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39|回复: 4

[活动] 【十年庆】说说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复制链接]

54

主题

85

回帖

2272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272
声望
1333 声
银两
14666 两
回帖
85
精华
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5-1-18
最后登录
2018-3-15
发表于 2017-2-1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这只是一篇读后感,赤裸裸的读后感,正赶上周年庆的征文,也许话题上不太合适,如果有意见的话,我也只能说,将就着看吧。
    这本书叫做《诠释与过度诠释》,是一本关于文学批评的书,内容大概就是几个学者关于文学批评的边界性的辩论。虽然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但始终没能果断地下笔,除了笔者比较懒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本书涉及的知识对我来说还是偏专业了点,书中人总是在大谈特符号学、谈诺斯替主义、神秘主义符指论、解构主义等这些对我来说太陌生的内容,完整地读完这本书对我来说已经很头大了,再写一篇读后感,真的是让人没自信啊。
    言归正传,1990年剑桥大学“丹纳讲座”邀请到了来自意大利的著名学者——“学者甲”(外国人的名字一个个地打出来太费劲了,笔者如此草率的指代,还望见谅)。他演讲的主题就是“诠释与过度诠释”,当然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演讲,台下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很多学者,这一话题也引起了较为激烈的讨论——或者说辩论。由于这位学者甲是主讲人,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记录学者甲的发言,同时跟其他几位学者比较起来,也的确是学者甲的发言更加丰富严谨站得住脚,接下来就是笔者的个人感受了。
    学者甲引用了大量文学批评史上的真实案例来向我们展示所谓“过度诠释”对本文(这里的“本文”可理解为文学作品本身)的曲解,包括了我听不懂的古希腊诺斯替主义,以及某些学者将但丁的作品宗教化的案例,以此来展示“过度诠释”这种现象的历史渊源。读者总是倾向于将本文赋予一定的神秘性,这会激发读者关于本文背后的含义的无穷的联想,并且尝试着在其他事件中寻找共同点,进而将两件事情组合,做出对本文的诠释。但激进的批评家们如果刻意践行这样的流程的话又难免产生一些更加基础性的错误,诸如客观规律、本文的完整性等问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女帝》与江青,尽管在个别情况下存在着共同点,但我们是不会承认《女帝》是在暗喻北京某人的,我见过不少将梁老作品与大陆时政联系起来的观点,但这样的解释很多都太牵强了,既然存在了“合理的诠释”之外的内容,似乎这样就可以认为存在着“诠释的边界”。
    学者甲在演讲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提出了“作品意图”这样一个概念,为了完美地诠释这个概念,他用了一段令我捉摸不透的语言表达,各种“经验读者”、“经验作者”、“标准读者”、“标准作者”的论证关系我不得不承认没能对这些文字消化彻底。我可以确认的是,首先“作品意图”并非“作者意图”,作者实际写出来的东西也许与他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不一样,其次,本文的意义在于产生一群符合本文的“标准读者”,这也就意味着打开本文秘密的钥匙是握在读者手中的,本文也是依附于读者而存在的,而且是一群特定的“标准读者”(可以看到本文的核心在于读者而非作者),这样的限制,也就成为了“诠释是有边界的”这一论点的又一佐证。
    学者甲还进行了很多更加深刻的论证,恕笔者无能,编不下去了。在辩论过程中其他人也有一些有趣的观点倒是很愿意分享一下,来自美国的读者乙是一名疯狂的实用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所谓文学、乃至哲学,不过是人类为了达成自己目的而行使的工具,只要是适合我应用的,那么我就可以赋予本文无限的含义。据说此人学者乙是当时美国哲学界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这样的观点却莫名显得有些幼稚,他的观点在那场辩论当时也受到了极大的争议,笔者我也······嗤之以鼻(这是我能想到最合适的词了)。毕竟哲学并非工具,而是规律。
    这本书一共讲述了四位学者的发言,这两位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两位学者丙和学者丁的论点就更加地···晦涩了。不过学者丙倒是有个引人注目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批评要发展些“新东西”出来,“作品意图”这种概念将某些诠释过程定义为“过度诠释”会限制文学批评中的“新发现”(他对这个论点的论证真的是···很累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依然可以承认诠释的边界性,而发现新东西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这个边界的扩展,这样又有何不可呢?
    看了这本书我也算小有感触,虽然不能甚解,但收获还是有的。总之极不推荐这本书,当然,不排除有些书友大触对西方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符号学了如指掌,那就,见笑,见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银两 +300 收起 理由
天宏云霏 + 300

查看全部评分

剑侠~富察·乌勒登

148

主题

8647

回帖

3万

积分

积分
31795
声望
21151 声
银两
17923 两
回帖
8647
精华
1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0-12-21
最后登录
2020-1-23
QQ
发表于 2017-2-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书名我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专业词汇看的头晕
初衷不改,此心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687

回帖

2906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906
声望
2204 声
银两
16663 两
回帖
687
精华
1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1-12-9
最后登录
2024-3-23
发表于 2017-2-1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作品,如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诠释与过度诠释也就在所难免。

一部作品随着时代的变化,作者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1439

回帖

1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8472
声望
7227 声
银两
88578 两
回帖
1439
精华
3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7-1-3
最后登录
2024-4-26
QQ
发表于 2017-2-15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永恒的追求

从表达来讲,文学往往主动追求字面以外的意思,而不愿意直接说破。由此产生了各种修辞手法,也由此开启了对作者未说破的隐含意义的诠释,这是文学活动中作者和读者永恒的追求。

二、三种隐含意思与诠释边界

除去字面义之外,隐含意的诠释,简单看有三种划分,一是大家都认同的隐含意思,二是不能明确否定的隐含意思,三是正常人都不认同的,也就是过渡诠释,俗称瞎扯淡。因为有公认的瞎扯,所以通常我们还是认为诠释是有【边界】的。超出边界的是瞎扯,在边界内的是公认的,但对有些若有若无的诠释,有人认同有人反对,但还不够第三类公认可否定的程度,这些暧昧的解释就处在宽泛的边界之上,因此边界有时比较宽。

三、作者意图

公认的隐含意思,既是【作者意图】,也是【作品意图】,例如“惟见长江天际流”,毫无疑问,在字面意思(看到了长江)之外,有着公认的隐含意思(惜别),这即使作者的感情,也是作品的意思,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作者意图】,与【作品意图】是同构的。

四、人工智能与作品意图

但是更多时候,作品是复杂的,因而作者在其中可表现的作者意图并不单一,例如一部小说,作者可以用不同的情节表达不同(但不应该矛盾)的【作者意图】,但由于作品的复杂,夸张的说,这时它已经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AI,可以自我表达,而它的自我表达(即【作品意图】),和【作者意图】是不全同的,有交集但不重合。这时不同的读者依据各自的人生经验而在作品中体会到不同的【作品意图】,就是鲁迅说的看见淫、看见缠绵、看见排满……这些【读者体验】中,有些由于与作者有近似的经验而属于【作者意图】,按照富察的引用,叫住【标准读者】,有些则差距过大不能被公认,仍属于瞎扯。

五、伟大作品边界宽

问题在于,越复杂(可以以越伟大的为例)的作品,AI程度越高,同时,不同读者个体的体验往往只是作品的一点,且互相不重合,因而也很少出现公认的否定,结果就是诠释越来越多,不能使人信服但也无法被驳倒,边界越来越宽。

六、后现代与新发现

由于艺术手法的逐渐成熟,作者隐藏意图的方式更巧妙(后现代文学),因而如今读者探索隐含意思的兴趣实际上被激发的更加浓厚(后现代主义)。充满兴趣的读者们由此对以往传统作品的公认含义也渐渐不满,而致力于发掘更多的隐含意思(新发现)。但对传统作品的新发现往往属于瞎扯,因为传统作品的【意图】比较明确,边界比较窄。

七、工具说与郢烛燕说

富察引用的学者乙的看法,让人想起古老中国的郢烛燕说的故事,故事里作者出于意外在作品里写下“举烛”,但读者面对的文本并不能反映出“意外”这一情形,这时充满探索心的读者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体验,将之诠释为“举贤人”,这绝不是【作者意图】,甚至也不是【作品意图】,从而读者的体验与诠释充满了工具论的意味。严格来说,这属于理解与启发,但绝非诠释的范畴。但工具论并非毫无用处,例如“孙子兵法与商战之道”(这个例子不好,因为两者确实还有点关系,还不够工具,不够疯狂),工具论可以提供比诠释学更为广阔的视角。

最后,以上纯属瞎扯。
梁书初次连载顺序口诀:
虎莽七塞江白踪,川花还魄帝联弓。
唐河钗狂九慧剑,凤骨瀚鸣游雷电。
牧广三绝惊传烽,尘幻天骄一剑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85

回帖

2272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272
声望
1333 声
银两
14666 两
回帖
85
精华
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15-1-18
最后登录
2018-3-1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祖武符 发表于 2017-2-15 15:58
一、永恒的追求

从表达来讲,文学往往主动追求字面以外的意思,而不愿意直接说破。由此产生了各种修辞手 ...

将人工智能与文学文本做类比,你这样的想法是哪里来的,好有创意啊
剑侠~富察·乌勒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4-26 21:21 , Processed in 0.0625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