者与读者可以说是交换关系,金钱就是一个凭借的载体。
什么样的交换需要牺牲对方的未来?这样岂不是破坏交换的公平性?
也许就是这样,所以卖假冒伪劣产品的,会特别招人恨,因为破坏的就是交换的公平性。
还记得琼瑶有一部小说,也是两对,女主那对特别作,作天作地的那种,男主的姐姐那对特别安宁,结果他姐姐居然说,看到弟弟的恋爱,她认为恋爱就该是轰轰烈烈的,都怀疑自己的恋情是不是真正的恋爱。
特别作的其实是弱势群体,还没成熟,需要靠作来引起关注。能拿得出手的也唯有作一途了。
就觉得还是需要有引领和导读,起码有一个安全阀门,不至于去付出过多。
现在觉得就算有些书是玩具,一来玩具也该去爱护,二来玩具也可以有自尊意识,宪法上也没规定玩具就不该有自尊意识呀!
或者说还是人决定着其走向吧!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