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科幻电影扛鼎之作,《流浪地球》甫一出世便立即引起了轰动,5天16亿票房让同档期的其他电影黯然失色,甚至将撤资的万达都逼至尴尬境地,立即出来辟谣安稳人心。围绕影片的各类评价也呈现两级分化,国产科幻电影新纪元或是不及格的灾难片。事实上,流浪地球应当引人引起关注的,绝不应当停留在美分五毛之争、万达的投资眼光和吴京的人格品质上,而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那些触及人类集体和个体利益矛盾冲突的深层次思考。
当联合政府决定集全人类之力去流浪的时候,同时也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首先是驱动地球停止自转,造成一半的地球人口锐减;其次则是地下城的生存起源有限,只能容许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是在这样的设定之下:韩朵朵失去了她的父母,刘培强放弃了对病重妻子的治疗。这其中蕴含着如此的政治法则:在漫长的星际流浪旅途中,时时刻刻面临外部威胁的前提下,代表人类繁衍生息的婴幼儿以及具有这些婴幼儿监护能力的成年人方具备地下城的优先生存权。
以集体的名义要求个体的牺牲,从来都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影片没有涉及过程中人类所必不可少需要经历的血雨腥风有多少,直接场景切到了旅行纪元,于是在影片之中仍然展现出一个充满高度人道主义文明的地下城现代社会:吹泡泡糖的小女孩、叛逆的少年、温馨的广播、市侩的城镇,一切都岁月静好,而事实上这距离要牺牲一半人口的大灾难尚过去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在危机年代,当个体的利益归于零,那么集体的利益对其而言也并不重要。资本主义革命之前的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充分强调个体的利益从而达到集体的利益但是在危机面前,个体利益却与集体利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牺牲者绝不会束手待戮,相比于流浪征程上时时刻刻面临的陌异性威胁,恐怕转向发动机的建造才是更为艰难的过程。
如同好莱坞大片一样,影片着力渲染亲情、信任、协作这些人类需要提倡的宝贵品质的功用,仿佛有了这些温情,一个宇航员和几个青年就可以推翻经过联合政府和AI深入论证后的地球命运;事实上,在这一点上,影片所表达的与刘慈欣作品中一以继之的价值观并不契合。刘慈欣不相信人类的道德可以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在三体中程欣因为这些温情的东西先后两次错失了挽救地球的机会,而程欣的错误并不在于她自身,而在于人类,人类正是因程欣温情的形象才推举她为执剑人。刘慈欣在作品中通过危机质疑人类道德的合理性,目前从哲学层面可能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回答。而作为影片,则出于迎合观众、宣扬正义的需求,不得不选择一条温情必胜的道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人类、才符合观众的道德评价。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也应当宣扬生命至上、追求正义和珍惜生命这样的价值观,尤其是通过塑造危机来凸显这些的重要性。
从危机的塑造上,影片是合格的。因危机来临,宇航员刘培强的孩子获得了自身和一名监护人的生存资格。而作为婴儿的韩朵朵则面临着父母双亡的境地,人人生而平等的道德观念在影片中被沉重的现实而击打得粉碎。幸好,韩子昂的收养,使得影片尚给人以希望,这也符合一系列战争和苦难素材的基调,无论多么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总有那些给人以希望的温情。
从正能量的宣扬上,影片本可以做的还可以更好。
首先,危机的设定应当更为科学。世界大道至简,但并不等于简等于不合理。当木地距离7万公里导致洲际导弹无法点燃氢气的时候,联合政府的科学家们或许没有认识到洲际导弹远远不是人类运载能力的极限;要知道人类具备将有效载荷送至月球的能力,而月地距离达到38.4万公里。更何况,假如木星引力足够将地球大气层吸引,那高度6万5千公里的等离子喷流又为何到不了木星。科幻作品不应当被苛求去解释黑洞、虫洞、光速极限这些科学元素,却不应当在基本的设定方面违背基础的科学常识。
再者,更为重要的是,拯救地球的过程不应当充满感性和机缘巧合。当面对木星引力造成的危机时,联合政府、科学团队、空间站AI都给地球判处了死刑,即使在这样的前提下,宇航员刘培强仍然反对,并且在最后做出了使用空间站燃料引爆木星气体的行为。事实上,在关系重大的集体行为方面,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宣扬不应该离开其背后英雄集体的奋斗。在影片中,仅仅通过氢气氧气及空间站燃料可以燃烧的常识去实施地球救援的行为无疑是个没有科学基础的冒险行为。当莫斯说到: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果然是一种奢望的时候,十分深刻体现出人类理性的可笑。
优秀的作品往往通过苦难给人以哲学和人生的思考,而流行度高的作品往往放大人性中自私自大的那一部分,来换取流量和共振。作为兼具娱乐和科学元素的科幻作品,在歌颂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不应当以踩踏理性为跳板。如果说救援队里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们只是想放手一搏的话,那么刘培强这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光辉的角色,则是在以牺牲更具备可行性的种子计划为代价去搏命。事实上,这是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是常用的桥段。无知者的少年总是可以依靠一腔热血和真情,去洞察宇宙事件的奥秘,而学富五车的学究则往往陷于固定的思维中无法自拔:虚竹在珍珑棋局随手一步便柳暗花明、英雄少年跌下悬崖往往奇遇名师。运气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但是际遇往往等待的是有准备的人,长期反智桥段的宣扬只会加深这个世界的隔阂。
当世界承平日久,普世价值成为道德标准的时候,殊不知地球上刚经历过两次大规模世界大战之后不过70余年;普世价值作为维系人类集体内部团结的手段,并不能帮助外部性的危机。当资源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之时,空前团结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丛林法则相比道德约束更适合解决生存的冲突。任何基于道德的决策在自然选择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至多只能触动灵魂而非利益。当然,道德并非是一无是处,相反,道德是维系集体的粘合剂,没有道德维系的群体,在自然选择中也将毫无战斗力:从氏族部落到民族、再到国家、联盟,人类的历史就是群体之间竞争、合作的发展史,通过竞争取得相对生存权,通过合作扩展外部资源。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面对宇宙深处无法预知的威胁,恐怕只有生产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钥匙,而非集体主义抑或普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