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2

[历史] 苏东坡与杭州:淡妆浓抹总相宜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3142

回帖

1万

积分

武林盟主

积分
15019
声望
9184 声
银两
980621 两
回帖
3142
精华
8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14-2-9
最后登录
2024-11-12

松鼠羽生粉十年坚守

发表于 2024-11-12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咏西湖的绝唱,千百年后仍脍炙人口,甚至成为许多人对西湖的第一印象,开启了苏东坡与杭州的缘分。
      两次入杭为官,杭州已成为苏东坡的第二故乡。刚到杭州,他觉得“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面对湖光山色,他感慨“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多年后再忆杭州,他咏怀“居杭积五年,自忆本杭人。故山归无路,欲卜西湖邻”。对杭州的喜爱之情洋溢在他的每一句诗词中。
      而苏东坡为杭州留下的,不止有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还有对此方水土和百姓的脉脉温情,还有永久烙印在杭州人心里的“老市长”,还有影响至今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文化。这位全能型的历史巨擘,与他笔下的西湖一样,小到诗词书画、美食美学,大到人生哲思、城市治理,他都能信手“相宜”,向世人展示属于苏东坡的姿态。

他在杭州留过
惠政爱民的情怀 “老市长”的温暖
      苏东坡第一次踏上杭州这片土地是在熙宁四年(1071年),他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围攻而被迫离开都城来到杭州任通判,那时的他仅36岁。
      尽管此时的他只是一介副手,但他与当时的知州陈襄一见如故,合作默契,共同主持修复水井、灭蝗灾、赈济灾民等行动,史书上虽只记载了寥寥几笔,杭州的湖山和百姓却已与东坡结下了深长的情谊。
     元祐四年,他得以再临杭州。时隔二十年,已52岁的苏东坡依然不改年少轻狂时的本色,“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因而请求外调,为龙图阁学士兼杭州知州。这一次,他彻底走入了杭州人的心中。
      彼时的西湖,因无人治理而水草堰塞、泥沙淤积。初到杭州,苏东坡便上书《乞开杭州西湖状》,从历史沿革、必要性、可行性、条件与政策等方面向朝廷申请治理西湖。而后,苏东坡用实践还杭州一个惊艳世人的西湖,也用惊世之才征服了整座杭城。
      “大诗人在这里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把笔墨吟诵交给小诗人。”余秋雨在《杭州宣言》里如此评价主持修筑白堤的白居易。苏东坡用泥土和石块写的“诗”,还要超过前人。建造堰闸、疏浚河道、修建堤坝、修复六井,同时把钱塘江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湖中,形成南北达30里的长堤。长堤筑成亦不改其文人浪漫本色,他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又在堤上修了六座桥,名字也都妙具诗意: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同样是苏东坡作为知州到任的这一年,杭州突发瘟疫,许多人因此死亡。苏东坡募捐众筹,又动用了自己的部分积蓄,创设了我国第一家“官办民助医院”——“安乐坊”。这是方舱医院最初的原型,他将病人集中起来治疗,并收纳贫困病人,施舍粥药。在苏东坡奔走之下,这场瘟疫得到了控制,而他在抗疫之中所展现的医学思维和理论,被沈括集成了一套医术,即为后来的《苏沈良方》。
      除此之外,苏东坡在杭州兴利除弊,他向朝廷申请拨款,耗费巨资修缮五代吴越王时期遗留的老旧官舍、城门和粮仓;在城内开通新运河,疏浚盐道保障航运;把竹筒做的引水管换成坚固的陶瓦管道,让家家户户都能喝得上西湖的淡水。
      秀美的杭州滋养温暖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没有辜负杭州百姓的信任,将一生最光辉的功业留在了这片江南土地上。

他在杭州走过
访东坡足迹 品杭城山水
      为官之余,苏东坡又变回了那个寄情山水,纵意江湖的大诗人,据后人评价论说,他的足迹遍及杭州山水、园林、寺庙,游踪到处,留下了为数可观的传说、题名、碑刻、诗词,为杭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苏东坡造就的苏堤,不仅仅是一道水利工程,更以它“十里长虹,焕成云锦”的韵致名列“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美名享誉中外。
      而“西湖十景”中的又一景“三潭印月”也与苏东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苏东坡浚湖筑堤后,曾在湖中立三塔为界,塔内水面不得侵占种植,以防西湖再次淤塞。但如今所见之塔已是明万历时仿旧迹重新放置,溯其源头则是苏东坡在杭州留下的一项功绩。
     《西湖志》载:“至冷泉亭则据案判牍,落笔如风雨,(苏)公争辩诉,谈笑而办。”讲的是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期间,常在灵隐冷泉之上的冷泉亭判牍。这座亭子最早建于唐朝,白居易曾书亭扁上“冷泉”二字,东坡续书“亭”字。如今白、苏二公手迹已不复存在,但苏公时不时来到冷泉亭办公的传说仍留印在杭州人心底。在通往灵隐寺的山路上,还存在一处可确定为苏东坡亲笔题写并保存至今的大麦岭摩崖题记,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苏东坡题字原物,上面题记已经十分模糊,难以辨认。根据记载,这是元祐五年(1090)所题,上面写着“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
      在孤山西南麓,西泠印社以西的“六一泉”是苏东坡以其恩师欧阳修之号“六一”而命名,并作《六一泉铭》刻在泉边石上,在泉后凿石筑室,自名为“东坡庵”。如今“六一泉”水依旧清冽,石刻及庵房却均已不复存在。
      1996年2月,在历史上著名佛教华严第一山慧因高丽寺遗址(今杭州花家山庄)出土了一座珍贵的古代苏东坡石雕像,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东坡古代石雕像。石像头部与身躯镶接修复后供奉于原地,并建东坡亭,以供瞻仰。

他从未走远
千年不变的情缘 千古延续的文脉
       苏东坡无法忘怀杭州,“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前缘者”;杭州同样无法忘怀东坡,不断探寻着苏东坡的精神内涵,将其结合进杭州新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方向。
      千年来时光的反复打磨将杭州人民对苏东坡的美好记忆融入民俗文化之中,世代相传。杭州至今仍有以“东坡”命名的“东坡路”“东坡剧院”“学士路”“学士桥”,有赞颂他“为官一处,惠民一方”的“惠民巷”,有纪念他创设医防、治病救人的“安乐坊”。菜肴“东坡肉”已成为游人来到杭州不得不吃的经典,“吴山酥油饼”也因苏东坡的命名而流传更广。
      这些街巷、建筑、美食,承载了东坡在杭州的时光,也承载了他留存下的思想与精神。
      千年前,苏东坡拯救了西湖,勾勒了杭州胜景;千年后,他的文脉传承赋予杭州更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当今都市的迅速发展,文韵悠长而又充满活力。

      无论是千年前恣意洒脱、全无修饰的杭州知州,还是千年后经过深入挖掘包装的东坡文脉,淡妆浓抹,都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博大敦厚,都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杭州的城市发展和杭州人的生活方式。苏东坡将杭州当做第二故乡,杭州却早已将他当做杭州人。“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苏轼和杭州的缘分永不会褪色。

109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161
声望
40444 声
银两
431119 两
回帖
11961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1-21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24-11-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宣好文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回帖

26

积分

入住家园

积分
26
声望
9 声
银两
366 两
回帖
84
精华
0
阅读权限
10
注册时间
2024-10-30
最后登录
2024-11-21
发表于 2024-11-16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宣好文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1 17:44 , Processed in 0.0556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