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4

[涉梁文章] 精挑细选的“笑话”——读刘国重《金庸评传》有感之四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771

回帖

3376

积分

武林宗师

积分
3376
声望
2897 声
银两
46221 两
回帖
771
精华
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9-2-16
最后登录
2024-12-27
发表于 2024-12-2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xzhaofeng 于 2024-12-22 08:47 编辑

精挑细选的“笑话”






    在上一篇,笔者讨论了有关金庸北上求职的话题,可以看出,刘国重在写《金庸评传》时是颇费思量的。可是有时候,精心选择的材料也未必是对的,甚至越是“精挑细选”,“笑话”就越大。

    《金庸评传》453页,引用了黄永玉的话。


        黄永玉八十岁时对记者说,金庸写武侠小说是浪费才华,又说:“梁羽生更不能写小说了,他是吹弹得破,又瘦又小,深度近视的一个人。那时《新晚报》没人看,生意不好,他就到街上买一些小说看,准备写武侠小说,还没写人家就开始笑他了。”(《黄永玉八十》第179页)


    查《黄永玉年谱》,黄永玉是1951年“经严庆树、罗承勋先生介绍,任《大公报》临时美术编辑”(《黄永玉年谱》49页),1953年“2月,回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科”(同前,51页)。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是1954120日刊登在《新晚报》的。同年黄永玉并没有回香港,只是“以《人民日报》特派记者身份,赴大兴安岭林区、内蒙古牧区写生、采风,所撰相关报道发表于《人民日报》”(同前,57页)。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远离香港,并非《新晚报》正式职员的人,是怎么知道“那时《新晚报》没人看,生意不好”,且梁羽生“到街上买一些小说看,准备写武侠小说,还没写人家就开始笑他了”?总不能说黄永玉有“千里眼”、“顺风耳”的神通或者在《新晚报》有“线人”联系吧?显然,这只不过是黄永玉的道听途说。
    实际上,即使不查《黄永玉年谱》,随便在网上一搜,也能找到黄永玉的生平介绍,知道他1953年回北京了。甚至不上网搜,单纯看这段文字,也是有明显的问题的。
    问题在于:写作和身材并无直接关系。无论身材高矮胖瘦,都不能代表他的写作能力以及所写的小说是否畅销。不能说,“吹弹得破”“又瘦又小”“深度近视”就不能写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更不能说,写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的都是“五大三粗”“又肥又大”“视力绝佳”。金庸自己就完全对不上号。
    另外,梁羽生并不是《新晚报》的负责人,就即便《新晚报》“没人看,生意不好”,和梁羽生有什么关系?他需要为此负责吗?《新晚报》的销量并不是梁羽生写武侠小说的前提条件。
    关于新派武侠小说的缘起,刘国重不可能不知道;对于上述文字的问题,对于动辄引用他人文字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刘国重同样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有问题,却偏偏还要选择这段文字,岂不是个“笑话”?
    “笑话”之处还不仅仅在此,《最后的文化贵族——文化大家访谈录(第一辑)》是被列为《金庸评传》的“主要参考文献”的(《金庸评传》1018页)。在此书的118页,顶头就明晃晃地写着“1953年,黄永玉从香港回到北京”。
    所以,所谓的“主要参考文献”是刘国重根本没看,列出来显摆的吗?又或者,刘国重虽然看到了,但是硬是视而不见,非要执意选择错误的文字。难道,梁羽生和刘国重“有仇”?
    如果是前者,还只是“笑话”;如果是后者,呵呵,笔者只能说“今天天气不错”了。
    也许有人以为“笑话”就到这,不,这个“笑话”还没结束,还有一个“漂亮”的“后续”。
    这本《黄永玉八十》同样被列为《金庸评传》的“主要参考文献”。然而笔者查阅发现,在“主要参考文献”(《金庸评传》1018页)中,是这样记述的:“黄永玉.黄永玉八十[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笑点在哪?《黄永玉八十》并不是黄永玉自己写的,是别人编的。贴一下这书的版权页吧:
图片1.png
    所以,刘国重到底有没有真的看过这书?还是说,《金庸评传》的“主要参考文献”是“临时工”代为输入的?
    故意选择错误的文字已经够可以的,结果还有这么一个“尾巴”,这“笑话”确实够“笑一年的”了。


    《金庸评传》的“笑话”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堪称“精挑细选”甚至是“七拼八凑”的“笑话”。
    《金庸评传》910页,引易中天的文字。


        金庸小说中唯一有点意思的是《鹿鼎记》。但意思也有限,丑陋却昭然。有人说韦小宝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个阿Q,甚至说他是“中国人的镜子”,意思说《鹿鼎记》和《阿Q正传》一样或差不多深刻,一样或差不多有文学价值,可惜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差不多,而是差得远。阿Q最后是被杀了头的,韦小宝呢?享尽了荣华富贵……这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金庸在骨子里是不会有什么现代意识的。(易中天《你好,伟哥——当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中国文学》)


    上述文字是刘国重精心“挑选”的结果。
    下面贴对应原文(原书256页)。为便于比较,在《金庸评传》中写错的文字用红色标出,删减的文字用蓝色标出。

图片2.png

    “好玩”吧,“好笑”吧。刘国重为什么要删减文字呢,无非是易中天这段话中认为古龙比金庸“高明”,他不乐意;批评金庸,他又反驳不了。只好刻意做“技术处理”。
    既然对易中天的文字这么不满意,何必非要选择呢?说实话,如果不是看了《金庸评传》,笔者是真不知道易中天早年还写过这样一本书。光是“精挑细选”也就算了,最“好玩”的是连这本书的书名也搞错了,易中天这本书并没有“当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副标题,甚至这本书也不在《金庸评传》的“主要参考文献”中。
    笔者特意查了《金庸评传》的“主要参考文献”,其中不乏有专门评论甚至批评金庸小说的,比如《文坛三户》《金庸评说五十年》《金庸小说论争集》等。如果刘国重需要评论或反驳那些不看好金庸小说的观点,大可以直接找这些,何必非要留下这么大的“笑话”?真是得不偿失。


    由上述两个“笑话”,还引起了笔者新的疑问:为什么同时被正文选用的书籍,一本是“主要参考文献”,一本又不是。刘国重将材料列入“主要参考文献”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笔者准备下次再谈。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121

主题

771

回帖

3376

积分

武林宗师

积分
3376
声望
2897 声
银两
46221 两
回帖
771
精华
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9-2-16
最后登录
2024-12-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2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国重对梁可能确实是有“敌意”的,除了前面的“逃兵役”,这里的黄永玉言论以外,还有一些地方有故意“曲解”梁文的嫌疑。不过那些文字,因为严格意义上不能算“错”,不能“钉死”他。我就不写了。
后面看有没有机会,统计一下到底提到梁多少次(我感觉肯定比提到古多得多)。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7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9245
声望
40523 声
银两
431361 两
回帖
1197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12-27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24-12-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他不喜欢梁羽生人品比金庸好这个提法吧
或者殖,包衣,买办啥的。真正为国为民的是谁的书
top癌而已

实际对比民国文人,金庸人品真还行。在香港情况下,他识时务不一定是缺点。统治者都更欢迎金庸

非要纠结因为人品,小说就写得太正,恨铁不成钢啦


不能既要又要,但能踩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771

回帖

3376

积分

武林宗师

积分
3376
声望
2897 声
银两
46221 两
回帖
771
精华
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9-2-16
最后登录
2024-12-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把文章给大神看的时候,大神说人名写错了,“严庆树”应为“严庆澍”,还问是不是我写错了。

我又翻了下黄永玉年谱,是年谱的问题,原文就是这样。我把图贴上来吧。
QQ截图20241225184557.png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771

回帖

3376

积分

武林宗师

积分
3376
声望
2897 声
银两
46221 两
回帖
771
精华
3
阅读权限
150
注册时间
2019-2-16
最后登录
2024-12-2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翻了编黄永玉全集,这书共14册,包括美术编和文学编,是黄永玉亲自审定篇目的。

这书给我的印象是:
1、虽然叫“全集”,其实不全,有很多文章都漏了,包括黄永玉当年在香港开的专栏文章,没有全部收入;
2、黄永玉其实和金庸、梁羽生没那么熟。全集没有一处提到梁,就是金庸,也只是在给曾敏之的信中提了一笔。(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53年回京,几十年没交往了。)
3、黄永玉这个人说话“不老实”。
我贴图,大家就明白了。
QQ截图20241225184950.png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包括全集收入的)《这些忧郁的碎屑》文末写着“1988年8月16日于香港”,而从信中看,似乎应是9月1日写的。
联想到我前文中提到的梁羽生“更不能写小说”,只能说,年纪大了,还是少说话为好啊。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2-28 02:24 , Processed in 0.0585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