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8-11-27 16:33

十三、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看完。

欧亨利最为人熟知的短篇小说,大概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

而我最欣赏的还是《命运之路》,可惜的是,作品集里没有再看到第二篇有《命运之路》水准的作品。

以短篇小说知名的作者,因为数量多,作品良莠不齐是一定的。

而短篇小说的篇幅也决定了并不能承载太多,因此,短篇小说要出精品也是很难的。

什么样的水准的短篇小说算是精品?

举个例子,比如说鲁迅的《故乡》就是精品。

如果以《故乡》为标准,欧亨利的短篇里,并没有可称之为精品的小说。

以短篇小说而论,欧亨利的水准要低于莫泊桑。

《汉书》已看到第八卷。

正史还是比小说狗血。比如前两天刚看的衡山王刘赐一家人的内斗及覆灭,狗血程度不亚于宫斗剧。

正史中的狗血,固然让我看得很有趣,但看书过程中的收获及内心的愉悦并不多。因为,内容并不高明,并无多少闪光之处,几乎没有真善美。

并不喜欢看那些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书,还是那些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明白的书,才能带给我更多的愉悦。

看完没有带给我太多愉悦的欧亨利小说,从书架上取下了应该能带给我更多愉悦的《浮士德》。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8-12-4 16:30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8-12-4 16:37 编辑

十四、

提到李商隐,我最先想到的一首诗是《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一次读这首诗就记住了。

贾谊最可惜的是英年早逝,但并非怀才不遇。

汉文帝已经是个不错的君主了,对贾谊也算是重视,贾谊的许多建言,文帝也是遵从了的。

只不过,贾谊并没有做过大官而已。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贾谊太年轻,要是文帝真提拔他当了大官,以贾的性格及朝臣对他的态度,就算是位高权重,也不会有好结果。

汉文帝是爱惜贾谊的,把他从长沙招回来,李商隐嫌他“不问苍生问鬼神”,其实能问鬼神也已经不错了。

同样英年早逝的王勃写:“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比较而言,汉文帝的确可称“圣主”。

买书也是有瘾的,前几天又买了一套《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我是信奉书非买不能读的,不认同书非借不能读。

至少对我来讲,常言的“书非借不能读”,并不适用。

至于书非买不能读的理由,我可以说出很多,在这里就不说了。

买到新书,还是一如之前,有如饥似渴地感觉,忍不住翻了几页《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讲稿》的第一篇讲的是简 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

那么,要看《讲稿》,至少要读过《曼斯菲尔德庄园》,但是我没看过简 奥斯汀的作品。

没看过,但是买过,书架上有一套简 奥斯汀作品集。

立马取下《曼斯菲尔德庄园》,读了第一章,并纳入接下来的读书计划。

这也是买书而非借书的一个理由,因为,如果要去借《曼斯菲尔德庄园》,必须要等到周末,有时间才能去图书馆。而买了,我却可以第一时间拿过来读。

《讲稿》的前言标题是《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纳博科夫讲了他认为的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基本认同。

其中,他提到,在一次演讲中他向听众提问:作为一个优秀读者所应俱备的条件有哪些?他列了10条,请听众选择:

1.须参加一个图书俱乐部。
2.须与作品中的主人公认同。
3.须着重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书。
4.须喜欢有情节有对话的小说,而不喜欢没有情节、对话少的。
5.须事先看过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
6.须自己也在开始写东西。
7.须有想象力。
8.须有记性。
9.手头应有一本字典。
10.须有一定的艺术感。

大多数听众认为2,3,4比较重要,大约就是认为要有代入感,要从社会、经济等角度看,要有好的情节。

而纳博科夫的答案是7,8,9,10。我与纳博科夫完全一致!!

之前也说过,我看小说,并不是很在意情节之类的。

第8条,要有记性,我的记性却是很差,基本上几乎所有的书,看完就忘。没有好的记性怎么办?我认为是要多看几遍,好的作品值得多看几遍,特别好的作品,看无数遍都值得。比如《红楼梦》,比如《追忆似水年华》。

第9条,手头要一本字典,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手头有一部手机就行了,比字典强大百倍,这是时代的进步。

第10条,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就是说要有审美。这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讲稿》中详细讲了如下几部作品:

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
狄更斯《荒凉山庄》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斯蒂文森《化身博士》
普鲁斯特《在斯万家那边》
卡夫卡《变形记》
乔伊斯《尤利西斯》

我只看过其中的《荒凉山庄》《包法利夫人》《在斯万家那边》。

《尤利西斯》前年看了一部分,当时基本看不懂,就暂时放弃了。

先看《曼斯菲尔德庄园》,如果好看,就多看几本奥斯丁的书。

没错。那么有名的《傲慢与偏见》及《理智与情感》,我至今没看过。

惭愧。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8-12-6 10:59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8-12-6 11:05 编辑

十五、

汉朝刘姓诸王中有几个荒淫程度让人大开眼界。

我想,不独汉朝,任何朝代都是如此。且看富二代官二代的作为,更何况皇二代王二代。

汉景帝曾孙广川王刘去及其王后昭信,残暴荒淫程度是我读《汉书》至此,最令人发指的。

刘去及昭信其人其事,不多说,详见《景十三王传》。

只说其中的陶望卿。

昭信是刘去的王后,陶望卿是刘去的宠姬。

昭信对所有宠姬都是要赶尽杀绝的,所以,污蔑陶望卿与人有奸情。

昭信说:“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翻译一下:“那次画工画望卿住房,望卿袒露肩膀涂脂抹粉靠近画工。又多次出入南户偷看郎吏,疑有奸情。”

最终,陶望卿惨死。这个不说,单说这昭信说陶望卿袒胸露背勾引画工一事。

尽管我不太在意网上对书,以及对历史人物等的评价,但每次读完一篇《汉书》,还是会在网上搜一下相关人物,看看其他人怎么说,以加深印象。

我在网上搜索陶望卿,看了一些文字,着实恶心到了。好些文字里,说陶望卿,说什么"中国最早的裸体模特"“中国古代第一裸模”……还说的头头是道,煞有介事。

说陶望卿是古代第一裸模的根据,就是我引的汉书中的这句:"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这可并不是班固所录的史实,而是昭信污蔑陶望卿的话。

再退一步,哪怕这不是污蔑,也只能说明陶望卿是在脱衣勾引画工,也没有说是请画工画她的裸体啊!何来裸模一说?

真是恶心到我了。

我不是很在意史实,也不反对想象,但讨厌对既有文字的歪曲。

比如说,淮南王刘安的传记中有一句:"王有女陵,彗有口。王爱陵,多予金钱,为中诇长安,约结上左右。"

对刘陵,只有此一句记录。许多人发挥想象,给刘陵想象出许多脑洞大开的故事,这个我完全可以接受。

而根据昭信的一句污蔑,把陶望卿演化成所谓“中国古代第一裸模”,而且说的煞有介事,我不能接受。

小时候,爷爷常唱戏唱歌给我听,但翻来覆去就只有那几首,我唯一还有印象的是一首歌——《苏武牧羊》。

根据记忆,网上找到了原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有笳声,
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汉书》中,苏武和李陵共传,均在《李广苏建传》一篇中。

最感慨的是在匈奴苏武和李陵的几次见面,几次对话,很动人!

料想有人拍过两人的影视剧吧,但我都没看过,不知道是否很好地表现出了这几次动人的会面。

苏武很了不起,读史时,印象最深的除了几次苏李会面,还有就是:

一、苏武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强。

二、苏武牧羊的北海,大多数人说是今天的贝加尔湖,也有少数人质疑并不是贝加尔湖。

三、苏武北海牧羊生活并不是惨到极致,因为他至少还和一个匈奴女人生过一个儿子,名叫苏通国。

苏武和匈奴女人的故事,可以展开想象。

或许,有许多人能接受对陶望卿的“中国古代第一裸模”的演化,却不能接受对苏武和匈奴女人的想象,因为在有些人看来那应该有损于苏武的大节。

裴大猫 发表于 2018-12-6 11:47

风兄的读书随笔真让人长见识,如此沉下心读书的人很难得。

简奥斯汀我印象中应该是个比较温和的女人,尽管终身未婚。我看过一点她的书,语言上觉得比较流畅。

汉书的《李广苏建传》和史记的《李将军列传》对比起来很有意思,我觉得班固将苏建和李广家族放在一起主要是为了对比,对比的重点是苏武和李陵。苏武和李陵遭遇上有些类似,被迫滞留匈奴,家族也受到不公待遇,一个守节十九年,一个愤投敌国,根本原因上来说苏建家族属于恪守道德的传统家族,李广家族属于任侠使气的游侠家族。从李陵的部分看,我觉得司马迁没有班固记述的公允,史记中维护李陵的味道多了一些。

药师丹枫 发表于 2018-12-6 15:44

现在为了眼球,编故事编标题编历史,不要节操太多太多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8-12-10 11:14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8-12-10 13:38 编辑

十六

李商隐诗:“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乃是千百年来的美谈、佳话,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史书中记载了是怎么开始的,却没有记是怎么结束的。

所以后人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

比如,有人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卓文君写的。

前面说过,我完全能接受这些想象,即使夸张一点儿也无妨。

提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大都谈到爱情,不管是史书中记载的开始私奔,还是没有记载的,人们想象的后来的负心。

然而,仅就史书中记载的而言,二人之间的所谓爱情,并不美好,也不算什么佳话。

原文如下:

{临邛多富人,卓王孙僮客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请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临。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大概是说,临邛当地的富人卓王孙,请临邛县令吃饭,席间卓王孙要请县令的贵客司马相如,相如称病不来,相如不来,县令不敢先吃,要亲自去请相如,相如没办法,不太情愿地赴宴。酒过三巡,县令要弹琴,并cue相如,让相如弹,相如辞谢一番就弹了。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卓文君听了琴,看了人,就私奔了。

再后来,就传为了千古美谈。

回到上面一段宴会谈琴,接下来有一句原文: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这句话,当注意的字眼是"缪"字,缪的意思是“诈伪,假装”。

也就是说,这爱情佳话的开始,并不那么美好,是司马相如和县令,做的一个局,县令假装说相如不来,我不敢吃这个饭,以示对相如的尊敬,抬高的相如的身价,并亲自去请相如,相如又假装不情愿,再然后,席间县令又提议相如弹琴助兴,而相如也还假意推辞然后再谈。

是预谋。

并不美好。

我读书真是走马观花,第一次读史记时,并没有在意到这个"缪"字。这次读汉书,终于注意到这个字了。当然就不能视而不见了,意识到县令和司马相如宴会上是做局演戏。

所以,再看什么“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也就感受不一样了。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也就与爱情没多大关系了,只不过是文君和相如卖惨,目的是让卓王孙没面子,而不得不给钱资助他们。

当我要写这篇随笔,再读一次汉书中的《司马相如传》,再一次觉得,我读书不仔细的毛病还在。

因为,在县令和相如赴宴一段前面,还有一段: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这一段里也有一个"缪"字!

大概就是说,梁孝王死了,相如失业,来到临邛,相如素来和县令王吉交好,投奔县令,但没有住在县令家,而是住在一个临时住处(都亭,我不会翻译,反正就是没住在县令家)。而县令假装对相如恭敬,每天都去看他,相如最开始还见面,后来就称病不见县令了,县令因此更加敬重相如了。

原来,县令和相如的戏,并不是从赴宴开始的,而是一早就开始了,就是从相如来到临邛就开始了:

一、司马相如和县令素来交好,但他来投靠县令,却不住在县令家。(这样做是大概是为了显清高。)

二、县令假装对司马相如恭敬,每天去看他。( 素来交好似乎可以把相如接回自己家,但接回自己家即使同榻而卧,抵足而眠,外人似乎不太容易看得见,而每天从家里到相如住处,做给外人看,容易被看到。)

三、司马相如一开始还见县令,后来称病不见。(这也大概是为了显清高。)

所以,戏一开始就做了。县令和司马相如这样做,无非就是抬高司马相如的身价。当然,最开始做戏,也许并没有想到后来卓王孙以及卓文君,只不过是提高了身价,就更容易吸引到卓王孙这样的富人,以后机会便会多很多。

写了这么多,好像是多么大的发现,其实,不过就是两段话,两个“缪”字。想来,读书仔细的朋友,或者“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朋友,看一遍书就发现了,而我,却是在看过《史记》,又看过《汉书》,看了几遍《司马相如传》,才注意到这些。

说自己不会读书,也是事实。

一个县令,一个文人,尚有如此做戏做局的能力,而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平时的权斗一定是我等普通人无法想象的。

所以,普通人就想象一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吧。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前几年本论坛承办"封神志"群杀,我也参加了,并写了两篇烂文章。

为了写文章,去读了《封神演义》,其中一篇的灵感来自于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

其中一段抄录:

{文王带领众文武出郭,径往磻溪而来。行至三十五里,早至林下。文王传旨:“士卒暂在林外札住,不必声扬,恐惊动贤士。”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来,只见子牙背坐溪边。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于子牙之后,子牙明知驾临。故作歌曰:

“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为?五凤鸣兮真主现,垂竿钓兮知我稀。”

子牙作歌毕。文王曰:“贤士快乐否?”子牙回头,看见文王,忙弃竿一傍,俯伏叩地曰:“子民不知驾临,有失迎候,望贤王恕尚之罪。”}

当时,对这一段,我所注意的是两处画线部分。

这一段,和上面说的司马相如没有关系,只是突然想到。

江南 发表于 2018-12-10 23:49

咦?这里竟然有个风继续吹,不得了不得了。。。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8-12-25 13:22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8-12-25 13:48 编辑

十七

班固评霍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这是成语不学无术的出处。

权倾几朝的霍光,似乎不应该不学无术。对这里的不学无术,许多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或许跟我们现在常用的意思不一样。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有才,但为人刻薄,嘴毒,常得罪人。

杨恽评论当朝皇帝,说:“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这是成语一丘之貉的出处。

这个"古与今如一丘之貉"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都是近乎真理一样的话。

古与今的皇帝一样,或者说当权者都一样。

因为人性古与今一样啊。

我们时常也会评论说,那些人都一个鸟样,然而,如果让我们和那些人一样,大权在握,生杀予夺,我们其实多半也会变成一个鸟样。

大权只有一个,在谁手上,谁也不会安生了,必然如履薄冰,心态必然与常人不一样。

比如位高权重的霍光,估计平时也是睡不好觉。

汉昭帝驾崩,无子,立昌邑王刘贺为皇帝,立27天被霍光废了。

刘贺的旧臣先是被控制,后来被霍光全部杀掉。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

也是够狠。

{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二百人临死前,大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见,刘贺当皇帝这27天中,也是和旧臣讨论过是否要除掉霍光的。

所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狠,也坐不到霍光的位置。

都一样。

在读《史记》前,我是个历史盲,对历史了解的很少很少。读完《资治通鉴》后,算是对历史有了一点入门。

然而,鉴于我是那种差不多读啥书都是读过就忘的,所以,读完《资治通鉴》后,也是能记住的东西少之又少。

像赵充国这种名将,在我记忆里大约只有一个名字了,具体事迹一件都想不起来。

这次读汉书,又读到赵充国传,因为之前记不得了,所以又像是第一次读一样,看得十分激动。

最激动的不是赵充国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当仁不让地出征西域。

最激动的是看着赵充国和汉宣帝在西域和长安之间的一封封书信,赵充国上书汇报他的战略意图,汉宣帝回书对他提出疑问,赵充国又回书坚持他的想法,汉宣帝又回书催他赶紧出兵……如此几番,汉书里,详细记录了其中一些书信的内容。

主要是赵充国的思想是稳扎稳打,坚持屯田,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汉宣帝要他赶快打,速战速决。

一封封书信看得我心惊肉跳。

主要是:

一、赵充国七八十岁,后来又有病在身,西域军前环境又恶劣。(我担心他不小心就出师未捷身先死)

二、赵充国的思想跟汉宣帝(及朝中大臣)不太一致。(我担心,万一汉宣帝头脑一热,或者朝中出一二个谄臣说几句话,直接夺了赵的兵权,另派人取代之。这样的事历史上应该有不少。)

就这样几年,书信一来一回,一来一回。

赵充国身体挺住了,战略思想也没有改变和让步。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

就这样,一封封书信回应朝中质疑,先是十分之三的人被说服,后来十分之五,再十分之八,一点点把大家说服了。

真是牛!

真为他捏一把汗。

(所以,看书记性不好,也不是件坏事。如果记性好,记得结果,再读就不会这么激动了。)

不过,汉宣帝也还并没死心,还是派了两路人马,分兵攻打西羌,结果两路人马破敌和降敌的成绩,还不如屯田不动的赵充国。

这个汉宣帝是彻底服了,罢了两路兵马,只留赵充国西域屯田。

一个字:服!

赵充国从战场上发回长安的一封封书信,及朝廷发到西域的一封封书信,关系到战局,应该都是加急吧。

我会想象,这一定会累死很多匹马,累坏很多个送信人。

我会想象,赵充国怎样的托着病体,口述或者是自己写这一封封信,回答朝中的质疑。

我会想象,长安收到赵充国的上书,是怎样的君臣一堂,彻夜讨论,甚至争论。

虽然当初看完《资治通鉴》,完全不记得赵充国的事了,但还记得当初我对汉宣帝印象是极好的,认为他当得起明君两个字。

这次看完汉书中的赵充国,应该不会再忘记了,这个令人服气的名将。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1-11 10:50

十八

想起之前读《资治通鉴》,有注意到,汉武帝期间,有讨论过是否应该禁止民间私有弓弩等远程杀伤的兵器。

这次读《汉书》,开始居然把这一段略过去了,今天想起来,又回看,在《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开始是丞相公孙弘发起讨论。

{丞相公孙弘奏言:“民不得挟弓弩。十贼彍弩,百吏不敢前,盗贼不辄伏辜,免脱者众,害寡而利多,此盗贼所以蕃也。禁民不得挟弓弩,则盗贼执短兵,短兵接则众者胜。以众吏捕寡贼,其势必得。盗贼有害无利,且莫犯法,刑错之道也。臣愚以为禁民毋得挟弓弩便。”}

公孙弘主张禁止,理由是,盗贼都是出自老百姓,所以如果老百姓手里有弓弩,其中成为盗贼的也就有弓弩,那么官军不容易镇压。

汉武帝把公孙弘的观点拿来大家一起讨论,光禄大夫侍中吾丘寿王提出相反意见。

{上下其议。寿王对曰:

臣闻古者作五兵,非以相害,以禁暴讨邪也。安居则以制猛兽而备非常,有事则以设守卫而施行阵。及至周室衰微,上无明王,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海内抏敝,巧诈并生。是以知者陷愚,勇者威怯,苟以得胜为务,不顾义理。故机变械饰,所以相贼害之具不可胜数。于是秦兼天下,废王道,立私议,灭《诗》、《书》而首法令,去仁恩而任刑戮,堕名城,杀豪桀,销甲兵,折锋刃。其后,民以耰锄箠梃相挞击,犯法滋众,盗贼不胜,至于赭衣塞路,群盗满山,卒以乱亡。故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也。

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三公有司或由穷巷,起白屋,裂地而封,宇内日化,方外乡风,然而盗贼犹有者,郡国二千石之罪,非挟弓弩之过也。《礼》曰男子生,桑弧蓬矢以举之,明示有事也。孔子曰:“吾何执,执射乎?”大射之礼,自天子降及庶人,三代之道也。《诗》云“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言贵中也。愚闻圣王合射以明教矣,未闻弓矢之为禁也。且所为禁者,为盗贼之以攻夺也。攻夺之罪死,然而不止者,大奸之于重诛固不避也。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窃以为无益于禁奸,而废先王之典,使学者不得习行其礼,大不便。}

吾丘寿王主张不该禁止的理由如上,就不翻译了。我主要关注两句话:

一、故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也。(靠“禁止和防范”是不能用来维稳的。)

二、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禁止,禁止住的是良民,坏人是禁不住的,坏人总能想办法搞到,那么良民遇到坏人,就更没办法自救了。)

最后,否决了公孙弘的主张,还是允许民间私有弓弩。

当今社会,也是隔三差五会有人讨论美国不禁枪是好是坏。周围大多数观点是 ,还是禁的好,不管美国,只说如果中国不禁枪,会出很多事,搞不好会乱。

我的观点不明确,说不清,不觉得应该禁,但也不确定不禁后会怎样。

只是说,我小时候,老家可是家家有枪的,那种打鸟打兔子用的猎枪,杀伤力也是不小。那时周围三里五村,倒是几乎没听到过拿枪闹事或者寻仇杀伤人之类的。只听过一次用枪自杀的。

有人说,中国现状,经济啊,民众素质还不成熟之类的,如果不禁,恐怕要乱。

我就想起康德书里的一段话:

{我承认自己不喜欢某些聪明人喜欢讲的一种说法:“某个国家的国民,还没有成熟到享有自由。”……因为根据这样的假设,自由永远不会来到,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先得到自由,他就永远没有成熟的机会。}

今早读《薛宣硃博传》,看到敬武公主,有点眼熟,才想起敬武公主在好几个人的传里出现过。

敬武公主是汉宣帝的女儿,先是嫁给张汤的后人张临,张临死后,又改嫁给赵充国的孙子赵钦,赵钦死后,又嫁给丞相薛宣,薛宣死后,与薛宣儿子薛况私通,被赐死。

{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盖礼贯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一笑相乐,斯亦可矣!”扶惭愧。官属善之。}

薛宣当官时,节假日官吏休假,有个小吏张扶不肯休假,加班。薛宣就跟他讲,不要因公忘私,要回家陪陪家人,和邻里吃吃饭什么的。

你遇到过这样的上司或老板吗?好像很少,我也没遇到过。

不过,去年,有一次老板主动给我加工资,却没给另外一个同事加。私下场合我和老板闲聊,老板说给我加,而没给另一个加的原因,是他觉得,我家庭和洽,而另一个同事,常年老婆孩子都在老家,一年也就回家见老婆孩子一两次。老板觉得,家庭状态会影响工作。

{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说,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高?前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忠闻之,甚惭,上书荐宝经明质直,宜备近臣。为议郎,迁谏大夫。}

御史大夫张忠要孙宝做儿子的家庭教师,包吃包住。孙宝不干,要走,张忠极力挽留,心里却很不爽。后来,任命孙宝作主簿,孙宝却很乐意的样子,还很隆重,祭灶、请客。张忠很奇怪,找人问孙宝,说,御史大夫(副丞相级别)让你孙宝当个家庭教师,多抬举你啊,你不干,好吧,这可能是清高,既然清高,却怎么又去做有能力的人都不愿做的主簿(类似秘书)呢?还很高兴的样子。

孙宝说,有能力的人不屑做主簿,御史大夫却认为我应该做个主簿,然后,大家都没有提出异议,那就说明很合适啊,我还有什么可以清高的?之前,大夫儿子要学文,给我安排近便的房子。可是,是你要学,而不是我要教啊,你要来我这求学才行,却不是我过去教你……

孙宝这是书生意气,文人迂腐?

{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曰:“不愿见。”吏牵持匈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曰:“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霍光当政时,上官桀等人谋刺过他,后来就加强了警备,有人来觐见时,全都要脱衣搜身,然后两个人挟持着才能接见。有人引见几个有才能的人给霍光,其中,只有萧望之,不愿意被搜身挟持见霍光。霍光知道了,把萧望之叫过来,萧望之怼了霍光一顿。最后这些人里,只有萧望之没被任用。

萧望之这是书生意气,文人迂腐?

自己思考了一下,如果换我是孙宝和萧望之,我会怎么选择。

我不会像孙宝一样,我会选择去当那个副丞相的家庭教师。

我却会跟萧望之一样,坚决不在别人的挟持下见霍光。

人很复杂,每个人都不一样。

药师丹枫 发表于 2019-1-11 15:47

生活艰辛,不虑外言,只问本心


还是有风骨的。

家庭教师在我们角度不算侮辱。不知道当时社会眼光如何。

冯小唐 发表于 2019-1-11 18:34

主簿好坏是个官?孙的职业规划是走仕途而不是做先生。

裴大猫 发表于 2019-1-15 10:53

{我承认自己不喜欢某些聪明人喜欢讲的一种说法:“某个国家的国民,还没有成熟到享有自由。”……因为根据这样的假设,自由永远不会来到,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先得到自由,他就永远没有成熟的机会。}

康德就是厉害。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1-19 15:55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1-19 16:05 编辑

一九

再提当年的群杀。我写的两篇烂文,是与西岐,与文王武王有关的。

我文中提到过几次文王武王治下的西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以及“画地为牢,竖木为吏”。

事实上,后世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多半并非实指,只是用来形容而已,是用来赞美的词句。

而我在两篇文中,还是用了它的字面本意,就是实指西岐,夜里不关门,看到东西不拾,地上画个圈旁边竖个木,罪人就乖乖的不出圈。

而我写这些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赞美文王武王,正相反,是为了说明文王武王采用的是高压手段,治下之民是惧怕的不敢闭户,不敢拾遗,不敢出圈。

当然,我不过是写虚构的小说,并不知道真正的文王武王是怎样治理的。

我想说的是,我从内心是不太相信所谓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画地为牢,竖木为吏”,不相信这些,不是不相信掌权者能做到这样,而是不相信他们靠德行靠爱民如子什么的能做到这样。

在我看来,能这样,一定是靠高压,靠让人恐惧的手段才能做到!

《汉书》中的《循吏传》接下来就是《酷吏传》。

班固在写循吏们的治行时,多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民得其利,蓄积有余。}
{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写酷吏们的治行时,多是下面这样的句子:

{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至则族灭其豪穰氏之属,河内道不拾遗。}
{以故齐赵之郊盗不敢近广平,广平声为道不拾遗。}
{郡中震恐,道不拾遗。}

可以体会一下。

我觉得,这不是偶然。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2-12 15:07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2-12 15:08 编辑

二十

网上好多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且有人深信。

我完全能接受这样的想象。但我觉得并不是。

退一步,即使王莽是穿越者,那也是个水平不高的现代人穿越过去的。

有人又说,那是因为写《汉书》的是汉朝人,而王莽最后是失败者,所以会被写成汉书里那样。

或许可能。但终究无法知道史书中,有多少真实,多少歪曲。

随着王莽的落幕,《汉书》也已经看完。

《汉书》一百卷,我也大概看了100多天,全是在上班的地铁上看完的。

与之前差不多,看完之后几乎全都忘了,脑子里能留下的并不多。

也一如之前,并无多少高明的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就是读完了,仅此。

因为记性不好,也因为并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到看书中。看书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新的一年,无甚变化,继续平平淡淡,继续看书,继续生活。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2-20 16:24

二一

钱穆的《秦汉史》,书架上放了好多年。

钱穆的书,流行最多的大概是《国史大纲》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谈史,通常是以思想或者说文化为纲。有人说他重思想轻史实,我却很喜欢他的这种阐述方式。

可能许多读者,有扎实的历史功底,能很容易看出钱穆书中史实考究不够深入和严谨。而我,对历史一知半解,走马观花,即使钱先生书中真有一些“轻史实”之处,我也很难发现。

《秦汉史》,从秦写到西汉再到王莽为止,是钱穆的讲义成书,没有详细展开。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主张要“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温情与敬意”令人佩服,我是很难做到,尤其是在读史时,相反,我从来都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其中的政治家们。

所以,在我眼里,史书中鲜有闪光点。而钱穆先生眼里,则常有令人振奋之处。

比如谈汉武帝时,朝臣许多主动请缨出使西域:

{……而同时出使绝域立节不屈者,尤指不胜屈。即此一点,亦见当时民气豪健可用之一斑。赵瓯北氏《廿二史札记》有一节论其事,云:

苏武使匈奴,守节不屈,十九年始得归,人皆知之。然是时守节绝域,或归或不得归,不止武一人也。先是长史任敞使匈奴,欲令单于为外臣,单于怒,留敞不遣。又郭吉讽单于,单于亦留吉,辱之于北海上。路充国为单于所留,且?侯单于立,始得归。是诸人皆在武之先。又《匈奴传》,匈奴欲和亲,先归苏武、马弘等以通善意。马弘者,前副光禄任忠使西域,为匈奴所遮,忠战死,弘被擒,不肯降,至是得归。是武之外尚有马弘也。赵破奴以浚稽将军与匈奴战,为所得,在匈奴中十年,与其子定国逃归,是破奴亦守节不屈者也。张骞先使月氏,道半为匈奴所得,留十年,持汉节不失。后乃逃出,由大宛、康居至月氏、大夏。从羌中归,又为匈奴所得。岁余,乘其国内乱乃脱归。是骞之崎岖险阻,更甚于武也。即与武同时出使者,有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后胜为匈奴所杀,惠仍在匈奴,教汉使言天子在上林射,得雁足书,知武等所在,故武得归。是惠在匈奴亦十九年也。同时随武还者九人,见于《武传》者常惠、徐圣、赵终根,然至今但称武而已。惠后以军功封长罗侯,尚在人耳目间,圣、终根虽附书于传,已莫有知之者,其余尚有六人,并氏名亦不载,则同一使也,而传不传亦有命。又况是时二十余年间,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以相当,前后凡十余辈,则其中守节不屈者亦必有人,而皆不见于史籍,则有幸有不幸,岂不重可叹哉!

今按当时使节,实多危道。张骞初使西域,行者百余人。去十三岁,惟二人得还。然其后奋发求使绝远者益出。此等好奇冒险无畏之风,决不能全以妄言无行之徒目之。即贾谊在文帝时,已上疏自陈,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在武帝朝,亦自请使匈奴。后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致之阙下。终贾皆文人,其慷慨激发如此。可知汉之使节,跨穷漠,逾葱岭,崎岖万里外绝域之邦,往往得其所欲而归,非偶然也。}

唯其“温情与敬意”,方能从“人吃人”的历史中,发现其中激动人心之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上一段文字中,钱穆所引用的《廿二史札记》的作者赵瓯北,即赵翼,就是那个写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诗句的清代史学家,诗人。

《秦汉史》看了一半,钱穆在书中,引用赵翼的史论文字颇多。

想起来多年前,买过一套《赵翼全集》,当年翻了一点儿就放下了,在书架上沉睡至今,有必要找个时间将这套书唤醒了。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2-23 09:21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19-2-23 09:23 编辑

二二

钱穆《秦汉史》读完,全书最后一段乃对王莽之总结:

{盖尝论之,汉儒论灾异,而发明天下非一姓之私,当择贤而让位。此至高之论也。汉儒论礼制,而发明朝廷措施,一切当以社会民生为归,在上者贵以制节谨度,抑兼并齐众庶为务,此又至高之论也。然前者为说,往往失之荒诞。后者之立论,又及往往失之拘泥。前说尊天,后议信古,而此二者,皆使其迷暗于当身之实事。莽之为人,荒诞拘泥兼而有之。竟以是得天下,而亦竟以是失之。然富民豪族之兼并,贫富之不均,社会经济所形成之阶级,起而代古者封建贵族之世袭。惟此一事,厥为西汉二百年最大待决之问题。贾晁董生极论于前,王贡诸儒深唏于后。而汉之诸帝,实鲜有能注意及此,而了解其问题之严重者。惟王莽锐意变法,欲举贾晁董生以来,迄于王贡诸儒之所深概而极论者,一一见之于实政。此不可谓非当时一杰出之人物。不幸而莽以一书生,不达政情,又无贤辅,徒以文字议论为政,坐召天下之大乱。而继此以往,帝王万世一家之思想,遂以复活,五德三统让贤禅国之高调,遂不复唱。而为政言利,亦若悬为厉禁。社会贫富之不均,豪家富民之侵夺兼并,乃至习若固然,而新莽一朝井田奴婢山泽六筦诸政,遂亦烟消火灭,一烬不再燃。西汉诸儒之荒诞拘泥,后世虽稍免,需西汉诸儒之高论,后世亦渐少见。是王莽一人之成败,其所系固已至巨。至于其人之贤奸诚伪,犹是对于王莽身后一人之评骘,可无斤斤焉深为辨也。}

钱穆肯定王莽为当时的杰出人物,却也觉得他是书生为政,纸上谈兵,以致失败。当然,这段话中,最肯定的还是汉朝诸儒。

我一向以最大恶意揣测政治家们,所以对王莽这类搞政治的高手并无多大感觉。

王莽的政治手段的确高明,但具体到施政水平,就不行了。所以之前一篇我说,哪怕王莽真是个现代穿越者,也是个水平不高的现代人。

这里的水平不高,不是说政治手段,而是指他并没有具备现代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今天开始读苏轼词。

早上读了两篇,一篇是《华清引·感旧》,一篇是《一斛珠·洛城春晚》。

华清引和一斛珠两个词牌名均和唐玄宗杨贵妃有关。

《一斛珠·洛城春晚》,有人说是苏轼年轻时进京赶考,途中思念新婚几年的妻子而作;有人说是中年时悼念亡妻而作。

我读的版本,是存疑,不确定上述两种的准确性,干脆把词中的思念之情,解读为思念故乡的亲友。

都可以。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解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未见得就好。

《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药师丹枫 发表于 2019-2-23 10:27

楼上两个词牌名十几年前被言情小说化用,华胥引和斛珠夫人,还影视了。可能现在比词牌还有名。小说不推荐,华涉及抄袭还质量不敢恭维,夫人也雷。

药师丹枫 发表于 2019-2-23 10:28

王莽属于脑洞患者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2-24 16:45

二三

今日读东坡词三首: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绀绾双蟠髻,云欹小偃巾。轻盈红脸小腰身。叠鼓忽催花拍、斗精神。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蓬山才调最清新。胜似缠头千锦、共藏珍。

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只应飞燕是前身。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鸳鸯翡翠两争新。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其中有几个我经常见的字,但一直没有用心记下,每次再看,都不敢确定它们的读音,此次记下:

1.槛:本词中意为栏杆,读 jiàn。"槛外人"中,意为门槛,读kǎn。
2.绮:读qǐ
3.绀:读gàn
4.纤:本词中读xiān。“纤夫”中读qiàn。

昨天两首词牌均与杨贵妃有关,今天两个词牌与之没有关系,但是,在我读的书中,注解“龙香入领巾”这一句时,又提到了杨贵妃。

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在中国文学里的存在感极强。

“龙香入领巾”的注解里,引了《杨太真外传》:

{至乾元元年,贺怀智又上言,曰:“昔上夏日与亲王棋,令臣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猧子上局乱之,上大悦。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臣巾上,良久,回身方落。及归,觉满身香气。乃卸头帻,贮于锦囊中,今辄进所贮幞头。”上皇发囊,且曰:“此瑞龙脑香也。吾曾施于暖池玉莲朵,再幸尚有香气宛然。况 乎丝缕润腻之物哉。”遂凄伦不已。}

大意就是,其时杨妃已死几年,玄宗常怀念之。宫廷乐师贺怀智把收藏的自己的头巾献给玄宗,因为这个头巾不一般。当年有一次玄宗下棋时,贺怀智在帝边弹琵琶,结果一阵风将杨妃的领巾吹到了他的头巾上。贺怀智回家后,感觉头巾沾染了杨妃领巾的香气,于是将头巾收藏了起来。多年后,为了慰藉玄宗的思念之情,贺怀智就把沾染杨妃香气的头巾献上了。

我没读过《杨太真外传》,但这一段感觉很有意思,很有趣。

这个贺怀智很有意思,玄宗也很有意思,大唐很有意思。

想起来《聊斋志异》中的《阿绣》:

{临行,所市物,女以纸代裹完好,已而,以舌舐黏之。刘怀归不敢复动,恐乱其舌痕也。
……
以所市香帕脂粉等类,密置一箧,无人时,辄阖户自捡一过,触类凝思。}

刘子固从阿绣那里买东西,阿绣给他用纸包起来,“以舌舐黏之”,用口水将包裹粘起来,刘子固回去就原封不动地把包裹珍藏起来了,“恐乱其舌痕也”。

可笑,又可爱。

在我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时,在读初中,印象深刻的有一次冬天,很冷,早上骑自行车上学后,将作业收起来,到办公室交给老师(当时我是语文课代表),年轻美丽的语文老师接作业时,碰到我的手,放下作业,把我两只手握在手里,说:“怎么这么凉啊!”帮我捂了一会儿。回教室后,双手沾了老师手上擦的香气,一个上午都没有散掉,当时感觉很幸福,以至至今难忘。

就是在那个十二三岁的年龄,每次收作业,交作业,总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自己的作业本和喜欢的女生的作业本放在一起,这样,就觉得很开心。

怀念那个可笑,又可爱的年龄。

现在的少年比相同年龄的我们,可要懂的多,成熟的多了,也不知他们会不会像我们当时那样可笑,又可爱。

风继续吹 发表于 2019-2-26 16:58

二四

今日读东坡词四首。

《双荷叶》和《荷花媚》是东坡创的词牌名,均指一个名叫贾收的老头的一个小妓。
另一词牌《浣溪沙》与西施有关,《行香子》与佛教仪式有关。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词与富春江有关。

今天本论坛群里热论以前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

有收录过与富春江有关的短文: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东坡的词和吴均的文中的富春江,令人神往。

前年,看Karen Blixen的《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其中一段写非洲原始森林,读到这两句:

You cannot see the sky at all in there, but the sunlight plays in many strange ways, falling through the foliage.

当时突然就想到《与朱元思书》中的这两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也是令人神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