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150
- 声望
- 18319 声
- 银两
- 12617 两
- 回帖
- 12910
- 精华
- 22
- 阅读权限
- 150
- 注册时间
- 2008-4-26
- 最后登录
- 2024-11-7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6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与江湖 究竟哪个更大
这个问题我在电视剧《泪痕剑》中第一次遇见。其实何者更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要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不屈服与皇权的傲骨,与心之追求的遥远豪阔。
只是到了结局,却又是一个关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故事。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很多武侠小说中都充斥着一种暗淡,颓废的因子。
在武侠小说中,江湖和天下两者经常是对立的。
天下霸业被视作野心家争名夺利的场所,统治者高高在上的独裁。而江湖则是一个平等,自在,逍遥的乌托邦。侠者道德高尚,情怀高远。
这种对于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很早就可以在古人身上发现。无论是陶渊明“把酒东篱下”的隐士方式,或者是李白“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的任侠作风,都充斥着对于世俗牢笼的厌倦,和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
但然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其实并不如畅想中的那样美好。在江湖中,没有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却一样有着江湖帮会的争斗,有着野心家的权谋霸业。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宿命论的悲哀。
不过是从一个樊笼,落入了另外一个樊笼。
主人公们从未经世事到看透沧桑,经历和见证着人世间的种种。但江湖终究只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圈。人来人去,换汤不换药。
只能归去,说是笑傲江湖。其实亦只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屈服与逃避。
已经,再也无力去改变。
上个世纪的武侠作品中的颓废之风,大多来源于现实世界压抑的政治环境。作者本想“拟把疏狂图一醉”构造出一个可以寄情的世界,却有不自觉的将现实世界影射了进去,构造出了一个个更加压抑的世界。
批判的说,还是很多人只看见了社会的问题,或呐喊,或彷徨,或麻醉,或逃避,或批判,或讽刺。自以为举世皆醉而我独醒。唯有少数的智者,不但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问题,也在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
前段时间在看《沧海》一文。文中对梁思禽极为推赞,更称道其“抑儒术,限皇权”的思想远见。
但仔细思索,对于“权贵阶级”的抗争,从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不论是胡服骑射,还是吴起变法。一但涉及到了贵族阶级的根本利益,就阻碍重重。即便一时勉强推行,一旦执行者不再了,却又打回原点。
试问有多少人肯放下自己的既得利益呢?
说到底,还是没有看破过于超前的思想并不切合实际。讥其为好高骛远也不多差。而积极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是没有。甚至很早之前就有一位智者给了出来:“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地过了一辈子。一部分人自矜其节,不屑同流合污,想要独傲尘世。而更少数的人将这些看得更加通透,将融入回这个世界中。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寻找适合当前环境的方法来因势倒利。
前者如同陶潜,李白,海瑞。后者如同王阳明,申时行。
然而究竟何者境界更高,或许王阳明的境界高过了李白,海瑞。但不代表逍遥派就输给了世俗派。只是尚未出现一位真正自在逍遥的人物形象,更多只是不得已的故作姿态,反倒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反感。
可能我这个人还是很着像吧。总是觉得得不到的放弃有着一些逃避的成分。遇难则退固然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总得要真正努力过,闪耀过,再退出舞台,才算的是繁华过后的那一缕空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