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92|回复: 13

[书话] (转贴)陈嘉映:闲书短议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发表于 2013-4-2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之前说两句。
我读书感到愉悦的情况少,不耐烦的时候多。转这个书单,是由于前晚在里面偶见一本关于康乾盛世的,一读之后欲罢不能。还有一本三国史话我曾读过,也是浅显轻松的。
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没空喘气,趴在桌上小憩听音乐也就休息了。休闲的时候读书受累就更不愿意了。所以要是有书能让人读着既轻松又有意思,就好了。真要长什么知识倒也不见得。
这个书单的好处在于,作者看这些书本来就是随意的,好的就赞,不好的就扔。对非专业人士,此作者的评点是可靠的。
反正要能再淘到一本康乾盛世什么的,也就不错了。
多啰嗦一句,很多电子书都能在http://ishare.iask.sina.com.cn/上找到。
天骄.数字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451
1.闲书短议
作者: 陈嘉映
2012-12-29 09:19:09 来源:南方周末
暑假开始后,用了点儿心,把所读的闲书记下来,随手议论两句。常有年轻人请我推荐书目,也有报刊编辑作此提议。这事儿,按说只有止庵那样遍览群书的才有资格做,我读书少,而且过于随意。所读闲书,多半是碰巧落在手头的,再有是朋友推荐的,只有少数是自己有心找来借来的。每个人要读爱读的书,本来不一样,此外还有年龄差别,例如议论类的书,它们关注当下的事件和观念,希望产生即时的影响,年轻人能从它们那里得到教益甚至指引,老年人远离热闹的时代生活,且头脑僵化很难受多少影响,自然就不那么想读。想想,最好不做推荐书目,而是把自己读的闲书拿出来晒晒,与众多读书人交流。
我的阅读时间大约一半用在“理论书”上,如近期John I.Saeed的Semantics、伯纳德·威廉姆斯的Truth and Truthfulness、舍勒的《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不是读,是啃,常常半天过去,只啃了十来页。另外一半时间,其中有一半读杂志,如《新世纪》、《读书》、《世界哲学》、《哲学分析》什么的,报纸、远远近近从电子邮箱发来的真假新闻、哲学爱好者的习作什么的。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读闲书,快乐时光。
下面的书,大致以我喜爱的顺序列下来,只是“大致”,很难说喜欢这一本就胜过那一本。排在最后的几本,不一定通读下来,只是既然读到,也列入。我的喜爱几乎完全主观,若说,大致依两条,第一,读下来受教益。书的内容如果差不多是我已经知道的,我自然不大要读。比较爱读历史,虚构的读得少。也爱读科普书。不能太浅,写给少年儿童的,里面的内容我大概已经知道,更不能太深,我科学程度不高,太深了读不懂。第二,文笔或译笔得好一点。不喜欢芜杂啰嗦的,不喜欢显摆作者自己的,不喜欢教训人的,不喜欢哄读者的。

《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F.德瓦尔著,赵芊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基于作者在阿纳姆黑猩猩野生动物园十数年的考察。书还没读到一半,就举手投足无时不觉得自己以及咱们大家都是黑猩猩。当然,没黑猩猩那么好玩。极力推荐。

《读史求实》(杨奎松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二三十年来,文史领域急功近利,闹闹哄哄,成果数量世界第一,绝大多数是废品残品,但在这闹闹哄哄之外安安静静做出优秀成绩的也不少。中国近当代史领域,我读过杨奎松、沈志华、高华等研究者,都很棒。个人揣度,杨奎松尤为优异,考据、史识、态度,皆在上乘。立题不是最宏大,但显见背后是对历史整体的把握。所以,读到的虽是细节,领会到的却是历史的根本道理。这并不是说,呈现种种历史细节只是为了证明某些宏观结论,仿佛《安娜·卡列尼娜》无非讲了一个三角恋爱故事,只是讲得比较细致。在大家手里,历史细节不只是用来证明结论,它们本身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我们了解了共产党当年怎样宣传,怎样安排干部的工作,了解多种多样的细节,我们对近代史的一般结论才富含意义。集子里那些辩白、评议的文章,不仅有教于如何从学,同时也进一步引领我们进入正史。我一直希望年轻学子读史首先要读这样的正史,培养起均衡的历史观,教科书固然不可全信,若无正史为基干,奇闻轶事也往往扭曲历史大画面。

《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中国近当代史是个敏感领域,我不知道史家是否都能秉笔直书,但我读来,专业研究者看来已大致能够陈述史实,表达自己的基本判断。

《石泉城》(福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短篇小说集。我喜欢的一种。与其说像欧·亨利那样构造出来的一个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更像是从生活的混沌之流中截取一些片断;像古生物学家,冷静专业地刷掉泥土,看到一个清楚的片断。

《春尽江南》(格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像大多数老年人一样,我很少读小说,更不经常像这样把一部长篇从头读到尾。大概因为作者想的是当代中国的事儿,讲的是当代城里人的故事,端午、庞家玉这些人,就是你身边的人,或竟是你自己。但不觉得这是一部触及灵魂的小说。

《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岛等主编,三联书店,2012)。我们同辈的人与事。常与人谈起北京四中,纳闷儿这一个中学怎么出了这么多人物。

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一套思享家丛书,其中徐晓那本《半生为人》从前读过,极好。野夫的《乡关何处》也极好。刀尔登的《旧山河》也喜欢读。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格鲁嫩贝格著,商务印书馆,2010)。主题不是这两位哲人的恋情,更多是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对阿伦特思想的解读篇幅更多些。大量内容我已有了解——相关的书读过不少。其中最好的是萨弗兰斯基的《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有的,如克里斯蒂瓦的《汉娜·阿伦特》,也不错,可惜翻译得相当糟。

《世界文明史》(舍曼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不是一部平常制式的通史,它为每一段历史选几小篇述论,分列于“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另有编者按语。所选内容有些很有意思,有些不常见得到,例如欧廷格记载他17世纪末在非洲所见的奴隶贸易。第二手资料里选入的不少内容涉及近年来历史学界对一些传统问题的新争论。

《放虎归山》(李零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在我眼里,李零是古文史专家,《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都有开创之功。《丧家狗》虽然稍涉随意,却也颇富独到之见。他的议论文我读得不多。李零有知有识,但拉拉杂杂,有些意思不大,有几篇受教益,尤喜欢“真孙子”和“装孙子”等几篇。李零有意无意间,妙语迭出,说到古印度男人在生殖器上打眼钻洞、镶环嵌珠,随口而来“根雕艺术”;在“传统为什么这样红”题下,“于丹为什么这样红?知识分子的眼睛为什么这样红?”平俗顺溜说出了好几层意思。人要是聪明,挡也挡不住。

《长水声闻》(周振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这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那套当代学人三十年集中的一本,这套书我翻阅了很多本,补课——一直对当代学人本来了解不多。暑假里读到这本。周振鹤治历史地理学,是个我愿意多了解一点儿而实际上所知不多的领域。

《帝制的终结》(杨天石著,岳麓书社,2011)。写清朝最后二十来年。正经历史学家写的通俗读本,值得推荐给初读历史的朋友。我觉得大学生最好多读这类书而不只是读历史演义。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陈学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所收文章是不错,但像“台湾流传的刘伯温语言传说探溯”这样的文章,对我这样的老粗是过于专门了,虽然这类文章中还是有很多一般有意思的内容。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凯博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8)。跨文化的忧郁症研究,中国1980年代初的忧郁症案例,是挺少见的、挺重要的研究,可惜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过于专门了。

《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索罗斯著,中信出版社,2012)。第一次读索罗斯的书,觉得他不是写书的能手,比较抽象,比较杂乱。不过这么重要的人物,有点儿了解总是好的。也有独到之见,例如,“开放社会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而人类的社会成功,却跟正确的认识没多大关系(92-93页)。

《天桥》(熊式一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陈子善介绍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小说”,可读下来觉得写法怪幼稚的。作者1943年在英国时用英文写就发表,据说当年就再版四次,接下来就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那时候西方人还很少读得到同时代中国人写的小说。但陈寅恪等大家也推崇备至,可见书之于读者,实是见仁见智的事儿。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我的2012年书单(之三)】闲读短议
作者: 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2013-03-01 11:36:19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鼓动我在《南方周末》发了篇“闲书短议”,据说读者缘还不错,于是起了续下去的念头,只把题目改成“闲读短议”。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美]J.戴蒙德著,王道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连上这一本,我读过戴蒙德的三本书。第一本,《枪炮、病菌与钢铁》,我认为是三本里最好的,到处推荐。这一本,我也觉得极富教益,又好读,读得开心。后出的《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不如这两本精彩,但也不错。

《艺术与文化》([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格林伯格是最重要的现代艺术批评家之一,这本书是他第一本主要的论文集,迟到最近才译成中文出版。为此我们需要感谢译者沈语冰,他的译文很讲究。我对现代艺术所知甚少,读这本书能学到的就格外多。虽然作者的论断我不尽同意,例如我远不会像作者那样对“为艺术而艺术”给予那么多赞许,而且我认为离开了较为广泛受众的“纯艺术”必将后继乏力。对此点我有相当的自信。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说“作者的论断我不尽同意”差不多只有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暗含我更有道理的意思,因为在大多数事情上,我差好几层够不上跟作者对话。

《三国史话》(吕思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大学问家写给青少年的读物。我的中国文史知识差不多一直停留在青少年时代,读来颇长见识。论史论人亦多卓见,例如说到曹操一路上得到很多能人扶助,作者评论说:扰乱之世,总有人想要大局安定,见到有能成气候安天下的英雄,自然出手扶助,并不是举事的人耍些小手段就能把天下骗住(55页)。很愿推荐给水平跟我差不多的读者。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张宏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不是严格的史学著作,零星用些小说笔法,在我看,这种写法很不错,大致可归在正史一类。乾隆时代我零零星星读过不少,但本书作者有自己的角度和现实关切,大力推荐给年轻人读。若想知道一点儿真实历史,断不可靠看电视剧,哪怕是那些标为“正史”的电视剧,要读这类书才好。

《论中国》([美]基辛格著,中信出版社,2012)。虽然其中不少内容基辛格或其他人写过,仍值得读。一位打开中美僵局的大政治家,自有不同庸凡的见识。初访中国与周恩来几次交谈,怎样解读周迂回传达的信息,大本事。不过,我们这些从那个时代活过来的人,不见得能够处处同意作者对中国、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评述。政治中除了地缘关系,还有点儿别的吧。当然,也许作者仍然需要考虑其言论的政治影响,而且,即使不同意他,他的角度仍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

《国家的中国开始:一场革命》(李鸿谷著,北京三联,2012)。从慈禧写起,主体是辛亥革命前后,结束于军阀时期。不是通史,而是一个个重要片断,夹叙夹议。这些片断,有些我们不知道或未曾特别注意,例如,据高一涵,记陈独秀1920年离京时,李大钊送行,并相约建党,作者引用石川祯浩的考证,表明这恐怕是高一涵的虚构(184页)。作者的议论,常富启发,例如解释康有为的暴得大名,颇得益于他善于利用报刊等新兴媒体(64页前后)。书后附有一个带简介的书目,对好读这一段历史的读者很有益处。

《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识》([美]M.J.奥斯勒著,张卜天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相似内容的书,一向读得较多,不过,好书总有你不知道的新材料或某种带来启发的见解,而且这本书原版出版于2010年,“综合了最新的科学编年史成果”。不到两百页,覆盖却颇周全。在我,是温故而知新,而尤其愿向对有关内容了解不多的读者推荐此书。一向信任张卜天选的书,信任他的译文,如今不多有读着完全放心的译文。张卜天主编主译的这套“科学源流译丛”整体值得推荐。

《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法]潘鸣啸著,欧阳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我们这一代自己的往事,不过,此书主要不是讲故事,而是研究,中规中矩的研究。此书迂回做了毛时期的研究,想了解当时情况的读者,可从侧面窥想全豹。于我,读过的对这一时期的研究多半从政治方面着眼,此书则从一个重要的社会生活方面倒过来看政治,因此也有格外的收益。

《中国的军阀政治》(齐锡生著,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是对1916-1928年间中国“军阀政治”的分析。分析周详可靠,让我获得激动人心的启发。我比较关注的是最后探讨国民党何以战胜军阀。毕竟,国民军人数少,财力不怎么充足,内部如国共之间矛盾重重。期待有历史学家能更充分地告诉我们共产党是怎么在国共战争中胜出的。译文文理通顺,但偶或觉得有误译。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美]狄宇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新疆及其以西以北地区的历史格外吸引人,那里是多个民族频繁冲突和交往的广袤地域,从这个方向来增益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对我们也有格外的意义。近代以前,中国的确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但作为政治-军事实体,西北方多半时间也的确环绕着“强邻”呀。这种情势,往往是外国人笔下写得更明白。

《起源》([英]费比恩编,王鸣阳译,华夏出版社,2011)。七位科学家分别谈:一、宇宙的起源;二、太阳系的起源;三、复杂结构的起源;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五、社会行为的起源;六、社会的起源;七、语言的起源。多数都在别的书里读到过。有的,如第二篇,对我来说写得比较艰深,很多论证似懂非懂,了解个结论吧。想当年康德提出星云假说,几个基本事实,一点儿想象力,一点儿思辨,如今,这样一个理论,需要那么多子理论的支持(或不如说,是这些子理论的综合体),牵涉无数的观测资料和演算。

《理解灾变》([英]波力奥编,郑毅译,华夏出版社,2011)。八位科学家分别谈:一、超新星;二、恐龙灭绝;三、达尔文时代的地质渐变论与突变论之争;四、试用一个数学模型解释生物演化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五、地震;六、风暴;七、饥荒;八、肺结核。文章都是新的,代表现行科学观点,虽然多数是我已经了解的,但仍可知道哪些结论保留到今天,哪些已有所修正。当然,有些对我是全新的,例如,我一直对演化论很有兴趣,其中有不少疑问让我困惑,包括为什么化石所反映的新物种形成过程缺乏连续性这个疑问,本书第四篇的作者齐曼〔Christopher Zeeman〕尝试通过一个数学模型来加以解释,也许是条新路。

《遥望》([加]迈克尔•翁达杰著,张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偏远的农场,一个农民带着三个孩子,安娜、克莱尔、库珀——主妇生育安娜时难产而死,农民收留了与安娜同龄的克莱尔,还收留了一个长她们姐妹四岁的库珀。三个孩子在这农场长大,成年后各奔东西。从写法上,我觉得比《春尽江南》更佳。爱读《春尽江南》,因那里的故事熟悉;爱读《遥望》,因那里的生活遥远。

《帝国政改》(雪珥著,线装书局,2012)。以恭亲王弈?为主角写晚清改革,用的则是今天报纸上的语言,如“此时,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大清国的中心工作,但却并非主流的话语体系,脚穿新鞋子,口喊旧号子……包括铁路在内的新玩意儿,都可以摸着石头过河……”(276页)。书里有些有意思的材料,收集的老照片老图画也有意思,但这种笔调,也许有爱读的吧,却让我有点儿顶不住。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3.闲读短议
作者: 陈嘉映
2013-03-10 13:14:02 来源:南方周末


《变革中国》,[美]科斯、王宁著,中信出版社,2013
中国近三十几年来的变化,波澜壮阔而又诡谲多端,作者在薄薄一本书里勾画出了这部跌宕起伏的大剧,选材就不容易,可谓最高水平的综述。我虽不懂经济学,但这个时代毕竟是自己刚刚生活过来的时代,至少在我这样一个深为关切的外行眼里,关于这个大题目,这一本远比其他同类著作更富洞察力。对这段历史的各个关节点,刻画准确而合乎比例,对华国锋以降所施行的各种经济政策的评价也很公道。既富历史眼光,又富理论的结构性,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本书的思想性。
按作者的结论,变革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中央谋划之外的边缘自发力量,最后造成的“中国模式”,是一种地方政府深深介入的特殊类型的市场经济,这种模式有它的优势,也带来种种困境。
总的说来,我觉得作者对“中国模式”带来的困境估计不足,例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模式带来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我想会远远大于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量,对经济的扭曲要严重得多,这还不说由此带来的贪污腐化以及其他相关政治-社会问题。
各种困境主要见于第六章,相应的,我觉得这一章较弱,只是把咱们都知道的一些困境罗列出来,并未提供超出咱们普通人见识的结构性分析。中国这三十多年走过来不容易,路选得有对有错,此外运气也很重要,总的说来,我觉得运气还不错。跳出来看,好的结果不去说它,坏的后果,有些是政治政策造成的,有些属于现代化的一般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成因不一而足,但不管来路如何,政府总有应对这些后果的责任。
《大背叛,科学中的欺诈》,[美]H.F.贾德森著,三联书店,2011
一部对学术不端直至学术欺诈的系统而严谨的研究著作,既有对弗洛伊德这种世界历史级大人物的揭发,也有著名的巴尔的摩案例的详述。主题是科学造假,同时也读到当代科学体制和科学组织工作(如同行匿名评审)的很多内容和毛病。真是好书,只可惜有点儿接近研究报告,普通读者读来可能会有点儿不耐烦。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美]爱德华·格兰特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从前,中世纪一直被说成“黑暗时代”,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印象,挖掘出近代科学乃至近代文明在中世纪的根苗。引导这一观念转变,格兰特是个重要人物。格外有意思的是,他注重的不是数学、物理学方面的某些具体进展,而是希腊-阿拉伯著作的拉丁翻译,大学的建立,经院哲学中的自然哲学发展。为什么当时比西欧更文明昌盛的阿拉伯世界、拜占庭以及中国反而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作者的探讨也许不尽令人满意,但包含很多重要的启示。
《文明与野蛮》,[美]罗伯特·路威著,三联书店,1984
R.H.Lowie是人类学大家,原著出版于1929年,那时候,社会科学不像后来那样板紧科学面孔,写书人古风犹存,把古今各民族吃喝拉撒住用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议论风生。很值得推荐,单说作者的广见博学就让人叹为观止。思想上,这本书颇能反映当时人类学在祓除西方中心主义方面的努力。而且还可以借机读一读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白话文新锐吕叔湘的译笔,至今仍颇多可学之处。
《庄子奥义》,张远山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我一向好读庄子,却从无研究,读不懂的不少,自以为读懂了就手舞足蹈。张远山自任庄子的文化托命,对庄子深有研究,甚至为此深研战国历史。虽然我很喜欢作者张大狂傲的气势,但毕竟一介俗夫,书中的诸多断言,让我欣然收下的并不很多。
《现代艺术,怎么一回事?》,[英]罗斯·狄更斯著,浙大出版社,2011
书薄薄的,不算附录,连图画带文字147页。没谈什么理论,挑出一些作品来,简短介绍阐释。有画家教导我说,别去读作品阐释,最好把什么都悬置,直接面对作品。这大概得有慧根。读读阐释对我还挺启蒙的。
《党史笔记》,何方著,利文出版社,2010
我对中共党史一向兴趣浓厚。此书作者曾随张闻天工作,后来曾任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所长等职。此书主要着墨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时期的张闻天,以及延安整风本身。没多少惊人的新材料,但写得老实可信,可依以辨析不少历史材料,例如辨析《杨尚昆回忆录》中关于整风时期抢救柯庆施的情节(上册311以下)。
《不二》,冯唐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
从前没读过冯唐,开篇就感到作者眼界高阔,文字聪明灵秀,想象颇为精妙。可惜读到前三分之一以后,差不多就是重复了,想象也胡乱起来。满世界人,男女老少,从唐太宗、弘忍、慧能到扫厕所的不二,从玄机到庄阳公主,世上只有一个字:入肉。小说家言吧。
《乔布斯传》,[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中信出版社,2011
住在朋友家时读到,书厚,没来得及读完。乔布斯从小到大没一件事会发生在中国。听说这本书人人在读,但读下来没觉得那么好,与蒙克所著《维特根斯坦传》茨威格所著《巴尔扎克传》不可同日而语,没什么时代的深度、传主灵性生活的深度,也许,商业天才是另一种天才,现而今这个时代是个没有深度的时代?也许,“深度”已经是老朽?
《生命的学问》,牟宗三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实话实说,我一直没怎么从20世纪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中受益。但我对自己不放心——不少有见识的同事对他们甚为推崇,莫不是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于是过一段检一本来重读,这次检了这本,仍然觉得没什么意思,在牟宗三那里,西方哲学似乎只借来弘扬中国式的议论,而这些议论,比起在传统中国思想那里读到的,似乎并未增加多少现代意识。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4.最后有一篇罗志田关于读书的见解,这个只能驱策厉害的人了,我是万万做不到。
http://www.infzm.com/content/41157



无暇也要读书
作者: 罗志田
最后更新:2010-02-03 23:37:52 来源:南方周末
学界也是一种江湖,一入其中,每每身不由己。当记取清儒所说:“人虽至促迫之时,亦必有一二刻之闲,可以安坐读书。”
每到年终的时候,总有些报刊读书版的朋友来问问今年读到什么好书。至少近几年来,这是我最觉尴尬的时候。号称读书人,居然说不出一年读了什么书,怎一个羞字了得!
书不是没有读,可都是为专业而读,或读的都是与研究直接相关的书。长此下去,也就会沦落到工具性地读书;说得高雅一点,最多也就是知识性地读书。目不斜视日久,渐渐就会目光如豆,与匠人渐近,而与真正的读书人相去日远,甚至可能淡出其行列了。
似乎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那剩下的三小时不能计入“一天”之中,要留出来思考。学而不思,不成其为学者。我想,读书人也不能将全副精力都用于读专业书,否则只会成为读书匠,而不再是读书人。即使退至研究的层面,学术不能没有积累,而学术积累不能只是专业的,更不能只是与研究题目直接相关的,否则又从何触类旁通、说什么左右逢源?
然而如今的中年人,家里不说,在学术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尊老爱幼的同时,还担负着学术生产主力军的任务。即使那些正在步入老年的中年人,看起来似乎已可不受各种功令性指标的束缚,实际却远没有那样轻松。昔人常说的江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任何人只要成了社会人,都不能不对社会有所妥协。学界也是一种江湖,一入其中,每每身不由己。面对各种与时相偕的任务和邀约,即使频繁“说不”,依然应接不暇。
有一篇很想写的论文,几年前材料搜集就大体完备,自信超过他人不少;也已完成了两万字的详细提纲,曾用以开会。大约只要再有两三个星期的完整时间,就可以成稿。但几年来就是没有这样的两三个星期,该文迄今仍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我曾因此借了一位学生的书,总未归还。幸好那位学生颇有同情心,且又读了本系的研究生,可以容我“续借”。但我猜若说就差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而不得,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
然而这确实是我这个年龄的学人所面临的实际状况,表面上看着“成果”数量似乎不少,却大多是赶出来的。史学最讲究“言有物”,要见之于行事,非空言可了。若非尚有些微积累,绝对无法应付。且因都要限时完成,往往文章写大了,还只能换个小些的题目。这样题目越做越小,总试图在小中见大,其所能见之大,怕也有限。根本的问题是,治学若不从容,焉能写出言有物而有深度又能见其大的文字?
清儒龙启瑞曾说:“人虽至促迫之时,亦必有一二刻之闲,可以安坐读书。”这是很多古人追求并实践的取向:关羽流传的形象,便是于阵中读《春秋》;曾国藩打仗之时,亦不辍读。他们在杀人与被杀之际,还能不忘读书。我们如今再紧张,至少还不是要命的事,实在应当好好反省。
而且,生命真是相当脆弱的。前年的四川大地震,感触至深。以前有时也写点半学术的评论,却都用谱名发表,以区别于学术论文。眼见十万生命瞬间逝去,想想自己还在进行这样的区分,似乎细腻到近于奢侈。震撼之余,乃受邀给报纸写点小文字,署名也不再区分。从此又多一事,实不知能持续多久。
人过中年,不仅长辈驾归道山,同龄人也开始离去,实际已渐入告别的年代了。过去的一年,就是这样的一年。中国的传统,亲友之情,不必表之于公众。而心绪不宁,总不能免。以前胡适的办法,遇有不平静事,便专心于治学。惟史学若不能心平气和,最多做到勉强好,永远不可能真正好。所以我不敢有那样的境界,只能抄史料度日;排遣之余,也算是一种积累。
且随着年龄增长,对人生稍有所悟,生活境界也要略有提高。前人所谓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即佛家所说的“执着”。今日我辈最多不过是争名于野,但也曾自我反省,并请教得道高人,似这般“勤于著述”,是否也算执着?答曰:若不到非怎样不可,便可算敬业,而尚非执着。或许这只是高人的安慰,无论如何,从新的一年开始,我希望能缓和下来,一是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与目前研究关联不那么密切的书,二是写几本自己早就想要写也一直在准备的书。
借公众的篇幅,表一己之私衷,本不合适。但我不仅想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反省,也希望更年少的学人看到一个过来人的感悟,笑其浅陋,而思有所更易,有所振作,则幸甚。
(作者为历史学教授)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039

回帖

6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61452
声望
15321 声
银两
63650 两
回帖
4039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9-1-1
最后登录
2017-8-6
QQ
发表于 2013-4-29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科学的书其实读起来好累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云重) 的帖子

是啊。我也不知道其他书怎么样,我只读过其中两本,三国史话和饥饿的盛世(其实不是这本,而是跟这本同一作者、类似主题的《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感觉跟读梁书的劳动量差不多(三国史话好像要比乾隆那本再累一点)。所以我才转过来的。还有就是我读过杨奎松的一篇关于孙中山出让满蒙权益的论文,跳着读也还算轻松。也许我读梁书也只有跳着读才行,不然也觉得累。没救了。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039

回帖

6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61452
声望
15321 声
银两
63650 两
回帖
4039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9-1-1
最后登录
2017-8-6
QQ
发表于 2013-4-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你到底是说读梁书累还是不累呢。。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7楼(云重) 的帖子

根据我的体会,累的程度从小到大为:乾隆<梁书<=杨奎松的某些篇章<三国史话。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039

回帖

6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61452
声望
15321 声
银两
63650 两
回帖
4039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9-1-1
最后登录
2017-8-6
QQ
发表于 2013-4-29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我现在的水平要在你不等式左边继续写小于号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8

回帖

1232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32
声望
1004 声
银两
7186 两
回帖
308
精华
3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12-4-30
最后登录
2024-4-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9楼(云重) 的帖子

肯定不会,且不说云重的水平其实很不错,即使你很谦虚说自己不行,最左边一本真的读起来很轻松。关键是文笔流畅,思路十分清晰,而且还有我作为乾隆黑最感兴趣的材料。    一读就读进去了。不信云重可以验证一下,先读序言和第六章,这两张确实非常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 ... 6%BF%D7&format=

我觉得兴趣原因很重要,比如黑乾隆的,我一看就看进去了。还有黑孙中山说他出卖满蒙权益的,我也一看就进去了。  


如果是正经研究历史的,什么魏晋风骨、世说新语,我都看不进去。人物负面的评价、重大争议的事件,我就能提起兴趣。这么说来我确实停留在看八卦读小报趣味的阶段

我是这种围城老舍都看不下去的人,更不要说莎士比亚简奥斯丁了,中国近代作家里面除了鲁迅,其他人的书我都没怎么看过,梁实秋郁达夫一点都没看,就看了本骆驼祥子,围城看到三分之一就跳到最后了。就这种水平我还觉得里面有两本书看着舒服,所以才转的。
天骄.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500
声望
68039 声
银两
1070690 两
回帖
28938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8-6
发表于 2013-4-30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书名就不想看的书……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4039

回帖

6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61452
声望
15321 声
银两
63650 两
回帖
4039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9-1-1
最后登录
2017-8-6
QQ
发表于 2013-4-30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书你都看得下去,不佩服不行..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家园盟主

积分
18658
声望
6499 声
银两
40065 两
回帖
3031
精华
5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QQ
发表于 2013-5-2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仁见智吧。对当下学者教授之类的列的书单,我一般不会参考。

累就不看,就放掉。看着舒服畅快就看。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3 10:52 , Processed in 0.0693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