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2:49

回 19楼(纳兰容若) 的帖子

我也觉得是混搭了,但有怀疑自己记错了,现在记性实在不行,正找纳兰求证呢。
所以美帝那作证要发誓,要说事实,并且说出全部的事实。

另外这事里我关注的一点是,家族对史官位置的垄断~

PS:晋没有称王吧,只是公。楚国称王那是藐视周天子啊,春秋的时候,大家还比较老实。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13-3-3 13:21

回 20楼(春水煎茶) 的帖子

尊王攘夷……徐国这种徐戎称王过……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3:35

和纳兰的对话~对话体回帖比较方便><

焦糖布丁 :另外我记得史记写先秦的东西,其实不算很靠谱吧

纳兰容若:谱应该是靠的,不过就是不知道这谱本身靠不靠……毕竟战乱那么多年……

焦糖布丁:对啊对啊,我就是这个意思,他按他能拿到的资料写的,但他能那到的东西……
现在流传的史记,也是刀过的吧

纳兰容若:只能靠人品了,相信当史官的都是人品好的……
据说删过……
反正十篇没了是事实吧?不过是不是官方删了不确定吧?

焦糖布丁:恩,我觉得能剩下现在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

纳兰容若 :因为司马迁有防着么……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复印件藏好,然后再给你个网上曝光……
禁书神马的~有时候越禁越火……

焦糖布丁:我是说之后那么多年啊,水火兵虫,失传了很多书的。尤其是唐以前的……
印刷术威武

纳兰容若:嗯嗯

焦糖布丁:我认识一个汉粉,特羡慕唐朝,印刷术出来,然后宋人大量copy,流传的很多。汉朝的东西,很多就没了

焦糖布丁:对了,关于秦舞阳,我突然想到一可能……不会是司马迁通过黑他,来洗白荆轲吧?荆轲那业务水平实在是烂……之所以让人觉得他不烂的,是因为有个秦舞阳垫底

纳兰容若:早期用竹简金文反而能流传下来
我看过同人~~给秦舞阳洗白的……

焦糖布丁:怎么写的怎么写的?
我觉得,他要那么烂,太子丹也太悲催了,费那么大力气,就找到这么两个货

纳兰容若:说秦舞阳按照司马迁写的那个症状~~明显是急性肠炎神马的(病名忘了)……

焦糖布丁 :我觉得有问题的是哪你知道么?荆轲和秦舞阳都挂了吧,这事要说给后人的只能是秦庭的人
他们要是一开始就发现……使者有问题了,还不防备啊?荆轲那么一说就信了啊。

纳兰容若:事后诸葛亮也是有可能的……报告大王!我当时就觉得这人不对!!叫我女王大人啊!当时觉得不对怎么不报告本王!叉出去毙了
于是他的后人说:偷偷告诉你,大王当时吓得尿都出来了…保密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焦糖布丁:恩恩,不过我觉得细节是司马迁脑补的可能更大……

纳兰容若:每个人都脑补几句……离真相就很远了

焦糖布丁:不知道那句爱的告白是不是他脑补的

纳兰容若:我觉得辨别的方法是~~司马脑补的很精彩~~多名句……毕竟文学水平在那里

焦糖布丁 :大丈夫当如是
你觉得无且爱我精彩不?

纳兰容若:挺精彩。取而代之估计也是~~

也无风雨 发表于 2013-3-3 13:55

回 10楼(梅剑雪) 的帖子

司马迁不待见卫霍还是挺容易看出来的。
霍去病的战绩是以诏书表现的,没有任何具体的叙述【所以汉武大帝之类的电视剧只能YY说他不受拘束从来不发战报给朝廷~~~没办法啊,具体的战略神马的司马迁不写人编不出来啊摔~~~】然后总结原因就说是天幸,这个应该是一语双关吧,天幸同时也是是天子幸。可怜卫青无辜中枪【王维乱入:卫青不败由天幸~~~
然后卫青么没什么大毛病,司马迁就说大家不称颂他是因为他不礼遇士大夫。这个就是没事找事了,有魏其武安的例子在前面,鬼敢礼遇士大夫啊~~~但他很有天良地在淮南王的传记里夸了一通说卫青在军队中有人望神马的,我森森怀疑这个互见法是故意的~~~就不让你的光辉形象出现在你自己的传记里哼哼╭(╯^╰)╮
YY居多啊,楼主见谅~~~
司马迁不爽卫霍应该不是不爽他们本身吧,主要还是不爽汉武帝~~~~
然后卫霍在唐诗中的文学形象就二分了,一面作为满载豪情胜慨的战功卓著的名将,一面也成了饱食民脂民膏的贵戚~~~

也无风雨 发表于 2013-3-3 14:07

回 9楼(岳铁) 的帖子

哇唔!!!!!居然找到了同好~~~真开心
王立群怎么能和他比哼哼~~~【高中时候看《读者》上王立群说东方朔的一篇文章,文本的解读故意导向片面的结论,就是说东方朔擅恢调能够个汉武帝带来欢乐【主要是他要给读者带来欢乐】然后人物真正的追求和对于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思被故意忽略了,我当时看了就超不爽的~~~

姜鹏老师《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我木有听过但买了书,还有美貌的签名啊他字很好看!!!
但我觉得还是听他上课比较精彩,他开一门《资治通鉴》导读的选修课,《资治通鉴》是好像他的本行,讲的更精到一点,小课堂也更方便卖萌。11秋季学期他还木有上百家讲坛,最后一讲说巫蛊之祸就用了三本史书比较的视角,怀疑这是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的雏形~~~~
这书读着挺好玩的,但具体的也多是援引前人成果,要是放到现在我应该不会自己掏钱买一本吧

梅剑雪 发表于 2013-3-3 14:20

回 19楼(纳兰容若) 的帖子

汗,读书不到家,献丑了

梅剑雪 发表于 2013-3-3 14:23

回 20楼(春水煎茶) 的帖子

确实混搭了,在发之前应该去翻翻《左转》看一下

梅剑雪 发表于 2013-3-3 14:28

回 23楼(也无风雨) 的帖子

太史公貌似对于外戚都很有看法,对于卫霍太史公明显偏颇了。相比于写李广的传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纳兰容若 发表于 2013-3-3 15:08

外戚和宦官是老大难问题嘛~~一般文人对这两者都有偏见……其实现在也差不多吧?官二代富二代神马的……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5:22

回 28楼(纳兰容若) 的帖子

摇头,我觉得吧,宋以后那些科举出身的,看不起外戚算是有底气。
汉朝那群靠爹当官的,去鄙视靠姐姐妹妹姑姑阿姨当官的 ,真是乌鸦落在猪身上。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5:34

回 23楼(也无风雨) 的帖子

刀笔!司马迁的笔是原子弹等级的,真心佩服他这洗地水平,卫霍那赫赫武功放在那里,他能给人造成印象——运气好,皇帝偏心,没啥大不了的。

李广那常败将军,论战绩都没法鄙视李广利的货色,他洗啊洗成旷世名将了,只是运气不好,皇帝不待见,才没建功立业啊~然后后人一堆跟着YY的,如果李广得到赏识,早就统一宇宙了~~
如果说李广曾经大胜,然后被皇帝不待见不让他接着发挥能量了,这么假设还算有依据——比如岳飞,问题是李广不仅不曾胜,还常败,大败,还能这么假设——或者说诱导读者这么假设,实在太强悍了。

进一步说,汉武帝当然有私心有毛病啊,可是你看连司马迁这么有良心的文人一样有偏见有私心,古往今来文人集团那超良好的自我感觉哪来的?谁能替他们的品德担保?他们自己的文章吗?

梅剑雪 发表于 2013-3-3 15:42

回 30楼(春水煎茶) 的帖子

司马迁貌似比较同情悲剧英雄。。。。。。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5:49

回 31楼(梅剑雪) 的帖子

他和李家直接有交情……又不是八竿子得不到的路人甲。
从小说的角度,这样的设定是比较萌比较讨巧,问题是他写的毕竟不是小说吧。要不要那么狗血啊……

岳铁 发表于 2013-3-3 16:02

回 24楼(也无风雨) 的帖子

嗯,这书是科普型的,就是让我觉得科普得比较好。真要说专业,搞历史研究肯定不轻松。不说具体事件的相关文献要通读,光是史料辨析方法上的疑惑,加上相关背景知识,门槛就够高了。跟写论文一样,一个点真要研究透彻,工作量很大,又不能仅仅纠缠在这个点上,否则站得太低还看不清楚。
我现在觉得以我的水平,史学的名著、专著读起来还是蛮累的,就只能看看这种科普性的,美其名曰观其大略。

云重 发表于 2013-3-3 16:31

回 29楼(春水煎茶) 的帖子

连皇帝都是拼爹的,贵族们没有感觉到自己黑..
外戚就不一样了,大伙都是靠祖先累世功勋慢慢熬的,你凭什么靠姐姐妹妹一朝宠幸就鸡犬升天。
而且外戚的危害明显要比一般贵族大吧.不要说司马迁这么想,汉武帝肯定也这么想,要不然他杀了钩弋夫人呢。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6:40

回 34楼(云重) 的帖子

祖先的功勋吃很多代,难道不是更无耻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外戚大部分时候是皇帝的盟友,宦官也是。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6:42

至于危害谁更大,这个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分析,功劳谁大?承担多少责任,建立多少功劳,相应的也能产生多大的危害。

云重 发表于 2013-3-3 16:54

可是这盟友一旦失控,造成的混乱也是十分可观的;
自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以后,贵族大夫们对政权的破坏就小多了,他们也就是维护本阶层的既得利益,可宦官外戚动不动就权倾朝野.

春水煎茶 发表于 2013-3-3 16:56

回 37楼(云重) 的帖子

他们影响小,就是皇帝重用外戚对抗大臣哦
另外文人和贵族不是完全一致的吧。贵族同时也可以是外戚。 外戚权倾朝野,说到底是皇帝给的。

云重 发表于 2013-3-3 17:16

所以说罪恶的根源还是在皇帝?于是太史公很讨厌皇帝,连皇帝的打手也讨厌。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参赛】我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