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乾坤须再造,沉沉大地起风雷
天山游龙
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风雷震九州》以龚自珍名作佳句开篇,以泰山之巅一场侠士反抗清朝的恶战为序幕,掀起了又一幕轰轰烈烈的抗清风云。在写完了以爱情、人生为主线的冰川三部曲后,羽生先生的天山系列终于又一次将笔触指向政治、历史,指向了反对残酷压迫的主线。在吕四娘宝剑屠龙,金世遗氓山诛敌之后,金世遗远赴海外,反清大业陷入低潮中,本作在暴风雨前的沉寂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诛鹰犬、救义士、聚大义、劫天牢、攻皇宫、举义旗、占城池、败敌军、杀凶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背景,地动山摇的行动,羽生先生在《七剑》、《江湖》、《萍踪》等作品中的豪情壮志再次激起,而在这激动人心的故事中又再现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人间故事及儿女情怀,更写到了大侠的平凡一面,叛徒的人性化一面,及千千万万英雄人物的人性化一面,这应该是本书的一大可贵之处。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行动中,作者突出了四种重要人物,分别为大侠、大盗、含冤者和叛徒,羽生先生不仅写他们正义或非正义的一面,更重要是写出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一面,作为大侠或是叛徒,他们都有着平常人所具有的情感以及无奈,及对无法避免的命运所表现出的挣扎、痛苦,这也许就是作者在本作中所要表现的另一面?
大侠
唐经天是名士,金世遗是浪子,《风雷》中的江海天则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又一代大侠。羽生先生在《大唐游侠传》塑造的大侠风范又在本作中得到一次诠释。唐经天是翩翩浊世,金世遗是至情至性,那么江海天则是重剑无锋。在本作中,塑造这样一代大侠应该是羽生先生在本作中所贯注的心力之一。从萧志远等侠士的口中、心中,从李文成和林清临终托孤所表现出对江海天的信赖,连尉迟炯、祈圣因等黑道人物及竺尚父、上官泰等异邦复国者对江海天的五体投地,而另一面从清廷鹰犬、邪派人物对江海天的畏惧,这一切都烘托出江海天这一代大侠的形象,可以说在本作中江海天以成了侠义道的希望及最后寄托,这可能是唐经天甚至金世遗所未能达到的。而江海天也无愧于侠义道所望,在素不相识中接受了李文成的托孤;孤身犯险,长驱千里报讯,不顾自身安危化解了仲长统与上官泰、钟展与竺尚父的决斗;作为大侠,他讲究以德服人,折服了尉迟炯,而后劫天牢、援义士、赴金川,等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行动树立了血肉丰满的一代大侠。大侠也是普通人,江海天作为一代大侠,羽生先生并不是一味加以神化,而更写出了大侠身上所具有的普通人一面,如对叶凌风一开始的信任,后来虽产生怀疑但也抱有“不应该会是奸细”的心理而让叶凌风当上了义军首领,而当知道真相后所深受的打击、神伤及重病更是写出了一个平凡的人所具备的悲欢情感,毕竟大侠也是普通的人。
大盗
羽生先生笔下多为文雅之士,读者在阅读其小说中无处不感受到书中浓浓的书卷气。而相形之下,慷慨豪迈的北国大汉则好象少了一些。南霁云是作者笔下的一代豪侠,但南霁云毕竟是一代大侠,虽任侠也深受规范所约束。本作中以辽东大盗的身份出现的尉迟炯则填补了作者创作的一个空白。骑烈马,挥宝刀,快意恩仇,给人以一种无拘无束,痛快豪迈之感。或许羽生先生也觉得需要这样一位人物为其作品增添几分壮烈意味,因此羽生先生在创作中一直不舍得舍弃这一人物,此后的《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弹指》等一系列作品都留下这一人物的影子。但是最予人震撼,令人心折却还在此书中,在震九州的风雷中,必有尉迟炯。虽然在本作中他的武功还不如很多人,但让敌人心惊肉跳则是非他莫属。他无畏无惧,铁骨铮铮,让江湖败类闻风丧胆,对朋友肝胆相照赢得了一代大侠江海天的尊重,对妻子柔情关爱、生死与共表现出内心的真情,而对李光夏的关心更表现了这一代大盗所具备的宽广胸怀。尉迟炯虽为大盗,但其形象胜过许多侠士。
含冤者
宇文雄身上真的具有少年江海天的影子。少年老成,百折不挠,不擅言辞而又处处为他人着想,难怪江海天对他能够保留最后的信任,或许江海天在他身上看到了少年的自己。从家门败落、流落江湖,到身受重伤,再到成为江海天的弟子,得到了江晓芙的倾心,本应该从此学成绝艺、扬名江湖,但一夜之间又沦为奸细的最大嫌疑者而不能见容于师门,远离了爱人,再度踏进茫茫的流浪之途。此后路在哪里?宇文雄给人以启示是身在逆境中所应为?不能自暴自弃,否则真相永远无法查清,更不能误入歧途,最主要是在应保持自身为人处世的坚定立场。而在这重大考验中,宇文雄真的一一做到,营救林道轩、劫天牢、查清真相,尽管历经劫难,但是也在磨难中得到成熟。也难怪江海天最终立他为掌门弟子,还将女儿许配与他。而在羽生先生笔下,宇文雄与江晓芙心中所保持着的一股“信任”看似平凡,其实是一股很宝贵、很难得的真情,羽生先生在行文中看似无意,其实也有意点出这种难得的“信任”。
叛徒
《风雷震九州》的主角是谁,除了作者真的可能很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主角中必然有叶凌风,一个带有几分悲剧意味的叛徒,将叛徒列为小说的主角,可说是羽生先生创作中的一个难得的尝试。其实羽生先生在整个创作生涯一直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和突破,只不过这种创举又显得过于小心翼翼,没有细品作品,很难体会作者所进行的创新。
作品以真假叶凌风为主线展开,整个故事曲折离奇,而又合情合理。对反面人物假叶凌风(以下称叶凌风)的叶廷宗并没有简单处理,写出叛徒、奸细的凶残、卑鄙。而是以大量的笔墨书写了这一人物的复杂而又曲折的心理变化,从一个侠义少年变为凶残的叛徒、阴谋者,叶凌风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理挣扎,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抉择,最终无可避免地步入深渊。整部书中,叶凌风的人生经历了以下几次挣扎、选择。一是离家出走的抉择;二是营救李光夏中所作出的抉择;三是是否冒名拜师的抉择;四是在与尉迟炯共患难的抉择;五是在风从龙威迫下是否变节的抉择;六是在步入太白楼阴谋杀害祈圣因的抉择;七是对林道轩出卖的抉择。一个又一个的抉择,终于使一个侠义的少年沦为叛徒、阴谋者,此后已是无可回头地成为义军的对立面。尽管其个性中具有软弱及利己的一面,但这么多的抉择摆在另一个人面前又将如何?这恐怕又是一个很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不是作为叶屠户之子这个身份,叶凌风会不会作出以上的抉择?会不会走上与侠义道为敌的可耻之路?正是走错一步而沦为深渊,从他冒名那一刻已注定了他的悲剧收场,这个人物既具有警世作用而又在一定程度上予人以深思。在本作中,羽生先生刻划这样一个极为复杂而又生动的人物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本作中一个极大的闪光点。相比之下,真叶凌风也即叶慕华的形象未免单薄了一些。
其他人物
叶慕华,一代少侠,对叶凌风的轻信差点酿成大祸。同时也是侠士中难得的将才,大败敌军。
谷中莲,羽生先生着重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母亲”和“姑母”所具有的私心,如对叶凌风的轻信,对宇文雄的偏见,及一心想将女儿配与叶凌风的心理。
祈圣因,女中豪杰,对李光夏那种难以表述的情感差点害了李光夏。
林清、李文成,慷慨豪迈的反清义士。
风从龙,凶残的敌人,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义军。
此外,冷铁樵、萧志远、竺尚父、仲长统、钟展、上官泰、钟灵、钟秀以及耿秀凤,反面人物李大典、贺兰明、蒙永平、杨钲也各具人物特点,全书的人物塑造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耿秀凤这一人物与宇文虹霓有极为相似之处。
天理教攻打皇宫一役
这是正史的一个情节,本作中对这一役的描写完全忠于史实,可惜作者对这一役以虚写为主,否则如睢阳之战那种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再现,当为一大快事。不过天牢之战也写得极为精彩,同样为作者笔下罕有的大场面。
全书的一些缺陷
抛开羽生先生的系列作品,单就这部小说而言,个人认为,本作确为佳作之一。但是在整个系列小说中,本作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就是一些情节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如竺尚父氓山挑战群雄就翻版自孟神通氓山之战,而江海天两次化解仲长统与上官泰,钟展与竺尚父的决战如出一致。整个情节除天牢之战外其他内容精彩程度好象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另外反面人物除叶凌风外,本作中缺乏一个如乔北溟、孟神通甚至如文廷壁、史白都这样压得住阵脚的人物。以上缺陷无疑制约了本作所应达到的艺术成就,令人阅读之余感到一丝遗憾。
正是:莽莽乾坤须再造,沉沉大地起风雷。
《风雷震九州》阅读笔记
谭 亭
一、拾零:
1.主人公:江海天等(事实上本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委实不明。值得注意的有三个角色,即江海天、叶凌风、叶慕华。着墨最多的叶凌风是个反面人物,把他当成男一号实在不甘心;叶慕华出场太晚,而且经常是以来历不明者的身份出场,作主角也太勉强了些;江海天出场较多,但在全书中是以武林前辈的身份出现的,相对于前两位,倒像个超级配角。)
2.时代:清朝嘉庆年间(梁公的作品到了晚期,年代错乱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差不多从《冰河》到《绝塞》都是嘉庆年间的事,貌似嘉庆年间也没那么长吧。本书中可以认定年代为嘉庆的唯一证据是提到了皇太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
3.反一号:叶凌风(即叶廷宗,很复杂的一个人物,个人觉得是梁公笔下“卧底”形象的代表。)
4.焦点:真假叶凌风。
5.回数:五十六回。
二、涉及到的二十位顶尖高手:
1.江海天:江海天作为神仙级人物金世遗的唯一弟子,在本书中是绝对的第一高手。事实上江大侠在这个时代也确实被称为天下第一的。《风雷》发生的时期,金世遗未死,而其子金逐流也已出生并且长大成人,所以严格来说江未必就是无敌的。不过在本书里出现的人物中,还没有谁可以和他争这个名位的。唯一一个吓了众人一跳的竺尚父,在嚣张了几乎半本书后,也不得不在其盖世神功下俯首称臣,可见江的武功之深不可测。
2.唐努珠穆:唐努珠穆是马萨尔国的国王,他和江海天一样,在年轻时获得奇遇而使功力陡增数十年。在本书中他并未出场,只在竺尚父的回忆中被提及。竺说自己曾与唐切磋武功,二人终以平手作结。但唐努珠穆性格与江海天相似,都是不喜争斗之人。竺尚父则不然,他为人狂傲,只对真正的高手才心悦诚服。所以个人感觉唐在比试过程中可能未出全力。
3.竺尚父:遇见江海天之前,自称天下第一;遇见之后,改称天下第二。竺尚父是书中极有特点的人物,他狂傲张扬,却又并不自负,敢做敢认。他是武学上的奇才,一身惊人武功与自身天才的领悟力不无关系。个人总觉得以武学天分上看来,全书无人能出其右。《风雷》在他出场之前,做了层层的铺垫,先写了其管家下人的嚣张跋扈和惊人武功,又写了其义弟杨钲和上官泰的非凡本领,最后才在英雄大会上以青袍客的面目登场,会战天下群雄。第一场对武当派掌门雷震子,他用现学的武当“九宫八卦阵”剑法获胜,并且当场弥补了这套剑法中的两个破绽,令雷震子心悦诚服。第二场对峨嵋长老法华上人,他挑战对方最强的内功,结果用粘字诀取胜,使其甘拜下风。第三场对少林方丈大悲禅师,显示出“取珠还原”绝技,盖过了对方的“飞珠嵌壁”。最后一场对战天山派高手钟展,两人比剑法、比暗器、比内功,看似不相伯仲,实际上已是竺占了上风。直到两人最后一场比试内功,将要两败俱伤之时,江海天出现,硬接了两大高手的惊天掌力,从此竺对江甘拜下风。
4.唐经天:天山派掌门,当世四大剑术名家之一。这部作品里他没有出场,但却不止一次地被众人提到,可见其名气之大,而其武功也应是不凡,说是顶尖高手并不为过。对于他的武功不好定位,从其同门钟展的武功来看,唐经天应该只高不低。钟展都能与竺尚父打个不分上下,那唐经天应该能更往上排一下,当到第二吧。不过梁公的小说系列里一向对唐经天这个人的武功弄得很含糊。在《冰川》中,是一等一的高手,可以排在十名左右的;到了《云海》,高手层出不穷,前二十名都没他的份了;再到《冰河》,又是十名左右,这时江海天和唐努珠穆已经将他赶超;而到了后面的《牧野》、《弹指》,俨然又成了武林第一人,将江海天和金逐流都抛在了后面。所以个人对他的位置委实头疼,实在怀疑他能否对付得了武功可与当年孟神通、厉胜男媲美的竺尚父,故权且把他打压在这里,为唐掌门鸣不平的朋友请轻点砸。
5.大悲禅师:少林方丈,英雄大会上的四大顶尖高手之一。与竺尚父进行了一次象征性的切磋,显示出了“飞珠嵌壁”的绝技。真实武功不明,书中说两人若是当真动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但单看这次小小的切磋,还是竺占了一点上风。大悲与钟展孰高孰低也是不明,这里暂且让隐藏实力的老和尚往上坐坐。
6.钟展:看过《风雷》前根本没想到钟展这个小角色也可以有这么高的武功!遥想《云海》之时,谁会注意到他这个终日为李沁梅忧心忡忡的情种如今会这么发达?钟展是英雄大会上的四大顶尖高手之一,因看不惯竺尚父的张扬而出手,与之进行了三场精彩的比武。钟展的内力至少应不低于竺,故可以用普通的铁剑震断对方的宝剑(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竺的武学造诣之高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竟可以用临时从武当派和天山派的剑法中悟出招数,破解了钟展威力无穷的“大须弥剑式”。钟展在书中另有一次出手是对战杨钲,赢得算是比较轻松的了。
7.谷中莲:英雄大会上的四大顶尖高手之一,江海天之妻,书中出手不多,多是以看客身份,对各大高手进行点评。她自认武功难胜竺尚父,但认为钟展可与其周旋。似乎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钟比自己更有一些实力的。谷中莲在这部书里很不讨人喜欢,曾一相情愿地想撮合叶凌风和女儿江晓芙,当然了,那是在还不知道叶是卧底的情况下。
8.法华上人:英雄大会上的四大顶尖高手之一,峨嵋派长老,曾与竺尚父比试内功而落败。感觉他是四大高手里最不济的一个,因为竺尚父在比试时曾想“赢他不难”。汗,他对战钟展时的惊心动魄又岂是一个“难”字就形容得了的?
9.林清:天理教教主,林道轩之父。在书中出场很少,但显示出了精湛的武功,一出手就杀羊吞虎,败贺兰明,声势端的不凡。竺清华在见了他的武功之后曾说:“……他使的这手大力鹰爪功,不费吹灰之力,我爹爹(竺尚父)也不过如是。”当然一个小丫头的眼力未必准,不过至少可以认为林教主算是个绝顶的高手了。
10.辛隐农:与唐经天夫妇和雷震子并称为“武林四大剑术名家”,以一手“蹑云剑法”称绝江湖。他在书中并未出手,但作者曾说辛隐农与雷震子的武功在伯仲之间,从雷震子在书中的表现来看,应是不俗的宗师级人物。“蹑云剑法”号称毫无破绽,而辛的性格较雷要平和得多,所以谭亭自作主张来了个想当然,认为辛更胜一筹。辛隐农在《云海》中已是高手,武功在唐经天、翼仲牟等人之上。现任丐帮帮主仲长统要比他矮上一辈,火候有所不足,故谭亭认为其不如辛隐农和雷震子。
11.雷震子:《风雷》里的雷震子,要比在《冰川》中顺眼多了。此时的雷已是武当掌门,并且是一代宗师,在英雄大会上以八招迫得竺尚父的管家老刘磕了三个响头(要知老刘已得了竺的六七成真传,绝对是第一流的高手)。但稍后他就败在竺尚父之手,对方用的还是他武当派的剑法(这还是竺在看了雷震子与老刘比武的时候在旁现偷学的)。竺尚父随手补充了“九宫八卦阵”三个破绽中的两个,使雷震子茅塞顿开,并自行将余下的那个破绽补充。这样看来,这位武当掌门也有几分真实本领。
12.仲长统:丐帮帮主,算是武林名宿,他在书中出手较多,另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战是天笔峰大战上官泰,以其深厚的“混元一气功”取胜。
13.欧阳伯和:终南山欧阳家族的老大,擅使“雷神掌”,曾在《冰河》中出现。《风雷》中欧阳伯和出场一次,与仲长统恶战千招,最终败北,并损一臂。
14.桑布巴:西藏高手,本领略在杨钲和上官泰之上。在天理教攻打皇城一役出现,与上官泰大战良久,渐渐取得上风。后来江海天出现,三掌将其震死。
15.李沁梅:钟展妻,书中没描写过她出手,但她与钟展曾联手将宇文雄从杨钲等人手中救下。杨钲在钟展掌下身受重伤,其他人则仓皇而逃。李沁梅在《冰川》中首次出场,那时她的剑法就十分高明了,如今数十年过去,按照梁公的写作习惯,二流人物经过时间的浸润都会变成超一流高手,因此可以想象李如今的武功该有多高。但合钟李二人之力,仍令杨钲有机会逃走,可见即使进步,也是有限……所以,暂且排在这里,意为“比杨钲高,却高不了多少”。
16.上官泰:天笔峰主人,与竺尚父、杨钲为连襟兄弟。武功以“大手印”为主,曾与仲长统交手,然后主动认输。武功原先不如杨钲,后来在其女儿上官纨和林道轩的过招中领悟出击败杨钲的招数。
17.杨钲:武学宗师,书中有限的反派高手之一。出场时即与江海天战了几十回合,但江明显未出全力。那一场比武中,江看出杨钲的武功是比上官泰为高的。令人不解的是,半本书后,梁公再提到他们时,就说二人是“伯仲之间”。到书的末尾处,又说“上官泰的功力胜他一筹”,最终败死。谭亭只好理解为上官泰的武功在不断进步。
18.李文成:天理教高手,李光夏之父。在第一回里属于无敌的人物,可惜死得太早。不过后来在祁圣因等人的回忆中可推断李文成的武功很高,至少可以稳胜羊吞虎这样的人物。
19.大雄禅师:少林寺高僧,曾用一百零八颗念珠飞打杨钲。两人曾经交战,杨钲要稍胜一筹。后来谷中莲赶到,吓退杨钲,为之解围。
20.松石道人:武当派掌门雷震子师弟,曾自行钻研出“九宫八卦阵”由一人便可使出的剑法,连竺尚父都要惊奇。英雄大会上,松石对战竺的管家老刘,用“九宫八卦阵”占了一时上风,却因对方使诈而大意落败。
三、一句话点评书中二十二个重要人物:
江海天:便是天下第一的大侠,也有失着,也有师门不幸之时。
叶凌风:一步走错,逐渐堕落,可怜了当年的满腔热情和这一身良材美质。
叶慕华:那原本纯洁无暇的名字已给人玷污,纵舍弃了又有什么?
宇文雄:恩人与仇人突然逆转,加诸他身上的冤屈终得解除。
江晓芙:所爱的人终是正人君子,有情人终成眷属。
谷中莲:本身的私心作祟,险些犯下弥天大错。
竺尚父:世间少有的一代武学奇才,唯对江海天心悦诚服。
上官泰:雄踞一方的霸主,虽时有专横之象,然大义仍在。
杨钲:甘作朝廷鹰犬,将自己的连襟兄弟推向火坑。
仲长统:豪气不减的丐帮帮主,只愿与心无邪念的人物结交。
李光夏:继承了父亲的英雄本色,小小年纪便知与敌人巧妙周旋。
尉迟炯:雄踞黑道的一代豪雄,但求坦然行事,诚为大丈夫本色。
祁圣因:因一段旧情而引发重重风波,便是“千手观音”也一筹莫展。
鹿克犀:诡计多端的黑道凶人,只愿寻机向朝廷献媚。
钟秀:情窦初开的少女,险些被那假充君子的叶凌风所骗。
钟灵:你的万分信赖,助长了贼人的气焰,幸而挽救及时。
萧志远:结义之时,你以为二人是肝胆相照,却不防那人将你利用。
林道轩:天理教主的遗孤,更多拥有的是一份与生俱来的热心肠。
上官纨:既知未婚夫的真面目,便该毅然斩断情丝,另寻真爱。
杨梵:阴险的父亲,日夜熏陶出来的是狠毒的儿子。
耿秀凤:许多年前便种下一桩误会,澄清的那一天正是暗自定情之时。
叶屠户:满手鲜血的清廷刽子手,终要为他的凶残付出代价。
四、后记:
《风雷震九州》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尽管它在梁公的书里,名气和地位都并不高。笑一下,据说读小说有一种期望效应,期望与最终的感受是成反比的。正如我读的第一部梁书《白发魔女传》,由于早先期望太高,又逢当时正被古龙的风格所左右,所以看过之后很是失望;而读《风雷》时,因本来就没对它报以什么希望,读的时候反而有一种惊艳之感。如今想起,对书中叶凌风、竺尚父、尉迟炯等人物形象,仍感觉栩栩如生。
整部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自然就是叶凌风(叶廷宗)了,他在书中是被作者写成投机革命分子的。开卷第一回中的叶,就表现出一种投机倾向。当然了,这时的他,在人格上还是偏向于正派的,在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后决定舍身搭救李光夏,应该就可以认为是勇气和良心暂时在他的心中占了上风。不过而随后将“七步追魂手”褚元灭口之类的行径,虽不能立即可以作为判定他包藏祸心的证据,却大可证明此人并非萧志远眼中的豪杰,至少也是个摇摆不定之人。叶凌风的身份和性格共同决定了他不可能无条件地完成由官宦子弟向革命人士的转变,对尉迟炯的落井下石,成为了他走向反面形象的第一步。而正由此事起,被清廷密探风从龙要挟利用,正式成为江海天身边的卧底。
书中对叶凌风采用的最多的是心理描写,作者写他起初如何对一代大侠江海天心存仰慕,如何为师妹江晓芙而陷入相思不能自拔,如何对宇文雄因妒生恨,如何在尉迟炯遇危时决定独自逃生,遇到风从龙后,如何在良心与利益面前作出取舍……诸如此类,而当真正的叶凌风(叶慕华)出现时,他已是几乎毫不犹豫地决定了杀人灭口。一步步地堕落下去,最终无法自拔的人物形象,在梁公的小说里,也是不太多见的。
书中另一个出彩的人物竺尚父,作者对他出场前做的铺垫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闻名见面同样精彩的程度,个人觉得比之金庸《笑傲江湖》令狐冲的出场亦不遑多让。只是金对令狐的欲扬先抑更容易造成一种感染力罢了。竺尚父行事亦正亦邪,使得连带他的家人管家后辈兄弟们也沾惹了一身骄横之气,令人大为反感。但到英雄大会之后,竺的武功、智谋、胆略、气魄尽皆展现,相信会给读者造成一种独特的魅力。
《风雷》在梁公的作品里,是比较独特的一部。在这部书里,爱情与侠义这两种作者最擅长的东西被放在了一旁,人性与斗争占了上风。叶凌风的心计和实力越来越可怕,只可惜他的搭档都过于逊色,使得其几乎等同于孤军奋战,终于功亏一篑,难逃死劫,这是全书的最大看点。而书中写的四段爱情却无甚出众,大可当作调节心剂的部分了。梁公的爱情虽然很美丽,有时也很凄绝,却很少令人向往。
浅析《风雷震九州》的反清斗争
天山游龙
反清主题
羽生先生清朝背景的武侠小说中,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反清”,可以说从顺治初期清廷入关到清末时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林侠士和清廷间的矛盾斗争成为贯穿整个清代背景武侠主线,在十七部清代武侠间,以《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牧野流星》和《龙虎斗京华》的反清斗争最为激烈,再比较以上六部作品,个人认为,其中尤以《风雷震九州》最为激烈,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达到一种你死我活的惨烈程度。
试比较以上六部小说,《七剑下天山》的反清对象很大程度是镇压南明的刽子手亲王多铎,有着复仇的性质,同时借助回疆等清廷尚未有效统治的地区进行反清斗争;《江湖三女侠》的主要目标是刺杀大兴文字狱的雍正皇帝;《侠骨丹心》较大篇幅集中于侠士同投靠清廷的武林帮派的斗争,《牧野流星》很大程度围绕着孟华的身世和崆峒派当年的命案展开,而《龙虎斗京华》很大篇幅是义和团内部“反清”和“保清”之争。相比之下,在反清斗争上,《风雷震九州》的场面上更为宏大,既有劫天牢、攻打皇宫的惊天动地之举,又有举义旗,沙场血战之正面战争,其激烈程度堪称反清之最。
从小说的人物看,《七剑》中清廷阵容有侠士的朋友纳兰容若和三公主;《江湖三女侠》有侯三变、方今明,作为男主角的唐晓澜还有着满清的皇族血统;《侠骨丹心》有背叛史白都的史红英,而《风雷震九州》中所有的小说人物则基本处在反清与清廷两个非黑即白的阵营中,可以说基本没有中间人物,作为小说主角之一的反面人物叶凌风,一开始也是徘徊在两个阵营之间,但终于还是被清廷一边拉了过去,成为反清阵营的叛徒和内奸。纵观整部小说,反清同清廷始终处于一种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绞杀与反绞杀的斗争状态。
反清大形势
从小说的年代上,《风雷震九州》承接《冰河洗剑录》,是发生于《冰河》十多年后的故事。从整个清朝系列的反清斗争而言,《风雷》故事开始的前十几年可算是反清侠士同清廷之间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双方基本没有大的冲突发生。究其原因,不妨从二十年前氓山一场大战说起。
当年的氓山大战,金世遗独歼清廷二十四名一流卫士,极大地打击了清廷卫士的势力,令得清廷侍卫很长时间不敢再走江湖,这一役可说是反清一方一次对敌的重大杀伤,其意义足同凌末风纵横塞外、吕四娘深宫屠龙相提并论,成为反清侠士扬眉吐气的事迹。
就这一役对大局的影响而言,主角金世遗也因此成为群雄归心的当世第一大侠,金世遗门下也慢慢与当世第一门派天山派并架齐驱,甚至渐有后来居上之势。以金世遗的绝世武功,巨大声望而言,领导群雄当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然就构成金世遗的个人思想而言,更主要是道家的“出世”观念,较少有着“入世”的个人追求,当年同孟神通之战是为了帮厉胜男复仇,天山阻止厉胜男是因为唐晓澜,氓山一战主要是为了谷之华,因此金世遗不可能成为反清的领袖,金世遗来自大海,在成婚后偕谷之华回归大海,在乔北溟的火山岛上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江海天虽然武功大进,但新婚时毕竟年纪尚轻,且除氓山一战而外,扬威多在域外,威望尚在慢慢积累之中。新执掌氓山派的谷中莲虽然武功已不逊色于谷之华,同样年纪尚轻,掌管一个门派除了武功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要求,所以氓山大战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江海天、谷中莲夫妇尚无法领导反清事业。
而同金世遗齐名的唐经天尽管武功和才干都极为出色,但或许是由于同清廷的血缘关系,一直疑惑唐晓澜是否对唐经天说过这个秘密,或许临终多少会透露一点。可以看到的是,终唐经天一生,很少同清廷有过比较激烈的冲突,倒是还帮过清廷一个不小的忙,作为天山派的掌门人唐经天所主要做的一是致力于光大天山派,可以看到的是在其任掌门期间,天山派盛极一时。二是同冰川天女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并共同钻研武功,至晚年终达大成。三是偶尔管一管尼泊尔的国事,对汉人的反清事业则不大热衷。所以唐经天也没有成为反清的领导人物。由于唐经天自己不大热衷反清事业,同时可能也不希望儿子唐嘉源过多涉足这一领域,本应多到中原历炼担负起重任的唐嘉源也不大露面,或许到尼泊尔的次数还要多一点,清中后期金世遗一系在武林的声名渐盖过了天山派,除了武功稍强外,很大原因应是唐嘉源少露面中原,对反清阵营的贡献不大之故。天山派中钟展倒是比较关心,但由于武功和才干都不够,所以也未能有更大的作为。
就反清阵营另一核心门派氓山派而言,由于谷之华归隐,谷中莲年纪尚轻,且随夫居于山东东平县,因此氓山派的日常事务更多的是由翼仲牟、白英杰、路英豪等弟子打理。翼仲牟年老,在合并南北丐帮不久身故。翼故后,主掌氓山派的日常事务应是白英杰,但白英杰尽管精明强干,但是在武功上未能达到强一流的境界,至于其他弟子综合素质比之白英杰还不如,如甘人龙的武功或许不在白英杰之下,但是在精明强干方面则明显不如,至于路英豪、谢云真更不用说。加上清廷同氓山派的仇怨较深,对氓山派的关注、图谋远超过其他门派,因此氓山派也未敢大张旗鼓加以扩张,而只能长时间处于一种自保的状态。
其他名门正派中,一些武林长老名宿如少林派的痛禅上人,峨眉派的金光大师纷纷故去,执掌少林派的大悲禅师、金光大师的嫡传弟子法华上人均是有道高僧,勤修佛法,与世无争。武当派的掌门雷震子在几次武林劫难受挫后痛定思痛,钻研武学,以上门派都是家大业大,不好过于明目公开树起反清旗帜。其他一些小的门派则是限于武功、声望,未能担负起领导之职。发展较好的门派一是丐帮,南北合并之后,声势大盛,且仲长统的武功和才干均在翼仲牟之上,使得丐帮声威日振;另一门派则是青城派,同样也是由于辛隐农的武功和见识、才干均是一时之选,远超过前掌门韩隐樵,因而两派的声势均呈现出极强的上升势头,但是辛隐农、仲长统虽然都是一流的人才,称雄于一方,毕竟崛起的时间尚短,且就个人武功和门派影响而言,无法令得天下英雄归心,形成新的领导核心,所以一时间虽然清廷遭受了较大的重创,但是反清阵营由于群龙无首,也未有大的发展。同时就乾隆中晚期的社会环境而言,应该还是比较稳定,缺少大的动荡事件事件,所以举事的时机尚不成熟。
清廷方面同样由于清廷侍卫在氓山受到重创,二十多名一流高手一次性毁灭,毕竟当世的高手还是比较难觅,更何况对某些对高官厚实禄心动的武林中人也要想想后果,可以说无论是清廷现有的卫士,还是想为清廷效力的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都患上了“恐金症”,以致很长时间不敢行走江湖,而是专心护卫京城,此时最为担心的恐怕是金世遗、谷之华挟氓山一战之威,再演一幕深宫屠龙,因此很长时间京城、皇宫应该是防护的重点。好在金世遗本身也无意于此,因此清廷方面空担心一场。此后很长的时间中,双方基本保持相安无事,但各自积蓄力量,候待时机成熟,给予对方以沉重打击。
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清朝也从乾隆时期进入嘉庆时期,统治力盛极而衰。在此期间,江海天夫妇凭借着卓绝的武功,以及金世遗衣钵传人的身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为新一代的侠士领袖,声望直逼乃师。江海天少年老成,而又收敛锋芒,从不恃艺凌人,如此性格当比游戏风尘的金世遗更能让群雄归心,虽然一时间尚未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众多反清人士心目中江海天已成了一道可靠的屏障。谷中莲也逐步地行使氓山掌门大权,尽管谷中莲长期随夫居于山东东平县,氓山的日常事务基本还是以白英杰为首的几名三代大弟子打理,但是重大事项谷中莲已经行使了掌门人的决策,氓山派在此期间也得到慢慢发展。
各大门派方面,钟展、大悲禅师、法华上人等均已步入当世一流高手的境界,其他掌门如雷震子等也武功大进,青城派和丐帮的声势日盛,几与少林、武当并立,各大门派的实力都在不同程度得到增强,同时涌现出一批新一代的骨干人才,如青城派的萧志远、丐帮的元一冲,乃至天山派的钟灵等等。
而这时,清廷方面也逐渐从“恐金症”中走出,网罗的高手也日渐增多。主要分派在大内总管朴鼎查和御林军统领萨福鼎手下。称得上一流高手的有大内总管系的风从龙,御林军副统领贺兰明,而另一名御林军副统领李大典,以及卫士彭洪、黑木大师、彭洪等也算得上二流好手。不过严格地说,这批卫士比起之前的楚昭南、额因和布、寇方皋、佟元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好在后来清廷又网罗武林败类祈连三兽,再通过祈连三兽牵线聘得其主人杨钲,补充了绝顶高手方面的空缺。
清朝的统治在当时已是由盛而衰,各个层面的反清势力也都得到发展。一方面势力是嘉庆年间在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兴起的天理教,教主张廷举,副教主林清,骨干力量如李文成、张仕龙等,势力及影响不断扩大,遍及各地。另方面势力则来自尉迟炯为首的大盗,专门抢劫大户,随着这两方面势力的不断扩张,各地类似的起义也不断发生,危及了清廷的统治。当然与此同时,地方地主势力也得到扩张,如归古愚拥有自己的防盗武装,称霸一方。上述情况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清廷方面的不安,开始筹划对各派反清势力开展大的镇压。一时间虽然“万马齐喑究可哀”,但显然是大风暴前的沉寂,一场大风暴即将开始。“九州生气恃风雷”,反清与清廷两派的惨烈斗争也在一场雷暴中慢慢揭开了序幕。
两大阵营
整部书反清与清廷两大阵营对峙,彼此间势不两立,然无论是反清也好,清廷也好,都是由不同的势力所构成。
先说说反清的阵营,具体由以下势力组成:
一是以冷天禄为代表的高举反清义旗的起义军,除了小金川的义军外,还有白莲教等,这类势力的特点是直接同清廷对抗,优势在于一般是处在山高皇帝远,清廷统治薄弱的地带,易于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缺点是直接面对清廷剿杀的压力。
二是以天理教为代表的秘密组织,这类势力的特点是教众分布广,首脑人物都是较为隐秘,优势是相比与第一类势力所承受的压力较小,同时由于各地首脑不对外公开,在身份暴露之前有一定的安全性。缺点是教众良莠不齐,易出叛徒,一旦某个环节被突破,会引发较大的损失。
三是以江海天为首的正派侠士。特点是有家有业,对第一、二类势力都是抱着极大程度的支持,但是不同清廷作正面冲突。优势同样是有一定的安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为其他反清势力提供庇护和支持。缺点是由于家业拖累,顾忌较多,有时很难放开手脚。
四是以竺尚父为代表的异国复国势力。特点是虽然反清,但目的在于恢复自己的国家。优势是往往为清廷所忽视,承受的压力较轻;缺点是力量偏于薄弱,同盟军较少。
五是以尉迟炯为代表的劫富济贫的绿林大盗,特点是主要行动上于劫夺清廷当权者的财物,冲击清廷的正常秩序。优势在于独来独往,快意恩仇,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缺点在于力量偏于薄弱,且清廷方面对其关注程度很强,必欲得之甘心,因此处境比较艰难。
六是以耿秀凤为代表的清廷方面的叛逆势力。特点是原从属于清廷阵营,后因某种原因脱离并与之对立。优点同样在于清廷方面关注程度易低,易于生存,缺点在于力量太过薄弱。
各派势力的关系是一、二、三方面势力基本是同盟军,一类在明、二类在暗,三类提供保障及输送人才资源,以上三方面力量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反清的主要力量。书中冷天禄虽也为天理教舵主,但是从他的举事看,应该是属于天理教在当地争取的一支同盟军,彼此之间合作的关系多于隶属关系,就冷天禄举事这样大的行动并没有向总坛请示,可以看出总坛对冷的节制还是较为宽松。
一、二、三方面势力对四、五方面势力是尽量减少冲突,建立同盟军的关系,以增强反清力量,最低限度不将其推入清廷的阵营。对其反清行动尽最大限度提供帮助,以达到共同配合,形成最大程度的合力加强对清廷的打击。于是有了江海天同尉迟炯、上官泰、竺尚父化敌为友,以及劫天牢营救尉迟炯等行动。
一、二、三方面对六方面同样是尽可能减少冲突,并尽可能吸收到已方某方面军中,以增强自身的力量,至低限度不能再推回敌营中。
四方面势力对反清阵营的其它方面势力则既保持一定的距离,但限于自身的力量偏于薄弱,又想通过某方面途径取得援助,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
五方面势力一开始是尽可能保持独来独往,享受着由此带来的自由和快意。但由于力量薄弱,无力独自面对清廷阵营,最终靠向一、二、三方面势力。
六方面势力原是同反清阵营为敌,后又能同清廷为敌,承受着来自双方的压力,最终只能选择反清阵营力求自保。
清廷方面的阵营,具体由以下方面的势力构成:
一是处于京城的大内和御林军高手,某种程度代表着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本书中以风从龙和贺兰明为代表。特点是清廷对反清的核心。优势是掌握政权,人、财、物方面能够随时得到补充。在本书中一个缺陷是缺乏绝顶高手,所以在对付反清阵营时有时会力不从心。
二是清廷在地方的力量,以川陕总督叶少奇(即叶屠户)为代表。特点是清廷在地方的代表,直接面对地方的起义军。优势是掌握强大的武装力量,缺陷是承受的压力最大,既面对地方义军的挑战,又面对清廷的压力和猜疑,且在本书中同样缺乏绝顶高手为助。
三是清廷收拢的武林败类,以祈连三兽为代表。特点是暂时不属清廷侍卫,但有时反而是对付反清的主力。优势是身份未明确,能够欺骗某些不明真相的人。缺陷是武功、见识有限,难成大器,只作马前卒使用。
四是清廷礼聘的一流高手,以杨钲为代表。特点是武功高强,是清廷阵营中有数的可以同反清一流高手一战的人物。优势是武功较高,且身份未予公开,对反清阵营的威胁极大;缺陷是邪不胜正,机关算尽总有面目被揭穿之日,此后的威胁会逐步减弱。
五是地方的恶势力武装,以归德堡的归古愚为代表。特点是武功尽管不是最强,但横行地方,成为一霸。优势是作为地头蛇,有时的威胁比清廷更大;缺陷是同样武功、见识不高,难成大器。
清廷阵营一、二方面势力是对付反清阵营的主力,但是一方面势力对二方面势力既放权让其充当镇压义军的主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猜疑制约。二方面势力既效忠于一方面,但又有着自己的利益和打算。一、二方面势力对三方面是收买、利用,作对付反清阵营的马前卒和炮灰,对四方面势力则是拉拢、礼遇,作为一张紧急关头的王牌。对五方面势力则同样是加以利用,形成合力共同对付反清阵营。
三方面势力则力图投靠一、二方面求得升官发财,四方面则是虽然投靠一、二方面,但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目的是借助一、二方面势力达到称霸武林的目的。五方面是借助一、二方面的势力,消灭威胁自已地盘的反清势力,同时也求得高官厚实禄。
从两大阵营的保清与反清、镇压同反镇压的斗争看:
清廷一方面势力通过搜捕镇压反清二方面势力即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秘密组织如天理教,清廷二方面势力通过武力围剿镇压反清一方面势力即义军;清廷一方面对反清三方面各大门派即是采用内奸渗透,拉拢叛徒,设立据点等方式,既窃取情报,同时切断反清三方面势力同一、二方面势力的联络,清廷对反清四方面采用的是挑拨离间,使四方面势力反清阵营其他方面互相猜疑,甚至残杀,以达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清廷对反清五方面势力是全力捕杀,清廷对反清六方面势力暂无瑕关注。
反清阵营对清廷一方面的搜捕和二方面的围剿则是展开反搜捕反围剿,同时在此过程中连带打击清廷三、四、五方面的势力,使到反清的义旗能够继续高举。
系列斗争
镇压天理教
天理教的日益成熟壮大,影响范围不断扩张,已成为危及清廷统治的心腹之患,镇压天理教成为清廷首先要完成之事,而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直捣总坛,擒获天理教的头目。虽然天理教的总坛比较隐秘,一时无从下手,但是天理教由于人数扩张过快,人员良莠不齐,清廷通过收买天理教的叛徒,莸悉天理教设在保定的总坛,之后发动攻击,一举攻破天理教的总坛,杀害了天理教教主张廷举,此举重创了天理教。
随后,清廷侍卫将抓捕的重点放在天理教副教主林清身上。教主的被害使林清成为天理教的核心,如果林清被捕,大局将无可收拾,清廷也明白这一点,集中全力抓捕林清。
面对危局,天理教的最大目标是保证林清脱险,以稳定住局面。为此,天理教启动了教中联络各地分舵的秘密使者李文成,这是一个未列入清廷名单的天理教重要人物。为帮助林清脱险,李文成大胆冒充林清,转移清廷侍卫的注意力,以达到金蝉脱壳之目的。此举首先是做到让清廷相信李文成即为林清,由于林清逃亡时身边带有独子林道轩,李文成不惜带上独子李光夏共同赴险,以使到清廷侍卫确信追捕的人为林清父子。其次是完全地引开清廷侍卫,林清逃亡的地点是陕北米脂的藏龙堡,李文成故意将追捕的侍卫引向山东泰山,一东一西,完全达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从而使到林清早日远离险境。三是以林清的名义向追捕的清廷卫士约在泰山决一死战,以赴死的决心与敌偕亡,达到削弱清廷追捕力量目的。
李文成父子抱着必死之心同清廷的四名高手在泰山展开生死搏杀,却由于幸遇时游泰山的萧志远、叶凌风出手相助,一战之下,清廷的四名高手二死二伤,李文成也伤重身死,幸而李光夏获救,也算是对李文成父子“舍生取义”之举的一点回报。李文成完成托孤及交待天理教中的秘密后伤重身死,李文成一死无憾,然由于叶凌风知悉秘密,为天理教留下了一个隐患。
李文成将李光夏托付与江海天,一方面原因是天理教上下均处于险境中,无法寻求教中其他朋友托付,既不安全复连累他人;二是江海天在武林中建立的崇高威望,以及江与清廷暂时没有面上的冲突,所以李光夏托付江海天无疑是最安全的。三是李文成一死,李光夏掌握着天理教的大量秘密,尤其是林清的下落势必只有李光夏知晓,李光夏的安危关系着天理教的安危,只有江海天的绝世武功,方能保证李光夏不落在清廷手中。
此举既表现了江海天已成为反清阵营的一道可靠的屏障,也表现了反清侠士彼此间一种可贵的信任。
争夺李光夏
李文成一死,李光夏果然成为各方关注并抢夺的重点人物。在此之前清廷只派出四名一流侍卫围捕假林清,说明清廷还是有所保留,手头还有大量的机动兵力,为抢夺知悉林清下落的李光夏,清廷派出尚不为外人所知的祈连三兽,同时还有大量的兵力随时待命。
护送李光夏的是萧志远和叶凌风,可以说凭他们两人这个时候的武功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好在泰山离江海天居住的东平县不是很远,不过两天的路程,这或许也说明李文成早已想到将李光夏托付江海天这着棋。
这时护送的队伍又增加了寻访萧志远共举大事的冷铁樵,萧志远等首要的任务是赶在清廷援兵到来之前将李光夏护送至江海天家中,希望凭借江海天的武林地位及绝世武功,保护李光夏的安全,也保住了天理教的秘密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护送李光夏的途中没有遭遇清廷侍卫,却被早年同李文成的一段感情纠纷的祈圣因劫走了李光夏,当然祈的用意大半还是好的,但是由于祈使用的是强抢的手段,加上李光夏童年的一段关于祈圣因的残存记忆,使得李光夏对祈圣因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从而使得祈圣因在得手之后即让祈连三兽的鹿克犀捡了个便宜,顺手又劫走了李光夏。鹿克犀轻易的得手的原因一是利用李光夏对祈圣因的强烈不信任乃至敌意;二是通过称颂李文成满足李光夏对父亲崇敬的心理,骗得李光夏自动投向鹿克犀;三是本身武功也不在祈圣因之下,加上援兵充足,无惧祈圣因夫妇的武功。鹿通过劫走了李光夏,骗取李光夏的信任,从其口中套出了林清的下落,这一仗清廷方面取得初步的胜利,当然鹿克犀的目的是要从李光夏口中得到更多的天理教秘密。
祈圣因在失却李光夏后,又同丈夫尉迟炯重伤了追寻李光夏的江晓芙、宇文雄,同江海天为代表的正派侠士结下仇怨,面临的局势是既无力夺回李光夏,又对正派侠士的围捕应付维艰,同时尉迟炯夫妇因犯案也时时受到清廷的追捕,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江海天作为反清侠士的领袖,对李文成的托孤当然是义不容辞,面对李光夏遭劫的不利局面,江海天一是利用自己的绝世武功夺回李光夏,二是利用侠士领袖的身份广泛发动正派侠士开展搜寻。对此,江海天方面作出如下的营救行动:
一是由父亲江南、女儿江晓芙先行出发,搜寻劫走李光夏的祈圣因等人;二是发动以丐帮、氓山派为主力,各地侠士配合广泛开展搜寻;三是根据各方搜寻的线索,由自己带上新收的弟子叶凌风,作正面的营救。四是由妻子谷中莲在家留守,调配各方力量,留待作最后的接应工作。
然而以上部署很快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挫折,先是江南被祈圣因的丫鬟从手下逃脱,并遭受一番戏弄;之后江晓芙被尉迟炯夫妇重伤,如果不是宇文雄的相救及祈圣因的手下留情,江晓芙险些性命不保;再是氓山派和丐帮对尉迟炯夫妇围捕的失利,整个营救行动无法有效的开展,这或许是江海天艺成之后遭受的最大挫折。
这时尉迟炯夫妇也好不到那里去,对江晓芙、宇文雄一战虽然最终大胜,但是尉迟炯夫妇受伤也并不轻;且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正派侠士的围捕,正派中如甘人龙、元一冲等本领均不弱,类似的人才还有很多,包围圈已渐渐紧缩;江海天也已亲自出动,同江海天单打独斗尉迟炯半成胜算都没有;李光夏还落在清廷手中,即使面对清廷编外人员祈连三兽,尉迟炯夫妇同样没有绝对胜算,且本身尉迟炯夫妇又是清廷所通辑的人物,从所处的局势看,尉迟炯夫妇面临着一个绝境,要打破这一绝境,必须要摆脱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而尉迟炯大盗的身份同清廷卫士代表的官府本身就是“天敌”,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尉迟炯只能选择倒向江海天的一边,既结束正派侠士的追捕,又借助江海天的力量夺回李光夏。
尉迟炯以“负荆请罪”的方法化解了同江海天的过节,又以“坦诚相告”办法求得江海天亲自出手夺回李光夏,以江海天的大侠及领袖身份,对头既然登门谢罪,自不能相逼过甚,何况最大的对头还是清廷,敌方的敌人自是已方团结的对象,同时营救李光夏也是江海天所要做的,一场“自伤陪罪”和“赠药疗伤”,双方都做得漂亮,展示出一种过人的豪气和侠气,自此,双方又把目标对准了共同的敌人清廷。
在此过程中穿插了叶凌风冒亲拜师和冷天禄小金川举义旗两大事件。
前者在反清阵营埋下了一个隐患,后者则是开启了正面同清廷疆场搏杀的时代,此举一是反清势力云起,清廷对川陕云贵等地鞭长莫及的有利局面,力图打开一个局面,二是牵制了清廷的势力,减轻反清各派所受到的压力,包括对天理教的捕杀。冷天禄作出这样大的举动,好象没有请示过当时天理教的核心人物林清,在此或许可以看出冷天禄同天理教更多的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坚毅沉稳的萧志远加入到冷天禄的抗清队伍中,无疑使得冷天禄如虎添翼,一方面萧志远文武全才,有效提高了起义队伍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也使得青城派成为小金川义军的后盾,在掌门辛隐农的支持下,更多的青城派弟子加入到义军队伍,而且辛隐农更是利用其在正派侠士的地位,发动更多的门派输送人才,此举使得反清阵营一、三方面势力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很快地在小金川打出了一个局面。
以鹿克犀为首的祈连三兽顺利将李光夏控制在手,得益于江海天和尉迟炯双方的一场争斗,江海天等一直以为李光夏尚在尉迟炯手中,而尉迟炯则自保不瑕,从而使得鹿克犀等顺利带走了李光夏,也好在尉迟炯当机立断,化解了同江海天间的仇怨,双方一致将目标再次对准清廷,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发生。
鹿克犀首先利用李光夏经验缺乏所导致的轻信,套出了林清所在地,达到初步的目的。但由于祈连三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想独贪大功,慢慢被李光夏察觉到其中的破绽,之后再无收获;更由于祈连三兽对竺清华及老家人的行凶,使得其面目彻底暴露,
李光夏看清祈连三兽的面目后,利用三兽之间的矛盾,将鹿克犀引向武邑程百岳处,却因为程百岳的过份谨慎,失去了一次逃生机会;这时由于之前舍命营救竺清华,既看清了祈连三兽的真面目,更使祈连三兽惹上了竺尚父一派的反清势力,竺尚父一派对祈连三兽的报复,同时也救了李光夏,并带走了李光夏,自各方对李光夏的争夺到一段落。这场争夺中,清廷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林清的下落,其次是攻破了天理教在武邑的分舵,但是毕竟天理教的核心机密未泄,可以说是有一个好的开头而没有好的但是结局不尽如人意,且清廷在此过程中先后同尉迟炯、竺尚父两派势力为敌,更促成了尉迟炯和江海天联手,为日后的行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反清势力一方各方面势力开始联合,如江海天正面出手营救李光夏,萧志远加入义军及同尉迟炯化敌为友,很大程度上都壮大了反清的声势。
江海天千里赴险
江海天同尉迟炯化敌为友后,踏上营救李光夏之路。在半路上中又得知了清廷围攻藏龙堡,搜捕林清的消息,鉴于林清身份的重要,江海天只好暂放弃营救李光夏,前往米脂救助林清。
出于兵贵神速,救人如救火考虑,江海天将叶凌风留在曲沃,孤身赴险,以绝世的武功,狂奔三夜日,到达米脂。
这时,清廷方面由于掌握了林清的行踪,充分发挥人力、物力方面的优势,大内侍卫兵分三路,会同当地官府,先一日攻破了藏龙堡,拨掉了天理教在西北一个重要据点。然这一役未竟全功,林清、张士龙均先后脱险。为此,清廷方面只能将矛头对准即将前来报讯助阵的江海天身上,希望设局暗害江海天,其意义当不下于抓捕林清。
对于远道奔袭的江海天,清廷方面首先是以逸待劳,其次是冒充张仕龙,布成假局引人上钩,再次是毒酒暗算,果然一举得手,江海天中毒受困。
江海天轻易中毒,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三夜日狂奔,饥渴疲惫不堪,以致轻易服下毒茶;同时也暴露了江海天机警方面尚有欠缺,由于多年稳居第一高手的宝座,无人挑战;也由于长年在家,未直接参与反清那种生死交将的斗争,使得江海天在应付阴谋诡计方面的机警性不足,轻易中毒。
好在江海天终凭借着绝世武功,临危脱险,还救了林清之子林道轩,之后又在杨梵、上官纨的帮助下彻底摆脱了清廷的围捕,之所以能够脱险主要是依靠江海天的绝世武功,虽然大打折扣,还是高出对手不少,其次是得到杨梵、上官纨的临时救助,紧急关头渡过危机。
清廷这一役先后林清、张仕龙、江海天、林道轩走脱,虽然攻破藏龙堡,重伤了江海天,但是绝对收获无多,也暴露出绝顶高手方面欠缺的致命弱点。杨梵这时应该尚不知道其父杨钲已受清廷之聘,这次临时起意的出手所造成的影响足可抵销后来他们父子两人为清廷所立的大部分功劳,这一次出手或许足以使他后悔终生。
江海天方面,虽然遭遇险境,但是所幸林清、张仕龙及自己最终都脱离了险境,还顺道救出了林道轩,这一役应该是得大于失。
叶凌风叛变投敌
江海天千里赴险,九死一生的时候,自家却是后门起火,问题出在新收的弟子叶凌风身上。
江海天为了尽快赶快米脂,同时也顾惜叶凌风的身体,让他留在曲沃等候消息,本是非常时期无奈之举,然此举却埋下了隐患。起因在于叶凌风并不是江海天的内侄,而是整个反清阵营主要敌人川陕总督叶屠户之子,因适逢机会,从垂死的真叶凌风(为区分人物,下称叶慕华)口中获知了这个秘密,随后冒名顶替,成为江海天内侄和弟子。
应该说早期的叶凌风动机虽然不纯,但是目的只为出人头地,渴望成为万众敬仰的江海天弟子,尚无有出卖出海天的打算。但是这时清廷与反清两大阵营已势成水火,叶凌风的真实身份使他在反清阵营中背负着一种“原罪”,一旦身份拆穿,势必不容于江海天门下。何况之前又欺骗在先,以江海天的身份,岂容让一个清廷阵营之人蒙骗并收为弟子,身份问题一直是压在叶凌风的心头的一颗大石。
身处曲沃的叶凌风更因私怨在临危时出卖了尉迟炯,出卖朋友,落井下石,这正是侠义道之大忌,不但为人所不耻,甚至是人人得而诛之,这一切却均被清廷高手风从龙所掌握,成为挟制他的把柄。
曲沃一役,贺兰明目标是尉迟炯,而风从龙目标则是叶凌风,风从龙作为大内总管派到叶屠户身边的护院,既担负着保护并监视叶少奇之职,同时又作为对付反清侠士的头目,可以说是大内派在江湖的重要联络人,手下控制着一张巨大的势力网。
真实身份是川陕总督公子却成为江海天弟子的叶凌风,成为清廷对付江海天的一个突破口。此前清廷对于江海天有点无计可施,江海天未公开反清,不便公开缉拿,而且江的武功绝顶,派高手暗算也无济于世,迫急了江海天上京行刺更是麻烦,意外发现的关于叶凌风的情报无疑让风从龙看到了对付江海天希望,收拢叶凌风成为风从龙的头等要务,为此风从龙亲自到了曲沃,因此即使没有尉迟炯事件,叶凌风也很难逃出风从龙的手掌,除非他寸步不离江海天,但这是不可能的,风从龙这边是放长线钓大鱼,叶凌风总有离开江海天的一日。
利用叶真实身份的秘密和出卖尉迟炯的不义之举,风从龙顺利地收伏了叶凌风,既从叶凌风口中套知了天理教的秘密,又在江海天身边布下了一个致死的内应。为更好安排下一步行动,风从龙以叶凌风为中心,作出了周密安排,即在江海天家的附近开设了一家“太白酒店”,此举用意一是监视叶凌风的行动,二是配合叶凌风的行动,并传递消息,三是打探反清阵营的消息,虽然江海天老成持重,谷中莲精细过人,但是江南却是有名的多嘴,江晓芙等经验尚浅,加上从江海天的邻居、相识口中,自可掌握关于江海天同反清各派的联系消息;四可截杀部分到江海天处寻求保护的反清侠士,自此,叶凌风再也逃不出风从龙的手掌。
叶凌风叛变后,先后作出了如下的行为:
1、向风从龙提供了掌握的天理教秘密(此时良心尚未完全泯灭,隐瞒了部分),为清廷继续捕杀天理教徒提供了线索。
2、为保住秘密,配合太白酒店的高手截杀并重伤了到江家打探消息的祈圣因,暂时保住了出卖尉迟炯的秘密,同时祈圣因又是清廷欲得之人,活捉祈圣因可挟制在牢的尉迟炯,迫其吐出秘密,可惜此举未能最终得逞,祈圣因被朋友岳霆夫妇所救。
3、嫁祸宇文雄,令得宇文雄被逐出门墙,解除了一个眼中钉。
4、暗算叶慕华,保住了身份的秘密,但是之前风从龙煞费苦心建立的太白酒店却被叶慕华所烧毁,令得风从龙整个布局落空,原因是当时太白楼的高手正在对付祈圣因,这又再一次暴露了清廷高手不足的弱点。
5、氓山上,勾结蒙永平、杨梵,掳走林道轩,为清廷对天理教的捕杀提供又一重要线索。
6、成为正派侠士支援义军队伍的领袖,意图将这支援军带入绝境,这可算是最毒辣的一着棋。
这些行动,对于叶凌风而言是保守他身上的秘密,确保他作为江海天掌门弟子所得到的巨大收益,为此他不惜对祈圣因、叶慕华、林道轩痛下毒手,虽然大部分行动都取得成效,足见叶凌风对于风从龙的重要价值,但也使得叶凌风沦入了清廷阵营的深渊,从此再没回头路。而这些行动之所以顺利进行,正是得益了他的江海天内侄和掌门弟子成份,足让人无条件信任,如钟展一见面则助其打通经络,如辛隐农虽然感觉叶凌风同叶屠户面目相似,却未有半点疑心,如援军的的统领基本未经商量,就直接定了叶凌风,如林道轩的轻易被掳也无人怀疑到他身上,这一切都是他的身份为他披上一层保护伞,即如江海天虽然已有怀疑,但仍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以上种种都暴露了正派侠士长期没有处在一线斗争,经验不足的弱点,而这样的弱点容易在你死我敌的斗争中造成致死的打击。
得到了叶凌风,是清廷阵营的最大收获,继青城派及其他门派之后,又有内线顺利地进了江门。在叶凌风的配合下,一系列对付反清阵营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但是祈圣因的获救,太白酒店的被毁都是其中的挫折,而且祈圣因的获救更成为日后揭露叶凌风的重要人证。
就反清阵营而言,祈圣因重伤,宇文雄被逐,林道轩被掳,可谓损失惨重,而且更大的隐患在于这支汇集各派精华的小金川援军的命运会否因此葬送。
反清联盟的建立
江海天在藏龙堡九死一生最终脱险之后,却又遇上正派阵营的主要力量丐帮同另一反清势力竺尚父主要部属上官泰之间的一场冲突,当然由于这时对方身份未明,作为正派侠士的领袖江海天自无袖手旁观之理,也幸而江海天的随行,避免了仲长统同上官泰的两败俱伤,最终双方化敌为友,皆大欢喜。
但是这时竺尚父势力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杨钲已为清廷所收场,杨钲采用的手段是挑拨江海天与竺尚父之间的争斗,此计被江海天所揭穿;离间竺尚父与上官泰的关系,造成了竺尚父囚禁上官泰;携同儿子杨梵上氓山助清廷掳走林道轩;挑动竺尚父同正派侠士为敌;氓山比武的现场布置炸药意图一举将竺尚父同正道侠士一道炸死。
作为反清一方面势力的竺尚父,由于长期隐居玉屏山,造成了他同其他武林各派的隔膜,同外面联络的大部分途径应该是通过杨钲,其原因一方面杨钲是他的连襟,另一方面杨钲是汉人,对外联系比较方便,这也造成了他对杨钲言听计从,甚至将杨梵作为他未来女婿看待,也因此竺尚父轻易听信了杨钲提出的凭借武功折服武林正派侠士,以为日后举事的助力。然而凭借武力称霸武林正是各大门派所最为反感的事,毕竟当年孟神通、厉胜男所带来的冲击对各大门派现在掌门、长老而言都是历历在目的,竺尚父武功虽高,但各大门派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也不乏有能够与之抗衡的高手,如大悲禅师、钟展、谷中莲等,其真正实力应该均不在竺尚父之下,数战过后,竺尚父不但未能达到技压武林的目的,反而几乎同钟展同归于尽,好在危急关头江海天的及时出现,凭借着绝世武功化解这一危局,同时在炸药爆炸之前救得众人脱险,竺尚父未能折服武林,却最终被江海天所折服。
可以说江海天此举意义重大,钟展以为竺尚父是最大的敌人,决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同竺尚父同归于尽,以为正派除去一个危险的敌人,却没有想到真正的敌人乃是杨钲,如钟展同竺尚父同归于尽,竺留下的势力多半将落入杨钲手中,而后极大可能是走上同清廷合作甚至是投靠清廷,这样反清阵营将多一股可怕的敌对势力。而在炸药底下救出众人,既保存了正派侠士的力量,同样保住了竺尚父一系的力量,也使得竺尚父认清了杨钲的真面目,从而同江海天推心置腹,结成同盟,江海天此举为反清阵营增添了一支极有力量同盟军。
氓山角逐以清廷方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炸药的失败,杨钲面目暴露,竺尚父同江海天的结盟,使得清廷之前的布置一一落空,反而反清方面则是绝处逢生,各派力量基本保存,反而增添了竺尚父一。其时竺尚父已向江海天提供了有关叶凌风的情况,但最终仍被叶凌风蒙混过关。
劫天牢,攻皇宫
江海天无法尽释对叶凌风的疑问,弄清叶凌风身份对反清阵营干系重大,而要弄清这一切,关键人物在尉迟炯和祈圣因夫妇身上,同时为了朋友,江海天也必须营救尉迟炯,氓山之会结束后,江海天再次风尘仆仆,踏上赴京之路。
清廷方面在氓山失败后祸不单行,煞费苦心劫持的林道轩被李光夏、宇文雄所救,杨梵也在竺清华、上官纨面前暴露了真面目,彻底清除了竺尚父势力内部的一个隐患。
林清在连遭清廷追捕的险境中,兵行险着,潜入京城,策划进攻皇宫的行动,目的在于俘虏满清皇帝,制造一个天下震动的局面,既让敌人胆寒,又响应各地义军,而这时,宇文雄、祈圣因、上官泰父女等高手以及天理教的部分好手纷纷集中到京城,还有正在途中的江海天,反清阵营紧张准备着劫天牢、攻皇宫两项惊天动地之举。
劫天牢以尉迟炯的越狱开始,祈圣因、宇文雄、李光夏、竺清华、戴均、上官泰父女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动,当然关键时刻,还是江海天及时赶到,才转危为安,劫天牢之举,杀死杀伤大量清廷侍卫,贺兰明断臂、桑布巴败亡,杨钲胆寒,最终顺利救出尉迟炯,可谓大获全胜。
究其原因除了江海天等人武功远远高手对手,以寡敌众依然势不可当外,也得益于林清进攻皇宫分散了清廷方面的力量。
然林清攻皇宫之举却是遭到了重挫。为了攻打皇宫,林清安排了两个天理教徒阎进喜、刘全入宫充当太监,以作内应。同时出战张仕龙率领一千多天理教徒集中京城外准备里应外合。但是行动前夕,阎进喜知道张仕龙的援军已被隔断进不了城的消息,觉得大事难成,遂隐瞒了刘金,私自告密。清廷方面接到告密后由皇太子统率禁卫军并征召各王子家丁在皇宫布防迎战。行动开始,林清开始尚算顺利,曾一度占据了大内总管的签押疯癫。但由于刘金发动少数太监内应,被当场捕杀。且当时禁卫军已配备了火枪队,天理教徒虽然骁勇善战,但对方已有准备,血肉之躯难敌火枪,且清廷援兵随时增援,最终林清下令撤退,同时在撤退中林清身负重伤。天理教进攻皇宫行动的失败,败于对方已作了准备,无法收到突袭效果,二来败于清廷方面的火器,恰好是冷兵器的克星,为了避免出现武林高手面对火枪队的局面,攻打皇宫除了林清外,基本没有什么高手参加,当然林清最终也难以幸免,身负重伤,这多少也说明了传统武学在火枪面前的悲哀。
劫天牢、攻皇宫,反清和清廷各自一胜一败。就反清阵营一方,攻皇宫,无论成败,都是一次震天动地的行动,特别是天理教在经历了清廷大搜捕,几陷绝境中绝地反攻,既震动了清廷最高统治者,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反清势力。劫天牢,成功救出尉迟炯,从而使到以尉迟炯为首的绿林势力不被瓦解,更进一步巩固了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成为义军和天理教以外一股颇有力量的独立队伍,在日后的反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数年后大内总管萨福鼎的寿诞上,尉迟炯组织下属洗劫了寿礼,为义军筹得了一笔可观的军费。同时,通过这两次行动,彻底地查清了叶凌风的真实身份,阻止了进一步的破坏。最后这两次行动也极大的杀伤了清廷方面的高手,继金世遗氓山重创大内高手后,清廷高手遭受的又一次大损伤,此役江海天的风采不让金世遗当年。
当然此役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反清阵营重要领袖林清重伤身亡,江海天惊闻真相,一病不起,攻打皇宫方面的失利也折损了不少好手。
就清廷方面,成功挫败了林清攻打皇宫的计划,挖出林清安排在宫中的内应,杀伤大量天理教众,而且追捕多年未果的林清此役伤重身亡,绝顶高手江海天重病,暂时无力行动,都是平时难以取得的战绩。但是天牢遭劫,大量高手伤亡,虽然击退了天理教对皇宫的进攻,但是天理教的大部分主力都成功撤退,留下后患,这些损失都是极为严重,但是最严重莫过于清廷安排在反清最大内应叶凌风身份的暴露,致使清廷设下的一系列陷阱行将破产。
这时叶凌风成为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双方都是针对叶凌风部署下一步的行动。
赴川途中
京城一役结束后,能否揭穿叶凌风的身份成了左右反清、清廷之争的关键。
反清阵营方面,江海天派出宇文雄赴川揭开叶凌风身份,本来就宇文雄的武功、经验、阅历而言,担负这样的重任都有些力不从心,无奈这时京城的反清阵营林清已然身亡,江海天重病,尉迟炯夫妇要协助张仕龙安排好队伍的撤退及其它善后工作,而上官泰父女主要是联盟关系,不便相托,且这时上官泰应该也是赶回竺尚父处,准备起事。江海天只能派宇文雄携带林清缴获的密札(叶屠户上报)作为证据,赴川揭穿叶凌风。
清廷方面则是派出风从龙,乘坐从叶凌风处得到的赤龙驹,赶在反清方面派出入川揭发叶凌风秘密的人之前通知叶凌风,要求叶凌风从速应变,在路上将反清阵营派出报讯的人杀掉,搜回密杞。同时由风从龙带上为叶屠户、叶凌风父子加官晋爵的文书,以安其心;又带上为叶凌风准备的凭照,以利叶凌风日后的长期潜伏。
从双方派出的人选比较,无论是武功、经验、计谋等方面,宇文雄同风从龙均相差甚远,如果两人相遇,宇文雄凶多吉少,但此时反清阵营确实也别无人选。幸好的是宇文雄途中却遇到叶凌风的克星叶慕华,叶慕华大难不死,正准备面见江海天揭开叶凌风的真面目,获悉这一情况后,同宇文雄结伴入川,方使宇文雄化险为夷,此次相遇扭转了双方入川的力量对比。
这时叶慕华也陷入了耿秀凤的误会并围攻中,作为脱离清营,自成一派的耿秀凤,一方面因误会叶慕华为杀父仇人而追杀叶慕华,另一方面为了队伍生存的需要又不得不同以归古愚为首的地方豪富势力斗争,作为之前反清的敌对势力,耿秀凤无法融入反清队伍,而既然脱离清廷,当然无法回到清廷中,因此这时的耿秀凤处境也不是很好。好在这时两派势力正斗个你死我活,双方都无瑕顾及耿秀凤一方,耿秀凤只需要应付归古愚一方,从而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即便耿秀凤势力不强,叶慕华孤身一人应付起来还是比较艰难,更何况叶慕华也不忍放手对付耿秀凤,唯有采取可避则避,多留下余地的应对办法,关键时刻还出手相助耿对付归古愚,毕竟归古愚是真正的敌人。
宇文雄和凤从龙两名赴川的使者终在路上碰上,宇文雄和叶慕华联手制服了风从龙,搜出了风从龙身上的密函,此役对反清阵营可谓意义重大,一是一举擒获了反清阵营一名可怕的敌人;二是截获了风从龙身上的密函,为揭穿叶凌风提供了重要物证;三是由风从龙身上获悉清廷引诱赴川援军入伏的计划;四是揭开当年耿秀凤之父被叶屠户陷害的一段公段,据此叶慕华不仅同耿秀凤化敌为友,且争取了耿秀凤一派力量加入到反清阵营中,至此,反清阵营各派力量基本统一起来,建立了巩固的对敌同盟,共同指向了小金川,一场恶战即将打响。
小金川之战
双方增兵
小金川之战影响重大,毕竟近百年来,反清阵营从未掀起这样声势浩大的斗争,这一仗双方都输不起。为了打赢小金川之战,清廷方面大力增援,杨钲父子被抽调到小金川,弥补叶屠户方绝顶高手的不足;另外清廷又礼聘了叶慕华外祖家欧阳伯和为其效力,以增强小金川方面的力量。正是欧阳大娘的出现几乎从叶慕华、宇文雄手中救走了风从龙,令得叶慕华揭穿叶凌风的计划功败垂成。
好在这时反清阵营也向小金川方面增援,仲长统亲率丐帮主力赶赴小金川助阵,这支队伍虽然人员不多,但是战斗力极强,成为反清阵营一支重要力量。仲长统亲手重创欧阳大娘,使叶慕华、宇文雄又重新化被动为主力,顺利赶赴援川部队的驻地。
揭穿叶凌风的真面目
宇文雄、叶慕华历尽千辛万苦,抵达了援川部队的驻地。而这时的叶凌风,已完全控制了这支队伍的主导权,本来江海天出于对叶凌风的疑虑,特地安排钟灵为监军作牵制的作用,但是钟灵个性过于谦让,也不是领导人选,凡事都尊重叶凌风的决定。叶凌风利用了钟灵谦让的个性,一方面架空了钟灵,另一方面诱惑钟秀,同时又不放弃讨好江晓芙,使得钟灵既不同他争权,甚至更多地助他协调各方面矛盾冲突,钟秀又倾心于他,江晓芙虽然对他有点讨厌,但是也看不出破绽,甚至被他同叶屠户父子设下的“诈败”诱敌之计所迷惑,而不得不赞同他提出的作战方针。其他人慑于江海天掌门弟子身份,更无异议,因此叶凌风牢牢地控制住这支队伍。让钟灵充当监军,可说是江海天的一大失策,钟灵当上监军更多的也是凭借着钟展儿子的身份,本身也无多大的斗争经验,相信之前江海天对他也无多大的了解,加上江海天的真正目的的牵制叶凌风的主导作用,监军这一职责任重大,实非钟灵所能承担。当时最好的人选应该是从正派队伍中选择一名对敌经验丰富,又同江海天平辈的人选应该更好,江海天这一失策,几乎造成了不弥补的损失。
对于这支队伍,叶屠户和叶凌风父子设下的诱敌深入的方针,先由叶屠户诈败,丢失部分阵地,再由叶凌风带领这支队伍进入事先设下的包围圈,达到一举歼灭的目的,由于叶凌风在这支队伍中的领导作用,这支队伍已是渐渐朝着叶家父子布下的圈套中走去,形势万分危急。
宇文雄、叶慕华在关键时刻的到来,使局势出现了转机。宇文雄、叶慕华持有林清缴获的密札、风从龙身上公函等物证,还有风从龙这个人证,当场对质,叶凌风无从抵赖,但是叶凌风毕竟是这支队伍的主将,要想获得这个机会是很困难的。唯一的办法是瞒过叶凌风,面见钟灵,出示证据,同钟灵联手揭穿叶凌风。然而要瞒过叶凌风,面见钟灵,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尽管宇文雄提出单独面见钟灵,最终还是瞒不过叶凌风。面对叶凌风,宇文雄采用的是虚以委蛇,通过暂时的敷衍先宽一下叶凌风的心,而后争取单独面见钟灵的机会。但是叶凌风一直视宇文雄为眼中钉,更早已猜到宇文雄此行不利于他,根本不会给宇文雄任何机会,叶凌风采用的是“先下手为强”,以故作亲热的“笑里藏刀”暗算了宇文雄,几置宇文雄于死地。就勾心斗角而言,宇文雄根本不是叶凌风的对手,尽管早已知道叶的本来面目,仍然警惕性不足,这一疏忽几令他丧命。
幸好队伍中还有足以牵制叶凌风的人江晓芙,叶凌风成为主帅,依仗的是江家掌门弟子的身份,这个身份能够镇住所有的人,却压不住江家千金江晓芙,面对江晓芙的舍命保护,叶凌风也无可奈何。加上钟灵兄妹虽然被叶凌风所迷惑,但是为人处事还有底线和原则性,不至于一味迁就,几度挫败了叶凌风暗下毒手,最终在铁证如山前叶凌风的真面目终被揭穿。
宇文雄化险为夷,完成使命得益于江晓芙那一份宝贵的信任,以及钟灵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原则性,关键时刻钟灵还是发挥了作用,虽然之前他多有失职,但这次还是立下一大功劳。
叶凌风真面目的败露,最大的收获是使得叶家父子苦心设计的引诱援军围歼计划破产,确立了新的统领叶慕华,叶慕华、钟灵、宇文雄的精心合作,使得今后在对敌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度过一次次危机。同时,风从龙死在叶凌风的箭下,也令得清廷阵营又损失了一名高手,反清阵营减少了一名可怕敌人。
初战告捷
叶凌风在被揭穿真面目计划破产后,利用援军换帅,队伍未稳,及自己熟悉敌情的优势。立即组织进攻,由于伏击失败,叶凌风在进攻中采用的是正面强攻,利用人数上的优势“以大吃小”,目的是全歼这支队伍。
面对叶凌风攻势,叶慕华利用他精通兵法,又有作战经验的优点,部署队伍进行迎击。一场大战展开,叶凌风这边兵力较多,叶慕华这边虽然战斗力较强,但叶凌风这边已经补充了杨钲父子,弥补了高手方面的不足。战局处于胶着状态中,叶凌风又利用蒙永平等的临阵倒戈,打乱了叶慕华的部署,渐渐取得了主动权。然叶慕华等在危机关头,浴血奋战,终坚持至仲长统援军的到来,突出包围圈,直指叶屠户的指挥大营,令得叶屠户下令撤退,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这一战可谓惊心动魄,攻守几度易位,最终是两强相遇勇者胜,叶慕华打赢了这一战,也确立了他今后在反清阵营中的地位。
叶凌风卧底小金川
叶屠户、叶凌风初战失利之后,利用叶慕华部长于野战,攻坚能力稍逊的弱点,采取了收缩防区,切断冷天禄部同叶慕华部联系的策略,对于叶慕华部以守为主,对冷天禄部则是加强攻势。为了有效地配合进攻,叶凌风利用了自己身份暴露的军情尚未为冷天禄、萧志远等掌握这一有利条件,佯作兵败卧底小金川,由于义军和援军两部未曾有效联系,叶凌风得以成功混入小金川冷天禄部,在此过程叶凌风采取了如下一系列措施:
1、佯作兵败被追击,孤身进入小金川,此举取得成功;
2、编造事实,骗得冷天禄、萧志远的信任,得以留在小金川中,此举也取得成功;
3、以收编残部为由,将蒙永平等一系列亲信带入小金川,增强自己的势力,以便日后行事,此举也顺利实施;
4、收集小金川的各方面军情,以便日后借机进攻;
5、编造事实,诬陷叶慕华和宇文雄,让小金川方面见到叶等二人格杀勿论,以达到继续蒙蔽真相的目的;
6、企图通过逐步架空冷天禄,取得一定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冷天禄的抵制而未能如愿。
叶凌风小金川卧底收到明显的成效,得益于叶凌风的真面目在小金川尚未得到揭露,叶凌风的身份仍是江海天掌门弟子,也得益于叶凌风同萧志远的私人关系,以上原因使得叶凌风前期在小金川中如鱼得水;但是冷天禄毕竟是多年的老江湖,且又是领导这支部队多年,叶凌风本身又尚未形成同冷天禄相抗衡的势力,因此叶凌风想取得小金川部的领导权是不可能的。
打通小金川的路径
叶慕华部虽然首战告捷,但是形势仍不乐观,由于援军攻坚能力较弱,正面强攻清军的防线势必伤亡巨大,最大问题由于清军方面对小金川的封锁,使得两部无法取得有效联系,最为担心莫过于叶凌风利用两部失去联系的有利条件,进入小金川。
鉴于正面强攻的不能,叶慕华只能派出宇文雄和江晓芙,利用他们两人的武功,偷越清军的防线,目的是给冷天禄报信,揭穿叶凌风的真面目,同时取得有效联系。
宇文雄和江晓芙历尽艰险,并在耿秀风和当地倮倮族妇女玛花的帮助下,发现了进入小金川的秘道,小金川在地形上是山势连绵,所以尽管清军方面严密封锁,对于客观外必然会疏漏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荒山野径,正是有了当地的向导,宇文雄、江晓芙方得以顺利进入小金川。
由于叶凌风早作部署,所以宇文雄、江晓芙一进入小金川就遭到冷铁樵率众追杀,形势艰险;好在这时杨钲帮了倒忙,杨钲过于相信自己的武功,妄图凭借一已之力一网打尽,反倒激起冷铁樵和宇文雄同仇敌忾,最终不但铩羽而归,反而令得宇文雄有机会在萧志远、冷铁樵面前揭穿叶凌风的真面目。当然由于江晓芙同行,也令得冷铁樵等对江晓芙留有余地,延缓了双方火并的力度,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局面发生。
刺杀冷天禄
叶凌风方面在知道身份已经暴露情况下,采用的对策是提前发难,率众刺杀了冷天禄,逃离小金川。在萧志远等的追杀下,叶凌风以牺牲所有部属的代价得到了冷天禄的首级,向西川城方向遁逃,目的是借用西川兵马,同时利用自己已摸清小金川地形、军情等的优势,同父亲叶屠户合兵一处,攻下小金川。
击败叶屠户部
当然萧志远方面也清楚叶凌风逃跑的危害性,对策是一方面派员追杀叶凌风,另一方面同叶慕华部约定进攻时间,赶在叶凌风父子会合之前,击败叶屠户部,以扭转战场上被动的局面。
之后,叶慕华利用了宇文雄和江晓芙发现的秘道,亲率一队精兵直抵叶屠户部心脏地带,造成叶屠户中军的混乱,加上两部同时发动进攻,一举击败叶屠户。
此役成功首先得益于利用熟悉地形方面的优势,使叶慕华得以率兵直捣叶屠户中军,一举打乱了清军布下的三道防线,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从此役中也充分暴露出叶屠户用兵方面的欠缺,作为一军统帅,既未对战场上的地形作全面了解把握,导致宇文雄顺利进入小金川,在战场上又无法作到处变不惊,遇险时无法率众稳定局面,而是仓惶撤退,导致军心大乱,不可收拾,终导致战场上的失败。叶屠户之前战功卓著,应该是得益于之前实力同反清义军的对比优势过大,掩盖了其用兵方面的缺陷,就带兵打仗而言,叶屠户其实还比不上其子叶凌风。
肃清残敌
小金川一战的胜利反清阵营尽管付出了冷天禄遭暗杀的代价,但也一举解了叶屠户对小金川的长期围困,令得发展壮大的义军得到了暂时的喘息之机,而赴川的援军也达到进川的目的,虽然有一定的伤亡,但是其中骨干力量基本保存了下来,剩下的任务就是肃清残余的敌人。
而这时逃亡的叶凌风仍然不知道主战场的局势,准备到西川借来援兵投入战场,一场针对叶家父子的追击行动就此展开。
竺尚父攻占西川
就在叶凌风准备借兵西川的时候,准备已久的竺尚父乘小金川之战激烈进行之际,一举率众攻占了西川城,此举顺利进行的原因在于反清和清廷的两大阵营都是盯在小金川之战上,源源不断的力量都投在小金川这片土地上,造成了西川城方面的空虚,而竺尚父则是蓄势以久,趁清廷方面无暇顾及的有利时机突袭西川一战成功,之后竺尚父的部队又顺利击败了清廷第五方面势力归古愚组织的自有武装,断送了叶凌风的希望。
擒杀叶家父子
小金川、西川城两战的胜利,反清方面最后的目标就剩下叶屠户和叶凌风父子。孤身逃亡中的叶凌风,在荒山破庙里遭遇到尉迟炯夫妇,危机中杨钲父子的出现解了他的围。叶等三人后又遭遇上官泰父女、林道轩、李光夏等的围捕,叶凌风靠临危时抛弃了杨钲父子逃过了又一次危机,此役中鹿克犀、杨钲身亡,仅杨梵得保生命,仲长统则重创了另一投靠清廷阵营的欧队伯和,从此丐帮同欧阳家庭也结下了深仇,数年后欧阳伯和之子欧阳坚向仲长统寻仇。逃亡中的叶凌风又遭遇叶慕华、耿秀凤,形势危机中,靠抛弃了危难中的父亲,再一次得以暂时逃脱,此役叶屠户被萧志远生擒。最终叶凌风还是没能逃过反清阵营的追捕,在反清各家高手的包围中同叶慕华的生死决斗中力竭身死。一场冒亲、叛变的事件至此终于结束,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但给反清阵营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及惨重的教训,足让江海天、谷中莲夫妇记忆终生,也暴露了以江海天为代表的正派侠士在对敌斗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都给清廷方面提供了渗透之机。不可否认的是叶凌风本人的聪明和应变力,有时感觉叶凌风死得有点早,否则凭借他的聪明及他以掌握了江门的武学诀窍,此役如能最终逃脱,十年后必将是一个更为可怖的对手,围绕着叶凌风和叶慕华之争,或许会更为精彩动人。
尾声
风雷结局,反清方面终大获全胜,重创了清廷阵营,胜果一是打破了清廷方面对小金川的围困,使小金川方面得以继续发展壮大;二是攻占了西川城,二方面势力形成犄角之势;三是击破了叶屠户的军队,擒杀叶家父子,取得正面战场的辉煌大捷,极大提升了反清各派的士气;四是击破归古愚的地方武装;五是歼灭清廷阵营一大批高手;六是以叶慕华、宇文雄为首的新一代经受了很好的考验,获得了宝贵经验,为未来抗清打下了基础,此役可谓战果辉煌。而这一系列的胜利,首先得益于小金川远离清廷的统治中心,而这时清廷方面则忙于应付白莲教的起义,无暇为小金川增兵,更多依靠川陕总督叶屠户的力量,使到双方在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没有形成过于悬殊的局面;其次是反清方面利用熟悉地利的条件,将之积极转化为战机,一举收到效果;三是反清方面在小金川战场上基本投入了所有能投入的力量,反清阵营的六方面势力最后基本都投入了小金川战场上,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配合,往往在某方面战场形成了优势,最终达到各个击破。当然这个胜利也是暂时的,对清廷阵营的统治尚未能予以撼动,围绕着小金川和西川城,清廷必然增兵添将予以剿杀,反清和清廷两大阵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将更为惨烈,这已是后话。
梁羽生之身份的焦虑:风雷震九州
花无语
作为一部以反派为主角,并且非常仔细地刻画人物蜕变的心路历程的小说,风雷震九州在梁书中显得非常的另类。这也可能是梁公在特定时代的一个比较奇特的想法,但本张帖子无意去讨论书中所体现的革命与政治,毕竟那个时代早已远去,而且政治这种宏大而又混沌的主题远不是武侠所能承载的。
风雷震九州并不是一本单线索小说,而是类似于联剑风云录一样的群戏,既有江海天这样的前主角继续抢戏,也有李光夏竺清华之类的正太萝莉占了不少篇幅,中间还有江海天的弟子们各显神通,几代人凑在一起很是热闹。当然考虑到梁公创作时的主题立意和小说内容的安排,叶凌风是这个武侠故事的核心。叶凌风从一个官宦子弟投身革命,再到中间经历各种诱惑威逼,最终堕落为一个刺杀义军首领的头号反革命,充分反映了叶凌风体现的革命不坚定性对革命者的严重危害。在梁公的小说,义军与武林侠义道这样的革命党一般都是以高大全形象出现的,出现思想动摇者很少,之前有铁镜心,不过梁公放他一马最终还是改过自新了。而叶凌风一出场就透露着革命动机不纯和私心比较重等不良特征,在千篇一律的革命党中确实显得比较扎眼,甚至会给人一种人物性格比较真实的感觉,因而叶凌风的人物形象也就相对要鲜明很多。
梁公在书中将叶凌风塑造为最终走向堕落是符合客观规律。中学政治课本告诉我们,主观是主因,客观只是诱因。叶凌风本人私心比较重,所以每当遇到利益上的抉择时,他会本能选择不择手段地维护他眼前的自身利益。其实仅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如果叶凌风能够看得长远一点的话,能够沉住气,领悟习总所说不能一蹴而就的精神的话,完全可以在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点,乃至获得双赢。但是叶凌风的性格缺陷使得他一再本能地犯错误,陷害尉迟迥夫妇、嫁祸宇文雄,乃至连林道轩这样小孩子都不放过,这样一个严重无德之人成为反派走向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去道德层面的问题之外,叶凌风蜕变的过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地位跃迁过程中产生的焦虑。看完叶凌风的故事,给我触动最深的也就是这一点,也很自然想起了这张贴子的题目,于是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居然还真有《身份的焦虑》这本书。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经常被人忽视的问题,阶层社会中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产生的心理焦虑,而这种心理焦虑往往要超过身份和地位给社会人的实际生活造成的困难甚至是苦难。并且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身份的焦虑=取得的成就/自身的期望,等式右端的比值越小,身份的焦虑就会越严重。
这个概念可以用梁书的两个著名人物做一下简单的印证,金世遗和江南。金世遗在蛇岛上是快乐的,尽管假麻风病给他造成了很严重的童年阴影,但是因为蛇岛与世隔绝,毒龙尊者师徒未处于江湖的阶层之中,因而金世遗的自身期望很低。而金世遗来到中土之后,就要面临在阶层江湖定位的问题,去除因为早年生活环境产生的不适应感之后,他身负的武功也必然改变他取得成就与自身期望的比值,尤其他很快很不幸的遇到了与他自身能力相近的唐经天夫妇,但是后者的社会地位与金世遗具有巨大的差异,这一方面迅速提高了金世遗的自身期望,另一方面代表他取得成就的江湖地位很难随之产生相应的提高,于是金世遗产生了严重的身份焦虑,并且持续到他在谷之华与厉胜男之间做出感情抉择时,一直产生严重的困惑与苦恼,直到厉胜男死亡后,金世遗取得成就的迅速提高以及爱情产生的慰藉才真正消除这种身份的焦虑。而另外一位梁公的宠儿江南,尽管只是一个无名无姓的书童,江南以他乐观的心态和较低的自身期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最终把儿子江海天培养成天下第一大侠,完成了取得成就的飞跃式曲线发展。
但是叶凌风则要面临更加严重的身份焦虑,因为他身为官府总督之子,老子是顽固的反动派。我们知道在梁公的江湖中官府爪牙与义军/武林正派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偏偏叶凌风就是试图做飞跃沧海的蝴蝶,当叶凌风与师父逃出家门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叶凌风选择了一条极为艰险,并且时刻令他焦虑不安的荆棘之路。在梁书我们可以发现存在森严的江湖等级,天山派或者金世遗师门为当时江湖的最高等级,其次是天理教、大小金川等各路义军,等而下之为江湖其他正派以及保持中立立场的江湖团体,下层为武林邪派,最底层为官府鹰犬,这中间的每一个阶层跃迁都是困难的,而且后两个阶层都是反动派,尤其官府鹰犬几乎不可能转化为正面派别。
于是叶凌风怀着一腔热血跟着师傅走出家门,走上革命道路,但是在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年,居然还没有跟上革命的大部队,更不要说在江湖地位的跃升了,这种现状显然与叶凌风的自身期望存在巨大的差距,也必然导致叶凌风产生严重的身份焦虑,而且由于叶凌风自身性格存在缺陷,两者叠加到一起会进一步加剧负面效应的产生。比如,叶凌风救下叶慕华,若是实事求是地去找江海天报信,从利益角度来看必然会给叶凌风的江湖地位带来质的改变,叶凌风却选择冒名顶替,固然会带来较大的眼前利益,但却埋下了严重的祸根,这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叶凌风冒名成功之后,迅速成为江海天的大弟子,并且师母也有意撮合侄子和女儿,叶凌风十年江湖底层打拼毫无希望,而今一朝梦想成真,江湖地位的飞跃也给叶凌风无限的幸福感。但是,这种身份的焦虑却更加的严重,冒名顶替和官府出身这两个被隐瞒的事实一旦败露,他刚刚到手的幸福以及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则会立刻完全破灭。而恰好叶慕华如小强一般生命力顽强,而官府爪牙风从龙如附骨之疽一样无法摆脱,日益增强的自身期望,与浮萍无根的江湖地位造成了叶凌风深深的身份的焦虑,以至于他是如此的恐惧失去江家大弟子所拥有的一切,恐惧被打回原形做叶屠户的儿子,于是不择手段、机关算尽极力维护他得之不易的江湖地位,在犯下累累罪行中,一步步地走向灭亡。
小说当中,还有两位叶凌风的同龄人:叶慕华和宇文雄。叶慕华作为叶冲霄的儿子,谷中莲的姑侄,先天的身世给了他足够的武功以及相应的江湖地位和人脉关系,因此叶慕华重生后第一次见到叶凌风时,可以很大方将自己的身份让与叶凌风,叶凌风苦苦追求的身份不过是人家生而俱来的东西,这让我想起大都城中,周芷若看到赵敏盛装高坐时的羡慕与无奈,而这种先天的因素有时候是后天无法改变的。
但是宇文雄则可以很好当做处理身份焦虑的正面教材,宇文雄也只是镖师之子,父亲遭变故而死,拼了性命救了江晓芙才勉强做了江海天的记名弟子,况且又与叶凌风同时入门,由于亲疏有别,颇受谷中莲的冷眼。再加上地位差距悬殊,宇文雄因为与江晓芙的感情也承受很大的压力,最终受叶凌风陷害被逐出师门。但宇文雄心态比较成熟,人品也好,终究是清者自清,经历种种坎坷,重回师门,与师妹有情人终成眷属。
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社会阶层的森严依旧存在,取得成就与自身期望矛盾所产生的身份的焦虑也会长久存在。生活中的普通人基本上不会有小说中的主角光环,甚至也不会有叶慕华这样高富帅的出身,很可能会面对叶凌风和宇文雄的身份焦虑,而且世事难料,如当年范遥所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何必勉强。本帖也就以德波顿处理身份的焦虑的方法作为结语:“我们可能会采取一种理性的遁世态度,并且不带任何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或孤芳自赏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