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08|回复: 2

[悼念梁羽生] 永留侠影在心田[转载]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4039

回帖

6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61452
声望
15321 声
银两
63650 两
回帖
4039
精华
1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9-1-1
最后登录
2017-8-6
QQ
发表于 2009-3-1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该文系二手转贴,作者、原载地暂未可知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那时的少年儿童,课余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电视上没有花样叠新的娱乐节目;影院里没有惊险神奇的科幻大片;图书馆内没有品类齐全的必读书目;我们身边更没有时时刷新、如漫天花雨般的虚拟世界。拿上零花钱,最多是玩玩电子游戏;“魂斗罗”,潜入“赤色要塞”,一展身手。那少年激情便在这紧张中化为灰烬。

  在我们童年的作文里,出现最多的是诸如“改革大潮席卷神州”“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类语句,时代的印痕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没有条件和氛围去读经典去看名著,但这并不表示我们的心灵是一片荒芜,至少在我们阅读的世界里,有一个用文字构建的“江湖”。

  “江湖”是至今想来,仍令我热血沸腾的一个词,一个意象,一个世界。它出自《庄子•大宗师》,原句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吐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之后,两条鱼受困于陆地的小洼,借吹气彼此取得一点湿气,用口水滋润对方。困境中救助固然感人, 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彼此互不相识,畅游于江湖之中,来得自由自在。

  “江湖”的直接词义是“江”与“湖”,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也泛指三江五湖,然而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词。广义的“江湖”指“民间”,与朝廷、官方相对,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们所理解的“江湖”,其实是身体离开习惯支撑的土地之后漂泊在“凶险难测、前途未卜”的境遇里的“另一种生活”。换言之“江湖”不是人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不是人们温馨的家乡和天伦关系,更不是正常的职业或工作单位。 那个时候,我最向往的就是“闯荡江湖”,但一想到江湖险恶,而自己又弱不禁风,只有挨打的份,于是在一两次离家出走后,又乖乖地回来了。记得东晋的陶渊明少年时就曾“抚剑独行游”,至于他有没有欺负过人或是被人欺负,就不得而知了。后来唐朝的李白更是“笑尽一杯酒”,然后“杀人都市中”。

  我们人类无法为所欲为,所谓“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当我们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脆弱时,往往把获救的希望寄托在神佛或者上帝身上,但他们又未免太虚幻了,于是打抱不平的侠客,便成了人们的救世主。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山林’主要属于隐士,‘绿林’主要属于强盗,真正属于侠客的,只能是‘江湖’。”在那个世界里,有《高山流水》之款款深情;有《十面埋伏》之重重杀机;有舒伯特之缓缓流动;有斯特劳斯之徐徐吹拂。武功卓绝,英伟不凡的少年侠客,身边总不乏温柔体贴、光彩照人的红粉佳丽。在刀光剑影闪过之后,每每不忘插入莺歌燕舞、旖旎可人的风光。侠骨与柔情,共同演绎一段生离死别、缠绵悱恻的传奇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满纸杀伐之声,常常伴随着世间生活的卑微入梦而来。我们与少年侠士一道,共悲所悲,共喜所喜,共度人生长河的青涩年岁,风尘仆仆地赶一条漫漫长路。待他们把“侠情”“侠气”练成“侠骨”“侠胆”,走过枫叶红遍的晚秋,走过肃杀凛冽的严冬,走到山温水软、落英缤纷的春天,在赢得美人心,抱得美人归之后,我们驰张的心情才随之平复下来。

  究竟是谁发现并挖掘了“江湖”?我常想,如果没有50多年前的那场比武,我们的“江湖”,远不会像今天这般精彩。

  1954年1月17日,香港太极派掌门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陈克夫,相约在澳门擂台比武,前者一拳打中后者的鼻子,最后以和局收场,前后费时仅三分钟。3天之后,《新晚报》副刊编辑陈文统,在上司罗孚的“逼迫”下,化名“梁羽生”,写了他第一篇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从此掀起了新派武侠创作的滚滚洪流。

  梁羽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3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受益匪浅。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从1954年到1984年,他写武侠整整三十年,创作了三十五部武侠小说,计一百六十册,达一千多万字,恰好应了他在处女作《龙虎斗京华》里那句诗:“卅年心事凭谁诉?”封笔之后,他从香港移居到了澳洲,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梁羽生把武侠小说的描写,从打坐炼丹、长生不死、飞剑取人头的“乱谈”中解脱出来,让英雄的身影投射到世俗,让他们的脚步落实到大地,为日后的武侠小说写作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0年来,他不遗余力地创造了一大群凝聚了民族理想的侠客。他们一个个青衫磊落意兴飞扬,出手似行云流水,飘逸自如,引得山河共舞天地同歌。那种理想化的描写,给了中国人营造了一个美妙的梦境。但有时为了在书中表现出侠客的崇高与伟大,其人物塑造不可避免地犯了脸谱化的毛病,使得人物形象过于雷同,过于僵化。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说梁羽生是大鼓,让你在热情洋溢之后,感觉虚脱和无聊;而金庸是木鱼,让你的心清净下来,然后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关爱我们的人类。且不说这个比喻是否贴切,但至少能说明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与金庸的很难相提并论。这一点,我们也无须回避。不过,我接触武侠小说,却是从梁羽生写的《萍踪侠影录》开始的。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初恋,虽然它并不完美,却值得回味。

  想起《萍踪侠影录》,想起自己年少春衫薄,只晓得在武侠天地里心荡神摇,而不知道在现实世界里积极进取;想起当初那个身高不足1米49满口土话的矮个子男孩,正忙着在课堂上偷看小说。初二一次上物理课,老师突然冲下讲台,朝目标走去。就听教室里窸窣声四起,手脚慢的、警觉性差的以及动静大的,都成了老师额外的收获。那时我坐在墙边,有幸逃过此“劫”,事后仍心有余悸;其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个武功稀松平常的家伙跟顶尖高手过招。一眨眼的工夫,十多年过去了。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话说:“花落花开,花开花落,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看到了白发。”我们那一代人,曾经流连忘返在武侠世界,向往生命最初的花好月圆。如今多已坐上了青春落幕的末班车,步履匆匆地辗转于现实生活的熙熙攘攘之中,任凭时光将一切都碾成碎片,把一切都化作云淡风轻。青春是一刹那的芳华,红颜弹指老,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在刀光剑影三十多年后,有人问梁羽生最钟情的人物是谁。他说是张丹枫,《萍踪侠影录》里的张丹枫。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的代表作,共30章,47万言。公元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镇雄心勃发,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北京,过居庸关,入大同城,威风八面,但表面威风怎抵挡得了瓦剌剽悍的铁骑,最后惨败于土木堡。生长于深宫大内的英宗,不过二十来岁,哪里见过这等惨烈的场面,吓得以致于连马也骑不上了,最后索性盘腿而坐,听天由命,结果成了俘虏,比起六百多年后的萨达姆来,英宗逃生的技能实在不敢恭维。当时朝廷重臣66人悉数战死,明军也伤亡过半。《萍踪侠影录》便是以土木堡之变为依托展开情节,讲述了千古名臣于谦抵御蒙古的悲壮故事,其中穿插着张士诚后裔张丹枫与仇家后代白衣女侠云蕾的爱恨情仇。

  梁羽生在塑造张丹枫时,刚刚新婚燕尔,三十来岁,意气风发。他不惜浓墨重彩,以灵山秀水为背景,以诗词歌赋为点缀,把自己的满腔热情、理想与良知都倾注在人物身上。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大侠的风姿:“只见张丹枫白衣飘飘,脚登粉底鞋,头戴白方巾,衬着粉雕玉琢的面庞,笑吟吟地纵身上擂台,姿态美妙之极,真有如玉树临风,梨花飘雪,端的是人物俊秀,潇洒出尘。”

  书生服饰华贵,似乎是富家公子,他独自饮酒,一杯又复一杯,身子摇摇晃晃,颇似有了酒意,忽而高声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摇头摆脑,酸态可掬,咕嘟嘟又尽一杯。云蕾心道:“这酸秀才真是不知世途艰险,强盗窥伺在旁,却还在放怀喝酒。” 张丹枫与云蕾的第一次见面,就充满了戏剧性。因为当时云蕾女扮男装,所以张丹枫叫她“小兄弟”,从此二人,携手闯荡江湖,同生共死,结下战斗的友谊,最后也种下了情根。


张丹枫是张士诚的后裔,其先祖以贩私盐起家,后来逐鹿中原,建立大周,结果修炼的级别不够,被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沉尸长江。张丹枫身肩国仇家恨,与朱明王朝有不共戴天之仇。当时中原有他家族的旧部等着他复国,苏州快活林有藏宝图等着他支配。仰仗瓦剌之手,凭借自己的睿智,他原本可以兴风鼓浪,翻云覆雨,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然而他毕竟流着汉人的血,又岂能为一家一姓的霸业而引外族入侵中原,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在家族与天下面前,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并把祖上的宝藏拱手让给自己的敌人,其气魄之大令人折服。他亦侠亦狂、能歌能哭,非典型的一个性情中人!其生命开放如同阳光、鲜花,散发着侠义精神的芬芳,演绎了“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古训。

  这样一个完人,却又是第一痴情之人,他放得下千古江山,却放不下心中的“小兄弟”,“难忘恩怨难忘你,只为情痴只为真”。我们来看看云蕾的形象,“只见花荫深处,一个少女,手持短 笛,缓缓行来。这少女穿着一身湖水色的衣裳,衣袂轻扬,姿容绝艳,轻移莲步,飘飘若仙。”

  云蕾的祖父,是明朝派去瓦剌的使者,结果遭张丹枫父亲的陷害,以致家破人亡。上一代的恩怨这一辈了结,无论是王孙公子还是草莽贼寇,天地间的至情儿女,一剑穿身却穿不了心。张丹枫与云蕾行走江湖,双剑合壁,天下无敌,但在情路上却甘苦备尝。云蕾背负着太多的责任与仇恨,怀揣着羊皮血书,不敢爱亦不敢恨,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漩涡里,越是挣扎越是深陷。而张丹枫对她却始终如一,不管遭遇多少障碍阻隔,他一直恪守自己的感情选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云蕾,但他的痴情又决不给你拖泥带水的感觉,而是让你叹服他的执著与坚定。

  小说的最后,梁羽生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我们中国人太需要大团圆来收场了。(张丹枫如在梦中初醒低声说道:“小兄弟,你也进城么?”云蕾盈盈一笑,种种恩仇,般般情爱,都尽溶在这一笑之中。 正是: 盈盈一笑,尽把恩仇了。 赶上江南春未杳,春色花容相照。 昨宵苦雨连绵,今朝丽日晴天, 愁绪都随柳絮,随风化作轻烟。)

  从塞北到中原,从中原到江南,从江南再到塞北,张丹枫就如同他坐下的那匹“照夜狮子马”一样,纵横千万里,处处留下萍踪与侠影。在辗转奔波间,走成一道流动的风景,走进我们心中,成为偶像,但我深知,所谓偶像不过是一个幻影而已。

  如今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在“消费型”的社会里,娱乐明星经过炒作与包装,成为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载体,成为时尚的“风向标”。在一大群“粉丝”追逐与热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青年一代精神的贫血。今天我借梁羽生,除了来追怀自己的少年时光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侠义精神招魂。

  如果大家真有兴趣阅读武侠小说的话,希望你们从中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打打杀杀,(2001年暑假我去少林寺,看到《易筋经》,明码标价不过几十元人民币罢了。而在江湖世界里,它可是无数人你死我活争夺的秘籍,让人不免感叹:“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绝不仅仅是机缘巧合,绝不仅仅是花前月下,更多的是去了解无名小辈在成为一代大侠的道路上,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去感受侠者的风范,感受他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自信。我们需要激情;需要煽情;需要口号;需要跟美国、日本的初高中生一较高下;需要拾取一点萍踪,留存一段侠影,给自己漫长的人生添一份厚重。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0

主题

1

回帖

177

积分

师出名门

积分
177
声望
176 声
银两
4077 两
回帖
1
精华
0
阅读权限
25
注册时间
2009-5-11
最后登录
2020-3-31
发表于 2009-5-1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羽生的小说架构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比如“天山体系”,而由于创作顺序不同,难免存在一些BUG,梁老选择了尽量维持原貌,而金庸先生则做了统一修订,这两者都招来了不同的声音。而您的作品也有一个谱系, 您怎么处理修订的问题呢?
步:越庞大的体系,肯定越多BUG,是不可避免的,而改有两种情况,硬伤要改,但是文字风格不改。比如我的《海之妖》,以今天的创作标准来看,有些句子不够好,但我就不改,因为这是一个记忆啊,改了就不是她了,时空的错漏要改,但人物的性格、情感不改。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624

回帖

2462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462
声望
1663 声
银两
3635 两
回帖
624
精华
2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8-1-5
最后登录
2023-12-19
QQ
发表于 2009-6-26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不就生活在江湖中?虽然没有了剑拔弩张的冷兵器,但是我们还不是挣扎在名利场上?
男人趁着年轻,要吃最辣的菜、喝醉烈的酒、坐最快的车、看最美的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3 19:52 , Processed in 0.0566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