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盟主
- 积分
- 18658
- 声望
- 6499 声
- 银两
- 40065 两
- 回帖
- 3031
- 精华
- 5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9-9-23
- 最后登录
- 2024-11-23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1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继续吹 于 2024-10-14 16:30 编辑
五一、《姊妹易嫁》
本篇是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成语“俗不可耐”出处便是《聊斋志异》)
故事男主毛公有原型,即出生于山东莱州的明朝首辅毛纪。
故事中的毛纪,出身不好,家境贫寒,父亲以放牛为生。当地的世族大户张家见到少年毛纪,很喜欢这个孩子,并将其留在家中,教他读书,按照张家子弟来培养,并要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毛纪。毛纪母亲因为两家差距悬殊而不敢答应,但张家夫妻坚持,毛母也只好答应。
张家大女儿却不认同父母的安排,她看不起毛纪——“我死不从牧牛儿!”——嫌他家出身低下。等到迎亲时,新郎毛纪接亲的轿子等在外面,而张家大女儿就是不肯梳妆,不肯嫁,怎么劝都不行。张家急坏了。
张家还有个小女儿,此时看不惯姐姐的样子,从旁边劝说。姐姐怒了:
{姊怒曰:“小妮子,亦学人喋聒!尔何不从他去?”}(你个小妮子,就你多嘴!你怎么不嫁给他?)
小女儿也不怂:
{“阿爷原不曾以妹子属毛郎;若以妹子属毛郎,何烦姊姊劝驾也?”}(父亲当初没把我许给毛纪,要是许了我,还用你说?)
张家父母正发愁,看到小女儿这样说,就商量好,并征得小女儿同意,让她打扮好替姐姐嫁给毛纪。
后面的情节不用说也都能猜到。就是后来毛纪高中,平步青云做了宰相,小女儿夫妻恩爱,而大女儿后悔。
太俗了!
有根据本篇故事改编的吕剧《姊妹易嫁》。吕剧比小说更简短,开篇即是毛纪高中状元回乡,去张家迎亲,但隐瞒已中状元故意打扮成原来穷小子的样子。于是,张家大女儿不肯上花轿,小女儿看不过,替姐姐出嫁。小女儿出嫁后,毛纪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新科状元……
多俗啊!可是架不住民间就喜欢这样俗的故事。且不说古代,现在短视频APP中的许多短剧,不也是这种类似套路吗?
《姊妹易嫁》不算是作者原创,唐代就有类似的故事。
《朝野佥载》中有一则:
{州长史吉懋,欲为男顼娶南宫县丞崔敬女,敬不许。因有故胁以求亲,敬惧而许之。择日下函,并花车卒至门首。敬妻郑氏初不知,抱女大哭,曰:“我家门户低,不曾有吉郎。”女坚卧不起。其小女白其母曰:“父有急难,杀身救解。设令为婢,尚不合辞;姓望之门,何足为耻。姊若不可,儿自当之。”遂登车而去。顼迁平章事,贤妻达节,谈者荣之。}
唐代这则故事与本篇都是写妹妹替姐姐出嫁,却也有很大区别。唐代故事中,吉懋是崔敬上司,吉懋利用上司的权威强迫要崔敬将女儿嫁给自己儿子,崔敬夫妻及大女儿都不愿意,而小女儿豪气替姐出嫁,解父母之难。
唐代的故事相对本篇故事没那么俗。
如此俗的故事,本不值得拿出来说。而小说中,小女儿嫁给毛纪后到毛纪高中前,还有一段情节可以拿出来说两句。
{入门,夫妇雅敦逑好。然女素病赤鬝,稍稍介公意。久之浸知易嫁之说,益以知己德女。}
小女儿入纪家门之后,夫妻和睦融洽。略有美中不足,就是小女儿头发稀少有点秃,毛纪稍有点介意。后来相处日久,毛纪慢慢知道了小女儿当初代姐出嫁之事——“益以知己德女”——从而视妻为知己。
小女儿头发稀少算是个小插曲,既视之“知己”,料也无伤大雅。
接着看。
毛纪顺利中了秀才,准备去省府济南参加乡试。途径“王舍人店”,旅店的主人可称为“舍人”,这里指一个姓王的店主的旅店,而网上显示济南真有个地名叫“王舍人庄”,现在还有。
毛纪来王舍人店住店的前一天,王店主得神人托梦,梦中神人告诉他,明天会有一个毛解元来住你的店,日后你有难,这个毛解元会是解救你的贵人。王店主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店门口等着看有没有一个毛解元来住店。
果然,毛纪来住店。当然,此时毛纪还只是个秀才,但的确是来赶考的学子,神的梦一定是预示毛纪本次乡试高中解元。王店主大喜,盛情款待毛纪,并且不收他一分钱。
王店主还把昨晚的梦告诉了毛纪。毛纪听了这个梦,其表现值得一说,他接下来的表现也是为什么这么一个大俗的故事我愿意拿出来说的唯一原因。
{公亦颇自负;私以细君发鬑鬑,虑为显者笑,富贵后念当易之。}
毛纪听了他会高中解元的预兆,第一反应是“自负”,觉得这个解元已经十拿九稳。
第二反应是想到了他头发稀少的妻子,想着等他高中解元富贵之后,就要换个妻子!
男人!
刚开始对新婚妻子的头发虽稍稍有介意,但感念她看得起自己,视为“知己”,不料这“知己”如此廉价。
作者在如此大俗的故事里能有这么一笔,便不至于毫无谈论价值。
后续故事还在继续,无非就是说毛纪本次乡试名落孙山,而后毛纪从王店主那里得知神又托梦了,说毛纪未高中解元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内心起了富贵后换掉妻子的想法。毛纪于是不敢再作非分之想,接着水到渠成,下一次便高中解元,而妻子的头发也突然变多,乌黑亮丽。再后来,大女儿后悔出家……
后续的故事也是非常俗套无聊,不值得多说。
之前多次说过,不喜欢这样的故事,除了俗套之外,我还提了一个点儿——缺乏文学性。
文学性的话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非我能力所能展开。
就事论事,就本篇故事而言,通篇俗套,缺乏文学性,唯有毛纪听到神兆预示其必中解元之后,马上内心想到要换一个妻子的一句使得本篇有了一丝文学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