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阙《浣溪纱》 望里青山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水怅斜晖。 我似江潮来又往,君如鸥鹭逐波飞,人生知己总相违。 《散花女侠》一书中,铁镜心思念于承珠,于情怀难遣中写的这一阙《浣溪纱》。一直以来极为偏爱这阙词。“知已相违”?铁镜心于词中将心中的不解、无奈、惋惜尽情抒发。直至此时,他依然不解,文采风流,武功出色而又痴心一片,甘愿为心爱的人付出所有的一切,但偏偏得不到心上人的一丝爱意,反而是渐行渐远,究竟自己错在那里?或许他虽痴恋于承珠,但是依然不明白于承珠之心,故此一番痴恋终成空。 于承珠,张丹枫之徒弟,拯救明廷命运的大忠臣于谦之遗孤,跟随于张丹枫、云蕾身边多年,尽睹师傅的绝世风采。张丹枫太过出色了,在本书中,依然是如此光采夺人,闹沐王府、惩治阳宗海、戏弄洪岩道人、苍山战魔头、闯皇宫,最耀眼的光芒依然集中于张丹枫身上,这是一位让任何人见之都为之心动的绝世人物。于承珠内心深处,潜藏着是对张丹枫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张丹枫是高山,是大海,是一本费尽毕生也无法穷尽的书。而出道以来,她将心中有所好感及对她有好感的男子,于心中都不自觉地与张丹枫相比较。毕擎天曾是那么豪迈超群而气势迫人,也有恩于她,但是这种气势豪迈不是她心中所要,或许毕擎天身上缺少的是那一股文采,草莽之气固然可以折服绿林群豪,但无法征服于名门出身的于承珠,这与她梦想中的人相差太远了。而这时,同样具备文采风流气质的铁镜心无疑给于承珠带来最大的惊喜,救商船、杀倭寇、谈笑于公堂、蔑视官员、鼓舞民心同抗倭寇,这一切和当年的张丹枫多么相似,或许梦中的人正是铁镜心。那里的于承珠已暗中倾心于铁镜心,当报讯时见到关切铁镜心的石文紈,内心深处竟然泛起一丝酸意,这对于承珠,实是有生中的第一次。铁镜心与于承珠,才貌武功相当,又都是官宦之家出身,本也可算是般配的一对。然而这时,于承珠却发现铁镜心个性中的另一面,自大、目无余子而又带点夸夸其谈,但是让于承珠最为反感的是他身上的软弱。竟然受大内卫士的胁迫下要求师傅石惊涛“缴剑”,这一切让于承珠对铁镜心由倾心转为反感。其实一味指责铁镜心也是不公平的,此时的于承珠已是身遭毁家之痛,无牵无挂闯荡江湖,且与明廷天子更有杀父之仇。而铁镜心却是有父亲之挂,更是从小接受忠君爱国之教育,他不可能如于承珠那样与明廷走向对立。当父亲安危受到胁迫时,你又能对他作出何种要求?于承珠不可能真正理解铁镜心的内心痛苦,正如铁镜心无法了解到于承珠的内心所要,两人终渐行远。个人以为,于承珠内心深处除了对张丹枫深深依恋之外,可能还有一种寻求依托的心灵探求,毕竟毁家之痛,父亲蒙冤惨死于一位十多岁的少女身上是不可承受之重,她的心上人,除了具备张丹枫那样的绝世风采外,还应有张丹枫那样勇于承担天下事,这样才能以让其惨痛的心得到一点安慰,寻求一份依靠。但毕擎天不是,正如她心中的毕擎天好似那冲天而下的瀑布,虽然气势迫人而一时显得惊天动地,但是瀑布最终是流下大海还是于湖塘之中,成为一汪死水,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毕擎天无法带给她这种安全感。而她钟情的铁镜心原来还有这么软弱的一面,当她看到了这一面,这与梦想中的归属是形成如此强大的落差,于是她的心再一次受伤了。换成毕擎天肯定不会让她如此心伤,但这毕竟是她曾经钟情过,曾想托付终身的心上人,他们都无法给他以归属感。铁镜心在其心中成了江南园林中的玫瑰,虽然是那么娇艳,但却无法经霜傲雪。她只有远离铁镜心,但是曾经的付出那有这么容易从心中抹去。除了张丹枫,谁能让她所求的一份归属。而这时泛起她心底深处中反而是那长一辈,朴实无华的抗倭英雄叶宗留,她不解,为什么她竟会将长辈叶宗留和她曾经心上人铁镜心和对她有意的毕擎天交织于一起。一似遮风挡雨的大青树,一似江南园林中的玫瑰,一似寻冲天而下的瀑布,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剪不断,理还乱。由于叶宗留是作为她的长辈之故,这时她的整个心灵围绕的还是她曾钟情也痴情于她的铁镜心。但这时叶成林出现了,作为叶宗留的侄儿,具有与其叔同样的质朴大气包容的个性,又与之年龄相当,虽然不具备张丹枫与铁镜心般的文采,但是比起铁镜心至少更令于承珠感到安全。于承珠想要的不是相伴山中,吟诗赋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她身上具有于谦、张丹枫那视天下为已任的血统,加上此身所背负的血海深仇,她想要的是一同闯荡与血雨腥风生死与共又为她抵御风雨的爱人。苍山、王府一战,叶成林既表现出深藏的才气,及个性中的包容、谦逊更深深折服了于承珠,偏偏此时铁镜心又赶到云南,两两相较,终于铁镜心在于承珠心中渐行渐远,剩下的不过是一种对以往情感的追忆及一份对铁痴情的怜悯。 然而铁镜心虽然痴恋于承珠,却一点不明白于承珠之所想之所要,他所看到的于承珠只是停留在初遇那段时光的认识,以为凭自已一腔痴情总能感动于承珠。他也的确做到了他所能做的,千里追寻,闯谷家庄,为于承珠恶斗阳宗海而负伤,他肯为于承珠舍弃一切,包括他生命中无法舍弃的其他东西,但是他太过关心于承珠了,于承珠想要的伴侣不是对她一人之关心,而是心系苍生的英雄。叶成林肯为江南千万百姓舍弃十万饷银,铁镜心却只为于承珠而泄漏义军的军情,终使于承珠心中对他残存的那一丝感动、那一丝怜悯尽化为乌有,于承珠留书离去,并发誓永不相见。此时的铁镜心才如梦初醒,终于不惜舍弃生命救出了被围的义军,也令得于承珠对他有所改观,但为时以晚,假若他早悟于此,或许这段感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但世上许多事往往要经过惨痛的经历才能明白一个“为什么”,但为时已是太晚了。可叹此时铁镜心仍托叶成林规劝于承珠不要再闯荡于江湖中,认为这不是于承珠所应选择的生活。或许他们两人就如同在一个起点出发,却背道而驰,终于越走越远,留下的是一个影子、一份追忆,到头来落得个“一个相思,一份闲愁”的结局,他们本不是同路人,命运的偏偏安排了这份相遇,为彼此生命中留下了这段感情,但却是注定了没有结局的感情。正如铁镜心所呤的“我似江潮来又住,君如鸥鹭逐波飞”,江潮与鸥鹭或能偶尔溅起一抹水花,但却注定没法在一起,最终只能落得“人生知己总相违”。
好在于承珠最终找到了她想要的那一份归宿,铁镜心也最终受到了王府郡主沐燕的倾慕,于是有了再一阙《浣溪纱》: 酒冷诗残梦未残,伤心明月倚栏干,思君悠悠锦衾寒。 咫尺天涯凭梦接,忆来唯把旧诗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这第二阙《浣溪纱》表达了沐燕对铁镜心悠悠思念之情,而且是劝铁镜心学韦庄一样,既然在中原不得志,那就不如到云南去另寻一番作为。两人最终心意相通,一切尽在不言中。也应了羽生先生在结尾的词中所写的“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份别天涯”。虽然彼此之间各随缘份,然心中的那份影子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抹去的,带着这种意犹未尽的遗憾,这种感觉、这份感情终在七年后得到升华。
|