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5

[作品] 说说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场白

[复制链接]

333

主题

3239

回帖

2万

积分

武林盟主

积分
25136
声望
21337 声
银两
53132 两
回帖
3239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28
发表于 2024-6-26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说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场白
                                ——《龙虎斗京华》“楔子”评析


     《龙虎斗京华》的楔子“夜雨空山 深宵来怪客  白云苍狗 古刹话前缘”,揭开了梁羽生先生三十年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每次翻读之,常有一种不同于其它梁著之感觉。梁著武侠中有几部小说以“楔子”开头,开篇之作《龙虎斗京华》,跨越式之作《七剑下天山》,巅峰之作《萍踪侠影录》,还有封笔之作《武当一剑》等,不难看出,以“楔子”之作品在梁著武侠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从创作背景而言,《龙虎》对于梁羽生先生来说应该是猝不及防的创作任务,主题是武侠小说,内容涉及擂台战和太极门。虽然梁羽生先生之前并未创作过武侠小说,但凭借着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特别是擅长于古诗词,更对还珠楼主、白羽等民国武侠小说名家作品有很深的积累,便以这段“楔子”作为小说的开篇,共连载四期。内容是从一位曾历经江湖风波的老人口中,讲出一段自身经历过的传奇故事,从这个传奇故事中带出了三十多年前的一段武林风云故事。通过这样的讲述,增加了连载的小说的真实性,使之为贴近于读者。同时也是利用连载“楔子”的几天时间,进一步完善构思。就整部作品而言,“楔子”起到一个故事叙述者的作用,与之同时,“楔子”本身又是一个带有武侠元素的传奇故事。

    “楔子”开篇是梁羽生先生填的一首《踏莎行》:弱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剑光刀影烛摇红,禅心未许沾泥絮。绛草凝珠,昙花隔雾,江湖儿女缘多误,前尘回首不胜情,龙争虎斗京华暮。

    在此试解读这首《踏莎行》:“弱水”意指险恶之途,也指爱情道路,“萍飘”有飘零离散之意;“莲台”意指佛门莲花座台,“叶聚”为聚合之意,“卅年心事凭谁诉”意为心事无从倾诉,累积长达三十年。整句的理解似指主角昔年历经命运奔波、爱情离散,飘零无依时皈依于佛门之中,但是累积的满腹心事无从倾诉三十余载。“剑光刀影”意指这往事涉及的是武林恩怨,意为深夜红烛中时时浮现出昔年剑光刀影的往事;“禅心未许沾泥絮”意指一切往事已矣,如今只余佛门苦修禅心。“绛草凝珠”、“昙花隔雾”,似引用《红楼梦》中黛玉还泪之典,追念曾经有一段美好纯洁的爱情,却是那么的短暂,便在烟雾中飘散,“江湖儿女缘多误” 意指这是江湖儿女的一个宿命。最后一句,回首往事,心中无限唏嘘,那曾经出现在京华的“龙争虎斗”宛若一暮暮重现于眼前。

    这首词以弱水、莲台、刀光剑影、禅心等图景和意象描绘了江湖世界曾经的一段传奇故事,这段传奇故事包含着武林中龙争虎斗、人生百态和多少情感离乱,词的主角曾在江湖中历经风雨、最终领悟人生真谛的心路历程。读罢全书,再读这首《踏莎行》,当能发现书名《龙虎斗京华》已隐含其中,重头戏“擂台战”包含其中,主角的故事(书写一位历经江湖风波,爱情创伤最终皈依佛门的奇女子)乃至整部小说的构思也都蕴含其中。品读这首词,不禁为梁羽生先生的诗词创作能力、小说构思能力,乃至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深入感到叹服。

        紧接着《踏莎行》,便进入了“楔子”正文。连载时第一段是评论发生在澳门的“吴陈擂台战”,再以一位昔年涉足江湖,如今已进入垂暮之年的故事讲述者身份,讲述当年遇到的传奇往事,作为小说的引文。这段引文无形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不过后期通行版删去了这第一段,感觉有点可惜了。   
   

    “楔子”引文后进入正文,以讲述者回忆三十年余年前,到塞外异域访友的遭遇,便将读者引到了辽阔的边塞大地。梁羽生先生居于南方,但是在初次创作的笔触就指向了塞外,而且之后很多作品也是围绕着边塞大地展开的,塞外最终成了羽生先生此后创作生涯的一个“情结”,最终构建了以“天山”为中心的塞外体系,而这段“楔子”一定程度或许便是构建这个体系的开端?

        书中如何展现出塞外风情?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漠漠荒原,遥接天际,这一片广阔的天地间,是驱赶骡车的旅人,一幅羁途萧索的景观,读者从中感受到塞北的广阔荒凉,旅人在旅途中的艰苦寂寞。寂寞路途中,得遇同样赶着路两乘骑客,本来应该是好事,但两乘骑客却是身怀武功,带着武器,却不知是否劫杀行旅的绿林好汉?两乘骑客的身份是什么?同旅人之间是否会引发什么故事,在此引发读者第一问。

    旅人陷入塞外荒原,无从投宿的困境,却意外发现了树木稀疏小山的一座古寺。塞外荒原的浩瀚无垠,与古寺之细小简陋,形成鲜明的对比,读者可感受到古寺的凄冷无依。但正是这小而简陋的古寺为旅人提供了一个庇护的场所。投宿古寺,得遇了独居古寺的老尼姑,得见古寺中种种练武的痕迹,这老尼姑的身份是什么,在此又引发读者第二问?

    旅人进入禅房,竟也拿起佛书,与老尼姑谈论佛经佛典,既表现出老尼姑是一位有着传奇往事的“隐世高人”,同时也侧面展示出旅人也是有着传奇经历和学识修养的非凡人物。深夜大雨,寒风阵阵,加深了古寺周边环境的荒凉,是什么使得这位有着非凡过去的尼姑放弃过往,数十年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参佛?在此引发读者第三问?

    佛堂藏着的画像,画像中人竟是老尼姑当年的未婚夫,未婚夫当年为什么会死于宵小之手,究竟是经历过多么惨痛的往事,才让老尼姑独自在塞外荒原古寺中修行?在此又引发读者第四问?

    深夜间两乘骑客到访,两乘骑客与老尼姑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的到来又会引发什么故事?在此又引发读者第五问?
这一切问题都将随着老尼姑讲述往事而一一揭开。这便揭开了《龙虎斗京华》故事的正式开篇。

    夜雨空山,深宵来怪客。白云苍狗,古刹话前缘。抛开真正的故事,“楔子”这个内容会让很多读者觉得向往,江湖中人,游历塞外,夜宿古寺,得遇奇人,遭逢异事、聆听传奇,单这几个武侠元素,已经形成一部武侠作品;且其中的环境塑造、悬念设置、武功构思、边疆宗教等元素的运用都是颇见功力,移步换景、悬念迭出使到这段历程显得紧张刺激,让人急欲解开其中的谜团。谁不想一生中有过一两段如同这样的经历,于武侠小说的爱好者而言,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按照武侠小说的的设定,这便是“奇遇”了。这段“楔子”虽然只是起到《龙虎斗京华》的引文作用,但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武侠故事看待。记得当年初接触梁羽生先生小说,曾听我哥介绍,梁羽生先生第一部武侠小说是接到创作任务,一夜间完成,次日见报,当时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阅读完《龙虎斗京华》这部新派武侠开山作,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就是写了一个小说开篇,满足见报的需要。当时梁羽生先生小说刚进入内地,各方面的资料都很少,梁羽生先生的创作历程对于内地的读者是个谜,而且我哥自己也不读武侠小说,便也跟着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过现在重温这段“楔子”,如果将之列为一部相对独立的短篇小说,那么梁羽生先生在一夜间完成构思,甚至完成初稿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奇遇”虽然让人心动,让人向往,却也有意犹未尽之感觉。如果让旅人跟随老尼姑和两乘骑客的足迹,进入并参与他们的复仇故事;又或是让旅人根据老尼姑的讲述,沿路探寻一下他们曾经走过的足迹,或是再遇到他们的故人,其实小说的“尾声”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要不旅人就不会关注到老尼姑已经手刃仇人的信息了,只是这方面的内容太少了些,否则这段“奇遇”将会更为丰富多彩,更激起读者的关注热度。看过一些记载,晚年梁羽生先生曾有意将改写《龙虎》,将10来万字的中长篇武侠作品改写成60万字的长篇作品,但可惜这个想法未附诸实施,如果真的改写成功的话,或许这段“楔子”会让人看到更多的武侠元素,但是现在只能感叹惋惜了。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333

主题

3239

回帖

2万

积分

武林盟主

积分
25136
声望
21337 声
银两
53132 两
回帖
3239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2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本意作为“百年征文”之用,后来见征文参与者踊跃,妙文佳作频发,就不再加重评委负担了。如今征文也圆满完成,发了聊作征文活动余音,这段时间从各位评委的独到佳评中学到了很多,想到这篇文章倒是失去了一次机会,实为可惜。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9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806
声望
37104 声
银两
509178 两
回帖
11918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28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24-6-26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层楼知道是说实话,但咋有点凡尔赛之感

前面分段不错,最好结尾两段分段还是少了。另看的啥记载?有点钩子放在结尾。所以你真正结尾是前半段,总觉得你也在连载。

另龙虎天地文本语法上好像改了不少,这个楔子也改了较多。我不爱这本书的都感觉语法上天地门槛相对较少,对新读者友好点,但也有些可惜某些细节。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6

回帖

385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385
声望
303 声
银两
1518 两
回帖
146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19-9-11
最后登录
2024-6-27
QQ
发表于 2024-6-2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尹笑书 于 2024-6-27 23:10 编辑

《龙虎斗京华》开篇确实挺独特,此书为“新派武侠”发轫之作,“新派武侠”伊始至今,很少有像梁公这种开篇“亲自下场”的叙写模式。

但在梁公之前,这类叙事方式大有烂大街之象。这源自于对明清小说之继承。

之前经常跟侠友谈及,梁公前期之作殊异于中后期,尤其是《龙虎斗京华》与《草莽龙蛇传》,在行文风格与情节排布方面,这两本走的完全是白羽的路子,但创作技法要稍稍高于白羽,毕竟武侠之新旧根本区别就在于此,局限于时代,这也情有可原。

游龙兄专门逐字逐句解读了开首词《踏莎行》,但有一点“错误”不知游龙兄有没有注意:
“绛草凝珠”、“昙花隔雾”,似引用《红楼梦》中黛玉还泪之典,追念曾经有一段美好纯洁的爱情,却是那么的短暂,便在烟雾中飘散,“江湖儿女缘多误” 意指这是江湖儿女的一个宿命。

“绛草凝珠”是有可能用《红楼》典的,但后面的“昙花隔雾”却不是,二者不应并列放置于“似引用《红楼梦》中黛玉还泪之典”之前。

“昙花隔雾”是照应前面“禅心”一句的。

梁公极其喜爱用“昙花”这一意象。

在《八声甘州》这一阕词中,也有“怅昙花一现恨难休”的句子,这首《八声甘州》是极好的,梁公长调要胜过小令不少。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6

回帖

385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385
声望
303 声
银两
1518 两
回帖
146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19-9-11
最后登录
2024-6-27
QQ
发表于 2024-6-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尹笑书 发表于 2024-6-27 23:07
《龙虎斗京华》开篇确实挺独特,此书为“新派武侠”发轫之作,“新派武侠”伊始至今,很少有像梁公这种开篇 ...

另外,游龙大哥说要我指点,这有点折煞了


按照江湖规矩来说,游龙大哥都能算前辈了,哪有小辈指点前辈的道理

我比游龙大哥恐怕要小得多,如游龙大哥名字中的“少”是字辈,那便是本门“太爷爷辈”了,如此客气称呼“尹兄”,看的人惶惶不安的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主题

3239

回帖

2万

积分

武林盟主

积分
25136
声望
21337 声
银两
53132 两
回帖
3239
精华
55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2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尹笑书 发表于 2024-6-27 23:07
《龙虎斗京华》开篇确实挺独特,此书为“新派武侠”发轫之作,“新派武侠”伊始至今,很少有像梁公这种开篇 ...

多谢尹兄指教,得尹兄回复指教,文章便达到期望值。我本人对古诗词没什么研究,单纯是喜欢读读而已,所以一直以来,对梁羽生先生的诗词领域不是很敢触碰。民国武侠小说读得也不是很多,见识未够浅薄,就梁著同民国武侠的传承方面还须多多学习。

在年龄方面,我或许比尹兄要大一些,但在学识方面,尹兄是远高于我,往后还有很多需要请教之处,所以兄字之称当之无愧。再次感谢!
梁羽生家园http://www.yushengbbs.net/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6-29 03:51 , Processed in 0.0615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