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盟主
- 积分
- 18686
- 声望
- 6527 声
- 银两
- 40127 两
- 回帖
- 3034
- 精华
- 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9-9-23
- 最后登录
- 2025-1-17
|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2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7-12-25 10:53 编辑
张谷若翻译的英国作家哈代的《还乡》,第一卷第一章的标题是:A Face on Which Time Makes but Little Impression.这一章描写的是“爱敦荒原”。
张谷若最初版本翻译的是:“一片苍茫万古如斯”,后来改版时改为"苍颜一副几欲不留时光些须痕“。
两者相较,我还是更喜欢”一片苍茫万古如斯“的翻译。
当然,现在好多读者不太喜欢老一辈翻译家的语言,可能会觉得上述两版翻译都不好。
我喜欢老一辈那些翻译家,张谷若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译者。
看过他翻译的哈代的三部作品:《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三部中最喜欢的是《还乡》。
哈代很细腻。
同是英国作家的狄更斯,行文较啰嗦,但他的才华足以撑得起他的啰嗦。最喜欢他的作品是《荒凉山庄》,一部女主角长相普通的小说。
看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想起小时候看的一部动画片,就是这本书拍成的。
狄更斯最著名的《双城记》,至今还没看,或许之前的逆反心理还在作怪,太多人一提狄更斯,就提《双城记》,一提《双城记》就提开头那段“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使得我兴趣全无,暂时不想看。
像《双城记》开头一样出名的是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皇皇巨著,《复活》写得成熟老练,三部中我反而更喜欢不成熟的《安娜卡列尼娜》,据说托翁在写安娜的过程中,手中的笔被他写的人物安娜所控制,现在写出来的安娜并非他最初构想的那样。
司汤达热情如火,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名著就是他的《红与黑》,带给我无比的震撼,后来看了《巴马修道院》,则更喜欢后者。
与司汤的热不同,巴尔扎克是冷,冷眼观世,最喜他的长篇《幻灭》,前几个月刚看《贝姨》也是一部堪比《幻灭》的长篇。傅雷译的巴尔扎克还没有读完,矫情一点说,舍不得读完,留待日后慢慢读。不同年龄读,感受不同,若是我婚前读《贝姨》,定然不如现在读。
以前说过,读巴尔扎克的过程,常常想到《金瓶梅》,一样的冷眼观世。读《贝姨》的过程更是会想到《金瓶梅》。
“人间喜剧”系列中的社会,如同《金瓶梅》中的社会一样,人性并无多少东西方差异,并无多少古今差异。正如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也如今天的北上广一样,并无多少不同。
“人间喜剧”系列作品良莠不齐,巴尔扎克的文字也不拘小节,时有粗糙,但他的粗糙也是与类似福楼拜这样的作家相比的。
福楼拜文笔精致。看过他的两部长篇《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写得比《包法利夫人》成熟老练,但我依然还是喜欢不那么成熟的《包法利夫人》。
作品和人一样,有时太过完美反而不易招人喜欢。
提法国作家,不得不提雨果,《悲惨世界》也是皇皇巨著,类似这样的巨著,不好三言两语来评价,再次摘录一下作者那著名的序言: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自从开始看懂的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外国名著,几乎马上失去了对中国当代作品的大多数兴趣,比如之前认为佳作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如今再看,觉得十分一般,因为它们远远达不到雨果说的"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的高度。
正如读了大学,再让你看小学的课本,你会觉得幼稚无聊,并无益处。
并非厚外薄中,厚古薄今,当代中国的作品的确要再努力,方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自从有了所谓的审美,开始有些飘然,觉得自己于读书一道,已经登堂入室。不料,很快便受了打击,重新又发现自己并不会读书。
打击我的是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