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原著为人诟病的是作者对商代了解基本为0也就算了。文笔差,人物塑造扁平诗词抄袭西游记多,文学价值不行。但是体系设定做得很好,后世的仙侠小说很多设定都是以封神为蓝本,西游记IP的很多故事也是有用到封神的体系。主线安排也算有想法,明线改朝换代实际是封神榜。改编而言大框架是好的,但具体编排需要动的地方不少。
封神抄西游记的诗词,但结构上其实更多学的是水浒。其实前半段单独描写妲己祸害朝政黄飞虎逃难、姜子牙娶妻过日子、哪咤出世这些情节的时候人物塑造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姜子牙这段相当的有意思,我认为作者许仲琳很可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情节也没有过于单调。后面大兵团作战开始大部分角色变得很无趣,单纯就是看一些厉害人物斗法了。
包括水准高得多的水浒,在进入大兵团作战尤其是排座次后质量也下降很多。其实封神根本不用那么早进入双方对垒大战模式,完全可以先把另外几个重要的人物比如杨戬用个人故事讲好结合小规模的冲突。大战的剧情。
反派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纣王和妲己在大战的大部分时候都掉线。前半段还有闻仲支撑后半段就特别无趣,闻仲部分的情节虽然不咋的尤其十绝阵部分拷贝粘贴,但他个人应该说是全书塑造的最有特色的反派人物。可以让他发挥更多的作用。为啥影视剧爱拔高申公豹的能力,就是因为他是贯穿大部分篇章而且有点印象的人物,和姜子牙也有点关系。但是此人更多是个耍阴谋的主应该拔高这一面,不适合正面战斗力做的太强。
大战部分最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三霄九曲黄河阵、收服土行孙夫妇、张奎高兰英夫妇七杀西岐、诛仙/万仙大战和梅山七怪尤其袁洪的部分,主要描写这几个篇章,有必要再给闻仲一个单独重头戏把余元啊吕岳啊什么的狠人都给他当手下。甚至九曲黄河阵也可以和通天教主的剧情适当合并。其他剧情其实都可以合并把一些零散的亮点和反派能力加在这几个情节里。魔家四天王出场很炫死得特别潦草,殷家兄弟可以好好塑造的处理的也很差。90版重头戏我没记错的话就是魔家四将、三霄和梅山七怪。
我的一些想法如下
杨戬、黄飞虎父子、哪咤和土行孙作为最主要的战斗力,姜子牙布置大局。龙吉公主和杨任作为后期重要战斗力加入。龙吉公主可以是那种大众女神的设定第一女主不用嫁给洪锦。
闻仲不用半路就GG,可以前期在外调兵遣将对内力图铲除奸佞,后期才出场大战贯穿大部分篇章。与其设定成穷途末路被云中子在绝龙岭烧死,不如设定成苦苦支撑殷商江山时候被背后的奸佞争权夺利所害,这样也能体现出这个角色的悲剧性。比如殷家兄弟为他所找到保护起来,被背后的奸臣们发现以此谋害他,申公豹反过来欺骗殷家兄弟自相残杀。
三霄不必是为了赵公明报仇,而是被申公豹所欺为了闻仲报仇设下九曲黄河阵。老子元始来之后通天也驾到保护三霄设下万仙大阵,一番大战之后才得知申公豹从中挑拨将他惩戒。原著三霄并非恶人,对她们的处理过于粗暴。
梅山七怪里比较突出的就是猴、牛两只,其他也就一般般。其实可以把迷惑纣王的三妖合并入梅山七怪里战斗力提升一下作为最后的篇章。这样七怪的出场就不突兀了,也正好接上女娲前来帮助杨戬拿下袁洪。其实原著一些描写都给人感觉轩辕三妖和梅山七怪是不是同门,很多法术都有点像尤其作战时候用妖风黑雾助战,杀妲己也是用的飞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