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前期事件fficeffice" /> 作者:情定昆吾 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历时八载,可谓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难,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八年后,乱虽平,可战乱带来的一切已然难以掩盖。加之安禄山,史思明旧部又潘镇割距,使唐皇帝难以中央集权,手握兵权,再也不复当初四海承平的时光,可谓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的发生,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是阶级矛盾,我个人从以下三人出发分析: 一:唐玄宗李隆基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已不复当年英明。玄宗初为帝时:政事一新,天下欣然望治。皇帝一般看到政绩好,就很骄傲,难免忘却了“居安思危”之警世恒言,终渐不克终。唐太宗有贞观之治,晚年渐不克终;唐玄宗有开元盛世,也在所难免步人后尘。开元盛世已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盛极而衰,也可说是必然。天下大势不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嘛。 “人生七情六欲,唯有好色之念,最难祛除。”皇帝后宫佳丽多多,为所欲为,不必说更是如此的了,如此也加速了人心的内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劈头就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可谓是看透了皇帝的本质。先是梅妃江采萍恃爱追欢,再者贵妃杨玉环承恩夺宠。一旦美人在怀,智商就不行了。此时的唐玄宗俨然已是位骄奢淫逸之人了。当初的踌躇满志,已化为乌有。可怜罪魁祸首没逝,却宛转蛾眉马前死。封建社会的劣根性就是不看本质看现象。 唐玄宗的昏聩,给安禄山的造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 二:安禄山 安禄山本是营州夷种,为人奸滑,善揣人意。后因部落破散,逃至幽州,投托节度使张守硅麾下。数借军功,至平卢讨击使;屡加升擢,入朝留京侍驾。 安禄山入朝时,杨玉环已为贵妃,杨氏权倾天下。安禄山本是善揣人意,又长的高大,不久已与杨贵妃亲近,做出“滑腻还如塞上酥”之句便可知。且对玄宗贵妃口口声声自称孩儿,以至宠遇日隆。与杨贵妃的亲近,好似安禄山在皇宫内安插了特务,以至后来为所欲为,玄宗也马虎视之,未加以遏制,任其发展,终成大患。唐朝太宗时期,多番征讨外族,使得城市中有很多外族之人,安禄山与此等人可谓是相交甚欢,如鱼得水。造反时也多得他们援助。 三:丞相杨国忠 杨国忠乃杨贵妃的哥哥,但却不与安禄山一路,两人可以说是具有利害关系。但杨国忠数次愚蠢的行为,自以为是加害于安禄山,却不知在为人作嫁。 安禄山入朝时,杨国忠,李林甫已经争相夺权日久,安禄山的介入,更是夺了他俩的恩宠。两人怎容得第三者插足?他们就分别上疏使安禄山外调,以便于慢慢算计他。安禄山也乘机叩头领旨,接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真正复得返自然,凡东北一带要害三地都在其统辖范围。 杨国忠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安禄山虽在外,却有杨贵妃在内,几次三番想借机害他,安禄山都化险为夷,且使玄宗更信任他。以至安禄山向玄宗申请用番将士代替汉将,玄宗也不疑有他,顺利通过。从此安禄山拥兵自重,声势日盛。 野心狼子终难养。安禄山也终忍不住,以献马为由制造事端,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提出“清君侧”收买人心。率部十五万众,号称二十万,反于范阳。引兵南下,声势浩大,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步骑精锐,烟火千里,挡者披靡。 安禄山范阳起兵时,烽火远离中原大地已经多年,且朝廷禁约民间挟持兵器。猛将精兵,多聚于边塞,一旦发生兵变,没有可用的兵,这对安禄山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安禄山所过之处,不是开门出迎就是弃城出逃,一路绿灯到底,捷报连连。最先拒敌的是封常清,高仙芝,张介然。但一时招募的乌合之众碰上安禄山的精兵,惟有一败。 朝廷最强的当属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及蒴方节度使郭子仪。可外面已打的天翻地覆,宫内还在勾心斗角,这好象是永恒不变的。封常清,高仙芝已是权位斗争的牺牲品了。杨国忠的妄言,又使哥舒翰惨遭丧师。常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话虽如此,毕竟封建思想已毒害人心,所谓的忠臣,也差不多就是愚忠之臣,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舍却自己的臭皮囊,以完成应有的忠义。可他忘记了,去死的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跟随他的二十万子弟,他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的忠义,而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可惜他不知道。结果他倒好,全军覆没,兵败后却是投降,还能苟且偷生,羞也不羞? 哥舒翰丧师失地,安禄山更是如虎添翼,其势直逼长安。玄宗不得已走蜀中,自食其果,杨国忠也在马嵬驿被乱刀分尸,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正是如此。 攻下一城,难免抢夺其中之物。刘邦打下彭城后,美女金钱,中饱私囊,更是胡天胡地的。安禄山占夺长安后,玄宗的一切都为其所夺,优工伶人,不一而足。 宫内斗争无所不用其极,皇位之争更是如此。乘此危乱之迹,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虽说肃宗是欲维系人心,不得已而出此,也难免“篡位”之嫌。再者,安庆绪更是逆天背父,杀了安禄山,取而代之。这位叱咤风云的反贼,第一代大燕皇帝,如斯而死,虽死不瞑目,也可说是恶有恶报。他当初对玄宗不是口口声声自称孩儿的吗?当世恶,当世报,虽有悖伦理,并太过血腥,也大快人心。 《大唐游侠传》中最精彩的无疑是最后的睢阳之战。三位游侠:段硅璋,南霁云 ,雷万春,纷纷殉国,乃真英雄也,如斯结果,也死得其所,成就美名。南霁云,排行第八,所以也称南八,魏州人氏,其人慷慨有志节精于骑射,通略过人,战时与雷万春投靠张巡。雷万春的哥哥也是著名人物,叫雷海清,安禄山入长安时,他不仅拒绝为其演出,且大骂安禄山,不幸死于乱刀之下。气节可佳,虽死尤荣。 睢阳之战最后,睢阳被围,南霁云啮指乞师。可就有如此昏庸之人,在利害关头,还在计较个人恩怨,岂不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邻城都不来援助,使睢阳成为孤城一座,最终为破。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皆死节。其余三十余人亦无一肯屈节。有诗曰:张巡先殒固尽忠,许远后亡亦矢节,从死不独有男雷,三十六人同义烈。 安禄山被杀,唐肃宗登位,天下的形势已经扭转,其主动权已经易主。不久安庆绪亦投降,安史之乱最危急时刻已过。后来史思明杀安庆绪再反大唐,而史思明又为其子史朝义所杀。最终安史之乱以史朝义投降而告终。可留下的创伤是再也无法弥补的,也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獨孤情 回复: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主要过程: 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塞边帅入相的路径,藉口文官不懂军事,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唐玄宗耽于享乐,结果给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军权在握。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武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兵变,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唐玄宗匆忙南逃,入四川,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 途中六军不发,随行的将领在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南。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 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及后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起因: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重点人物: *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 史思明 * 史朝义:史思明之子。 * 高仙芝 * 封常清 * 哥舒翰 * 陈玄礼 * 郭子仪 * 李光弼 * 许远 * 张巡 * 颜杲卿 * 鲁灵 * 张介然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55~762年)结束,前后达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兼并,莫惧章程”,以至“黎甿失业,户口雕零,忍弃枌榆,转徙他土”。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开,僭拟官掖。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已,培植党羽,“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军阀哥舒翰与东北派军阀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隋唐以来,河北北部幽州一带杂居着许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他们的习尚与汉人不同,互相歧视,安禄山正是利用这点拉拢当时的少数民族上层,作为反唐的亲信。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目为“二圣”。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地方军阀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首领们虽曾利用了人民对唐王朝的反抗情绪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这并不能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在战乱中由于安史叛军对人民的残暴行径,曾引起了象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以及张巡、许远的死守睢阳等的反抗斗争,这些局部地区反暴政的斗争是正义的,但同样也丝毫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安史之乱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 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仿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第三,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起义,形成唐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起义,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起义,同年的浙西方清起义,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起义,舒州杨昭起义,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起义等等。这些起义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