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二 吴熙挽友联,名联观止,梁羽生家园书库,梁羽生家园

 

 

六七二 吴熙挽友联

 

 

 

  因吴熙的挽联写得好,故他的朋友每有人以联传的,如杨漱腴、王麓坡便是例子。杨、王在当时虽亦小有名气,但若非死后得赖吴熙的挽联以传,他们的名字恐怕早已湮没无闻,怎会为后世所知?

  他们三人都是湘潭秀才,左宗棠做两江总督时,他们又同为左的幕客;余暇常作冶游,文酒风流,倾动白下。三人中尤以麓坡最为狂放,不知何事忤左,被左宗棠“奏褫其衿”(革掉他的秀才),吴、杨力争不得,遂与麓坡一同离开左幕。杨漱腴以家贫亲老,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秋归里,病卒。吴熙挽以联云:

  谁拔君抑塞磊落之奇才,奔走迫饥寒,无限伤怀,游子衣裳慈母线;
  竟与我生死别离唯一瞬,江山挥涕泪,不堪回首,板桥烟柳木兰舟。

  又联云:

  负元龙豪气,子固奇才,行路数万里,下笔数千言,傲骨依然,海上归来曾一见;
  忆建业论交,长沙对酒,出门必共车,入室必同席,知心何往,灵前哭奠诉初衷。

  二联均在熔炼典实名句以叙故人行状之外,兼述彼此交情,乃“正宗”的挽联写法。第一联更切实事,尤佳。

  再说王麓坡。麓坡原名瑛,是王湘绮的侄儿。他被左宗棠奏革秀才后,狂放如故。后来他虽然于光绪十一年乡试第一,重拾科名,但当权者都怕了他的“狂生气”,不敢用他。他郁郁不得志,终客死天津。吴熙挽以联云:

  江南红豆最相思,才调重乌衣,曾偕王俭居莲幕;
  枕上黄粱都是梦,秀名艳蟾窟,较胜吴刚斫桂枝。

  “乌衣巷”为南北朝首席豪门王家的居处,“才调重乌衣”,切王麓坡的姓。王俭,南朝齐人,即豪门王氏子弟,佐齐高帝即位,历任侍中、尚书令、镇军等职。“莲幕”是幕僚的代称,“曾偕王俭居莲幕”是吴熙自述曾与他同为左宗棠幕客事。下联则是说及王麓坡在科场的得失。“蟾窟”即“蟾宫”,旧称乡试中式为“蟾宫折桂”。

  吴熙还有个交情颇深的朋友叫黎佑生,他的父亲是曾任江苏巡抚的黎培敬。此人大概因为父亲是大官,而自己又颇有才学,目空一世,人缘极差。他逝世时,吴熙挽以联云:

  名公之子亦卿才,锋锐不可当,湖海难容豪士气;
  举世忌君唯我爱,善交原有道,泉台应谅故人心。

  读此联如见死者其人。“亦卿才”云云,则因黎佑生曾官至光禄寺署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