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86|回复: 29

开创新派的宗师——梁羽生小说艺术谈 罗立群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发表于 2010-7-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1:49

新派武侠小说开山宗师梁羽生共著有武侠小说35部,二千余万字,拥有上
亿读者;本书是海内外第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梁羽生小说的专著,值得广
大“梁迷”和武侠小说爱好者、研究者一读。作者在本书中,将梁羽生全
部小说归成四大分支,重点评论“天山系列”;分论梁羽生小说中的武功、
爱情、诗词、情节、人物;选择《萍踪侠影录》等五部代表作作细致分析;
论述梁羽生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定位。书后附有梁羽生诗词曲选辑31首和梁
羽生武侠小说创作年表。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次武侠的因缘——代序

两次武侠的因缘——代序    柳苏

    我和梁羽生有过两次武侠的因缘:一次是催生他的武侠小说,也就催
生了新派武侠小说;一次是催生他对新派武侠小说的评论,也就是把新派
武侠小说开山祖师金庸、梁羽生双双推上了评论的坛坫。前一件事许多人
知道,后一件事知道的人就较少了。
    三十一年前的1954年,香港有两派武术的掌门人到澳门去比武打擂
台,几分钟的拳打脚踢,就打出了几十年流行不绝的新派武侠小说龙争虎
斗的世界。香港禁武术,要比武,得向澳门去开台。这一场太极派和白鹤
派的比武虽然只打了几个回合,却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有家报纸是把它当
做头版头条新闻刊登的。我当时在《新晚报》负责主编的工作,在那一天
的擂台热中,忽然心血来潮,想到何不在报上连载一篇武侠小说,来满足
这许多好勇斗狠的读者?编辑部几个人一谈,都认为打铁趁热,事不宜
迟,第二天发预告,第三天就开始连载了。
    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新晚报》其实就是《大公报》的晚报,日晚
报是一家,两个编辑部在同一层楼里。梁羽生当时是《大公报》的副刊编
辑,是一位能文之士,平日好读武侠小说;金庸当时是《新晚报》的副刊
编辑,也是能文之士和武侠小说的爱读者。两人平日谈《十二金钱镖》《蜀
山剑侠传》……经常是眉飞色舞的。这时候,这样一个临时紧急任务就落
到了梁羽生的头上。他也就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说干就干。当天的晚报已经出版,登载了比武的头
条新闻;第二天头条新闻前的预告,就是梁羽生的处女作《龙虎斗京华》
明天和读者见面。梁羽生是个快手,长篇的连载小说这就如期无痛分娩出
来了。
    这件事在当时真是易如翻掌的,就和平常的约稿、写稿一样,不算怎
么一回事。谁也没有料到,它居然成了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派武
侠小说从此诞生了。
    后来的传说对于我们就真是新闻。说什么这是经过香港当地的党委郑
重讨论过的,同意左派报纸也可以刊登武侠小说,还决定了由《新晚报》
发表,作为尝试。更有传说,说决定这事的是北京,决定者是廖承志。越
说越神了,其实事情哪有这么复杂呢。不过,廖承志倒是欢喜看武侠小说
的。据说中共的更高层中也有同好者。
    有人曾说,这以前香港并没有武侠小说,这以后才展开了武侠的境
界。这也是一种可笑的想当然。香港报刊上是一直有武侠小说刊登的,不
过故事和写作都很老套,老套到没有什么人要看。到梁羽生出,才开了用
新文艺手法写武侠小说的新境界,使武侠小说改观;金庸继起,又引进了
电影手法,变得更有新意。这就形成了新派武侠小说。顾名思义,可以想
见在他们这些新派以前,已经有了旧派的存在,要不然,又怎么会有新派
之名呢?
    金庸的继起,是因为《大公报》见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很受读者欢迎,
要他写稿;他一时难写两篇,他是《大公》的人,自然只能写《大公》而
系《新晚》。《新晚》怎么办?好在还有一个金庸,也是快手、能文。他
早就见猎心喜,跃跃欲试,这就正好。他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就以更
成熟的魅力吸引读者了。
    梁羽生初出,有些势孤;金庸后起,两人以双剑合璧之姿,大大地壮
大了武侠小说的声势,奠定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基础。
    梁羽生、金庸写作新派武侠小说,纯粹是一个偶然;新派武侠小说在
左派报纸首先诞生,也纯粹是一个偶然。左派而影响扩大到香港许多报
刊,更扩大及于台湾、南洋、欧美的华人社会,那就不是偶然了,它证明
武侠小说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最后更在中国大陆上也大为风行,甚至有正
统的文艺理论家奉之为“革命文学”,就实在出人意外,如果不是对自己
的脑袋先作一番“革命”,恐怕就无法接受这文学上的“革命”论。
    无论如何,旧派的、陈腐的、奄奄一息的武侠小说,由金、梁创新成
为新派的武侠小说后,已经历三十年而不衰,而且产生了国际性的大影
响。这固然和二次大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华人流布有关,但也表现了它自身
的生命力量。它的化腐朽为神奇,征服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和海峡两岸高
级的领导人,是文学史上一件大事,也是它本身多少带有革命意义的一件
大事。
    新派武侠小说诞生大约十年后,大陆上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十年,就在
那一个开始之年,我们在香港带着一点不知不觉的懵懂,办了一个“形右
实左”的文艺月刊《海光文艺》。说形右实左,是指它的支持力量而言,
内容其实是不左的,它兼容并包,愿意不分左右刊登各种流派的文学作
品,这兼这并,也包括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在当时,我们是把武侠小
说当做通俗文学看待的,不像今天一些学者提得那么高,但把它们置于文
学之林,也已经算是对武侠小说不歧视,够大胆的了。武侠而流于旧派的
穷途末路,已经不登文学的殿堂。为了适应读者的兴趣,引起大家的重视,
我们决定发表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的文章,谈论新派武侠小说在他们勇
闯直前下的发扬光大。
    作者找谁呢?首先想到的很自然就是梁羽生。当时金庸已经脱离了左
派的新闻和电影的阵营,办自己的《明报》,而且和左派报纸在核子和裤
子的问题上打过半场笔战了。把核子和裤子扯在一起,是因为陈毅当年针
对着苏联和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暗算,撤退专家,收回核弹样品,嘲讽中国
妄想造原子弹一事,说了一句宁可不要裤子,也要核子的愤慨话。《明报》
和《大公》《文汇》《新晚》“三赤报”——三家左派报纸展开了笔战。
刚展开不久,“三赤报”就受到来自北京的制止,笔战“无疾而终”,一
场笔战只能算是半场。左派和金庸以及他的《明报》,彼此俨如敌国,一
般不相来往了。
    《海光文艺》形式上不属于左派,可以例外,还能刊登些金庸的文章
和谈论金庸作品的文章,因此准备在合论以后,继续发表不同意见的议
论,包括金庸的议论。
    梁羽生很爽快就接受了我的写稿的邀请,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发表
时不用真名,在有人问起来时,要我出面冒名顶替,冒认是作者。我当然
一口答应了。
    这就是《海光文艺》上,从创刊号开始,一连连载了三期的那篇两万
多字的《金庸梁羽生合论》。为了故布疑阵,文中有些地方有意写来像是
出自我的手笔,有些地方还加上些似乎委屈了梁羽生的文字。有人问到是
不是我写的,我也不怕掠美,承认了是文章的作者。一直到二十二年以后,
我在为北京的《读书》月刊写一系列的香港作家,1988 年写到《侠影下
的梁羽生》时,才揭开了这个小小的秘密。
    我以为在这样长时间以后,对这样一件小事说说真话,是对谁都不会
有伤害的事。谁知道却伤了原作者梁羽生。海外居然有人做文章,说梁羽
生化名为文,借金庸抬高自己。这一回,倒真是委屈了梁羽生了。
    事实上,我已经交代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是我,不是梁羽生,梁
羽生在听到我的邀请时并不是面无难色的。他有顾虑,怕受到责备。他倒
不是怕有人指责他用金庸来标榜自己。那时候,他以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
祖的身分,声震江湖,以至南洋,金庸后起,名声更传台湾、海外,正是
一时瑜亮,后来的发展是另一回事。梁羽生当时完全用不着借金庸抬高自
己。
    由于文章是他写的,他很自然地表现了谦虚,以“金梁”称而不称“梁
金”。他说,论出道的先后,尽管应是梁、金,但仍称金梁,一是念起来
顺一点,二是曾经有过一位清朝的末代进士、《清史稿》的“校刊点阅”
就名叫金梁(字息侯)。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没有说的,那就是他自己的谦
虚。在私下,他们两人开玩笑时是以师兄弟相称的。梁自然是师兄,因为
他不仅写武侠在先,也比金庸要大两岁。
    在合论的文章中,梁羽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各自作品的特色和优缺
点,如金庸是“洋才子”,他自己有中国名士味;金庸小说情节变化多,
出人意外,他自己则在文史诗词上显功夫。这里面没有对金庸的故意贬
抑,更没有对自己的不实的吹嘘。
    他把自己和金庸连在一起作合论,首先受到的指责是来自左派的高
层。报馆的领导有人认为他是在为金庸作了吹捧。当年笔战不了而了,左
派中人对金庸敌意方深,不骂他已经算是客气,去肯定他那是期期不可
的。不止一位领导曾经在看了合论之后严厉批评梁羽生,有人甚至警告
他,这样称赞金庸,当心将来“死无葬身之地”。他受了这样大的委屈,
直到二十九年后的今天,才向我透露。比起来,今天那些蜚短流长说他借
金庸捧自己的说三道四,就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梁羽生在那篇合论中,对自己也对金庸作了褒贬。既有对金庸的批
评,也有自我批评。文章还在,找出来重读,就不难明白,那的确是实事
求是的。
    合论发表后,我请金庸写一篇回应的文章,也希望他能长枪大戟,长
篇大论。他婉转拒绝了,但还是写了一篇两千字左右的《一个“讲故事人”
的自白》,登在第四期的《海光文艺》上。我是有些失望了,当时的一个
主意,是想借他的大文,为刊物打开销路。梁羽生并没有要借金庸抬高自
己,我们的《海光文艺》倒是有这个“阴谋”的。那些嘲骂梁羽生的人,
其实应该掉过头来,骂《海光文艺》才是。
    金庸在他的文章中,谦称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人”,如古代的“说
书先生”,把写武侠小说“当作一种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不像
梁羽生那样,是严肃的“文艺工作者”。“‘梁金’不能相提并论”。他
带着讽意地说:“要古代的英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
日的口号,那不是太委屈了他们么?”
    但是不久以后,“文化大革命”来了,金庸却以他的《鹿鼎记》的“英
雄侠女、才子佳人来配合当前形势、来喊今日的口号”了,尽管他的“配
合”只是反其道而行地讽刺毛和“文革”,却也成了一点点自我嘲讽了。
这已经是快要三十年前的往事。世易时移,发生了许多变化,这许许多多的
变化不见得比金庸、梁羽生小说中的情节更不离奇,更不使人惊叹或慨叹。
    这些年来,遇见一些对新派武侠小说感到兴趣的人,总爱半开玩笑半
当真地说:“没有你,就不会有新派武侠小说了。”哪有这回事!当今之
世,人们有这方面的阅读兴趣,这就注定了新派武侠小说发展的必然性,
我当时不过适逢其会,尽一个编辑人约稿的责任而已。我约稿,梁羽生、
金庸写稿,这一切都是偶然。但他们两人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大师,
却是必然的,他们有这身手,必然要在雕龙、屠龙上显现出来。我只不过
是可以被拿来开玩笑的材料罢了。
    我还要说一点小小的秘密。不要以为我和新派武侠小说有过这种可笑
可喜的关系,就一定有密密切切的关系。新派武侠小说我其实读得并不
多,梁羽生、金庸都著作等身,我至今读过的也不过各二三部而已,不读
则已,但一读就津津有味,废寝忘餐。这是我的又一个小小的秘密。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1:58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版前言

“畅销作品鉴赏丛书”

出版前言

    从80 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日益深入人心,出版界掀起过
一阵又一阵的中外通俗文学畅销作品热:金庸、梁羽生、古龙、萧逸、温
瑞安和不肖生、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的新、旧派武侠小说,
张恨水、刘云若和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柯南道尔、勒白朗、程小青、
孙了红、克里斯蒂、西默农、松本清张、森村诚一的侦探、推理小说,黑
利、谢尔登、柯林斯、华莱士的社会小说,三毛、席慕蓉的散文集,高阳
的历史小说,梁凤仪的财经小说⋯⋯这一大批中外通俗文学畅销作品以逾
亿的总印数涌向社会,其读者阶层之广泛、人数之众多,可以说都是空前
的。
    面对这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从90年代起,我们的文学评论界
终于承担起引导读者正确评价、鉴赏这类作品的责任,作出了切实的努力。
我社推出“畅销作品鉴赏丛书”,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这套丛书将对有代表性的畅销作品逐一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雅
俗共赏的艺术分析,并提供有关作家生平和著作的可靠资料。这是一项没
有先例的工作,开创阶段恐怕难免粗糙,不能尽如人意。我们恳切希望对
此有兴趣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读者不吝赐稿和批评。我们相信,在大家
的热情支持下,“畅销作品鉴赏丛书”一定会对文学百花园地作出有益的
贡献。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01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立群简介
    罗立群,1957年12月26日生于合肥。当过兵,做过司法干部、中学教
师。1986年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在安徽文艺出
版社工作,现在珠海出版社任职。
    曾在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学术专著有《中国武侠
小说史》《中国侠文化》《中国游侠与西方骑士》(译著)《中国武侠小
说辞典》(主编之一)等。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05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梁羽生其人

        一、梁羽生其人

    武侠小说在华人的世界里争相传阅,梁羽生的名字也随着武侠小说的
流传而广为人知,梁羽生的名字是和武侠小说紧紧地联在一起的。
梁羽生的作品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要阐释这一问题,还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让我们从梁羽生的
身世谈起。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10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1.梁羽生的生平

1.梁羽生的生平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2年出生,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梁
羽生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中很有一些产业,算得上是一个富户。他家在
乡下,地近瑶山,是游览的好地方。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梁羽生熟读古文,好弄词章,经常填词作赋,一抒情怀。
    1943 年,广州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
为师,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
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一说
是《新晚报》)做副刊编辑。1949年以后定居香港,现侨居澳大利亚悉
尼市。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梁羽生博闻广识,多才多艺,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写
过许多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还曾用“陈鲁”的笔名写中国象棋的
评论文章。他的棋评写得相当精采,公认为一绝,读来比亲临现场观棋还
有兴味。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
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
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
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
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
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
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和
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这场比武经
港澳报刊的大肆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的朋友《新晚报》总编辑罗孚触
动灵机,为了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刊登精采的武
侠小说以飨读者。第三天,《新晚报》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
小说《龙虎斗京华》。随着《龙虎斗京华》的问世,梁羽生——梁大侠初
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已有雏型。  
    在众多的香港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无疑是两颗最耀眼的明
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而金庸则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
创作者,人们往往将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较。为此,梁羽生用“佟硕之”
的笔名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发表在1966 年香港的《海光文艺》
上),详尽分析二人异同。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
(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
诗词、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
影响则较重。”所论颇为中肯。
    从1954 年到1984 年,梁羽生在武侠文坛上辛勤笔耕了三十个春秋,
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余万言。1984 年,梁羽生宣
布“封刀”,从而结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张,准备撰写
正统历史小说。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13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

2.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

    很多人说,“新派武侠小说”的产生,提高了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
虽然如此,在文艺理论界仍然有许多人认定武侠小说不能登大雅之堂。针
对这一问题,梁羽生在许多场合发表过对武侠小说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
一套理论。梁羽生的观点十分精辟、深刻,批评了文艺理论界对武侠小说
的偏见,也指出了武侠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谓我国小说理论界中的
一家之言,很值得我们参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理论,对我们阅读理
解和评论武侠小说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对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价值给予明确肯定。他
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言说:“文学形式本身并无高下之
分,所谓高级与低级,只取决于作者本人的见识、才力和艺术手腕。”他
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赞同。他认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新派武侠小
说更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内容、新的历史见解和成熟的艺术技巧;无视武侠
小说的存在,硬将它排斥在文学殿堂之外,这是很不公平的。对于某些诋
毁和否定武侠小说的观点,梁羽生不无激愤地说:“这只能表示那个人在
容纳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广。他其实也不了解什么叫做武侠小说;或者他看
过的许多武侠小说是荒诞离奇的,这才造成误解。其实武侠小说有好有
坏,文艺小说亦是。即使是反映现实的写实小说亦有好有坏,如果作者功
力不够、观察力不敏锐的话,他尽管写的是写实小说,还是不能反映现实
的。”他指出,作为一种小说流派,武侠小说无疑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
朵奇异的鲜花,“应当允许武侠小说存在”。
    关于如何把握武侠小说的主题,以及如何在武侠小说中反映时代精神
和创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武侠小说必
须有武有侠,武是一种手段,侠是真正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
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
不可以没有侠气。“侠”是正义的行为,做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谓
仗义行侠。他又说:“集中社会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于一个具体的个性,
使侠士成为正义、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时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的腐败和暴虐,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和典型性。”(参见冯立三《与香港
作家一夕谈》)
    怎样才能写好武侠小说?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写好
武侠小说并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
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中的三招两
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认为,要写好武侠小说,撰写者的创作态度
应当端正。他在1977 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
己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
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梁羽生虽然喜爱武侠小说,竭尽心智地创作武侠小说,并取得了很大
的成就,但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对大陆一度兴
起的盲目的泛滥的“武侠热”泼过冷水。1985 年,他借《文艺报》一隅
表示自己的忧虑:“有的部门作了统计,至少有五十多家小报发表我和他
人的武侠小说。不少地方的一些报纸转载我的武侠小说,有的加以改写,
都未经作者同意。据说有的把两个回目合并成一个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
写的武侠小说,却标上我的名字,以蒙骗读者。我认为,反映现实生活的
作品应当在文学园地占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报,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
全部刊载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侠小说,这样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吗?”这表
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见。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15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梁羽生的作品

    二、梁羽生的作品

    在梁羽生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最广。四十多年来,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海内外读者中历久不衰,深受欢迎。从1954 年他的
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香港《新晚报》上连载起,直到他宣布
“封笔”而准备转写历史小说,他共创作了三十五种武侠小说,合一百六
十多册(香港版),字数达一千多万。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17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四大分支

1.四大分支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虽然卷帙浩繁,但在题材内容上却有脉络可寻。从
总体上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所反映的时代是封建社会中晚期,书中的侠
士们置身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汇冲突中,为国
为民,仗义行侠,表现出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本色。所以,梁羽生
的作品政治色彩十分强烈,主题倾向异常鲜明。
    我们从题材内容上来分析梁羽生的作品,大致可将其分为唐、宋、明、
清四大分支。
    反映唐代游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
《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
    反映宋代侠士抗击辽、金侵犯的作品有《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
女》《飞凤潜龙》和《鸣镝风云录》等。
    反映明代豪侠领导义军反抗暴政及表现统治阶级内部忠奸斗争的作
品有《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和《广陵剑》等。
    反映清代侠义之士和各民族人民团结反清斗争的作品有《塞外奇侠
传》《七剑下天山》《冰魄寒光剑》和《江湖三女侠》等。
    在四大分支的作品中,每个分支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之间都有着一
定的传承关系,组成了各自独立的长长的系列。
    在唐代作品分支中,《大唐游侠传》、《龙风宝钗缘》和《慧剑心魔》
是反映唐代游侠生活的三部曲,其故事情节前后关联,空空儿、铁磨勒、
段克邪、聂隐娘、红线等人物形象在三部书中都出现过,在前二部作品中
还担任主要角色。
    《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
海雄风》和《风·云·雷·电》这六部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故事情节上是前
后连接的,都是以宋、金、辽之战为历史背景,描写中原武林志士抗敌卫
国的壮举。檀羽冲、华谷涵、柳清瑶、耿照、完颜长之等人物在各部书中
反复出现,使各部作品内容互为关联。
    在明代分支里,故事内容互为相关的作品共有七部,依次为《还剑奇
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
剑》和《白发魔女传》。这七部作品,除了《还剑奇情录》与各部作品略
微搭线外,其余六部作品均关联密切,虽然各部小说的主人公各不相同,
其中的人物关系和小说情节却联系较紧,时间顺序亦较分明。
    反映清代豪侠义士反清斗争的作品数量最多,共有十七部,占了梁氏
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在这十七部作品中,有十五部小说的故事内容和人
物是互相有联系的,其中有的作品联系相当紧密,可以说是承上接下的系
列作品。这十五部小说按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如下: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十五部作品中的最后二部《剑网尘丝》和《幻剑灵旗》,是姊妹编,
故事首尾相连,人物上下贯通,联系十分紧密,甚至可以合为一部;然而
它们与前面的十三部作品关系较为疏远,只有天山剑派和白驼山两条线将
它们和十三部作品勉强搭上,所以只能用虚线标出。除了上述十五部作品
外,还有两部反映义和团反清灭洋和侠士报仇雪恨的作品,即《龙虎斗京
华》和《草莽龙蛇传》,这两部内容衔接的作品与以上十五部小说内容互
不相干。
    此外,梁羽生还有两部作品是独立成篇的,它们的故事情节完全独
立,不与任何作品发生联系。这两部作品是《女帝奇英传》(虽是写唐代
游侠之事,却与唐代游侠三部曲在内容上毫不相干)和《武当一剑》。《女
帝奇英传》是写武则天时期,李逸、武玄霜等义侠与突厥入侵者以及武林
败类的殊死搏斗,其间更有唐代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武当一剑》则写
明朝末年,武当派剑侠耿玉京、牟一羽、东方亮等反抗清军入侵和揭破武
林惨案的故事。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21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天山系列

2.天山系列

    在梁羽生所创立的“纸上江湖”中,武林门派林林总总,梁羽生却最
偏爱“天山剑派”。他在小说里屡次描绘天山风光,景色迷人,令人心醉。
请看《七剑下天山》一书中对天山的描绘:

    雄伟壮丽的天山矗立着,绝世的英雄在它的面前,也会觉得自己的渺小。凌未风等
站在山脚,只见蓝蒙蒙的烟云弥漫着天际,雪山冰峰矗立在深蓝色的空中,像水晶一样闪
闪发光。这时朝阳初出,积雪的高峰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先是紫色的,慢慢地变成红色,
映得峡谷里五光十色,壮丽斑斓,任是最奇妙的画工,也画不出这幅“天山日出”的景色。

    梁羽生不仅描绘了天山的雄奇壮美,而且还借小说主人公凌未风之口
叙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天山神话。天山本来没有冰,也没有雪,由于天山
仙女为人间真情所感,犯了天条,被罚困锁天山之巅。天山之冰是她的眼
泪,天山之雪是她在苦难中熬白了的头发。
    据说,梁羽生有次来大陆,一定要去观赏天山。当他到了天山脚下,
饱览天山美景时,竟开怀大笑,说道:“天山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也许正是这种神奇的想象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才使梁羽生作品中的
“天山”风光极具魅力。
    天山的风景秀丽,天山剑法更是奥妙无穷。一剑在手,万夫莫敌,剑
法施展开,刚柔相济,攻守兼备,迅捷无伦,变化万端,真可谓武林独步,
所向披靡!此外,天山上还有坚逾钢铁的“天山神芒”,能解百毒的“天
山雪莲”。总之,人杰地灵集于“天山”一处。正如“天山七剑”之一冒
浣莲所感叹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到天山不知世界之奇!”
    “天山剑派”的创始人是霍天都。霍天都一心练剑,不问世事,想自
创一门天下无双的剑法,以至和妻子凌云凤分道扬镳(事见《联剑风云
录》)。霍天都终于在天山练成了独门剑法。到了晦明禅师(即《白发魔
女传》中的岳鸣珂)这一代,“天山剑法”发扬光大。天山北巅有晦明禅
师的天山剑法,天山南峰有白发魔女的独创剑法,而武当门下的卓一航则
在天山一带游侠,他将本门剑法细心磨练,融入心得,剑术也达到了出神
入化之境。此时的“天山剑法”应是三家之合称。天山剑法经过晦明禅师
等人的改进,更加完善,更加实用,以至轰动整个武林,出现了“七剑下
天山”的盛事。“天山七剑”之后,唐晓澜成为天山剑法的传人,而“天
山派”也成为领袖天下武林的万人敬仰的武林正宗,天山派的内功心法远
胜于各大门派。从唐晓澜起,中经唐经天,下至唐嘉源,其间别的门派虽
出现一二个武林奇才,但天山派的武林盟主的地位却一直没有动摇。
    追根溯源,天山派创始人霍天都是张丹枫的大弟子,而张丹枫的师祖
又是玄机逸士陈玄机。这样一来,从上至下,多多少少与天山派有关联的
作品竟达二十二部,几乎占了梁羽生全部武侠小说的三分之二。我们不妨
把所有与天山派产生关联的作品统称为“天山系列”。现将“天山系列”
按小说故事的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还剑奇情录
|
萍踪侠影录
|
散花女侠
|
联剑风云录
|
武林三绝
|
广陵剑
|
白发魔女传
|
塞外奇侠传
|
七剑下天山
|
江湖三女侠
|
冰魄寒光剑
|
冰川天女传
|
云海玉弓缘
|
冰河洗剑录
|
风雷震九州
|
侠骨丹心
|
游剑江湖
|
牧野流星
|
弹指惊雷
|
绝塞传烽录
……
剑网尘丝
|
幻剑灵旗
    “天山系列”包含了梁氏明、清两大分支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
“天山系列”代表了梁氏武侠小说的精华。
    如果进一步考察梁氏作品的文化内涵,我们不难发现“天山派”在梁
氏小说中所具有深层寓意:它是武林中的正义之师,是侠义精神的代表,
其武功在武林社会中也具有“帝王之象”。总之,从天山派中,我们可以
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力量对梁氏小说的深深制约。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2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3.正格变格

3.正格变格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总体倾向上,可以说是历史政治童话。梁羽生在
创作中执着追求政治主题,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激
烈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冲突为文化背景,将书中的主人公置身于历史
政治漩涡之中,侠客的行为总是与义军的反抗异族侵略和推翻暴政的斗争
联系起来,因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是趋于现实的,是有着浓重的政治色
彩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讲现实主义”。这
是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的主体倾向,我们不妨称之为“正格”。
    属于“正格”的武侠小说在梁氏作品中占绝大多数。如唐代分支的《大
唐游侠传》,以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着力描写南霁云、
段圭璋、铁磨勒等大唐游侠卫国救民、抗击叛军的豪侠壮举,写实性和政
治性都很强。
    宋代分支中的《狂侠·天骄·魔女》,则是以宋、金斗争为历史背景。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关头,柳清瑶、华谷涵、柳元宗等豪侠义士,率领义军
配合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虞允文所率官兵联合抗击金兵。金国正直侠士
“武林天骄”檀羽冲也奋起反抗金主完颜亮的穷兵黩武政策。小说在创作
倾向上明显是讲究现实主义的。
    在明、清两大分支中,大部分作品也都属于“正格”。明代分支中的
《联剑风云录》写义军北抗鞑靼与女真族入侵,南击倭寇进犯,可是明朝
官军非但不予援助,反而加以围剿;于是,豪侠、义军与明朝官兵、武林
败类展开了激烈搏斗。清代分支中的《江湖三女侠》叙吕四娘、冯瑛、冯
琳三位江湖女侠行侠江湖,反抗清朝统治者,以及入皇宫刺杀雍正的故
事。这些作品十分注重现实性、历史性和政治理念。
    除了“正格”的作品,梁羽生也有少数武侠小说是不注重写实性和政
治性的。在这些作品中,梁羽生着力描写的是虚幻怪诞的情节内容,热心
构筑的是武林童话世界,精心描绘的是武林内部纠纷。对这部分作品,我
们可以称其为“变格”,即不遵循梁氏创作武侠小说的一贯风格,而有了
一些变化。
    如《冰魄寒光剑》写“天山七剑”之一桂仲明之子桂华生立下宏愿要
自创一派武功。为此他横跨大漠,远走异域,搜寻天下奇门武功。他在藏
边“魔鬼城”无意中获悉了尼泊尔王子额尔都企图抢占西藏的阴谋,并在
玉女峰下找到了一块千载玄冰。他得尼泊尔华玉公主之助,将玄冰炼成冰
魄寒光剑,并和华玉公主联手击败了额尔都的阴谋。两人喜结百年之好,
同创“冰川剑法”。小说不重写实,“魔鬼城”的神秘和恐怖,玉女峰下
冰窟中的取宝,冰魄寒光剑的威力,都具有浓厚的虚幻色彩,与梁氏作品
的主体风格不尽相同。
    属于“变格”的作品,还有《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弹
指惊雷》、《还剑奇情录》、《幻剑灵旗》等。这些作品对历史背景的依
附性较弱,民族矛盾、政治风云在小说中被淡化而不占据主导地位,小说
着重描写的是武林恩怨、门派纠纷、正义与邪恶之战、人性的善与恶。
正格作品与变格作品只是两种创作风格的不同,所谓“正”与“变”也是
就作者创作的主体倾向而言,并不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所以,在“正”
与“变”之间,只有作者创作意向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并不存在优劣高下
之分。写实性强的作品,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历史事件,写出时代风云和社
会世相,并将其与“武”和“侠”有机融汇,那就不失为好作品。虚幻性
浓的作品,如能把荒诞不经的内容渗入坎坷的人生,表现出文化精神和复
杂人性,并且时时提醒读者于虚幻世界中去追寻人生真谛和哲理情思,那
么,它也是上乘作品。总之,一部作品的好与差,只能从作品本身的水准
去衡量,而不能以别的标准为依据。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29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梁羽生作品中的武功

    三、梁羽生作品中的武功

    武功描写在武侠小说中至关重要,它既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内容,也是
武侠小说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同时又是武侠小说的“热闹好看”的地方;
离开了武功技击描写,武侠小说也就失去特有的光泽,也就不成为武侠小
说了。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可以归纳为两大派:幻奇派武功和务实派武功。
    幻奇派武功是指小说中的神奇莫测的“剑术”以及呼风唤雨、撒豆成
兵、隐迹遁形之类的法术、神通。它追求的是神奇变幻。此派武功与神法、
怪术合为一体,达到鬼神难测之幻境。务实派武功则是力、勇和打斗技巧
的结合。它着重写出人物的武功招式和神勇气慨。在具体描写中,作者重
招式,求技巧,立名称,显力气,契合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中华武术的
真谛。
    幻奇派武功和务实派武功基本上是沿着各自的路数发展的,虽偶有交
叉现象,但总体区别十分明显。由此,两类武功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内功
心法”、“招式套路”及“练功法门”,表现出风格迥异的美学特征。
    幻奇派武功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奇异的景色,浓烈的宗教意识和
深刻的哲理思维混杂合一,人体自身与自然界和谐振荡,想象奇特,包蕴
广博,给人的是一种极绚烂浓厚的华丽繁富之美,使人心惊神摇。务实派
武功体现出的是一种求实精神,打斗逼真,招式分明,且注重武术流派、
拳种发展及其风格的叙述,如出水芙蓉,妙造自然,表现出的是一种平淡
素雅的美,使读者领悟自然刚劲的风格,体味其纯朴清真的妙境。
    武功发展到了当代,新派武功(或称综合派武功)奇峰突起,傲视武
坛。新派武功既不是神奇莫测的幻奇派武功,也不是真招实式的务实派武
功,而是师承二者而又经过改造创新的自成家数的武功门派。当我们对新
派武功进行认真考察以后,似可得出如下结论:就新派武功的实质而言,
它是一种纯粹的“道具”,既是小说家招揽读者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又是
当代国人的心理状态与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当然练的是新派武功。非但如
此,由于他“武学”广博(通览过各类武侠小说,还研究过人体经络),
他的“功力”还相当深厚,几乎可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另一方面,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述也有其弊,如打斗场面的过
于频繁,打斗招式的雷同、单调和缺少变化,打斗气氛的沉闷等。这些都
是“梁派武功”的薄弱环节,是其易于为人所乘的“空门”,这便决定了
“梁派武功”虽为正宗,虽然极具威力(能广泛而有效地吸引读者),却
终究不够完善,没有达到登峰造极之境界。
    纵观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大致可表现为四个方面:1.注重
表演;2.重视道德;3.蕴含哲理;4.雷同单调。
    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谈。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34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1.注重表演

1.注重表演

    注重武功打斗场面的表演化,追求武功打斗的“舞台效果”,这是新
派武功的十分重要的特征。
    新派武功的这一特征的产生,直接受惠于中华武术文化。
    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追求武术的克敌、养生的同时,也努力
追求其艺术表演的一面,即要求武术中的每一招一式都能势正神圆,看着
漂亮,用着厉害。中华武术的这一特色,为小说家描写武功提供了自由驰
骋的广阔天地,使小说家笔下生花,自创奇招,看得读者惊心动魄,如醉
如痴。
    新派武功的追求表演化的特征的形成,在文学发展中亦有渊源可寻。
    文学中描写“武舞”,在汉代就已出现。《史记·项羽本纪》写项羽
设鸿门宴招待刘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剑器表演中含有杀机。唐代诗
圣杜甫观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表演,写下了千古绝唱《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
器行》,对剑舞进行了具体形象而又生动的描述: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出手不凡的起势,轻捷飘逸的身法,刚柔相济的剑势,惊心动魄的效
果,表现出一种雄阔而优美的意境。
    短篇文言小说中也有具备表演性质的武功描写。《酉阳杂俎》中有一
篇《兰陵老人》,写一位隐居的老人手执“长剑七口,舞于中庭,迭跃挥
霍,拟光电激,或横若掣帛,旋若炊火。⋯⋯掷剑于地,如北斗状”,可
以说是一种融汇了杂技艺术的剑术表演,且在表演中宝剑时时接近目标,
剃落对方的胡须,而对方竟然没有察觉,可见这种剑术表演还带有攻击性
质。
    到了白话小说中,这种在打斗中追求表演观赏效果的倾向越来越明
显。《宋太祖千里送京娘》里赵匡胤与周进、张广的两段打斗,《水浒传》
中武松醉打蒋门神,写得不但惊险、逼真,而且招式分明,活泼灵动,很
有观赏价值。《儿女英雄传》里十三妹在能仁寺中大战虎面行者,《三侠
五义》中锦毛鼠白玉堂和北侠欧阳春比武逞技,都于刀光剑影中表现出相
当的表演成分,打斗中双方的形体动作和神情意态,一一跃然纸上,令人
赏心悦目。
    现代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的表演成分更加浓厚。以白羽为例。白羽
在现代武侠小说家中极享盛名,对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创作也很有影响,他
的武侠小说中武打场面紧张、热闹、惊险、精采,尤其是打斗双方的身形
动作,举手投足,无不历历如画,生动逼真,令人目不暇接。试看《武林
争雄记》中俞剑平的一段飞镖表演:

    只见俞振纲(即俞剑平)脚下一停,右脚趋前,向左一抢步,侧身斜
转,“叶底偷桃”,左掌横于胸前,右手运用阳把,将拇指捻动钱镖;拧
指力,攒腕力,往外作劲。铮的一声微啸,一枚铜钱脱手出去,就原式不
动,铮、铮、铮连发三镖;当、当、当,镖挡粉圈中,钱唇横嵌,连中三
下。发镖自有先后,中的却在同时。阖座突然的喝起了一片采声道:“好!”
余音未歇,俞振纲身形陡转,左脚尖趋向左向后一划地,“鹞子翻身”,
左掌随身势一翻,唰、唰、唰,又是三镖。这三镖却下打镖挡最末的三个
粉圈;打的是竖锋,钱唇直立,嵌入木板中。指力腕力暗暗加重,镖挡被
震得札札有声。阖座群雄不觉得又喝采一声!俞振纲又一换式,“跨虎登
山”,右手甩腕发镖,这一次却是一发双钱。跟着往右一个败势,反手捻
镖,左手下穿右腕底,唰的又连打出两镖。这时候左右掌心尚还各扣着一
枚钱镖,却又从右往左一换,换成太极拳“野马分鬃”、“玉女穿梭”两
式,把双掌的镖一攒力,唰的齐打出去。镖挡上当当的连响了最后的两
响,俞振纲早已收招还式,又回为太极拳“揽雀尾”的原样。

    这一段文字,将俞剑平几次发镖的手法、身法、步法都详细绘出,写
得细腻、逼真,写得精采绝伦,看得人眉飞色舞。
    梁羽生受中华武术文化和文学本身发展的影响,在写“武”的同时,
更写出了“舞”的表演,并使这种“舞”的表演成为武功打斗不可缺少的
一个重要方面。
    《萍踪侠影录》第一回,写女侠云蕾在桃林中练武:

    再过些时,阳光已射入桃林,方庆眼睛又是一亮,忽见繁花如海中,
突然多了一个少女,白色衣裙,衣袂飘飘,雅丽如仙,也不知道从哪里来
的!那少女向着阳光,弯腰伸手,做了几个动作,突然绕树而跑,越跑越
疾,把方庆看得眼花缭乱,虽然身子局促在石隙之中,也好似要跟着她旋
转似的。方庆正自感到晕眩,那少女忽然停下步来,缓缓行了一匝,突然
身形一起,跳上一棵树梢,又从这一棵跳到另一棵,真是身如飞鸟,捷似
灵猿。那少女在树上奔腾跳跃,满树桃花竟无一朵落下!方庆看得矫舌难
下。

    这一段文字,与其说是在写云蕾练武,不如说是在写云蕾“独舞”,
而且写得流金溢彩,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武”中体现出“舞”的神韵。
旭日的阳光,繁花如海的桃林,再配上白衣少女的优美舞姿,难怪令方庆
“眼睛又是一亮”,“看得眼花缭乱”,“看得矫舌难下”。这段“武舞”
的确写得耐看,能让读者大饱眼福。
    以上是女侠云蕾的“独舞”表演,我们再来看第十八回中的一段“双
人舞”:

    只见张丹枫与那少女,身形一晃,已闯入阵图。两人在石阵中左穿右
插,俨如蜻蜓掠水,彩蝶穿花,双剑挥舞,剑光缭绕之中,只见四面八方
都是张、云二人的身影,石阵之中,青白两色剑光,翩若惊鸿,宛如游
龙,忽东忽西,忽散忽聚……

    这一段虽是打斗攻杀,但作者写来却犹如轻歌曼舞,两人的身形是“左
穿右插”,如蜻蜓,如彩蝶,两人的剑光是“忽东忽西,忽散忽聚”,如
惊鸿,如游龙,舞姿是这般俊雅,剑光是这般夺目,怎会不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段二人比剑的场面(第二十四回):

    辛龙子横剑当胸,与凌未风相对而立,双目凝视,久久不动。众人方
觉奇怪,忽然辛龙子往地上一坐,剑尖倏地上挑。凌未风沉剑一引,辛龙
子闪电般的在地上打了几个盘旋⋯⋯再看斗场时,形势又变。辛龙子活像
一个醉汉,脚步跄跄踉踉,时而纵高,宛如鹰隼凌空;时而扑低,宛如蝶
舞花影;一把宝剑东指西划,看来不成章法,其实每一招都暗藏好几个变
化。凌未风展开天山剑法中的“须弥剑法”,攻守兼备,一柄青钢剑飘忽
如风,意在剑先,悠然而来,寂然而去,使到紧处,真是攻如雷霆疾发,
守如江海凝光。达摩剑法虽然怪绝,却是伤不了凌未风分毫。辛龙子斗到
酣处,忽然一声怪叫,剑法再变,斗场中四面八方都是辛龙子的影子,那
柄宝剑寒光电射,剑花错落,犹如黑夜繁星,千点万点,洒落下来。

    二人虽是大打出手,性命相搏,但作者在描叙中却没有带上丝毫血腥
气味,而是以生花妙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出辛龙子的各种打斗姿式和几种
剑势变化,以及凌未风沉着、镇定和不凡的剑术,错落有致,使人神怡目
夺,极具审美效果。
    梁羽生不仅注重武功打斗本身的“舞台效果”,而且有意识地通过书
中人物来加强这种效果。小说中凡是高手比试,往往观者如堵,看到精采
处全场欢声雷动,旁观者惊奇、感慨,赞叹不已。《七剑下天山》第十一
回,一边是凌未风与申家兄弟比剑,一边是桂仲明与王刚对掌,两个战场
都值得一看,于是,卢大楞子叹道:“这样的比剑真是人生难得几回看!
只可惜今日好戏连台,那边的比掌,更是武林的奇迹,真恨不能生多一对
眼睛!”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42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2.重视道德

2.重视道德

    梁羽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熏染的作家。他的小说,无论是人物
塑造、情节布局,抑或武打设计,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他的
武侠小说中,武功可以完全虚构,但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和意境,却始终没
有超越伦理政治教化和道德理性价值判断范围,于是,重视武功修炼的理
性道德,就成为梁羽生小说中武功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伦理本位的文化。这种文化思想,不仅深深地
影响了中国小说家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创造,也渗透于对中国武侠小说有巨
大影响的中华武术文化之中。
    在中国武林中,许多拳派都有自己的门规戒律。少林《拳经拳法备要》
强调“道勿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少林短打十戒》中亦强调“强
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不义则负恩”。《峨眉枪法》云:“不知者
不与言,不仁者不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少林《罗汉行动短打》
则说:点穴法是“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是仁者精神的体现。这表明中华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术,还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仁义之邦、礼义之
邦的民族特征,含蕴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纲常伦理。
    中华武术文化的这一伦理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思想,对中
国武侠小说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强的制约力和吸附力,小说中的武功描
写具有十分鲜明的伦理色彩。
    受上述文化思想的制约,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伦理色彩十
分浓重。“梁氏武功”基本上分两大阵营,即正派武功和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和正义,既利于攻敌防卫,又
有益于修心养性。
    邪派武功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一旦沾上,害人害已。
    正派武功修炼起来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一步一个脚印,
一旦练成,威力不可思议。
    邪派武功的修炼,进展神速,易于小成,再继续练下去,却容易走火
入魔,轻则致残,重则废命,贻害终身。
    正派武功有天山剑法、冰川剑法、少林武功、武当派武功、邙山派武
功等。
    邪派武功则有修罗阴煞掌、雷神掌、化血刀、腐骨掌、阴阳劈风掌以
及天魔解体大法等等。
    正派武功和邪派武功的最根本的差别,是在两类武功的“精髓”——
内功的修行上。这一点,《云海玉弓缘》第四回讲得非常明确:
    原来正邪的分别,固然是由于行为的判断,但在内功的修习上,两派
所走的路子也极不相同。正派的内功,讲究的是纯正和平,内功越深,对
自己的益处越大。邪派的内功讲究的是凶残猛厉,所谓“残”,乃是一动
便能令人伤残;所谓“厉”,乃是伤人于无声无息之间,有如鬼魅附身,
无法解脱。所以邪派的内功常比正派的内功易于速成,但内功越练得高
深,对自己便越有害,所谓“走火入魔”,便是其中之一。
    在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练邪派武功而“走火入魔”的不乏其人,如《云
海玉弓缘》中的厉胜男、《冰川天女传》中的毒龙尊者、《狂侠·天骄·魔
女》中的公孙奇等。《云海玉弓缘》中的金世遗,是毒龙尊者的徒弟,本
来也应“走火入魔”的,但是,天山派内功却救了他的性命。小说第四回
中是这样描写的:
    金世遗所练的本来也是属于邪派的内功,幸亏他在“走火入魔”之时,
恰巧得唐晓澜以天山的正宗内功救了他,并且给他服下了五粒碧灵丹。那
时,他正昏倒在珠峰脚下,醒来之后,虽然知道是唐晓澜救了他,却并不
知道曾服下了他的五粒碧灵丹,所以,这几年来,他不但完全没有再发觉
“走火入魔”的迹象,而且觉得内功好像一天比一天精纯,连自己也暗暗
有点奇怪。
    正派武功与邪派武功的另一重要差别,在于有没有“毒”。
    正派武功与人交手,是以功力取胜,决不投机取巧,暗箭伤人,更不
会用毒。
    邪派武功则往往与“毒物”合为一体,功力越深,毒性越大,如修罗
阴煞功的寒毒,雷神掌的热毒,还有化血刀、腐骨掌等歹毒武功,都具有
伤人性命的毒。此外,练邪派武功的人,其兵器也往往淬有巨毒,如毒针、
毒镖、毒刀、毒剑之类。这类歹毒兵器,练正派武功的侠义道是不屑使用
的。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48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3.蕴含哲理

3.蕴含哲理

    “梁氏武功”除了上述的“武舞表演”和“伦理色彩”之外,还有一
个重要方面,就是蕴含着东方文化的深奥哲理。
    中国的哲学,从早期的阴阳、五行、道、气等哲学名题,到魏晋玄学、
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以及道教的神仙养生理论、佛家的禅意识,都体现
了东方文明的深奥和神秘。受中国哲学精神影响的中国历史学、四裔学、
宗教学、中医学、气功学、武术文化等,无一不具有一种神秘色彩,这种
神秘色彩在中国武侠小说的武功描写中尤为突出。
    幻奇派武功是以神秘莫测的“剑术”和匪夷所思的法术活跃在文坛上
的。身怀“剑术”绝技的剑侠,来无影去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剑术”
功夫的修炼和“剑器”的铸造更加神秘,必须在深山野林、荒无人烟之处,
决不容许外人窥视。
    务实派武功虽以力、勇和打斗技巧为主要描写对象,但仍然不时地涉
及这种神秘范围。《荡寇志》中陈丽卿在千军万马之中使用“空手入白刃”
功夫,对方虽万箭齐发,她也能来去自如,毫发不伤。《三侠五义》中蒋
平能在水面上坐卧行走,又能在水中潜伏七日七夜。此外,还有登高履险
如走平地的轻功描写、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拳理叙述、内家拳法以静
制动的运用、点穴法的神奇功能等。
    新派武功中,这类体现中国哲学的深奥神秘的描写亦十分普遍。在新
派武侠小说中,江湖上的武林各派都有本门派不可向外人泄露的内功心法
和练功口诀、秘籍。新派武功的修炼,往往偏重一个“悟”字,要参透武
功的最高境界,必须具备超人的天赋和悟性。新派武功之中,最令人惊异、
最不可思议、且又最具有神秘威力的,是近乎荒诞的“内功”,它是一切
武功的基础,也是新派武功的灵魂。
    “梁派武功”是新派武功的一大门类,其中自然也在许多地方表现出
东方哲学的神秘与深奥。
    活跃于“天山系列”中的女侠冯琳,内功精纯,擅长“飞花摘叶”。
在她的内力催使之下,一朵小花,一片树叶,均可成为杀人的利器,中者
非死即伤。
    冰魄寒光剑和修罗阴熬功,一旦使出来,均可形成使人致命的寒流;
被击中者,轻则留下寒疾,重则血液凝固,活活冻死。
    雷神掌、化血刀、腐骨掌等邪派功夫,一经使出,立刻会自体内散发
出大量的腥风毒气,迫使对手运功抵御或屏住呼吸。
    正宗内功有成者,无论是生病或是重伤,均可默运玄功,运气三转,
打通周身经脉,用本身功力来治病或疗伤。内功练至上乘境界者,还可以
通过自身的功力为他人疗伤治病,甚至可以阻止别人因练功出现偏差而造
成的“走火入魔”。
    至于轻功的神出鬼没、飘然无痕,同样令人目瞪口呆,请看:
   
    白发魔女忽地冷笑一声,凌未风桂仲明冒浣莲张华昭四人,同时觉得
一阵眼花,似有人影疾在身旁穿过。凌未风身子陡然一缩,闪了开去,耳
边依稀听得有人叫一声“好!”转瞬微风飒然,白发魔女已在场中站定。
……凌未风这一惊非同小可,白发魔女竟于瞬息之间连袭他们四人,除了
自己之外,桂仲明等三人的兵刃竟全部给她收去。(《七剑下天山》第二
十一回)

    这类近似神话的武功描述,阅读起来自然非常过瘾,而重要的是,这
种武功的神秘性,在深层意义上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东方文明
的推崇,是文化积累的寓意象征,是一种符号化了的中国哲学精神。
    更值得提出的是,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乃是用具象化的手
段来体现中国哲学的高深境界。
    《萍踪侠影录》中张丹枫和云蕾的剑法,一刚一柔,互为补充,相反
相成,对敌时,双剑合璧,立刻剑光暴涨,威力倍增。这正是形象地反映
了中国传统文化“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最为简明形象地体现了东方
文化要求对立面的和谐统一观念。
    《弹指惊雷》中迦象禅师向齐世杰讲述桂华生夫妇所创的“冰川剑
法”时说:冰川剑法“总共只有十八个式子,比起其他门派的剑法,显得
虽然似乎比较简单一些,但冰川剑法的奥妙之处,并不在于表面上复杂的
变化,它的‘剑理’乃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的。你瞧这条冰川,上面冰
川凝结,几乎看不出它的移动,实则冰层之下仍是暗流汹涌的。冰川剑法
的奇妙,就在极静之中孕育极动。倘若懂得其中道理,到了随心所欲的境
界,便可从十八招基本剑法之中,演变出无穷变化,极尽轻灵翔动之妙!”
这种冰川剑法取法于大自然,又很有哲理意蕴。
    此书第十八回孟华也有一段论剑名言:“剑术不应拘泥一格,快慢均
可随心所欲。举重固然可以若轻,举轻亦可以若重。大须弥剑式重拙,追
风剑式轻灵,两者本来不容易配合得宜的,但若练到我所说的这个境界,
轻灵重拙也何尝不可同冶一炉?”这段剑论很符合中国哲学倡导的顺应自
然规律、融汇对立的矛盾体而谋求统一的深刻的辩证法。
    《幻剑灵旗》中反复写出上官家的“幻剑”不是剑器,不是剑招,而
是一种剑意,是一种全无章法而又能有效地克敌制胜的剑法。这种剑法反
映出的是一种“得意忘形”、“有”“无”相通的意境。“梁派武功”的
上述招式套路,表明梁羽生在写武功修炼中,是力图通过有限的具体的
“迹”去寻觅中国哲学精神中无限的抽象的“道”,远胜于一般武侠小说
的武功描写。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54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4.雷同单调

4.雷同单调

    “梁派武功”极具功力,自成一家,在整个新派武功中占有重要的位
置。从总体上看,“梁派武功”内功纯正,套路精采,招式分明,既具备
巨大的威力,又很有审美效果,而且能在刀光剑影中表达丰富的中国文化
精神。
    另一方面,“梁派武功”又有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其武功打斗场面重
复雷同之处太多,缺少必要的诙谐逗趣,如此一来,未免显得单调、呆板,
打斗场面过长,让人有时难以保持“观赏”兴趣。
    “梁派武功”的获得者,其武功的修炼过程,书中往往不予介绍,或
只是简单地予以描述,缺乏其他新派武功大家(如金庸)那种细细叙述主
人公的练功成长的经历段落。其实,这类主人公练功成长的经历是不应忽
视和遗漏的,因为在这类练功过程中,往往包含了对主人公惨痛经历的叙
述和人物本身的坚韧性格的表达,同时,还蕴含了那种因祸得福、置之死
地而后生的哲理意境。缺少了这一点,势必影响在武功描写中发掘人性,
开阔意境,从而减弱了“梁派武功”震撼人心的吸引力。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56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梁羽生作品中的爱情

    四、梁羽生作品中的爱情

    “言情”是新派武侠小说内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在新派武侠小说中,至刚至猛的豪侠世界已被阴柔的女性温情缓缓渗
透。侠骨与柔情,如同筋缠丝绕般地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二者以几乎
并肩同等的地位,一起成为武侠小说情节结构、思想内容的灵魂,成为武
侠小说吸引读者、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新派武侠小说,实可看
作“武侠言情小说”,其言情之深、之曲、之奇、之真、之美、之悲壮、
之感人、完全可与古今言情小说媲美。
    在武侠小说发展过程中,“情”、“侠”合流有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中国古代的侠义小说一般排斥女性,不涉及“情事”。唐代以前自不必说,
唐代的《无双传》《柳氏传》《昆仑奴》等篇,虽涉及“情”,但那是侠
客身外的他人之情,侠客所做的无非是打抱不平、成全他人而已,其本身
并无“情事”可言。《虬髯客传》是首次写到侠客有情的侠义小说。红拂
女勇敢地爱上了李靖,毅然抛弃“尸具馀气”的杨素,投入李靖的怀抱;
但小说中并没有更多的柔情描写,突出的是红拂慧眼识英雄,并由此写到
“风尘三侠”结交、创业。拿它与同样写情、女主人公勇敢委身男子的小
说《莺莺传》《霍小玉传》相比,其“言情”内容非但少得可怜,更缺乏
缠绵悱恻之意和激动人心之笔。从唐代至明代侠义小说均没有“言情”一
脉,只有一篇话本小说《杨温拦路虎传》,写杨温为救妻子,历经千难万
险,终于捣毁强盗巢穴,夫妻团聚。似乎杨温有真情,然而杨温之所以如
此,并非为夫妻情义所感、为男女真情所动,而是考虑到侠客的名誉、脸
面,迫不得已而为之,名誉远重于爱情。清代的“英雄儿女”型小说正式
开始“言情”,侠客算是正式闯入了“情”的禁区。民国年间,李定夷以
“哀情武侠”显露文坛,顾明道《荒江女侠》则首开男女二侠合走江湖的
“言情武侠”模式的先例,还珠楼主又第一次塑造出了武林人士的性(拦截)爱变
态形象,王度庐更以非凡之笔创作出缠绵哀婉、爱恨交织、生死两难的“侠
情悲剧”小说。朱贞木的作品则一反王度庐小说“言情”上的纯精神恋爱
而又悲观、沉闷的格调,着力写情写欲,情场人物大都是喜剧性的欢喜冤
家,语言逗趣,活泼轻松;尤其是朱氏作品中的众多女侠情场争逐的侠情
模式,更在后世武侠小说中掀起了情海波澜。
    到今天,英雄至性加儿女情长已成为当代武侠小说发展的趋势,缺一
不可。只知一味乱打而不知“情”是何物的武夫莽汉,无论其武功多高,
也难以在当今武林中站稳脚根;而故作“情”态,故弄“风月”,却又未
曾获得“言情秘籍”的门外汉,也难以演化出真正的“言情功夫”来。
    一代宗师梁羽生,也是“言情功夫”的高手,他的“言情功夫”,招
式朴实,快慢相间,沉实老到,劲力充足,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变化虽
不繁复,却也起伏跌宕,十分引人注目。
    纵观梁羽生系列小说的“言情功夫”套路,纯真温和,深沉蕴藉,优
美动人,却又形成一种整个套路中缺乏变化莫测、桀骜不驯的魅力,以及
那种在压抑下的自我复归和对非我势力的超越的返朴归真的美的倾向。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欣赏梁羽生武侠小说的“言情功夫”。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2:59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国事为重,私情为轻

1.国事为重,私情为轻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写到武林侠士驰骋江湖的同时,又写了他们缠绵
悱恻、哀婉感人的爱情生活,在善恶、正邪、是非之间的交战中,表现出
他们对爱情执著的态度、坚贞的品格和理性的思维。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青年男女侠士的情操是极为高尚的。他们经常把
“爱情的位置”提到国家利益、民族大业的高度,自觉地将自己的儿女私
情服从国家、民族的利益,毅然地作出“国事为重,私情为轻”的爱情抉
择。
    《女帝奇英传》中,李逸是唐皇室的后裔,武则天称帝,废除李姓皇
朝,他义愤填膺,发誓再兴唐室,恢复李姓江山。他的少年知己上官婉儿,
做了武则天的记室,他十分悲伤、失望;侠女武玄霜与他情深义重,情投
意合,却又偏偏是武则天的侄女。在爱情与事业的选择中,他毅然以“国
事为重,私情为轻”的理性判断,挥剑斩断情丝,心甘情愿地忍受着情感
上的折磨。上官婉儿深深地爱恋着李逸,她在面临婚嫁这桩终身大事之
际,为了辅佐朝政,振兴国家,断然而又忍痛抛弃一己私情,放弃了本来
可以终身相伴的心上人李逸,嫁给了自己并不相爱的太子。
    《联剑风云录》中,霍天都与凌云凤郎才女貌,武功相反相成,又真
心相爱,正该白头偕老,可是两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相一致。霍天都一心
只为自己,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别人,只想有一个可以安心学剑的环境,
日后成为剑术一代宗师,因而不愿涉足社会,不闻不问世间是非,追求自
己的宁静和平;凌云凤却向往火热的斗争生活,关心国计民生,希望能为
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事,要做云中展翅高飞的凤凰,不愿做关在笼中之
鸟。抱负不同,人生态度不同,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不同,于是,一对江
湖中人人称羡的璧人,终于分道扬镳;而书中叶成林和于承珠,张玉虎和
龙剑虹,则因为彼此的事业相同,故能相互扶持,鼓励,心心相印,两情
相依,同宿同飞。
    《风雷震九州》中,钟秀受了蒙骗,爱上了冒充江海天掌门弟子叶凌
风的叶延宗,此人原来是四川总督叶屠户之子。当她一旦醒悟过来,弄清
真相之后,立刻和这个自己曾热恋过的心上人一刀两断,毫不留情。
非但如此,这部小说在描写叶慕华与耿秀凤热恋时,也强调了政治内
容。如第五十五回写道:
    叶慕华正色说道:“你的爹爹和叶凌风的爹爹都是朝廷的大官,手上
或多或少沾过义军的鲜血。叶屠户心狠手辣,罪恶滔天,比你的爹爹大得
多。但你的爹爹也是犯有罪恶的,这个不用为你的爹爹忌讳。可是,你和
叶凌风却是完全两样。叶凌风与他的爹爹同恶相济,你如今却是义军的女
首领,和你的爹爹走的是两条路。一个人的出身是不能自己作主的,但长
大之后,立身处世,却是完全可以由自己作主了。你和叶凌风既然是完全
两样,别人又怎会用同一眼光来看你呢?即使暂时有点误会,终究也会明
白的。⋯⋯”一番至理名言,很有点“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意味,
不可谓不“深刻”,只是在谈情说爱之时谈论这些,未免有点煞风景。
    梁羽生笔下的江湖豪杰,可以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大业抛弃一己私
情,也可以为了“国事”去滥用“感情”。
    《龙凤宝钗缘》中武功高强、胸有城府的牟世杰,为了将扶桑岛武功
在中原发扬光大,更为了问鼎中原,一开始追求聂隐娘,继而“移情”于
史朝英。第四十六回盖天仙对她哥哥盖天豪道:
    “牟世杰起初对聂隐娘曲意逢迎,巴不得娶她为妻,为的什么?就为
了她是聂锋的女儿,她父亲掌有兵权,可以利用。后来他碰上史朝英,马
上就移情别恋,为的什么?就为了史朝英是史朝义的妹子,更可以利用。
你说是私情,我看只是利害!”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就情操的纯洁、高尚而言,牟世杰根本无法与
李逸、上官婉儿、凌云凤等人相比,但就他们对爱情的态度这一点来说,
却都是一样的,即“私情”服从于“利害”。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3:03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2.情场君子,你谦我让

2.情场君子,你谦我让

    梁羽生对男女情事的描写,一是主张重理想,顾大局,以民族大业为
重,以一己私情为轻;二是主张重社会道德,重理性自制,不让爱情之火
四处蔓延,毫无节制。
    为了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和表现侠士们对爱情的执著和坚贞,梁羽生在
描写侠士们驰骋江湖的同时,又着意铺排一个个不大不小而又颇为引人注
目的爱情三角场面。在这些爱情场面中,往往是众男同时爱上了一女,或
众女同时爱上了一男,其中被众异性所爱恋的男侠或者女侠,一开始总是
态度不够十分明朗,虽有大致的爱的倾斜,却又有意或无意地维持爱情多
方位的交叉平行。在这“列强争逐”的情场上,真心相爱的双方,因为种
种原因(或是其中一方的态度暖昧),总是要产生一点误会、纠纷,结果
一定是高姿态者退出情场,误会解除,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爱情三角场
面,在梁羽生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如《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女
帝奇英传》《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侠骨丹心》《剑网尘
丝》《幻剑灵旗》《瀚海雄风》《绝塞传烽录》等小说中,都有类似的描
写,场面出现之多,已成为梁羽生“言情功夫”的一个套路。
    在此类套路中,当青年男女侠士在遇到和好友同时爱上一个异性时,
他(她)便你避我让,退出情场,成全对方。这种形成模式的“言情功夫”
套路的产生,自然是出自“梁派武功”的重社会道德和过分的理性自制的
“言情秘籍”。依据此秘籍演练出来的“言情功夫”,观赏起来必定使人
感觉到哀艳有余,激情不足。读者从此类套路中,看到的是善良的心灵、
有分寸的情感、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而感受不到那种令人心醉神迷、激
动不已的火一般的炽热感情。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3:04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90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90
声望
6059 声
银两
28705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7-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3.为情而生,为爱而死

3.为情而生,为爱而死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所打出的“言情功夫”套路,一般都有一定的模式
和章法可寻,但有时也会不按“拳谱”,别出心裁地发出一些“刁拳怪腿”,
虽偶一为之,却也让人感到在梁羽生的作品的“言情世界”里,还有如此
奇妙无此、深刻无比的艺术世界和人生世界!
    梁羽生在《还剑奇情录》中,就以出人意表的构想设置了一个几代人
都深深陷入的感情漩涡。陈玄机,上官天野、云素素、萧韵兰等人,无一
不身陷感情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同父异母的兄妹偏偏相爱极深,苦苦相恋
的心上人偏偏另有所爱,将身心全部予以寄托的情人却是处心积虑地别有
所图,这是一个多么奇妙、多么难以解释清楚、又多么丰富深刻的感情世
界!而如此复杂的感情葛藤偏偏又是攀附在极具戏剧性场面的情节构架
上,“情”能不悲乎?
    梁羽生于此类侠情悲剧中写出了高尚的人性,其爱情也达到了一种生
离死别的境界,正如书中陈玄机所言:“情是何物?那就是把她看得比自
己的生命还重要,更不要说计较什么成败荣辱了!那是以心换心,在形骸
上是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任教地裂山崩,风云变色,这挚爱真情总不
能为外物所移!”(第九章)这炽热的感情,深情的眷恋,凄绝的誓言,
是何等回肠荡气!
    西北剧盗女罗刹练霓裳与贵家公子、武当派掌门弟子卓一航“不打不
相识”,以致彼此倾心,竟产生出一场“情孽”。由于门第观念、个人身
分、社会舆论、师门戒律等重重阻难,两人几度悲欢,数番离合,终于在
武当山上决裂。练霓裳悲痛至极,愤走回疆,心念全灰,竟然一夜之间满
头青丝尽白。白发后,她伤心不已,索性到天山隐居,不见任何人。卓一
航自练霓裳走后,伤心欲绝,几乎发疯,终于辞去掌门之位去追寻心上人。
当他得知心上人已为自己头发全白之后,发誓要走遍天涯海角,为心上人
寻觅恢复青春的灵丹妙药。七十年后,他的心愿终于由“天山七剑”之一
张华昭完成了。一个爱情诺言,相隔七十年仍要实现,而年满百岁的白发
魔女,在拿到卓一航送来的“优昙花”和诗笺后,“静坐冰室之中,凝望
天山外面的云海,久久久久,不发一言。”这表明真诚的爱情是生死不渝、
百折不挠的,正如卓一航写给白发魔女的诗句所说:
历劫了无生死念,经霜方显傲寒心,
冬风尽折花千树,尚有幽香放上林。
    《云海玉弓缘》中,厉胜男与天山派掌门唐晓澜比武,为了取得胜利,
不惜使用了能使人耗神伤身的邪派功夫“天魔解体大法”。临死前,厉胜
男仍不忘要与所爱之人金世遗成婚,她费尽心机,终于嫁给了金世遗,并
在新婚之夜的洞房里,含笑死在心上人的怀抱中。厉胜男虽然死了,但她
的痴情挚爱却深深打动了金世遗,他终于被厉胜男那种不顾一切的强烈感
情征服了,发誓:“我这一生,除了她之外,是再也不能有第二个人了!”
在这里,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超越了生死和理智!
    《萍踪侠影录》中,张丹枫与云蕾真心相爱,然而由于上一辈的恩怨
和民族纠纷,两人咫尺天涯,爱情受阻。张丹枫与云蕾分手后,痛不欲生,
神思恍惚,他信马纵辔,来到了唐古拉山。在山上石室中,他遇见了师祖
玄机逸士的情敌上官天野。一少一老。两个情种,“不忘恩怨不忘你,只
为情痴只为真”,亦歌亦哭,亦笑亦骂,互诉衷肠,闹个不休,竟像遇见
了多年未见面的知己。一个“情”字,超越了年龄的界限,弥合了仇恨的
裂痕,因为他们本是同病相怜。
    作者在书中还借张丹枫之口,指出上官天野“只顾自己是情痴,却不
管你的门徒死活”,硬生生要拆散乌天蒙和林仙韵一对师兄妹,不准他们
结婚。原来,上官天野的绝技“一指禅”本要童身修炼,动了情欲便不能
练到登峰造极。但是,张丹枫却从《玄功要诀》中找到了解决办法,破除
了上官天野的成见。这里,小说旨在说明一切压抑人性的规范、教条,都
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完全应该破除。为此,作者还创出了一套“双剑合
璧”的剑法,男女双剑同时攻敌,威力无比,以此剑法和须童身修炼的“一
指禅”功比高低。
    梁羽生小说的“言情世界”里,有些地方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爱情的
盲目和崇高,呈现出一种悲剧美。《幻剑灵旗》中,邪派人物穆欣欣和“金
狐”穆好好,两人本是姑姑和侄女,却又都爱上了白驼山主。她们对白驼
山主爱得十分痴心,虽然明知此人心术不正,根本不可靠,却仍然死心塌
地去爱他,并不惜做他的帮凶。当白驼山主想杀掉她们、自己逃跑时,她
们所想的只是与之同归于尽:
    金狐却突然发狂地笑了起来,说道:“我本来想和这无情无义的人同
归于尽的,今日得遂所愿,那也很好呵!”
    穆欣欣则凄然笑道:“是呵,他对我和你都说过同样的话,希望从今
之后,永远也不和我们分开的。我们三个,都是罪孽深重的人,所以我也
觉得应该完成他的心愿。这样的结局,的确是再好也不过了!”
    她保持那凄凉而又带着快意的笑容,看着白驼山主和金狐相继倒下
去,最后她也倒下去了。
    ……
    善、恶、爱、憎、情、孽、恩、怨,都已同归于尽!
    风月无情人有情。但是,人的至爱真情一旦丧失了理性,便会生出仇
怨与悲哀,既害己又害人。穆欣欣、穆好好和白驼山主的下场,便是一切
失去理性的至情、至真、至仇、至哀者的悲剧结局。


作者: 兰若闲趣 发表时间: 2005/02/19 13:08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11-24 00:03 , Processed in 0.0859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