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岂有明珠投暗室 错将奸贼当亲人,牧野流星,梁羽生,梁羽生家园,梁羽生武侠小说全集

 

 

第八回

  岂有明珠投暗室

  错将奸贼当亲人

 

 

 

  无名剑法的要旨在于临机应变,后发制人。杨华定下心神,不再一味求快,改与缪长风游斗。把自己领悟的各派武学,融会贯通,随着敌势施展,奇招妙着,层出不穷。

  缪长风也跟着缓慢下来,斗了十数招,双方的剑尖都好像挽着重物,迟迟才发一招。东一指,西一划,兵刃不交,甚至距离在数丈之外,根本就不可接触。看来好似双方各自摆开了架子,在那里你练你的招式,我练我的招式,其实却是比刚才的狠斗、快斗,还更凶险得多。

  再斗一会,双方出招更慢。但偶尔同时跃起,却又是如同电光石火的疾拆数招。

  在双方同时搏击之时,彼此的剑法则又刚好相反,杨华是奇招妙着层出不穷,缪长风则是平平无奇,不求变化而攻守俱备。但每一次双剑相交,杨华都是不由得心头一震,虎口发热。

  缪长风叹了口气,说道:“论剑法之妙,当今之世,能够与你匹敌的恐怕也是寥寥无几了。但重、拙、大的三字真言,你似乎有待进一步。”

  原来寻常的剑学诀窍,讲究的乃是轻灵迅巧,“轻”可胜“重”,“巧”可胜“拙”,“小”可胜“大”。轻、重、巧、拙、小、大都是武学术语。较难明的是“小”“大”两个术语。“小”是指变化多、花式妙,以奇诡为主。“大”是指绝不行险以求侥幸,所使都是大开大阖的正路剑法。但若练到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却可以返朴归真,举重若轻,行拙实巧,似大而小。

  杨华心里想道:“重、拙、大的三字真言谁不知道,若是我把‘玄功要诀’再练几年,未必就输给你。”原来不是杨华不懂这上乘的剑学道理,而是功力尚还未到。不过他还是说道:“多谢指教!”突然剑尖上翻,按着不发,只是紧紧注视着缪长风的剑尖。

  缪长风怔了一怔,大笑道:“好,原来你比我还要高明,我这可真是好为人师而不自知了。”

  双方比剑又再一变,大家都在寻暇觅隙,根本就不出招。只是偶尔把剑尖移动,改变指向对方的方位。耗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杨华心里暗暗叫苦。原来这样的“比剑”最耗精神。“比”了半个时辰,杨华已是心力交疲了。

  杨华忽地反身跃出圈子,掷剑于地,愤然说道:“是我输了,随你处置我吧!”

  缪长风紧握长剑,剑尖指着杨华的咽喉,只要迈前两步,剑尖一挺,就可杀掉这个武功奇高的少年,为侠义道消除后患。但不知怎的,几次动了杀机,仍然不忍下手。终于一声长叹,道:“枉你有这副好身手,却不懂得分辨黑白是非,甘心为虎作伥,我不杀你,让你自己去仔细想想,知不知羞?”说罢,纳剑入鞘,狂歌而去。

  杨华听他歌道:“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歌声在山谷之中回旋,人已去得远了。

  歌中有多少牢骚?更有多少豪情!缪长风抑郁的情怀,由于在云紫萝的墓前得到倾吐而发泄了。

  杨华当然难以明白他的情怀,但也隐隐感觉得到,他以狂歌当哭,和死去的知己告别。而他的知己,也就正是自己的母亲。

  杨华却是欲哭无泪,但觉一片茫然。他知道了许多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但心中还是重重迷雾。

  他悄立母亲墓前,良久、良久,跪下去缓缓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妈,你真苦命,死了也还有人诬蔑你。但不论人家怎样说你,你始终是我敬爱的母亲。妈,我也有心事要禀告你,我必定要查明真相,为你洗雪。”

  向母亲“告别”之后,心中的悲痛更是难以形容。杨华拾起刚才扔在地上的宝剑,掩面狂奔。

  茫茫人海欲何之?他不知道,也不去想。只是跑呀跑的,漫无目的的狂奔。荆棘勾破了他的衣裳,刺伤了他的手脚,他也丝毫不觉疼痛。

  跑呀跑的,不知不觉已是跑上高山之巅,杨华这才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正在哭得伤心,忽听得有人说道:“华儿,你哭得出来就好!”声音十分熟悉。杨华一惊,陡地跳起。那个人站在他的面前,可不正是他的父亲杨牧是谁?

  原来杨牧给杨华赶走之后,越想越是疑心。为什么这个不知来历的少年竟肯舍命的保护自己?为什么他又不容许全大福偷袭缪长风,还要把全大福踢开,又把自己赶走?

  杨牧本来有点小聪明,把这许多不可理解的事情联结起来,仔细一想,终于给他在闷葫芦里钻出了个大悟来:“这小子的来历我知道了,他一定是杨华,不过他也一定还未知道自己的来历,否则他早就让缪长风把我杀掉了!”

  识破了杨华的来历,原来这武功奇高的少年,竟是自己的儿子,最少是名义上的儿子,杨牧不由得大喜如狂!

  不过他却还是要在“儿子”的面前,掩饰自己的内心。他要假戏真做,不能让杨华识破他的图谋。

  有这样一个武功高明的儿子,要是他肯和自己父子相认的话,那不是因祸得福了吗?

  是以,此际杨牧站在“儿子”的面前,不能不装作像一个慈祥的父亲,这个“慈祥的父亲”,见着了失踪多年的“儿子”,必须是又欢喜,又悲伤了。

  杨华这么一哭,悲痛化为泪水发泄出来,人也比较清醒了。从没得到父爱的他,听得杨牧用这样关怀的口吻劝慰自己,不觉胸口一热。

  这刹那间,杨华不由得心乱如麻,是应该父子相认呢还是不相认呢?

  杨牧继续道:“你母亲死得那样惨,也怪不得你伤心。但死者已矣,你还有活着的父亲呢!”

  哪知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出来,可就不能不引起杨华的怒火了。杨华心里想道:“亏你还有脸和我提起妈的惨死!她是因何而死的?她是战死在敌人的手里的!你却苟且偷生,甘心事敌,做了清廷的鹰犬!”

  杨牧见他默不作声,也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但从“好”处着想,总以为自己用了父子之情,纵然他是铁石心肠,也可以令他软化,于是又再说道:“我知道你是华儿,难道你还不知道我是你的父亲吗?”

  杨华忍无可忍,嘶哑着声音喝道:“你胡说什么?我的父亲早已死了,你敢来冒充我的父亲!你给我滚、滚!”

  杨牧赔笑道:“华儿,你弄错了。我真的是你父亲,我并没死,那次装死,乃因无可奈何,你要不知道……”

  杨华陡地站起,斥道:“我没有错,错的是你!”

  杨牧不待他把话说完,忙即说道:“是,是,错的是我,但你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行差踏错的原因吗?”

  杨华喝道:“我不认识你,我也不想知道你说的任何事情。你若还要冒认我的父亲,可休怪我不客气了!”

  说到“不客气”三字,猛地一掌劈下,把一块石头劈开两半,石屑纷飞。他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但看在杨牧眼里,可不由得不胆战心惊了!

  杨牧着了慌,无可奈何,只好一步一步从杨华身边退开,喃喃自语:“好、好,我走,我走!有一天你总会明白的。”他希望杨华问他“明白什么?”但杨华却没有问。

  虽然着慌,可又舍不得就此放弃他的图谋。杨牧退了十几步,退到杨华不能立即打着他的地方,又再站定,心中暗暗盘算,要怎样才能说得动杨华。

  其实杨华并非不想知道,他心里还有许多疑团,这些疑团,只有杨牧才能给他解释。虽然他也未必会说实话。

  不过,他却怎能认贼作父?要他认贼作父才能明白真相的话,他宁可永远也不知道了。

  杨牧盘算已定,咳嗽一声,说道:“我说一个故事你听,你尽可以不必把我当作父亲,这个故事,你也可以当作是一个和你毫不相干的人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却是真实的。”不用画蛇添足,言中之意,自然是他自己的“真实的故事”了。

  他见杨华没有开口骂他,心里放下一块石头,于是把编好的故事缓缓说了出来。

  “有一个人,他是名闻江湖的镖师,本领虽然不是怎么高强,交游却是甚为广阔,为了吃的是镖行饭,黑道白道,免不了都有点交情。在侠义道中更有许多他的朋友。”

  杨华暗自思量:“这话大概不假,否则妈当年也不会嫁他。”

  杨牧继续说道:“不过,他的朋友虽然很多,推心置腹的朋友只有一个,这位朋友是个抗清的义士,而且不仅是寻常的侠义道,还是小金川的义军首领!”

  杨华听到这里,心头一跳:“终于说到孟元超了。我倒要听听他怎样说孟大侠?”

  “不过那镖师和这位朋友结交的时候,这位朋友还没有去小金川,他是镖师家的常客。

  “镖师有个贤慧妻子,也是武林中人。那位朋友每次到他家里作客,他的妻子也总是亲自出来招待的。

  “这镖师既有贤妻,又有好友,不久又添了一个儿子,一家子本来过得非常幸福。唉,想不到祸起萧墙,闹出一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丑事。”

  听到这里,杨华不禁心头大跳,眼睛发黑,想要掩住耳朵不听,却又不能不听。

  杨牧装作十分痛苦的模样,惨笑说道:“原来他的妻子和他这位好友是老相识,他却不知。这位朋友对他的妻子倾慕备至,在她有了丈夫之后,也还是对她念念不忘。他是有意和镖师结交,才好接近她的。

  “或许他们是一对旧情人,或许不是。镖师不相信他们以前曾有私情,事后的调查,也没有证据他们曾是恋人。只恨这位朋友用的手段太过卑鄙。

  “唉,他是人所共知的侠义道,谁想得到他竟是人面兽心。他和镖师的妻子勾搭上了,镖师还是被蒙在鼓里。

  “但事情总是会发作的,有一次镖师保镖回来,那次保镖非常顺利,回家比原定的时间早了两天。他发现妻子和他的好友在房间里……唉!这样的丑事说出来污我的口,也污了你的耳朵,我可不愿绘影绘声了。”

  杨华几乎晕了过去,但他可也不敢完全相信这些说话,心想:“孟元超既常来我家,为什么我没有见过?我虽然年纪小,他‘死’的时候,我也有七岁了,像孟元超这样一个著名的人物,我见过的话,不会记不起来的。”

  杨牧似乎知道了他的疑心,跟着说道:“镖师发现了妻子的丑事,非常痛心,和妻子说道:‘我本来可以成全你们,但孩子未满周岁,要母亲的照顾,你待孩子稍大一些,才和我分手如何?’他的妻子痛哭流涕,承认是一时之错,请丈夫原谅,镖师本来爱他的妻子,当下和妻子讲明,只要她当真悔悟,以后和那人一刀两断,他也未尝不可覆水重收。

  “经过这件事情,镖师的妻子果然半步不出闺门,又像从前一样,是个贤慧的妻子。那位朋友也果然远走他方,没有再来他家了。”

  他编造的故事倒是没有破绽,未满周岁的孩子当然记不起谁是他家常客。

  杨牧一声长叹,作出欲说还休的样子,终于咬咬牙说道:“本以为雨过天晴,哪知他们还是余情未了。过了差不多七年,那位朋友又偷偷的回到他们那个地方。这次,那位朋友更是丧心病狂,竟要引诱镖师的妻子和他私奔。”

  杨华未满周岁,再过了差不多七年,那就正是杨牧装死那年了。杨华皮肤起栗:“妈和孟元超当真会做出那样的事么?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杨牧声音嘶哑,作出不胜悲愤的样子,说下去道:“那一晚,唉,那一晚,他们在花园里商量私奔,给镖师发觉,他那朋友见奸情败露,先下手为强,一掌把镖师打翻。幸亏是在镖师家里,镖师的几个弟子闻声惊起。那人作贼心虚,在众人未曾来到之前,慌忙逃走。镖师才不至遭他毒手。家丑不外扬,镖师对他的弟子只能说是闹贼。”

  杨华隐约记得那晚“闹贼”的事,上半夜有贼人来过,下半夜父亲就投缳自尽了。长大之后,总觉得这两件事情可能有点关连。同时也在奇怪,一个小贼怎的这样大胆,竟然敢到名武师家里偷盗?在杨牧现在编造的故事中,则是把武师改为镖师,避免太着痕迹。但两者有何关连,杨华可就百思莫得其解了。

  此际,他听了杨牧编造的故事,方始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是这样一桩他所想不到的“丑事”!但“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不,不!我不能相信,不能相信!”愤怒、悲伤、羞耻……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杨华浑身颤抖,心里在叫。

  杨牧正是要他精神崩溃,又再叹气说道:“最令得镖师伤心的是,那人要杀他的时候,他的妻子竟然袖手旁观,不加拦阻。他被击倒地上,妻子也没扶他起来。

  “回到卧房,他的妻子冷冰冰地和他说道:‘你做出了不齿人口,令我丢脸的事情,你以为我还能做你的妻子么?’镖师本来知道这次是决计不能像上次一样,和好如初的了,但却想不到妻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分明做出丑事的是她,怎的颠倒过来说是自己?

  “镖师愿意给她休书,这口气却咽不下,便问妻子道:‘我做了什么令你丢脸的事,你倒说来听听!’他的妻子说道:‘你自己做的事情,应该自己明白。江湖上的好汉谁不鄙视你,还用得着我说么?哼,你可以将他从家里赶跑,却不能将他从我的心里赶开!’说罢,背向丈夫,不再开口。

  “镖师伤心欲绝,走出书房,一时气愤,便即自寻短见。他的妻子毕竟还有少许夫妻情份,将他解下。他问妻子,为何不肯让他死掉,还以为妻子已经有点回心转意,哪知妻子说出一番他意想不到的话。她说:‘在我的心里,我早已把你当作死掉了。以你的处境,最好也是令人相信你已经死掉!但我不忍孩子没有父亲,所以唯有希望你苟且偷生的活下去!’这番话几乎把她的丈夫气得再死一次。”

  杨华给他编造的“故事”迷惑,不觉倒是有点同情他了,心里想道:“倘若这故事是真的话,也难怪他要自尽!”

  杨牧抹一抹眼泪,继续说道:“当时镖师悲愤交加,把心一横,索性成全他们,假装死掉。他要活下去查究事情的真相:他的妻子为什么那样说?这里面是不是另有阴谋?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的那位‘好朋友’在江湖上散布谎言,说他当上了朝廷鹰爪。他是黑道白道都有交情的,御林军中也有他相识的朋友。是以这个谣言从一个武林中人大家都认为是‘侠士’的他的那个朋友口中说了出来,不仅外面的人相信,他的妻子亦是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情形下,倘若他给反清的侠义道碰上,恐怕有口也难分辩。而且据他所知,他的那位‘好朋友’害怕丑事传扬,也是非要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他这才懂得,他的妻子叫他装死,的确还是顾念几分夫妻情份。

  “不过,他总不能永远做一个‘活死人’。哼,这也是一时糊涂,动错了念头,为了逃避他那朋友的迫害,心想他既然诬陷我,我就索性给他一个弄假成真。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躲到御林军中,托庇于他的军中朋友。”

  杨华听到这里,不觉怒火重燃,心里想道:“你倒是说得轻松,做了鞑子的爪牙,岂是‘糊里糊涂’四个字就能够把罪名轻轻开脱的?”杨牧也似乎知道“儿子”的不满,继续说道:“他这一念之差,的确是铸成大错。不过他还不至于就此丧心病狂,甘愿为虎作伥。

  “他假死之后,他的爱子也给那个狠毒的‘好朋友’使人抢了去,消息传到他的耳中,更是令他气恨欲狂!”

  宋腾霄和孟元超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一对好朋友,杨华早已知道。不由得暗自想道:“原来宋腾霄把我从灵堂抢走,乃是出于孟元超的指使。幸亏我的两个师父又把我从宋腾霄那儿劫走,否则我就要落在仇人手上了。”

  杨牧鉴貌辨色,知道杨华已经有几分相信他的说话,心头暗喜,继续说道:“爱子被夺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令他气恨欲狂,初时他本想倚仗御林军的朋友之力替他报仇雪耻的,但转念一想,一错不能再错,岂能为了私仇,令自己更为堕落?是以他虽然在御林军中,十年来却只是食客的身份,连一个挂名的差事都没搭上。不错,他因一念之差,做了错事,算不得是侠义道,但他也没有害过一个人。”

  杨牧给自己脸上贴金,却不知道自己和全大福在云紫萝墓前所说的话,早已给杨华偷听了去。杨华本来已有几分同情他的,听到这里,不由得气上心头,暗自令笑:“刚才你还在和那姓全的家伙商量要把我这个冒牌的军官捉去领功呢。他说你是什么海统领跟前的红人,我虽然没有瞧见你的脸上的神色,听你说话的口气,也知道你是得意非常!”

  杨牧假戏真做,越发演得逼真了。他不知哪里来的一副急泪,他一面抹泪,一面说道:“十年之后,那镖师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可还没有找回。

  “本来是恩爱的夫妻,想不到落得这样收场。追源祸始,都是他的那个假仁假义的‘好朋友’害他的!

  “但最最令他伤心的,他只有一个爱子,这个爱子如今却不知是落在何方?

  “要是他能够把爱子找回来,他一定会改过自新。即使不配做侠义道,也要做一个可以令人尊敬的人。”

  杨华心里想道:“你这话倒说得漂亮,可惜我不是七岁的小孩子了。”

  杨牧生怕他不相信,又再说道:“或许你会这样的问:为什么他一定要等待儿子回到他的身边,方能改过自新?

  “因为他的年纪已经大了,本领又不高强。没有儿子帮他,他不能逃出敌人掌握。

  “还有他要报仇,但他那个朋友,快刀天下第一,要是他不躲在军中,只怕难逃他那朋友的毒手。唉,他只能希望有一个有本事的儿子保护他并为他报仇了!”

  说到这里,杨牧抽眼偷觑“儿子”的面色,却不知杨华心里正在想道:“要是你当真有心改过,就算死在敌人手里,你也应该逃出来。哼,这些话分明是想要骗我!”

  杨牧叹了口气,道:“你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怎样?假如你是那个镖师的儿子,你又会如何?”

  杨华陡地站了起来,喝道:“一个人走的是阳关路还是独木桥,只能由自己选择,不能倚赖别人!假如我是那个镖师的儿子,他若敢向我一再啰唆,我就要大义灭亲了!”说到一个“灭”字,陡地一掌劈出,把一棵松树打得倒了下来,砂飞石走,比刚才的打碎石头,更是惊人!杨牧想不到说了一大车子的话,结果仍是如斯。生怕杨华当真就要“灭亲”,吓得慌忙像一条丧家之犬似的,夹着尾巴逃走。

  杨牧去得远了,杨华的心情兀是有如潮水翻腾,久久不能平静。

  当然,他是做梦也想不到,杨牧其实并非是他的父亲的。

  要是他刚才没有躲在墓后,亲眼看见那幕丑剧,亲耳听见杨牧和全大福那些说话,换了别个地方,别个场合,父子重逢,他知道父亲未死,他是应该多么高兴啊!

  但现在他却是伤心欲绝了。在无意中识破了父亲的真面目,原来竟是那样一个甘心为虎作伥的鞑子奴才。

  他在伤心,他在愤恨,他在羞愧……种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交结心头。但他并没后悔撵走自己的父亲。

  但是杨牧说的那些说话,那些说话……

  那些说话像毒蛇一样咬啮他的心,他不愿意去想,又不能不想!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妈决不会像他说的那样下贱!”他心里在叫,口里在叫。当然心里的说话不会从口里叫出来。唯其如此──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他也不能说出心里的话──他的痛苦是更难忍受了!

  他在狂呼,他在悲啸。可怜杨牧注入他心里的毒汁,弄得他几乎发疯了!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忽然间,也不知出自无心,还是由于有意,他的手偶然触及他身上所藏的那本刀谱,那本天下无双的孟家快刀刀谱。刀谱上有他母亲的笔迹,是他的母亲替孟元超抄写的刀谱。

  “不相信,不相信!不……相信。”他心里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信心动摇了。

  一阵冷风吹来,杨华打了一个寒噤,杨牧的声音好似还在他的耳边叫道:“追源祸始都是那个狠毒的朋友害了他们的一家的!”

  杨华尽力使自己稍稍平静下来,想道:“不错,孟元超是义军首领,但义军之中,也难保没有害群之马。说不定他就正是这么一个好人中间的坏人,侠义道中的败类!”

  他不能亵渎自己的母亲,满腔怒火,不由得全都想要发泄在孟元超头上。

  他拿出那本刀谱,要把刀谱撕成粉碎,蓦地心念一转,想起二师父的吩咐:“凭你的本领,你是敌不过他的,只有出其不意,使出他的孟家刀法,才能将他打败。不过你可千万不能伤了他。”

  杨华把刀谱重新藏好,心里想道:“我要把刀谱当面掷还给他,用他的刀法将他打败。不过,二师父,我可得请求你的原谅,我决不能轻轻放过这侠义道中的败类!”

  终于,他忍不住叫了出来:“孟元超,你等着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杀掉!”唰的拔剑出鞘,一剑削断一技粗如儿臂的树株,好像那枝树株就是孟元超的脑袋。

  忽地有个清脆之极,宛若银铃的声音冷冷向他问道:“你为什么要杀掉孟元超?”

  杨华如在梦中突然给人惊醒,只见面前站着一个面如冠玉的美少年。要不是这个少年穿着男子的衣裳,骤眼一看,几乎令杨华疑心是传说中的林中仙女出现。

  以杨华的武学造诣,本来可以眼观四方,耳听八方,正因为是在半疯狂的状态之中,那少年到了他的面前他才发觉。不过,话说回来,那个少年,能够走到他的面前,方始给他发现,轻功的高明,亦是可见一斑了。

  他这一问,杨华急切间倒是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了。

  那少年双眼紧盯着杨华,喝道:“快说,你为什么要杀掉孟元超?否则我可不和你客气了!”

  杨华定了定神,说道:“我要杀掉孟元超,关你什么事?你是他的什么人?”

  那少年冷冷说道:“我与孟元超非亲非故,但他是义军首领,莫说你要杀他,即使只是对他有点不敬,我也不能饶你。除非你说得出非要杀他不可的原因,让我听听有无道理。”

  杨华可怎么能够和他──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说呢?

  “孟元超,他,他是武林败类!”杨华只能吞吞吐吐的这样说道。

  “胡说八道!”那美少年板起脸孔斥道:“孟大侠为国为民,人所共见,他是大英雄,大豪杰,你凭什么说他是武林败类?”

  杨华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红:“凭什么?凭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杀了他。他也是没法回答的了!

  那少年冷笑道:“谅你也说不出来!让我替你回答吧!因为你是鞑子的御林军军官!”

  杨华叫道:“我不是,我不是!”掏出那面御林军军官的腰牌,用力一抛,抛得不知去向。他这个举动,倒是令得那个美少年不觉为之一怔了。

  美少年的声音柔和了些,说道:“你不是御林军军官,我相信你了,那你是什么人?”

  又是一个杨华不能回答的问题。

  美少年再问:“你还要不要杀掉孟大侠?”

  杨华心里想道:“我不杀他也要把他痛打一顿!”但口里却说道:“我还是要杀他!”

  美少年大怒道:“你要杀他,你才是武林败类!”越说越是生气,陡地喝道:“拔出剑来!”

  杨华呆了一呆,说道:“你要我拔出剑来做什么?”

  美少年道:“你这武林败类,值不得污了孟大侠的宝刀,我替孟大侠杀你!”

  杨华说道:“那你杀我好了!”

  美少年只道他说的乃是反话,冷笑说道:“我知道你的本领很高,但你要空手斗我,我可不想占你这个便宜。我若是杀不掉你,也拼着给你杀掉!拔剑吧!”

  杨华说道:“我的宝剑只杀坏人!我与你无冤无仇,看你也不像是坏人,我为什么要和你拼命?”

  美少年冷笑道:“说得倒漂亮,孟大侠是坏人吗?”

  杨华闭口不答。神情却好像在说:“我已经说过了,你还何必再问?”

  美少年忍耐不住了,说道:“你不和我拼命,我却要和你拼命!难道你真的甘心束手就戮?”

  杨华叹口气说道:“你叫孟元超做孟大侠,想必为义军的人了。你要杀我,尽管来吧。我是不能和你斗的!”

  美少年呆了一呆,杨华是什么人呢?我真是莫名其妙了。半晌说道:“你这话当真?”

  杨华说道:“死亦无悔!”

  美少年圆睁双眼,忽地一跃而上,“啪”的一下,打了杨华一记清脆响亮的耳光,杨华果然丝毫不加反抗。

  美少年哼了一声,说道:“要不是你曾经救过贺铁柱夫妻的性命,我不把你杀掉才怪!但谁叫你胆敢侮蔑孟大侠,我打你这记耳光,只能算是勉强出了我的一口恶气!”

  美少年突如其来,突如其去,荒山寂寂,在这树林里,又只剩下杨华一个人了。

  “他怎么知道我曾经救过贺铁柱夫妻,哦,想必是曾经见过他们的了。贺猎户肯把这事情告诉他,他一定是义军中的好汉无疑了!”杨华心想。

  杨华摸摸脸孔,刚刚给打了一记耳光,脸孔还是热辣辣的。不禁心里苦笑,想道:“我为了私仇,要杀一个义军首领,这记耳光怪不得他要打我。不过我这私仇可是不能不报!孟元超太过卑鄙可恨了!”他的“神智”清醒了些,“理智”可还没有清醒。随又想道:“我给那少年打了一记耳光,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也真好笑。但想来孟元超的下落,他是应该知道的。不过,他知道又怎么样?在他心目之中,他早已把我当作武林败类了。他还能和我说吗?”

  日影西斜,是天黑的时分了。杨华心力交疲,想道:“我已经祭扫了妈妈的墓,总算了却一半心愿。孟元超不在小金川,我也应该离开此地了。”当下吃了一点干粮,便即闭目养神,准备养好精神就走。

  他按照张丹枫所传的玄功要诀,盘膝静坐,闭目运功,不知不觉,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得似有人声。杨华蓦地“醒”来,只见月亮挂在天空,已是午夜时分。月亮又大又圆,像是一个玉盘。清光泻地,周围却是静悄悄的。

  杨华咦了一声,心里想道:“我分明听见人声,难道是听错了?哈,对了,一定是那少年气我不过,又再回来!”

  心念未己,只听得山腰处的乱草丛中猎猎作响,杨华起伏听声,听得有个人说道:“全大哥,为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出动咱们四僧、四道、五官,不嫌小题大做么?”

  杨华这才知道不但是有人来,而且来的竟有十三人之多,这十三个人还都不是普通人物呢!

  杨华在小金川已有一个多月,知道镇守小金川的清军统帅崔宝山提督帐下,有所谓“四僧、四道、五官”十三名高手。“四僧”是从西藏请来的喇嘛僧,“四道”是武当派和崆峒派的叛徒,“五官”则是崔宝山手下有实职的军官,其中两个还是以前在御林军中当过军官的。

  随即听得一个比较熟悉的声音说道:“马大哥,你可不能轻视那个小子,那小子年纪虽轻,武功却是高明之极,他和缪长风也能打个平手呢!”原来刚说话的这个人是全大福。他们藏在乱草丛中,悄悄地爬上来,说话声音很小,好在杨华自小练过听声辨器的功夫,听得却是一清二楚。“原来姓全的这个家伙也是名列‘五官’之中的。”杨华心想。

  那姓马的军官似乎有点不大相信,说道:“真的?”

  全大福道:“这是我亲眼见到的,岂会有假?不过,那小子虽然和缪长风动手,却又帮他打我,我也不知他是什么路道?看来只怕多半还是和缪长风一路的!”

  那姓马的说道:“北宫统领当年就是死在缪长风剑下,缪长风才确是不能轻敌,至于那小子嘛……”言下之意,对杨华还是不怎么样放在眼里。

  杨华暗自想道:“看来这四僧四道五官倾巢而出,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对付缪长风。只有这个姓全的家伙,给我踢了一脚,他恨我却是更多于恨缪长风了。”

  姓马的军官沉吟片刻,继续说道:“那小子不知是杨牧的什么人,他举报了这小子的藏身地点,却又不肯同来,他还要求咱们,只能活捉那个小子,千万别杀了他。”

  全大福说道:“不错,据我所知,还是崔大人答应了他的这个条件,他才肯举报的呢。崔大人还答允把那小子捉回来之后,交给他处置。”

  杨华听到这里,不觉又是气恨,又是痛心。虽然他早已知道父亲是清廷的鹰爪,可还想不到杨牧竟然把自己的儿子也出卖了。

  再听下去,只听得那姓马的问全大福道:“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不知道,不……唔,我找到一点线索了。”

  “什么线索?”

  “那小子也是姓杨!”

  那姓马的似乎恍然大悟,说道:“哦,你怀疑这小子是、或许是杨牧的子侄?”

  全大福道:“假如真是的话,咱们怎样?”那姓马的说道:“你和他是好朋友,依你说呢!”

  全大福咬了咬牙,说道:“我和他交情虽然不错,但公事还是应当公办。那小子武功很强,依我说,捉不了活的,死的也要!”

  杨华热血沸腾,忍不住霍地站了起来,喝道:“我在这里,你们来吧!”

  四面八方,胡哨声此起彼伏,转瞬之间,只见东面出现四个披着大红袈裟,手提九环锡杖的番僧;南面出现四个手提长剑的青袍道士;西面出现三个军官,手中也都执着兵器;北面出现的就是全大福和那个姓马的家伙了。

  四僧、四道、五官从四面八方涌上,把杨华围在当中!

  那姓马的军官哈哈大笑道:“杨牧所料不差,这臭小子果然还在这里,可惜只是他一个人。”

  另一个军官喝道:“小子想要活命,快说实话,缪长风哪里去了?”此人是“五官”之首,名唤邓中艾,和全大福一样,以前也是曾经在御林军中当过军官的。

  杨华气往上涌,冷笑道:“割鸡焉用牛刀?你们什么四僧、四道、五官,并肩子都上来吧!”

  一个长须道士笑道:“这小子见闻倒还不算寡陋,知道咱们四僧四道五官的名头。”他是“四道”之首,道号混元子,本来是武当派掌门人雷震子的得意门徒,后来贪图名利,接受了崔宝山的礼聘出山。

  一个胖喇嘛用藏语向混元子问道:“这小子说什么?”这胖喇嘛是“四僧”之首,法号天泰上人,他本来略懂汉语,但因杨华刚才说得很快,他听得不大清楚。

  混元子哈哈一笑,缓缓说道:“这小子恐怕是自以为武功天下第一,他要一个人对付咱们十三个。”

  天泰上人想在中原扬威立万,最忌汉人轻视。混元子当作笑话来讲,天泰上人听了,却是不禁勃然大怒。

  杨华哼了一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说道:“对付你们这些秃驴、牛鼻子、狗官儿,何需武功天下第一?就凭我这个未入流的无名小卒,也足以打发你们!”

  此言一出,不啻火上添油。天泰上人怒道:“好个不知死活的小子,你要求死,那还不易,佛爷送你上西天吧!”说罢回过头来,对混元子道:“我要让这小子见识我们西藏一派的武功,你们可别动手。”其他三个喇嘛只怕这“臭小子”当真有点邪门,提着九环锡杖,并肩齐上,给天泰上人掠阵。

  四道、五官正想着看看全大福所说可以和缪长风打成平手的这个小子,到底有多厉害,乐得让“四僧”先上。

  杨华笑道:“我也会念几句往生咒,大和尚,你不愁没人超度。”心里想道:“敌众我寡,须得立下杀手!”当下默运玄功,把长剑抡圆,当作大刀来使,一剑劈下。“当”的一声,火花四溅。天泰上人的禅杖损了一个缺口,杨华虎口亦自酸麻。两人都是一惊,天泰上人这才知道这“臭小子”果然有点“邪门”,杨华也知道对方的内功造诣决不在自己之下。心道:“此人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心念一动,脚步便即一个跄踉,作势向着天泰上人倾跌。

  天泰上人素来自负,虽知杨华厉害,料敌也还未足,只道杨华已是被他内力所震,心头大喜,趁杨华身形未稳,急忙提起碗口般粗大的禅杖,朝着杨华的天灵盖打下。

  说时迟,那时快,杨华一个“风摆荷花”的身法,已是扑进天泰上人怀中,天泰上人一杖打空,杖头陷地,只听得“嗤”的一声响,他的那件大红袈裟已是给杨华一剑刺穿。

  原来天泰上人所练的西藏密宗内功,颇有独到之处,当杨华的剑尖刺着他的身体之时,他的那件袈裟立即有如涨满的风帆,鼓了起来,卸去杨华剑尖上的劲道,这手功夫和少林派的“沾衣十八跌”内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杨华这一剑没刺伤他,只能刺穿他的袈裟,心里也是好生骇异。

  掠阵的那三个喇嘛这一惊非同小可,齐声吆喝,摇动九环锡杖,分从左右中三路,向杨华头顶砸下。

  二十七个铜环同时摇动,叮叮当当之声震耳欲聋。原来藏僧所用的九环锡杖,杖上的铜环也是武器,摇响铜环,发出极不谐和的“乐声”能收扰乱敌人心神的功效。

  杨华大喝道:“鬼嚎什么?”蓦地一声长啸,身形平地拔起。他见这三个喇嘛出杖的手法,攻守配合,壁垒森严,隐隐有列阵而战之意。倘给他们合围,恐怕就不是三五十招内所能取胜的了。何况还有“四道”“五官”在旁虎视眈眈,时间越长,对自己越是不利。于是突出奇招,斜身高纵,唰的一剑,刺向左面那个喇嘛。

  那喇嘛挺杖招架,杨华半空中一个鹞子翻身,内劲力透剑尖,噼啪两腿,快如闪电,右中两路的喇嘛,想不到他突然就能飞脚踢来,待要横杖挡架已来不及,给杨华踢个正着,两个喇嘛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同时嚎滚了数丈开外,左面那个喇嘛败得更惨,剑杖相交,但觉锡杖上一股巨力传到手臂,曲池穴一麻,当的一声,九环锡杖坠地,右手两只指头竟给杨华一剑削掉。

  天泰上人一声怒吼,扑将过来,正要拔起陷在地上的禅杖,杨华刚刚削断那个喇嘛的手指,脚尖着地,身形旋风般的疾转,剑光如练,立即疾削过来,要不是天泰上人缩手得快,只怕也将遭受断指折臂之灾。

  众人惊呼之中,天泰上人双臂一振,倏地脱下身上所披的大红袈裟,抖开来化作一幅红云,只听得嗤嗤声响,转瞬之间,袈裟上穿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宛似蜂巢,眼看不能再用,只好退下。杨华见他内功如此精纯,居然能用袈裟抵挡利剑,亦是不禁有点佩服,是以就不去乘胜追击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