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 杜甫祠联,名联观止,梁羽生家园书库,梁羽生家园

 

 

一九四 杜甫祠联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诗圣”杜甫晚年的居处。杜甫当年住的是一座茅屋,名为“草堂”。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原来的“草堂”遗址上,建了一座“工部草堂”,亦称“杜工部祠”(杜甫曾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后人称他为“杜工部”)。祠中佳联甚多,选谈几副。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工部祠”与“武侯祠”同在成都郊外,一在西郊,一在南郊,相去不远。此联将诸葛亮与杜甫相提并论,虽然他们一个是政治家,一个是诗人,但却同样地名垂宇宙也。浣花溪畔,旧日有桥,名“万里桥”。此联据说是清代名臣沈葆桢所题。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不同时”句出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二的“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原诗是悼念宋玉的,联语作者借用来悼念杜甫,紧扣“几诗客”一句,借用得妙。作者是清人顾复初。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
  楼台开暮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接春城。

  此联写草堂景物,虽无深意,亦清丽可读。作者不详。

  陆次山题工部草堂联云:

  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
  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杜甫曾试进士落第,“奚屑三唐科第”云云,指此。“李谪仙”即李白。“严节度”是杜甫的好友严武,严武其时为成都府尹兼剑南两川节度使。杜甫就是因有好友作“地茎”,故在成都定居的。

  一九五三年,郭沫若曾为工部草堂题联,联云: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联意思很明白,是肯定杜甫可以称为“人民诗人”的。不过后来(一九七一年)郭沫若写了《李白与杜甫》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论点,却是扬李抑杜。在《杜甫的阶级意识》一章,不但认为“杜甫是完全站在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一边”,而且批评“新专家们”夸张了杜甫作品的“人民性”。前后说法差别甚大。对该书论点,近年内地的史学界颇有异议,但那可能是郭老在“文革”中的应景之作。

  一九五九年一月,陈毅游工部草堂,亦曾摘取杜诗中的两句写成一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有跋云:“此杜诗佳句,最富现实意义。余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赞之。”美哉此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