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79|回复: 5

[其他] 【读梁羽生小说札记】吴梅村偷后人诗?

[复制链接]

9

主题

42

回帖

1685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685
声望
1634 声
银两
18118 两
回帖
42
精华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7-1-23
最后登录
2020-2-28
发表于 2007-1-23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梅村偷后人诗?
  
  梁羽生的武侠名作《七剑下天山》第一回,写傅青主、冒浣莲来到五台山上,有这么一段描写:
  
  这时又听得旁边有两个秀才模样的人谈论道:“不知何故当今皇上对五台山特别有兴趣,登位不久,就接连来了几次,这次开光大典却又不来。喂,听说大诗人吴梅村有一首诗就是咏皇上来五台山进香的,你记得么?”他的同伴说:“我从京中来,怎会不知道。京中传遍这首诗,只是大家都解不通,觉得很奇怪。那首诗道:‘双成明靓影徘徊,玉作屏风壁作台。薤露凋残千里草,清凉山下六龙来。’双成是古神话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首诗咏进香,不知怎的会拉扯到美丽的仙女上去?不过吴梅村是先帝最宠爱的文学侍丛之臣,这诗大约会有点道理。”
  
  梁羽生在这里采用了民间流传颇广的顺治皇帝五台山出家的传说,并借一个秀才之口引了“大诗人吴梅村”写的充满隐喻色彩的诗。但这真是吴梅村的诗么?
  
  清朝以至近代肯定或驳斥“顺治出家说”的文章,往往都爱引吴梅村(伟业)的《清凉山赞佛诗》四首。这组诗凡数百言(诗长从略),都是五言,并没有梁氏所引的那几句。
  
  倒是在近百年前,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载1914年《中华小说界》)在考证《红楼梦》“本事”时,附带引到了这首诗的一句:“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吴梅村祭酒所为清凉山赞佛诗四章,即专为世祖而发。廉亲王允禩世子著《日下旧见》,载世祖七绝一首,末句云:“我本西方一衲子,黄袍换却紫装裟。”近人《清宫词》,内有“清凉山下六龙来”之句,皆咏此事。近人《清宫词》,内有“清凉山下六龙来”之句,皆咏此事。”可知,此诗句乃出于“近人《清宫词》”,与吴梅村水米无干。
  
  而清末民初罗惇曧《宾退随笔》“清宫词”条,则详细记载此“近人”名讳及诗作,原文曰:
  
  “吴絅斋士鉴久值禁近,熟闻掌故,曾赋宫词二十四首,颇及秘史,惟注简略不详。然因注以求言外之意,多可默悟者,盖诗人之旨也。诗云……(诗长从略)”,其中第二首即为“双成明靓影徘徊,玉作屏风尘作台。薤露凋残千里草,清凉山下六龙来(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相传咏世祖时皇后董鄂氏事)”
  
  吴士鉴是近代学者,字絅斋,号含嘉,著有《清宫词》、《商周彝器例》、《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含嘉室诗文集》等。看来此诗的著作权应归于吴士鉴。
  
  问题是梁羽生为何会误认为是吴梅村所写?我怀疑他未必是从吴氏诗集或罗氏笔记得来。查查民国时流行的历史小说,如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1915)第二十回:
  
  “后人有清凉山赞佛诗,相传是咏清世祖事,其诗道:(诗略)诗中有双成及千里草字样,是暗指董鄂妃,清凉山是五台山上一峰,是暗指世祖出家,小子也不能辨别真假,只好作为疑案。”
  
  虽然只模糊地说“后人”,但已将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与吴絅斋这首宫词抓置一处。与他同时的另一位通俗小说作家许啸天,其《清宫十三朝演义》(1926)第二十六回:
  
  “后来世祖和董鄂妃一块儿在五台山上清凉寺里修道。吴梅村有一首清凉山赞佛诗,便是世祖和董妃的事体。那诗道:(诗略)”
  
  就干脆把吴梅村与这首宫词的作者划了等号了。或许因为此宫词末尾有小注“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相传咏世祖时皇后董鄂氏事”云云,而旧时书籍无断句,匆忙看去容易混淆,也未可知。
  
  故此,梁羽生让“吴梅村偷后人诗”,应该不是“自我作古”,而更可能是稗贩自那些写通俗小说的前辈们。但不知道演义清朝历史的梁羽生的后辈们,会不会继续稗贩,继续把这诗栽在梅村头上。
  
  走着瞧。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1058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694
声望
37002 声
银两
508882 两
回帖
1187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4-18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7-1-2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读梁羽生小说札记]吴梅村偷后人诗?

有意思,确实在天涯就见过大作啦,再读更是回味无穷

希望稗贩这类事情少点

汗,我又想起昨天看的套用罗立群说羽生公开篇极为精彩……的话了,梁迷药师丹枫以为梁公开篇精彩的也极少

多谢南夫子的读书笔记资料,梁迷得向金迷学习啊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0

回帖

512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512
声望
409 声
银两
5260 两
回帖
100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11-16
最后登录
2007-11-1
发表于 2007-1-24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读梁羽生小说札记]吴梅村偷后人诗?

呵呵,读小说没有必要吹毛求疵,这首诗不仅仅梁的小说中说是吴梅村写的,
还有一些小说上也有,如皇清秘史(作者:惜华楼主)。此诗确是九钟主人所著无疑。
看小说只是一种闲趣,没有必要较真,非如此不可,不如去研习词话史章。
另:
皇后董鄂氏?呵呵,这是死后封的,在世时还是称董鄂妃较恰当。

作者写的不错,赞一个!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295

积分

师出名门

积分
295
声望
286 声
银两
3991 两
回帖
9
精华
0
阅读权限
25
注册时间
2007-7-18
最后登录
2014-10-15
发表于 2007-8-16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依据一个传说这么写的,即便有人考证出与史实不符,那也是史学研究的事,与小说无关。
这不能算是BUG,与《射雕英雄传》中宋人唱元曲不是一回事。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546

回帖

5659

积分

开宗立派

积分
5659
声望
3910 声
银两
17708 两
回帖
1546
精华
3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6-13
最后登录
2020-3-31
发表于 2007-8-1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楼主的文章答楼上

“宋女唱元曲”——也说金庸小说中的“时代错乱”

1966年,梁羽生应罗孚之约化名佟硕之,在《海光文艺》上发表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其中论及金庸在诗词、回目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并拈出所谓“宋代才女唱元曲”来作为个案加以平章。文章中写道:

“金庸的小说最闹笑话的还是诗词方面,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就出现了‘宋代才女唱元曲’的妙事。《射雕》的女主角黄蓉,在金庸笔下是个绝顶聪明的才女,‘渔樵耕读’这回用了许多篇幅,描写这位才女的渊博与才华。黄蓉碰见‘渔樵耕读’里的樵子,那樵子唱了三首牌名‘山坡羊’的曲儿,黄蓉也唱了个‘山坡羊’答他。樵子唱的三首,一首是‘城池俱壤,英雄安在……’二首是‘天津桥上,凭栏遥望……’三首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限于篇幅,不全抄了,可查原书。)这三首‘山坡羊’的作者是张养浩,原题第一首是《咸阳怀古》,第二首是《洛阳怀古》,第三首是《潼关怀古》。张养浩元史有传,在元英宗时曾做到参议中书省事,生于公元1269年,卒于公元1329年。《射雕英雄传》最后以成吉思汗死而结束,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8月18日,黄蓉与那樵子大唱‘山坡羊’之时,成吉思汗都还未死,时间当在1227年之前。张养浩在1269年才出世,也即是说要在樵子唱他的曲子之后四十多年才出世。黄蓉唱的那首‘山坡羊’‘青山相待,白云相爱。……’作者是宋方壶,原题为《道情》。此人年代更在张养浩之后,大约要在黄蓉唱他曲子之后一百年左右才出世……老实说,金庸用了几乎整整一回的篇幅(比梁羽生之写唐经天还多得多),写黄蓉的才华,我是一面读一面替这位才女难过的。宋人不能唱元曲,这是常识问题,金庸决不会不知道。这也许是由于他一时的粗心,随手引用,但这么一来,就损害了他所要着力描写的‘才女’了,岂不令人惋惜!金庸的武侠小说流行最广,出了常识以外的错误影响也较大,所以我比较详细的指出他这个错误。希望金庸以后笔下更多几分小心。”

同年,金庸在《海光文艺》第四期发表《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并未对此批评作出回应。但我们从后来修订版的《金庸作品集》来看,金庸对佟硕之的批评是有保留意见的。黄蓉唱元曲那回(第二十九回《黑沼隐女》)回末金庸有自注云:“散曲发源于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宋金时即已流行民间。惟本回樵子及黄蓉所唱‘山坡羊’为元人散曲,系属晚出。”其意旨大可玩味(如刻意强调“山坡羊”小曲宋金时已有)。而在他书中,金庸亦时时对其小说中与史实不符之处加以解释。如《神雕侠侣》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故意错乱时间、地点,虚构杨过打死蒙哥事,而回末金庸乃特特征引史料多种,并曰“为增加小说之兴味起见,安排为宪宗攻襄阳不克,中飞石而死,城围因而得解。”又如《鹿鼎记》第二十一回:“韦小宝心想:‘果然是建宁公主。’他知道老皇爷共生六女,五女夭殇,只有这位建宁公主长大,是皇太后亲生。”后自注云:“建宁公主其实是清太宗之女,顺治之妹。建宁长公主封号也要康熙十六年才封。顺治的女儿和硕公主是康熙的姊姊,下嫁鳌拜之侄。但稗官小说不求事事与正史相合,学者通人不必深究。”曰“学者通人”,盖微讽佟硕之之辈乎?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二册《太平广记》卷“先唐鬼神作近体诗”条(第664页)和第四册《全宋文》卷“词章中之时代错乱”条(第1299页至1304页),洋洋洒洒,对此问题辨析既明切透,可为的评。(钱氏引例甚夥,亦极精彩,读者可自去翻检)。如云“作者耽佳句,读者不可参死句”;“据史以订此,是为杀风景”;“夫院本、小说正类诸子、词赋,并属‘寓言’、‘假设’。既‘明其为戏’,于斯类节目读者未必吹求,作者无须拘泥……倘作者斤斤典则,介介纤微,自负谨严,力矫率滥,却顾此失彼,支左绌右,则非任心漫与,而为无知失察,反授人以柄。”钱氏诸句,实中佟硕之此论之病(包括金庸“自负谨严”而作注解释,也是太在意这些批评而显得“拘泥”了),可堪玩味。

金庸小说多有“时代错乱”之处(非仅梁氏所举),窃以为应作具体考察。一当观其主观意图,是“明知故为”亦或“无知失察”。前者如《射雕》三部曲中对诸史实的别裁,后者则多散见各书(详以后所作札记,此不赘。);更切要处当观其客观效果,是有裨于故事情节叙述及人物塑造,还是无伤大雅(如钱钟书《谈艺录》第396页所言此类“特记诵失检耳,尚属词章中癣疥之疾”,而“观物不切,体物不亲,其患在心腹者乎”),亦或有损小说之整体效果。分别对待,庶几无笼统偏颇之病。

秉此态度,则大可一一拈出金书之“时代错乱”之处,权当趣话,以资谈助。知者当晓我之用意在此而不在彼也。

『附记』梁羽生深讥金庸小说“宋人唱元曲”,而明王骥德却不以马致远杂剧“唐人用宋事”为非(见其《曲律》卷三《杂论》上),二人评语恰可作对,而二人识见不免有高下之别。宜乎顾亭林所言:“俳谐之文,不可与之庄论矣”(《日知录》卷十九“假设之辞”)

『订补』偶忆古龙撰文指出金庸小说中的某些本事,如《书剑》中清兵用望远镜诱惑周仲英小儿子,套出他的话来,是模仿梅里美的小说。今本《书剑》已改动这一情节。可证金庸对批评意见亦在在留心也。

『订补2』世纪新修版《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九回《黑沼隐女》增补了大段文字,写郭、黄二人在求见一灯大师途中,借宿于一家“米铺客栈”,主人杨姓老者夜间在堂上唱起了《山坡羊》(“清风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南窗按:原文误作“单”字,据《论语》记颜回“箪食瓢饮”之典,迳改。)瓢亦乐哉。朝,对青山!晚,对青山!”),又讲解起这曲子的来历。“这首曲子流传至今,少说也有三百多年了。那是唐朝天宝年间传下来的”。当年,唐军两次进攻南诏,两次大败,“被俘和逃散的唐将唐兵十余万人,全数流落在云南”,老者“的祖先就是唐兵的小军官,在云南……安家立业,绵延至今”,并说“这《山坡羊》的曲子,还有好几首,是老朽的祖宗传下来的,听说当年在长安城中流传很广,贵裔庶民,很多人都会唱。唐将唐兵,……被俘不死,沦落云南,这些小曲便也在云南落地生根了。只云南口音跟北方不同,有些小小改动(注:见本回之末)”。

后文又写到黄蓉与樵子对唱《山坡羊》,黄蓉唱了老者昨日所唱那首,只将末句改为“贫,气如山!达,志如山!”(南窗按:三联版此处则是按元人宋方壶《山坡羊-道情》原文作“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该回回末注释二写道:

作者于二○○年初夏,随同围棋老师聂卫平、林海峰,友人沈君山先生等前赴云南丽江,参加“炎黄杯围棋名人赛”,于木王府余兴晚会中,得聆“丽江古乐团”演奏唐宋遗曲,乐手多数为白须老人,乐器用古琴、古筝、古笙等,女歌手合唱唐宋遗曲中,有后世传为元人张养浩所作之《山坡羊》:“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及若干宋人遗曲。合唱曲有录音带出售(今仍可在丽江购得)。据该乐团领队兼指挥宣科先生称,该等古曲曾在英女皇、挪威国王等御前演奏,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演出,获得赞赏,并赠以学术荣衔。千余年前之古乐保存至今,殊为不易。我国诗文源流悠久,非一朝定有一朝之诗文,如李白作《菩萨蛮》词,后人于敦煌石窟中发现不少唐人所抄写之“宋词”。此山坡羊诸曲或真出自唐人手笔,流传后世,元人张养浩闻而善之,加诸笔录,后人遂讹以为张所自作,亦非无可能。毕竟真相若何,后人难知。王国维先生乃一代大学者,其名著《唐宋大曲考》中予此亦未述及。笔者曾查考唐韵、宋韵及元曲数次修改之韵脚,以古韵学素养太浅,难有结论,当再求教于硕学通人矣。欲究其原委,恐非今世考古学家、文学史家、古音乐家、敦煌学家、民族学家等研究不可。评者以本书“宋代才女唱元曲”为笑,作者撰写武侠说部,学识浅陋,于古代史实未能精熟,但求故事生动热闹,细节不免有误。本书初作时,作者未去大理,不知此史实,本小段为后补。在南诏覆没之唐军遗留云云,未必系事实,视作小说家言可也。

可见金庸为能自圆其说真是煞费苦心,效果如何则又是见仁见智了。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回帖

295

积分

师出名门

积分
295
声望
286 声
银两
3991 两
回帖
9
精华
0
阅读权限
25
注册时间
2007-7-18
最后登录
2014-10-15
发表于 2007-8-3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不是史学论文,虚构情节、虚构真实人物的事件,甚至时间顺序有所错乱,都是可以的,不算大问题。
我理解文艺作品的“真实”首先应该追求一种细节的真实,比如好莱坞电影,故事往往荒诞离奇、经不起推敲,但是服装、道具、场景做得比较真实,让人也能看得下去。
所以“杨过打死蒙哥事”是正常的虚构,不算BUG;
但是“宋人唱元曲”则明显滑稽,恰如古人衣冠如常,却穿一双现代皮鞋一样。
比如黄易的《寻秦记》中,战国时期的人居然在纸上写字,也是一例。
另外,《射雕英雄传》尽管花了大量的篇幅渲染黄蓉的聪明机智,但是普遍比较失败,有点小学生作文的味道。
不只是唱元曲,还有贬低神算子瑛姑来反衬黄蓉也是如此。他让瑛姑把极简单的九宫算(三阶幻方)当独家发明非常可笑,在《易经》中就记载有三阶幻方“洛书”,“九宫算”之名在汉初就有了。瑛姑潜心研究数学,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这些?即便瑛姑真的无知、闭门造车,那从她会开平方、开立方算法也看得出她很聪明,绝对不会可笑到把三阶幻方当法宝的程度。
只能说是金庸对数学和历史的知识浅薄造成的。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4-18 21:50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