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连续剧兴衰录之续战篇 高久峰 ◆前言: 由于高手杂志 13 期的《武侠连续剧兴衰录》颇受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看到读者都对那个年代都有相似的情怀与共鸣, 给笔者许多的鼓舞, 在此先谢谢各位读者了, 然而在《武侠连续剧兴衰录》一文中, 自民国七十五年中视播完古龙原著改编的《大旗英雄传》后, 对之后播出的武侠连续剧便只是约略提起就直接跳到民国八十七年再度燃起的金庸风暴了。 虽然说民国七十年初至七三、七四年间是台湾武侠电视史上较为光辉灿烂的一页【港剧起风潮后的两、三年间礼拜六、日八点多是武侠剧的天下, 平常的八点档各家电视台还有一年多达两部的, 往后十年所播出的武侠连续剧或许没有那段时间所引起的风潮与轰动, 在数量上更是明显的减少【礼拜六、日八点多被如:「天才老爹」、「天龙特攻队」、「飞狼」、「马盖先」等外国的影集或电影所取代, 到了最近五、 六年则是综艺节目的天下,〔张小燕的小燕家族横跨一片天, 雪了当时《综蛰一百》被《楚留香》、《天龙八部》等港剧、台制港剧打到黯然落幕之耻。〕】, 其实那波武侠光辉时代过后的十几年间, 武侠连续剧的发展与演进还是有许多值得一谈的地方, 所以就有这篇《续战篇》的产生。 另外要提的是: 当初在写《武侠连续剧兴衰录》的时候收集了很多资料, 但踌躇再三却有种不知从何下笔的感觉, 毕竟演艺界就好像江湖世界一样, 有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十年」、「摇摆没有落魄的久」, 写《武侠连续剧兴衰录》如果从演员来分类的话, 大家各有各喜欢与熟悉的演员, 如果提到的演员是读者所熟悉的,读者故然有种心有戚戚的感觉, 但如果是对这个演员的造型与特色不熟的读者却可能会看的雾煞煞, 不之所云。 而如果像写历史般将资料堆里的《武侠连续剧》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又可能会过于枯燥; 其间也曾经想过用各知名作家如: 金庸、古龙、卧龙生…等改编的武侠剧来分类, 但这样做的话, 各连续剧演出的时间顺序与影响就乱掉了……总之如何下笔, 才能让读者看著有条有理能够明白又能够有回到未来, 重温旧梦的感觉实在是颇费心思, 幸好笔者将上述个方法的优点融为一炉, 总算写出了让读者还能够接受的文章。 此外《武侠连续剧》与《武侠电影》是许多华人成长过程中影响颇深的流行文化, 但关于这些电视剧与电影的研究与记载可说是零的状况, 笔者有幸一路走来, 稍有涉猎珍惜自己曾经付出过的感情, 就当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种回顾吧! 98 年 TVBS 演《新天龙》、《新射雕》、 《新神雕》,99 年三立频道上演亚视港剧《雪花神剑》的时候,许多网友在网上谈论台湾以前曾经上演过的的武侠连续剧时,除了中视潘迎紫、孟飞的《神雕侠侣》外,其他谈到台湾自己拍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绛雪玄霜》【《雪花神剑》原著,卧龙生所写的】许多网友便很怀疑的说台湾真的拍过吗?如: 有人在三立频道为《雪花神剑》设的网页上以「似曾相识...」的标题问:我一直记得许多年前有部台湾自己拍的一部古装戏, 叫 " 绛雪玄霜 " 的,里头的女主角也是梅绛雪、陈玄霜, 不知有没有跟同年代也有这印象呢? 有的话可还记得当时的主角是谁?其实原本没想要看雪花神剑的啦,不过我看了一天就想再看下去了,我是比较喜欢陈炜,今天又重播了,我看到天相和罂花的那一段,又哭了啦! 其他比如有人在 BBS 站上提到: 有谁记得刘德凯演的台湾张无忌?记得主题曲是由王茈蕾所唱的,当时我才读高中,真令人怀念的时代………有人在网上提到台湾版的《射雕英雄传》时,便有网友以「今夕是何夕,在此共烛光」的标题质疑: 不可能吧! 当初台湾的武侠剧我可以说每一部都有只有看,潘迎紫、孟飞的《神雕侠侣》、卫子云的《小李飞刀》印象最为深刻,陈玉莲真的有来台湾演黄蓉吗? 谁演郭靖真想看一看可惜不可能了………至于网友们提到第一代「台雕」【台湾版神雕侠侣的简称】时,可能由于当时创下的高收视率,而且在 98 年三家电视台还没有推出《射雕》的时候,佛光卫视就已经重播潘迎紫版的《神雕》所以讨论更为激烈有许多人甚至很惊喜的说原来当时《神雕侠侣》的公孙绿萼是由已嫁给欧阳龙为妻的傅娟演所饰演……从网友的反应如对第一代「台雕」印象最为深刻、 对民国八十年三月间中视的《天龙》、七七年九月《射雕英雄传》的印象都没那么深刻或许也可证实港剧风潮以至于潘迎紫演「神雕」的那段日子真是 X 世代青年脑海中武侠剧对为印象深刻的时代吧! 其实笔者只是站在一个武侠迷与影迷的立场将当时报章有关报导与自己的看法加以整理写出来, 就那一部连续剧的好坏而言笔者并没有专业能力去比评。 以台湾第一代的而言, 当时虽然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也外销到东南亚各国, 但当时报纸还是有读者投书说整部戏的制作并不够精致, 饰演小龙女的潘迎紫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时候偶尔还看的到幕后的钢丝,以笔者的眼光就没那么尖看到那么多破绽了。 很可惜与港、台武侠电影、连续剧关系密切的知名作家如: 古龙【已逝】、卧龙生【已逝】倪匡【民国六十年代武侠经点电影如《新独臂刀》还有金庸、古龙原著所改编的电影许多都是此公担任编剧的】、黄沾【港剧《天龙八部》「两忘湘水里」、「万水千山纵横」、《射雕》「世间始终你好」、上海滩主题曲; 电影「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男儿当自强」……等的作词者, 其所作的词被传颂一时者多不胜数】、温瑞安、独孤红……等, 并没有在这一方面留下有关的记载, 死者已矣, 生者在有生之年恐怕也没有写拍摄金、古等武侠电影经过的计画吧! 笔者接下来受老编所主使打算写的有关于武侠电视、电影的文章计有:《录影带武侠剧风云》、《新世代武侠电影》、《98 流星、蛋塔、金庸热》、《新世代武侠连续剧~绛雪玄霜 VS 雪花神剑》……等四篇, 有时候想起来还真有点小孩玩大车的感觉, 但如国内高中生都曾在国文读过的一篇~连副总统的祖父连横所写的文章《台湾通史序》有云:「顾修史固难, 修台之史更难, 以今日修之尤难, 何也?………」看的懂吗?意思就是说: 今天不写, 以后写资料的搜集更难了, 所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在老编指派下笔者就只有跳海下去写了……, 然而「断简残篇, 搜罗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因此读者诸君对上述文章若有意见、心得与指正的话, 希望能写信到出版社提供给笔者。 ◆ 基本规则 与 武林大势之所以觉得历年来的武侠连续剧、电影有整理比较的必要, 除了前面所说的《武侠连续剧》与《武侠电影》是许多华人成长过程中影响颇深的流行文化外, 最重要的是这些《武侠连续剧》很多是从港、台知名武侠小说改编, 历经二、三十年这些原著小说现在都还找的到, 相信过几年还是会重拍的, 读者或许可以比较不同的时代如何以各年代的眼光与表现手法来诠释这些侠骨柔肠的武侠世界, 本想搜集各武侠电视、电影的相关资料,例如将港、台历代电视剧《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张无忌的剧照集合在一起一定很有趣的,可惜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任务了【香港第一代电视剧的张无忌是郑少秋再来是梁朝伟;台湾则有刘德凯与马景涛,电影则是尔冬升与李连杰……】虽然历代大侠的风采收集不易,但武侠连续剧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渐渐有一种大势所趋, 现在就让我们先重新温习台湾武侠连续剧播出时段的基本规则, 再来看看港、台武侠连续剧的「武林大势」吧! 1、 基本规则如果看过《武侠连续剧兴衰录》的读者应该还记得当时国内所播的《武侠连续剧》大约有两个较常播出的时段, 一是周一到周五的八点档【为行文方便我们称为八点档】, 另一个是周六或周日的八点档【为行文方便 我们称为周未 / 周日八点单元剧】, 再来就是港剧的录影带了。 2、 武林大势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许多流行都是再一次的复古, 播《武侠连续剧》必有所本, 因此《武侠剧》「一拍再拍」、「一炒再炒」的题材都是相同的。 所谓「一拍再拍」最出名的莫过于十年一大拍, 三、五年一小拍的武林至尊金庸小说了, 至于古龙则以《楚留香》、《绝代双骄》、《小李飞刀》、 《圆月弯刀》四部经典为四大天王被「一拍再拍」;至于「一炒再炒」多是延袭「一拍再拍」造成轰动后「分身」炒成一大堆双包胎, 随手举几个例子吧:一般读者、网友印象较不深刻中视于七十七年九月间上演的《射雕英雄传》就是模彷港剧黄日华、翁美玲版本的《射雕英雄传》,港剧的《射雕英雄传》分成《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个部分,当时中视上演的《射雕英雄传》也分成《大漠英雄传》、《华山论剑》等几个部份,那个时候甚至发生中视在播台湾版的《华山论剑》时,工作人员一时疏忽竟然错将香港《华山论剑》的录影带给播出的乌龙事件。 另外几十年前出了个经典武侠电影《龙门客栈》, 徐克于九十年代又「一拍再拍」拍了个《新龙门客栈》在台北的票房也创下破亿的佳迹后, 台视与中视便强著拍电视版的《新龙门客栈》, 至于一般电视台自己原创编剧的很多都是类似的题材, 如洪熙官、方世玉、杨家将的故事、……等,正可谓天下戏剧一大抄。 掌握了《武侠剧》的「武林大势」过几年会拍什么样的武侠剧就很容易推算出来了。往后在本专栏的《录影带武侠剧风云》、《新世代武侠电影》中读者更可看出台湾拍的连续剧与香港的《武侠剧》甚至于武侠电影其实也都只不过是一炒在炒那几十个剧本罢了。 而历经了 98 年的流星、蛋塔、 金庸热之后,「武侠连续」又有怎样的新风格与新风貌, 在《新世代武侠连续剧~绛雪玄霜 VS 雪花神剑》一文中笔者也将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好吧! 废话不多说, 我们就先进入正题吧! ◆ 盛极而衰、黑暗时期在《武侠连续剧兴衰录》一文中我们用民国七十五年一月初中视八点档《一代女皇》的高收率与接档的武侠剧《大旗英雄传》的对比来结束那个武侠光辉年代, 由于详细情况没有明白说明因此我们便从这边讲起吧! 潘迎紫的一代系列【《一代女皇》、《一代公主》】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当年一代系列所引起的风风雨雨,【如: 收视率超越百分之五十、剧情尺度煽情,偏离史实、另外两台打不过便跑,竟然在八点档播出运动节目、电影来逃避《女皇》的淫威………】掩盖住了武侠剧的光芒, 纵使当年中视想藉由《一代女皇》如虹的气势, 拉台古龙原著改编的武侠剧《大旗英雄传》………《一代女皇》结尾的第二局竟然故意开天窗,让《大旗英雄传》出来代打,其他两台竟也临时彻换做为「牺牲打」的体育节目,换上各自的八点档,为的只是想早日脱离女皇的淫威又岂能输在起跑点上?电视台的尔虞我诈,不顾观众权益还闹上了社会版新闻,但中视这一切的努力都属枉然, 《一代系列》耀眼的光辉对比之下,《大旗英雄传》未能保住《一代女皇》的战果收视率敬陪末坐因而倍显落寞, 或许该是曲终人散的时后了,《大旗英雄传》未能保持《一代女皇》的光辉, 终是结束了那个港剧风潮所延续下来的武侠年代。 《大旗英雄传》在当时号称斥资两千万费时半年的时间拍摄, 其主角是演台湾「神雕」杨过的孟飞与演港剧「楚留香」无花和尚的关聪都是武侠片的一时之选, 且拍的套招漂亮功夫扎实, 收视率却一时起不来。何况之前台视与《一代女皇》对打由苇辛制作的正宗武侠《七海游龙》也都被《一代女皇》打著凄惨无比, 再再都证明武侠剧没落的事实。 同年八月底中视的八点档又播出古龙原著由孟飞主演的武侠剧《武林外史》也斗不过华视的琼瑶大戏《烟雨蒙蒙》, 这个时期琼瑶的爱情帝国也隐然形成, 从华视于七十五年一月份的《几度夕阳红》开始就接续中视《一代女皇》的霸业, 到八月份的《烟雨蒙蒙》也创下极高的收视率, 从琼瑶帝国的演员一个是《笑傲江湖》的刘雪华, 一个是《倚天屠龙记》的刘德凯, 也可发现琼瑶的招牌确实比武侠剧好用多了, 一场《世代交替》的转移是时势所趋……华视《烟雨蒙蒙》打败了《武林外史》后, 台视也推出古龙原著改编的《新绝代双骄》来与《烟雨蒙蒙》较劲, 想当年的八点档自从《一代系列》称雄外, 便由琼瑶继承霸业一枝独秀, 或许大家以为只有武侠剧可以终结琼瑶, 但结果是残酷的,当时据统计八点档开机率是百分之八十, 《烟雨蒙蒙》囊括一半高达百分之四十, 剩下的才由《新绝代双骄》与中视的另一出戏平分, 由于武侠剧有其基本观众群, 所以《新绝代双骄》稳占百分之二十五。【虽然败北至少不像另外一出那么惨只有十五的收视率。】《新绝代双骄》美女如云包括「邀月宫主」在内共有五位女演员, 然而其主要七位演员都是女生, 男主角「花无缺」是由歌仔戏反串小生黄香莲饰演【此角在民国八十年代新世代武侠电影中由林青霞饰演。 】「花无缺」是在女人堆中长大有点娘娘腔由女生反串就算了,没想到另一个男主角「小鱼儿」也找来在港剧《天龙八部》中演木婉清的杨盼盼饰演, 难怪有人戏称《新绝代双骄》有点像是同性恋。 民国七十五年一月到八月台湾的八点档连续剧在《一代系列》与「琼瑶帝国」余威之下, 古龙中期的三部代表作《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新绝代双骄》挂帅亲征却还是不能力挽狂澜, 武侠剧一败再败, 连古龙原著改编都没有无用武之地, 再再证明武侠剧没落的事实,以往电视台一派出武侠上档就是高收视率保证的时代以过。 其实前一年, 民国七十四年古龙的《怒剑狂花》也登上中视的八点档, 《怒剑狂花》上演的这一年还是武侠剧的光辉、 绚烂的年代,当时国内三家电视台每一家一年都演两档武侠剧, 台视是《笑傲江湖》与《心剑》; 中视是《傲啸江湖》与《怒剑狂花》; 华视则是《侠客行》与《七海游龙》。 如果再往前推一年民国七十三年台视《铁血杨家将》、《冷月孤星剑》; 中视的《大执法》、《少林小福星》、华视的《江南游龙》、《天蚕再变》、《神剑无敌》【虽然剧本是电视台自己编的, 收视率却接近百分之四十】则正是武侠剧的黄金时代除了周一到周五的八点档连续剧外再加上《武侠连续剧兴衰录》一文所提到的港剧与台制的周未武侠单元剧包括金庸的《倚天》、《神雕》、《鹿鼎》、《书剑》; 古龙的《小李飞刀》、《萧十一郎》、《陆小凤》、《名剑风流》, 卧龙生的《飞燕惊龙》、《飞花逐月》; 黄鹰的《大侠沈胜衣》; 诸葛青云的《江湖夜雨十年灯》【由港剧天龙八部的石修、黄杏秀、英雄出少林的董玮主演】甚至电视台自己编剧的《五路福星》【魏子云、韦辛合作, 收视率超过百分之五十】、 《铁剑、兰花、鹰》……等的推波助澜下就形成许多 X 世代新人类记忆中武侠剧光辉的一页。 所谓物极必反, 高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 前面所说的: 民国七十五古龙原著改编的三出武侠剧都没有预期的成绩, 往后三家电视台一年总共只有一、两部八点档连续剧的时代于焉到来, 如: 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年皆如此。【这边所指的是正宗武侠剧, 并不包括历史剧《貂蝉》、《西施》岳飞抗金故事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及民初的动作戏《大野英豪》……等】七十六年七月由《一代女皇》潘迎紫所主演的中视八点档大戏《灵山神箭》虽然又创高峰【这也是七十六年三台八点档中唯一一部较为正宗的武侠连续剧】, 但《灵山神箭》毕竟是在暑假时期推出, 观众阶层锁定在小孩子, 当时《灵山神箭》以奇人异兽为号召,「奇人」石生与「灵芝草人」都颇受欢迎。 石生在剧中以两种造型出现, 白天他是英俊威猛的少年, 但由于身染奇病, 一到夜晚他就转变为状如石块的石头人, 剧中为吸引儿童量身打造的「灵芝草人」更风糜全台, 「灵芝草人」就是传说中千年灵芝幻化为人形, 只不过剧中的「灵芝草人」是灵芝也是人,其造型是一个小孩子载著像灵芝的大草帽,造型很可爱的,「灵芝草人」不会讲话只会「ㄚ!ㄚ!」的叫,很受儿童的欢迎。 当时原本收视率一直居冠有百分之三十七高收视率的华视《西施》为了应付来势汹汹的《灵山神箭》竟然特地变成「东施」来「效颦」, 拍了一集众主角吊钢丝的戏, 结果发生了主要演员「□落」事件, 【幸好没有重大伤亡】, 由于一个钟头的剧情只是西施在做梦而没有特殊的情节, 反而破坏了原本的风格与连贯性让观众看了不知所云, 趣味尽失,《西施》就这样被《灵山神箭》一棒打下擂台去, 江山拱手让人。 【原来潘迎紫从【神雕】开始就就确立其武侠招牌动作, 穿著白衣, 睁大眼睛在空中飞翔, 《神州侠侣》也有这个招牌动作, 到了《灵山神箭》就更夸张了, 潘迎紫一样飞舞在空中, 两片下垂的衣袖下则挂著男主角孟飞与另一个女主角, 三人一起翱翔。】当时《灵山神箭》由于制作精良, 收视率勇挫强敌, 一战称雄,韩国和星、马、菲等东南亚国家的电视台听闻潘迎紫与孟飞再度搭档, 携手演出清新、有趣又富美感的新型武侠连续剧, 有监于以往《神雕》、《神州》的品质以及播出时在各国所造成的轰动, 以及此次《灵山神箭》在台湾一播出就旗开得胜夺得佳绩, 于是纷纷向中视恰购《灵山神箭》在该国的电视或录影带版权, 所以啦! 那时台湾的武侠剧扬威国际, 还赚了些外汇呢,还真不愧是武侠剧的黄金时代呢! 相对《灵山神箭》的风光, 往后正宗的武侠剧就开始消声匿迹一段时间,三台在武侠动作戏当红时代所培养的一些小生尽然到没有戏可演的地步……◆天山断弦、复辟失败七十七年唯一的正宗八点档武侠连续剧是中视一月中所推出的《天山英雄传》, 说《天山英雄传》没看过这出戏的「武侠迷」或许不了解, 但如果说是「云海玉弓缘」相信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了。 《天山英雄传》就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云海玉弓缘」改编而成,记得当时台湾的「风云时代」刚刚推出「梁羽生」全集, 这是是台湾出版社正式以原名原著推出「梁羽生」的作品, 如果读者是从这时开始接触「梁羽生」的, 应该有印象, 为了配合电视台的播出,「云海玉弓缘」原著的宣传便打上了「中视八点档大戏《天山英雄传》原著」的字眼。 七十七年二月三日报纸上的演艺版可以看到如下的新闻:武侠剧在国内已逐渐式微, 主要原因在于以往武侠剧过于强调「武」的噱头而忽略「侠」的内涵外, 缺失好的武侠小说改编也是原因之一, 随著大环境的改变, 近几个月武侠剧又有复苏之势, 除了梁羽生有两部作品将改为八点档外,过去一直未开禁的金庸作品「大漠英雄传」以及甚为敏感的温瑞安作品三台都在接洽、筹拍之中, 因此可见的未来这些武侠作家的作品在国内的电视剧应该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过去八点档武侠剧一向是三台轮播的制度, 往往也有很高的收视率一向被三台视为收视率的票房保证。 前一年中视在暑假期间播出《灵山神箭》尝到了高收视率的甜头, 因此中视主管就策划在寒假、春节轮到播出武侠剧的期间引进梁羽生的武侠剧且配合香港的编剧与导演, 企图再创国内武侠剧的新风貌………中视对《天山英雄传》寄望颇高且甚具信心,没想到这部投资高出友台其他八点档甚多的武侠大戏却没被国内观众接受, 收视率居三台之未,中视的结论是: 武侠剧不再受观众的青睐,应该检讨往后武侠剧的制播策略,由于《天山英雄传》的失败,所谓的梁羽生有两部作品、及甚为敏感的温瑞安作品三台都在接洽、筹拍之中也多无疾而终,胎死腹中。 【台湾的《天山英雄传》由周绍栋、曾庆瑜等主演,港剧则曾经由刘松仁饰演梁羽生笔下最具代表性的大侠金世遗。】「云海玉弓缘」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以特立独行、亦正亦邪的金世遗为主角,描写他与「侠女」谷之华与「魔女」厉胜男之间的恩恩怨怨:本书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把金世遗那种愤世嫉俗的个性写的入木三分,原来金世遗小时候患有麻疯病是个小叫化子,受人鄙视,落魄江湖而朝不保夕,后来有幸遇上邪派高手「毒龙尊者」治好他的病,并传授他绝世武功,金世遗这才得以「麻雀变凤凰」,然而由于其成长背景在加上恩师是个邪派魔头,注定金世遗一出江湖便是站在黑暗的一面,其反叛个性更令正派人士所不解,「魔女」厉胜男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自由,对金世遗表明爱意,活脱是卡门的化身,金世遗却一心疑想与名门正派出身的谷之华结合,终于在厉胜男临死前的一刹那才觉悟;原来自己真正的爱人是和自己真份、性格较为类似的厉胜男……另外台视在五月推出的《黄金孔雀城》却成功的改写国内武侠剧的新风貌,不标榜刀光剑影,而改以富传奇色彩的剧情以新奇、诙谐的筹码,让《黄金孔雀城》由原本不被看好一跃为三台之冠。 由于《天山英雄传》的失败因此七十八年三台的连续剧也只有中视播了一档《一门忠烈— 穆桂英》。 ◆ 一败再败、浴火重生七十八年九月底下档华视的《一门忠烈—穆桂英》【这次的穆桂英由港星魏秋桦饰演】收视率敬陪末座, 直的堪慰的是戏中老是陷害「杨家将」的奸臣「王钦」在戏外倍受骚扰, 观众打到电视台去骂,甚至于有人边喝酒边看戏还打电话说要去摄影棚替「杨家将」讨公道, 虽然「王钦」惹人讨厌, 但制作人私底下却因而沾沾自喜, 由于观众的表现颇为入迷,因此很有理由,可以「很阿 Q」的怀疑收视率调查的正确性……民国七十九年台视播出郑少秋主演的《刺客列传》全剧共四十集,分为几个单元分别是「荆轲」十二集、「聂政」与「豫让」各十集、「专诸」八集,整部戏虽说也充满刀光剑影,但严格说来应该是历史剧, 郑少秋的戏在台湾一向是票房保证, 这出戏却惨遭滑铁卢, 一般的反应是说不习惯看楚香帅饰演落魄的刺客角色, 何况这几个刺客最后的决局都是惨死,这出戏当年虽然在收视率上失利却得到金钟奖入围的肯定。 接下来七十九年七月十八日潘迎紫与港星苗侨伟的《浴火凤凰》在中视上档,《浴火凤凰》以凤凰浴火重生的神话为蓝本,在正邪的模式下,添加神怪爱情的枝节。为了建构剧中的幻想世界,制作单位特别请了日本特技处理人变凤凰的过程,并设计了剧中的异类「嘟嘟」与「天魔」【「嘟嘟」的叫声是「哔啵」,相信很多当时在读书的读者, 同学之中都有一个绰号就做「哔啵」的吧!】《浴火凤凰》的风格类似《灵山神箭》充满了神话色彩,收视率也再现《灵山神箭》的风潮。 ◆ 香帅复仇、乾隆定江山民国八十年的八点档共有三档武侠剧,首先是台视在一月底上演的《小侠龙卷风》。 《小侠龙卷风》由「小虎队」中的吴奇隆与陈志朋主演是描述两兄弟复仇的故事,吴奇隆与陈志朋在剧中饰演一对亲兄弟,演哥哥的陈志朋真实年龄比吴奇隆小一岁,却因造型较成熟而演了哥哥。 《小侠龙卷风》在上演之前却暴发出版权的纠纷,「群龙」电影公司指出该公司拥有漫画家陈海虹《小侠龙卷风》一书的电视、电影版权,台视节目部则表示其实漫画的《小侠龙卷风》也是根据一本武侠小说改写的,漫画里两兄弟复仇过程中所遇的大海怪等情节并没有在剧中出现,而且《小侠龙旋风》一剧的「外星人」、「蝙蝠变人」等剧情也是漫画中所没有的,因此应该没有版权上的问题。但台视最后」还是将《小侠龙卷风》改名为《小侠龙旋风》。 漫画家陈海虹当时已经七十三岁,《小侠龙卷风》一书是他在民国四十多年时根据一本武侠小说《琼海腾蛟》【墨余生所著】画成的,据陈海虹所说二十多年前并无版权观念,他也未曾跟小说的原著者说一声。至于他当初所授与中影的版权范围,陈海虹则宣称,他彷佛记得其中只有电影版权并没有电视版权。 陈海虹特别看了《小侠龙旋风》的第一集后则表示,虽然不认为该剧完全抄袭他的创作,但对该剧被改编成「武侠不像武侠,科幻不像科幻」的结果很不满意。 当时「群龙」电影公司准备依法律途径解决《小侠龙旋风》所引起的版权纷争,制作人邓育昆则表示:剧名都已经改了,内容方面也仅是人名同音、字不同,难道说只要是两兄弟为父洗冤报仇的故事都是侵犯别人的版权吗?」《小侠龙旋风》虽然有当时超人气偶像「小虎队」中的两只老虎当主角,但收视率却输的很惨,《小侠龙旋风》仓卒上档,整个拍摄过程处于早上写剧本,晚上赶录影,明天就播出的紧张状况,在这种情形之下,当然不会有好的节目品质,这应该也是落败的一大原因吧! 接下来由于等个大情势的使然,三台在八十年入春以后掀起一股大陆热,中视抢先在三月四日上档横跨大江南北拍摄的琼瑶《望夫崖》,琼瑶大戏档档皆强,一推出果然收视高居第一,而台视华视同属武侠类型的的两档大陆戏相互咬紧上档,三台八点档同时展现大陆风光, 有名山胜景、古寺雄风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 大家你来我往战况相当白热化,华视的《少年张三丰》在大陆拍了近八个月, 从夏天拍到冬天,由于少林寺与蒙古的配合度没想像中的高, 一夥演员吃了不少少苦头《少年张三丰》是武当派掌门与少林纠缠一生的恩怨情仇有血有泪,为避免阳刚气太重,还特别添加了几段儿女柔情的戏份。 三月底的时候台视的《雪山飞狐》也上阵撕杀,却以明显的差距落居第三, 一般认为《雪山飞狐》的品质并不比《少年张三丰》差,但台视在过去长期失利, 让该台的此收段的收视习惯先天不良, 再加上国内观众对主角群除孟飞较为观众熟悉外、龚慈恩、林炜等港星都不很熟悉,比起来《少年张三丰》中的何家劲与魏秋桦的组合却很有亲和力,种种原因使《雪山飞狐》上档以来一直居于落后的局面。 《雪山飞狐》是周游在台视制作的第一档戏, 为了重振往日雄风与奠定在台视的基础, 《雪山飞狐》在大陆东北甚至上了雪山拍了五个月的戏, 动用了六十几位台湾的工作人员, 及数千名大陆的临时演员。 《雪山飞狐》包括了金庸两部原著「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改编而成, 剧情横跨两代恩怨, 主要角色如: 孟飞、龚慈恩、林炜都扮演两个角色, 《雪山飞狐》上演时台视还特别派出当年在台湾最受欢迎的外国影集「马盖先」热场两天然后,接下来是一天的特别节目《金庸的感情世界》请来倪匡、黄沾等金庸的好友来谈论金庸的感情,如此用心良苦收视率却一直没有起色………反观《少年张三丰》与《望夫崖》缠战五天, 互有胜负,最后虽然是《望夫崖》略胜一筹,但《望夫崖》下档后,《少年张三丰》一度登上武林盟主的地位。 八十年六月中视推出《戏说乾隆》。 《戏说乾隆》像《刺客列传》也是分为好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约十几集,以第一个单元而言,郑少秋饰演微服出巡武功高强的乾隆皇,郑少秋在民间卷入了盐、漕两帮与盐漕总督的恩恩怨怨,【盐漕总督是个贪官故意挑起盐、漕两帮的矛盾以获取更大的利益】盐帮的女帮主程淮秀由赵雅芝饰演与乾隆产生了一段恋情,微服出巡的乾隆甚至入了盐帮当龙头大哥来辅佐女帮主程淮秀,然而声称当上帮主就是嫁入盐帮的女侠程淮秀知道心上人是皇帝以后,为了江湖的道义与责任是不可能和皇帝进宫的…………像是楚留香般英雄与美人的故事,充满了千山我独行的侠骨柔情由郑少秋与赵雅芝主演造成收视率上的高潮,郑少秋终于一雪《刺客列传》失败的耻辱。其实仔细观察的话《戏说乾隆》也不是正统的武侠剧没有少林、武当等九大门派,也少了神功密笈练功仇杀反而更像变奏加入武侠的要素的宫闱大戏。 ◆ 卷土重来、无疾而终民国八十一一月间沉寂多时的武侠剧在经历了《戏说乾隆》的风靡,以及民国七十九年新世代武侠电影的滥觞《笑傲江湖》、《武状元黄飞鸿》开始在电影市场上崭露头角又有山雨欲来之势,报纸的演艺版报导说三台在该年至少会推出五档八点档连续剧,预定在二月份以后分批进驻黄金市场,这时报纸提到的华视就包办了三部:计有根据金庸原著改编的《书剑恩仇录》,以及《浴火凤凰》的续集,为延续玩偶「哔啵」风潮据称有「哔啵二代」的科幻大手笔钜著《彩羽神龙》。【《浴火凤凰》本在中视演,华视节目部的经理看到剧中的人物造型「惊为天人」立人要求制作人将《浴》剧搬到华视制作。】另外过去「武侠皇帝」韦辛休息了一段时间,筹备近两年的《展昭》也已完成十五本的剧本只等待主角何家劲的档期,昔日韦辛塑造的《展昭》使田鹏在萤光幕前大放异彩,如今《七侠五义》中的「南侠」将再显神威,韦辛极有信心能再显神威。 前年在台视做《小侠龙旋风》因而元气大伤的制作人邓育昆也在准备在中视递送武侠剧《蝶衣》的企划案,想要以唯美的爱情路线再创武侠高潮。 台视筹备的武侠剧则有《大将军年羹尧》、《雍正》都是以历史知名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 而原定在二月份开拍的《书剑恩仇录》制作人一直希望由饰演「乾隆」而重振雄风的郑少秋能够饰演剧中「乾隆」胞弟陈家洛的角色,耐何原本接「乾隆」以一小时十五万喊价的郑少秋,在此剧走红之后,酬劳已调至十七万令人望而却步………到最后号称将卷土重来的武侠剧在这一年也随著《书剑恩仇录》播出后没有预期的叫座而喊停。 ◆ 伏兵出击,延续传统整体看来民国七十六以后播出的八点档武侠剧除了《少年张三丰》有不错的收视率外, 就只有靠《浴火凤凰》的「哔啵」与《灵山神箭》的「灵芝草人」来吸引人了,另外非正统武侠的《戏说乾隆》也红透一时。 这或许说明了「武侠剧」固有的剧本一拍再拍,虽然在港、台一起炒作之下,却非随随便便就能将旧有的观众吸引过来,想要超越以往的经典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以《杨家将》的提材为例,从民国七十一年汪明筌与石修所主演《杨门女将》, 到七十三年「台制港剧」的第一炮《铁血杨家将》【收视率不是很好】,之后台湾还租的到一出由「无线五虎将」刘德华、黄日华、苗侨伟等主演的港剧《杨家将》,这次之所以拍《杨家将》是为几位风糜华人的港星量身打造,或许只有《杨家将》的戏码才有这么多的角色,可能让多位港星联合挂帅吧,这部港剧在当时甚为热门,但是台湾七十八年八月华视的《一门忠烈—穆桂英》就惨遭失败的命运了,到了八十八年亚视的《穆桂英》在台湾的三立频道上演又造成一股不小的风潮。 还记得前面所提到民国七十五年八月底中视的八点档推出《武林外史》与琼瑶的《烟雨蒙蒙》对打吗?其实民国七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台视的八点档《明日天涯》也是《武林外史》所改编的【这次《武林外史》在三年间两次被重拍不知是否是《明日天涯》的收视率太好了。】另外台视七十五年的《新绝代双骄》竟然称为「新」可见也有旧版,原本台湾以前的小王爷陈丽丽与夏玲玲演过的小鱼儿都曾风靡一时,七七年七月由梁朝伟、黎美娴主演的港剧《绝代双骄》也开始在全球发行。 从七十六年台湾八点档较少拍武侠剧,录影带店武侠港剧的出租率却有明显的上升,台湾的「武侠迷」跑去看录影带是否这也是造成三台武侠剧收视率低落的原因之一呢?毕竟当时台湾连续剧与港剧重复的戏码很多。 华视于八十年上演《少年张三丰》,港剧也早有《少年张三丰》、《游侠张三丰》等系列在坊间的录影带、第四台都可轻易看到,甚至于台视在七九年一月也在周末一点时段的「民间故事」竟然也推出「武当奇侠」的单元。 记得当年礼拜六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的时间很多家庭的电视就刚好锁定在「民间故事」,原本当时电视频道只有三台,十二点打开电视看完新闻就很自然接著看下去,所以「民间故事」虽然是小成本制作的节目但收视率却蛮高的。 「民间故事」是古装的又一连演了两、三年,不可避免的就有些类似武侠剧的单元推出。 「武当奇侠」是叙述张三丰一生的事迹,故事叙述张三丰原为少林弟子,元朝入侵少林弟子反元,张三丰死里逃生跑到武当山上经过苦练终于自创了太极拳这也是太极拳的由来,剧中也有张三丰收服各路草莽英雄,共计七名第子入门的经过。 其实当时电视上大投资的武侠连续剧虽然较少见,每次一翻开报纸的演艺版时,还是不乏穿著古装的剧照,仔细一看却不是武侠连续剧而是「民间故事」与主打儿童阶层周日下午档的《无敌神童》、《飞天神童》、《神剑无敌》等神话单元连续剧以及每天七点档闽南语连续剧的「马祖外传」、「土地公」、「七爷八爷」等神怪戏、歌仔戏的「擎剑双骄」、「英雄残梦」、「断情剑」¨¨¨¨等,总之少了正统的武侠连续剧,电视上却还是不乏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 可能是解严之后步入一个新的时代,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各种新的娱乐也不断推陈出新,电视台制作一档武侠连续剧所花的成本比时装剧还大很多,谨慎评估、尝试下还是做了各种不同角度的尝试有根据原著改编的,有唯美爱情,有科幻动作和民间知名的英雄人物,虽然最后收视率开出红盘的较少,但是否也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呢?毕竟知名的武侠小说虽多,但用什么手法去创新才能吸引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乐意看武侠剧呢?像琼瑶的电视剧拍完了几十年前发表过的代表作后,这几年的《梅花三弄》、《还珠格格》……等,都是他新写的小说,新书与电视剧互相拉抬琼瑶电影王国的霸权已经延续了十几年,这些年来几档武侠剧遇到琼瑶也都只有兵败如山倒的命运,看看武侠小说一些近年来的发展,无论温瑞安还是黄易的小说都是比长的,温瑞安更多是写了十几年还没写到新结局的,看来如果改编两位大侠的作品,编剧一定要费尽苦心大幅修改。 而著时代的改变, 新世代的新新人类很多都是藉由多媒体来接触武侠小说, 而在多媒体的武侠产品如电玩电视方面, 电视还是最普及影响较为深远的, 武侠剧的路虽然步履蹒跚, 但路还是再走, 往后让我们静待下一波的武侠剧热潮吧! 转载自「高手杂志」1999年五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