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微丹湜意 于 2018-11-2 22:07 编辑
秋风秋雨时, 愁点愁绪来。 幡动心动乎? 尘埃何处惹!
这最近有两个朋友的反应让我留意,一位是大先生,他说十几年没联系的旧人,给他发的信息是金庸逝世,他感动。
另一位朋友就是为梁羽生家园论坛付出了13年的药师,她说金庸的热搜不到30个小时,武侠落幕了。
可以想象她的落寞,也感动于她关切地留意一切,也许到了结束时,她的情绪才稍稍释放。
一个亲人的离去,要在亲友的陪伴,哭72个小时才可以化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难忘恩怨难忘你,只为情痴只为真。
一休和尚的精神导师去世了,他是整整消沉了三年。
这时候只能以这种方式稍加陪伴,忽然记起小时候看《成长的烦恼》,有一集说的是麦琪的父亲去世了,她一如既往,可是非常抑郁,注意不是悲伤,而是抑郁。
心理医生杰生察觉了,把她带出去旅游,问她有什么想说的,哪怕哭出来释放也好。麦琪这才说,小时候她很依赖父亲,可在父亲离世前,她发现已经不需要他了,父亲却想着她,她认为是自己抛弃了父亲而内疚,同时担心自己也被孩子们抛弃。
杰生劝说的话一句也没有,只是让她看自己烤蘑菇的样子,他说,知不知道这样烤蘑菇还有一个人,是他的爷爷,不过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麦琪一下子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生生不息。她回家拥抱了孩子们,那时几个孩子正在淘气,以为会被骂,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让他们不知所措,却也非常喜欢。
孩子们的淘气不就是自己经历过的,他们就是自己的翻版。
第一次看《成长的烦恼》,刚从武侠书里感知心理学,从而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也是从那时候萌发出走出原有的疆域,去外面看看的想法。
而现在忽然意识到传承的重要,金庸离世,还是会有那么多读者记得,可如果我们这一代百年之后呢?会有多少人知道曾经有一种题材叫武侠,它辉煌过。
所以忽然有一个想法,是不是去建立一个武侠博物馆,让后人知道一个时代的辉煌?
目前只是想法,而且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要留住武侠记忆的人一起参与。
所以前程还是任重道远,莫道昆明池水浅,钓鱼胜过富春江。
其实应该去问一声,情绪平复了吗?可叫人家怎么回答?而且有些情愫表面看不到,一有时机,马上被激活,其实它一直都在。如果人家没有准备,那么激活的按钮也就不该在我手里。让它自己去寻合适的机缘。
说这些只是把它作为陪伴的一种方式而已。商女不舍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最近我还要做一件事,年前答应了一个写作新手,帮她写书评,现在我打算去看。
这不是我的兴趣,而是责任,因为《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从江南到漠北,只因千金一诺,要竖子成材。哪怕年华不再,七折其六,又何尝吐露过半句怨言,叫过半句苦,道过半字后悔?
他们武功不高,可值得敬佩。当今社会也许什么都讲利益,可是他们这种行为不值钱吗?
区区不才,倒要学上一学。这句话是彭莹玉不知张无忌在后面,吐露了对张翠山宁死不肯出卖义兄的感佩与效尤之心。
张无忌听到了名门正派之外对自己父亲的评价,他怎么会不喜欢不感动呢?这也为他后来帮明教种下因缘。
我也没想到,从小老师逼不出来,家长骂不出来的责任心,倒是因为武侠的存在而激发。
也许下一代不看武侠,我也不会过于去推荐,人家的兴趣才是主导,如果真的喜欢,那肯定会多交谈几句。
可是创业的人或者想去创业的人,肯定喜欢看武侠,破旧格局,逆袭而上,不就是武侠的精神吗?
一个时代已过去,其实也是我们共同参与并创造了那一个时代,武侠的兴盛,也离不开我们的痴迷。
而现在也是我们更好地发挥才智,在不同的时期,继续参与并创造另一个时代。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